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_2
《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陈涉世家》课后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研讨与练习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一、熟读课文,注意本文叙事的脉络,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幺口号?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识陈胜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斗争中的作用。
1、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抓住了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
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舆论准备包括:
⑴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
⑵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做“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 苏教版(2021-2022学年)
第16课《陈涉世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A.好像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B.如果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那么怎么能够富贵呢?C.你是一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D.你是一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懂得什么是富贵呢?答案:C解析:分析:“若”是“你”的意思;“何富贵也”是“哪来的富贵呢?”。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2.下列选项中黑体字不属于古今异义的是( )答案:B解析:分析:A往往古义-—到处,今义——经常;C间古义——私下 ,今义-—间隔D亡古义——逃跑, 今义——死亡。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古今异义的掌握。
3.下列选项中用法意义相同的是( )答案:B解析:分析:A你,好象;C表目的,因为;D是,筑。
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
4.下列句子中黑体词不属名词活用动词的是( )答案:B解析:分析:A坚,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B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C 罾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网捕;D书名词活用为动词书写.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析。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苟富贵,无相忘苟:苟且. B.会天大雨,道不通会:适逢。
C.士卒,楚人怜之怜:爱戴。
D.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答案:A解析:分析:苟:如果。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
6.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恨久之 B.世杀之 C.杜少府之任蜀州D.先天下之忧而忧答案:C解析:分析:例句和C均为动词“到”“往"。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
7.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答案:Dﻬ解析:分析:D“数”均为“屡次、多次”。
陈涉世家练习题
陈涉世家练习题一、选择题1. 《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地点是:A. 长安B. 洛阳C. 大泽乡D. 咸阳2.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A. 秦朝的苛政B. 陈涉个人的野心C. 自然灾害D. 秦朝的征兵制度3. 陈涉在起义前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体现了:A. 陈涉的自卑B. 陈涉的反叛精神C. 陈涉的无知D. 陈涉的谦虚4. 《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后自封为:A. 王B. 侯C. 将D. 相5. 陈涉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A. 秦朝军队的强大B. 起义军内部的分裂C. 陈涉的个人失误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6.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________的事迹。
7. 陈涉起义时,他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表达了对秦朝统治的不满。
8. 陈涉起义军在起义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最终因为________而失败。
9. 《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这个地点在今天的________省。
10. 陈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对后来的________起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简答题11. 简述《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12. 论述《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翻译题13. 将《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时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翻译成英文。
六、分析题14. 分析《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背景、原因及其对秦朝统治的影响。
七、综合题15. 根据《陈涉世家》的内容,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陈涉起义的看法。
八、写作题16. 以“陈涉起义与秦朝的灭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文,阐述陈涉起义对秦朝统治的影响及其历史意义。
九、案例分析题17. 根据《陈涉世家》的内容,分析陈涉起义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并结合其他历史事件,讨论起义成功与失败的一般规律。
十、开放性问题18. 如果你是陈涉,面对秦朝的暴政,你会选择起义吗?为什么?【注】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陈涉世家》的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陈涉世家练习题
陈涉世家练习题一、选择题1.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谁的事迹?A. 项羽B. 刘邦C. 陈胜D. 韩信2. 陈胜起义的地点是哪里?A. 咸阳B. 陈县C. 沛县D. 巨鹿3. 陈胜起义时的口号是什么?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C. “天下大乱,群雄逐鹿”D. “大楚兴,陈胜王”4. 陈胜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秦军实力强大B. 内部分裂C. 陈胜个人能力不足D. 天气恶劣5. 陈胜起义对秦朝的影响是什么?A.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B. 使秦朝更加稳固C. 对秦朝没有影响D. 导致秦朝的复兴二、填空题1. 陈胜起义时,他自称“________”,以示对秦朝的反抗。
2. 陈胜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________的征召。
3. 陈胜起义后,他建立了________国,自号为王。
4. 陈胜起义失败后,他被________所杀。
5. 陈胜起义虽然失败,但其精神激励了后来的________等人。
三、判断题1. 陈胜起义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对/错)2. 陈胜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对/错)3. 陈胜起义的地点是沛县。
(对/错)4. 陈胜起义失败后,他被项羽所杀。
(对/错)5. 陈胜起义对秦朝没有任何影响。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陈胜起义的历史背景。
2. 陈胜起义的主要过程是怎样的?3. 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 陈胜起义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五、论述题1. 论述陈胜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 陈胜起义与秦朝的灭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试分析其内在联系。
六、翻译题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少时,尝为人佣耕。
其为人也,好大言,喜夸大。
一日,与佣耕者相语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耕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七、应用题如果让你策划一次关于陈胜起义的历史文化展览,你将如何设计展览的主题和内容?请简要说明。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陈涉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位重要人物?A. 秦始皇B. 刘邦C. 项羽D. 陈胜答案:D. 陈胜2. 陈胜起义发生于哪个时期?A. 战国时期B. 春秋时期C. 秦朝时期D. 唐朝时期答案:A. 战国时期3. 陈胜起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高租低税政策B. 奴隶制度的残酷压迫C. 中央集权的统治D. 士族贵族的专权答案:A. 高租低税政策4. 陈涉起义的结果是什么?A. 成立了汉朝B. 成功推翻了秦朝C. 失败被击败D. 造成了长期的战乱答案:C. 失败被击败5. 陈涉与哪位人物一起起义?A. 张良B. 刘邦C. 范仲淹D. 韩信答案:A. 张良二、填空题1. 陈涉和张良的起义地点是__________。
答案:郾(yǎn)2. 陈涉起义的口号是__________。
答案:呼号涉江采芙蓉,着弦斫杉从兹始。
3. 陈涉起义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___年。
答案:209年4. 陈涉起义失败后,陈涉被斩首,头颅被展示在__________城。
答案:咸阳(xián yáng)5. 陈涉的起义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__________影响。
答案:政治与社会三、简答题1. 陈涉的起义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是什么?答案:陈涉的起义虽然失败,但它标志着秦末农民起义的开始,为后来刘邦发动的义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陈涉起义也使得人们认识到秦朝的统治并不是无法动摇的,对于推翻秦朝的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
此外,陈涉起义也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反抗情绪,为后来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陈涉起义的农民起义力量过于弱小,无法与秦朝当时的实力相抗衡;其次,起义军内部缺乏统一的指挥和组织,各自为政导致了协作不力;再次,陈涉起义的时间选择也不利于起义军,因为秦朝当时内外战争频繁,秦军的压力过大;最后,起义军与秦军的军事技术和装备差距较大,无法与秦军展开有效的战斗。
陈涉世家练习题含答案
1.给号前的字注音
鸿鹄()闾()遮戍()度()已失期当行()以数()谏故罾()间()祠()陈胜王()忿恚()笞()毋()宁()有种蕲()会()计事社稷()
2.解释括号前的字。
(1)发( )闾左( )遮戍( )渔阳900人; (2)皆次( )当行( )(3)会()天大雨:(4)皆来会()计事:(5)度()已失()期(6)今亡()亦死,…等()死(7)天下苦秦()久已(8)以数()谏()故:数()有功(9)上使()外将()兵(10)或()闻无罪(11)项燕为( )楚将:为( )坛而盟:(12)为天下唱( )(13)卜者知其指意()();指目陈胜:( )(14)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15)罾()鱼腹中:(14)陈胜王( ):(16)间()令吴广之次所()丛()祠中(17)夜篝( )火(18)卒中往往()语()(19)忿恚()尉,令辱()之;(20)笞( )广:(21)召令徒属()曰(22)借()第()令毋()斩(23)固()十六七(24)从()民欲()也(25)比( )至陈(26)车六七百乘(),骑( )千余(27)被()坚执()锐。
开头交代了“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这三个场面,“并杀两尉”是为了扫清障碍,“广故数言欲亡”“故”表明用计,目的是激怒将尉“答广”“尉果符广”“果”表明计划成功,“剑挺”写出将尉的凶残,接着用“夺”“杀”“佐”“并杀”连着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陈胜、吴广面对强敌,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召令徒属”慷慨陈词,几句话简洁精炼,说理中肯,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再次体现陈胜的胆识和才智。文中在描述这两个场面后,插入一句议论“从民欲也”,表明起义正是人心所向,对“为坛而盟”的描写,则显示了简朴隆重的气氛。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循蕲以东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陈涉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陈涉起义发生在______时期。
2.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的征发。
3. 陈涉起义的地点是______。
4. 陈涉起义时,他自称______。
5. 陈涉起义后,建立了一个短暂的政权,名为______。
二、选择题1. 陈涉起义的口号是什么?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 烽火戏诸侯2. 陈涉起义的规模如何?A. 规模较小B. 规模较大C. 规模巨大D. 规模适中3. 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军事战略B. 政治制度C. 社会思想D. 文化艺术三、简答题1. 请简述陈涉起义的背景。
2. 陈涉起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3. 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四、论述题1. 论述《陈涉世家》在《史记》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什么?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 材料中陈涉的“鸿鹄之志”指的是什么?2. 陈涉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意义?六、翻译题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答案:一、填空题1. 秦朝末年2. 秦朝的徭役3. 大泽乡4. 张楚王5. 张楚二、选择题1. A2. B3. C三、简答题1. 陈涉起义的背景是秦朝末年,秦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困苦,对秦朝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陈涉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不满和对平等的追求,表达了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
陈涉世家 练习题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陈涉世家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练习题,用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给出陈涉世家中一些练习题的答案,并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一些解析和探讨。
练习题一:陈涉世家中提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位重要人物?答案:陈涉世家中提到了陈胜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陈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起义领袖,他在秦朝末年发动了农民起义,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起义农民。
练习题二: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陈胜起义发生在哪个时期?答案:陈胜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具体时间为公元前209年。
练习题三: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陈胜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答案:陈涉世家中提到,陈胜起义的导火索是秦朝统治者的暴政和压迫。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苛政,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
陈胜起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练习题四: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陈胜起义的目标是什么?答案:陈胜起义的目标是推翻秦朝的统治,恢复各国的独立和自由。
陈胜希望通过起义来改变百姓的命运,摆脱秦朝的统治。
练习题五: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陈胜起义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答案:陈涉世家中提到,陈胜起义虽然初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最终还是被秦军镇压下去了。
然而,陈胜起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它鼓舞了后来的起义军和抗秦义军的士气,为秦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通过回答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陈涉世家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陈胜起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起义,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的暴政和百姓的苦难,同时也展示了人民反抗压迫的勇气和决心。
除了陈胜起义,陈涉世家还涉及了其他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项羽和刘邦的争霸、汉朝的建立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历史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总之,陈涉世家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历史著作,通过其中的练习题,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陈涉世家练习题
陈涉世家练习题### 陈涉世家练习题一、填空题1.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作者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________。
2. 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这体现了他反抗压迫的决心。
3. 陈涉起义时,他自封为________,这是他政治野心的体现。
4. 陈涉起义的口号是“________,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激发了人民的斗志。
5. 陈涉起义最终失败,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这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二、选择题1. 《陈涉世家》中,陈涉在起义前曾说过“天下苦秦久矣”,这表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是()A. 人民生活富裕B. 社会秩序井然C. 人民饱受压迫D. 社会和谐稳定2. 陈涉起义的地点是()A. 陈县B. 咸阳C. 洛阳D. 长安3. 陈涉起义时,他自封的称号是()A. 王B. 侯C. 相D. 将4. 陈涉起义的口号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含义是()A. 王侯将相都是天生的B. 王侯将相都是通过努力得来的C. 王侯将相都是世袭的D. 王侯将相都是通过战争得来的5. 陈涉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秦军的强大B. 起义军内部的分裂C. 陈涉个人能力的不足D. 外部环境的不利三、简答题1. 请简述《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背景及其意义。
2. 陈涉起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后世有何影响?3. 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陈涉世家》的内容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1. 结合《陈涉世家》的内容,论述陈涉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陈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精神对后世有何启示?请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五、文言文翻译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六、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涉起义时,天下苦秦久矣。
陈涉自封为王,号令四方,从者如云。
(新人教版)9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陈涉世家》练习题2
基础训练一、给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1.辍耕之垄上 ________2.度已失期 ________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________4.尉果笞广 ________ 5.忿恚尉 ________ 6.将军身被坚执锐 ________二、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1.苟富贵,无相忘。
________2.法皆斩 ________ 3.或以为亡 ________ 4.置人所罾鱼中 ________5.为天下唱 ________ 6.楚人怜之 ________ 7.天下苦秦久矣 ________8.吴广素爱人 ________9.尉果笞广 ________ 10.并杀两尉 ________ 三、请据你的朗读感受,用“/”为下边句子标出停顿节奏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四、翻译下列句子1.今之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五、简答题1.起义的导火索是什么?答: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3.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答: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有哪些?答:参考答案一、略二、1.如果 2.依法 3.有的 4.用网捕 5.通“倡”;倡导6.爱怜 7.苦于 8.一向 9.用板子打 10.一共三、1.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又/问今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四、1.现在逃亡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行吗?2.燕雀哪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五、1.遇雨失期,失期当斩。
2.天下苦秦久矣3.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4.秦二世杀了太子扶苏,引起人们对秦王朝更大的不满;楚人怀念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陈涉世家》综合练习(一)基础知识一、字词1 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答( B )A.将相(jāing)数言(shuò)上尉(weì)惩办(chéng)B.占卜(bǔ)丛祠(cí)惊恐(kǒng)篝火(gōu)C.阳夏(jiǎ)燕雀(què)佣者(yiōng)陈涉(chè)D.辍耕(chòu)怅恨(chàng)嗟乎(jiē)当行(háng)2 选出下列黑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将字母填入括号中。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陈涉世家中,陈涉是以哪个身份出现?a) 民间歌手b) 无产者c) 官员d) 地主答案:b) 无产者2. 陈涉背负着什么责任,挑起了反抗的大旗?a) 地主的剥削b) 官员的暴政c) 农民的苦难d) 商人的欺压答案:b) 官员的暴政3. 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以哪个角色出现?a) 工匠b) 科举士c) 农民d) 商人答案:c) 农民4. 《陈涉世家》揭示了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时期d) 汉朝时期答案:c) 秦朝时期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陈涉的真实身份是一位富有的地主。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2. 陈涉通过宣传鼓动,成功带领人民反抗暴政。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3. 《陈涉世家》中,陈胜是一位科举士出身,拥有高学历。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陈涉世家》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陈涉世家中的陈涉和陈胜有何区别?请简要描述。
答案:陈涉是一个无产者,背负着农民的苦难,挑起了反抗的大旗。
而陈胜则是一个普通农民,被陈涉吸引并投身于反抗的行列。
他们共同发动了起义,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反秦英雄。
2. 陈涉世家中的核心主题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案:《陈涉世家》的核心主题是反抗暴政和追求自由平等。
作品通过描写陈涉和陈胜的故事,展示了人民对于压迫和剥削的不满,并鼓励人们积极反抗不义的统治。
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民奋起反抗的力量,同时弘扬了平民英雄的精神和农民阶级的力量。
四、问答题1. 陈涉世家的故事对于现代社会有何启示?答案:陈涉世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来改变社会。
无论是面对压迫、剥削还是不公正,我们都应该勇往直前,团结起来,发起反抗。
这个故事激励我们不要放弃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信念,努力争取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的福祉。
2. 陈涉世家这个作品的意义在于什么?答案:《陈涉世家》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
《陈涉世家》试卷及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⒈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辍耕之.垄上⑵苟.富贵,无相忘⑴尝与.人佣耕①辍.耕之垄上②上使.外将兵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怅.恨久之③楚人怜.之②宜.多应者2.陈胜年轻时即有非凡的抱负,你从选段哪句话中可以看出来?㈡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⑴会.天大雨:⑵固.以怪之矣:4.《陈涉世家》出自《史记》,你知道鲁迅是怎样评价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吗?请写下来?5.文中陈胜、吴广为起义都做了哪些准备?6.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7.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意思?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8.从陈胜、吴广在起义前做的准备来看,你觉得他们能取得“举大计”的胜利吗?为什么?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陈涉世家是一本备受学生们喜爱的历史教材,它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很多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下面将给出一些陈涉世家练习题的答案。
一、简答题1.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陈涉是谁?陈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在秦末时期带领农民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短暂的农民政权的建立者。
2.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项羽是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是楚汉战争中楚军的统帅。
他在楚汉战争中一度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最终败给了刘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3.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刘邦是谁?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
他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
二、选择题1.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秦始皇是哪个朝代的皇帝?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C. 秦朝2.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C. 秦朝3.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项羽是哪个国家的统帅?A. 秦国B. 楚国C. 齐国D. 魏国答案:B. 楚国三、解答题1.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白登之战”是什么战役?双方的背景和结果是什么?答案:白登之战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战役发生在汉军和楚军之间,双方背景是楚军主力由项羽亲自指挥,汉军由刘邦指挥。
最终,汉军在白登之战中取得了胜利,楚军大败,项羽被迫撤退,为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奠定了基础。
2. 陈涉世家中提到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什么事件?起义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答案: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事件。
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陈胜和吴广带领农民起义军,反抗秦朝的统治。
起义的原因主要是秦朝的暴政和农民的贫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陈涉世家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陈涉世家》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_ng写作《修改润色》电子教材课文朗读+视频课文朗读视频讲解:课文知识点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87)约58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
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
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
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
后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
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公元前209年,一群以陈涉、吴广为首的贫苦老百姓被征派到大泽乡去驻守。
当时天下大雨,耽搁了他们前往的时间,按秦朝的律例,误了时间要斩首,陈涉、吴广于是鼓动大家揭竿而起,陈涉封自己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天下百姓一呼百应,纷纷杀死秦的贪官酷吏,以相应陈涉的起义军。
三、注释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
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陈胜、吴广起义军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
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佣,被雇佣。
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之,动词,去、往。
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怅,失意,不痛快。
之,语气助词,不译。
7.若:代词,你,指陈胜。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
10.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
陈涉世家练习题
• A士卒多为用者(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 力的人。) • B失期,法皆斩 (误期,按照秦朝法令都 要斩首。) • C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筑起高台,在台 上结盟宣誓,用尉的头祭告天地。) • D卒中往往语(戍卒中常常谈论这件事)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开头交代陈涉年少时的事,突出表现他从 小就具有非凡的抱负和反抗命运的决心。 • 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 斩。”点明了起义的直接原 • D“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 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证实了陈 涉“宜多应者”的预见,显示了革命战争的伟大 力量。
• 6、选出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会天大雨(适逢) • B若为佣耕(如果) • C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D死国可乎(为国事而死)
• 7、下面句子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字用 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以光先帝遗德 • B必以分人 •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D 醒能述以文者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11.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主要叙述 了发动起义的经过,着眼于反映陈胜在反抗秦王 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他 作为一个农民起义领袖的杰出才能。 • B.陈胜、吴广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作了“置 书鱼腹”“篝火狐鸣”的舆论准备;为了得到人 民的响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 策略口号。 • C.前期的准备为起义的发动打好了基础。起义 的发动分为三步: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 盟。至此,一支团结战斗的起义军队伍宣告组成。 • D.选文善于用极为丰富精炼的语言刻画人物形 象,如“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 相宁有种乎!”就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陈胜的性格。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习题精选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一、选择题l.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鸿鹄hú 烹食péng 社稷jì 徇xúnB.辍耕chuò 罾zēng 笞chī 垤zhìC.砀dàng 嗟乎jiē 适戍zhé 蕲qíD.闾左lǘ 谯qiáo 柘zhè 篝火gōu2.对下列加粗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惆怅,怀恨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或者C.夜篝火,狐鸣呼曰灯笼,名词D.卜者知其指意意图3.下列各句中语气相同的一组是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然足下卜之鬼乎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A.12 B.32 C.31 D.24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表示关联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2藉第令毋斩;3然足下卜之鬼乎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A.34 B.13 C.23 D.12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A.上使外将兵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尉果笞广6.下列不含通假字的是 ;A.固以怪之矣 B.卜者知其指意C.发闾左遘戍渔阳 D.将军身被坚执锐7.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将军身被坚执锐身:句中作“身体”讲;B.卒中往往语往往:处处;C.今亡亦死亡:逃跑,与“亡羊补牢”中的“亡”意义一致;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暗地里;8.下列长句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D.发间左/遗戍渔阳;9.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一文中,对“首事”起义的陈涉是持赞赏和肯定态度的;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陈涉看不起佣耕的同伴,自己立志要出人头地; C.陈涉世家一文充分显示了陈胜敏锐的政治预感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次对不平等的阶级地位质疑,加以否定;二、填空题1.陈涉世家节选自______,记叙了公元前209年______起义的经过;作者______,字______,西汉夏阳人,______家、______家;他用毕生精力着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_体通史;全书130篇;本书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2.陈胜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______,______;各用四字概括3.______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______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三、课内阅读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l.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发闾左适戍渔阳发:遗:②屯大泽乡屯:③会天大雨会:④度已失期度:⑤举大计亦死举: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立:⑦楚人怜之怜:⑧为天下唱唱:⑨固以怪之矣固:⑩卒中往往语往往:2.比较并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粗的词语;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次:②今亡亦死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亡:③扶苏以数谏故数:珠可历历数也数:④等死,死国可乎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3.下面句中的“乃”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中的“乃”不同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乃谋曰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乃行卜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4.翻译下列句子;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探究应用拓展性训练一、拓展阅读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常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②,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③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①”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①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⑦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注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员;②辩数:分辩诉说;③遮道:拦路;④伙颐:众多;⑤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⑥伙涉:指被人吹过“伙颐”的陈涉;⑦颛:独一,专擅;结合上文内容,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二、开放题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多不胜数,有许多甚至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了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口号;请你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并写出他们的口号;三、中考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予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加粗字变双音节词有误的一项是 ;A.今亡逃亡亦死B.楚人怜可怜之C.百姓多闻其贤贤明D.宜多应响应者2.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A.道:道不通得道者多助B.举:举大计亦死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等: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D.数:扶苏以数谏故数有功3.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之:二世杀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杀之以应陈涉C.其:百姓多闻其贤惧其不已也D.为:项燕为楚将皆次当行,为屯长4.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B.法皆斩:按军法都要斩头;C.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D.为天下唱:为天下的人鸣不平;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等死,死国可乎D.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属予作文以记之6.翻译下面的句子;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7.起义的导火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段记述了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他向士卒发出号召“____________”,并提出了“____________,’这一千古流传的,表现了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答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一、1.A 解析:“烹”应读一声;2.D 解析:A.“恨”应为"遗憾”;B.有人;C.应是动词,用簿火装做“鬼火”;3.A 解析:1、2两句都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4.D 解析:这两句都表示假设关系;5.A 解析:B中的“书”、“王”,C中的“罾”,D中的“笞”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6.B 解析:A.“以”通“已”;C“遭”通“谪”;D“被”通“披”;7.A 解析:“身”应为“亲自”;8.B 解析: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9.B 解析:应为“表明了陈涉少时的远大志向”;二、1.史记·陈涉世家大泽乡司马迁子长史学文学纪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置书鱼腹篝火狐鸣3.杀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三、1.①征发通“谪”,强迫②驻扎③适逢④估计⑤发动⑥立为国君⑦爱戴⑧通“倡”,首发⑨本来⑩处处2.①编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②逃跑通“无” ③多次算④同样相同3.B 解析:其他三项当“于是,就”讲,B句意为“是”;4.①如今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②现在如果把我们假装成扶苏、项燕的队伍,为天下首发起义,应该有很多响应的; ③又暗地里命令吴广去驻扎地旁边的神庙里;探究应用拓展性训练一、解析:选文主要写了陈胜为王后不遵守少时诺言,杀同时佣耕者的事;示例:陈胜是一个不遵守诺言,掌权后忘本的人;他脱离群众,起义的最终失败与他这方面的表现有很大关系;二、示例: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道;太平天国:均贫富;李白成:均田免粮;三、l.B 解析:“怜”应为“爱戴”;2.D 解析;两个“数”都是“多次”的意思;3.B 解析;第一个“以”是“把”,第二个“以”是“来”;4.D 解析:应为“为天下首发起义”;5.D 解析:A.故意/所以;B.本来/巩固;C.助词/同样;6.1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假设仅能免于被斩首,可是戍边死的也有十分之六七;7.遇雨失期8.死即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涉世家练习题
《陈涉世家》测试题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这句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答:(1)士兵对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
答:(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2)做事周密细致; (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
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偶然性:因暴雨断道而误期限必然性:秦朝统治法峻刑严,“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等误了期限按秦法都要斩首,这迫使他们为求生,不得不转戈反秦。
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答:反映出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6.说说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答:①感激拥戴陈胜吴广,愿为其用。
②形势所迫(失期当斩),不得不反。
7.“召令徒属曰……吴广为都尉。
”从这段文字来看,你认为陈涉是个怎样的人?答:有远大抱负(或有建功立业思想),有敢于反抗的精神,有卓越的宣传组织能力。
8.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答:(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
9.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如何评价的?答:(1)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习惜来制造舆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2)这样做显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10.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赢 (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
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陈涉世家翻译习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精品练习题带答案(2019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说明:2019最新部编版教材又收录了《陈涉世家》,根据最新教材编辑课文的点句子翻译。
重点句子翻译:1、苟富贵,无相忘。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6、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7、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8、天下苦秦久矣。
9、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0、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1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13、固以怪之矣。
1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1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17.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18.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19.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22.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23.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2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25.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26.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27.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参考答案1、苟富贵,无相忘。
翻译:(有朝一日)如果有谁富贵了,可不要互相忘记。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翻译:唉!燕雀哪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翻译: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翻译: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点着目示陈胜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翻译: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6、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翻译: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
陈涉世家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原因是什么?A. 被征发去戍守边疆B. 遭遇自然灾害C. 受到不公正待遇D. 个人野心2. 在《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时的口号是什么?A.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 “天下为公”C. “民为贵,社稷次之”D. “兴亡百姓苦”3. 《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后,他自封为什么?A. 皇帝B. 诸侯C. 将军D. 王4. 陈涉起义最终的结局是什么?A. 成功推翻秦朝B. 被秦军镇压C. 自行解散D. 被其他起义军吞并5. 《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推动了农业发展B. 促进了文化繁荣C. 激发了民族觉醒D. 促进了社会变革二、填空题6. 《陈涉世家》是《史记》中的一篇,主要记述了________的生平事迹。
7. 陈涉起义时,他与________共同领导了起义。
8. 起义军攻占的第一个城池是________。
9. 陈涉起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________的思想。
10. 陈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对秦朝的统治产生了________的影响。
三、简答题11. 简述《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的起因和过程。
12. 分析《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失败的原因。
13. 论述《陈涉世家》中陈涉起义对后世的影响。
四、论述题14. 论述《陈涉世家》在《史记》中的地位和意义。
15. 从《陈涉世家》中,分析陈涉起义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启示。
五、翻译题16. 将《陈涉世家》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 “天下苦秦久矣。
”-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六、材料分析题17.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陈涉起义的动机和影响。
材料:《史记·陈涉世家》节选“陈涉者,阳城人也,字涉。
少时,尝与人佣耕。
后为里正,因事得罪于里中,里人皆恶之。
涉自度力不能胜,乃亡去。
亡去数日,会天下大旱,民饥,涉乃聚众而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jiàng) 罾(zēng) 谏(jiàn) 间(jiàn) 篝(gōu)恚(huì) 笞(chī) 宁(nìng) 铚(zhì)
三、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指“被流放”)
项燕为楚将
陈胜自立为将军
然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指 卜者知其指意
皆指目陈胜
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所 置人所罾鱼腹中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辱之
召令徒属
陈守令皆不在
与 尝与人佣耕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之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杀之
上 辍耕之垄上
八、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而 戍 死者 固 十 六 七 2、乃 诈 称 公 子 扶苏、项燕
九、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3、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十二、请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的意思
鸿鹄之志:
篝火狐鸣: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陈涉世家》精细阅读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2、本文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上使外将兵
应 佣者笑而应曰
宜多应者
七、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 屯: 2、会天大雨 会:
3、或以为亡 亡: 4、举大计亦死 举大计:
5、等死: 等: 6、扶苏以数谏故 数: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
9、辍耕上垄上 之:
10、怅恨久之 怅: 之: 11、苟富贵,无相忘 苟: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十、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二、语音
五、解释下列词语(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
3、尉果笞广 笞: 4、皆指目陈胜 目:
5、夜篝火 夜: 6、置人 所罾鱼腹中 罾: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锐:
8、忿恚尉 忿恚:
六、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
会 会天大雨
皆来会计事
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天下唱(“唱”通“倡”,可译为“倡导”)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可译为“穿着”)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可译为“意图”“意思”)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可译 为“已经”)五、古今异义词
四、古今异义
卒中往往语(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
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不当立
当此时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乃行卜
行收兵
以 扶苏以数谏故
或以为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以激怒其众
欲 广故数言欲亡
从民欲也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号为张楚
为 若为佣耕
为天下唱
道 道不通
伐无道
等 等死,死国可乎
公等遇雨
数 扶苏以数谏故
数言欲亡
故 扶苏以数谏故
广故数言欲亡
将 上使外将兵
7、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六、一词多义
会 会天大雨(会:副词,可译为“适逢”“恰巧”)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是动词“会”与“计”的连用意为聚会商议/今义:[kuàijì]指管理财务的人员)
借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古义:逃亡/今义:死)
固以怪之矣 通假字:通“”,。
四、找出下面古今异义词,在下面划上横线,并在括号里解释。
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
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
夜篝火 (古义: 今义: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 今义: )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 今义: )
借第令毋斩 (古义: 今义: )
今亡亦死 (古义: 今义: )
五、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3、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打。
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5、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6、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陈涉世家》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朝代)著名家,家,家。
2、本文出自。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共篇,五大部分:、、、、。
二、给下面字注音。
鹄 闾 適 罾 谏 篝 恚 笞
三、找出下面通假字并解释。
发闾左適戍渔阳 通假字:通“”,。
为天下唱 通假字:通“”,。
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假字:通“”,。
卜者知其指意 通假字:通“”,。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人物欣赏
(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的性格特点和出众的宣传鼓动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