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方差公式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平方差公式【一等奖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一等奖教学设计】

4.3公式法第1课时平方差公式1.理解平方差公式,弄清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和特点;(重点)2.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能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难点)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能很快知道992-1是100的倍数吗?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与大家交流.2.你能将a2-b2分解因式吗?你是如何思考的?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类型一】判定能否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a2+(-b)2B.5m2-20mnC.-x2-y2D.-x2+9解析:A中a2+(-b)2符号相同,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错误;B中5m2-20mn两项都不是平方项,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错误;C中-x2-y2符号相同,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错误;D中-x2+9=-x2+32,两项符号相反,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二项式,两项都能写成平方的形式,且符号相反.【类型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1)a4-116b4;(2)x3y2-xy4.解析:(1)a4-116b4可以写成(a2)2-(14b2)2的形式,这样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分解因式,而其中有一个因式a2-14b2仍可以继续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x3y2-xy4有公因式xy2,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因式.解:(1)原式=(a2+14b2)(a2-14b2)=(a2+14b2)(a-12b)(a+12b);(2)原式=xy2(x2-y2)=xy2(x+y)(x-y).方法总结:分解因式前应先分析多项式的特点,一般先提公因式,再套用公式.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因式为止.【类型三】利用因式分解整体代换求值已知x2-y2=-1,x+y=12,求x -y的值.解析:已知第一个等式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将x+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x -y的值.解:∵x2-y2=(x+y)(x-y)=-1,x+y =12,∴x-y=-2.方法总结:有时给出的条件不是字母的具体值,就需要先进行化简,求出字母的值,但有时很难或者根本就求不出字母的值,根据题目特点,将一个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可使运算简便.探究点二: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应用【类型一】 利用因式分解解决整除问题248-1可以被60和70之间某两个自然数整除,求这两个数.解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再找出范围内的解即可.解:248-1=(224+1)(224-1)=(224+1)(212+1)(212-1)=(224+1)(212+1)(26+1)(26-1).∵26=64,∴26-1=63,26+1=65,∴这两个数是65和63.方法总结:解决整除的基本思路就是将代数式化为整式乘积的形式,然后分析被哪些数或式子整除.【类型二】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利用因式分解计算: (1)1012-992;(2)5722×14-4282×14.解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先提取公因式,再根据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1)1012-992=(101+99)(101-99)=400;(2)5722×14-4282×14=(5722-4282)×14=(572+428)(572-428)×14=1000×144×14=36000.方法总结: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如果通过变形转化为平方差公式的形式,则可以使运算简便.【类型三】 因式分解的实际应用如图,100个正方形由小到大套在一起,从外向里相间画上阴影,最里面一个小正方形没有画阴影,最外面一层画阴影,最外面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0cm ,向里依次为99cm ,98cm ,…,1cm ,那么在这个图形中,所有画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多少?解析:相邻两正方形面积的差表示一块阴影部分的面积,而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所以能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解:每一块阴影的面积可以表示成相邻正方形的面积的差,而正方形的面积是其边长的平方,这样就可以逆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了.则S 阴影=(1002-992)+(982-972)+…+(32-22)+1=100+99+98+97+…+2+1=5050(cm 2).答: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5050cm 2. 方法总结:首先应找出图形中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这类问题.三、板书设计1.平方差公式:a 2-b 2=(a +b )(a -b ); 2.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二项式,两项都能写成平方的形式,且符号相反.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与两平行线间的距离1.复习并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2.学习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能够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重点)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总结出求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方法,能够综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小明的父亲的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类型一】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判定平行四边形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点O,AC∥DB,AO=BO,E、F分别是OC、OD 中点.求证:(1)△AOC≌△BOD;(2)四边形AFBE是平行四边形.解析:(1)利用已知条件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证明△AOC≌△BOD;(2)此题已知AO=BO,要证四边形AFB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全等三角形,只需证OE=OF就可以了.证明:(1)∵AC∥BD,∴∠C=∠D.在△AOC和△BOD中,∵⎩⎪⎨⎪⎧AO=OB,∠AOC=∠BOD,∠C=∠D,∴△AOC≌△BOD(AAS);(2)∵△AOC≌△BOD,∴CO=DO.∵E、F分别是OC、OD的中点,∴OF =12OD,OE=12OC,∴EO=FO,又∵AO =BO,∴四边形AFBE是平行四边形.方法总结:在应用判定定理判定平行四边形时,应仔细观察题目所给的条件,仔细选择适合于题目的判定方法进行解答,避免混用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交BD于点O,点E,F分别是OA,OC 的中点,请判断线段BE,DF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出OA=OC,OB=OD,利用中点的意义得出OE=OF,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BFD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BE=DF,BE∥DF.解:BE=DF,BE∥DF.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A=OC,OB =OD.因为E,F分别是OA,OC的中点,所以OE=OF,所以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E=DF,BE∥DF.方法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是证明线段相等或平行的重要方法.探究点二:平行线间的距离如图,已知l1∥l2,点E,F在l1上,点G,H在l2上,试说明△EGO与△FHO 的面积相等.解析:结合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证明.证明:∵l1∥l2,∴点E,F到l2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设为h.∴S△EGH =12GH ·h,S△FGH =12GH·h,∴S△EGH=S△FGH,∴S△EGH-S△GOH=S△FGH-S△GOH,∴S△EGO=S△FHO.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等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探究点三:平行四边形判定和性质的综合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 ∥BC,∠B=90°,AG∥CD交BC于点G,点E、F分别为AG、CD的中点,连接DE、FG.(1)求证: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2)如果点G是BC的中点,且BC=12,DC=10,求四边形AGCD的面积.解析:(1)求出平行四边形AGCD,推出CD=AG,推出EG=DF,EG∥D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推出即可;(2)由点G是BC的中点,BC=12,得到BG=CG=12BC =6,根据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可知AG=DC=10,根据勾股定理得AB=8,求出四边形AGCD的面积为6×8=48.解:(1)∵AG∥DC,AD∥BC,∴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AG=DC.∵E、F分别为AG、DC的中点,∴GE=12AG,DF=12DC,即GE=DF,GE∥DF,∴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2)∵点G是BC的中点,BC=12,∴BG=CG=12BC=6.∵四边形AGCD是平行四边形,DC=10,AG=DC=10,在Rt△AB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8,∴四边形AGCD的面积为6×8=48.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掌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平行线的距离;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平行四边形判定和性质的综合.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操作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在探究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要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要根据其判定和性质综合考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平方差公式赛课一等奖学习教案

平方差公式赛课一等奖学习教案
第第8八页页,/共共161页6。页
(a+b)(a-b)=a2-b2
平方差公式特征: (1)左边括号(kuòhào)中有两项完全相同,两
项互为相反数. (2)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3)公式中的a,b可以表示 一个单项式也可以
表示一个多项式.
第9第九页页,/共共161页6。页
判断下列(xiàliè)各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运算
第第3三页页,/共共161页6。页
(a+b)(a-b) = a2-b2
(a+b)(a-b) = a2-abb++aabb-b2 = a2-b2
第4第页四页,/共共161页。6页
平方差公式(gōngshì)
(a+b)(a-b)=a2-b2
两个(liǎnɡ ɡè)数的和与这两个(liǎnɡ ɡè)数的差的积, 等于这两个(liǎnɡ ɡè)数的平方差。
1.(b-8)(b+8)
2.(-x-1)(x+1)
3.(x+3)(x-2) 4.(mn-4k)(-mn-4k)
第1第0十页页,/共共16页1。6页
例1 运用平方差公式(gōngshì)计算:
⑴ (3x+2)(3x-2) ; (2) (-x+2y)(-x-2y).
第第1十1一页页,/共共161页6。页
(4)( x 1)( x 1) (2 x 1)(2 x 1)
注意(zhù yì):(1)(2)任 选一题
(3)(4)任选一题 第第1十3三页页,/共共161页6。页
一、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特点(tèdiǎn): (1)左边括号中有两项完全相同,两项互为相反 数. (2)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2023最新-《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

2023最新-《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平方差公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一次方程及不等式、整式的加减及整式乘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10篇《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初中数学平方差公式教案篇一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二、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三、合作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a+b)(a-b)=a2-b2 (1)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a2-b2=(a+b)(a-b) (2)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

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2、公式讲解如x2-16=(x)2-42=(x+4)(x-4)。

9 m 2-4n2=(3 m )2-(2n)2=(3 m +2n)(3 m -2n)四、精讲精练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5-16x2; (2)9a2- b2.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9(m+n)2-(m-n)2; (2)2x3-8x.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

平方差公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2. 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3. 培养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学会运用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内容】1. 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2. 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3. 实际问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通过提示,让学生回忆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解法的局限性,引出平方差公式。

2. 展示平方差公式的公式表达式,让学生观察该公式的形式和含义。

3. 将一个简单的二次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使用平方差公式求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公式的具体应用。

二、知识讲解1. 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1)平方差公式的定义:在代数学中,平方差公式用于将二次多项式写成一个平方项和一个差项的和的形式。

(2)平方差公式的公式表达式:(a+b)² = a²+2ab+b²和(a-b)² = a²-2ab+b²。

(3)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主要用于化简一元二次方程和求解两个数的平方之差等问题。

2. 运用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1)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ax²+bx+c=0;(2)将公式中的a、b、c代入平方差公式;(3)化简得二次方程的解。

(4)特别地,当二次方程中有平方项且系数a=1时,可以直接使用平方差公式。

三、练习与实际问题解析1. 练习题: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化简和求解2. 实际问题解析: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掌握平方差公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全国一等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
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

2、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推导与计算:a +ba -b .
让学生计算,归纳算式的特征,说明结果的形式。

然后,教师系统总结平方差公式。

(二)、平方差公式的表述:a +ba -b =a 2-b 2
语言叙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三)、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这个公式的一些特点:如公式左、右两边的结构。

1、两个二项式的乘积,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
2、结果为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四)
(五)
、应用新知
简单例题应用: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y )3-y
2、-m-3n3n-m
填表可以从下面表格分析:
对本例的前个小题可以采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抢答的形式;第二小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六)、小结:
谈一谈:平方差公式的记忆
四、教学反思:
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整式的乘法,运用这一公式可以迅速而简捷地计算出符合公式的特征的多项式乘法的结果,运用公式计算一定要看是否符合公式的特征,这两个数分别是什么,公式中的字母a、b不仅可以代表具体的数字,字母,单项式,也可以代表多项式。

平方差公式 获奖优秀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 获奖优秀教学设计

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做一做:计算下列各题:(1)(x +2)(x -2);(2)(1+3a )(1-3a );(3)(x +5y )(x -5y );(4)(y +3z )(y -3z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Ⅱ.探究新知1、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上述规律用符号表示为:(a +b )(a -b )=a 2-b 2其中a ,b 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也可以表示代表数的单项式、多项式.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可以对规律进行验证,即 ( a +b )(a -b )=a 2-ab +ab -b 2=a 2-b 2我们可以把(a +b )(a -b )=a 2-b 2叫做平方差公式.平方差公式是多项式乘法运算中一个重要的公式.用它直接运算会很简单,但要注意必须符合公式的结构特点才能利用它进行运算.2、例题精讲[例1]1、下列多项式乘法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x +1)(1+x )B.(21a +b )(b -21a )C.(-a +b )(a -b )D.(x 2-y )(x +y 2)E.(-a -b )(a -b )F.(c 2-d 2)(d 2+c 2)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5+6x )(5-6x ); (2)(x -2y )(x +2y ); (3)(-m +n )(-m -n ).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41x -y )(-41x +y ); (2)(ab +8)(ab -8); (3)(m +n )(m -n )+3n 2. 设计意图:体会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感受平方差公式给多项式乘法运算带来的方便,进一步熟悉平方差公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公式中的字母a 、b 可以表示数,也可以是表示数的单项式、多项式即整式.(2)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3)有些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表面上不能应用公式,但通过加法或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适当变形实质上能应用公式.(4)还需注意最后的结果必须最简.Ⅲ、练习巩固1.计算:(1)(a +2)(a -2); (2)(3a +2b )(3a -2b );(3)(-x +1)(-x -1); (4)(-4k +3)(-4k -3).2.把下图左框里的整式分别乘(a +b ),所得的积写在右框相应的位置上.Ⅳ.反思小结同学们有何体会和收获呢?1、今天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法运算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平方差公式即(a +b )(a -b )=a 2-b 2.2、应用这个公式要明白公式的特征:(1)左边为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2)右边为两个数的平方差.3、公式中的a 、b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表数的整式.4、有些式子表面上不能用公式,但通过适当变形实质上能用公式. Ⅴ.作业习题补充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1)79×81 (2)99×101×100012、计算:(1)(b -2)(b 2+4)(b +2)(2)[2a 2-(a +b )(a -b )][(c -a )(a +c )+(-c +b )(c +b )]3、计算:(1)(4x +32y )(-4x +32y ) (2)(a +b -c )(a -b +c。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10篇)平方差公式说课课件篇一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景—探究的方式,以猜想、实验、论证为主要探究方式,得出平方差公式,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提醒学生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子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应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和化归的过程。

在解决认识平方差公式的`结构时候,重点突出学生自我思想的形成,能够充分地不公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只作为了一个点拨者和引路人。

然后应用有梯度的典型例题加以巩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数学模型,使学生在今后的练习中游刃有余。

不足之处:教学中时间把握还是不足,在设计的题目中不怎么合理,应按题目的难度从易到难。

有些题目的归纳可放手给学生讨论后由学生说出,而不是教师代替。

小组评价做的不够,没有足够的小组的活动,没有小组的竞赛。

教学语言还太随意,数学的语言应该严谨。

在语调上应该有所变化。

平方差公式篇二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四、作业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l)(x+2y)(x-2y);(2)(2a-3b)(3b+2a);(3)(-1+3x)(-1-3x);(4)(-2b-5)(2b-5);(5)(2x3+壹五)(2x3-壹五);(6)(0.3x-0.l)(0.3x+l);2.计算:(1)(x+y)(x-y)+(2x+y)(2x+y);(2)(2a-b)(2a+b)-(2b-3a)(3a+2b);(3)x(x-3)-(x+7)(x-7);(4)(2x-5)(x-2)+(3x-4)(3x+4).热门文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当前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古诗三首(墨梅竹石石灰吟)一场雪Unit2Look at me第五课时植物妈妈有办法威尼斯的小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相关文章・多项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二)・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二)・同底数幂的乘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平方差公式教学课件篇三平方差公式教学课件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掌握公式特征。

平方差公式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平方差公式教案(优质课一等奖)

八年级数学《 15.2.1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桂平市西山一中覃娟娟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 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感受数学公式的意义和作用。

3.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 并能用符号表达 , 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回顾思考:1、多项式乘法法则:( m + a )( n + b ) = m n + m b + a n + a b2、如果 m=n,且都用 x表示,那么上式就成为:(x+a)(x+b)=x 2+(a+b)x+ab二、新课引入1、计算下列各题 , 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1)(x+y)(x-y)(2)(2a +b)(2a -b)2、教师提问: 1)上述式中都有什么样的规律?2)能不能用字母来表现它呢?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出教师提问.224、师生共同探讨用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课件演示图形).5、师生共同分析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6、练习:判断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①(a - b)(b - a) ;② (a+2b)(2b+a) ;③(a - b)(a+b) ;④ ( 2x+y)(y - 2x).三、例题讲解例 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 (5+6x)(5 - 6x) ; (2) (b+2a)(2a - b) ; (3) (-x+2y)(-x- 2y).评析 :1 )认清结构,找准a、b2)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紧扣公式的特征,找出相同的“项”和符号相反的“项”,然后应用公式;例 2:计算:(1)102 × 98 ;(2)(y+2)(y-2)-(y-1)(y+5).评析: 1)巧妙的化为公式形式;2)只有符合公式才能应用公式,否则,只能应用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优秀9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优秀9篇】

平方差公式教学教案【优秀9篇】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篇一《平方差公式》教学反思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但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多项式相乘,可以写成公式的形式,直接写出结果,乘法公式应用十分广泛,也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平方差公式是第一个乘法公式,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先计算下列各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1)(x+1)(x―1)=_____,(2)(m+2)(m―2)=_____,(3)(2x+1)(2x―1)=____,(4)(y+3z)(y―3z)=_____。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并为进一步探索新知搭建好有力的平台,然后我又让学生讨论交流上面几个等式左、右两边各有什么特点,你能用字母表示你发现的规律吗?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的时间,老师应及时的给与必要的指导、鼓励和由衷的赞美,这一点我做的还很不够,今后要多多注意。

然后我有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下列多项式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1)(x+1)(1+x),(2)(2x+y)(y―2x),(3)(a―b)(―a+b),(4)(―a―b)(―a+b)帮助学生理解公式的特征,掌握公式的。

特征是正确运用公式的关键,除了掌握公式的特征外还有必要理解公式中的字母a、b具有广泛的含义,几字母a、b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个过程,教学中应由易到难逐步安排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平方差公式》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二节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项式乘法之后,自然过渡到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的乘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的典型范例。

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不仅给出了特殊的多项式乘法的'简便算法,而且为以后的因式分解、分式的化简等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提供了方法。

因此,平方差公式作为初中阶段的第一个公式,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最基本、用途最广泛的公式之一。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方差公式,它是初中数学系统研究的第一个乘法公式,也是今后研究代数运算及变形的前提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能够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并且能够创作平方差公式的变式题组。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品质和认知基础,我们采用变式教学模式和开放式教学策略,设计了两条主线:“问题主线”和“情境主线”,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旨在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探究、在情境中实践,不断拓展思维,提高求简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问题导入,通过一个土地租赁事件引出了平方差公式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新知探究和变式应用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发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和特征,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在思维拓展和问题创作的环节,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变式思维来创作平方差公式的变式题组,并通过总结升华和课时检测来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方差公式,提高求简意识和变式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说明:本节课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知识归纳、公式探究和公式应用。

知识归纳部分列出了平方差公式的表达式和方法;公式探究部分从“形”和“数”的角度来解释公式的本质;公式应用部分则分为直接应用和构造应用两个方面,列出了具体的例子和方法。

整个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知识归纳:1.公式:(a+b)(a-b) = a2-b22.方法:直接应用、构造应用、拓展应用3.应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公式探究:1.从“形”的角度:公式的形式和结构2.从“数”的角度:公式的意义和运算规律公式应用:一.直接应用:准确找出公式中的a,b,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二.构造应用:构造出公式的结构,运用或多次运用公式三.拓展应用:掌握代数式变式策略,从正、逆两个角度创作变式题组设计说明:课后延伸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和思考题目,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及点评

《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章2.2乘法公式的第一课时《平方差公式》.它是继多项式乘法之后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既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特殊的算式的归纳总结,又是今后学习因式分解、分式化简、根式的分母有理化、解一元二次方程等代数运算及变形的前提基础;同时,它也是初中数学系统学习的第一个乘法公式,是学生初步认识公式结构,逐步形成符号意识,开始产生模型思想,进一步强化求简意识的经典范例.二.学情分析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析,①年龄特点:七年级学生易从情感角度激发学习热情;②思维品质:我校学生择优录取,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③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整式加、减、乘等数式运算基础,以及小学学习过的正方形、矩形等图形基础.三.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运算;3.经历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领悟平方差公式的变式应用,能创作平方差公式的变式题组.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究平方差公式,剖析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2.教学难点:掌握公式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深层次理解公式结构,自主创作变式题组. 五.教学方法运用变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组织课堂教学.六.教学构思结合教材和学情,本节课设计了两条主线,即“问题主线”和“情境主线”.问题主线:由问题导入→新知探究→变式应用→思维拓展→问题创作→总结升华→课时检测;情境主线:由断案高手→说理大师→变式赢家→学坛霸主→创作之星→归纳之王→自主演练.两条主线交融互动,贯穿始终,从平方差公式的发生、发现、发展、应用及拓展几个层次设计出了一条条问题串,将整节课不断引导推进,一路生成.七.教学过程第一环节:问题导入问题情境:欢迎来到变式大课堂!今天我们大课堂要从一个小故事开始——这是一个 发生在地主狼大和佃农羊二之间的土地租赁事件.一天,狼大对羊二说:羊二啊!我家土地重新规划了,原来租给你的那块正方形土地,我把它向东增加了3米,向北减少了3米,变成了一块长方形,反正面积没变,你就种这块新地吧!估计你也听不懂,我就画一幅图给你看,如图1、如图2所示:羊二听完一阵茫然~,对狼大说道:老爷听您的!设计说明:为初一的孩子创设了“地主狼大和佃农羊二的土地租赁事件”的小故事,激励孩子通过所学知识帮助羊二作出正确判断.设计的初衷是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温故知新,也渗透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情感态度.第二环节:新知探究问题1:请你判断:羊二吃亏了?变式1:若向东增加5米,向北减少5米呢?变式2:若向东增加b 米,向北减少b 米呢?设计说明:通过激励学生对案情进行合情推理,引导学生从代数和几何两个角度加以推理验证,并将问题由特殊推广到一般,从而让学生发现平方差公式,并启发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结构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公式的探究图2 a-3a+3S 2 图1 向北向东a 图2图1 向北向东a 图3 a-5图4 a-ba+b S 31.公式:(a +b)(a -b) = a 2-b 2①代数2.方法:②几何第三环节:变式应用问题2:(a+3)(a -3)系数变↓变式1:(2a+3)(2a -3)符号变↓变式2:(-2a+3)(-2a -3)位置变↓变式3:(3-2a )(-2a -3)指数变↓变式4:(3-4a 2)(-4a 2-3)因式变↓变式5:(3b -4a 2)(-4a 2-3b)项数变↓(相对于公式而言)变式6:(a +b +c )(a -b +c)设计说明:从一道基本题切入,由浅入深,进行问题变式,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变式题组 通过对变式题组的解答达到两个目的,其一:学会分析式子结构,认清公式中的a 和b ,准确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其二:能了解代数中变式的基本策略,从变化中认清变化的规律,抓住不变的本质.第四环节:思维拓展问题3: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巧算.(1)211002199⨯ (2)))()((12121242+++设计说明:问题2是对平方差公式的直接应用,而问题3是从拆项和添项两个角度对平积 和转化 数形。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平方差公式优质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平方差公式; 2、会用平方差公式简化并计算处理简
单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 难点:灵活利用平方差公式简化并计算 处理简单实际问题。
第2页
【预习导学】
一、自学指导
1、自学1:自学书本P107-108页“探究与思索与例1、
例2”,掌握平方差公式,完成以下填空。5分钟
点拨精讲:在多个因式相乘时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绪,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结果。10分钟
点拨精讲:可将两个因数写成相同两个数和与差,组成平方差公
式结构。
第6页
【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绪,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绪。5分钟
2x 3y 点拨精讲: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后要合并同类项。
第7页
【点拨精讲】(3分钟) 利用平方差公式来计算一些特殊多项式相乘,速度
快、准确率高,但必须注意平方差公式结构特征,找准a、 b.
第8页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堂课收获与迷惑)2分钟
【当堂训练】10分钟
第9页
x2 4
x2 25 y2
1 9a2
多项式 平方差

a ba b a2 b2
和差 差
积 平方差
第3页
【预习导学】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7分钟
3a
点拨精讲:首先判断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确定式子中“a、
b”,a是公式中相同数,b是其中符号相反数。
第4页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绪,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结果。10分钟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及正确运用公式.难点是公式推导的理解及字母的广泛含义.平方差公式是进一步学习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相关代数运算与变形的重要知识基础.1.平方差公式是由多项式乘法直接计算得出的:与一般式多项式的乘法一样,积的项数是多项式项数的积,即四项.合并同类项后仅得两项.2.这一公式的结构特征: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即相同项的平方与相反项的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正数和负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或多项式等代数式.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运用这一公式.例如在运用公式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变形,例如,变形为,两个数就可以看清楚了.3.关于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在学习时应注意:(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上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2)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3)公式中的和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4)对于形如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相乘,就可以运用上述公式来计算.三、教法建议1.可以将“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可能为四项、三项、两项中找出积为两项的特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加以实践检验,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2.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得出为什么有的两个二项式相乘,其积为两项,因为其中两项是两个数的平方差,而另两项恰是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时为零,即(a+b)(a-b)=a2+ab-ab-b2=a2-b2.这样得出平方差公式,并且把这类乘法的实质讲清楚了.3.通过例题、练习与小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这里特别要求学生注意公式的结构,教师可以用对应思想来加强对公式结构的理解和训练,如计算(1+2x)(1-2x),(1+2x)(1-2x)=12-(2x)2=1-4x2↓↓↓↓↑↑(a+b)(a-b)=a2-b2.这样,学生就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不容易出差错.另外,在计算中不一定用一种模式刻板地应用公式,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运算法则,经过变形后灵活应用公式,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计算;2.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以及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难点:用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教学过程设计一、师生共同研究平方差公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多项式的乘法,两个二项式相乘,在合并同类项前应该有几项?合并同类项以后,积可能会是三项吗?积可能是二项吗?请举出例子.让学生动脑、动笔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两个二项式相乘,乘式具备什么特征时,积才会是二项式?为什么具备这些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会是两项呢?而它们的积又有什么特征?(当乘式是两个数之和以及这两个数之差相乘时,积是二项式.这是因为具备这样特点的两个二项式相乘,积的四项中,会出现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合并这两项的结果为零,于是就剩下两项了.而它们的积等于乘式中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继而指出,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对于某些特殊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我们把它写成公式,并加以熟记,以便遇到类似形式的多项式相乘时就可以直接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以后经常遇到(a+b)(a-b)这种乘法,所以把(a+b)(a-b)=a2-b2作为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语言叙述公式.二、运用举例变式练习例1计算(1+2x)(1-2x).解:(1+2x)(1-2x)=12-(2x)2=1-4x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条件是否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并让学生说出本题中a,b分别表示什么.例2计算(b2+2a3)(2a3-b2).解:(b2+2a3)(2a3-b2)=(2a3+b2)(2a3-b2)=(2a3)2-(b2)2=4a6-b4.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只需将(b2+2a3)中的两项交换位置,就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课堂练习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l)(x+a)(x-a);(2)(m+n)(m-n);(3)(a+3b)(a-3b);(4)(1-5y)(l+5y).例3计算(-4a-1)(-4a+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解题情况,让采用不同解法的两个学生进行板演.解法1:(-4a-1)(-4a+1)=[-(4a+l)][-(4a-l)]=(4a+1)(4a-l)=(4a)2-l2=16a2-1.解法2:(-4a-l)(-4a+l)=(-4a)2-l=16a2-1.根据学生板演,教师指出两种解法都很正确,解法1先用了提出负号的办法,使两乘式首项都变成正的,而后看出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相乘的形式,应用平方差公式,写出结果.解法2把-4a看成一个数,把1看成另一个数,直接写出(-4a)2-l2后得出结果.采用解法2的同学比较注意平方差公式的特征,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运算简捷.因此,我们在计算中,先要分析题目的数字特征,然后正确应用平方差公式,就能比较简捷地得到答案.课堂练习1.口答下列各题:(l)(-a+b)(a+b);(2)(a-b)(b+a);(3)(-a-b)(-a+b);(4)(a-b)(-a-b).2.计算下列各题:(1)(4x-5y)(4x+5y);(2)(-2x2+5)(-2x2-5);教师巡视学生练习情况,请不同解法的学生,或发生错误的学生板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解法.三、小结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2.运用公式要注意什么?(1)要符合公式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2)有些式子表面不能应用公式,但实质能应用公式,要注意变形.四、作业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l)(x+2y)(x-2y);(2)(2a-3b)(3b+2a);(3)(-1+3x)(-1-3x);(4)(-2b-5)(2b-5);(5)(2x3+15)(2x3-15);(6)(0.3x-0.l)(0.3x+l);2.计算:(1)(x+y)(x-y)+(2x+y)(2x+y);(2)(2a-b)(2a+b)-(2b-3a)(3a+2b);(3)x(x-3)-(x+7)(x-7);(4)(2x-5)(x-2)+(3x-4)(3x+4).2、《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并通过小结使学生理解公式数学表达式与文字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式的应用及推广.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1)用较简单的代数式表示下图纸片的面积.(2)沿直线裁一刀,将不规则的右图重新拼接成一个矩形,并用代数式表示出你新拼图形的面积.讲评要点:沿HD、GD裁开均可,但一定要让学生在裁开之前知道HD=BC=GD=FE=a-b,这样裁开后才能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希望推出公式:a2-b2=(a+b)(a-b)2.(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及文字表达式;(2)试比较公式的两种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说明: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在使用上有三个优点.(1)公式具体,易于理解;(2)公式的特征也表现得突出,易于初学的人套用(3)形式简洁.但数学表达式中的a与b有概括性及抽象性,这样也就造成对具体问题存在一个判定a、b的问题,否则容易对公式产生各种主观上的误解.依照公式的文字表达式可写出下面两个正确的式子:经对比,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公式的文字表达式抽象、准确、概括.因而也就欠明确(如结果不知是谁与谁的平方差).故在使用平方差公式时,要全面理解公式的实质,灵活运用公式的两种表达式,比如用文字公式判断一个题目能否使用平方差公式,用数学公式确定公式中的a 与b,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计算即准确又灵活.3.判断正误:(1)(4x+3b)(4x-3b)=4x2-3b2;()(2)(4x+3b)(4x-3b)=16x2-9;()(3)(4x+3b)(4x-3b)=4x2+9b2;()(4)(4x+3b)(4x-3b)=4x2-9b2;()二、新课例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102 (2)(y+2)(y-2)(y2+4).解:(1)10298 (2)(y+2)(y-2)(y2+4)=(100+2)(100-2) =(y2-4)(y2+4)=1002-22=10000-4 =(y2)2-42=y4-16.=9996;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103 (2)(x+3)(x-3)(x2+9);(3)59.8 (4)(x- )(x2+ )(x+ ).3.请每位同学自编两道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题目.例2 填空:(1)a2-4=(a+2)();(2)25-x2=(5-x)();(3)m2-n2=()();思考题:什么样的二项式才能逆用平方差公式写成两数和与这两数的差的积?(某两数平方差的二项式可逆用平方差公式写成两数和与这两数的差的积)练习1.x2-25=()();2.4m2-49=(2m-7)();3.a4-m4=(a2+m2)()=(a2+m2)()();例3 计算:(1)(a+b-3)(a+b+3); (2)(m2+n-7)(m2-n-7).解:(1)(a+b-3)(a+b+3) (2)(m2+n-7)(m2-n-7)=[(a+b)-3][(a+b)+3] =[(m2-7)+n][(m2-7)-n]=(a+b)2-9=a2+2ab+b2-9. =(m2-7)2-n2=m4-14m2+49-n2.三、小结1.什么是平方差公式?一般两个二项式相乘的积应是几项式?2.平方差公式中字母a、b可以是那些形式?3.怎样判断一个多项式的乘法问题是否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四、布置作业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a2+b)(a2-b);(2)(-4m2+5n)(4m2+5n);(3)(x2-y2)(x2+y2);(4)(9a2+7b2)(7b2-9a2).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69 (2)53 (3)503 (4)40 39 .3、《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全国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全国一等奖)

平方差公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过程与方法】1在探究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感受数学的简洁美【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出示下列习题,由学生分组完成:(1)1-1= ;(2)m2m-2= ;(3)212-1=【教学说明】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可求得题1,题2,题3根据题目特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上述过程的结构特征与变化特征,并从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后,师生共同归纳上述结构的式子用公式表示为:(ab)(a-b)=a2-b2,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称之为平方差公式(1)推导:(ab)(a-b)=a2-abab-b2=a2-b2(2)公式特点: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这两项中有一项是相同的,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右边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数的平方减去互为相反数的平方)(3)公式中的a、b可以是数、单项式或多项式(4)符合平方差公式特点的乘法式子可直接套用公式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也就是利用图形来表示公式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就是平方差公式,即(ab)(a-b)=a2-b2教学反思平方差公式体现了特殊多项式相乘的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结构特征,从本质上认识符合公式特征的多项式相乘,以便于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平方差公式-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教师姓名杨丽萍单位名称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填写时间学科数学年级/册八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平方差公式难点名称准确找到公式中的a与b,能够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从多项式乘法到乘法公式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第一种归纳、总结。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困惑主要在于对公式的结构特征的理解和对字母能代表任意的数或整式的意义的理解,必须帮助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够让学生灵活地运用平方差公式。

难点教学方法采用“课前先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本着以学生课前先学—小组探究—跟踪训练—总结梳理的原则,采用学案导学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验证”的学法,相应的采用“指导观察—引导思考—启发猜想—组织验证”的教法。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灰太狼开了间租地公司,一天他把一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慢羊羊种植有一年他对慢羊羊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再继续租给你, 你也没吃亏,你看如何”慢羊羊一听觉得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回到羊村,就把这件事对喜羊羊他们讲了,大家一听,都说道:“村长,您吃亏了!”慢羊羊村长很吃惊…同学们,你能告诉慢羊羊这是为什么吗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探究:平方差公式1 1-12 m2m-23 212-14 aba-b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观察思考:①等式左边相乘的两个多项式有什么特点②等式右边的多项式有什么规律③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上述等式的规律吗(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等式结构特征)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aba-b=a2-b2你能将上面发现的规律推导出来吗从数的角度考虑利用多项式乘法推导:aba-b=a2-abab-b2= a2-b23活动:自主探究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动手做一做:在一块边长为acm的正方形纸板上,因为工作需要,中间挖去一块边长为b厘米的小正方形,请问剩下的面积有多少还能通过剪纸拼图的方法来计算这个图。

平方差公式 公开课大赛(省)优【一等奖教案】

平方差公式    公开课大赛(省)优【一等奖教案】

14.2乘法公式14.2.1平方差公式1.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理解.(重点)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应用.(重点)一、情境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2.教师肯定学生的表现,并讲解一种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平方差公式.二、合作探究探究点:平方差公式【类型一】判断能否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下列运算中,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x+y)(x+y)B.(-x+y)(x-y)C.(-x-y)(y-x)D.(x+y)(-x-y)解析:A中含x、y的项符号相同,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错误;B中(-x+y)(x-y)=-(x-y)(x-y),含x、y的项符号相同,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错误;C中(-x-y)(y -x)=(x+y)(x-y),含x的项符号相同,含y的项符号相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正确;D中(x+y)(-x-y)=-(x+y)(x+y),含x、y的项符号相同,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对于平方差公式,注意两个多项式均为二项式且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类型二】直接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5)(3x+5);(2)(-2a-b)(b-2a);(3)(-7m+8n)(-8n-7m);(4)(x-2)(x+2)(x2+4).解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1)(3x -5)(3x +5)=(3x )2-52=9x 2-25;(2)(-2a -b )(b -2a )=(-2a )2-b 2=4a 2-b 2;(3)(-7m +8n )(-8n -7m )=(-7m )2-(8n )2=49m 2-64n 2;(4)(x -2)(x +2)(x 2+4)=(x 2-4)(x 2+4)=x 4-16.方法总结:应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左边是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2)右边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3)公式中的a 和b 可以是具体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类型三】 平方差公式的连续使用求2(3+1)(3+1)(3+1)(3+1)的值.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可把2看成是(3-1),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即可算出结果.解:2(3+1)(32+1)(34+1)(38+1)=(3-1)(3+1)(32+1)(34+1)(38+1)=(32-1)(32+1)(34+1)(38+1)=(34-1)(34+1)(38+1)=(38-1)(38+1)=316-1.方法总结:连续使用平方差公式,直到不能使用为止.【类型四】 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运算利用平方差公式简算:(1)2013×1923;(2)13.2×12.8. 解析:(1)把2013×1923写成(20+13)×(20-13),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2)把13.2×12.8写成(13+0.2)×(13-0.2),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解:(1)2013×1923=(20+13)×(20-13)=400-19=39989; (2)13.2×12.8=(13+0.2)×(13-0.2)=169-0.04=168.96.方法总结:熟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并构造出公式结构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五】 化简求值先化简,再求值:(2x -y )(y +2x )-(2y +x )(2y -x ),其中x =1,y =2.解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展开并合并同类项,然后把x 、y 的值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2x -y )(y +2x )-(2y +x )(2y -x )=4x 2-y 2-(4y 2-x 2)=4x 2-y 2-4y 2+x 2=5x 2-5y 2.当x =1,y =2时,原式=5×12-5×22=-15.方法总结:利用平方差公式先化简再求值,切忌代入数值直接计算.【类型六】 利用平方差公式探究整式的整除性问题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 ,整式(3n +1)(3n -1)-(3-n )(3+n )的值一定是10的倍数吗?解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对代数式化简,再判断是否是10的倍数.解:原式=9n 2-1-(9-n 2)=10n 2-10=10(n +1)(n -1),∵n 为正整数,∴(n -1)(n+1)为整数,即(3n +1)(3n -1)-(3-n )(3+n )的值是10的倍数.方法总结:对于平方差中的a 和b 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在探究整除性或倍数问题时,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类型七】 平方差公式的实际应用王大伯家把一块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了邻居李大妈.今年王大伯对李大妈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减少4米,另外一边增加4米,继续租给你,你看如何?”李大妈一听,就答应了.你认为李大妈吃亏了吗?为什么?解析:根据题意先求出原正方形的面积,再求出改变边长后的面积,然后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解:李大妈吃亏了.理由:原正方形的面积为a 2,改变边长后面积为(a +4)(a -4)=a2-16,∵a 2>a 2-16,∴李大妈吃亏了.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然后根据公式化简解决问题.【类型八】 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 ),把剩下部分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利用这两幅图形的面积,可以验证的乘法公式是______________.解析:∵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2-b 2,右图中梯形的面积是12(2a +2b )(a -b )=(a +b )(a -b ),∴a 2-b 2=(a +b )(a -b ),即可验证的乘法公式为:(a +b )(a -b )=a 2-b 2.方法总结:通过几何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对平方差公式做出几何解释.三、板书设计平方差公式文字语言: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符号语言:(a +b )(a -b )=a 2-b 2学生通过“做一做”发现平方差公式,同时通过“试一试”用几何方法证明公式的正确性.通过这两种方式的演算,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因此教材中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理解并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重点)2.能灵活运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问题:1.我们学习过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角之间都有什么数量关系?2.用你的30°角的直角三角尺,把斜边和30°角所对的直角边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看它的边角具有什么性质.二、合作探究探究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 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 =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cm ,则AB 的长度是( )A .3cmB .6cmC .9cmD .12cm解析: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C =90°,∴∠ACD =∠B =30°.在Rt △ACD 中,AC =2AD =6cm ,在Rt △ABC 中,AB =2AC =12cm.∴AB 的长度是12cm.故选D.方法总结:运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时,要分清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类型二】 与角平分线或垂直平分线性质的综合运用如图,∠AOP =∠BOP =15°,PC ∥OA 交OB 于C ,PD ⊥OA 于D ,若PC =3,则PD等于( )A .3B .2C .1.5D .1解析:如图,过点P 作PE ⊥OB 于E ,∵PC ∥OA ,∴∠AOP =∠CPO ,∴∠PCE =∠BOP +∠CPO =∠BOP +∠AOP =∠AOB =30°.又∵PC =3,∴PE =12PC =12×3=1.5.∵∠AOP =∠BOP ,PD ⊥OA ,∴PD =PE =1.5.故选C.方法总结: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与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综合运用时,关键是寻找或作辅助线构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类型三】 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探究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BAC 的平分线,过点D 作DE ⊥AB .DE 恰好是∠ADB 的平分线.CD 与DB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解析:由条件先证△AED ≌△BED ,得出∠BAD =∠CAD =∠B ,求得∠B =30°,即可得到CD =12DB . 解:CD =12DB .理由如下:∵DE ⊥AB ,∴∠AED =∠BED =90°.∵DE 是∠ADB 的平分线,∴∠ADE =∠BDE .又∵DE =DE ,∴△AED ≌△BED (ASA),∴AD =BD ,∠DAE =∠B .∵∠BAD =∠CAD =12∠BAC ,∴∠BAD =∠CAD =∠B .∵∠BAD +∠CAD +∠B =90°,∴∠B =∠BAD =∠CAD =30°.在Rt △ACD 中,∵∠CAD =30°,∴CD =12AD =12BD ,即CD =12DB . 方法总结: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表示线段倍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如果问题中出现探究线段倍分关系的结论时,要联想此性质.【类型四】 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AC =50m ,AB =40m ,∠BAC =150°,这种草皮每平方米的售价是a 元,求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多少元?解析:作BD ⊥CA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D .在Rt △ABD 中,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求BD ,即△ABC 的高.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求解.解:如图所示,作BD ⊥CA 于D 点.∵∠BAC =150°,∴∠DAB =30°.∵AB =40m ,∴BD =12AB =20m ,∴S △ABC =12×50×20=500(m 2).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a 元,所以一共需要500a 元.方法总结:解此题的关键在于作出CA 边上的高,根据相关的性质推出高BD 的长度,正确的计算出△ABC 的面积.三、板书设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是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节课借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究并归纳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足之处是部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和作业中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平方差公式 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 平方差公式  教学设计-一等奖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a +b)(a-b)=a2-b2
3、了解平方差公式得几何背景,会应用公式计算
4、进一步体会转化数形结合等思想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及正确运用公式。
2、难点是公式推导的理解及字母的广泛含义,并会用几何图形解释公式
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自由选择,不强加给学生任务,充分体现减负思想和人性化设计.
(6)几何证明
用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不同求法解释平方差公式.
多媒体展示:图形割补得到矩形.
上图(1)、(2)说明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解释,即(a+b)(a-b)=a2-b2
想——议——证
小组交流
举例证明公式.
给公式命名
语言叙述:任意两个数的和乘以这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进一步了解与证明公式:
二、








1、你的猜想是否具有一般性
你能举例证明你们的猜想吗
(2)代数证明(多项式乘法法则)
(a+b)(a-b)=a2-ab+ba+b2
即(a+b)(a-b)=a2-b2
抽象得出公式
并给公式取名.
(3)导入总课题——整式乘法公式
(4)抓住特点命名为平方差公式——补充子课题.
(5)用文字语言叙述平方差公式.
2、抓住特点,逆用公式.
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逆向思维,进一步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综合运用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15.2.1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桂平市西山一中覃娟娟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
运算.
2.在数学活动中建立平方差公式模型,感受数学公式的意义和作用。

3.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达,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回顾思考:
1、多项式乘法法则:( m + a )( n + b ) = m n + m b + a n + a b
x+(a+b)x+ab 2、如果m=n,且都用 x 表示,那么上式就成为:(x+a)(x+b)=2
二、新课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
(1)(x+y)(x-y)
(2)(2a+b)(2a-b)
2、教师提问:1)上述式中都有什么样的规律?
2)能不能用字母来表现它呢?学生活动:讨论,并回答出教师提问.
3、师生共同归纳出平方差公式
2
2
)
)(
(b
a
b
a
b
a-
=
-
+
4、师生共同探讨用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课件演示图形).
5、师生共同分析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
6、练习:
判断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
①(a−b)(b−a) ;② (a+2b)(2b+a);
③-(a−b)(a+b) ;④ (-2x+y)(y−2x).
三、例题讲解
例1 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5+6x)(5−6x); (2) (b+2a)(2a−b); (3) (-x+2y)(-x−2y).
评析:1)认清结构,找准a、b
2)运用平方差公式时,要紧扣公式的特征,找出相同的“项”和符号相反的“项”,然后应用公式;
例2:计算:
(1)102 × 98 ;(2)(y+2)(y-2)-(y-1)(y+5).
评析:1)巧妙的化为公式形式;
2)只有符合公式才能应用公式,否则,只能应用多项式与多项式乘
法法则进行运算。

四、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指出下列计算中的错误:
(1)
2
2
1
)
2
1
)(
2
1(x
x
x-
=
-
+
(2) 4422222)2)(2(b a b a b a -=-+
(3) 2223)23)(23(n m n m n m -=-+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抢答,师生共评.
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a+3b)(a −3b); (2)(3+2a)(-3+2a); (3)51×49;
学生独立完成,代表到黑板上板演,再让其他学生充当老师评改,接着再师生共评.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2、应用平方差公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本p.156
习题15.2 第1题(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