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地图基础知识(押题专练)-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地理新学案大一轮精练:第一章第2讲地图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新学案大一轮精练:第一章第2讲地图含解析

课时跟踪练(二)地图一、选择题(2019·陕西西安八校第一次联考)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1~2题。

1.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表示的面积为原来的()A.1/2B.2倍C.1/4D.4倍2.该岛屿位于北京的()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解析:第1题,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若图幅面积不变,比例尺增大,则实际面积会缩小。

若比例尺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实际面积变为原来的(1/2)2=(1/4)。

第2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屿大致位于(13°30′N,144°45′E)附近,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北纬度数越偏北越大,东经度数越偏东越大,因此该岛屿位于北京的东南方向。

答案:1.C 2.A(2019·佛山调研)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绘的25°N附近某区域示意图,为正确标注该图的指向标,同学们测得O城6月7日日出、日落分别在X、Y方向。

读图,完成3~4题。

3.该图的指向标是()A B C D4.河流XO段的流向为()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西南流向东北C.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东北流向西南解析:第3题,25°N附近6月7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即OX方向示意东北,OY方向示意西北,正北方向在OX、OY之间,结合选项可知,该图的指向标为C图。

第4题,根据图中河流的宽窄可知,XO为河流的一段支流,水流由X流向O,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河流XO段由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3.C 4.D(2019·陕西教学质检)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 000 m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6.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时10分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A.ⅠB.ⅡC.ⅢD.Ⅳ解析:第5题,由图示等高线分布可知,隧道两端为山谷,隧道穿越区域为鞍部(海拔相对较低),图示公路沿河谷地区建设符合公路选址要求,穿越高大地形区选择利用最短隧道方式来缩短工程距离,提高运输效率符合隧道选址的原则,图示隧道设计合理;利用图示比例尺可以计算出隧道长度大约为4 000 m;图示隧道口为山谷,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对隧道影响较大;隧道建设应选择最短距离,不能建成“之”字形。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经典练习题集锦(含答案)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经典练习题集锦(含答案)

地球与地图单元测试读图1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四幅经纬网图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2.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B点位于丁图中B点的西北方向B.甲图阴影部分所示范围与乙图中阴影部分所示范围大小相等C.站在丁图中的A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D.丙图中的B点位于乙图中A点正北方图2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3.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读图3“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4题。

4.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A.aB.bC.cD.d图4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关于图4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比B地降水多B.甲、乙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400米C.A在东南坡上,阳光充足D.CD是山谷,EF是山脊6.该处山脉走向为()A.东西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7.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最大高差可能有()A.101米B.599米C.198米D.298米读图5完成第8题。

8.飞机从A城市沿最短航线飞往B城市,其飞行方向正确的是()A.先西北后西南B.正东C.先东北后向东南D.正西读图6,完成第9题。

9.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比例尺最小,甲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乙处比例尺最小D.丙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甲读图7“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完成第10题。

10.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个方案,①线方案与②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读小明在野外实习时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单位:米)及他沿左图中某线路行走的路程、速度变化图(右图)。

2018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欧洲东部与北亚(俄罗斯)

2018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欧洲东部与北亚(俄罗斯)

探究2、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冬季寒极的原因
(1) 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单位面积得到的 太阳辐射少
(2) 冬季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少。
(3) 海拔较高
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 。
(4) 盆地地形 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 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5)距冬季风源地近
【练习1】读俄罗斯局部地区略 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乌拉尔 叶尼塞 河, A、 山脉,B、 C、 鄂毕 河,D、西西伯利亚 平原 中西伯利亚 高原,G、 贝加尔 湖 E、 2)本地区BCF等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是什么?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冰期长,有凌汛 3)描述D平原的地势特征。 地势低平,起伏很小,沼泽广布。 4)F河口有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但发展十分缓慢,为什么? 河流流经地区森林广布,河水含沙量小; 河流和河口地区冰冻期长,输沙速度慢。
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 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 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 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 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 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 平衡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 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 源不同 B. 直接形成于伏尔 加河的沉积作用 C. 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 源丰富 D. 输出主要通过伏 尔加河运往西欧
(1)从地形角度分析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2)推测奥伊米亚康屋子盖在木桩上面的原因 ______ (3)说明奥伊米亚康居民普遍长寿的有利地理条件 ____
1.奥伊米亚康地处东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海 拔高,气温低;所处盆地南高北低且向北敞开, 有利于极地冷空气进入;盆地三面环山,地形封 闭,有利于冷空气积聚,使盆地内部更加寒冷 2. 防止木屋内热气融化冻土地基,发生房屋倒塌 3.严寒能杀死细菌,空气洁净;地广人稀,自然 条件恶劣,开发程度极低,几乎对环境未造成破 坏;当地的食物和饮用水健康且富有营养

第1讲 地球、地图、等高线-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1讲 地球、地图、等高线-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讲地球、地图和等高线【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在学习地理中,一般我们认为地球为正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纬线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1、经纬度特殊经纬度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30°和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划分界线0°——30°N(S)为低纬度30°——60° 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三、地图的三要素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如1:500指图上1㎝代表实际500㎝)。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锁定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锁定高考)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经纬网与地图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地理空间定位、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比例尺的计算;有时也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特征的表述。

考点一经纬网及其应用1.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一个□5________稍扁、□6________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经线与纬线(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7________,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的相互关系是整体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与极点: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为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极点,地轴指向□8________的为北极点,另一点为南极点。

如下图所示:(3)经线与纬线□9________,两条正对着的经线(经度球仪上,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按照劣弧进行判断。

(4)图解经纬线(5)经度与纬度1416(7)纬度区划分与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①纬度区划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极,以30°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纬度区,0°~30°为低纬,有回归线穿过;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有极圈穿过。

②重要纬线的地理意义赤道:最长的纬线、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无地转偏向力、全年昼夜等长。

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表的最北界、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地表的最南界、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北极圈: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南界、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南半球极昼极夜的最北界、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命题角度一利用经纬网定“位置”[经典例题]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部分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1地球仪与地图练习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1地球仪与地图练习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1地球仪与地图练习题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2题。

1.P点的地理坐标为()A.(30°N,80°E)B.(30°S,80°E)C.(30°N,80°W)D.(30°S,80°W)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A.(60°N,80°E)B.(60°S,100°E)C.(30°S,100°E)D.(60°S,80°W)『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可知,P点地理坐标是(30°N,80°W)。

第2题,同理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是(60°N,80°W)。

根据“对跖点”的规律可知,二者的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南北半球相反。

由此可知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60°S,100°E)。

下图为“部分地区经纬网图”。

读图,回答3~4题。

3.C点在D点的()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4.从A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A.一直向东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D.先正北再正南『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C的地理坐标是(60°N,135°E),D的地理坐标为(0°,135°W),故C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

第4题,据图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是(60°N,135°W),B点的地理坐标是(60°N,45°E),A、B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故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经线圈所在的劣弧长,其方向是先向正北,过极点后再向正南。

专题地图复习题

专题地图复习题

专题地图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普通地图:表示的是制图区域内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一般特征。

2.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地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二、填空题1.专题地图由三个方面构成,即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和地理底图要素。

2.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

3.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4.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三、简答题1.简述专题地图与普通地图的异同。

普通地图:是一种通用地图,图上比较全面地描绘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

专题地图:又称“专门地图”或“主题地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底图,着重表示某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适用于某一专业部门的专门需要。

区别是普通地图是表示的制图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专题地图是表示与某一主题有关内容的地图。

2.专题地图的特点是什么?①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的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②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③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3.专题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请以简图方式描述其分类体系。

专题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四种:①按内容分类:自然地图的划分,人文地图的划分。

②按数据特征分类:即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③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可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和综合型图。

④按用途分类:普通地图的用途与比例尺有关;专题地图按用途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两大类。

4.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的二级类型有哪些?①自然地图: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

②人文地图:政区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文化地图、历史地图5.专题地图的图型分类方法有几种,分别写出各类型的名称。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高考总复习》江苏讲义第一部分第一单元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以地图为载体,考查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频度较高。

考查形式主要是选择题,综合题在背景中呈现不直接设问,隐形考查,难度系数在0.5左右一、地图三要素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和相对高度(1)等高(深)线:在地图上海拔(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

(3)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图,C、F两点的相对高度为2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同图等距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越大,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反之坡度越陡凸低为高等高线向低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高,地形为山脊凸高为低等高线向高值弯曲的中心部位,比两侧海拔低,地形为山谷高于高值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海拔不在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间,如①海拔高于200米,而②海拔低于100米低于低值三、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考的三大应用1.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判断判断气候差异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2.判断河流水系、水文特征3.区位选择(1)利用地形图选点点的类型区位要求图示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特别提醒地质灾害判断:①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地形 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说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外侧,坡度 向外降低
盆地 洼地
闭合曲 线外高
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内侧,坡度 向内降低
课堂教学
18
山脊
等高线 凸向低

山谷
等高线 凸向高

鞍部
一对山 脊等高 线组成
课堂教学
从山顶 到山麓 凸出的 高耸部
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
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课堂教学
10
2.经纬网与面积大小、比例尺大小的关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测距离。因为纬度1° 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111千米。只要 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的经度要相同,即两 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 差,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根据以上 原理,相同经(纬)度且跨纬(经)度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 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一般来说,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
8
方 有经纬网:经线表示 南北 ,纬线表示 东__西__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
_北__方__
一般地图: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
图例:符号如“ ”表示国界
注记:数字和文字
课堂教学
9
规律总结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2讲 地图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2讲 地图

第2讲地图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逐层突破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文字式: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数字式:1∶500 000线段式:(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准确度越高。

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珠穆朗玛峰8 844.43 m图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在进展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那么要减五个“0〞。

1.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2.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比例尺变化变化后的比例尺变化后的图幅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 倍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 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 n倍为原来比例尺的⎝⎛⎭⎪⎫1-1n倍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1-1n2倍,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那么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上图)。

假设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缩小1/2,那么新图比例尺为1∶10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那么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右图)。

●考向1利用地图中的比例尺定位置1.下列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列图(b)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答复下题。

指示牌在上图(b)中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解图流程】【尝试解答】B●考向2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读世界两著名的三角洲图,完成2~3题。

专题01+地图三要素、等高线与经纬网+-+2023年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浙江专用)

专题01+地图三要素、等高线与经纬网+-+2023年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浙江专用)

实地距离
三种表示方法:
数字式
1:8000万
线段式
0 800千米
文字式 图上一厘米代表地面距离800千米
1、在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
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1800km
3、假如学校操场一周的周长为250米,现在,某七年级 学生为它画了一张平面图,图中操场的周长为25厘米,那 这幅图的比例尺应为( B) A.1:10000 B.1:1000 C.1:100000 D.1:100
用等高线表示一个地区地面的实际高度和高低起伏的地 图
坡度的识别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 越疏,坡度越缓 缓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只适用于同一幅图中
能根据爬山活动的目的要 求确定爬山路线。为了安全 省力,一般选择缓坡;为了 省时快速,一般选择陡坡; 有陡崖的线路不可取。右图, 省力可选取A线;省时可选取 G线;要经过陡崖的H线不可 取。如果攀岩,则可选择C处。
2023
中考人文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01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
比例尺
地 形
地图三要素

方向 图例注记
要 素
乡村聚落

聚落


城市聚落
线
等高线地形图
不同类型的地图
地图的种类很多,如:政区图、地形图(如:等高线图、 分层设色图等)、交通图、旅游图、等温线图、等降水线图 等。
地图上的比例尺
比例尺=
图上距离
5、右图是两幅图幅相同的地图,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D ) A.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 B.北京地图的比例尺小 C.比例尺越大反映的事物越粗略 D.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有关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讲义地理高三一轮复习1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 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 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 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 海拔在1000m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 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选择题强化训练(1)---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选择题强化训练(1)---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

地球与地图基础知识下图中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右图为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某一位置上空俯视该区域的三维地形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三维地形图的俯视位置位于左图中的甲乙丙丁。

三维地形图位于()A.甲地上空B.乙地上空C.丙地上空D.丁地上空2.甲一丙连线上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900米B.1000米C.1300米D.1400米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4.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A.B.C.D.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清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

读图完成5~6题。

5.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60米B.90米C.100米D.150米6.当地山清水秀,夏季云雾缭绕。

村民在甲、乙两个地方发展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乙地()A.降雨较多,湿冷B.坡度较陡,视线不佳C.光照不足,阴冷D.地势险要,泥石流多发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重要城市万隆,位于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

下图为雅万高铁沿线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A.南北B.东西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8.雅万高铁全长约为()A.100km B.150km C.250km D.300km下图为浙江省中部某地新城规划区三维地形模拟图,某山脉主峰是图中区域最高点,海拔206.5米,区内最低点为83.9米,在最低点观测正午太阳时,太阳位于山脉主峰的正上方。

据此完成9~10题。

9.最适合眺望城市的景观点为()A.7 B.3 C.5 D.110.从景观点8到景观点6,其山脊的走向大致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南向西北扎当冰川(30°28.57'N,90°38.71'E)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面积约1.98km²,冰川厚度差别较大。

2024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02地图

2024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02地图

解析 结合图例和指向标可知,该城 市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A项正确。
• 考向2 比例尺的计算

(2023·金版原创)某同学在阅读地图时,发现有些国家的国土形
状非常相似。下图示意国土形状相似的两个国家。据此完成(1)~(2)题。
(1)乙国的面积约为( )
A.10 000 km2
B.18 000 km2
(5)海陆轮廓法:极地为孔 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 为海洋表示北极。
2021年9月13日15点40分,正在太原(37°27′N,111°30′E) 附近某地研学的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研学过程中拍摄了瀑布的 照片,图1为该地等高线图,图2为此时在瀑布附近拍摄的照片。读 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的指向标箭头指向?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
①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两点间的图上距离÷比例尺 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22000000
图上距离1cm 表示实地距离220km
0
220km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2.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 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位于低(中或高)纬度地区,地处热(温或寒)带
海陆位置
位于大陆东部(大洋西岸),深居内陆(地处沿海),位于大洋中部
位于××地形区(行政区)北(南)部,位于××河(湖)沿岸,地处××交界 相对位置
处,位于××经济区(带)
交通位置
位于××交通线沿线,位于××交通要道,连接××交通线
• 2.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①根据比例尺求距离 图甲中,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 的图上距离,然后除以比例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第一节 地球与地图

例如,上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公路一侧为利用太阳 能的路灯,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路灯太阳能帆板朝向正 南时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强,由此可以判读出南北方向, 然后根据南北方向推测东西方向即可。此图中公路呈南 北方向延伸,图中汽车向北方行驶。
(2018·北京卷)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 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 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
四、定“航线、航向”(最短距离)
2.若没有现成大圆,则要作大圆劣弧。
①北半球两点的大圆劣弧如图甲所示,应是向高纬(或者向极点)弯曲, 所以若从E到F,则最短距离走向为东北—东—东南;若从F向E,则最 短距离走向为 西北—西—西南 。
四、定“航线、航向”(最短距离)
2.若没有现成大圆,则要作大圆劣弧。 ②南半球的大圆劣弧也应向 高纬 弯曲, 如图甲中从G到H,则最短距离走向为 东南—东—东北 ; 从H到G,则最短距离走向为 西南—西—西北 。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A(40°N,20°W)与 C(40°N,160°E。) 经线 相对,和为 180°,纬度 相同 。
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A(40°N,20°W)与 D(40°S,160°E)。 经线 相对 ,和为 180°;纬度相反 , 数值 相等 。
[方法技巧]
二、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课后延伸: 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为何 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20°W
160°E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地球表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4.地球表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图
• A.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③容易 • B.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④容易 • C.沿线路①上山比线路②难 • D.沿线路③和线路④上山难度一样
4、判断下列等高线图所代表的山地的各部 分的名称。
山顶 A 300米 200米
山脊 B
鞍部 C
D 陡崖
E 山谷
5、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 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 最好?为什么?
(3)距离判断:公路长度、河流长度等。 (注意比例尺)
思考?

N
(1)河流流向 西北 东南
(2)桥梁走向 东北——西南
(3)桥梁长度
1100
甲 河流
500
1:50000
(4)假如某考察队在甲地测得气温为15℃,那么乙地的气温 约为——℃
(5)画出乙山的山脊线,并判断走向。
4、等高线地形图的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1、山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中心的三角形代表山顶 2、盆地:等高线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减小 3、山脊:等高线由海拔较高向海拔较低处凸 4、山谷:等高线由海拔较低向海拔较高处凸 5、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地
100
200
山地
300
盆地
100 200
300
山谷
山脊
等陡高线 密坡集
陡崖E
A
山顶
等高距:50米
一般规律是: 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 白色表示雪线以上。
等 A.100、10
等深线
以东西半球划分,E点位于_______半球。
200m 1、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100m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1章 第2讲 地图 含解析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1章 第2讲 地图 含解析

[最新考纲]1。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思维导图]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填写下列内容.(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密集.(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4)A点海拔H是900<H<1_000米,A、B的相对高度Δh为500<Δh<70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500≤H<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为200≤Δh<400米。

提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300、100〈B<200.2.坡度大小的判断(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坡度越缓。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专题分析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专题分析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专题分析一、选择题以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

读图 ,答复以下问题。

1. ④地对应的经纬度正确的选项是A. 〔15°N ,30°W〕B. 〔15°N ,30°E〕C. 〔15°S ,30°W〕D. 〔15°S ,30°E〕2. 关于图中四个点所处位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①点处在西半球温带B. ④点处在东半球热带C. ②点北侧为中纬 ,南侧为低纬D. ③点南侧为高纬 ,北侧为中纬3. 关于图中四个点方位关系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①点位于②点的西南方B. ②点位于③点的西北方C. ③点位于④点的东北方D. ④点位于①点的东南方【答案】1. C 2. D 3. B【解析】1.读图可知 ,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图示为南半球 ,那么④地纬度位于15°S;④地位于0°经线以西30° ,即为30°W。

应选C。

2.读图可知 ,①地经度位于0°经线以东30° ,即30°E ,位于东半球 ,①地纬度位于30°S ,位于南温带 ,故①点处在东半球温带 ,A错误;由上题结论可知 ,④地位于〔15°S ,30°W〕 ,那么④点处在西半球热带 ,B 错误;②点位于30°S ,其北侧为低纬 ,南侧为中纬 ,C错误;③点位于60°S ,其南侧为高纬 ,北侧为中纬 ,D 正确。

应选D。

3.由〔1〕题推理可知 ,图示为南半球 ,读图可知 ,①②两地纬度相同 ,①地位于②地的正东 ,A错误;②地既位于③地的西侧 ,又位于③地的北侧 ,即②点位于③点的西北方 ,B正确;③地既位于④地的西侧 ,又位于④地的南侧 ,即③点位于④点的西南方 ,C错误;④地既位于①地的西侧 ,又位于①地的北侧 ,即④点位于①点的西北方 ,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地图基础知识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

读图,完成下题。

1.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4题。

2.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
A.350米B.400米
C.450米D.550米
3.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
A.①B.②
C.③D.④
4.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隧道( )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 000 m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6.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
A.MN B.PQ
C.MQ D.NP
5.C 6.C 【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 km左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

第6题,据图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00 m,M(600 m~700 m)、N(300 m~400 m)、P(200 m~300 m)、Q(200 m~300 m),所以MQ之间的高差最大。

下图是大陆上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灰色区域为河流,图示区域内水平岩层被河流侵蚀切割。

据此回答7~8题。

7.在图中沿AA′一线绘制剖面,则下面的剖面图与之相符的是( )
8.图中d、e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650 m B.400 m
C.380 m D.480 m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甲、乙两地建有养殖场。

读图,完成第9题。

9.若图中建有一小型水库,甲养殖场濒临水库最高水位,则( )
A.水库最深为10~15米
B.水坝高度为15~20米
C.库区水面大于1平方千米
D.甲、乙两养殖场将污染水库
A 【解析】甲养殖场靠近1 020米等高线,按该水面高度计算,水库最深为10~15米;水坝高度为5~10米;库区水面小于0.25平方千米;从地形状况和相对位置看,乙养殖场不会污染水库。

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

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 )
A.b-c时段比a-b时段水面变化大
B.b-c时段比a-b时段水位变化大
C.b-c时段比a-b时段水量变化大
D.b-c时段比a-b时段盐度变化大
12.下为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材料二下表示意该区域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年份耕地林地草坡、草山湖泊其他
1977 45.2 4 8 2 40.8
2007 30.8 14 20.3 10.8 24.1
(1)图中M、N两条河流,更适合开展漂流活动的是哪一条?
(2)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3)如果在沿海建港口,甲、乙两城镇更具优势的是________。

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

(4)简要分析1977~2007年该地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答案】(1)N河。

(2)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多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北段较曲折,南段较平直。

(3)甲①位于海湾内,利于避风浪;②水深岸陡,利于船舶停靠和航行。

(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②河流含沙量变小。

13.读某高速公路沿线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筑路工程开辟出来的陡崖最高处的海拔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图中高速公路大致呈什么走向?长度和相对高度大约是多少?
(3)陈琳站在①处山顶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家?为什么?
【解析】第(1)题,图示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 m,筑路工程东侧开辟出来的陡崖处交会的最大数值等高线是920 m。

第(2)题,根据指向标和比例尺可以确定高速公路走向及长度;高速公路西北端海拔600~620 m、东南端海拔在560~580 m,根据交叉相减原则计算出其相对高度。

第(3)题,根据①处和陈琳家之间的海拔高度及等高线分布特点,可判断两地之间为凸形坡,故不能通视。

【答案】(1)920 m≤H<940 m
(2)西北-东南走向。

长度大约为1 650 m,相对高度为20~60 m。

(3)看不见。

因为①处山顶和陈琳家之间的山坡等高线高处稀疏、低处密集,为凸形坡,阻挡了①处和陈琳家之间的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