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实录记录模板
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
![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077ca13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7.png)
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灰雀》课堂教学实录篇1教学目标: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胸、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呵护。
3.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词句;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了解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课前交流:师:课前咱们一起来回忆名人故事,回忆这些了不起的大人物。
这是谁?(依次出示《难忘的泼水节》、《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蜜蜂引路》的课文插图)师:我们再来认识几位名人(出示17页单元导读插图)这些都是了不起的名人,老师带着你们认识这些名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人为引子,导入师:在《蜜蜂引路》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这是谁?生:列宁。
师:(出示列宁头像)老师带着大家一块去了解列宁。
(出示资料袋)列宁是前苏联伟大的革命领袖,他创建了俄国共产党,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师:今天我们学习发生在列宁身上的另外一个小故事——生:灰雀。
师:看老师板课题。
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师:见过灰雀吗?(课件演示三只灰雀),看,这就是灰雀,它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丰富,叫声悦耳。
跟它们打个招呼吧——亲切地——生读课题。
二、疏通为基础,初读师:让我们一起按要求读读这个故事。
(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按要求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出示三个句子)师:这三个句子里面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读好可不容易,谁来读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855c87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5.png)
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搭配中的学问课堂教学实录《搭配中的学问》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个主题实践活动课主要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优质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堂实录
![优质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6acb793c8d376eeafaa3102.png)
优质课《我要的是葫芦》课堂实录《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之一佚名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
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
它叫——葫芦hulu(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我要的是葫芦)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
你想到些什么问题?生:“我”是谁?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生:那要到葫芦了吗?……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
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hulutengxiezhi葫芦藤花谢了治一治yadingsailin蚜虫盯着比赛邻居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
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配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生长过程。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金木水火土课堂教学实录
![金木水火土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22c03e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3.png)
金木水火土课堂教学实录《金木水火土》课堂教学实录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教师伸出左手,张开五指,提问:这是什么?生:左手。
师:左手有几个指头?学生和教师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
2、教师伸出右手,张开五指,再问:右手又有几个指头?生:五个。
学生和教师一起数---一、二、三、四、五。
3、师:可以数一数同桌的手指头有几个?师:一二三四五是五个有趣的数字,这节课我们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有意思的五指谣---金木水火土,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理解内容,诵读歌谣1、请同学们打开书师范读歌谣《金木水火土》2.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和同学。
3.指名朗读生评价4、生齐读师: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
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生:六七八九十等)5、学习第二行(1)师板书第二行:金木水火土(师出示相关课件)师讲解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
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2)、师指导朗读第一、二行。
要求全班配合手部动作(第一行数左手的五指,第二行数右手的五指)生朗读前两行并配合手部动作师过渡:会读前两句,我们再来学习后两句。
6、学习第三第四行师板书:天地分上下,日月照古今(并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说图片中事物的名称。
理解“天、地、日、月、古、今”的意思。
(1)、指导朗读第三第四行: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男女生互读(2)、师小结:“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
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3)、齐声诵读全文(4)、同桌互读(5)、分组赛读生评师评师过渡:同学们,课文会读了,生字你会认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你。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1.小组合作认字师:仔细观察老师课件出示的生字,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学生汇报方法(组词、多读,用心记)2、师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比尾巴》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5套)
![《比尾巴》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5套)](https://img.taocdn.com/s3/m/00e47f7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6.png)
《比尾巴》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5套)《比尾巴》课堂教学实录套1师:今天,动物园里特别热闹,小动物们正在进行一场“比尾巴”的活动,比赛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生:想。
师:学习了课文《比尾巴》我们就知道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比尾巴。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读得怎么样,请同学们“开火车读”。
生:(读词语卡片。
)师:火车开得非常顺利,你们的声音吸引来了六个小伙伴,我们看他们是谁。
(出示猴子图片)生:猴子。
师:你说得很正确,要是再说得完整一些就更好了。
你能再来说一下吗?生:这是一只猴子。
师:非常好。
(出示兔子图片)谁能说这是谁?生:这是一只小兔子。
师:很正确,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呢?生:这是一只白白的小兔子。
师:你说得真棒。
(出示松鼠图片)谁能说这是谁?生:这是一只小松鼠正在吃东西。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谁能比他说得还好呢?生:这是一只身子红红、尾巴长长的小松鼠正在吃松子。
师:你说得棒极了。
请同学们为他鼓掌。
(出示公鸡图片)谁能说这是谁?生:这是一只公鸡。
生:这是一只漂亮的公鸡。
生:这是一只漂亮的公鸡在找东西吃。
师:说得很棒。
(出示鸭子、孔雀的图片)谁会说它们是谁?生:它们是鸭子和孔雀。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这六个小伙伴就是参加比尾巴活动的选手,他们分成几组进行比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生:(看全文课件)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师: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组比赛,也就是课文的一、二小节。
(屏幕出示一、二小节的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两个小节读一下,可以看书,也可以看屏幕。
生:读课文。
师:读得还不够熟练的同学请举手。
生:(读得不熟练的举手)师:下面请四人小组比赛,看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生:(比赛读)师:谁能来读读这两个小节。
师:谁能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很正确。
生:他读得很棒。
师:我觉得他读得最棒的地方就是读好了问句。
请看1、2、3句最后是个问号,这是三个问句,虽然咱们第一次是学习问句,但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问句,比如说:“今天中午你吃饭了吗?”谁能再来说一个问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0cfa9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4.png)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一、歌曲导入T:Let's sing a song.The song's name is“Let's play!Let's sing!”评析:教学热身是英语课堂TPR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采用歌曲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建立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师生问候T:Class begins!Hello,everyone!Ss:Hello,Miss Chai!T:How are you today? Ss:We're fine,thank you.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It's fine.评析:简单的问候,可以帮助学生适应英语语感,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三、新授知识T:A lovely day,isn't it?I have a piece of good news for you.We're going to visit the zoo.(贴出动物园的图片)Are you happy?Ss:Yes!T:Today we'll learn a lesson about the zoo.Please tell me.Which lesson shall we learn? Ss:Lesson 22.T:OK!Now,let's count from one to twenty-two!评析: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数字引入,使课题的出示别具特色,自然而不失趣味性。
T:Well,who can tell me what you can find in the zoo? Ss:Cats,dogs,birds...T:Oh,we'll see so many animals.That's great!Now,please look here.We'll meet many animal friends today.What'sthis?(出示动物头饰)S:It's a bird.T:Oh,yes.This bird is for you!(S1带上头饰)(以下cat,dog,同上)评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动物引出“What's this?It's...”的新授句型。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优秀5篇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acb6e3a216147916112886.png)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优秀5篇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师:我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状况,请拿出纸和笔,听写生词。
(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吝啬、孱头、国粹(课件显示答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订正,其他同学互评。
“羹”“吝”错的比较多。
)师(点评):“羹”是会意字,由“羊”和“美”组成,意为美味的肉汤。
“吝”字要注意写法。
[由整理]师:(检查第二个预习作业)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语言为“拿来主义”下一个定义。
(三位学生回答,学生、老师点评。
)师:(教师用课件分别展示八个组所提出来的问题)课前预习时,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选取其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讨论。
有五个组的同学都对文章的开篇提出了质疑: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作者开篇没有写“拿来主义”?为什么不开门见山?请大家看文章的第一段,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生齐读第一段)师: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生: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生:“送去主义”的例子、形式、现象。
师:请大家思考,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例子、形式、现象,这跟标题“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小声表达观点)生:我的理解是为下文做铺垫。
师:这是怎样的行文结构?生:先破后立。
师:很好。
(板书:破、立)师: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请大家看着第三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看看第三段写了什么?(学生朗读第三段)师:我觉得这个同学的音色十分美,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生鼓掌)师:第三段写了什么呢?生:还在写“送去”。
师:我有个疑问,第二段已经否定了“送去主义”,且第二段已经正面提出了“拿来”的观点,为什么第三段又写“送去”?跟第一段有什么区别?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小声讨论)生:在讨论为什么不能只“送去”。
生:“送去主义”会使得我们的后代一无所有。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谈“送去主义”?生:后果。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4套)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4套)](https://img.taocdn.com/s3/m/2aa6c49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a.png)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4套)《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1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
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点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
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心的理解运用。
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点,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
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心。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当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2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群像的描写方法。
2.学习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人方法。
3.掌握记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二、自学课文1.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福楼拜和朋友们的关系如何?他们在辩论什么?他们的活动对你有何启发?三、学习研讨1.人物描写采用了哪些方法?文中是如何进行具体的描写?划出相关的描写性语句。
完成表格填空。
描写方法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肖像语言行动性格2.屠格涅夫为何对福楼拜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3.文中人物群描写有何特点?各人描写有没有雷同?4.短短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为何只选屠、都、左三个人写?写谁写得至多?写人物语言,有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写三个人时按照什么顺序7 .5.读读课后练习三,从文中找出人物描写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4465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2.png)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范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事件和人物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穿越时空的长河,探寻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感悟那些伟大人物的精神风貌。
本文将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录的形式,分享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
我们选取了唐朝作为重点教学内容,通过分析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唐朝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唐朝的基本历史概况,包括唐朝的建立、发展和衰落。
2.使学生了解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以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登鹳雀楼》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唐朝文化的魅力。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繁荣的文化?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唐朝的了解。
课堂讲解在学生对唐朝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我们进行课堂讲解。
讲解过程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生动形象地描绘唐朝的政治场景,让学生感受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2.结合图表和实例,讲解唐朝的经济发展,使学生了解唐朝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分析唐朝的文化成就,让学生领略唐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堂讨论在讲解完毕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题目为:“唐朝的繁荣与衰落对你的启示”。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对唐朝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总结反馈最后,我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在反馈环节,我们注重以下几点:1.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教学反思。
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讲解生动有趣,课堂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邓稼先》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3套)
![《邓稼先》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3套)](https://img.taocdn.com/s3/m/ae54041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5.png)
《邓稼先》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模板13套)《邓稼先》课堂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通过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从而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2.使学生通过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能够深刻体会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关注文中重心语段,能够通过理解文章关键语词的含义,品析句间关系及段间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教师通过对背景资料的充分梳理和恰当引用,和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充分挖掘,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师生共同探讨邓稼先有“巨大贡献”,为何“鲜为人知”?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第三、四、五这三个部分的细读,体会邓稼先尽管历尽复杂恶劣的人文环境和异常艰苦的自然环境,但依然保持着德高望重、严谨沉稳、忠诚坚韧的精神品质。
首先是对邓稼先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次是邓稼先所经历的客观条件概括。
学生对于第二部分的探讨可以得到初步的理解,有着“巨大贡献”的邓稼先性格沉稳内敛,未有张扬丰功伟绩的内心需求;他长期扎根于艰苦的科研环境中,也未有被宣传的客观条件。
从而,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下一环节探讨问题:既然邓稼先未有张扬功绩的内心需求,也未有被宣传功绩的客观条件,那么他做出“巨大贡献”的动力是什么呢?第二环节:师生共同探讨邓稼先做出“巨大贡献”的动力是什么?教师可以先给出几种假设,比如“名誉”?“权力”?教师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就这两个做出贡献的动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第三、四、五这三个部分的精读,体会邓稼先做出“巨大贡献”的真正动力,从而感受其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和振兴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定信仰。
在这里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万里长征”“万里长城”和“喇嘛教僧侣向西朝拜的旅程”这“两个半万里”来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共同体会理想和信仰的巨大力量,正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和振兴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定信仰,才支持着邓稼先作为一名具有卓越才能的科学家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却甘愿默默无闻。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两篇)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0b700b14791711cc791733.png)
课堂实录简明写法(附案例两篇)课堂实录是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的一种教育实用文体。
课堂实录怎么写?下面做简要说明,供老师们参考。
一、要实录的课必须是优质课。
二、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
记录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剧本对白式。
即采用师生对白的方式记录,并用括号“()”补注课堂气氛、动作等情况。
这种写法简洁明暸,教学过程一目了然。
缺点是太单调,缺乏可读性。
第二种:叙事描述式。
即采用叙事的方法,把整个教学过程用写记叙文的一般方式记录下来,不仅记录师生的对话,对课堂情况也可以作较为具体、生动的描述。
这种写法生动形象、可读性强。
缺点是有时会过于罗嗦,或过于“生动”而失却实录的本意。
三、实录完成后,最好在实录后面加上“教学后记”或附上“听课评价”,更有助于阅读者的理解把握,也有助于体现授课者的教学追求。
附一:在山的那边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美丽的青岛海滨,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头可见的只有高耸人云的大山,苍苍茫茫,连绵不断,你会想到什么呢?(课件播放大山的画面)生: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师:为什么会这么想?生:因为大山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诗人,根据自己成长的历程写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一课《在山的那边》。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查预习师:诗歌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
同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诗歌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
三、整体感知师: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诗中去找寻答案吧。
(教师通过课件配乐,配画面,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教师读完,学生鼓掌)师:谢谢同学们给老师的鼓励。
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比老师还好。
不过关键还是这首诗写得好,大家喜欢读,老师也给大家配上音乐齐读,好不好?(教师放音乐,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课文。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2ead41482fb4daa58d4bd3.png)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②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②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③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①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②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2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专家建议】重点掌握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教学用具】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玻璃片、镊子;实验样品:胆矾、镁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
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
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 课本P6 [实验1-1]、[实验1-2][实验现象]师: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https://img.taocdn.com/s3/m/b864f30ddd36a32d72758102.png)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执教:特级教师钱梦龙(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
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
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一、导入新课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
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
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
板书学生问题:一、一般疑问二、回乡途中的“我”三、闰土四、杨二嫂五、宏儿和水生六、离乡途中的“我”七、写景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
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齐)解决问题。
师:好。
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生:1921年。
师:很好。
那么,在1921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社会变动,是什么?生:辛亥革命。
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
那么,当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多同时。
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怎么写的?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生:卖国贼。
师:对。
是卖国贼,是军阀。
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
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生:(齐)没有!师:怎么知道的?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
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
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各类问题了。
现在,先请提出第一类问题——一般疑问。
二、讨论“一般疑问”生:92页第5行“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为什么用一个“横”字?师:你很会“咬文嚼字”!为什么用“横”字?可以换上别的字吗?生:“有”。
师:好。
“远近有几个萧索的村庄”,也行。
《孔子拜师》课堂教学实录范文模板
![《孔子拜师》课堂教学实录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ef1b2f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76.png)
《孔子拜师》课堂教学实录范文模板《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孔子拜师》课堂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第五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
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今天,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复习回顾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写了我过古代着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2、故事中最关键的人物是谁?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课文中还写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老子,他给你的印象又是怎样的呢?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1、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师的整个过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谦虚有礼,都还需要我们去细细体会。
2、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⑴读句子,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⑵他们的品行又怎样?3、学前指导。
我们说一个人的品行往往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言谈举止)抓住人物的言行来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一两个句子,认真地读一读,细细地体会体会。
课堂教学实录记录模板
![课堂教学实录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50652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4.png)
课堂教学实录记录模板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记录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科书、课件、教具等。
2. 教学环境:学生课桌椅整齐摆放,黑板干净,教室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3.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三、教学过程实录1. 上课准备- 教师进入教室,与学生们互相问好。
- 教师检查课堂环境和教学设备是否齐备。
2. 开场导入- 教师通过一幅图片展示,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图片中有一只小鸟盘旋在半空中,与课前所学的物种由地面向空中迁徙的知识相联系。
-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进行点评,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3. 新知讲解- 教师通过课件和教科书,结合丰富的图表、实例等,对迁徙现象进行详细解释和介绍。
同时,引导学生们理解迁徙的原因和意义。
- 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回答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4. 实验操作- 教师带领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数据,进一步加深对迁徙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 教师引导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们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关键概念和理解要点。
- 教师提供一些思考题,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和回答。
6. 课堂反馈- 教师通过小组展示、口头回答、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 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亲身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巩固了对迁徙现象的理解。
在总结归纳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录,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并且团队合作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整体教学效果较好。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7231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6.png)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录本文详细记录了一堂初中化学课的教学过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以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为主讲教师。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人教版教材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珍爱生命。
2. 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制备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空气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2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3.1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3)案例分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制备方法。
(4)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5)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教学实录(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d4c2943323968011c92c1.png)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附教案)(新教师入职必备,考教师资格证必备)教学过程实录师:咱们开始上课了。
请看屏幕,咱们今天学习的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进入诗歌学习的序曲。
出现字幕之后,同学们一起读起来。
开始了,“他是……”,读。
生:(读大屏幕)“①他是俄国诗人,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②他的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③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十九世纪的文坛,他被喻为“诗歌的太阳”。
④他的说理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他就是诗人普希金。
”师:初步地了解了作品,然后咱们开始课文的学习。
进入课文学习的第一乐章。
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呢,我想向大家念几个语言的片段。
这是现在的成人、长大了的人,他们童年的时候或者少年的时候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感受,现在回忆起来的感受。
有个人这么说了:“十四岁那年,我读到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不会忘了这首诗,它将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另一位说“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喜欢的普希金的诗句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还有一位说,“这一首诗已陪我度过许多难过的时刻,我喜欢这首诗。
”还有人说“这是第一首吸引我的诗,初中时候我读到它,很感动”。
那么,咱们今天来学习这首诗,咱们青年、咱们少年来学习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先把诗歌读起来。
咱们这一次的学习有三个要求:第一,吟诵这首诗;第二自由地背;第三,抒发读诗之后的感受。
好,现在自由地、大声地,好象自己在感受这首诗的奥秘。
大声地读,开始吧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诵读)师:注意两个字:“吟诵”,不是念书,再读一下,开始吧!(生读)师:这一次呢,有点吟诵的味了。
我想这首诗还有另外一种读法。
这一首诗是诗人给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
那么这首诗可以用说话的方式。
因为它是说理的,它就是在说话。
有关《诫子书》课堂教学实录
![有关《诫子书》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ecb973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e.png)
有关《诫子书》课堂教学实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有关《诫子书》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是指围绕本课课堂教学实际展开的主要场景记录.而教学实录是教案的具体化,与教案设计有出入和变化,是教案的具体体现和延伸.”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推荐的有关《诫子书》的课堂实录,欢迎阅读参考。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146c7845acfa1c7ab00cc01.png)
《锦瑟》课堂教学实录《锦瑟》课堂教学实录1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1.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3.苏轼《赤壁赋》4.刘鹗《明湖居听书》5.韩愈《听颖师弹琴》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7.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2.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
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