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学角度读
从叙事学角度再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兼谈课文的删节问题
的空 白和不确 定性 大大减少 ,读者的生成空间也 相应变小 ,课文的艺术魅力 自然也逊色不少。
蠢
| | ||
薯。
|
‘ —一 ‘ — ● — —0— —— — ‘— 0 — 一 ‘ — 0 ‘ — “ — — — 0 — ‘ —— —一 — —
人
作为叙 事者 向伊 凡讲述 的 自己 同事别
里科夫的故事 ;第二 ,外部层面,由契 诃夫作为叙事者讲述的布尔金所讲的关 于别里科夫故事的故事。在这两个层面
里 ,布 尔金始 终是别里科 夫和契诃夫 之 间的 “ 中介 人” :他 既是叙事者 ,
又是被 叙事者 。这种双 层结构 因确定性 ,召唤着读 者用 自己的 经验 、体会 、情感和理 解去填补和 充
文本 ,学生 的阅读 成了浅 阅读甚至误
阅读 。
高兴。他 不仅 把 自己的一切都藏 到套
子 里 ,连 周围 的一切 也不放过 。城 里 新设 一个茶馆 、一个 阅览室 、一个 戏 剧 小组 ,他便 惊恐不 已 : “ 万别 闹 千 出什么乱子 来” 。他 的套子在 危害别
一
、
叙事 视角 :“ 中国套 盒 ” 的 式
克思说 : “ 人是环境 的产物 。”文学批评家 多采 用知人论 世的方法分析别 里科夫形象 ,将别 里科 夫解读 为沙皇专制 的维护 者 ,将作品 的主 旨概 括 为揭露和 批判沙皇专制统 治及 其对人们思想 的毒 害。这诚 然没错 ,但我们今 天阅读文学经典 ,需 要 以现代 眼光 ,立足于文本本 身 ,努力发掘隐含 在形 象之 中的丰富意蕴和现实 意义 。被删掉 的小 说开头 ,作者借叙事者布尔金 的话写道 :
己的同事、希腊语教师别里科夫的故事。 别里 科 夫 的最 大特 点 是把 一切 都 装在 套子 里 。首 先 ,在 生 活 上 ,他 用 各式 各样 的套 子把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赵新艺何曼曼赵莹来源:《语文建设·下旬》2018年第09期《装在套子里的人》无疑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优秀作家契诃夫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家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别里科夫的“套中人”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套中人”的人物形象并非别里科夫独有,它是当时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
因此,“套中人”别里科夫在我们理解这篇文章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人入胜,使学生深刻体会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并了解人们在该政权统治下的生活状态。
从文本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作家用如此短小的篇幅将别里科夫以及其他人物性格刻画得如此鲜明,体现出作家的写作造诣。
对于该文本的解读,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以往“经典人物”的分析路径上,而应另辟蹊径,实现对作品的开放性理解。
同时,由于叙事语法模式、美学形态等是反映文章内涵的利器,因此其叙事手段也值得学生学习。
一、动态解读,去经典化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为例,因其叙事手法之巧妙、人物塑造之精准、反映问题之深刻而被我们称之为经典作品。
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在理解、赏析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往往将“经典”过度消费,简言之,经典文本、经典人物形象成为罩住我们的“套子”,成为我们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的最大阻力,从而使我们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止步不前。
《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很显然是别里科夫,在故事的开头叙述了他诡异的生活习惯以及逃避现实的畸形生活态度,别里科夫对作品主题的深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叙事者布尔金在文章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揣测,难道作者设计这一人物仅仅就是想借他之口给我们介绍别里科夫吗?应该不仅如此。
在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就像人的眼睛,它能够表达人物的内心。
全篇的矛盾都出自布尔金之口,在别人的故事中反映的其实是他自己的思想、性格,显然,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了较为隐蔽的叙事手法,并且这一隐性的人物形象贯穿文章始终。
在文章开头介绍布尔金的句子是这样的,“他躺在里面的干草上,因光线黑暗并不能看清他的长相”,这种叙事背景为人物性格的隐性特征做了铺垫。
文学理论叙事学角度分析总结
文学理论叙事学角度分析总结叙事视角的角度有:全知视角、内视角、外视角等。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全知视角(零视角),叙述者>人物,也就是叙述者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他全知全觉,而且可以不向读者解释这一切他是如何知道的。
正如韦勒克、沃伦在《文学原理》中所说:“他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作,作一个‘全知全能’的作家。
这无疑是传统的和‘自然的’叙述模式。
韦勒克曾说:“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
这一论断至少是符合20世纪中期以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现状的,但这一现状与最近一百多年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极不相称。
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理论与批评长时间落后于诗歌理论与批评这样的情况,与小说批评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有关。
由于诗歌语言在节奏、韵律、平仄等方面与日常语言相比有很大差异,形式因素十分突出,因而从语言学、文体学的角度规定与把握诗歌的本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想到的思路。
对小说而言,情况却复杂得多。
一方面,小说语言与山常语言在形式上的差异比诗歌要小得多,小说语体往往是混杂不纯的,因而传统的以语词选择为核心的形式研究在面对小说这一文体时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小说内容层面的东西(人物、情节、故事)又太容易吸引批评家的注意力,从而使小说话语层面的东西很容易被掩蔽。
中外小说批评几乎都是从最直观的地方开始的。
只要我们稍微涉猎一些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小说批评,就会发现它们毫无例外都是以情节和人物为核心而展开的批评。
这种以人物和情节为中心的旧式批评,没有抓住小说文体的要害,没有提炼出概括小说文体本质特征的核心范畴,因而使得小说批评缺乏牢固的理论基础,无法超越教条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的局限,而拥有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
这种状况只有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国叙事学建立起来的时候,才得到了改观。
以叙事学的视角分析阿莉史密斯的《秋》
以叙事学的视角分析阿莉史密斯的《秋》《秋》是阿莉史密斯的一部小说,通过以叙事学的视角来分析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和情感,以及作者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秋》,探讨故事中所展现的叙事技巧和表现形式,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叙事学的基本概念。
叙事学是研究叙述和叙述结构的学科,它关注故事是如何被讲述和构建的,以及这种叙述方式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在小说《秋》中,叙事学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叙述的方式来揭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和主题。
在《秋》中,阿莉史密斯采用了多重叙述的手法。
故事分为两个时间线,分别讲述了两个主要角色的故事。
通过这种叙述结构,作者巧妙地展现了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成长和变化。
多重叙述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阿莉史密斯还运用了意识流的叙述技巧。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 monologue,读者可以直接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加贴近主人公,深入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意识流的叙述方式也呈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阿莉史密斯在《秋》中运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手法。
故事的时间线并不是按照传统的线性结构展开的,而是通过回忆、闪回和遐想来构建的。
这种非线性叙事让故事更加有趣和富有张力,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理解和解读故事。
通过对《秋》中叙事技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多重叙述、意识流和非线性叙事等手法,巧妙地呈现了这个故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让故事更加生动和有趣,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意义。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命中注定》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命中注定》作者:张晋芳来源:《牡丹》2019年第23期受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影响,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研究于法国兴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文本的新方式。
虽然它抛弃了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明显的缺陷,但不可否认它补充了研究文本的角度,后来的文学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文本的关注不能脱离叙事角度的分析。
初读余华的短篇《命中注定》,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突兀的开头、莫名的结尾,情节不连贯,含义不清晰,让人匪夷所思,不禁令人想再回味一遍故事。
而初读的困惑恰好证明了叙述的陷阱,情节的安排令人疑惑却着迷。
带着叙述学的指引再次品读似乎有所发现,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的“选择不同,结果不同,归宿却相同的故事”。
昔日同伴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向了分离的殊途,在对抗生活中的种种障碍,在追求生命中想要得到东西时,不同的人走了不同的路却通向共同的终点。
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而又相同的“黑洞”,人们终将沉醉于此。
一、情节概述《命中注定》共四千多字的篇幅,以倒叙的方式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故事开头是“现在”,刘冬生接到告知陈雷被谋杀的信,在谈及陈雷的死因时,刘冬生陷入了回忆:一座没有生机小镇中,两个住的很近的孩子“陈雷”与“刘冬生”因为相异的生活而彼此吸引,成为伙伴,也成为对方的互补。
刘冬生因为父母害怕他去河边玩耍被淹死,所以每天把他锁在家里不准出门。
陈雷因为父母害怕他在家里玩火点了房子,所以每天把他锁在门外不准进屋。
于是,一个每天趴在窗户上看外面,一个在外面抬头看楼上的窗户,就这样认识了彼此,开始了他们的友谊。
终于有一天,刘冬生的父亲把钥匙落在家里了,陈雷顺势把他解放出来,两个人穿过小镇疯跑了一天,还偷偷跑进了镇子上最气派的“汪家大宅”。
在黑暗的宅子中,二人听到一个和陈雷声音一模一样的孩子在喊“救命”,二人魂飞惊逃。
到这里,故事结束。
二、叙事侦破(一)寓言般的注定作者以一个“异叙述者”的身份远离人物内心,冷冰冰的客观叙述让故事“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白供人们补充。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苏童小说_狂奔_
2007年2月号下旬刊文教资料廷了,便身着竹布长衫直奔七斤家兴师问罪,又是嘲弄又是威吓,暴露了封建家绅迫不及待想回到过去的反动思想;第二次是说明赵七爷把张勋复辟看成是和冤家遭殃、仇人去世同样值得庆贺的大事,显示了遗老人物期待复辟的阴暗心理;第三次赵七爷衣着的变化是为了表现张勋复辟这一开历史倒车行为的必然失败。
赵七爷的那条辫子盘而又放,放而又盘,那件竹布长衫脱而又穿,穿而又脱,象征着辛亥革命后中国走过的一段艰辛路程,折射出整个中国形势的变化。
三、揭示小说主题小说不是议论文,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好的小说总是将主题隐藏在文章的深处。
而小说《阿Q正传》正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好作品,它有时把深刻而抽象的主题寓意在平实而又简洁的衣饰描写之中。
如“棉被,毡帽,布衫早已没有了,其次就卖了棉袄;现在有裤子,却万不能脱的,有破夹袄,又除了送人做鞋底之外,决对卖不出钱”。
在小说的开头,阿Q是一个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一碗饭吃,有一套衣穿,能勉强做到衣食无忧,但周围的社会环境把阿Q逼到了只剩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的地步,而且断绝了他做短工的活路,从而走上了绝境。
阿Q的一点可怜家当被榨取干净,反映了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民的生活日益衰败,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作者正是通过阿Q的衣饰,引发人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索,号召大家来改变这个吃人的社会。
主题与衣饰密切相关的描写还有“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祯皇帝的素。
”小说中人物所处的年代已经是共和时代了,清朝是早已灭亡了,但未庄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时期,可笑地认为革命党还穿着清代的服饰,革命的目的居然是为崇祯皇帝报仇,这一方面说明了民众不谙世事变迁的落后,不知社会进步的腐朽,不关心革命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它只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革命,没有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一起参加革命,普通百姓对革命毫不知情。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命中注定》
75品 评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命中注定》张晋芳受法国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影响,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研究于法国兴起,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文本的新方式。
虽然它抛弃了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有明显的缺陷,但不可否认它补充了研究文本的角度,后来的文学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文本的关注不能脱离叙事角度的分析。
初读余华的短篇《命中注定》,给人一头雾水的感觉,突兀的开头、莫名的结尾,情节不连贯,含义不清晰,让人匪夷所思,不禁令人想再回味一遍故事。
而初读的困惑恰好证明了叙述的陷阱,情节的安排令人疑惑却着迷。
带着叙述学的指引再次品读似乎有所发现,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的“选择不同,结果不同,归宿却相同的故事”。
昔日同伴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向了分离的殊途,在对抗生活中的种种障碍,在追求生命中想要得到东西时,不同的人走了不同的路却通向共同的终点。
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而又相同的“黑洞”,人们终将沉醉于此。
一、情节概述《命中注定》共四千多字的篇幅,以倒叙的方式为人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故事开头是“现在”,刘冬生接到告知陈雷被谋杀的信,在谈及陈雷的死因时,刘冬生陷入了回忆:一座没有生机小镇中,两个住的很近的孩子“陈雷”与“刘冬生”因为相异的生活而彼此吸引,成为伙伴,也成为对方的互补。
刘冬生因为父母害怕他去河边玩耍被淹死,所以每天把他锁在家里不准出门。
陈雷因为父母害怕他在家里玩火点了房子,所以每天把他锁在门外不准进屋。
于是,一个每天趴在窗户上看外面,一个在外面抬头看楼上的窗户,就这样认识了彼此,开始了他们的友谊。
终于有一天,刘冬生的父亲把钥匙落在家里了,陈雷顺势把他解放出来,两个人穿过小镇疯跑了一天,还偷偷跑进了镇子上最气派的“汪家大宅”。
在黑暗的宅子中,二人听到一个和陈雷声音一模一样的孩子在喊“救命”,二人魂飞惊逃。
到这里,故事结束。
76品 评二、叙事侦破(一)寓言般的注定作者以一个“异叙述者”的身份远离人物内心,冷冰冰的客观叙述让故事“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白供人们补充。
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与案例
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与案例一、概述在文学研究领域,叙事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通过叙事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解读文本所呈现的叙事结构、叙述策略和意义。
本文将围绕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展开讨论,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阐明其应用。
二、叙事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叙事学的起源与发展叙事学起源于文学和语言学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叙事结构、叙述者角度、叙述策略、叙述语言等方面。
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叙事学逐渐扩展到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工具。
2. 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故事”和“叙述”两个概念。
故事是事件或情节的内容,而叙述则是将故事通过语言或其他符号呈现出来的过程。
叙事学通过分析故事和叙述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叙述者的立场、观点和意图。
三、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1. 整体分析法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首先是对整个文本进行分析。
研究者需要关注文本的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等方面,以揭示出文本的整体叙事特点。
2. 手法与策略分析法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还包括对文本中使用的叙述手法和策略进行分析。
这涉及到叙述者对故事的选择、叙述方式、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研究,以揭示出叙述者的意图和叙事效果。
3. 叙述者角度分析法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还要注重对叙述者角度的分析。
研究者需要考察叙述者对事件的态度、观点以及对人物的描写方式,以揭示出叙述者的立场和情感倾向。
四、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我们将通过一篇经典文学作品来进行案例分析。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其叙事结构复杂,人物众多。
通过叙事学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方法,我们可以发现:1. 整体分析法:《红楼梦》以宝玉、黛玉等人物的命运起落为主线,通过情节交错、伦理矛盾等手法,揭示出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
2. 手法与策略分析法:《红楼梦》中运用了诸多文学手法,如悬念设置、对话描写等,构建了丰富的叙事策略,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和感染力。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阿内西阿美女皇后》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阿内西阿美女皇后》《阿内西阿美女皇后》一文,通过文本呈现给读者的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故事的一个基本单元和故事发展下去的路线。
虽是这样,作者采取的是留白的方式,根据故事的基本单元与发展路线提示了读者完整的故事该是怎样的。
故事的基本单元由第一段到倒数第二段组成,撇开最后一段,故事的基本单元可以分成以下三个小的事件:A阿内阿西美女皇后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独自在广场张望;B罗尔丹前来搭讪,邀美女皇后同行,美女皇后出于对他的信任,跟他回家;C到了家之后,罗尔丹露出“色狼”本色,对美女皇后施暴,美女皇后激烈反抗之后,幸运出逃,回到原来的那个广场,坐在原来的长凳上。
从以上三个事件看来,故事的基本单元拥有完整的情节,为什么构不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呢?或者说,为什么只能算是故事的其中一个单元呢?答案在于最后一段。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的是美女皇后醒来,发现自己失忆了,独自在广场上张望,此时罗尔丹走过来搭讪,邀美女皇后同行,美女皇后站立起来去挎罗尔丹的胳膊。
这与事件A B的情节是一样的,乍一看,就连叙述的语言文字也极度吻合。
可玄机就在以下三个细节上:1、女子醒来时,“手表的指针指着七点二十五分”,而在第一段,她醒来时,“手表的指针指着四点一刻”,从时间的流动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后一段的事件是继事件AB之后发生的,不是同一件事件;2、醒来时,她的“上衣缺了三粒扣子”,这正好呼应了事件C中的“他的手用力向下一拽,三粒扣子一下子被拽掉了”,侧面告诉我们,美女皇后上衣缺的三粒扣子是在罗尔丹施暴时,被拽掉的;3、罗尔丹再次过来搭讪时,“在一只眼睛上贴着一块白纱布”,这是呼应了事件C中的“用手里的杯子砸罗尔丹的脸部”,同样从侧面告诉我们,罗尔丹受的伤是在美女皇后激烈反抗时,被杯子砸伤的。
从三点细节可以看出,最后一段是对由事件ABC组成的基本单元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叙述。
除却三点的不同,更多的是相同。
相同的情节发展以及基本相同的叙述语言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最后一段以美女皇后“用自己瘦弱的胳膊去挎那男子粗壮的胳膊”结束后,她极可能是再次跟着罗尔丹到他的住所,遭到强暴及挣扎着出逃,甚至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广场,原来的凳子上,甚至是,同样的故事情节可能会在美女皇后和罗尔丹身上发生第三次、第四次,或者会这样一直发生下去。
用叙事学角度来解读《边城》
用叙事学角度来解读《边城》懂点叙事学,再来读《边城》作为一曲人性美的田园牧歌,《边城》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进入江苏高考语文文科附加名著目录后,它更引起高中生的广泛阅读。
为达到阅读有效的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泛读精读都是方法,但本文想以叙事学的叙事性要素为切入点,从叙述话语的时间、意象、叙述内容的结构等方面对《边城》作一些导读分析,以便更好帮助学生总体把握文本,阅读理解这部作品。
一、时间第四章是倒叙,回忆两年前的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和二佬就是这时候认识的,第五章回到现实中,但在其中又插叙了翠翠对第二个端午节的回想,也表明翠翠心中想着二佬,而且大佬也是出现在这个节里,再往后就是本文时间的序列与故事序列就一致了,在最后一章中又补叙了杨马兵追翠翠妈的事情。
“叙事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把自然时间人文化的过程,叙事作品所描写的某些独特的时间刻度,也受到非常深刻的人文化了。
这里所讲的独特的`时间刻度,在中国作家笔下经常采用的是:生日和节日,他们把节日视为人类与天地鬼神相对话,与神话,传说,信仰,娱乐相交织的时间纽结。
”[1]《边城》的叙事过程正是这样,与端午节息息相关。
翠翠与二佬的爱情故事集中在春夏季节,而高潮往往是端午节这些天,没有这个节日,他们不会相识、相爱。
第一次端午节,描写翠翠看龙舟赛,结果与爷爷走散,正好遇见了船总顺顺的二儿子傩送,傩送派人将翠翠送回家,两人在相处中彼此产生了朦胧的好感;第二次端午节,翠翠不能忘记上个端午节遇见傩送的事,又同祖父到城边河街上去看赛龙舟,后遇大雨,为避雨,祖孙两人到船总顺顺家,没有见到傩送却遇上了大佬天保,这就为日后兄弟两个唱歌埋下了伏笔。
第三次端午节场景出现时,翠翠听闻傩送要娶有碾坊陪嫁的王团总女儿。
这对翠翠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因为她对傩送的爱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生长了。
作家通过这三个相似的端午节场景巧妙记录了翠翠与傩送感情发展的不同阶段。
南通2010届三模卷就出过关于三次端午节的题目。
从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孔乙己》
从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孔乙己》作者:秦效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5期秦效伟目前,从叙事学角度来解读小说,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共识,对《孔乙己》这篇小说的解读,前人多数是从叙述者的选择方面来解读的,例如钱理群先生的《〈孔乙己〉叙述者的选择》,文章认为作者之所以以“小伙计”作为叙述者,是因为,小说中的“我”(小伙计),在总体上是一个对孔乙己命运的旁观者,因此,小说以“小伙计”作为叙述者,会让读者感觉到“我”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疏离和冷淡,而这种感觉,与鲁迅在这篇小说中所要表现的人情凉薄的人生感受,是非常一致的。
这种解读,抓住了小说作为叙述作品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文本的“秘妙”。
但是,叙述性作品除了叙述者和叙述视角之外,还有许多技巧,如叙述视点、叙述结构、分层叙述、描写的介入等许多方面,认真研究叙述的形式和技巧,必将对我们的小说教学带来巨大的改变。
为此,本文拟从叙述视点、叙述结构、分层叙述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孔乙己》一文的艺术魅力。
一、从叙述视点和叙述结构来看《孔乙己》首先,从叙述的视点来看,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看”,讲出他所看到的。
为什么他看到的是这些内容,分析叙述者“看到了”什么,对于解读叙述性作品比较关键。
一部小说,之所以提供这些情节,讲述这些故事,往往和小说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
《孔乙己》这篇小说,作者选择从一个小伙计的视角来看,显然是有深意的。
通过小伙计的视角来看,看到的就只是那些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这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表现人情凉薄,至于那些孔乙己偷东西,挨打的过程,就只能是通过别人的口,让小伙计听见,这样一来,作者就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酒店中酒客对孔乙己的嘲笑身上,笔墨就显得集中,有利于突出主题。
至于那些偷东西挨打的事,作者就通过小伙计的听闻,把它推到故事的背景上去,作为略写的内容来做简单的处理,这样写,既做到了详略分明,也有利于主题的突出。
从叙事学角度读_项链_刘枫
“构成了故事的基本组成部分”[4]。据此,可将《项链》 的故事情节分解为以下八个功能单位:
A1 获邀;A2 借项链;A3 参会;A4 失项链;A5 寻项 链;A6 借钱还项链;A7 还钱;A8 知道是假。
故事情节本可以到玛蒂尔德用十年青春还项链, 从此“过起了穷人过的可怕生活”处旋即收尾。至此, 玛蒂尔德受到了教训,小说对法国弥漫的奢靡成风、物 欲横流的社会弊病的揭露和批判已达圆满。然而,莫 泊桑却设计了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功能 A8,让玛蒂尔德 的人生落入了更加残酷、更加讽刺的境地。玛蒂尔德 巧遇福雷斯蒂埃太太,福雷斯蒂埃激动地说:“啊!我 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串是假的。它顶多值五百 法郎……”小说至此戛然而止,原来为玛蒂尔德带来荣 耀的项链竟然是假的,而她却为这个假项链赔上了十 年的青春,多么讽刺,多么可悲,玛蒂尔德所向往的上 流社会竟是如此一个让人分不清真假的虚幻名利场。 故事的情节至末尾再次剧烈转折,悬念在最后一刻开 释,如晴天霹雳,如酒后醒钟,巧妙收尾,让人惊叹不 已。作者运用“留白”手法,不再描写玛蒂尔德知道真 相后的反应,更不会对其之后的人生展开叙述,让整部 作品的高潮到了顶点却陡然消失,一切全凭读者与文
链
西摩·查特曼在《故事与话语》中提
》
出人物的“特性”说,并且将特性看作
“相对稳定持久的个人属性”。[2]这种属
性可以通过情节事件表现出来,它是人
物整体的特性。从这个角度出发,《项
链》开篇六段的全景观照告诉了读者一
点事实,那就是:玛蒂尔德是个爱慕虚
荣的人。 “爱慕虚荣”就是玛蒂尔德的属
叙事学视角
叙事学视角
叙事学视角是从叙述者或聚焦者的角度来观察和讲述故事的一种方法。
根据叙述视角的不同,叙事学视角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全知视角: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被置于故事之外,他可以观察和讲述故事中的任何事情,并且可以知道故事中所有角色的内心想法。
这种视角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让读者全面了解故事中的所有情况,但是缺点在于,它可能会让读者感到过于客观,缺乏情感投入。
2.内部视角:内部视角的叙述者被置于故事之中,他通过一个或多个角色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故事。
这种视角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角色的想法和感受,但是缺点在于,它可能会限制叙述者的视野,让读者无法了解故事的全貌。
3.外部视角:外部视角的叙述者被置于故事之外,他通过观察和讲述故事中的外部行为来展现故事。
这种视角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让读者更客观地了解故事中的事件,但是缺点在于,它可能会让读者感到过于冷漠,缺乏情感投入。
以上三种视角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从叙事学的角度解读《孔乙己》
通过对叙述 层的 读, 能 读岀作者在小
表现的一些深层的
, 叙述 写的介入很有意义。
我知道,小属于叙述性文,其核心和主旨
就在于呈现人经
上讲,叙述就
呈现人类在事进 的历时性经,写则
呈现人 的 间经 , 人 的一
、
,
在一 的时间 在一 的 间
的, 这就 了叙述和 写必
才能经 整呈现岀来 写介入叙述,主
能在于 经 变得
叙述点的叙述 ,没以“上 角”人
孔乙己的心 ,也没以“说人”的身
示 己对孔乙己的 前 ”的 无所不 9 是
1阅读鉴1 I语文教学与&'•下半月刊 2019年05月037
采用酒店里一个小伙计的视角,一个“见证人”
的视角来写,通过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作者写岀
了孔乙己在酒店的表现和遭到嘲笑的情形,至
于孔乙己读书没有进学及偷书被打的事,只能
是
对孔乙己的 , 这
小说的
人
,
孔
乙己
,的程, 能是
人的
口,让小伙计 见,这样一来,作者 把 注的 焦点放在了酒店中酒客对孔乙己的嘲笑身上,
笔墨 得集中,利突
的事,作者
小伙计的闻,把它
推到事的背景上去,作为略写的 来做简
单的处理,这样写,既做到了详略分明,也 利
的突
其次,从叙述的 来,小说各部分
之间,经由 发生联, 成了一种叙
为叙述者,会让读者感觉到“我”对孔乙己这个
人物的疏离和冷淡,而这种感觉,
在这篇
小说中所
的人
的人生感 , 是
一 的。这种解读, 了小说作为叙述作品
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示文 的a ”。 是,叙述 作品 了叙述者和叙述 角之 ,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窦娥冤》
作者简介 :黄欢 (9 2一 )源自18 ,女 ,江西九江人 ,徐州 师范大学 o 9级戏剧戏 曲学研 究 生。
・
7 8・
九江学 院学报
2 1 年第 4期 00
【 宫 ・ 正 端正 好 】 没 来 由犯 王 法 ,不提 防 遭
的特殊 眼 光 和 角 度 。在 一 般 的叙 事 文 学 作 品 中 ,
无赖 的欺 压 ,使 得 窦 娥 只能 寄 希 望 于公 正 严 明 的
官府大人替 自己做 主 ;而昏庸 的封建官吏糊涂判 案 ,则更将 窦娥推人 了死亡 的深 渊。窦娥悲剧的 根源 是整 个社 会 造成 的 。 二 、叙事 视 角 叙 事视 角 是 一 部作 品 ,或 一 个 文 本 ,看 世 界
图的需要 将 一 个 长 达 十 六 的故 事 凝 结在 三 个 时 间 点上 ,窦娥 悲 剧 命 运 的 社 会 根 源 也 就 不 难 发 现 :
名就 ,妻子早亡 ,又无力抚养女儿 ;二是 高利贷 的压迫 剥 削 ,借 钱 一年 ,除 了要 还 原 来 的 二 十 两
银子 ,还 要 额 外再 还二 十两 银 子 ,利 息 是 百 分 之
汉 卿的 矛盾思 想 。
关 键 词 : 窦娥 冤》 叙 事 时 空 《
叙 事视 角 作 者意 图与 矛盾
中 图分类号 :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6 3- 5 0 2 1 0 0 7 17 4 8 ( 0 0)4- 0 7一( 3 0)
独特的叙事结构背后隐伏着深沉的悲痛——从叙事学角度再读《边城(节选)》
人 生社 会 独 到 的观 察 和 见 解
下面 , 者 以课 文 《 城 ( 选 )为 例 , 析 其 独特 笔 边 节 》 探
的 叙 事 艺 术
一
将散 乱 的湘 西 端 午 风俗 贯 通 :偶 然 ” 的 故 事 之 珠 被 自 “
然 的 时 序 之 线 串成 “ 城 ” 边 的人 事 之 链 孙 二 入 都 自 祖
譬1教参文 读 学考本 I 大.解 ,
节 又 是今 年 端 午 节 的延 伸 。 说 中 两 种 时 间 交 替 出现 . 小
将 文 本 世 界 的 今 天 与 昨 天 、 代 与 传 统 联 系起 来 . 成 现 形
: 秕持的叙事结 构茵后隐伏
着深沉的悲痛
— —
了 以 时空 交 叉 、 绪 脉 动 构 建 的文 本 叙 事 结 构 。 本 时 情 文 空 的 这 种 回环 往 复 的 形 态 .体 现 了 沈 从 文对 历 史 与 现 实 的深 层 次 思 考 .表 现 出 作 家 对 过 去 时 间 体 的 自觉 意 识 和 民族 文化 的深 厚 积 淀 。 同时 , 说 文 本 现 在 与 过 去 小
现 《 城 》 着 独 特 的叙 事 策 略 和 叙 事 结 构 , 的 叙 事 边 有 它
艺 术 在 中国 现 代 小 说 中具 有独 特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是 两 年 的 时 间 空 白 . 事 速 度 明 显 加 快 ; 第 1节端 午 叙 而
风 俗 、第 6节 渡 口 争持 和祖 孙对 话 ,叙 事 速度 明 显 放 慢 , 事 密度 增 大 。 叙 小说 叙 事 时 间 在 时 距 上 的 这 种 变 化
试 水 翠 翠 唤 回 到 两 年 前 的 同 ~ 天 ; 4 5两 节 , 把 第 、 写
从叙事学的角度读
从叙事学的角度读《边城》法国叙事学研究者热奈特提出,人们谈论中的叙事学中的“叙述”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概念,即: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现在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读沈从文的《边城》。
一、叙述内容(一)故事: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故事。
《边城》以平实的语言叙述了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女主人公翠翠朦胧而又无结局的爱情。
1.事件: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的人物行为极其后果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事件在作品中都承担着一定的作用,而根据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以将事件划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如《边城》中,五月端阳,翠翠同祖父进城看大河边的划船,这是个很小的事件,但是正是因为翠翠同祖父去看船,才遇见了二老傩送,并展开了此后更多的故事。
另一种是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两年后翠翠再次同祖父进城看船,因为下雨而走进了船总顺顺的吊脚楼上避雨,在祖父同顺顺谈话后,祖父问及翠翠有关大老请人做媒的事情,翠翠的反应和行为,塑造出了一个天真、可爱、淳朴、害羞的少女形象。
2.情节: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且要求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并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边城》中大老天保因知自己唱歌不是傩送的对手而不开口唱歌,然后决定从茶峒离开,希望忘掉一切,却在茨滩出事淹坏了,此后二老因此对翠翠祖孙心生误会,不久翠翠的祖父去世了,船总有意将翠翠接回家照顾,却因名分不合,决定等二老傩送回家后再商讨,但是二老却没有回来。
这一情节矛盾重重,揭示了翠翠无结局的爱情。
3.人物:叙事作品中人物是事件情节发展的动因,在叙事作品中人物有着二重性的特点:行动元与角色。
行动元指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角色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行动元是情节的动因,角色是形象的基础。
《边城》中祖父作为行动元的作用最重要,打探船总顺顺一家的反应,为孙女筹谋等行为,是全文推动情节发展的主导因素。
从叙事学角度看《简·爱》
从叙事学角度看《简·爱》叙事学理论起源于西方,笼统来说是对小说的叙事结构、叙事特性等进行分析的一种理论工具。
而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從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伟大女性代表人物。
本文就将从叙事学角度来剖析《简·爱》中的这一伟大人物形象。
1概述“叙事”一词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而“叙事学”一词最早由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托多罗夫提出。
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
叙事学,顾名思义是关于叙事的一门科学,大体上是指在时间和因果关系上有联系的一系列事件的情景再现,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工具。
而在叙事学的世界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聚焦”。
《简·爱》小说引人入胜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简爱和罗切斯特波澜不断的爱情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艰难,摆脱一切旧习俗和偏见,为了争取自由,为了争取平等,为了争取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尊严而奋起反抗的伟大女性形象。
2用叙事学角度剖析《简·爱》首先从《简·爱》中的人称叙述方式分析。
《简·爱》是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来展开全文的。
在当时女人没有话语权,一切都由男人当家做主的英国,这种叙述方式明显的打破了现实传统。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第一人称或者第三人称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由于叙事背景和叙事目的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叙述效果,然而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从英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社会现实出发,就难免被人诟病。
从而《简·爱》这部小说也被认为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
不仅如此,在整部小说中描写的每一件事物和每一个人物的心里,动作,语言等都不能够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看到。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莫言《球状闪电》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莫言《球状闪电》莫言的《球状闪电》是一部以叙事形式呈现的长篇小说,通过扣人心弦的叙述方式,展示了现实中的荒诞与悲壮,探索了人性的善恶与复杂。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看,本文将探讨小说中叙事的主要特点,包括叙事的结构、视角以及叙事方式等。
一、叙事结构《球状闪电》的叙事结构具有复杂性和跳跃性。
小说整体采用非线性叙事方式,通过前后跳动的叙述手法,使故事情节更具张力。
作者在文中交叉运用回顾和前瞻的手法,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切换,呈现出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情节。
这种结构上的设置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使读者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并激发了读者对情节的推测和解析。
二、叙事视角《球状闪电》采用多种叙事视角,使故事更加全面和立体。
作者通过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以及无人称的叙事方式,将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和事件进行交织,展现出不同角度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例如,小说中的主人公驴八哥的经历主要以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呈现,这突出了他个体的生活感受和情绪体验。
而其他人物则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呈现,展现出更为客观的外部观察和评价。
这种叙事视角的差异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多样化的情感和心理冲突,增加了叙事的魅力。
三、叙事方式《球状闪电》的叙事方式在叙述情节的同时,注重传达情感和思想。
小说中运用了比喻、暗示、隐喻等修辞手法,将故事情节与深层次的意义相结合。
莫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对人物语言的刻画以及对环境背景的渲染,使读者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
特别是在描写战争场景和残酷生活环境的时候,作者运用了夸张和渲染的手法,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莫言的《球状闪电》不仅仅是一个线性的故事,它通过复杂的叙事结构、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以及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荒诞。
通过深入解读叙事学的角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背后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体悟到人性的善恶纠葛和社会的不公平。
同时,也使我们对叙事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欣赏和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也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的叙事意图。
《绿皮书》的电影叙事学解读
《绿皮书》的电影叙事学解读《绿皮书》是一部由彼得·法雷里执导,维果·莫腾森和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电影。
这部电影以真实的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美国钢琴家与他的司机兼保镖在20世纪60年代南方地区展开的旅程。
本文将从叙事学角度对《绿皮书》进行解读,探讨其叙事结构、角色塑造以及主题表达。
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看,《绿皮书》采用了经典的叙事方式:以一个旅行为主线,贯穿整个故事,通过角色的成长和境遇的变化,来表达主题。
该片以真实人物托尼·利普为蓝本,讲述了黑人钢琴家唐·雪林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与白人司机托尼一同在美国南方进行音乐巡回演出的故事。
通过这个旅行的经历,观众跟随他们一起走过从最初的互相不解到最后的相互理解、包容与友谊的过程。
整个叙事结构清晰明了,使得观众易于跟随故事情节,体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发展。
角色的塑造也是《绿皮书》叙事中的重要环节。
唐·雪林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他却面临种族歧视和偏见,甚至在南方地区无法享受和平的旅程。
托尼是一个粗鲁而又坦率的白人司机,他也有自己的问题和困惑,但是在与唐的相处过程中,他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和观念。
两位主角都历经了角色性格的变迁,从最初的互相排斥到相互尊重和友谊。
通过这一角色发展的过程,电影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来看,《绿皮书》主要讨论了种族、阶级、文化和友谊等议题。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南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唐和托尼这对搭档的旅程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电影通过讲述唐和托尼在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向观众展现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以及跨种族之间和谐相处的可能。
影片也通过两位主角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扶持,传递出了对人性的热爱和对和平共处的向往。
《绿皮书》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友谊的电影,其叙事结构清晰,角色塑造逼真,主题表达深刻。
观众可以通过电影的叙述,感受到种族、阶级与文化交融的美好与困难,以及友谊和包容所带来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叙事学角度读《狂人日记》
摘要:文章用叙事学观点从叙事语言、叙事时序、叙事者等角度分析了叙事文本《狂人日记》,旨在尝试多角度深入分析作品。
关键词:叙事文本叙事时间叙述者叙事
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震动了“沉寂多年”的鲁迅,他看到新世纪的曙光,毅然参加《新青年》宣传新思想的工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出版了,它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震动了中国文坛,鲁迅先生第一次用文字形式把笔锋指向产生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封建思想文化体系。
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也成为复合时代的音韵,应时而发的战斗檄文,充满“义勇和正气”的宣言书。
这一叙事文本把一系列事件按时间和因果关系构成可叙性方式,由狂人的心理状态联系事件,这部心态小说从现实与历史两个侧面,综合运用转喻、隐喻手法写出一个患有“迫害狂”的精神病人对中国社会的深刻研究。
该叙事文本多用转喻手法,现实中,狂人从赵贵翁的眼色、路人议论时的凶笑,小孩子铁青的脸,一直联想到最近狼子村佃户说的人吃人的事情;历史上,从春秋时代易子而
食,食肉寝皮到辛亥革命中徐锡麟的被杀。
这些可叙性事件中,句段组合成以主体与其邻近的代用体间联系为基础的转喻,以事物间相似点为基础,在选择过程中产生。
文本中的人物是叙事作品中题材的要素,是具有一定心理、生理的主体,人物生活在全然虚构的可能的世界中,读者受主观规定性内在机制的影响,初读时容易被叙事虚构世界左右,错觉人物的精神世界是虚构的真实世界。
狂人这一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叛逆者形象在虚构世界中,是具有真实性的,又是象征的。
首先,作者按现实主义方法塑造人物,狂人是一个曾经受过启蒙教育并有所觉醒的迫害狂患者的形象,他的多疑、慌乱、恐惧,他的活跃而混乱荒唐的思维引发的一系列非功能性的卫星事件,也是用转喻手法表现的。
从总体到每一细节无不符合“迫害狂”病人的特征,先是从赵家的狗看了他两眼引发到他的主人想要害他,再到听到街上女人的话认定所有人都要吃了自己。
另一方面,文本通过隐喻丰富、深化、扩大了文本的诗意内涵。
因为隐喻可以在描写之下隐藏丰富的言外之意,引起读者搜寻,无形中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在狂人每一个真实的疯狂言行背后,又寄托着某种更加深刻的寓意,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索与认识,这是作者用象征手法暗示给读者的,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暗含对我国封建主
义统治的长久历史的隐喻;又如小说第二节开头“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
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把周围人的一言一动一笑都看作是对自己的迫害,并因此而恐惧,这种错觉与心理是典型的迫害狂病人的病状表现;但这又确实是人吃人的封建社会的象征。
这种实写人物、虚写寓意的写法,既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又赋予作品更深广的社会批判意义。
文本叙事从现实和历史两个侧面最后叠在一起的是没有朝代可考的血淋淋的“吃人”二字,它贯穿整个文本,一再地重现以表现主题,成为主题性象征,这里的“吃人”在文本中通过狂人的心态表现出的是动物性的,这是表象层面的“吃人”。
实质上文本借狂人的嘴,以强烈的憎恶撕毁了“从来如此”的封建宗法教义,揭示它“吃人”的本质,发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引出“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一主题,在“五四”思潮中,人民群众的行动口号之一便是“打倒孔家店”、“打倒吃人的礼教”,《狂人日记》是和时代脉搏共同震荡的。
小说发表不久,《新潮》杂志便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教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
文本分开头和正文两部分,都用第一人称“我”叙事,便于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叙述者通过自己的语言构成人物,读者能在文本中清晰感觉到两种叙述声音的存在,分别存在于两个叙述时间内,叙述声音的强弱与叙事者介入的程度成正比。
开头部分,叙事者是隐藏作者,他外在于文本讲述事件的第一叙事时间,即在第二叙事时间内采用阐述性评论对故事梗概、环境及相关内容加以评论,解释故事中的人物,这样安排对既有故事起着揭示、纠正的作用,使第一叙事时间内的叙事者狂人的心理活动符合病态的真实,从而进入虚构世界。
正文中的叙事者在文本中与人物统一,采用判断性评论,第一叙事时间内的叙事者用病态的方式创建新准则,并贯穿在小说的意识形态中,用外在的价值标准、道德准则对故事里的事件加以评价。
文本开头与正文在叙事时序上不一致,开头部分第二叙事时间的起止点在正文第一叙事时间所讲述的事件时间外,构成外倒叙,这种叙事时序的运用使文本两部分结构相应,内容相干,内容前后相续,为文本增色不少。
同时,外倒叙这一叙事时序的存在导致文本中叙事者与隐含作者间的矛盾,又形成后设性叙事造成的移位。
既有的东西发展变化出新的东西,一方面与原有的东西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与其有质的不同,产生了由移位造成的复调现象,叙事中的事件与既有事件发生了相续关系,文本开头部分交
代了这一关系,使读者觉察到,于是既有事件也就参与到了叙事事件中,隐隐地与叙述中的事件产生共振,读者能在对狂人病态视角下批判地思索文本下暗含的意思。
第二叙事时间的内容为直接进入第一叙事时间内全然虚构的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有了对狂人“迫害狂”病症的介绍,读者方能对他的疑虑产生认定有存在的内在机制。
主人公“狂人”以叙事者“我”的身份在文本中出现,用狂人的内心独白表现叙事内容,面对读者,向内了解自己,向外了解周围人,在狂人眼中自己是正常的,受迫害的,而周围人都“想要吃我了”,“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他们的牙齿,是白历历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就连满是写着“仁义道德”的历史都写满了“吃人”二字;甚至是自己的妹子也认定是大哥吃了,而且大哥嘴里还抹着人油;连赵家的狗看了他两眼,他也认为狗是狼的本家,狼是“海乙那”的亲眷,就联想到赵家的人要吃他了……这些看似荒唐的举止正是因为有了“迫害狂”的解释才产生了一定的可信度。
从传递信息的角度看,叙事者等于人物,叙事者对于叙事行为产生全面认识,并把自己的主观因素加入反映的事实中,并对其加以评论和解释,采用的叙事方式以讲述为主,对周围人的态度及人物心理活动正是借讲述进行叙事的。
但又由于叙事者的位置在叙事之内,叙事者又由人物充当,叙事者的视角受到
了人物的各个内在因素的限制,作者便与叙事者拉大了距离,作者在反映现实的真实性时受到了视角的限制,成为限制性视角。
叙事者受人物经历的事件及其感知范围的影响,不能超出他所寄居人物的感知范围,叙事者无法深入别人的内心,更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现实,文本中,受狂人心理因素的影响,“我”无法正确理解医生的诊治,认为医生何先生是刽子手扮的,何先生只是“借看脉的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当何先生建议“我”静养,“我”会认为要“养肥了,他们可以多吃”。
文本中,一切矛头都指向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狂人日记》以其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手法的新颖性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奠定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同时,也是对文学革命的最有利的支持,成为鲁迅小说的总序言。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贾建红,山东济南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
参考文献:
[1]曹允亮:《中国现代文学教程》(上),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