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侵华的背景:1)从大陆政策到既定国策,蓄谋已久----(历史原因)2)日本要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根本原因)3)以军部为核心的日本法西斯势力壮大----(现实原因)4)①国际绥靖政策②中国国内局势混乱--国共对峙----(有利条件)2、日本侵华事件--日本逐步蚕食中国领土,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沈阳北大营,拉开侵华序幕1932年1,一·二八事变1932年3,成立伪满洲国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7.7,卢沟桥事变3、1937年7.7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4、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7.9①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③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④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中共的敌后抗战:①路线:人民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②作战方式: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①战役:组织了淞沪会战(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武汉会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等多次重大战役。

②结果: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并取得了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灭绝人寰,惨无人道1、南京大屠杀1937.122、潘家峪惨案1941年3、七三一部队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主动出击日军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战,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中国军队国外战场的抗战①目的:保护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6课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的抗战1.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 1937年8月,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1937年8 --- 11 月淞沪会战,上海失守5.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2.潘家峪惨案3.七三一部队三.抗战的胜利1.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2.国外战场:缅甸3.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4.影响: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前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罪恶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总结:日本制造一系列侵华事件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

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侵华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

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1931年至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东北三省沦陷,1937年全面侵华开始。

日军侵华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如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制定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中国人民坚持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军事原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

精心整理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一、侵华日军的罪行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国民政(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

②经济:野蛮掠夺。

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国民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进攻。

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敌后战场的抗战(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1、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七大召开;选举以3、抗战胜利(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主要战役知识整理九一八事件:1931.9.18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七七卢沟桥事变:1937.7.7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淞沪会战:1937.8--1937.11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3月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1938.6--10月①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

②成为抗战的转折,使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③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万家岭大捷:1938.9.28----10.10从1938年9月28日到10月10日,历时12天,在江西万家岭日军遭到毁灭性打击,被俘百余人,满山遍野皆为敌尸、弃械。

这次战役是赣北战场上的空前恶战,也是初期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鼎足而三的三大捷之一。

百团大战:1940.8---1941.1抗战时期中共敌后开展的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的战役。

有力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抗战。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盟军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鼓舞了反法联盟军的斗争。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抗战中国民党最大的一次失败,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大部分和贵族的一部分。

抗战前后的重要事变:西安事变:1936.12.12(又称双十二事变)人物:张学良和杨虎城目的:逼蒋抗日结果:和平解决意义:解开了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皖南事变:1941.1发动者:国民党顽固派结果:新四军7000多人牺牲,军长叶挺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抗日知识点总结

抗日知识点总结

抗日知识点总结一、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在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大片土地上肆无忌惮地进行烧杀抢掠,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为了国家的民族尊严、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生存权利,中国人民展开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京沪铁路上的盘古寺附近挑起了事端,引发马关事件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蒋介石发表了《国共合作抗日檄文》,宣布国共两党联合抗日。

中国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奋起抗战。

三、抗日战争的政治形势1.国共合作为了应对日本侵略,国民党和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局面。

在长期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展现了极大的团结和合作精神,共同为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重庆谈判1945年8月14日,国共两党在重庆召开了重庆谈判,代表团就中国社会政治形势、军事战略以及政府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最终签订了重庆谈判协议,为抗日战争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军事形势1.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在侵华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战略优势,但随着全国人民的抗战号召,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开始进行积极的抗战。

东北抗联、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相继成立,开展了游击战争,并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持久的抗战。

2.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发动了对南京的大屠杀,长达一个多月的南京大屠杀造成了30多万名中国人的死亡,伤者数以万计。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中国军民掀起了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狂潮,展开了全面的抗日斗争。

3.国军战场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在进行了数次的反攻作战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太原战役”、“雁门关大捷”、“保卫武汉战役”等,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但在第一阶段的抗战中,国军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4.共军战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则在敌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

新四军的刘邓大军在华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抗日斗争,并在东南沿海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

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

其主要特征有5条:1、全国共同抗战。

2、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

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

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抗日战争
一、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二、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坚持全民族抗战;
3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上失道寡助;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一 历史 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高一 历史 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
日本: 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 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抗 战 胜 利 的 意 义
国内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要贡献。 国际
到1940年的时候,抗战到了最艰苦的阶段。
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
次大规模战役
正在指挥作战的彭德怀
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马 本 斋
显著特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并存,国内 战场和国外战场并存。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国外战场
1945年 滇缅反 攻胜 利,中 美两军 会师缅 甸芒友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 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第16课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了。面对这 段历史,现在出现了这样两种迹象: 一方面中国一部分青少年一代中, “哈日族”; 另一方面则是日本政界右翼势力频频 参拜供奉法西斯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究竟给中日两国带来了什么?
*中华民族是怎样战胜敌人的?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反侵略 战争中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全面抗战路线:
即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 的人民战争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淞沪会战 原会战
国共配合典范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铭记历史是为了: 尊重生命,珍惜和平
2.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
台儿庄大捷
平型关大捷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淞沪会战
自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的8年中,国民党军发动大型会战 26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 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 殆尽。 国民党先后有74名将军战死在沙场,其中佟麟阁、赵登禹、 张自忠等8名上将;吴克仁、冯安邦中将等32名中将;邹绍孟少 将、王凤山少将等32名少将。
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下关江边的尸体 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 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 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 里长。他们身上的血共重达一千两百吨。 尸体可装满两千五百节火车车厢。如果 把这些人一个个叠起来,将达到七十四 层高。─张纯如《被遗忘的大屠杀 ──1937年南京浩劫》
二. 众志成城
团结抗日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号召 “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并制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1935年“一二 九” 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 新高潮。 •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停止内战,一 致抗日。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937年8月,中共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 军。 •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书,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 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2)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必修一抗日战争相关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测试)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战 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 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但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伟大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19 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迅速崛起。

然而,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为了满足其扩张的野心,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

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二、日本的侵略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 30 万。

2、细菌战和化学战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法,使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给中国军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例如,731 部队在东北进行活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用于战场上攻击中国军民。

3、强征劳工和“慰安妇”制度日本侵略者强征大量中国劳工,将他们送往日本或中国的占领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工们遭受着非人的待遇,许多人累死、饿死或被折磨致死。

同时,日军还推行“慰安妇”制度,对众多中国妇女进行性奴役,给她们带来了终身的伤痛。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国共合作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两党军队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不能忘记,精神不能丢失。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

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

第16课抗日战争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血腥大屠杀。日军少 尉向井、野田在南京紫金山下进行杀人竞赛。日本《东京日日 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进行报道,称向井已杀了106 人,野 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所以胜负难分,他们还 要以杀满150个中国人为目标比赛下去。 这是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对此事报道的影印件。
中共 抗战
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 争路线) 活动: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 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国民政府和军队)
战前 期 抗
国民 党抗 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活动: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南京大屠杀后尸首枕籍 的情形(下图)
无辜的死难者(上图)
官这 在个 杀惨 人无 后人 提道 着的 人日 头本 军
腊像模拟日本用中国活人进行毒气实验场景
焚 烧 杀 害 的 潘 家 峪 村 民
是什么使日本侵略 者从人性变为反人 类的兽性?
众人 头 示
日本新历史教 科书歪曲历史
日本首 相小泉 参拜靖 国神社
日本老兵为军国主义者招魂
假如现在正在进行一场 中日学生交流会,结合 历史,面对现在,展望 未来,你想对日本中学 生说些什么?
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 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6课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6课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1.背景(1)局部侵华: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民族危机加深。

(2)全面侵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实现: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前期概况(1)敌后战场①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2)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4.结果(1)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

(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知识点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屠杀中国军民超过三十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杀害全村一千二百多人。

3.细菌战: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抗日战争的特点知识点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1)概况:1940年下半年,由彭德怀指挥。

(2)地位: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中国云南。

(2)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3)结果: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意义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1.能够实现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我们必须铭记的事情,那么关于抗日战争有什么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原因: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趁蒋介石围剿红军之机,侵略中国。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借口:日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的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经过: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柳条湖事件),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

结果:结果:A、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B、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开展了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中国进入了局部抗战时期。

影响: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中国抗日战争知识点二、西安事变:(1936.12.12)(1)原因: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对张学良、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个人因素)。

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

(3)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

(目的: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4) 结果: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协商。

)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5)和平解决的意义: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B、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八上第19课全面抗战的兴起第20课血肉筑长城第 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1)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影响: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原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知识点: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 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 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 可分割性。这是民族自觉性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学以致用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几次重大会战,但仍然导致大片领土丢 失。据此有人说,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是消极的。这种看 法你如何看待?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2.人民解放战争
(1)爆发:1946 年 6 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Nhomakorabea)基本进程
阶段
战略 防御
战略 反攻
基本进程
前8个月,歼敌七十多万;后 4个月,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 别山
成果
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 的 全面进攻 和重点进攻
揭开了 战略反攻 的序幕,是 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点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目录 CONT高E中N历TS史高考冲刺总复习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 主的潮流
第8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主题探究 多维讲练 题点冲关 提能演练 4 课时训练 规范提升
再读教材 考点整合
考点一 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1)从 九一八 事变开始,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2)1937 年,发动 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2.日军的滔天罪行 (1)1937 年 12 月,日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2)1941 年初,日伪军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潘家峪惨案。 (3)日本在中国东北成立“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上学期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中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因为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
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

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
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戦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変),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
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有争议。

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
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
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所以而来。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
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
部抗战的开始,所以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

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

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
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

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