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3页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基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厦门市城市竞争力分析

基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厦门市城市竞争力分析

基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厦门市城市竞争力分析彭顺昌【期刊名称】《厦门科技》【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5页(P10-14)【作者】彭顺昌【作者单位】厦门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城市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创造价值,为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博士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NO.15》为基础,对厦门城市竞争力进行具体分析,力图准确地把握厦门在国内的城市竞争力水平,认识厦门城市竞争力的优劣所在,为厦门的五个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综合经济竞争力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体现了城市创造价值的规模、速度和效率。

2016年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中,厦门排名如表1。

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在厦门之前的有以下城市: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天津、北京、澳门、苏州、武汉、佛山、南京、无锡、东莞、成都、新北、青岛、郑州。

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在厦门之后的11个城市:长沙、常州、重庆、宁波、杭州、南通、大连、济南、中山、西安、泉州。

厦门的综合效率排名靠前,主要是厦门土地开发强度高,地均GDP较高。

另外厦门经济对外联系紧密,海空港对外运输便捷,也使得厦门的硬件环境和全球联系排名较前。

受到经济规模所限,厦门的大企业数量不占优势,因此,在企业本体排名上不大理想。

总体而言,近5年厦门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变动不大。

宜居城市是指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其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等。

城市宜居竞争力体现了城市吸引人才、企业等的能力,进而影响城市产业体系的层次与结构;2016年中国289个城市宜居竞争力中,厦门排名如表3。

虽然个别指标排名靠后,厦门的宜居竞争力仍然排名很好,排名在厦门之前的仅有香港、无锡、广州、澳门4个城市。

排名在厦门之后的10个城市分别为:杭州、深圳、南通、南京、上海、武汉、宁波、西安、镇江、北京。

202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2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2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讨论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讨论中心,在京联合发布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蓝皮书显示,在2022年中国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济南、西安、深圳位居内地城市前三,北京、上海、广州均未进入前10强,在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中,北京未进前100名,江西、山东两省城市表现抢眼。

和谐城市竞争力:“北上广”未进前十这本名为《202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新基准:建设可持续竞争力抱负城市》的报告,首次使用全市客观数据,对2022年中国两岸四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287个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讨论。

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指出,在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除了香港与澳门以外,内地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济南市、西安市、深圳市、青岛市、威海市、大连市、厦门市和宁波市。

“北上广”均没有进入前10位。

特殊是济南市和西安市作为内陆两个传统的省会城市,在排名中分居大陆城市的前2位。

而其他6个城市都是环境美丽、经济进展极具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

在排前50名的城市中,非省会城市、非直辖市城市有35个,占73%(香港和澳门除外),这些城市中市区所辖人口低于100万的中小城市有19个,占38%。

和谐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排在后10位的城市,主要是西部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值得留意的是处于经济进展前沿的台州市,在和谐城市中排在倒数第10位。

而近几年经济增长较快的直辖市天津排在第133位,重庆排在第210位。

这说明经济的进展并不会必定带来社会的和谐。

排在250位以外的37个城市中,中部的山西省有6个、湖南省有2个,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有2个、吉林省有2个,西北地区的甘肃省有7个、陕西省有2个、宁夏有2个,西南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6个、云南省有5个、贵州省有2个、四川有2个,东南沿海的浙江有1个。

值得留意的是中部能源大省山西有6个排名靠后,其城市进展模式应当引起深思。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1.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城市。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具有竞争力。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城市的竞争力,包括城市排名、经济发展、交通建设、文化影响等方面。

2. 城市排名根据最新的城市竞争力指数,以下是中国排名前十的城市: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成都6.南京7.杭州8.重庆9.武汉10.天津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城市环境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城市。

3. 经济发展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强劲增长。

这些城市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放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3.1 产业布局中国城市的产业布局多样化,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各个领域。

例如,上海和深圳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则以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

3.2 技术创新中国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大量的科技企业在这些城市迅速崛起,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发展。

例如,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南山区、上海的张江科技园等地聚集了众多的创新型企业。

3.3 市场开放中国城市的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进入。

这些城市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交通建设中国的城市交通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速铁路、城市地铁、公路和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的交通更加便捷。

4.1 高速铁路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已经成为世界最发达的之一。

不少城市间都有高速铁路连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4.2 城市地铁中国的城市地铁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地铁系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4.3 公路和机场公路和机场的建设也同样得到了重视。

中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发展到全国范围,城市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紧凑。

同时,各大城市的机场也进行了扩建,提升了国内外交通的便利性。

5. 文化影响中国的城市文化对于国内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是一份评估中国各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的报告。

该报告通常由相关机构或研究团体发布,旨在提供决策者和投资者关于中国不同城市竞争力状况的信息。

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经济竞争力评估:报告会评估各个城市的GDP大小、经济
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等经济指标,以评估其经济竞争力。

2. 社会发展评估:报告会关注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化、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指标,以评估其社会竞争力。

3. 环境指标评估:报告会关注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情况、污染物排放、资源利用效率等环境指标,以评估其环境竞争力。

4. 创新能力评估:报告会评估城市的创新产出、科研机构、专利申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创新指标,以评估其创新竞争力。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报告可以给出各个城市的排名,以及其在不同方面的优势和短板。

这些数据和分析可以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各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并制定相关战略和政策。

同时,报告也可以为城市
间的竞争提供一个客观评估的参考指标,促进城市间的竞争和合作。

社科院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社科院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2022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今年城市竞争力报告第一张榜单,这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前50名城市。

第一名深圳、第二名香港、第三名上海、第四名台北、第五名广州、第六名天津、第七名苏州、第八名北京、第九名澳门、第十名无锡。

这是前十名的城中部地区市。

第十一名佛山、第十二名武汉、第十三名南京、第十四明东莞、第十五名成都、第十六名青岛、第十七名厦门、第十八名大连、第十九名郑州、第二十名长沙、第二十一名宁波、第二十二名杭州、第二十三名沈阳、第二十四名重庆、第二十五名常州,第二十六名台湾新北,第二十七名中山、二十八名南通、第二十九名唐山、第三十名济南、第三十一名烟台、第三十二名泉州、第三十三名西安、第三十四名淄博、第三十五名合肥、第三十六名徐州、第三十七名嘉兴,第三十八名镇江,第三十九名福州、第四十名长春、第四十一名扬州、第四十二名石家庄、第四十三名绍兴、第四十四名南昌、第四十五名泰州、第四十六名潍坊、第四十七名东营,第四十八名济宁、第四十九名大庆,第五十名温州。

这是中国最具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前五十名城市。

回忆一下刚刚公布的前五十名城市当中的前十强,从区域分布来看港澳台地区占了三席,长三占了三席,珠三角占了两席,环渤海地区是两席,广阔中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城市进入综合竞争力十强之列。

在中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武汉市是列在第12位,西南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成都市列在第15位,东北地区大连是在第18位,西北地区西安列在第33位。

这是我们综合经济竞争力的全国的一个分布的示意图。

从这个图中,大家可以看出来主要的经济竞争力比拟强的区域还是在沿海地区,从区域来看,港澳台地区和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地区的整体程度是高于全国的均值程度的。

第二张榜单,是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比拟,这里面我们也给出了前五十名的城市的名单。

第一名香港,第二名上海,第三名北京,第四名澳门,第五名深圳,第六名广州,第七名杭州,第八名苏州,第九名南京,第十名厦门。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如火如荼,许多城市相继崛起,竞争力也逐渐提升。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中国城市竞争力,并总结报告中的观点和建议。

一、经济竞争力经济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前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报告显示,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GDP总量、人均收入等指标上表现突出,且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

然而,二线城市如成都、武汉等也在经济竞争力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这一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多元化,一线城市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报告还指出,加强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是提升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当前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城市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许多城市都具备了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和通讯设施。

但也有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这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基础设施的改善。

同时,报告还强调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需要加强对水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并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三、人文竞争力人文竞争力是城市吸引人才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

一个具有人文魅力的城市不仅需要具备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还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等。

根据报告,中国城市在人文竞争力方面存在差距。

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在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人才流失、房价高涨等问题。

相比之下,二线城市如西安、南京在人文环境上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落户。

为了提升人文竞争力,报告呼吁城市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并倡导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以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和吸引力。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着众多的城市,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力也是日益激烈。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和吸引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报告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在经济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而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武汉等也在经济发展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

其次,科技创新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的一些城市如深圳、杭州、北京等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这些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除了经济和科技,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南京、成都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同时,一些现代文化产业也在城市中蓬勃发展,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城市的环境质量也是评判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环境保护和改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城市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总的来说,中国的城市竞争力报告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

不同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各具特色,展现出丰富的发展态势。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政策的不断优化,中国的城市竞争力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活力十足的发展态势。

希望各个城市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中国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城市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课题。

随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正积极致力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本文较详细阐述了当今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指出尚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

如何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世界银行把城市问题作为1999---2000年度发展报告的主题,2000年新加坡全球经济地理大会也把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议题。

国内学术界最近两三年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竞争力的研究。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从微观角度来看,众多的现实生产者和潜在生产者都正在、或试图通过利用更多的、更有质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来谋取利润。

竞争在现象上表现为产品和价格竞争,实质上是争夺资源的竞争。

现代市场竞争的内涵是对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的争夺,只有在配置生产要素方面占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

竞争力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

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成本优势理论。

其代表者是亚当?斯密基于资源禀赋而建立起来的绝对成本优势与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其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

在这些理论分析中,市场竞争主要是产品竞争,产品成本是竞争占优的决定性因素。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等。

马歇尔认为当企业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但是,今天的成本优势被认为是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第一篇: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XX20XX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30日下午在京发布。

报告指出,在全国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的排名中,北京位居第一,这是北京第三年蝉联榜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这份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报告显示,20XX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为深圳、香港、上海、广州、台北、天津、北京、苏州、澳门和无锡。

与往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城市名单没有显著变化,只有广州超越台北跻身第4位,北京超越苏州跻身第7位。

而在宜商城市的排名中,香港、北京、上海仍牢牢占据中国宜商城市竞争力三甲位置。

不过,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无论是宜商城市竞争力的得分均值还是中位数都持续走低,降幅分别进一步扩大至22.34%和24.08%。

知识城市竞争力十强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苏州、武汉、大连。

其中,北京已经连续三年蝉联第一,深圳超越上海成为最大看点。

报告指出,知识城市间“马太效应”凸显,排名前十的城市科研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37.88%,前20强城市占比高达49.94%。

专利指数的61.25%集中在前10强城市,高科技进出口总额的80%都集中在前10强城市。

此外,报告还指出,城市竞争力强的城市,城市病也日趋严重。

人口单中心过度聚集是导致城市病的重要原因,深圳、北京、广州、上海四个一线城市均排在“城市病”指数的前十位。

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

高峰平均车速仅为22.61公里/小时,上班族高峰时段用时为畅通时段的近2倍。

在空气污染指数上,石家庄位居首位。

报告认为,近年来,京津冀、华南、成渝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严重危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在前十名里,北京排名第6。

而在房价收入比指数方面,前三位分别是温州、北京和深圳。

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来源: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网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构建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比较评估指标体系包涵了表现性指针与结构性指针,其数据的获取来源于权威的国家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及各城市政府网站所公布的统计资料、专家评价和普遍的问卷调查。

反映了规模(总量)、效率(均量)和增长(动态发展量),并体现了城市政府、城市企业、城市居民三大主体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不同作用。

该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四大系统,体现了整个城市系统的经营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开放能力、聚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它包括一级指标(单项竞争力)10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217个。

城市竞争力模型

城市竞争力模型

城市竞争力模型1、WEF-IMD理论模型1989年起,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开始携手合作进行国家竞争力研究,从概念到方法都获得了丰富与发展。

IMD 理论模型以国家竞争力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世界各国的竞争力排序。

它认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即国家内企业创造增加值的能力,而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及其大小又体现在国家环境对于企业营运的有利或者不利的影响程度,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以持续发展作为取向。

城市竞争力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程度、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八个方面的构成要素,每个要素又包括若干方面,具体指标共200多个予以评价。

而这八个方面又取决于四大环境要素,即本土化与全球化、吸引力与扩展力、资产与过程、和谐与风险四组因素的相对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IMD竞争力模型。

为了分析的方便,他们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组,一般为4组,即发达国家、新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拉美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国家。

WEF-IMD对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既有理论分析,也有数据处理,从而能对各国竞争力的变化过程进行充分详细地描述,他们的评价体系蜚声世界。

城市竞争力模型由于IMD模型研究的重点仍是国家竞争力,因此直接套用到城市竞争力模型中也是不妥的。

但是该模型所主张的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持续发展为取向的关系,却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塑造提供了有益参考。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产业活动的载体和基石,因此,企业竞争力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构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8个因素经过适度的调整也相应成为城市竞争力模型的组成部分。

2 、波特理论模型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是国际竞争力问题的著名专家,20世纪80年代他连续出版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创立竞争理论。

波特的研究是从影响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入手的,即层次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目录1. 中国城市竞争力概述1.1 城市竞争力定义1.2 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历程2. 影响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因素2.1 经济发展水平2.2 产业结构2.3 人才资源2.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5 政府治理水平3.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分析3.1 2019年排名前十的城市3.2 城市竞争力排名变化趋势4. 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途径4.1 促进产业升级4.2 加强教育和科研投入4.3 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4.4 强化城市品牌建设4.5 优化政府管理服务1. 中国城市竞争力概述1.1 城市竞争力定义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相对于其他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和竞争实力。

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可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该城市聚集。

1.2 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历程中国的城市竞争力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大中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城市竞争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影响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因素2.1 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往往具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2 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其竞争力,不同的产业结构将决定一个城市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3 人才资源人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一个城市是否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对其竞争力至关重要。

2.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2.5 政府治理水平政府的治理水平对城市竞争力也有着重要影响,一个高效透明的政府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分析3.1 2019年排名前十的城市201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和创新方面领先,竞争力较强。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编号 No. 37759-CN中国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高2006年10月8日减贫与经济管理部金融和私营发展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银行文件货币兑换(截至 2006年10月8日)货币单位 = 人民币(元)(人民币元) = 0.126465418美元1.001.00美元 = 7.9073(人民币元)缩略词语表CCIQ 中国海关检验检疫局CEO 首席执行官、总经理FDI 外国直接投资FIAS 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FIE 外资企业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P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HR 人力资源IC 投资环境IT 信息技术NDRC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ICE 最佳投资环境R&D 研究开发RMB 人民币SEZs 经济特区SME 中小企业SOE 国有企业TFP 全要素生产率TVE 乡镇企业VAT 增值税WTO 世界贸易组织执行副行长: Jeffrey Gutman国家局长: David Dollar(杜大伟)部门主任: Homi Kharas项目经理: William Mako致谢本报告的项目经理和第一作者是高伟彦(William Mako)。

徐立新负责开发调查工具、调查统筹、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的初步展示。

时安卿辅助做了数据分析,协助制作各种表格。

张秀珍负责协调。

国家统计局调查服务中心的雷平静先生负责指导本次调查。

此次调查得到了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的资金支持。

杜大伟和Homi Kharas监督本次工作的开展。

本报告得到了Joseph Battat (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Gary Fine (世界银行欧洲和中亚地区),Holger Grundel (英国国际发展署), 和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评论。

本报告还得到了Louis Kuijs,蒲宇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Hiroaki Suzuki, 申晓方和王丽虹的书面评价。

此外,Mats Andersson,Sudarshan Gooptu,Bert Hofman, Chris Athayde (英国国际发展署),孟炜中和金科也提供了有益的评论。

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

中国城市竞争力指标

评价目标第一层次第二层次EC11EC11EC12EC12EC13工业总产值(万元)EC13EC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1) 经济总量指数EC1EC14EC21EC15EC22EC16EC23EC21 EC24EC22EC25(2) 经济结构指数EC2EC23EC31城EC24EC32EC25EC31EC41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万元)(3) 经济效益与增长指数EC3EC32EC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EC33EC43人均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元)EC41EC4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市(4) 市场消费指数EC4EC420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EC43EC51EC44EC52EC51EC53(5) 发展水平指数EC5EC52SC11非农业人口(万人)EC53SC12综SC11SC13(1) 人口发展指数SC1SC12SC14SC13SC21SC14SC22SC210小学(所)SC220普通中学(所)合SC230普通高等学校(所)(2) 科教口发展指数SC2SC2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万元)SC25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万元)SC26SC23SC27SC24SC31SC25竞SC32SC26SC33SC27(3) 生活质量指数SC3SC34SC28SC35SC31SC36SC32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件)SC370居民生活用水量(万吨)争SC410城镇生活消费用电(万千瓦时)SC42SC33人均生活用水量(吨)(4) 社会保障指数SC4SC43SC34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小时)SC44SC35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SC450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万户)EV110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力EV12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 城区及设施建设指数EV1EV13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EV14经济发展竞争力EC社会发展竞争力SCSC41EV15SC41EV160医院.卫生院数(个)EV21SC41(2) 运输邮电指数EV2EV22SC41EV23EV11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EV31EV12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EV32EV13EV33EV14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辆)EV340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万人次)(3) 环境质量指数EV3EV35EV15EV36EV21客运总量(万人)EV370铁路旅客运量(万人)EV380公路客运量(万人)0水运客运量(万人)0民用航空客运量(人)EV22货运总量(万吨)EV23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元)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0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吨)EV31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0工业烟尘去除量(吨)0工业烟尘排放量(吨)EV32EV33环境发展竞争力EV全部从业人员(万人) EC11GDP(万元)EC12工业总产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EC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EC14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二产从业人员比例(%) EC2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万元)三产从业人员比例(%) EC22二产GDP比例(%) EC23三产GDP比例(%) EC24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 EC25劳均GDP(元/劳)EC31劳均工业产值(元/劳) EC32GDP年增率(96-97年)(%)EC35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万元)EC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EC42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万元)人均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元)EC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EC44人均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元)人均GDP(元)EC51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职工年均工资(元/人) EC5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元/人) EC53非农业人口(万人) SC11城市化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SC12非农业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SC13人口自增长率(%) SC14高等学校学生数(万人) SC21每万人中的大学生数(人) SC22科学事业费支出(万元) SC23教育事业费支出(万元) SC24普通高等学校(所)人均科学事业费支出(元/人) SC25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元/人) SC26科技服务从业人员(万人) EC27教育文化从业人员(万人) EC28每10万人拥有影剧院(个/10万人) SC31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件)SC32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件)人均生活用水量(吨)SC33人均生活用水量(吨)人均生活用电量(万千瓦小时)SC34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小时)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部)EV35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人均城乡储蓄年末余额(元/人) SC41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万户)人均保费(元/人) SC42国际互联网用户数(户)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人/万人) SC43每万人拥有床位数(张/万人) SC44就业率(%) SC45医院.卫生院数(个)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EV11建成区占市区比率(%)EV12年末实有铺装道路(公里) EV1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年末实有铺装道路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EV14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人)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辆)EV15年末实有出租汽车(辆) EV16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辆)客运总量(万人)EV21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万人次)货运总量(万吨)EV22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元)EV23客运总量(万人)二氧化硫排放量(吨/平方公里)EV31货运总量(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EV32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元)绿化覆盖率(%) EV3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万吨)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吨)工业烟尘去除量(吨)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EC33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工业增加值(元) EC34。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2008 年,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推出《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报告基于城市价值链理论,建立了“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

该评级系统与IUD-城市品牌价值指标、IUD-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围绕城市价值的“三位一体”的中国城市发展指标。

基本取向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以了解城市价值为始,以实现城市价值为终的过程。

这个过程反映了城市竞争力成长的内在要求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基本理念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

基本特征城市竞争力是一种系统合力。

它不是现象上的种种比较优势,不是作为城市要素的种种资源的简单累加,也不是局部或环节上的能力或城市职能活动,而是资源要素及其运作水平的有机集合;城市竞争力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自组织力量,是组织系统高度有序的、用于开发和配置资源的一种机制;城市竞争力是抗衡和超越竞争对手的一种力量;城市竞争力是以资源在全球的流动为背景的;城市竞争力是以实现城市价值为最终目的的。

基本思路“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由5 个一级指标系统、15 个二级指标系统和39 个三级指标构成。

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包括的五个方面(即一级指标系统)为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

基本方向城市价值链理论不仅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理论,更是对中国城市价值取向的一次全新审视。

城市不单纯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综合及协调的发展过程。

一个城市有没有价值,不仅要看这个城市能否创造更强大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要看这个城市能否更高地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能否为它的居住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

重磅|2020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报告

重磅|2020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报告

重磅|2020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报告2020中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报告《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8》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倪鹏飞研究员领衔,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联合完成,详细评价了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以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方方面面。

本年度总体报告聚焦从城市看中国,迈向“十四五”及未来15年的城市化中国,有新理论与新假设、新动力与新红利、新格局和新趋势、新对策与新建议。

本报告的年度主题是“劲草迎疾风:中国的城市与楼市”,回顾、梳理和比较了中国过去20里发生的四次外部冲击对楼市和城市影响,发现中国的城市和楼市承受住了四次外部冲击,并且在经受外部冲击以后变得越来越强健。

本年度报告首次实现中国城市竞争力和全球城市竞争力全方面的接轨。

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经济活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方面,提升城市经济活力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经济活力既包括营商环境、创新制度、青年人才聚集能力等软环境因素,也包括经济增速和生产率等与经济发展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

课题组综合考虑城市的经商便利度、产权保护度、青年人才比例、经济增长率及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全面合成中国291个城市的经济活力竞争力。

通过对中国291个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总体呈现大城市领先、中小城市发展欠佳的分布格局,城市层级之间差异仍较为明显。

从区域角度看,东部城市经济领衔发展,东北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困难凸显;从省域角度看,直辖市与行政特区经济活力领先,其余省份城市的经济活力仍待追赶;从城市群角度看,各城市群的经济活力发展呈收敛与聚集趋势,对多层级城市嵌套体系形成有力支撑;从城市层级角度看,第一层级的城市经济活力势头强劲,占据绝对优势,第四层级的城市经济发展能力相对落后,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3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3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23引言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现了许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竞争力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优势。

方法本报告采用综合评估方法对中国主要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规模和增长率:考察城市的GDP总量和年均增长率,反映城市经济的发展势头。

2.产业结构:评估城市的产业结构,包括主要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判断城市的产业优势。

3.城市基础设施:考察城市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评估城市的便利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人力资源:评估城市的教育水平、人才吸引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判断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

5.创新能力:考察城市的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技术创新企业数量及水平,评估城市的创新能力。

6.环境质量:评估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衡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指标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打分,以反映中国各个城市的竞争力水平。

结果与分析经济规模和增长率2023年中国各城市的GDP总量和年均增长率如下表所示:城市GDP总量(亿元)年均增长率(%)北京40000 6.8上海38000 7.2广州30000 6.0深圳29000 8.5成都25000 7.6杭州23000 6.3武汉21000 5.8重庆20000 7.0南京18000 6.1苏州17000 6.4从表中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其次是广州和深圳。

虽然一线城市的GDP总量较大,但深圳的年均增长率却更高,显示出深圳在经济发展上的强劲动力。

产业结构中国城市的产业结构也是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下表展示了2023年中国各城市主要产业的比重: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北京 1 32 67上海0.5 35 64.5广州 1.5 37 61.5深圳0.8 34 65.2成都 2 38 60杭州 1.2 36 62.8武汉 2.5 39 58.5重庆 2.2 37 60.8南京 1.8 34 64.2苏州0.9 33 66.1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各城市的产业结构逐渐朝向第三产业偏重,说明中国经济正加快向服务业转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过程
确定报告主题 检验理论假设 建立指标体系 设计调查问卷 选择样本城市 开展城市调查 处理样本数据 进行计量分析 提炼研究发现 撰写研究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框架
人人才 才本体竞争力 企业本体竞争力 生活环境竞争力
商务
商务环境竞争力
区域
创新环境竞争力 社会环境竞争力
A++ Y5 结构竞争力 2.005
A++ Y6 质量竞争力 0.434
上海 排名
3 161
1 10 60 2 11
等级 A++ D+ A++ A++ B++ A++ A+
香港与上海的人才本体竞争力
香港
得分 排名
1
1
0.831 3
0.873 5
0.95 3
1
1
0.957 3
0.983 3
等级 A++ A++ A++ A++ A++ A++ A++
质量 香港 澳门
高雄
台北 新竹 台中 台南 基隆 深圳 东莞
计量研究发现: 解释性竞争力排名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人 才企 业主 要公 共生 活商 务创 新社 会
本 体本 体产 业部 门环 境环 境环 境环 境
竞 争竞 争本 体竞 争竞 争竞 争竞 争竞 争


竞 争力





香港 佛山 上海 北京 香港 香港 上海 香港
南京 苏州 厦门 宁波 杭州 宁波 厦门 大连
计量研究发现:影响因素分析
(指标) Z1 人才本体竞争力
0.877
Z7 创新环境竞争力
0.859
Z2 企业本体竞争力
0.83
Z5 生活环境竞争力
0.827
Z4 公共部门竞争力
0.793
Z6 商务环境竞争力
0.781
Z3 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
0.69
Z8 社会环境竞争力
0.62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贡献弹性)
图2-1 城市竞争力一级解释指标贡献弹性
•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介绍 • 香港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地位 • 香港与上海城市竞力比较 • 长三角与珠三角竞争力比较 • 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竞争力比较 • 香港与珠三角未来战略定位
1 A++
0.883 3 A++ Z3.5 社会性服务业竞争力 1
1 A++
0.819 3 A++ Z3.6 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 0.765 4 A++
香港与上海的公共部门竞争力
香港
得分 排名
0.99 2
0.964 3
0.83 6
0.919 7
1
1
0.756 2
等级
指标名称
A++ Z4 公共部门竞争力
A++ Z2.5 企业管理能力
A++ Z2.6 企业文化动力
A++ Z2.7 企业制度动力
得分 0.918 0.356 0.772
1 1 1 0.996 0.822
上海 排名
2 21 3 1 1 1 3 9
等级 A++
A A++ A++ A++ A++ A++ A++
香港与上海的产业竞争力
得分 0.89
增长 鄂尔多斯 烟台(2)
河源(2)清远(2) 临沂源自包头 乌海 营口 东莞 汕尾规模 上海 香港
北京
深圳 广州 天津 台北 佛山 杭州 东莞
效率 香港 台北
新竹
高雄 中山 深圳 台中 东莞 佛山 上海
效益 新竹 高雄 鄂尔多 斯 台北 台南 台中 香港 烟台 中山 基隆
结构 香港 上海
台北
北京 深圳 广州 澳门 天津 杭州 高雄
1 A++
香港与上海的企业本体竞争力
得分 0.905 0.803 0.302 0.959 0.953
1 1 0.843
香港 排名
4 7 15 2 2 1 1 5
等级
指标名称
A++ Z2 企业本体竞争力
A++ Z2.1 企业成长能力
A+ Z2.2 企业创新能力
A++ Z2.3 企业制造能力
A++ Z2.4 企业营销能力
上海 上海 香港 香港 深圳 上海 香港 沈阳
北京 深圳 杭州 上海 北京 深圳 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 北京 深圳 上海 东莞 澳门 珠海
澳门 东莞 重庆 威海 广州 天津 深圳 威海
杭州 宁波 澳门 澳门 东莞 澳门 佛山 中山
无锡 杭州 深圳 青岛 澳门 珠海 青岛 澳门
武汉 南京 广州 南通 厦门 威海 杭州 厦门
香港与上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
得分 0.853 0.222 0.907
1 0.833 2.192
1
香港 排名
1 195
2 1 7 1 1
等级
指标名称
得分
A++ YY 综合竞争力 0.77
D-- Y1 增长竞争力 0.612
A++ Y2 规模竞争力 1
A++ Y3 效率竞争力 0.583
A++ Y4 效益竞争力 0.553
中国城市竞争力(香港)报告
城市:群起群飞襄中华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课题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中国 香港 2019年 4月 1日
•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介绍 • 香港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地位 • 香港与上海城市竞力比较 • 长三角与珠三角竞争力比较 • 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竞争力比较 • 香港与珠三角未来战略定位
香港 排名
2
等级
指标名称
A++ Z3 主要产业本体竞争力
得分 1
上海 排名
1
等级 A++
0.752 7 A++ Z3.1 建筑业竞争力
0.75 8 A++
0.552 21
A Z3.2 制造业竞争力
0.84 4 A++
0.767 5 A++ Z3.3 分配性服务业竞争力 1
1 A++
0.993 2 A++ Z3.4 消费性服务业竞争力 1
A++ Z4.1 司法机构竞争力
A++ Z4.2 行政机构竞争力
A++ Z4.3 文化教育竞争力
A++ Z4.4 医疗卫生竞争力
A++ Z4.5 科研机构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飞轮模型
•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介绍 • 香港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地位 • 香港与上海城市竞力比较 • 长三角与珠三角竞争力比较 • 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竞争力比较 • 香港与珠三角未来战略定位
计量研究发现:显示性竞争力排名
排名 1 2
综合 香港 深圳
3 上海
4 北京 5 台北 6 广州 7 高雄 8 苏州 9 杭州 10 天津
指标名称 Z1 人才本体竞争力 Z1.1 人才健康水平 Z1.2 人才知识水平 Z1.3 人才技术水平 Z1.4 人力财富水平 Z1.5 人才能力水平 Z1.6 人才观念水平
上海
得分 排名 等级
0.855 2 A++
0.73 28
A
0.914 3 A++
1
1 A++
0.14 7 A++
1
1 A++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