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模版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8e580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c.png)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本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项目场地管理,保障施工期间的卫生环境,提升施工品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场容卫生管理1.施工现场整洁: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垃圾、废弃物或其他杂物,随时清理施工现场积水、泥浆。
2.施工设施布置:施工期间,应合理布置施工设施,确保其不影响周边环境和交通。
施工设施应按规定存放,不得阻挡疏散通道。
3.危险废物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置,保证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噪音控制:施工现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限制施工时间段内的噪音工作,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5.粉尘防治:施工地点应按照要求进行尘土控制,采取湿喷、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6.污水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应进行合理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三、环保管理1.环境评估:项目实施前应进行环境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环境监测:项目施工期间,应进行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质、噪音等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节能减排,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4.绿化建设:项目现场应进行绿化建设,包括植树种草等,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5.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对周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限制捕捉、破坏野生动植物。
6.废物管理:项目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四、责任与监督1.责任制度:明确项目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落实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
2.监督检查:项目相关人员应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违规处理:对违反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3篇)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b33ea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b.png)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公共建筑、商业场所、工业园区等。
第三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高效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操作。
第二章负责机构和人员第四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机构提供卫生管理服务。
第五条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对场所环境卫生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处罚。
第六条场所管理单位应设立专职或兼职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每日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要求第七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定期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卫生清洁制度、垃圾分类制度等。
第八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环境卫生检查机制,由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
第十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场所环境卫生档案,记录每天的卫生情况和处理措施。
第十二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制定卫生清洁制度,明确各项卫生任务和责任分工,确保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卫生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场所管理单位应制定垃圾分类制度,提倡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五条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场所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处罚。
第十六条对于无证经营、超标排放、违规操作等严重违法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对于场所管理单位未按规定采取整改措施的,可以依法暂扣经营许可证或关闭停业。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修订由场所管理单位负责,并报上级卫生监督部门备案。
加工场地卫生管理制度
![加工场地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004db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d.png)
一、总则为保障加工场地的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加工场地,包括原料加工区、生产区、包装区、仓储区等。
三、卫生管理职责1. 生产部负责制定加工场地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加工场地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本部门加工场地卫生达标。
3. 所有员工都有义务保持加工场地卫生,共同维护工作环境。
四、卫生管理要求1. 加工场地应保持整洁、干净、无积水、无异味,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2. 原料加工区、生产区、包装区、仓储区等区域应划分明确,防止交叉污染。
3. 员工进入加工场地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鞋,并保持个人卫生。
4.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及时清理,不得随意丢弃。
5. 定期对加工场地进行消毒,包括地面、设备、工具等。
6. 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五、卫生检查与考核1. 生产部每月对加工场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员工个人卫生等。
2. 检查结果纳入部门考核,对卫生状况良好的部门给予表扬,对卫生状况差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另行规定。
七、卫生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措施1. 建立卫生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管理职责。
2. 定期开展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3. 加强卫生设施设备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5. 加强对废弃物、污水、废气等污染物的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6. 定期对加工场地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7. 建立卫生档案,记录卫生管理工作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加工场地卫生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50a1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b.png)
一、总则
为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营造舒适、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环境卫生责任
1.场所管理者是场所环境卫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2.场所工作人员应按照本制度要求,自觉维护场所环境卫生。
三、环境卫生标准
1.场所内地面、墙面、门窗、设施设备等应保持整洁、无污渍、无破损。
2.垃圾应分类投放,做到日产日清,不得乱扔乱倒。
3.厕所应保持干净、卫生,无异味,定期消毒。
4.绿化区域应保持整洁,无杂草、无杂物。
5.公共场所应保持通风、透气,空气清新。
四、环境卫生管理措施
1.场所管理者应定期对场所进行全面清扫,确保环境卫生。
2.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指导工作人员和顾客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3.加强厕所管理,配备充足的卫生用品,定期进行消毒。
4.绿化区域定期修剪、施肥、浇水,保持绿化植物生长良好。
5.加强公共区域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五、环境卫生检查与考核
1.场所管理者应定期对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设立环境卫生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对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个人和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六、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场所管理者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场地卫生制度
![场地卫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d8714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6.png)
场地卫生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场地的卫生和安全,提高场地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保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公共场所、办公场所、生产场所、仓储场所等场地的卫生管理。
第三条场地卫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确保场地卫生和安全。
第四条场地卫生管理责任人为场地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场地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场地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卫生知识和业务能力,定期接受卫生培训。
第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场地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依法查处违反本制度的违法行为。
二、场地卫生要求第七条场地应保持整洁,无垃圾、粪便、痰迹等污染物,无害虫、老鼠等病媒生物。
第八条场地内应设置足够的垃圾容器,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垃圾容器清洁。
第九条场地内的公共设施应保持完好,无破损、污垢等情况。
第十条场地内的厕所应保持清洁,定期喷洒消毒剂,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第十一条场地内的餐饮区域应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场地内的员工宿舍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床铺叠放整齐,衣物存放规范。
第十三条场地内的生产区域应严格执行生产卫生制度,做好工艺流程和设备维护。
第十四条场地内的仓储区域应合理规划,物品堆放整齐,标识清晰。
第十五条场地应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确保场地卫生状况良好。
三、卫生管理措施第十六条场地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责任人和卫生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场地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场地负责人应定期对场地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场地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卫生档案,记录卫生管理情况。
第二十条场地负责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场地卫生状况。
四、卫生应急处置第二十一条场地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2116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3.png)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营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场所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生活区等。
第三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第五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所需经费纳入场所年度预算,确保环境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二章环境卫生责任第六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实行分区负责制,各部门负责本区域的卫生清洁和维护。
第七条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区域的卫生工作,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第八条员工应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
第九条场所内禁止吸烟,吸烟区应设置在指定区域,不得影响他人。
第十条场所内禁止饲养宠物,特殊情况需经批准。
第三章环境卫生设施与维护第十一条场所应配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垃圾箱、垃圾桶等,并保持设施整洁、完好。
第十二条场所应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场所应设置充足的洗手间,保持洗手间清洁、卫生,配备洗手液、纸巾等用品。
第十四条场所应设置分类垃圾箱、垃圾桶,引导员工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第十五条场所应定期对垃圾箱、垃圾桶进行清洗、消毒,防止异味产生。
第四章环境卫生检查与考核第十六条场所应建立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环境卫生检查结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对环境卫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确保环境卫生质量。
第五章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第十九条场所应加强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境卫生意识。
第二十条场所可通过举办环境卫生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引导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学校运动场地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运动场地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a947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b.png)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运动场地的卫生管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运动场地,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
三、卫生管理职责1.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运动场地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2. 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场地的卫生打扫。
3. 学生会卫生检查小组负责定期对运动场地卫生进行检查。
四、卫生管理要求1. 运动场地地面保持清洁,无杂物、无积水。
2. 运动器材设施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3. 严禁在运动场地乱丢垃圾、乱涂乱画。
4. 学生运动时,注意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
5. 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地。
五、卫生管理措施1. 制定运动场地卫生责任区,明确责任到人。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场地卫生打扫,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 加强对运动器材设施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消毒。
4. 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5. 定期对运动场地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管理职责,成绩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规定的个人和集体,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具体措施如下:1. 运动场地每日清扫:由后勤部门负责,每日对运动场地进行清扫,确保地面无杂物、无积水。
2. 运动器材消毒:定期对运动器材进行消毒,确保运动器材卫生安全。
3. 学生卫生教育: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
4. 卫生检查:学生会卫生检查小组每周对运动场地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后勤部门。
5. 卫生评比:每月对运动场地卫生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学校运动场地卫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体育锻炼环境。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9篇)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8738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1.png)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本公司为维护员工健康及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特订定本准则。
2.凡本公司卫生事宜,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行之。
3.本公司卫生事宜,除总务及生产单位(安全卫生委员会)负责外,全体人员,须一体确实遵行。
4.凡新进入员务必了解卫生的重要与应用的知识。
5.各工作场所内,均须持续整洁,不得堆积足以发生臭气或有碍卫生之垃圾、污垢或碎屑。
6.各工作场所内之走道及阶梯,至少须每日清扫一次,并须采用适当方法减少灰尘的飞扬。
7.各工作场所内,应严禁随地吐痰。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二)为加强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建立礼貌、整洁、优美的办公环境,促进机关精神礼貌建设使机关干部能有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一、机关全体职工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自觉遵守卫生清洁规定,坚持每一天打扫室内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墙壁无尘、地面亮洁、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
二、机关工作人员要遵守社会公德。
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烟头、果皮、纸屑等,不乱倒垃圾,自觉提升环境卫生。
三、各单位机动车辆务必按划定的位置停放,非机动车辆一律在车栅停放。
禁止院内乱放乱停。
四、机关公共场所卫生实行划块包干职责制。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三)一、目的为营造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环境卫生管理流程,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部所有办公区域以及工厂车间、仓库等,公司所有工作场所的卫生管理与办公设备的使用维护。
三、个人办公区域的维护1、每位员工应时刻保证自己的办公桌面物品整齐、整洁无杂物,不得摆放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2、特殊岗位的人员(如仓库管理员)应保证自己工作管辖区域(例如仓库)内货物摆放有序、无废弃物等。
3、办公桌上不能堆放货物、包装废品、实验材料等,应及时办理入库或清理。
4、办公室内需摆放文件柜、办公桌、电脑等办公设施的,应规范、合理、整齐并随时持续清洁。
5、使用文件柜、保险柜等的员工,应持续文件柜、保险柜的外观干净;内部文件资料摆放整齐;顶部不摆放旧资料、旧文件、旧物品等杂物,持续整体美观。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5篇)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943cb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d.png)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的大门、围墙应完整、牢固、美观,场内场周围应清洁;门墙材质与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应相符。
尺寸应符合规定要求。
2、施工工地在大门内明显处应设置统一样式的施工标牌,内容齐全,工整美观,并经常保持整洁完好。
3、大门内应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合理,与现场实际基本相符;应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板,消防保卫管理制度板;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板。
4、现场要有排水措施,运输道路平整、畅通。
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渣土要及时清理,运出,散料、未运出的废料要及时覆盖。
5、对于可回收材料要制定回收制度,对有污染的材料要采取防浯措施;对于水电要制定防滴防漏措施和节约措施;6、办公室、宿舍要保持整洁、有序。
生活区无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
7、冬季取暖煤炉的防煤气中毒设施必须齐全有效,经验收合格发证后,方可使用。
8、食堂、伙房要做到三证齐全并有一名工地领导主管卫生管理工作,设兼职或专职的卫生管理人员。
食堂、伙房设置前要经当地防疫部门审批,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
9、伙房内外要整洁,炊具灶具要干净,保证不吃腐败食物。
操作人员勤洗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上岗不得吸烟,工作服保持整洁。
操作室的刀具等及生熟食物要分开,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
10、施工现场内厕所应有专人保持清洁,按规定采取冲水或加盖措施,及时打药,防止蚊蝇繁殖。
11、施工工程要搭设封闭式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建筑垃圾,建立防扬尘措施。
搅拌机应按规定安装除尘装置,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冲洗应设置沉淀池。
运输车不得带泥沙驰出现场,不在现场外的道路上遗撒。
12、施工现场对强噪声机械设备应设置降噪声措施,人为活动的噪声应有控制措施。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以及环保管理工作的检查记录。
将大气、水以及噪声污染控制在国家的标准范围以内。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2)一、总则为了确保项目场容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好项目场地的整洁和环境的良好,提升项目形象,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e8084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4.png)
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场所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场所卫生管理制度(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场所卫生管理制度1一、卫生许可证悬挂在大厅,入口等醒目处。
二、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
三、环境应整洁、明亮、舒适。
随时清扫地面废弃物,并有带盖的专用容器存放。
四、有健全的卫生制度,店内有消毒设施或消毒池(区),理发、染(烫)分区设置,分别设置机械通风。
五、理发用围布、毛巾、美容用毛巾、面巾、床单、被套等应清洁,一客一用一消毒。
六、美容工具、理发工具、胡刷用后应消毒。
清洗消毒后的工具应分类存放。
七、有患头口等皮肤传染病的顾客用的理发工具,用后及时消毒,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八、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九、从业人员在工作前,双手必须清洗消毒,应穿清洁的工作服,洁面时应戴口罩。
十、生活美容场所不得从事医疗美容服务。
十ー、供顾客用的'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要求。
场所卫生管理制度2一、明确职责划分院内各办公房间及其对应的走廊、地面和窗户的卫生由各使用单位负责清扫擦拭;领导办公室及大厅公共卫生及室外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
二、认真及时清扫室内卫生清扫包括以下事项:1、室内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桌面及文卷柜上无杂物,室内无与办公无关的物品;?2、棚顶无灰吊,墙上及墙上的粘贴悬挂物上无灰尘,墙上不得乱钉乱挂;3、门窗及玻璃干净、明亮,室内、外无污渍;4、地面清扫及时、干净;?5、桌椅、板凳、书柜、卷柜等易落灰尘的物品随时擦拭;房门拉手处、灯开关无污渍;?6、饮水机、水杯等物品和微机显示屏、主机、键盘上无灰尘污渍;?7、室内卫生应坚持做到每日清扫地面,擦拭桌椅,办公物品整理摆放有序;每月大扫除中应包括以上所列各项,要物见本色,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无卫生死角。
公司场地卫生管理制度
![公司场地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ba510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3.png)
公司场地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公司场地的卫生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该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的场地卫生管理工作。
二、责任主体1. 公司全体员工都有维护公司场地卫生的责任,应按照规定认真履行卫生管理制度。
2. 部门主管应对本部门的场地卫生管理工作负主要责任。
3. 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全公司的卫生管理工作。
三、卫生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员工应加强卫生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的可能。
2. 分工合作。
各部门应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划分卫生管理责任,形成工作配合和协同合作的制度。
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场地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制定改进措施,以确保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四、具体措施1. 环境清洁(1)每日有专人负责清扫公司场地,保持办公区域、休息区域、厨房、卫生间等地方的干净整洁。
(2)保持公司场地的通风良好,定期清洁空调、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等设备,防止细菌滋生。
2. 垃圾分类(1)员工应根据垃圾分类要求,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垃圾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分类桶中。
(2)定期清运垃圾,确保垃圾不会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维护公司场地的卫生环境。
3. 食品安全(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保证公司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尤其是冷热食物的存放和加热要符合卫生标准。
(2)食品采购要选择正规渠道,严禁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保证员工的饮食健康。
4. 使用公共设施(1)公司设施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为公共设施,员工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持清洁,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
(2)定期检查公共设施的运作情况,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五、监督检查1. 行政部门应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卫生管理情况,形成检查报告,并向部门主管和员工反馈。
2. 对于发现的问题,行政部门应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直至问题解决。
六、奖惩制度1. 对于表现良好的部门和员工,公司可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管理水平。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49c5b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e.png)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确保场所环境卫生的安全和整洁,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护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机构/单位内的各个场所环境,包括工作区、会议室、办公室、洗手间、厨房等。
三、责任分工1.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宣传本制度,监督和检查落实情况。
2. 各部门负责各自场所环境的卫生管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日常卫生清扫工作。
3. 全体员工要自觉遵守卫生管理制度,保持自己的工作台和周围环境的整洁。
四、卫生管理措施1. 日常清洁(1)每天清扫各个场所,包括地面、桌面、家具等,确保无垃圾和污渍。
(2)清洁工具和清洁剂要定期更换和清洗,保持清洁效果。
(3)除尘工作要定期进行,尤其是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的清理。
2. 垃圾管理(1)工作期间产生的垃圾要及时倒入指定的垃圾桶中,保持场所的整洁。
(2)垃圾桶要定期清理,避免产生异味和传播病菌。
3. 消毒措施(1)洗手间和厨房要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到的地方,如水龙头、马桶等。
(2)提供必要的消毒用品,如洗手液、消毒水等。
4. 害虫防治(1)定期进行害虫防治工作,如蟑螂、老鼠等。
(2)保持场所的卫生,封堵可能出现的害虫入口。
五、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公司/机构/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款等。
六、制度宣传公司/机构/单位要定期组织卫生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七、制度评估公司/机构/单位要定期开展对卫生管理制度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八、附件无以上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二)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发生;2、所有炊事人员须定期体检,持有效健康证方可上岗;3、炊事人员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换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五不(即:不随地吐痰,不抽烟,不用手抓食品,不对仪器打喷嚏咳嗽,不直接用勺尝味);4、洗碗池、洗菜池及时擦洗疏通,厨房每日三擦三扫,做到清洁、舒适;5、严格执行双墩、双刀制,生熟分开制,杜绝交叉感染;6、餐具、茶具、炊具、灶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7、采购各种肉类,必须坚持索要检疫证件及屠宰证明等制度;8、环境卫生要做到无脏、无异味,泔水桶、垃圾车、废品堆、下水道要及时处理清运,保持整洁,厕所应经常冲洗,防堵防漏;金理想幼儿园金理想幼儿园餐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1、成立消毒检查小组。
2024年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篇
![2024年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41d0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1.png)
2024年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篇目录第1篇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2篇商综楼工程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3篇施工生产现场环境文明卫生管理制度第4篇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第5篇施工现场环境卫生与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工地生活卫生纳入工地总体规划,设置醒目的环境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并设立卫生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
2、工地四周应设立连续、封闭的围墙,市中心区不低于2.5米,其他地段不低于2.2米,并保持稳固、整洁,同时未经批准不得在围墙外堆放建筑材料及垃圾等,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
3、工地现场无大面积积水,道路通畅,经常保持清洁,生活区、办公室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有盖垃圾通,并每天倾倒清洗,楼层必须安装水斗和下水道。
4、工地现场必须有良好的派水沟,经常保持沟底清,无垃圾,无泥浆、污水等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沟现象。
5、建筑垃圾应堆置在规定的地点,生活垃圾应有专用容器存放,并及时清运,要落实各项除害措施,严格控制“四害”滋生。
6、工地应设医务室或巡回医疗点,医务人员要明确职责,做好防病、治病和卫生工作。
商综楼工程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商综楼工程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关于建立卫生责任区的管理规定为创建一流文明现场,现制定如下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 1.所有办公室、电工房等必须有使用人员天天进行清理、打扫,做到窗明几净,文明卫生,无异味,无各种害虫等,各种工具、用具、生活用品必须按规定放置。
对卫生达不到要求的,将对使用人员共同处罚。
2.生产区内工作面由各工种在施工中施工后进行清理、清扫,做到'工完料尽'搞好'落手清'工作,检查卫生及'落手清'不合格时,由当时施工的工种负责并进行处罚。
3.厕所为一个卫生区,由专人负责,任何时候检查不合格则对该工人进行处罚。
4.大门口地坪、宣传栏前地坪为一个卫生区,由所有进场外用工队伍按每月轮值负责,在任何时间不合格者都将进行处罚。
设备场地管理制度和清扫卫生制度(5篇)
![设备场地管理制度和清扫卫生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a78c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4.png)
设备场地管理制度和清扫卫生制度一、值班人员对本岗位的下列设备、设施和用具负有管理保护责任。
1、场地的所有设备、材料和配备的消防、安全和其他用具等;2、所有房屋构件,本岗位的各种装置设施和用具等;3、本岗位的各种记录、表格等;4、运行维护需用的材料、备件等;当班人员有责任保证上述设备和物品不得遗失、损坏,并做到完备整洁。
二、本岗位设施应做到心中有数,逐个清点。
三、当班人员按分工保证环境、设备的整洁卫生,每天必须对设备做一次清洁工作,保持设备本体、台板、基础上无油渍和灰尘等。
四、当班人员对办公区域、地面、门窗、桌椅等每班都要全面清扫、擦抹,并做好卫生工作。
五、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必须把现场设备等清理干净。
六、化验人员要保持各种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整齐。
七、对日常工作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规定要求定点分类放置,能回收利用的,送废品库以旧换新。
设备场地管理制度和清扫卫生制度(2)设备场地管理制度是指对于场地内的设备的管理规定,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下面是一个设备场地管理制度的示例:1. 场地使用- 使用人员需提前预约并按时使用,不能滞留超时。
- 使用人员需遵守场地使用规定,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进行危险行为。
- 长期使用的团队或项目需申请场地使用权限,并且定期进行更新。
2. 设备维护- 设备管理人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发现设备故障或损坏时,需及时报修或更换。
- 使用人员需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设备,并注意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3. 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人员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 严禁在设备周围堆放杂物,保持设备周围的通道畅通。
- 使用人员需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定,如佩戴防护设备、避免操作失误等。
清扫卫生制度是指对于场地内的清洁和卫生管理的规定,以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卫生。
下面是一个清扫卫生制度的示例:1. 日常清洁- 每日定时清扫场地,包括地面、墙壁、桌椅等。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五篇)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8430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a.png)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医院提倡爱清洁、讲卫生、讲社会公德,全院职工应自觉维护医院环境和各个科室内环境卫生。
二、医院辖区内禁止下列行为:1、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扔污物、不准从室内向外抛弃废物。
2、不准在办公室内乱堆、乱放、乱挂个人生活物品或食品。
3、不准在楼道内存放有碍通行的废旧物品。
4、不准随意移动和损坏医院卫生设备、设施。
三、环境卫生、室内卫生职责分工1、医院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楼道、楼道围裙、楼梯扶手、仪容镜、窗台的保洁工作由保洁员负责,每一天清扫一次。
医院的会议室由保洁员每周打扫一次。
2、各科室内卫生由各科室人员负责。
四、职责要求1、医院成立卫生督查小组负责医院环境卫生的督导检查工作。
2、保洁员要清扫承担的卫生区段,并把清扫的垃圾及时清运到垃圾点,做到日产日清,无积存。
每次清扫垃圾后要及时冲洗干净垃圾箱。
3、医院各科室人员应每一天下午下班之前将本科室的卫生清扫干净,并服从卫生督查小组的批评意见。
4、全院职工应尊重保洁员的劳动成果。
五、医院的环境卫生由卫生督查小组每周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报院委会。
六、对认真执行本规定,维护医院环境卫生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的科室和个人,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教育、警告、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等处罚。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二)是指对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进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公共场所是指供公众共同使用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学校、医院、饭店等。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一、卫生巡查管理制度1. 环境卫生巡查频率:公共场所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巡查,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每天至少巡查一次,医院、学校等场所,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2. 巡查内容:巡查人员应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设施设备的清洁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垃圾处理是否及时、食品存储和加工是否合格等。
3. 巡查记录和整改措施:巡查人员应制定巡查记录,记录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并将记录向管理部门报告。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0a669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e.png)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场所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场所环境卫生水平,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办公室、生产车间、食堂、宿舍、厕所等。
第三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管理、科学规范、人人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第五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清洁、环境卫生监测、环境卫生宣传教育等。
第六条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
第二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第七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与场所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垃圾容器、厕所、洗手池、排水系统、清洁工具、消毒设施等。
第九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条禁止擅自拆除、迁移、改建场所环境卫生设施。
确需拆除、迁移、改建的,应当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并按照不低于原有标准重新建设。
第三章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第十一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由场所管理者负责,应当明确专人负责环境卫生设施的清洁、消毒、维修等工作。
第十二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其卫生、整洁。
第十三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出现故障或者损坏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修复、更换等费用,由场所管理者承担。
第四章环境卫生清洁第十五条场所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应当实行日常清扫制度,保持场所环境整洁。
第十六条场所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采用环保、低碳的清洁技术和清洁产品。
第十七条场所环境卫生清洁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清洁工作质量。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4b16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2.png)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背景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卫生,营造优美、整洁的社会环境,本着先预防、避免发生事故的原则,制定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规范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任何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三、职责和义务1. 负责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的人员是该场所的管理员和工作人员。
2. 管理员必须对该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全面负责,确保场所的环境整洁、卫生。
3. 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本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对场所环境进行清洁、消毒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环境卫生问题。
四、规范管理1. 环境卫生的要求(1)室内环境要求:a. 空气质量:应该保证通风、流通、清洁的空气。
b. 清洁度:墙体、地面、天花板、家具、设备等要经常清洁,特别是公共场所和高频率使用的场所更应注意清洁卫生。
c.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
(2)室外环境要求:a. 废弃物和污水排放应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b. 环境中病媒生物的防控要加强。
2. 环境卫生的管理(1)室内环境卫生管理:a. 做好清洁工作:日常清洁包括擦拭、扫灰、擦洗、消毒、垃圾清理等。
b. 提供清洁用具: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洁用具和清洁材料,并颁发使用规范。
c. 环境检查:对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室外环境卫生管理:a. 垃圾分类: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b. 环境整治:对污水排放不合格等问题进行整治,确保环境保护合格。
c. 定期清理:对公共场所周边进行定期清理,积极预防病媒生物滋生。
五、奖惩制度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实行评分制度,对评分较低的场所予以约谈、警告、责令整改等处理措施,连续评分不达标的,可以采取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惩罚措施。
对评分较高的场所给予表彰、奖励。
六、附则本制度实行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立项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本制度的执行效果。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5篇)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9a43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5.png)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为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职责感和归属感,推进公司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树立公司形象,特制定生产系统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卫生管理的范围为生产系统各部门、各科队办公室、会议室、澡堂、厕所、花坛、门窗等办公场所主副井材料堆放、机电机修工房的卫生。
二、卫生管理的标准是。
所有人员务必着装上岗,持续个人卫生;室内外门窗上无浮尘,地面无污物、污水、浮土;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浮尘;照明灯、电风扇、空调上无浮尘;档案柜内各类资料排列整齐,无灰尘,柜顶无乱堆乱放现象;办公桌上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桌椅摆放端正,各类座套干净整洁;打印机、配电柜等设备保养良好,无灰尘、浮土;厕所墙面、地面、便池清洁干净,无杂物、无异味;澡堂墙面、地面清洁干净,下水无堵塞,各种洗浴设施完好;花坛、绿地内无杂草、杂物;主副井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无乱堆乱放现象;机电、机修工房内外维修设备摆放整齐,维修人员着装统一,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各种车辆(包括叉车、三轮车等)要时时持续车内空气清新,车外洁净无尘等。
发现一处不贴合以上标准的0,罚款50—____元。
三、生产系统办公室负责各科队卫生管理、督促检查和评比;各科队负责人为本科队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职责人;各岗位员工是自己工作范围环境卫生的直接负责人。
四、办公室每周一、周五下午____各科队负责人统一进行卫生大检查,并把检查结果准确记录,每月汇总,对成绩好的进行表扬,成绩差的进行批评和督促更改,并把每次检查和每月汇总结果在公示栏公布,对排行最后的科队进行处罚。
五、各办公室内严禁抽烟,办公及经营场所内不准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瓜果、皮核等,发现一处,扣除负责人50—____元。
各科队要搞好本单位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每一天务必检查并在第一时间内清扫干净;要认真对待环境卫生管理和卫生检查评比工作,用心主动地搞好生产系统环境卫生。
六、卫生检查评比结果累计存档汇总,列入年终评先树优工作的资料。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4f1e1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8.png)
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场所内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提升工作生产环境的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该制度适用于本场所内的所有人员和环境设施。
三、管理要求1. 倡导环保理念在场所内部署宣传环保理念,要求所有人员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鼓励人员将垃圾分类,降低能源的浪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升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 建立环境卫生监测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场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需要定期对场所内环境进行检查和监测,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管理者应及时制订落实管理方案,建立档案记录,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建立场所清洁卫生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场所清洁卫生制度,要求人员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清洁卫生工作。
人员在清理物品时必须戴好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避免对人员健康带来的影响。
定期检查清洁卫生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进行纠正,确保清洁卫生工作的有效进行。
4. 加强环境消毒管理对场所内常用设施、工具、设备等进行消毒管理,保证场所内的环境卫生安全。
定期进行消毒工作,防止细菌滋生。
严格控制消毒剂的使用,避免危害人员健康。
5. 合理使用和管理卫生设施对卫生设施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确保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
对卫生设施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运转状态良好,保证人员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四、管理措施1. 监督检查制度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场所内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检查应包括卫生清洁、消毒工作、卫生设施管理等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进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质量。
2. 教育培训制度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传播环保理念,举办培训活动,提高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和技能水平。
教育培训中要重点宣传环境保护法规和卫生管理规定,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悉掌握并严格按照管理规定执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五、违规处罚对违反制度和规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违规处罚。
每个人员都应该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保障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专职的卫生环保组织机构,做好施工期间的卫生、环境保护工作。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卫生、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安全质量部为日常的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工作。
2.坚决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杜绝环境污染和扰民
3.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4.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每天下班,施工人员应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做到材料分类成堆,机械设备停放有序
5.积极为职工搞好个人卫生创造条件,如修建自来水、发放劳保用品等6.主要运输道路进行硬化,定时洒水防尘,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及废弃物,作业场地和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7.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水采取过滤,沉淀净化处理后方可排放
8.施工营地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专门的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废气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9.对于施工中废气的零碎配件边角料、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