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2017/7/17
2.4、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时代)
人视自然为朋友 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仍
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人类积极进行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2017/7/17
3、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初露端倪,进入20世纪90午代, 地球荒漠化、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环境问题更是突破 了国界,成为影响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20世纪全球 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与空气污染; ④土壤遭到破坏,荒漠化程度加剧;⑤、海洋污染和过 度开发;⑥生物多样性锐减;⑦森林面积减少;⑧有害 废物的越境转移;⑦淡水受到威胁;⑩混乱的城市化。
2017/7/17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 境
物质和能量 人类社会
废弃物
环
境
2017/7/17
地球元素含量与人体含量关系图
2017/7/17
1.2、人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进化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人类依靠环境而生存、进化和发展,不断从环境中索取 物质、能源和信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批判环境决定论。 2)、人类可以能动的认识、改造环境 能动地调节和控制自身的行为及其结果和影响,从而更 好地去征服、改造和利用环境,并使环境更适合于人类 的发展。 3)、两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不可分割的辨 证统一体。 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 系和相互影响的。环境对人类的制约性与人对能环境的 能动性是统一的。
2017/7/17
恩格斯的著名论断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 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 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本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2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章PPT课件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
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 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二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 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一 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机制
物理作用: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 化学、物理化学作用:成分间及发生化学性质、价态变化,
但未参与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及食物链的传递作
用、转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生物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g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现象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质 1. 天然水
悬浮物质:细菌、藻类、原生动物、泥沙、粘土 胶体物质:溶胶、高分子化合物、其他不溶性物质 盐类:Ca、Mg、Na、Fe、Mn
气体:O2、CO2、H2S、N2、其他
第三节 水质污染指标
水体富营养化
存在天然和人为两种类型 共性: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容易)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二 、废水处理方法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减少污染源排放工业废水
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2)减少耗水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
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 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 大的现象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二 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 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一 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机制
物理作用: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 化学、物理化学作用:成分间及发生化学性质、价态变化,
但未参与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及食物链的传递作
用、转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生物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g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
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 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现象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质 1. 天然水
悬浮物质:细菌、藻类、原生动物、泥沙、粘土 胶体物质:溶胶、高分子化合物、其他不溶性物质 盐类:Ca、Mg、Na、Fe、Mn
气体:O2、CO2、H2S、N2、其他
第三节 水质污染指标
水体富营养化
存在天然和人为两种类型 共性: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容易)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二 、废水处理方法
一 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减少污染源排放工业废水
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 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2)减少耗水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标准: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
环境科学概论绪论ppt课件
.
26
建
空调采暖的普及
筑
使人们不再关心 建筑的性能
环
境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
遍布全球的
玻璃和钢筋 盒子建筑
27
建
筑
美国社会能耗比例
能
耗
现
状
.
28
我
国
我国能源相对匮乏,且利用率(32%)与世 界发达国家(52%)差距很大,正大力发展
集
城市集中供热,开展节约能源工作,并提供
中
了相关法律保障实施
供 到2003年,我国有315个城市建设了集中供
. 蒙古包的排烟与通风19
湿热地区——干栏建筑:吊脚楼/鼓楼/土掌房
水族民居
苗族民居
海南黎族民居
贵州侗族吊脚楼 余姚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台湾现代民居
.
20
干栏建筑一般处于亚热带, 多雨潮湿,加之树林茂密, 豺狼虎豹野猪经常出没其间
.
一般为三层。楼板以下为 “地层”,顶棚以上为楼 层,中间层为居住层。就 其功能而言,地层一般为 牲畜圈及杂物间,也有将 厨房及碓房设置在此间的。 楼层主要是贮藏层。
.
2
教学程序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6学时
第三章 建筑外环境
4学时
第四章 建筑环境中的热湿环境 2学时
第五章 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 2学时
第六章 建筑光环境
4学时
第七章 建筑声环境
4学时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观与绿色建筑 4学时
.
3
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
建筑环境学,金招芬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科学ppt课件
黄河变迁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传说在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森 林茂密,牧草肥沃,其森林复盖率53% 。然而,由于长 期以来人为地过度垦殖,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今日的 青海省森林覆盖率仅为0.26%,加上灌木林也只有2.5%。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结果,黄河从源头开始便携带 了大量泥沙。
黄河流经的西北黄土高原亦是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 地区,滚滚黄沙倾入河水,使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每立方米河水中含沙量达37千克以上,每年 达16亿吨。上游的泥沙被河水冲到下游,淤积在下游河 道,使河床每年淤高10厘米,经年累积,河道便渐渐高 出两岸。这就是今日“悬河”的成因。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 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1节 概述
2. 环境的分类
(1) 根据来源分为
–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日本四日市,
米糠油 事件
1968
日本爱知县 等23个府县
富山事件 (骨痛病)
1931~1975
日本富山县神 通川流域,
污染类型
污染源/物
大气污染
谷地中工厂密布,烟 尘、SO2排放量大
大气污染 该市400万辆汽车每天 光化学污染 排放烃类1000多吨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海洋污染 汞污染
大气污染
食品污染 多氯联苯污
– 臭氧层破坏
温室效应的危害
1、使高原、极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降水 失调等。
环境科学概论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的概念是相对的。 环境总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或者说是相对于 主体而言的客体。中心事物周围的(非中心)事 物就是环境。 环境科学中的中心事物是人(人类社会)。人类的 外部世界,人类周围的一切事物(一般考虑与人 类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事物)。中心事物与非中 心事物、或者主体与客体构成一个系统。以人类 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就是环境。
二、环境的划分
按环境要素的属性一般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要素):围绕人类的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 体。例如:太阳辐射、空气、水分、土壤、矿产、动植物、 微生物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要素的总和。这些都是人类 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 社会环境: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劳动 改造形成的,它凝聚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 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标志,又随着人类文明 的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所以,社会环境也称为文化 —社 会环境。 ——人工构筑物、交通运输、通信、经济、文化、道德、 传统、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 • 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利用 •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 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问题。 ——生存-发展-和谐
跨界环境问题磨擦上升
酸雨、沙尘暴—日本、韩国 黄海污染—韩国 跨界河流污染和水资源开发—俄罗斯、朝 鲜、东南亚
环境声学 环境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 环境生物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物理学 的交叉学科。 环境电磁学
环境基础科 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环境化学 环境Leabharlann 态学 环境医学环境分析化学 环境污染化学 污染控制化学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毒理学 环境医学监测
环境学概论PPT课件
三、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 1、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 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 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与人工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 素通常包括: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 境整体或环境系统。 ➢由水组成水体.全部水体总称为水圈;由大气组成大 气层,整个大气层总称为大气圈;由生物体 组成生物群 落,全部生物群落构成生物圈等等。
二、人类的环境 人类环境的结构
1、自然环境
➢ 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 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 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 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 素的总和;
➢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漫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环境学概论(PPT57页)
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 按自己固有的规律发生和发展,被利用和改造。
自然环境的要素构成
自然环境的层次结构
自然环境
地球环境 外围空间环境
岩石圈
土圈
水圈
生物圈 其他圈层
地球环境的圈层结构特性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 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污染与干扰: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 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 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动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
22
按污染物性质分 生物污染 化学污染 物理污染
按环境要素 大气污染 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
23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
12
1)聚落环境:是人类群居生活的场所。是人 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生存环境。
居室环境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
13
2)区域环境:是包括人工环境在内的占有一 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区域内环境结构特点、功能也千差万别。
.
15
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环境分类,环境都 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环境是一个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客观 物质体系,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它 既有依托作用,又有限制作用,因此环境 有合适与否,或优劣之分。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环境科学概论(ppt 185页)
新生代(界) 第四纪(系)
0
第三纪(系)
白垩纪(系)
65
侏罗纪(系)
三迭纪(系)
显生宙(宇)
二叠纪(系)
248
石炭纪(系)
古生代(界) 泥盆纪(系)
志留纪(系)
409
奥陶纪(系)
寒武纪(系)
震旦纪(系)
600
新元古代(界) 清白口纪(系)
800
元古宙(宇) 中元古代(界) 蓟县纪(系)/长城纪(系)
太 古 宙(38-25亿年前)
38亿年前,海洋中开始有了生命的活动。从出现最 原始的原核细胞生物--蓝绿藻,
32-29亿年前能起光合作用的藻类开始繁殖,后者能 消耗二氧化碳,产生出氧气
大约到27亿年前,游离氧在海洋中出现。绿 色植物的大量繁殖,更加快了大气和海洋环 境的变化,使其有利于高等喜氧生物的发展
与此同时,薄弱的地壳还在陨石的撞击下,形成大量 陨击坑
最初的大气成分主要是水蒸汽,还有一 些二氧化碳、甲烷、氨、硫化氢和氯化 氢等
直到距今38亿年前,地球上的大气仍是缺氧和呈酸性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地球上的温度逐渐降低(低于 100°C),大气中的水蒸汽陆续凝结出来,形成了广阔 的海洋,海水中也缺少氧,而且也含有许多酸性物质
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内容,包括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 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等; 第二部分:本课程的重点要求内容,包括生态学基础,水、气、 土、声、渣等污染物的污染机理,重点污染指标,以及污染治理技 术以及环境监测等; 穿插简介建筑 环境学相关内容:建筑外环境、建筑湿热环境、室 内空气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建筑光环境等内容。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研发高效、环保的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解决环 境污染问题。
ABCD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
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 屏障作用,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以及为人 类提供食物、能源和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
PART 03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 影响评价
REPORTING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估
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REPORT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
治理技术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降 低污染物浓度。
监测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污染物达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和人类健康。
畜禽养殖排放
02
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农
业生产。
农业废弃物
ABCD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
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 屏障作用,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以及为人 类提供食物、能源和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
PART 03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 影响评价
REPORTING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估
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REPORT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
治理技术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降 低污染物浓度。
监测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污染物达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和人类健康。
畜禽养殖排放
02
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农
业生产。
农业废弃物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土壤污染危害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威胁人类食品安全,同时还会对地下 水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生态破坏现状及危害分析
生态破坏现状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包括森林砍伐、 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
生态破坏危害
生态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加剧自然灾害 的发生和全球气候变化。
0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 明建设路径探讨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解读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公平、持续、共同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追求公平 、持续和共同的发展。
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与模拟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和演 变规律。
02
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活动 影响
大气圈层结构与功能
大气圈层结构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大气圈层功能
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天体撞击、维持地球温度稳定、提供氧气等生命 必需气体、形成天气和气候等。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明确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职责,为环境保护提供最高法 律依据。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 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制度和措施。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单行法规, 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治法》等。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威胁人类食品安全,同时还会对地下 水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生态破坏现状及危害分析
生态破坏现状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包括森林砍伐、 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
生态破坏危害
生态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加剧自然灾害 的发生和全球气候变化。
0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 明建设路径探讨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解读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公平、持续、共同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追求公平 、持续和共同的发展。
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与模拟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和演 变规律。
02
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活动 影响
大气圈层结构与功能
大气圈层结构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大气圈层功能
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天体撞击、维持地球温度稳定、提供氧气等生命 必需气体、形成天气和气候等。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明确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职责,为环境保护提供最高法 律依据。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 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制度和措施。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单行法规, 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治法》等。
环境科学概论课件 生态环境-last
表现方式及原因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生物种类和数 量的相对稳定。
归纳起来,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分解者和 转变者)以及无机营养分是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 组成
非必要的部分主要是各级消费 者,它是靠生产者的有机物质为
生的,又为他养者或 异养者(Heterotrophs)。 按其食性,消费者可分为 草食动物(Herbivores), 肉食动物(Carnivores)、
能量流动过程中人的能量来源作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 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 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
失掉。而且各营养层次自身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 半以上,即56%-83%范围内;也就是说,各级净产量只有总产 量的16%-44% 各级消耗者之间能量的利用也不高,在4.5%-17%之间,平均起 来约为10%即食物链风吹草动后一营养级的能量总小于前一营养 级的能量,或者说能量的生态效率(Ecological efficency)不可 能100%;因此,营养层次变大或食物链的营养层次增加时,净 产量就急剧下降。其比值如果说植物的净产量为100,则草食动 物的净产量只有10,而肉食动物只有1。这说明为什么一般食物 链的层次不超过四级或至多五级。这也说明为什么人类以植物为 食要比以动物为食经济有利得多。生态学中有一种表示食物链各 层次能量递减的方法,称为能塔图 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平衡
寄生生物(Parasites)和 腐食动植物(Scavengers)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只能消费 不能生产。
所以是非必要的成分。
生产者又称自养者(Autotrophs),以绿色植物为主,还有一些能借光合 作用营生的菌类。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
20
2、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是 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 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 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 此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
21
环境破坏:又称生态破坏,主要指人类社会活动引 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它 们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环境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类 活动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急功近利,盲目开发 而引起的。按对象性质分 :生物环境破坏;非生 物环境破坏
特点:1、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
2、已从局部扩展到区域甚至全球, 从地表到高空及地下,呈立体态;
3、表现形式要加多样化;
.
19
4、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5、已严重损害人类的健康与福利,威胁人类 生存和发展。
三、环境问题分类
1、 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它 是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 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使人类社 会遭受一定损害的问题。包括地震、火 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 干旱等等。
• 对于环境科学来说,中心事物是人,“环 境”就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指的是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 因素,工程因素和社会因素。
.
9
二、环境的分类和组成 1、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它是由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 大气 水体
要素 土地 岩石 生物
.
10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以自然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森林、草 原、沙漠、冰川、海洋、湖泊、河流、山 地、平原等多种类型。
以人工环境为主体的区域环境有:城市、农 村、工业区、旅游区,开发区等 。
环境科学概论ppt
垃圾焚烧法的弊端
耗资昂贵、操作复杂,并且如果各种垃圾混 杂,则其效率会严重降低,且潜伏性污染严重。公 众最担忧的是焚烧城市固体垃圾可能产生大量的二 恶英。二恶英在焚烧炉内的生成来源是石油产品、 含氯塑料等。生活垃圾中含大量的氯化钠(NaCl)、 氯化钾(KCl)等化学物质,而当这些垃圾中的有机 物质在含有氯的环境下燃烧,就会产生二恶英。尽 管其污染防治技术在日益改进,但至今尚存在技术 上的争议。合理、有效的垃圾分类是减少这一现象 的一大解决方案。
设 备
圾 焚 垃 烧
意 义
垃圾仓
烟气处理设备
炉排结构
焚烧设备
排灰系统
二燃室烟道
通风系统
垃圾焚烧的意义
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 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气体、微粒 和热力,而热力可用于发电。气体在排放到大气中之 前,需要去除污染物,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填。 焚烧炉内温度一般控制在980℃左右,焚烧后垃 圾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 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90%。近年来,将焚烧处理 与高温(1650-1800℃)热分解、融熔处理结合,以进一 步减小体积。垃圾焚烧比起填埋法占地面积小,效率 高,被视为一种“减量快”的好方法。
弊端
• 卫生填埋相对焚烧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 较低,但填埋场占地相当大,大量有机物 和电池等物质的填埋,使卫生填埋场渗滤 液防渗透、收集处理系统负荷和技术难度 大,投资高,填埋操作复杂,管理困难, 处理后污水也难以达标排放。此外,填埋 场的甲烷、硫化氢等废气也必须处理好, 以确保防爆和环保要求。
三· 垃圾焚烧(refuse incinerator)
二· 卫生土地填埋
卫生土地填埋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野外模拟环境条件, 研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数学模型法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预 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01
观察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 接观察,收集环境信息和数据。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 看法和态度。
水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 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 用策略。
土壤环境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改良与保护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 组成部分及其性质。
土壤退化原因、改良措施及保护策略 。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 治方法。
生物环境
04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环境
01
02
03
大气组成与结构
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气 溶胶等组成部分,以及大 气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源、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季风 环流、气候类型及影响因 素。
水环境
水体类型与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各自 特征。
加强国际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 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 监管和治理。
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湖泊的环境磷容量进行测算后,我们可以据此 制订磷排放量的逐年削减和分配排放磷的总量控制 办法。同时,严格的行政管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
(3) 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
截断向湖泊水体排放营养物质的排放源,是控 制某些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措施。
(4) 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
• 引水冲洗: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人湖泊, 起到稀释营养 物质浓度的作用。
• 深水曝气: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DO浓度,改善 冷水鱼的生长环境,增加食物供给量,改变底泥界面厌氧 为好养,降低内源磷的释放。
• 直接除藻: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技术
• 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一系列接近于极端的条件,如超过重力 加速度几万倍的质点加速度,空化泡破裂产生的瞬间高温和 高压(4000K,500大气压)、急剧的放电以及强烈的冲击波和 射流等。由此衍生的二次波、辐射压、声捕捉、自由基、氧 化剂等也可能较大程度地改变介质性质。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藻类的过度繁殖、死亡会 使水中缺氧,甚至造成厌氧状态。
影响水体的利用: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 平衡,水不能被人畜直接利用。
加速水体沼泽化、陆地化进程:藻类和水生生物 大量生长和繁殖,加速水体沼泽化和陆地化进程 ,破坏了特定地区的生态平衡。
恶化水源水质,增加给水处理难度和成本:增加水 处理费用,降低处理效果和产水率,水体在一定条 件下因厌氧作用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给水 体处理增加难度。
深度越浅,阳光透过性越好,水体含氧量也越 高,更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
流速越慢,其水循环周期越长,更新速度越慢, 营养物质更易沉积在水底。
3)适宜的温度
水温升高,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尤其20℃~ 35℃范围内,生物量除随温升有较大增加外,且藻 类多样性指数下降,优势菌种突出。
水温升高,使水体溶解氧有较大幅度下降,既加剧 了菌类分解水库中存积生物残体的活动,又加剧 了厌氧性真菌的繁殖,加快了有机物的氮、磷分 解速度,使藻类生长繁殖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 藻类大量生长,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水库爆发 富营养化。
只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防止土壤 侵蚀和地表径流、过份漫流,如在建筑物、农田 安排自然排泄系统,就可以减少被暴雨或融雪冲 走的氮和磷。同样,保护湖边绿化带、集中收集 饲养场的家禽粪便等也是控制面源营养物质的方 法。
2、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化学法 物理法 生物法
1)化学法
• 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灭活藻类并使其沉淀的方 法。
优点: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可以作 为一种应急方案。
缺点: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 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 等后果。
常用药剂:硫酸铜、季铵盐、高锰酸钾、 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
2)物理法
• 底泥清淤:污染底泥是水体污染的潜在污染源, 在水体环境 发生变化时, 底泥中的营养盐会重新释放出来进入水体。
藻类大量繁殖
师专大桥
流沧河
下水道破坏,污水四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 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 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 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 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2、富营养化发生的成因
1)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是水体中总磷、总氮等营养物质超标
水体富营养化与
小组成员:高峰
• 我们小组主要通过对流沧河河段进行 实地调查,结合查找相关资料,通过 小组讨论,分析得出流沧河水体富营 养化产生的可能原因、及水体富营养 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 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措施。
一. 定义及成因
1、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 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 在适宜的光照、温度、pH 值和具备充分营养物质的条件下,天然水体中藻 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本身的原生质,其总反应式可写为:
藻类繁殖所需要各成分,控制性因素是磷和氮,藻类繁殖的程度主要 决定于水体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并且已经知道能为藻类吸收的是无机形 态的含磷、氮的营养物。
2)缓慢的水流状态(水的流速和水库水深)
淋溶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中)。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1) 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制订向水体排放营养物质的标准,是为了达到符
合规定的水体营养物质浓度的水质标准。当确定某 一湖泊水体的主要功能后,可根据水体功能要求再 制订相应的水质氮、磷浓度的允许标准。 (2) 根据湖泊水环境磷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 促进细菌类微生物繁殖,一系列异养生物的食物 链都会有所发展,使水体耗氧大大增加;
➢ 生长在光照所不及的水层深处的藻类因呼吸作用 也大量耗氧;
➢ 沉于水底的死亡藻类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促进大量 厌氧菌繁殖;
➢ 富氨氮的水体开始使硝化细菌繁殖,在缺氧状态 下又会转向反硝化。
异常增殖的藻类分泌大量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 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产生毒 素的直接毒死水中生物,并随食物链转移引起人类 中毒或死亡。
影响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水体经 济价值下降:藻类大量繁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 混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腥臭,大大降低水体的 重要功能,丧失其美学价值。
藻类生长缩小鱼类生存空间,使水体生色,透明 度降低,其分泌物又能引起水臭、水味,在给水 处理中造成各种困难。藻类繁殖将使有机物生产 速度远远超过有机物消耗速度,从而使水中有机 物的积累,其后果是:
蓝藻毒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 。
四.富营养化的防治与修复
一)富营养化产生的主要污染源 1、工业废水: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
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偏高。 2、生活污水:生物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
机物,其中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3、化肥、农药的使用:残留在土壤中,同时不断被
(3) 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
截断向湖泊水体排放营养物质的排放源,是控 制某些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措施。
(4) 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
• 引水冲洗: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人湖泊, 起到稀释营养 物质浓度的作用。
• 深水曝气:在不改变水体分层的状态下提高DO浓度,改善 冷水鱼的生长环境,增加食物供给量,改变底泥界面厌氧 为好养,降低内源磷的释放。
• 直接除藻:捞取水体中的丝状藻类和其它漂浮物。 •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技术
• 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一系列接近于极端的条件,如超过重力 加速度几万倍的质点加速度,空化泡破裂产生的瞬间高温和 高压(4000K,500大气压)、急剧的放电以及强烈的冲击波和 射流等。由此衍生的二次波、辐射压、声捕捉、自由基、氧 化剂等也可能较大程度地改变介质性质。
二、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影响水体的生态环境:藻类的过度繁殖、死亡会 使水中缺氧,甚至造成厌氧状态。
影响水体的利用:破坏了水体原有的生态系统的 平衡,水不能被人畜直接利用。
加速水体沼泽化、陆地化进程:藻类和水生生物 大量生长和繁殖,加速水体沼泽化和陆地化进程 ,破坏了特定地区的生态平衡。
恶化水源水质,增加给水处理难度和成本:增加水 处理费用,降低处理效果和产水率,水体在一定条 件下因厌氧作用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给水 体处理增加难度。
深度越浅,阳光透过性越好,水体含氧量也越 高,更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
流速越慢,其水循环周期越长,更新速度越慢, 营养物质更易沉积在水底。
3)适宜的温度
水温升高,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尤其20℃~ 35℃范围内,生物量除随温升有较大增加外,且藻 类多样性指数下降,优势菌种突出。
水温升高,使水体溶解氧有较大幅度下降,既加剧 了菌类分解水库中存积生物残体的活动,又加剧 了厌氧性真菌的繁殖,加快了有机物的氮、磷分 解速度,使藻类生长繁殖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 藻类大量生长,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水库爆发 富营养化。
只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防止土壤 侵蚀和地表径流、过份漫流,如在建筑物、农田 安排自然排泄系统,就可以减少被暴雨或融雪冲 走的氮和磷。同样,保护湖边绿化带、集中收集 饲养场的家禽粪便等也是控制面源营养物质的方 法。
2、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
化学法 物理法 生物法
1)化学法
• 添加化学药剂和吸附剂,灭活藻类并使其沉淀的方 法。
优点:能够比较迅速改善水质,看到效果 ,可以作 为一种应急方案。
缺点:经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学物质积累,造成二次 污染;藻类等浮游生物产生耐受性,微生物变异 等后果。
常用药剂:硫酸铜、季铵盐、高锰酸钾、 聚合氯化铝、硫酸亚铁
2)物理法
• 底泥清淤:污染底泥是水体污染的潜在污染源, 在水体环境 发生变化时, 底泥中的营养盐会重新释放出来进入水体。
藻类大量繁殖
师专大桥
流沧河
下水道破坏,污水四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 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 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 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 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2、富营养化发生的成因
1)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是水体中总磷、总氮等营养物质超标
水体富营养化与
小组成员:高峰
• 我们小组主要通过对流沧河河段进行 实地调查,结合查找相关资料,通过 小组讨论,分析得出流沧河水体富营 养化产生的可能原因、及水体富营养 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 水体富营养化的解决措施。
一. 定义及成因
1、定义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 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 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 在适宜的光照、温度、pH 值和具备充分营养物质的条件下,天然水体中藻 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本身的原生质,其总反应式可写为:
藻类繁殖所需要各成分,控制性因素是磷和氮,藻类繁殖的程度主要 决定于水体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并且已经知道能为藻类吸收的是无机形 态的含磷、氮的营养物。
2)缓慢的水流状态(水的流速和水库水深)
淋溶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中)。
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
(1) 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制订向水体排放营养物质的标准,是为了达到符
合规定的水体营养物质浓度的水质标准。当确定某 一湖泊水体的主要功能后,可根据水体功能要求再 制订相应的水质氮、磷浓度的允许标准。 (2) 根据湖泊水环境磷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 促进细菌类微生物繁殖,一系列异养生物的食物 链都会有所发展,使水体耗氧大大增加;
➢ 生长在光照所不及的水层深处的藻类因呼吸作用 也大量耗氧;
➢ 沉于水底的死亡藻类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促进大量 厌氧菌繁殖;
➢ 富氨氮的水体开始使硝化细菌繁殖,在缺氧状态 下又会转向反硝化。
异常增殖的藻类分泌大量藻毒素,除了直接对鱼类、 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产生毒 素的直接毒死水中生物,并随食物链转移引起人类 中毒或死亡。
影响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水体经 济价值下降:藻类大量繁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 混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腥臭,大大降低水体的 重要功能,丧失其美学价值。
藻类生长缩小鱼类生存空间,使水体生色,透明 度降低,其分泌物又能引起水臭、水味,在给水 处理中造成各种困难。藻类繁殖将使有机物生产 速度远远超过有机物消耗速度,从而使水中有机 物的积累,其后果是:
蓝藻毒素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世界各地经常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 。
四.富营养化的防治与修复
一)富营养化产生的主要污染源 1、工业废水: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
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偏高。 2、生活污水:生物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
机物,其中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3、化肥、农药的使用:残留在土壤中,同时不断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