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A卷)试卷分析

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A卷)试卷分析

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A卷)试卷分析2019年重庆中考依旧沿袭了2018年的基本题型,并无太大的改革创新,各类题型的考察都在常规范围之内。

但正是这样的常规基础考题却让很多学生在语文这个学科受阻,其中很多问题值得教师和学生进行反思。

一、考点分析二、整体分析2019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并无太多改变,没有新颖的题型,大致沿袭了重庆中考的风格。

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语言表达能力、背诵能力、文言文理解能力、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总体来讲考题比较常规,但是重难点的表现也是非常突出的,对2020届的考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具体题型分析:基础今年试题仍然延续了重庆中考卷稳中求变的风格,字形、字词含义等难度和考察方向与往年区别不大。

拼音与往年相比难度略有降低,但是排序题的难度稍微有一点点增加。

其中拼音题型的考察不再是一个选项考察多个读音,而是一个选项一个读音,降低了难度的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考察方式。

仿写题型考察方式有所改变,今年不再是前后照应仿照例子,而是在限定的词语中进行选择仿写,目标性更强了,但是难度也增加了,范围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学生曾经准备的仿写例子就无法使用,这是一个创新的地方。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文学名著考察难度上升。

本次考题结合了《朝花夕拾》《昆虫记》两本名著进行考察,重点考察了名著中的特殊人物、事件。

比较看重学生对整个文本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浅阅读的阅读方式已经不能够在这个题型上占据优势,命题人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考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综合性学习考察并无太大的变化,命题人看重学生的日常生活交际用语,以“近视”为主题进行考察,这也是我们当前一个热点性的话题:学生近视。

如此命题旨在检验学生的日常观察和对社会热点的理解分析,同时延续了邀请词、提问等题型,稳中创新,结合当下的热点,比较具有参考价值。

2. 古诗词、文言文古诗词默写发生了一些变化,改变了之前考上句或者下句的情况,增加了4分对句子的理解,也就是说更加注重学生对古诗词、文言文的具体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死记硬背上,简单的背诵能够得分,但再也不会得满分。

【晨鸟】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晨鸟】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精品解析: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A卷)(解析版)

目为《五猖会》。那么“盛事”就是迎神赛会。(2)题中衍太太的形象主要表现在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狡
猾奸诈等。结合其体事例分析即可。
3
7.综合性学习 近视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初三·1 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 下任务。 [请你调查] (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我们准备对初三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为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请你转述] (2)班主任王老师对金晶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 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 第二天,金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答案】⑴第一个问题:请问同学,作为班级中患近视的同学大概占比有多少呢?第二个问题:请问同学。 你们平时有了解过正确的用眼和呵护方法吗? ⑵示例:李叔叔你好,我是您的邻居金晶。现在我们学校初三 1 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向同 学们宣传正确的用眼护眼知识,听闻您是一名眼科专家,特委托我邀请您为我们进行科普讲解,时间是明 天下午 2 点 30 分,请问您有时间吗? 【解析】 【详解】⑴题注意题干要求,主要是近视相关,同时询问同学需要注意称呼;⑵题注意语言得体,需要表 达出活动的目的,时间,活动举办的意义,同时注意称呼,特别是材料中老师表达的时间是 “后天”,而 邀请时间是发生在 “第二天”,考察学生对材料中细节的关注。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 (1)不义而富且贵,______(《论语·述而》) (2)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3)__________,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4)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杜牧《泊秦准》) (6)我报路上长嗟日暮, 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陆游《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暗含人生哲理同时他表明了诗人虽遇控折,却心存希 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8)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終于到达山巅。极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我顿生“_______,_______” 之感。(请在《登飞来峰》《望岳》《黄鹤楼》中选取最恰当的一句作答) 【答案】 (1). (1)于我如浮云 (2). (2)大漠孤烟直 (3).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 (4) 怀旧空吟闻笛赋 (5). (5)隔江犹唱后庭花 (6). (6)学诗谩有惊人句 (7). (7)山重水复疑无 路 (8). 柳暗花明又一村 (9). (8)会当凌绝顶 (10). 一览众山小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赋、谩、凌”的正确书写。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奢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蓄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暄嚣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的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皆文化,那些流淌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 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③④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操场林荫小道6. 名著阅读。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及答案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及答案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奢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蓄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暄嚣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的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进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皆文化,那些流淌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3分)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③④5.(4分)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试题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最新2019重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最新2019重庆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手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揩.油(ká)牵绊.(pàn)鬓.角(bìn)跋.山涉水(bá)B.撇.嘴(piě)谬.赞(miù)肖.像(xiào)山风乍.起(zhà)C.眼眶.(kuàng)尴尬.(gá)胆.怯(què)停滞.不前(zhì)D.茁.壮(zhuó)发酵.(xiào)怔.住(zhèng)啰.啰嗦嗦(luó)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帷幕疏理消声匿迹酣畅淋漓B.揉躏屹立沁人心脾眼花瞭乱C.找茬眷念有恃无恐黯然神伤D.炫酷委婉相形见拙应接不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长江三峡风景如画;在纵横交错的丘壑..之间;生长着许多珍稀植物.B.晶莹的露珠还在荷叶上翩然..起舞;袅娜的炊烟已飘在村庄的上空.C.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D.这兄弟俩虽然是双胞胎;出生时间只相差几分钟;但长相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莎士比亚是法国伟大的戏剧家;他的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重点塑造了夏洛克这个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B.杜甫被誉为“诗圣”;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春望》都是他的作品.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笔下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D.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她的作品《老王》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呼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5.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3分)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劳累.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6.学习语文既要善于审美观察;又要学会诗意表达.请参照示例;另选一种事物;写一个句子.(要求:体现事物特征;诗意表达;不要求句式一致.)(4分)示例:茶——树叶和水热恋后淌下的眼泪.7. 综合性学习(11分)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1)【历史回顾】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3分)(2)【读书启智】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4分)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栏目二:设计意图:(3)【爱上阅读】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说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5);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7)山居茅屋;大漠边关;多少思念在流淌.一场夜雨;飘在李商隐的窗前;唤起他与亲友重逢的希冀:“;”(《夜雨寄北》);一杯烈酒;斟于范仲淹的案前;引发他思家与报国的矛盾:“;”(《渔家傲》).(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1)俟.其欣悦()(2)媵人持汤沃灌..()(3)同舍生皆被.绮绣()(4)腰.白玉之环()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1.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 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对马生的殷切希望;寓于其中.B. 作者意在告诉马生;学习条件越艰苦;成就便会越大.C. 本文从得书之艰、叩问之难、奔走之劳、生活之苦四个方面讲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D. 本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节选部分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12.宋濂求学经历中体现出的哪种品质对你触动最大?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21分)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3.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4分)①→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②→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14.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5分)(1)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2)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3分)15.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⑦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4分)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1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第③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17.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4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9分)桌与案马未都①一般来讲;腿的位置决定了它的名称;与高矮、大小、功能都无关.腿的位置缩进来一块的为案;腿的位置顶住四角的为桌.②桌与案更重要的区别;是精神层面的区别.这个区别在哪儿呢?在于案的等级比桌高.比如我们常说拍案惊奇、拍案而起、拍案叫绝;都是比较高等级的情绪;而拍桌子瞪眼、拍桌子砸板凳;都是低等级的情绪.再比如;我过去当编辑的时候;经常挑灯夜战、“伏案疾书”;如果“趴在桌子上”;恐怕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写检查.③中国人把承具分得清清楚楚;这正是我们文化的独特之处.我们平时不注意;跟“案”相关衍生出来的词语非常丰富;比如文案、方案、草案、议案.因为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④同样是案;也有很多形制.有一种叫作翘头案;它属于供案的形式;腿部非常夸张;过去都是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它表示对神灵、对祖宗的一种敬畏.衙门里也用供案;这里的供案翘头非常高;非常夸张.它具有威严感;从心理上暗示你;警告你.如今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法官坐的椅子靠背都非常高;就是起到一种威慑作用.如果法官搬一个小板凳坐那儿;估计犯人心里就该想怎么逃脱法律的制裁了.用家具作为文化符号传递给你;这是案子重要的本意.那么;衍生出来的词语就有“案件”;原指案子上的文件;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⑤文人设计出一种适合自己用的书案;它非常温和;也有翘头;但把夸张的感觉去掉了;翘头很小.这个小翘头干吗用呢?我们知道;中国有一种特殊的书画形式叫手卷;卷起来是一个轴;比如《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看的时候要横向打开.过去看手卷有讲究;你不能趴在地上看;也不能搁在方桌上看;就得在这种翘头案上看.我曾遇到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得到一幅手卷;急忙在桌子上打开;手卷的轴一下滚到桌边;一把没抓住;轴咣当就掉下去;画被撕破了.如果他在案头上看;轴滚到案的两头;就停住了;不会掉下去.⑥由于案的陈设功能越来越大;它的实用功能就相对降低;相反;桌子的实用功能越来越大;陈设功能越来越小.所以;桌与案从功能上有了区分;这是在使用中发生的区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⑦桌子在越来越突出实用功能的时候;就跟案发生了分野.桌;最早写成卓越的“卓”;它是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卓尔不群;就是超出别人;高高地立在那儿.后来才把“卓”字底下的“十”字变成了“木”字;写成现在的“桌”字.(选自《读者》;有删改)18.请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桌与案的区别.(3分)19.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我们过去办公;大都使用案;通常情况下.....与桌无关.(2)后来把在案前审理事情;简称为“审案子”;没有人说“审桌子...”.20.第⑤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4分)2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在寺院或祠堂里使用的案腿部非常夸张;衙门里使用的案则翘头非常高.B.在作者看来;“拍案而起”和“拍桌子砸板凳”这两种情绪是有高下之分的.C.案不仅是一种实用的家具;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D.桌最早指木质的桌子;侧重实用功能.后来写成卓越的“卓”;表示高出来的意思;比如卓然而立.22.很多传统物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如太师椅、红灯笼、青花瓷、紫砂壶、油纸伞、纸折扇……请用“三字经”的形式在横线上补填两项.(不要求押韵)(4分) 彩屏风;分隔间.八仙桌;宴神仙.; .; .四、写作(55分)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1)题目:我;不只属于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体;“我的地盘我作主”;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还扮演着很多角色:子女、同学、朋友……(2)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自选角度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第三棵树:长在公园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朝花夕拾》历年中考真题1.【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6.名著阅读(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1)迎神赛会《五猖会》(2)示例:《琐记》: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母亲的手饰变卖,“我” 并没有听从,然而却出现了关于“我”偷家里家东西卖钱的流言,“我”心里十分恼怒,这件事表现出衍太太是一个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的人。

【解析】 (1)题中,从“生重病”“扮犯人”等词语中可看出所选篇目为《五猖会》。

那么“盛事”就是迎神赛会。

(2)题中衍太太的形象主要表现在表里不一、用心阴险、狡猾奸诈等。

结合其体事例分析即可。

2.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6.名著阅读(1)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2)《朝花夕拾》里除了有对人和事的领扬,还有冷静的批判。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A卷-Word版-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试题得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得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得项就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就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得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得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得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得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得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得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得一项就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得项就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得诗,那片伫.立.千年得芦苇,见证了远古得人们对美好生活得憧憬与追求。

B、纷扬得白雪里,依稀..瞧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得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得清脆笑声。

C、博物馆就是一个城市得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就是珍品,步步就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得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就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得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得形成就是漫长得,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得话,排序合理得项就是( )(3分)①实际上,猪就是很聪明得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得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A卷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A卷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A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4 分)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重 庆 2019年 语文 解析

重 庆 2019年 语文 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试题与详解——教师版(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执拗.niù祛.暑qū阿.其所好ē吆五喝.六hēB. 汤匙.chí巷.战xiang 久假.不归jiǎ不揣.冒昧chuǎiC. 鬓.角bìn 蛇蝎.jié稗.官野史bài 成绩斐.然fěiD. 窗舷.xuan 炽.热chi 浑浑..噩噩hún 咄.咄逼人duō1.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辨析能力。

A项“喝”读“hè”,C项“蝎”读“xiē”,D 项“舷”读“x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修炼俏皮话集腋成裘动辄得咎B.朱砂冷飕飕锥心泣血犯而不校C.恭候岔路口废话连篇故弄玄虚D.敲诈副作用大块朵颐分庭抗礼2.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C项的“块”应为“快”。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语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曾见过母亲那件放在箱底珍藏多年的旗袍,无论是面料还是花色还是那奇妙的盘花扣,都漂亮得令人歆羡..。

B.那些在黑暗中蹲伏的峰峦,和天空勾结成一体。

更远处,一列锯齿形的山梁后,隐隐躲着几粒星子,仿佛在窥视人间的动静。

C.老王一心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之对这些文物非常熟悉,给考察团汇报时,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个多小时。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3.4.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

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甚至因为如果B.虽然或者除非只有C.即使或者除非只有D.即使甚至因为如果4.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③④5.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4 分)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操场林荫小道6.名著阅读(6分)⑴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2 分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里。

⑵《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 分)7.综合性学习(8分近视是中学生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初三·1班将开展“未来之光——护眼行动”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请你调查](1)围绕本次活动主题,我们准备对初三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为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4 分)[请你转述](2)班主任王老师对金晶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眼健康科普讲座’,听说你的邻居李叔叔是眼科专家,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第二天,金晶应该怎样向李叔叔转述王老师的话? (4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0分,毎空1分)(1)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准》)(6)我报路上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⑺陆游《游山西村》“,”一句暗含人生哲理同时他表明了诗人虽遇控折,却心存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8)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終于到达山巅。

极目远眺,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我顿生“ ,”之感。

(请在《登飞来峰》《望岳》《黄鹤楼》中选取最恰当的一句作答)(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题。

(15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司珸。

(4分)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⑶俶尔远逝( ) ⑷以其境过清()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

(4分)[链接材料]仆⑴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⑵复不乐。

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⑶一遇和景⑷,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注]⑴仆:对自己的谦称。

⑵已:过一会儿。

⑶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

⑷和景:温暖的日光。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

(22分)一把老钥匙王举芳⑴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

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

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⑵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⑶“喏,在这儿。

”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⑷“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

”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

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

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

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

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⑸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

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⑹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

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⑺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

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

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

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

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⑻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

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⑼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

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

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

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⑽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

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

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

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

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⑾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

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

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

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

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

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

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

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⑿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

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⒀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

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⒁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

那一个个匙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⒂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

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 ⒃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⒄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13.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3分)母亲寻找钥匙一一( ① )——( ② )一一陪母亲回老宅——( ③ )14.阅读第⑼段画线语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

(4分)15.理解文中第⑷段画线语句的含义。

(4分)那一个个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16.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婶这人物形象。

(5分)17.文中的“老钥匙”承载着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文本一】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

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

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

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

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着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