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证明线段相等的一些常见方法

中考数学:证明线段相等的一些常见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一些常见方法证明线段相等,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几何后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常见入门题,也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基础.本文以一道题为例,介绍证明线段相等的常见方法.问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105ACB BAD ∠=∠=︒,45ABC ABD ∠=∠=︒,求证:CD AB =方法1如图2,过点C 作CE AB ⊥于点E ,再过点A 作AF CD ⊥于点F .则可证ACE ACF∆≅∆于是有CE CF AF AE ==,.45ABC ABD ∠=∠=︒CE CF AF AE∴==,得AB CD=方法2如图3,过C 点作AB 的平行线交AD 于M 点,则由条件,易得30ACM BAC DCM ∠=∠=∠=︒,75AMC CAM ∠=∠=︒AC CM∴=ABC CDM ∴∆≅∆,于是有AB CD=方法3如图4,过点A 作CD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E 点.10545ACB ABC ∠=︒∠=︒,30BAC ∴∠=︒10545BAD ADC ∠=︒∠=︒,7560DAC ACD ∴∠=︒∠=︒,30CAE ∴∠=︒75AEC ACE AE AC∴∠=∠=︒=,故由ABE CDA ∆≅∆,得AB CD=方法4如图5,过A 作AE DC ⊥于点E ,并延长到点N ,使AN AB =,连CN ,则有ABC ANC∆≅∆45N D ∴∠=∠=︒DE AE EN EC∴==,DC AN AB∴==方法5如图6,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并延长到点G ,使CG CD =,连AG ,则有ADC AGC∆≅∆45G D ∴∠=∠=︒AH HG GH BH∴==,DC CG AB∴==实际上,方法4和方法5都是利用了对称的思想,分别以AC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方法6如图7,过C 点作DC 的垂线交DA 的延长线于P 点.则有PAC BCA∆≅∆得AB CP CD==方法7如图8,过A 点作AB 的垂线交BC 的延长线于Q 点,则有QAC DCA ∆≅∆,得AB CQ CD==方法8如图9,以AB BC 、为邻边构造ABCE ,连DE .由45ADC AEC ∠=∠=︒,可知A E D C 、、、四点共圆(当然也可通过三角形相似解决),得75DEC DAC ∠=∠=︒30ADE ACE ∠=∠=︒75DEC EDC ∴∠=∠=︒DC EC AB∴==方法9如图10,以AD DC 、为邻边构造ADCR ,连BR ;类似方法8得解.方法10如图11,分别过D C 、点作AD AC 、的垂线交于E 点.易知A D E C 、、、四点共圆,DC 平分ADE ∠,EC AC∴=EDC CBA CD AB∴∆≅∆=,方法11如图12,分别过A B 、点作AC BC 、的垂线交于E 点;类似方法10得解.方法12如图13,分别作ADC ∆和ABC ∆的外接圆⊙1O ,和⊙2O .45ABC ADC ∠=∠=︒ 2sin sin AC AC r D B ∴==∠∠,(r 为外接圆半径)∴⊙1O ,和⊙2O 为等圆,故CD AB=反思1、本题纯以角度为条件,由条件可以求出所有角的度数,由此联想到寻找特殊角度,构造含特殊角度的直角三角形,所以首先想到方法1.2、构造全等是我们解决证明线段相等的常见手段.当把相关线段放在三角形中发现不全等时,用“一定、二看、三构造”的策略构造全等形,方法2和方法3就呼之而出.3、全等变换在初中阶段不常用,但用之有效.本例中方法4、方法5、方法6、方法7都用了轴对称;方法8和方法9都用到了中心对称的思想;方法10和方法11既有轴对称又有中心对称的思想.4、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构造辅助圆,结合利用正弦定理.5、巧妙利用45度的特殊角,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转移线段建立联系.如方法6和方法7.6、实际上解决本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通过中间比证明线段相等.利用“双A形”结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明线段相等等.本例中,用到的方法贯穿整个初中阶段,同学们要注意方法的提炼、总结、归类,由此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法进行证明:1. 尺规作图法:使用尺规作图法,可以构造出两个相等的线段。

具体步骤如下:- 以一个已知线段为一边,作一个等边三角形。

- 再以另一个已知线段为边,以这个等边三角形为一边,再作一个等边三角形。

- 这样,通过尺规作图法可以构造出与已知线段相等的线段。

2. 数学证明法:通过数学运算和推理,可以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具体步骤如下:- 假设两条线段分别为AB和CD。

- 计算AB和CD的长度,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或其他几何定理求得。

- 如果AB的长度等于CD的长度,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3. 同分法:如果能够证明两条线段可以分割成相同数量的相等部分,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具体步骤如下:- 将两条线段分别划分成相同数量的等分点。

- 如果这些等分点可以依次相连,形成相等长度的线段,即AB上的等分点与CD上的等分点相连形成的线段长度相等,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4. 重合法:如果两条线段的端点重合,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具体步骤如下:- 找到两条线段的端点。

- 如果这两个端点重合,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5. 同位角相等法:如果两条直线上的同位角相等,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具体步骤如下:- 找到直线上的两个角。

- 如果这两个角相等,则可以得出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证明时,应该严格按照几何定理和逻辑推理的步骤进行,以确保证明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同时,根据题目的要求,使用中文回答了超过1500字以上的内容。

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线段相等的方法
1. 根据定义:如果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则可以直接使用定义来证明它们相等。


果给定线段AB和线段CD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B和C、D,且|AB| = |CD|,则可以利用定义来证明|AB| ≡ |CD|。

2. 使用等效三角形法则: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
是等效的,也就是说它们的其他对应边和角也相等。

可以利用等效三角形法则证明两线段
相等。

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的一端相连,并且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证明其它两边
也相等。

5. 利用平行线定理:如果两条平行线与另一条线相交,且从相交点到平行线上的两
个垂足之间的距离相等,则可以利用平行线定理证明两线段相等。

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
都是平行线段,并且线段EF与这两条线段相交于点P和Q,并且|PE| = |QF|和|PF| = |QE|,则可以证明|AB| = |CD|。

9. 使用平行四边形定理:如果两个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可以使用平
行四边形定理来证明两线段相等。

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则可
以证明|AB| = |CD|。

10. 利用圆的性质:当两条弧的圆心角相等时,可以利用圆的性质证明这两个弧相等,从而证明两线段相等。

如果线段AB与线段CD分别是一个圆的两个弧,并且这两个弧的圆
心角相等,则可以证明|AB| = |CD|。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线段相等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很多证明题中常见的一个步骤。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证明呢?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一、利用线段的定义证明。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线段的定义,线段是由两点之间的所有点构成的集合。

因此,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只需要证明它们的长度相等即可。

例如,若要证明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我们可以利用尺规作图工具,将线段AB与线段CD分别画在同一张纸上,然后利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若它们的长度相等,则可以得出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的结论。

二、利用线段的性质证明。

除了利用线段的定义进行证明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线段的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

常见的线段性质有垂直平分线段、等分线段等。

例如,若要证明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我们可以先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并延长至与线段CD相交于点E,然后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E=EB,CE=ED,从而得出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的结论。

三、利用其他几何图形证明。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有时也可以利用其他几何图形来证明线段相等。

例如,若要证明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我们可以构造一个与线段AB和线段CD相关的几何图形,通过对这个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得出线段AB与线段CD相等的结论。

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证明。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线段的定义和性质,结合几何图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线段相等的结论。

在数学学习中,证明线段相等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证明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方法总结

《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方法总结

《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专题复习一.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中点:2.等式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4借助中介线段二.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对顶角相等2.等式的性质3.角平分线4垂直的定义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6.全等三角形7.同角的余角相等8等角的余角相等9.同角的补角相等10等角的补角相等1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三.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明两直线夹角=90°2.证明邻补角相等3.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4证明三角形两内角之和=90°5.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必定垂直于另一条6.证明此角所在的三角形与已知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经典题型:.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例题1.如图,已知AB=AC,AD//BC,求证2、基本图形“双垂直”本节常用辅助线是围绕角平分线性质构造双垂直(需对其对称性形成感觉)。

例题2.如图,,与的面积相等.求证:OP平分.例题3、如图,,E是BC的中点,DE平分.求证:AE是的平分线.3.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例题4.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是BC边上的一点,且AE=DC+CE,求证:AF平分∠DAE。

4.利用定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例5.如图,已知ΔABC的两个外角∠MAC、∠N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B的平分线上。

5..和平行线结合使用,容易得到相等的线段。

基本图形:P是∠CAB的平分线上一点,PD∥AB,则有∠1=∠2=∠3,所以AD=DP。

例6.如图,ΔABC中,∠B的平分线与∠C外角的平分线交于D,过D作BC的平行线交AB、AC于E、F,求证EF=BE-CF。

6.利用角平分线的对称性。

例7.如图,已知在ΔABC中,AB>AC,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P是AD上一点,求证AB-AC>PB-PC。

7.角平分线与垂直平分线综合例题8、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G⊥BC,且平分BC于G,DE⊥AB于E,DF⊥AC延长线于F.(1)求证:BE=CF.角平分线专题复习(解答部分)一、平分线的应用。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

探究如何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在几何学中,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常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证明它们是相等的呢?下面列举几种方法。

1. 用尺规作图法。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坐标,通过尺规画出它们的长度,并作差判断它们是否相等。

2. 用等效的变换法。

通过平移、旋转以及镜像等等等效的变换,将两条线段完全重合,进而证明它们是相等的。

3. 用勾股定理证明。

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两条直角边,而它们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相等,那么这两条线段就是相等的。

4. 用向量和坐标法。

对于含有两个向量的题目,可以将它们寻找一个向量的共同点,进而证明它们相等。

而利用坐标的方法,同样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形式,然后进行比较。

以上四种方法,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常见方法。

其中,尺规作图法和向量坐标法比较容易理解,而等价变换法和勾股定理稍微复杂一些。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证明线段的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常用的9种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常用的9种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常用的9种方法线段相等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在几何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这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9种方法来证明。

1. 利用勾股定理: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那么它们的斜边也相等。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两条线段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那么它们的长度就相等了。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等边,那么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3.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长成比例。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证明两条线段是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那么它们的长度也相等。

4. 利用平移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将一条线段平移至另一条线段上,使得它们的起点和终点重合,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就相等了。

5. 利用旋转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将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点旋转,使得它与另一条线段重合,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也相等了。

6. 利用反证法:假设两条线段长度不相等,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三角形来证明这个距离是不存在的,从而推出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7. 利用重心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且这个三角形的重心恰好在这两条线段的中点,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也相等了。

8. 利用垂线的性质:如果两条线段分别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且它们的中点连成一条线段与直角边垂直相交,那么这两条线段的长度也相等了。

9. 利用向量的性质:如果我们能够将两条线段表示成向量的形式,那么它们的长度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向量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证明。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以便更快更准确地得出结论。

初中阶段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初中阶段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初中阶段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证明方法:一、等长法:1.直接用尺量法:使用尺量工具(如直尺、量角器等),将两条线段分别放在尺上进行测量,若两条线段的长度完全一致,则可以证明它们相等。

2.利用等长线段:若已知两条线段AB和CD相等,目标要证明两条线段EF和AB相等,可以寻找一个等长线段,如BC等于EF,然后利用等长线段具有传递性,即AB=CD,CD=BC,从而得出EF=BC=CD=AB。

3.利用配准法:将两条线段平行摆放,保持它们的位置不变,然后通过调整另外一个参照物,使其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它们的长度相等。

4.用折叠法:将一条线段对折,使两端的点重合,然后将另一条线段沿着对折的线段展开,如果两条线段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它们就相等。

二、搭建正方形法:1.通过构建正方形来证明线段相等。

如果已知两条线段AB和CD相等,并且它们都是正方形的一条边长,那么可以利用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来证明EF和AB相等。

2.构造对原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将线段分成两等分,然后用等边三角形法或者利用等分线段法证明线段相等。

三、利用连线的性质:1.利用三角形边关系:已知两个点A、B和C,若AB=AC,则证明线段BC和AB相等;2.利用平行线性质:若已知线段AB和CD平行,并且AB=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线段EF与线段CD平行,并且EF=CD,由此可以推断EF=AB。

3.利用等角性质:若已知两个等角∠A和∠B,同时已知线段OA=OB,则可以证明线段AB和OA相等。

四、利用条件与性质:1.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如果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底边相等,则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的其他边也相等。

2.利用圆的性质:如两个线段的长度分别与圆心角相等的两条弧相等,则可以推断这两个线段的长度也相等。

五、利用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度分别为AB和AC,而BC的长度已知,若AB²+AC²=BC²,则可以证明线段AB和AC相等。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线段相等是指在长度上完全相等的两条线段。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线段相等的方法。

1. 利用尺规作图:这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尺规作图来画出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

首先我们需要一根公共边,然后利用尺规作图的原理,分别以这根公共边为起点,画出相等的两条线段。

2. 利用直尺测量: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直尺来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如果测得的长度完全相等,那么这两条线段就是相等的。

3. 利用复合图形:有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构造复合图形来判断线段是否相等。

我们可以在两条线段的末端分别作出垂线,然后连接垂足构成一个复合图形,通过计算这个复合图形的各边长来判断两条线段是否相等。

4. 利用坐标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利用坐标表示来判断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否相等。

通过计算两条线段的坐标差,可以得到它们的长度差,如果长度差为0,则说明两条线段相等。

5. 利用相似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我们知道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并且它们的对应边都相等,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两条线段也是相等的。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可以用来判断线段是否相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不会用一种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会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判断,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初学者来说,多多练习,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才能够熟练地判断线段是否相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线段是否相等,比如在木工、建筑、绘画等领域。

掌握线段相等的方法对于这些领域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线段相等也是一个基础概念,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学术研究也大有裨益。

总之,线段相等是一个基本的几何概念,判断线段是否相等是我们经常需要做的事情。

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练习,相信大家可以更加熟练地判断线段的相等性。

怎样证明两线段相等

怎样证明两线段相等

怎样证明两线段相等求证两线段相等是平面几何中的重要题型,其证明方法较多。

为帮助初三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证法,本文在《几何》第二、三册知识范围内,归类总结若干方法如下,供初三学生复习时参考。

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和涉及的定理、性质有:1.三角形①两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通常证明等角对等边;②证明三角形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形包括平移型、旋转型、翻折型;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④线段中垂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⑤角平分线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⑥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2.证特殊四边形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3.圆①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②圆的轴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这条弦;③圆的旋转不变性: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④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4. 等量代换:若a=b,b=c,则a=c;等式性质:若a=b ,则a -c=b -c ;若c b c a,则a=b.此外,也有通过计算证明两线段相等,有些条件下可以利用面积法、相似线段成比例的性质等证明线段相等。

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明例1、如图1,已知C 在BD 上,△ABC 与△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AD 分别与AC 、CE 交于P 、Q 。

求证:CP=CQ 。

证明:因为△ABC 和△CDE 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在△ACD 与△BCE 中, AC=BC ,CD=CE 。

因为∠1=∠2=60°,所以∠ACD=∠BCE=60°+∠3=120°, 所以△ACD ≌△BCE (SAS ), 所以∠4=∠5。

证明线段相等的10种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10种方法

※.在△ABC 中,AB =AC ,D 为AB 上一点,E 为AC 延长线上一点,且BD =CE ,连DE 交BC 于F ,求证:DF =EF 。

[证法1]过D 作DG ∥AC 交BC 于G 。

∵AB =AC ,∴ABC ∠=ACB ∠。

∵DG ∥AC ,∴DGB ∠=ACB ∠,∴ABC ∠=DGB ∠,∴BD =DG , 又BD =CE ,∴BD =CE 。

∵DG ∥AC ,∴FDG ∠=FEC ∠、FGD ∠=FCE ∠,而BD =CE ,∴DFG ∆≌EFC ∆,∴DF =EF 。

[证法2]过D 作DG ∥AC 交BC 于G 。

∵AB =AC ,∴ABC ∠=ACB ∠。

∵DG ∥AC ,∴DGB ∠=ACB ∠,∴ABC ∠=DGB ∠,∴BD =DG ,又BD =CE ,∴DG =CE ,而DG ∥CE ,∴四边形DGEC 是平行四边形,∴DF =EF 。

[证法3]过E 作EH ∥BD 交BC 的延长线于H 。

∵AB =AC ,∴ABC ∠=ACB ∠=ECH ∠。

∵EH ∥BD ,∴ABC ∠=EHC ∠,∴ECH ∠=EHF ∠,∴CE =EH , 又BD =CE ,∴BD =EH 。

∵EH ∥BD ,∴DBF ∠=EHF ∠、BDF ∠=HEF ∠,而BD =EH ,∴BDF ∆≌HEF ∆,∴DF =EF 。

[证法4]过E 作EH ∥BD 交BC 的延长线于H 。

∵AB =AC ,∴ABC ∠=ACB ∠=ECH ∠。

∵EH ∥BD ,∴ABC ∠=EHC ∠,∴ECH ∠=EHF ∠,∴CE =EH ,又BD =CE ,∴BD =EH ,而BD ∥EH ,∴四边形BDHE 是平行四边形,∴DF =EF 。

[证法5]过D 作DJ ∥BC 交AC 于J 。

∵DJ ∥BC ,∴AB BD =AC CJ,而AB =AC ,∴BD =CJ ,又BD =CE , ∴CJ =CE 。

初中阶段求证线段相等的几种证法

初中阶段求证线段相等的几种证法

线段相等的几种证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证明线段相等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选用恰当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依据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证明线段相等的基本方法,以供参考.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当所要证明的线段分属两个三角形时,应首先分析这两个三角形是否有等量关系,要证其全等尚缺少什么条件.然后通过证明其他三角形全等或运用其他方法,补足所缺条件.若无现成的三角形,需添加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例1、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过O作直线交AB于E,交CD于F.求证:AE=CF.分析:要证AE=CF,需证在这两个三角形中有一对对顶角,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道,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此题得证.例2、正方形ABCD,G为AB上任一点,EF⊥DG,交DA、CB分别于E、F.求证:EF=DG.分析:(如图1)此题EF不在三角形中,可过E作EH⊥BC于H,构成Rt△EHF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二、用中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当所要证明的两条线段中有一条或两条都不属于三角形的边,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一般要寻求与两线段相等的第三条线段作媒介.例3、已知:△ABC中,∠B的平分线交AC于D,过D作DE∥BC,交AB于E,过E 作EF∥AC,交BC于F.求证:BE=CF.分析:所要证的BE与CF两条线段不是同一三角形的边.由题设可知四边形EFCD为平行四边形,得CF=DE,所以需证BE=DE,由角平分线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证.本题中是以DE作为媒介.三、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例4、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分析:延长AD到G,使DG=AD,连结BG.得到△ADC≌△GDB,可知AC=GB,∠FAE =∠BGE.再由BE=AC推出BE=BG.利用对顶角相等和等角对等边可得出结论.四、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证明线段相等若两条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且图中有关线段中点,常证明两线段是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所分第三边的两部分;或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来证对角线相互平分.应用这种方法证题,若图形不完整,可适当添加辅助线将图形补充完整.例5、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与AC相等且相交于E,M、N分别为AD、BC的中点,线段MN与AC、BD分别相交于F、G.求证:EF=EG分析:要证EF=EG,需证∠EFG=∠EGF.此题中出现了两个中点,但这两点的连线不是中位线,所以应增加AB的中点P,连结MP、NP,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证MP=NP、NP∥AC和MP∥BD.再利用平行线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证结论.五、利用线段中垂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当题目中出现线段垂直平分线或角平分线时,常利用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例6、已知: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B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O,∠B的平分线交AD于I.求证:(1)OA=OB=OC;(2)I到BC、CA、AB的距离相等.分析: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AD为底边上的中线,同时也是底边上的高,所以O点既在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又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易证得⑴,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易证得⑵.六、利用相似三角形或比例线段证明线段相等若题目中出现比例线段,四条比例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或不能构成两个三角形.此时需要添加辅助线,作平行线转移比例,构造出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例7、直线EFD与△ABC的边AB、AC分别交于F、D,交CB边的延长线于E,且=求证:BE=AD分析:(如图2)由四条线段成比例,但这四条线段又不能构成两个三角形,可利用作平行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过D作DG∥BC,交AB于G,可得出△GDF∽△BEF、△ADG∽△ACB,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通过转移比例得出:=,证得两线段相等.上述几种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在遇到此类问题是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归类总结,使学生掌握解答问题的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地使用这些方法,则可使学生在解题中拓展思路,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品质。

(完整)《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方法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的方法总结,推荐文档

《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方法总结一.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1.中点2.等式的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相等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若a=b那么有a+c=b+c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相等的非零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若a=b那么有a·c=b·c或a÷c=b÷c (a,b≠0 或a=b ,c≠0)3.全等三角形4借助中介线段(要证a=b,只需要证明a=c,c=b即可)二.证明角相等的方法1.对顶角相等2.等式的性质3.角平分线4垂直的定义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6.全等三角形7.同角的余角相等8等角的余角相等9.同角的补角相等10等角的补角相等11.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三.证明垂直的方法1.证明两直线夹角=90°2.证明邻补角相等3.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4证明三角形两内角之和=90°5.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必定垂直于另一条6.证明此角所在的三角形与已知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垂直》经典例题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例题1.如图,已知AB=AC,AD//BC,求证2、基本图形“双垂直”本节常用辅助线是围绕角平分线性质构造双垂直(需对其对称性形成感觉)。

例题2.如图,,与的面积相等.求证:OP平分.例题3、如图,,E是BC的中点,DE平分.求证:AE是的平分线.3.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例题4.正方形ABCD中,F是CD的中点,E是BC边上的一点,且AE=DC+CE,求证:AF平分∠DAE。

4.利用定理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例5.如图,已知ΔABC的两个外角∠MAC、∠N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B的平分线上。

5..和平行线结合使用,容易得到相等的线段。

基本图形:P是∠CAB的平分线上一点,PD∥AB,则有∠1=∠2=∠3,所以AD=DP。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线段相等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解决各种几何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几何证明中,我们经常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因此了解如何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一、通过构造等边三角形来证明线段相等。

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

当我们需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时,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等边三角形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 连接两条线段的端点,构成一个三角形;2. 通过辅助线的方式,构造一个与原三角形边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3. 由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因此可以得出原线段相等的结论。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易于理解和应用,是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

二、通过等分线段来证明线段相等。

等分线段是指将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几部分。

在证明线段相等时,我们可以通过等分线段的方法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一条线段等分成相等的若干部分;2. 利用等分线段的性质,可以得出线段相等的结论。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常用于解决线段相等的证明问题。

三、通过勾股定理来证明线段相等。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重要定理,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各边之间的关系。

在证明线段相等时,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1. 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得需要证明相等的线段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2. 利用勾股定理,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3. 由于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因此可以得出原线段相等的结论。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尤其适用于解决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线段相等问题。

四、通过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在几何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证明线段相等。

具体步骤如下:1.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构造出若干个平行线;2. 利用平行线的对应角相等、同位角相等等性质,证明需要相等的线段相等。

通过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我们可以简单快捷地证明线段相等。

总结,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初中阶段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方法归纳

初中阶段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方法归纳

初中阶段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平行和垂直常用方法归纳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1)线段中点(边上的中线)、三等分点(2)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5)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6)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7)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8)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9)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1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1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线相互平分(12)菱形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13)矩形和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14)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弦心距相等(圆心角定理)(15)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16)切线长定理*(17)等于同一条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等量代换)(18)平移、旋转、对称、翻折证明两个角相等的方法(1)对顶角相等(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3)角平分线的定义(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5)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6)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7)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8)两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9)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10)矩形、正方形的4个内角都是90°(11)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或等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12)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13)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14)切线长定理*(15)平移、旋转、对称、翻折(16)等于同一个角的两个角相等(等量代换)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1)平行线的传递性(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3)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5)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6)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命题)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1)垂直的定义(夹角为90°)(2)三角形中,两个内角之和为90°,那么另一个内角是直角(3)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垂直(4)平行线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垂直(5)利用全等或相似,进行等量代换(6)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8)三角形一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矩形和正方形的邻边垂直(10)菱形和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11)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12)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13)垂径定理的推论(14)切线长定理的推论*。

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

~A CB DP QB证明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1.证明两线段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如果所证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可考虑这种方法。

例1.如图, B 、C 、D 在一直线上,△ABC 与△ECD 都是等边三角形,BE 、AD 分别交AC 、EC 于点G 、F 。

(1)求证:AE=BD (2)求证 CG=CF。

例2.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PBC 和△QCD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P 在矩形上方,点Q 在矩形内.求证:(1)∠PBA =∠PCQ =30°;(2)PA =PQ .¥例3.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为圆上两点,且弧CB =弧CD ,CF ⊥AB 于点F ,CE ⊥AD 的延长线于点E . .(1)试说明:DE =BF ;$&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例1.如图,已知△ABC中,AB=AC,DF⊥BC于F,DF与AC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D,求证:AD=AE。

]例2. 如图11,一张矩形纸片ABCD,其中AD=8cm,AB=6cm,先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点C′的位置,BC′交AD于点G.(1)求证:AG=C′G;、例3.如图,△ABC内接于半圆,AB是直径,过A作直线MN,若∠MAC=∠ABC,D 是弧AC 的中点,连接BD交AC 于G , 过D 作DE⊥AB于E,交AC于F.求证:FD=FG(!二、证明两线段都等于第三线段或者第三个量等量代换:若a=b ,b=c ,则a=c ; 等式性质:若a=b ,则a -c=b -c例1.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分别以两腰CD AB 、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ABGE 和正方形DCHF ,联结EF ,设线段EF 的中点为M .求证:MD MA =.`&例2.例3.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切线,OC AB BC ,=交⊙O 于点F ,直线AF 交BC 于E .求证:CF BE =.《,F O A 第4题图第9题图GME FHDCBA【巩固练习】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AB 上和AD 的延长线上,且BE=DF ,连接EF ,G 为EF 的中点.求证:(1)CE=CF ;(2)DG 垂直平分AC .)2、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B=AD=CD,∠ABC=60°,延长AD 到E,使DE=AD,延长DC 到F ,使DC=CF,连接BE 、BF 和EF.⑴求证:△ABE ≌△CFB; ⑵如果AD=6,tan ∠EBC 的值.$《3.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C=90°,AB=BC ,M 为BC 边上一点.A-BDECF(1)若∠DMC=45°,求证:AD=AM.(2)若∠DAM=45°,AB=7,CD=4,求BM的值.·4、已知梯形ABCD中,AB∥CD,BD⊥AC于E,AD=BC,AC=AB,DF⊥AB于F,AC、DF 相交于DF的中点O.(1)若点G为线段AB上一点,且FG=4,CD=3,GC=7,过O点作OH⊥GC于H,试证:OH=OF;(2)求证:AB+CD=2BE.¥->5.已知,矩形ABCD 中,延长BC 至E ,使BE=BD ,F 为DE 的中点,连结AF 、CF.求证: (1)∠ADF=∠BCF ;(2) AF ⊥CF.>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DC ,AB ∥DC ,AB=BC ,AD 与BC 延长线交于点F ,G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AG ⊥BC 于E . (1)求证:CF=CG ;(2)连接DE ,若BE=4CE ,CD=2,求DE 的长.…7.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D ⊥CD ,AC=AB ,∠DAC=30度.点E 、F 是梯形ABCD 外的两点,且∠EAB=∠FCB ,∠ABC=∠FBE ,∠CEB=30°. (1)求证:BE=BF ;(2)若CE=5,BF=4,求线段AE 的长.'F E D C B A 12 3 。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归纳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归纳

证线段相等的方法归纳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证线段相等的那些法子!这可是几何里相当重要的一块儿呢!
你看啊,要是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里,那这不是明摆着嘛,等角对等边呀!就好像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个队伍里,那你们的地位不就一样嘛!
还有呢,如果有两个三角形全等,那对应边肯定相等呀!这就好比两个双胞胎,啥都一样,那线段能不一样吗?这多直观呀!
再说说平行四边形,那对边肯定相等呀!这就跟走在平行的道路上似的,两边永远保持一样的距离。

再有啊,中垂线也很关键哦!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这就好像有个公平的裁判,保证两边一视同仁呢!
等腰三角形就更不用说啦,两腰肯定相等呀!这多明显呀,就像人的两只胳膊一样长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角平分线来证明。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这就好像阳光均匀地洒在两边一样。

你想想,这些方法是不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呀!遇到问题了,就找对应的方法去解决。

证线段相等不也是这样嘛,根据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办法,总能找到答案的。

咱学习几何可不能死记硬背,得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呀!就像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一样,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办法。

难道不是吗?你难道不想把这些方法都掌握得牢牢的?这样在遇到几何问题的时候,就能轻松应对啦!所以呀,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证线段相等的方法,把它们变成自己的武器,在几何的世界里畅游无阻!。

初中几何证明线段及角相等方法大全

初中几何证明线段及角相等方法大全

可编写可改

初中几何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方法大全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平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均分线或底边的高均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红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极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均分线上随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均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
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
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
被直径分红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率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平等角。

1
可编写可改正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均分顶角。

4.两条平行线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6.同圆(或圆)中,等弦(或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圆周角相等,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7.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均分两条切线
的夹角。

8.相像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内对角。

10. 等于同一角的两个角相等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几种方法平面几何中线段相等的证明看似简单,但方法不当也会带来麻烦,特别是在有限的两个小时考试中。

恰当选用正确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这种方法很普遍,如果所证两条线段分别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或者,通过简单处理,它们所在三角形看似全等,可考虑这种方法。

[例1]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ACD和△BCE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E=BD。

证明∵△ACB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CD=60°,∠BCE=60°,∠DCE=60°∴∠ACE=∠ACD+∠DCE=120°∠BCD=∠BCE+∠DCE=120°∴AC=CD,CE=CB∴△ACE≌△DCB(SAS)∴AE=DB[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E在AB上,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BE=CF,EF与BC交于D,求证:ED=DF。

证明:过点E作EG//AF交BC于点G∴∠EGB=∠ACB,∠EGD=∠FCD∵AB=AC∴∠B=∠ACB,∠B=∠FGB,BE=GE∵BE=CF,∴GE=CF在△EGD和△FCD中,∠EGD=∠FCD,∠EDG=∠FDC,GE=CF∴△EGD≌△FCD(AAS)∴ED=FD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证明线段相等如果两条所证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证全等一时难以证明,可以考虑用此法。

[例1]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

求证:AF=EF。

证明:延长AD到G,使DG=AD,连结BG。

∵AD=GD,∠ADC=∠GDB,CD=BD∴△ADC≌△GDB∴AC=GB,∠FAE=∠BGE∵BE=AC∴BE=BG,∠BGE=∠BEG∴∠FAE=∠BGE=∠BEG=∠AEF∴AE=EF[例2]如图,已知△ABC中,AB=AC,DF⊥BC于F,DF与AC交于E,与BA的延长线交于D,求证:AD=AE。

证明:∵DF⊥BC∴∠DFB=∠EFC=90°,∠D=90°-∠B,∠CEF=90°-∠C∵AB=AC,∴∠B=∠C∴∠D=∠CEF∵∠CEF=∠AED∴∠D=∠AED∴AD=AE三、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如果所证两线段在一直线上或看似平行,用上面的方法不易,可以考虑此法。

[例1]如图,△ABC中,∠C=90°,∠A=30°,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的外侧作正△ABE和正△ACD,DE与AB交于F,求证:EF=FD。

证明:过D作DO⊥AC交AB于点O∵OD垂直平分AC,∠ACB=90°∴BC⊥AC∴O点必为AB的中点,连结EO,则EO⊥AB∵∠CAB=30°,∠BAE=∠CAD=60°∴AD⊥AB,AE⊥AC∴OE//AD,AE//OD∴四边形ODAE为平行四边形∴EF=FD[例2]如图,AD是△ABC的中线,过DC上任意一点F作EG//AB,与AC和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G和E,FH//AC,交AB于点H。

求证:HG=BE。

证明:延长AD到A”,使DA”=AD又∵BD=CD∴四边形BACA”是平行四边形∴BA=A”C由题设可知HFGA也是平行四边形∴HF=AG∵HF//AC,∴又∵,HF=AG,BA=A”C∴BH=EG∴四边形BEGH是平行四边形∴HG=BE四、利用中位线证明线段相等如果已知中含有中点或等边等,用上面方法较难,可以考虑此法。

[例1]如图,以△ABC的边AB、AC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ABD和ACE,且使∠ABD=∠ACE,M是BC的中点。

证明:DM=EM。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D。

延长CE到G,使EG=CE,连结AF、FC,连结AG、BG∵BD=FD,∠ADB=∠ADF=90°,AD=AD∴Rt△ABD≌Rt△AFD∴∠BAD=∠FAD同理可得:∠CAE=∠GAE∵∠ABD=∠ACE∴∠FAB=∠GAC,故∠FAC=∠GAB在△ABG和△AFC中,AB=AF,∠GAB=∠CAF,AG=AC∴△ABG≌△AFC∴BG=FC又∵DF=DB,EC=EG,M是BC的中点∴DM==EM,即DM=EM[例2]如图,△ABC中,∠C为直角,∠A=30°,分别以AB、AC为边在△ABC 的外侧作正△ABE与正△ACD,DE与AB交于F。

求证:EF=FD。

证明:过D作DG//AB交EA的延长线于G,可得∠DAG=30°∵∠BAD=30°+60°=90°∴∠ADG=90°∵∠DAG=30°=∠CAB,AD=AC∴Rt△AGD≌Rt△ABC∴AG=AB,∴AG=AE∵DG//AB∴EF//FD五、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线段相等。

如果所证两线段所在的图形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并且可能构成斜边及斜边上的中线,用上面方法一时证不出来,可以考虑此法。

[例]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EC和DF相交于G,连接AG,求证:AG=AD。

证明:作DA、CE的延长线交于H∵ABCD是正方形,E是AB的中点∴AE=BE,∠AEH=∠BEC∠BEC=∠EAH=90°∴△AEH≌△BEC(ASA)∴AH=BC,AD=AH又∵F是BC的中点∴Rt△DFC≌Rt△CEB∴∠DFC=∠CEB∴∠GCF+∠GFC=∠ECB+∠CEB=90°∴∠CGF=90°∴∠DGH=∠CGF=90°∴△DGH是Rt△∵AD=AH∴AG==AD证明线段相等的技巧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一般的思路是从结论入手,结合已知分析,主要看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分布的位置怎样,无外乎有三种情况:(1)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2)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3)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其它情况。

一、如果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一般的思路是利用两条线段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例1 已知:如图1,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ABC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结AE、DB,求证:AE=DB。

分析:从结论入手,要证明线段AE=DB,即看AE和DB分别是△ACE和△BCD的一边,因此,欲证AE=DB,只须证△ACE△BCD即可,而在这两个三角形中,AC=BC,EC=DC,欲证△ACE△BCD,只须证∠ACE=∠DCB,又因为∠DCE=∠ACE=,于是,∠DCE+∠ACD=∠ACB+∠ACD,即∠ACE=∠DCB,故结论可证,证明略。

二、如果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一般的思路是利用等角对等边。

例2 已知:如图2,△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过D作DF⊥BC交AC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求证:AE=AF。

分析:证明同一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一般不采用全等三角形,而且把两边所对的角迁移到相应三角形中找出相等关系。

证明:法一:因为DF⊥BC于D,所以∠F+∠B=,∠C+∠DCE=,又因为,所以∠B=∠C,所以∠F=∠DCE=∠AEF,所以AE=AF。

法二:考虑到AB=AC,即△ABC是以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三线合一),过顶点A作AG⊥BC于G,于是∠BAG=∠CAG,又因为DF⊥BC,所以AG∥DF,所以∠AEF=∠CAG,∠BAG=∠F,所以∠AEF=∠F,所以AE=AF。

法三:考虑到要证的结论AE=AF,即要证△AEF是等腰三角形,也由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三线合一)作辅助线,过顶点A作AH⊥DF于H,于是,AH∥BC,所以有∠EAH=∠C,∠FAH=∠B,又有∠B=∠C,于是∠EAH=∠FAH,即AH是高又是角平分线,故AE=AF。

三、如果要证明的线段在同一直线上或其它情况一般的思路是作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或利用面积法来证明。

例3 已知:如图3,△ABC中AB=AC,D是AB上一点,E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BD=EC,连结DE交BC于F,求证:DF=EF。

分析:已知线段相等,要证线段相等,一般的思路是利用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来证明,但这两条线段不在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显然不全等。

因此,欲证DE=DF,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成证题所需的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这样的辅助线有:(1)过D作DG∥AE交BC于G,则易证∠DGB=∠ACB,又因为AB=AC,所以∠B=∠ACB,即∠DGB=∠B得DB=DG,从而得DG=EC,易证△DGF△ECF。

(2)过E作EH∥AB交BC的延长线于H,易得∠B=∠H,又因为∠1=∠2,∠B=∠1,所以∠2=∠H,从而EH=EC=DB,易证△DBF△EHF。

例4 已知:如图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D、CD上一点,且BE=BF,AG⊥BF于F,CH⊥BE于H,求证:AG=CH。

分析:从结论入手,要证线段AG=CH就看线段AG、CH是否在同一三角形中的两条边或两个三角形中的两条边,这里的AG、CH虽然在两个三角形中,但显然不全等,作辅助线构成全等三角形也无法作,由于BE=BF要证明的线段AG、CH恰是这两边上的高,这时就应该想到面积法,作辅助线构成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很显然结合已知条件可知构成平行四边形,延长AD到S使DS=AE,连结CS。

延长ACD到R使DR=CF,连结AR证明略。

总之:证明线段相等主要看要证明的线段的位置,根据位置情况来定方法,如果要证明的线段在同一三角形中,常用它们所对的角相等;如果要证明的线段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常用全等三角形;如果要证明的线段既不在同一三角形中也不在两个三角形中,则应想办法作辅助线使其构成全等三角形。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