第七章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

合集下载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

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

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

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

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

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

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

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

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

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

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心理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PPT课件

心理学——态度的形成和改变PPT课件

1. 预先警告 2. 分心
1. 对原有态度的信奉程度(自我卷入程度) 2. 预防注射 3. 人格因素(自尊,智力,性别)
人们对一致性的偏向程度,可以通过“一致性 偏好量表”的项目来测量。请阅读下面的每道 题目,然后用下列数字表示自己对此的态度。
1=强烈不同意 2=不同意 3=有些不同意 4=有点不同意 5=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6=有点同意 7=有些同意 8=同意 9=强烈同意
基本观点:当个体的信念或态度与其他观 点或自身行为发生矛盾或不相一致时,人 之元素之间的冲突便会导致心理失调,进 而产生紧张、不适等负面情绪体验。随之 而起的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个体进行自我 调整,或改变原有信念、原有态度,或否 定其他观点和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 的相符或一致。
主要有两种学说: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 论。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有理性的、主动决策的 过程。
有两种学说:预期价值理论和认知反应理 论
态度是个人为自己的得失而深谋远虑的结果 预期:人们对某一客体具有特定属性或某一行
为达成特定目标概率的主观判断 价值:人们对客体所具有的属性或行为结果在
多达成多上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主观判断。 U=E ×V 评述:过于夸大了人的理性,与现实情况多有
实验:木板上拧螺丝钉——20美元 VS 1美元 当以金钱或其他外在诱因激励个体去做其原本就喜
欢做的事情时,个体的内在动机就会因此而受损。 评述: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 儒家反省法
1. 一般说服模型 2. 可能性模型 3. 启发系统模型 4. 态度改变的协同模型
外部刺激
信息源 传播 情景
目标靶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爱或 厌恶的情感体验
知态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 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

06态度形成与改变

06态度形成与改变

Σ(价值x预期) =认知为基础的态度 玩网络游戏很有趣(+) x 非常肯定?= A1 玩了会沈迷(-) x 可能发生?= A2 ‧ ‧ --------------------------------------------------------------------------对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 A1 + A2 + A3 + A4…

态度如何形成
态度如何形成

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
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或对事物的感觉作评价。 行为主义(Behaviorism)学习理论

古典制约(classical conditioning,Pavlovian conditioning): (1)樟脑丸气味(刺激A)没特别感觉 故乡老家(刺激B)愉快温馨感 (2)重复配对出现刺激A与刺激B: 「故乡老家+樟脑丸气味」多次配对出现 (3)樟脑丸气味 愉快感受


态度改变与说服


说服接收者的特质(动机与能力) 较可能出现中心路线的情况: 认知需求高者较倾向采取中心路线 讯息非常重要或攸关个人(上课内容必考) 接收者有足够理解能力 较可能出现周边路线的情况: 认知需求低者较倾向采取周边路线 讯息不重要或较与己无关(是否赞成新的高中教材 政策) 接收者理解能力不足

态度改变与说服

以恐惧为诉求 什么广告或宣传会以「令人感到害怕」为诉求?
瑞典文:Nightmare Time to wake up
态度改变与说服

「以恐惧为诉求」有效吗?

戒烟说服实验(Leventhal et al., 1967) 参与者分为三组: 第一组只拿到如何戒烟的小册子; 第二组只观看描绘肺癌的影片(以恐惧为诉求); 第三组看拿到小册子也看了影片。(续)

态度价值态度转变概述(PPT43张)

态度价值态度转变概述(PPT43张)

(6)宗教型价值观,以信仰教义为中心,强调经验的一致性及对宇
Part 1 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分类
理论型
经济型
宗教型
价值观
审美型
政治型
社会型
Part 1 价值观
2、罗奇克的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指理想的终极存在状态,这些是个体愿意用他的整 个生命去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个体更喜欢的行为模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 的手段.
案例:罗森塔尔效应
Part 2 态度
罗森塔尔效应
1966年,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并煞有介事地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 相关教师,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他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各方面都很优秀。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 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 已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对待学生的陶都传递给了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 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而学生在接受到这些改变之后,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变得 积极主动,从而使他们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当个体产生认知失调时,减轻或解决失调状态的办法主要有两个:
(1)改变某一认知元素,使其与其它元素间的不协调关系趋于协调;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寻找其他因素来平衡不协调的因素。
Part3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案例:费斯廷格绕线实验 让被试者做 1小时枯燥无味的绕线工作﹐在其离开工作室时 ﹐实验者请他告诉在外面等候参加实验的“被试者”绕线工作 很有趣﹐很吸引人。为此﹐说谎的被试者得到一笔数额不等 的酬金。然后,实验者再请他填写一张问卷﹐以了解他对绕 线工作的真实态度。结果发现﹐得报酬多的被试者对绕线工 作仍持有低的态度评价﹔得报酬少的被试提高了对绕线工作 的评价﹐似乎变得喜欢这个工作了。 你能利用费斯廷格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吗?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23管理心理学(第7章2.3节  态度,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形成与来源
人的价值观决定于世界观,是从出生 起,在家庭和社会中积累形成的。 (三)价值观的分类

人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互不相同,因此价
值观也有多种多样。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为了
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进行归类,曾对企业组织
内各式人物作了大量调查,就他们的价值观和
生活作风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以下七个等级。
• 第五级 玩弄权术型:这种类型的人通过 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 积极争取地位和社会影响。
• 第六级 社交中心型:这种类型的人把被人喜 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的发展,受现实主 义、权力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 第七级 存在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能高度容 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的人,对制度和 方针的僵化、空挂的职位、权力的强制使用, 敢于直言。
• 价值观影响个人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群体行为; • 价值观影响整个组织行为; • 价值观影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经营管理价值观
(一)最大利润价值观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最简单的局限性最
大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利润代表了
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的增加就是企业
财富的增加。企业经营管理好坏的标准是
• 2、同化阶段

这一阶段表现为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
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并使自己的
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
• 例如:员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教育和帮助 下,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员工,应
该自觉地遵守纪律,因而他会同其他职工一样, 把遵守劳动纪律当作是一种信念和观点。显然,
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 界压力下转变态度,而是自愿地进行的。
• 2、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 作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试论态度的形成过程摘要态度是一种内在反应倾向,通常进行研究的态度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

态度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诸如喜爱,讨厌都是态度的表现。

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要素组成。

而这三种要素越协调,所产生的态度就越趋于稳定。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和社会间产生的化学反应。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

【关键词】态度形成转变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发育成为社会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

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诸如喜欢、满意、热爱等,都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态度到复杂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

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1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态度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态度的运动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旧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

因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态度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态度的形成人从出生开始,必不具有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后形成的。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个体对凡是能满足欲望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会产生喜好的态度。

相反地,对阻挠其目标实现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就会发展出一种厌恶的态度。

比如,增加部分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很多餐饮等服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

个体与团体的相互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个体难免与的其他个体产生作用,个体的很多态度都可能与其它个体的态度相一致,这样就组成了团体。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七章社会态度本章学习目标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理论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态度的测量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偏见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而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认为,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很关注态度问题的研究。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

1936年,盖洛普民意测验不到1%的误差成功地预测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更强化了态度课题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

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的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第一节态度概述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现代语言词汇中,“态度”(attitude)被用来指示一种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这一词汇的概念涵义是多重的。

英语中的attitude源于拉丁语Aptus,其含义一般包含两种:一是“适合”或“适应”,指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

二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雕塑或绘画里人物的外在和可见的姿态。

前一种具有心理学上的涵义。

而在现代意义上使用态度涵义的是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他在《第一原理》中提出在有争议的问题上的判断依赖于所具有的态度和保持正确的态度。

在心理学中,涉及态度最早的实验是朗格(nge)的有关反应时间的实验。

20世纪初,伴随着托马斯(R.U.Thomas)等人的移民研究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态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成为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态度的定义尽管态度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态度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总的来说可分为这样几类:1.将态度视为认知和评价组织或倾向,如罗佩奇(M.Rokeach),他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数个相关联的信念的组织”。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_社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_社会态度
20
三、功能主义理论
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
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

(一)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
态度反映了个体的内在需要—行为主义强化论
(二)自我防御的功能
态度能帮个体回避难以正视的现实,维护心理健康—精神分 析理论


(三)认识的功能
28
(二) 个体的学习

1. 古典条件作用理论与联想学习---巴甫洛夫


2. 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与强化学习---斯金纳
3. 模仿与观察学习---班杜拉
29
二、态度的改变
(一)劝说宣传法



1.传播者的特性 2.信息的传播 3.被劝说者的因素 4.情境的因素
(二)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三)内化
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 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22
第三节
态度的测评
(一)等距量表 (二)总加量表法 (三)语义分化量表
一、量表法
二、问卷法 三、投射法 四、行为观察法
五、生理反应法
23
第四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平衡理论理论要点如下:
①态度的两个实体存在着两种关系,即平衡关系 和不平衡关系。
A. B. C. D. 有关系 有关系 无关系 无关系 且 且 且 且 喜欢(平衡) 不喜欢(不平衡) 喜欢(不平衡) 不喜欢(平衡)
P
认知的主体
O
态度的另一个人
X
态度的某个对象
13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福建医科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
授课
系别:人文学院 年 级 : 2004 级
对 象 班级:心理专业
章节题目
本单元
课程
(章节) 3
学时数
类型
第七章 态度及其改变
大 课(√ ) 实验课( ) 讨论课( )
1、了解态度的测量方法;
教学 目的
2、熟悉态度的定义、成分及功能等; 3、掌握态度形成及改变的理论、态度改变的方法。
述的地位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接近的关系。例:
根据自己的信念,我愿意一个刑满释放的人员
——做我女儿的男朋友
1
——同我女儿来往
2
——作为我的邻居
3
——不歧视他
4
——远远避开他
5
4、语义分析量表
用于测定态度对象对于个体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实验者根据所要测的问题设计一套双极
形容词来制定量表,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在适当的刻度上划圈,然后将每题所得分
实验的结果显示出两种有趣的现象: (1)同一个人,当他用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获得较好的评价。他用英语朗读时,
被判断为个子高、风度好,较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时,则被认为有幽默感。 (2)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更高估用英语朗读的对象。 (3)这一实验清楚地说明,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态度的差别影响了
(1)开放式态度测量法。即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看? (2)投射法: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了解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实验中常采用的方法 是让被试叙述一副模糊的图画,或是续完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被试在叙述的时候,不知不 觉就把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投射进去。 (3)语句完成法:事先准备好了几个有关某一事物的未完成的句子,让人们将其写完, 从中反映出他的态度。例如:假如我父亲。。。从所填的句子中,我们可推知他对父亲的态度。

第七章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

第七章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

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一般过程
• • • • • • • • • • 1、选择阶段:个体必须对价值观进行了解并加以审慎思考之后,该价值观才能成为个体的价值观 ①不自由选择----迫于环境的压力做出选择 ②从多种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③对每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充分考虑后再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念 2、赞赏阶段:个体真正被一种社会规范赋予价值,对该价值会有一种满意感 ①个体喜欢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②个体愿意承认和乐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这样考虑的 3、行动阶段:个体真正获得某种价值观念后,在行动上愿意受它的指导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 加以实践 ①个体选择行事并在行动中愿意受它的指导 ②个体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加以实践
价值观形成与发展
• • • • • • • • • • • • • • • 价值观:个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全部生活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周围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和意义及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的特征 1、主观性 2、选择性 3、稳定性 4、社会历史性 影响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内部条件: 1、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 2、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 外部条件: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3、社会环境 4、艺术作品、人物传记、理论书籍、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
态度形成与改变
• • • • • • • • 态度:个体对一定的对象(人、事、物、制度、观念等)所持有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评价 性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三元论: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称为ABC理论 认知成分:构成态度的基础 情感成分: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外显行为 态度变化过程:服从、同化、内化 认知平衡理论:海德于1958年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 其相符一致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当两 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7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7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教程》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力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概念 七、态度的转变
二、态度的构成 三、态度的维度 四、态度与行为 五、态度的功能
八、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九、改变态度的方法 十、态度的测查
六、态度的形成 十一、思考题
《社会心理学教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 力
遗漏下列两种情形: P
P
(平衡) —
(不平衡)
+
++
O
X

O

《社会心理学教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 力
X
34
纽科姆的A—B—X模式
T.M.Newcomb,1961,1968
▪ A、B对X看法不一致导致紧张状态
▪ 紧张度正比于: 1 A喜欢B的程度; 2 X对A、B的重要性; 3 A、B的交往频度; 4 A、B对X的态度差异程度; 5 A或B的自信程度。
▪ 适应工具
• 把态度作为谋求利益的工具。
▪ 自我防御
• (被动)保护自我、减少焦虑。
▪ 价值表现
• (主动)表现自我、展现价值。
▪ 认知功能
• 态度赋予事物以意义,引导认知,增进认识 或理解。
《社会心理学教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阎 力
22
六、态度的形成
▪ [美]凯尔曼(Kellman)的三阶段论,1958
11
4 态度的向中度
▪ 定义:一种态度接近个人核心价值观及根本态度 的(距离)程度。
▪ 操作指标:一种态度同个人根本信念的关联水平, 或与价值系统中心的关系。
▪ 一种态度与一个人的根本信念关联越密切,越是 接近价值系统的中心,向中度也越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引言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1.1 态度的定义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1.2.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

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第一篇: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态度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条件(一)态度的形成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实质上教师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可以用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来解释。

社会学习可分为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直接学习)。

观察学习也被称为替代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个体通过观察榜样在受到刺激时的反应及其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3)观察学习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成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学习子过程。

他详细分析了观察学习的这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生成过程4)动机过程(4)观察学习的效应第一,习得效应。

第二,抑制效应与去抑制效应。

第三,反应促进效应。

第四,刺激指向效应。

第五,情绪唤醒功能。

2.亲历学习亲历学习也称为直接学习(角色扮演学习);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亲历学习可被看作是观察学习的一个特例,只是观察对象从他人的行为转化成自己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二)态度的改变过程(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年提出态度形成要经过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1.顺从——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上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2.认同——是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比顺从更深一层。

认同不受外在压力影响;内化——在思想和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价值体系。

(一)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的教养方式2、榜样的作用3、强化与惩罚4、社会的风气5、同伴集体的影响(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个人的信念1)亲身经历。

2)替代经验。

3)社会评价。

4)逻辑推理。

2、认知失调3、道德认知发展第二篇: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判断题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2.态度由认知成分(知)、情感成分(情)和行为成分(行)所构成。

第七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

第七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

第七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性质、学习过程与条件第二节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有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与策略的学习。

它不仅涉及到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还涉及到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因此,我对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面下了点功夫,翻看了一些资料,本学期结合所翻阅的资料作了点尝试。

下面谈谈我的个人看法:一、有效的说服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教师应该经常用语言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说服的方式主要有:讲解、谈话、讨论或辩论、读书指导等。

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和改变学生的态度。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教师应提供正面的论据。

对于班上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为了使他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老师所说的话改变态度,老师可以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依据。

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当说服的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教师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

老师在说服的过程中注意三点:第一、明确目的性。

说服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要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一旦切中学生的要害就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在此过程中切忌说话空洞、唠叨。

第二、要以诚待人,循循善诱。

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

切忌挖苦、讽刺,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势压人,教师态度要温和,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不要板着面孔训人。

让学生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

这样你的态度才能被学生心悦诚服。

切忌空话、大话,他们需要坦率的、真诚的充满感情的教育。

力争做到“情是深,心是暖,语言是生动”。

只有待人真诚,才能叩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师教师讲的道理容易被学生接受。

案例:愤怒的钉子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

一天,父亲给了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一次发脾气都必须用铁锤在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

第七章 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

第七章 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

• 4、“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 来维持其相符一致”是( )的观点。 • A、认知失调理论 B、认识平衡理论 • C、强化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 5、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是( ) • A、态度 B、品德 • C、人生观 D、价值观 • 6、让学生思考“每一种可供选择途径的后果将会怎样?” 是处在价值观形成的( ) • A、迷茫阶段 B、选择阶段 • C、赞赏阶段 D、行动阶段
• 包括认知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 (1)认知平衡理论(P—0—X理论) • 提出者:海德 • 观点: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 来维持其相符一致
不平衡状态产生一种压力使人改变态度,以达到平衡 状态。 平衡理论提出最少用力原则,去预测改变的方向,即 寻找最容易的方法。
(2)认知失调理论
二价值观的特征价值稳定持久社会历史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外部条件家庭环境大众传媒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内部条件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环境在价值观形成中是最重要决定性的因素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过程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三个过程
第七章
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
第一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 (一)态度的实质 •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 状态或反应倾向性。 •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 •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 第四,态度具有一定的内在结构,不是单一的心理结构,是由
内化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形成。 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三、态度学习的理论
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重视联想或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一般过程
• • • • • • • • • • 1、选择阶段:个体必须对价值观进行了解并加以审慎思考之后,该价值观才能成为个体的价值观 ①不自由选择----迫于环境的压力做出选择 ②从多种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③对每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充分考虑后再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才是真正的价值观念 2、赞赏阶段:个体真正被一种社会规范赋予价值,对该价值会有一种满意感 ①个体喜欢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②个体愿意承认和乐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这样考虑的 3、行动阶段:个体真正获得某种价值观念后,在行动上愿意受它的指导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 加以实践 ①个体选择行事并在行动中愿意受它的指导 ②个体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加以实践
态度学习的条件
• • • • • • • • • • • • • • 态度学习的条件: (一)外部因素 1、家庭 2、学校教育 3、社会因素 4、同伴群体 (二)内部因素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4、智力因素 5、情绪因素 6、个体的受教育程度 7、年龄因素
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
• • • • • • • • • • • 一、条件反应法 通过条件作用,个体可以形成和改变态度,条件反应法就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原 理在态度改变中的具体运用 二、提供榜样法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作为社会学习的一个内容, 自然也可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获得 三、说服法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言语说服是通常运用的一种改变学生某种态度的方法 1、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 2、说服要晓以利害 3、要注意单面宣传与双面宣传相结合 4、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5、考虑学生原有态度,逐步提高要求
价值观形成与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 • • • • • • • 价值观:个体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全部生活实践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关于周围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和意义及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的特征 1、主观性 2、选择性 3、稳定性 4、社会历史性 影响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内部条件: 1、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 2、自我意识的高度分化 外部条件: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3、社会环境 4、艺术作品、人物传记、理论书籍、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
态度形成与改变
• • • • • • • • 态度:个体对一定的对象(人、事、物、制度、观念等)所持有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较为稳定的评价 性心理反应倾向 态度三元论: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称为ABC理论 认知成分:构成态度的基础 情感成分:核心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外显行为 态度变化过程:服从、同化、内化 认知平衡理论:海德于1958年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 其相符一致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人必须保持认知的协调或心理的平衡状态,当两 种认知或认知与行为不协调时,为了保持一致,态度将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