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41a73e3c1ec5da50e270b1.png)
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 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 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一、 知识梳理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 。
(一) 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段作用特点实例云层和较大尘埃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向四面八方散射平流层中_________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特点。
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
对流层中_________红外线(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的作用。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 后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产生 ,能量主要集中在 部分。
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 。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返大地:大气增温后,向外辐射能量,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地面,这部分称作 。
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________作用。
(三)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能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大气的 能使地面散热的速度放慢。
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缩小了气温 ,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适宜的 条件。
【案例探究】指出下列现象与大气的哪种作用形式有关。
1.2.霜冻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 )3.人造烟雾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 ( )4.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 )5.夏天白天阴天时气温较低 ( )6.冬天下雪的夜晚温度不太冷,晴朗的夜晚反而较冷 ( )7.回答下例序号代表的意义三、知识落实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2.新疆地区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C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 )A 、B 、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C 、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投射到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D、E、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F、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4.深秋时节,我国北方菜农用浓烟笼罩大白菜预防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使气温升高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增温C、D、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减少受害面积E、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5.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6.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地( )A、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B、CO2浓度高C、雨量充沛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7.下面是几处少数民族的对话,你认为哪个对()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优秀)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1fb427f242336c1eb95e89.png)
高中地理必修1导学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1.了解大气的热源。
2.理解大气的两种热力作用,学会分析昼夜温差大小。
3.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掌握其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1.理解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2.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
<一>、预习思考(各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热源(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________2.受热过程(1) A在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预习案※(约10分钟)教学过程(2) 地面升温后,又以B 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
(3) C 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二>、预习自测(展示并评价:由学生讲解) 1.读辐射转换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图中字母的含义;(2)大气对太阳辐射有什么作用?2.【活动】完成P29页活动题(2),分析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提示:月球自转的周期为27.32天)<三>、疑问存档 大气上界ABD C EF地面※探究案※(约20分钟)小组讨论,答案展示,评价探究问题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晴天的昼夜温差大还是阴雨天的昼夜温差大?为什么?探究问题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请解释以下农业生产现象:①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利用烟雾防霜冻。
※训练案※(约10分钟)小组互改与得分等级奖励第小组姓名成绩组平均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读下图(图中e、f、g 表示不同作用,a、b、c、d 表示不同辐射),回答1--3题。
1.在图中箭头所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 箭头a B 箭头b C 箭头c D 箭头d 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箭头a 表示的辐射B 箭头b 表示的辐射C 箭头c 表示的辐射D 箭头d 表示的辐射 3.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①箭头f 可能增强 ②箭头e 可能增强 ③箭头c 可能增强 ④箭头a 可能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4.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 )①青藏高原距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大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 ④白天太阳辐射强 ⑤云层厚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③④⑥D .②⑤⑥ 5.撒哈拉大沙漠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 )A .沙漠地区太阳辐射热量少B .沙漠地区水汽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差C .沙漠地区人类活动少D .沙漠地区的风沙大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acegdf※反馈案※参考答案<一>、教材通读 1.太阳辐射能;地面2.(1)太阳短波辐射 吸收 (2)地面长波 (3)大气逆辐射 <二>、预习自测 1.(1)(22. 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使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
高一下学期地理《2.2-1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地理《2.2-1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f6ef9bf12d2af90242e69b.png)
【自主学习1】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原理1.写出右图“大气受热的基本过程”中各字母的含义:A . B.C. D.E . F.G. H.I. J.K .归纳:(1)大气的受热过程(2)此过程中的两个作用2.熟记右面表格中的内容3.思考:下垫面(地球表面)的性质会影响大气的受热吗?举例说明。
(反射率、比热容)【 问题情境1】大气成分对受热过程的影响1.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2.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 目 录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学案序号 6 课 题2.2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 型 复习 课 时 1 编写人 审核人 高一地理组学习目标 1.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综合思维)2.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以及大气逆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地理实践力)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评价1】结合右图相关材料,完成下题。
1.5月6日与5月5日相比,图中()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2-3题。
2. 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3. 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A.气温日较差小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下图为我国尺度较大的甲、乙两个地形单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4.有关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天甲地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B.白天乙地太阳辐射强,气温较高C.夜晚甲地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D.夜晚乙地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问题情境2】地面性质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大气的受热过程市优质课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市优质课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5fe9ae168884868662d61b.png)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市优质课导学案【学习U 标】1•能独立绘制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写出各过程环节的洛称:(我们自己会画) 能识别变式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別人画的图我们要认识)2. 能够用逻辑清晰的语言描述大气受热过程的几个主要原理(“三过程两作用二气 温递减率,记住递减率理论数值九理解大气对地球温度的两个主要影响(温度升高;日较差减小)3•能够运用原理从大气成分变化、大气厚度变化等方而,解释有关地而和大气温度 现象。
(如青藏髙原;晴天阴天: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等)【课前学习】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干洁空气的成分及作 用 读右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对流层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是如何变 化的特别指出:二、辐射原理和大气特性1 •物理小常识:任何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 越短,温度越低波长越长: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只是一部分波长的辐射,叫可见光;太 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辐射和地而辐射是长波辐射。
2•大气的特性:对短波辐射基本不吸收,吸收长波辐射。
大气中存在的一些成分会作用于热辐射,如臭氧等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 收长波辐射,云层、尘埃对各种波长的辐射都有反射作用,空气分子、微小尘埃最易散 対蓝色光。
低层大气组成体秧⑹作用干 空 气 H : 78 翊生物体內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0: 21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辐动所必需的物质co :0. 033绿色植物邊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対地面起保温作用 01很少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 水汽很少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El 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 (V)喙2•为什么飞机大多在平流层中飞行本节课所学的大气受热过程所指的大气是 指对流层的大气。
■洸9星【课堂活动】 合作探究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如果地球没有大气仔细观察各个箭头间数量关系,请用数据说话!总结大气受热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问题1.大气对穿过的太阳辐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削弱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削弱的大小 主要受那些大气状况彩响问题2.地而从大气获得多少能量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保温作用的大小主要受那些大气 成分影响问题3.大气共获得多少热量最主要的来源是哪里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地面吸收地而辐射(二)存在厚厚大气层100没有大*T 的地球大T 和地曲的反豺KU❶射向宇宙空间逾、 射向扌宙空问 伯大壬上界 ....pLi --------------- Y .....❻To6A ❿说揺/ / &向总10114.AXUr是大地暖大气地球燥屋平衡示議太阳暧大地10019W$1疗47 W 大气还大地阳t❷Hit106A 120【绘图理解】在下而独立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并总结受热过程的“三个过程两个坏卩r图中A、E、H所表示的辐射中属短波辐射的有,属长波辐射的有2.从辐射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3・对地而起保温作用的主要环节是:合作探究二、大气热力作用产生的影响(继续观察数据,得出结论)问题[.据研究:没有大气的地球表而平均温度为-18 r.而现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是15 J为什么(继续结合图表中数据说明九得到一个什么结论问题2•月球表而白天127r,夜晚-183r,昼夜温差多少而地球表而的昼夜温差大约10 °C,为什么差別那么大(结合数据和教材活动说明)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合作探究三:为什么这样能解释那些现象(-)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3.1大气受热过程—学案
![3.1大气受热过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e4f641711cc7931b716c0.png)
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了解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4.结合图示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5.等压面的判读及气压高低比较一、大气的垂直分层1.分层的依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
2.具体划分:A层是________,B层是________,C层是____________。
3.A、B两层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A层气温________________,B层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尘埃,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反射作用愈强。
(4)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细小尘埃,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作用。
2.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1)____________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为____________。
大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吸收的地面辐射最多。
(2)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______________,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思考:大气的受热过程如右图所示,说出ABCDE的含义。
3.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此外,________因素也是影响地面辐射的重要因素。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大气的垂直分层右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考查点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形式。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06adaa98271fe900ef988.png)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大气的受热过程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
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案例探究】指出下列现象与大气的哪种作用形式有关。
一、知识梳理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的作用。
1. 霜冻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2. 人造烟雾可以起到防霜冻的作用(3.3.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4. 夏天白天阴天时气温较低(5. 冬天下雪的夜晚温度不太冷,晴朗的夜晚反而较冷(6. 回答下例序号代表的意义)))))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增温。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________ 部分。
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返大地:大气增温后,向外辐射能量,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返还地面,这部分称作 ______________ 。
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所损失的能量,从而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削弱作用太¥ , 阳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鹫宝咅(三)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_________ 能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使地面散热的速度放慢。
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是缩小了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只供学习与交流三、四、知识落实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2.新疆地区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B、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C、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A、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增高B、大气毫无阻挡地使太阳辐射投射到地面,使地面温度增高C、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几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辐射,使热量散失很少D、E、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受热过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cd66f8336c1eb91b375d7d.png)
大气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学习重点:1.结合相关物理知识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 •结合图表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并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基础知识梳理: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能量来源:。
大气的受热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穿过,然后到达,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的同时,再把热量传给。
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_________ ,使大气增温,因此_________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占总辐射的_________ 。
3.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大气辐射向下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所以叫。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_________ 作用。
【思考】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 下列概念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B.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C. 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2.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连线是()A.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B.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一一大气逆辐射作用C. ------------------------------------------------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 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3. 下列辐射的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一组是A.地面辐射一大气辐射一太阳辐射•大气辐射一地面辐射一太阳辐射C.太阳辐射一地面辐射一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一太阳辐射一地面辐射4. 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对地球的保护作用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对地面的保温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 D . ①④5.下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2^o o 昼4夜7夜p昼扣夜4昼+J夜4陆1地p海r W*1*海■"•55S洋At^F*t r^Pti i^F*t i^F*t r6.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②③ C .②⑤⑥.①⑤⑥读下图,回答7〜9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导学案(20191126141617)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导学案(20191126141617)](https://img.taocdn.com/s3/m/abec17fcdaef5ef7ba0d3c8b.png)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其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并能够解释一些与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的自然现象。
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和根本原因。
3.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够运用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等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学习重点基础知识自主学习区一、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否把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填空的方式补充出来)1.能量来源: 。
2.受热过程(1)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并被地面和吸收。
这个过程被称为。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使大气增温,这种辐射热量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这个过程被称为(3)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射到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因此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同时又将热量传递给地面,这个过程被称为(5)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纬度间的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知识探究与能力提升区1.什么是大气逆辐射?2.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述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探究一大气受热过程[互动探究] 1.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
根据热辐射原理,读教材图 2.1、图2.2,大气的受热过程包含哪几种辐射?其波长有何差异?2.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之前有哪些损失?3.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温产生的地面辐射,为何对大气具有明显的增温作用?4.受重力作用,近地面大气越靠近地面密度越大。
太阳光先到达山顶,后到达地面,但为什么地面的温度比山顶高?5.海拔不同,接受地面辐射不同导致温度差异。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ef8b333d4b14e84246852.png)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解释一些现象的成因。
【预备知识】(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左图,其读图方法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层、层、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层,也就是我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吸收热量并产生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分又被吸收并增温。
最主干的过程为:太阳热量→热量→热量3.太阳辐射是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对于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所以说,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称为,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作用。
【课堂探究】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下列现象的成因。
(1)同一地点,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为什么?(2)同一地点,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如何?为什么?(3)月球上没有大气,据此分析:与地球相比,它的表面白天温度高的原因是?晚上温度低的原因又是?2.填图分析大气受热过程(1)读右图,把A、B、C、D分别代表的过程填在图中。
(备选答案:大气的反射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读右下图:a.图中左、中、右三个部分,所代表的辐射类型依次是太阳辐射、辐射、辐射。
b.将如下现象和其在图中的序号对应起来: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反馈练习】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5302259eef8c75fbfb351.png)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一编写人:沈平审核:李文国编写时间:20XX年10月8日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课标要求】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能说出大气的能量来源2.能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能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大气的受热过程难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对比分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知识链接】太阳辐射既能到达地球表面,又能到达月球表面,可是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高达127℃,夜晚温度则降至-183℃。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这是为什么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过程】〖基础梳理〗1.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太阳辐射能在穿过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或,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或。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的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
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重要方式。
3.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波长越,如;物体的温度越低,辐射越,波长越,如。
4.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吸收的较,大部分太阳短波辐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 . 吸收的却比较,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所以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的,也有向的。
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
由此可见,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作用。
〖合作探究〗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结合教材P28文字,完成下列任务:(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_____;F ___________;I __________;J__________。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
![《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782a9076c66137ef06192f.png)
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根据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解释一些现象的成因。
【预备知识】(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左图,其读图方法与“地震波传播速度图”相类似,大气自下而上可分为层、层、层、层等。
其中的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的层,也就是我们生活所在的层是。
【知识梳理】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大部分到达,吸收热量并产生辐射,该辐射的绝大部分又被吸收并增温。
最主干的过程为:太阳热量→热量→热量3.太阳辐射是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是波辐射。
大气对于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
所以说,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
大气辐射的方向中,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向下的部分因与地面辐射方向,称为,它的存在,对地面具有作用。
【课堂探究】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说明下列现象的成因。
(1)同一地点,多云白天比晴朗白天气温如何?为什么?(2)同一地点,多云夜晚比晴朗夜晚气温如何?为什么?(3)月球上没有大气,据此分析:与地球相比,它的表面白天温度高的原因是?晚上温度低的原因又是?2.填图分析大气受热过程(1)读右图,把A、B、C、D分别代表的过程填在图中。
(备选答案:大气的反射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2)读右下图:a.图中左、中、右三个部分,所代表的辐射类型依次是太阳辐射、辐射、辐射。
b.将如下现象和其在图中的序号对应起来: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反馈练习】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导学案
班级: _____姓名:__________
目标锁定:
1. 通过图表能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
2. 能说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知识存盘】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热源:①。
2. 地球大气接收与转化太阳辐射能的环节:太阳辐射穿过
② 一太阳辐射到达地表
T地面吸收③ ___________ 增温,同时把热量传给④ ____________ 。
【知识点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 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为⑤_______________ ,是大气中的⑥ _____________ 和较大的尘埃对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
2 .图中B为⑧__________ ,是大气中的⑨ _______________ 或⑩_____________ 对可见光的作用。
3. 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C为? ___,是?______________ 对紫外线、? ___ 和?对红外线的
作用,对能量最强的?____________ 作用不大。
4. 影响: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两极?。
【知识点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地暖大气:上图中D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吸收,所以? _______ 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 •大气暖大地:上图中E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地面起到G22 _______ 作用。
人们通常把
它称为大气的“023 ____________ ”。
3 .大气的0
4 _____________ 和0
5 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影响的结果是O 2
6 ________ 了气温的日较差。
【自学检测】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
1 .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是()
A. 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 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 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 晴朗夜晚,地面辐射增强
2 .“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
②“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热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说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热量来源?
2. (1)你知道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吗?
(2)交通信号为什么“红灯停”?
3 .为什么冬春季节霜冻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反思归纳】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和 ________ 三个方面。
1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A.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
B.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D.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2
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日较差:指的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足足高了3C。
回答8-9题。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⑥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②⑤⑥
D .②④⑥
3•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
(2)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______ ,这是由于
(3)夜晚多云,气温比晴天时,这是由于
4.冬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容易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8.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 大气的温室效应
B. 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的运动
9.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示数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A. 大气的直接热源不存在了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C. 大气的散射作用强
D. 大气逆辐射弱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
5. 古人有“放火作煴(yun —声)(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 霜冻做法。
该做法使(
A.大气逆辐射减弱
6. )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逆辐射增强
F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
,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防御
D.短波辐射增强
,图中①②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
C.
7.
A.
B.
C.
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①
图2-
13
大气逆辐射B 大气
辐射D
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保温作用
面是一些居民的对话,正确的是(
台湾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
黑龙江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
新疆
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西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
气稀薄,尘埃少,
D.
数也多,太阳辐射最强。
云量少,太阳辐射当然最强。
大气透明度好,水汽又少,晴天多,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用相
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
屮日照时
10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
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是短波辐射;b、c是长波辐射
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11.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 .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 .改变b的辐射方向
12、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 图中①、②、③各表示什么辐射:
①_________ 辐射;②__________ 辐射;③
(2) 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________
_____ 辐
射。
作用。
3
(3)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对地面起到 ___________ 作用。
⑷影响图中①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
(5)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__ ,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 _____________ 。
(填代号)
【课后总结反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