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频率域稳定判据
第五节 Nyquist稳定判据
例:分析下图映射关系
(3)、S平面闭合曲线Γ的选择 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取决于系统闭环传递函数F(S)零点的位置,因此当选择S平面
闭合曲线Γ 包围S平面的右半部分时,Z=0系统稳定。考虑到闭合曲线不通过F(S)任一 零极点的条件, Γ可取两种形式。见P194
解 绘出该系统的极坐标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45所示。
已知 P 0
由图知 R ,则2
Z P R 0 (2) 2
所以按Nyquist判据判断该系统是不稳定的,其闭环系统在右半s平面上的极点数为 2。
利用Nyquist判据我们还可以讨论开环传递系数K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当K值 改变时,在任一频率下将引起幅频特性成比例地变化,而相频特性不受影响。对图5-
45,当频率ω=3时,曲线与负实轴正好相交在(-2,j0)点,若传递系数K缩小一半,
即由5.2降为2.6时,曲线恰好通过(-1,j0)点,这是临界稳定状态;若K值进一步缩 小,当K<2.6时,频率特性将从(-1,j0)点的右边穿过负实轴,整个频率特性曲线 将不再包围(-1,j0)点,这时闭环系统则是稳定的了。
Nyquist轨迹及其映射 为将映射定理与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分
析联系起来,适当选择s平面的封闭曲线Γ。 如图5-43所示,它是由整个虚轴和半径为∞ 的右半圆组成,试验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一 圈,该闭合曲线称为Nyquist轨迹。
Nyquist轨迹在F(s)平面上的映射也是一 条封闭曲线,称为Nyquist曲线。
1、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复变函数理论中的幅角原理是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幅角原理用于控制系统稳定性 的判定还需选择辅助函数和闭合曲线。
5-3 Nyquist稳定判据
由于G(s)H(s)曲线的对称性,因此可以用系统的开环频率 特性曲线G(j)H(j)对(-1,j0)的包围情况来判断。
设特性曲线G(j)H(j)对(-1,j0)的逆时针包围次数为N 则R=2N(注意补充积分环节Nyquist围线上小1/4圆的象) 也可用G(j)H(j)曲线对(-∞, -1)实轴段的穿越计算N
3
5.3.1 预备知识
1. 幅角原理
s:复变量; F(s):复变量s的有理函数
对于s平面上一条不通过F(s)任何奇点的连续封闭曲 线Γ,在F(s)平面必存在一条封闭曲线ΓF与之对应j
F
F(s)平面
F (s )
F
映射关系
4
( s z1 )( s z2 ) 设 F ( s) ( s p1 )( s p2 )
终点
A() 0
() 270
20
与实轴交点
52(10 4 2 ) j52 (9 2 ) G( j ) (4 2 ) (5 2 ) 2 4 2
(9 2 ) 0 0, 3
52(10 4 2 ) G(3 j ) (4 2 ) (5 2 ) 2 4 2
5
Im[F(s)] [F(s)]
F
F(s)
s沿Γ顺时针运动一周时
(s z1 ) (s p1 ) 2
(s z2 ) (s p2 ) 0
即ΓF不包围F(s)平面上的原点
F ( s) 0
6
幅角原理:设s平面闭合曲线Γ包围F(s)的Z个零点和 P个极点,当s沿Γ顺时针运动一周时,在F(s)平面 上,对应的闭合曲线ΓF逆时针包围原点的圈数
频域稳定判据
=闭环 系统右半极点数− 开环 系统右半极点数 当已知开环右半极点数时,便可由N判断闭环右极点数 开环右半极点数时 判断闭环右极点数。 当已知开环右半极点数时,便可由 判断闭环右极点数。
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如何构造一个能够包围整个s右半平面的封闭曲线,并且它是 、如何构造一个能够包围整个 右半平面的封闭曲线 右半平面的封闭曲线, 满足幅角原理条件的? 满足幅角原理条件的? 2、如何确定相应的映射F(s)对原点的包围次数 ,并将它和开环 、如何确定相应的映射 对原点的包围次数N, 对原点的包围次数 相联系? 频率特性 GH ( jω )相联系? 个问题: 在虚轴上没有零、 第1个问题:先假设 个问题 先假设F(s)在虚轴上没有零、极点。按顺时针方向 在虚轴上没有零 极点。 包围整个s右半平面 右半平面, 做一条曲线 Γs 包围整个 右半平面,这条封闭曲线称为奈魁斯特 路径。如下图: 路径。如下图:
5.4 稳定裕度
1. h = 1 G ( jω g ) H ( jω g )
G(jωg)H(jωg)
j
其中, 为相角交界频率。 其中,ωg为相角交界频率。其 定义的含义: 定义的含义:如果系统的开环 传递系数增大到原来的h倍,则 传递系数增大到原来的 倍 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N = N+ − N− 为(-1,j0)点或 零分贝值以左的穿 越次数。 越次数。
穿越时: 穿越时: 相角增大为正穿越N 相角增大为正穿越 +, 相角减小为负穿越N 相角减小为负穿越 - , 1 N± = 未穿透为半次穿越, 未穿透为半次穿越
2
) (-) (+) )
(-) )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 第3讲
例3: 某系统G(jω)H(jω)轨迹如下,已知有2个开环 极点分布在s的右半平面,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解:系统有2个开环极点分布在s的右半平面(P=2), G(jω)H(jω)轨迹在点(-1, j0)以左的负实轴有2次正穿越, N+ − N− = 2 −1 1次负穿越,因为:N= ,= 1 求得:Z=P-2N=2-2=0 所以系统是稳定系统。 .
Im
Im
(-1,j0)
+
0
Re
(-1,j0)
_
0
Re
正穿越
负穿越
Im
G ( jω ) H ( jω )
+
+ - (−1, j 0)
ω= ∞ 0
Re
ω
N +=2
N −=1
若G(jω)H(jω)轨迹起始或终止于 (-1, j0)以左的 负轴上,则穿越次数为半次,且同样有+ 1/2 次穿越和 -1/2次穿越。
5-3 频域稳定判据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是用开环频率特性判 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不仅能判断系统的绝 对稳定性,而且可根据相对稳定的概念,讨 论闭环系统的瞬态性能,指出改善系统性能 的途径。
一、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R( s)
−
G (s) H (s)
C (s)
如图,n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 s ) = G ( s ) H ( s )
Im
P=0
ω = 0+
Im
P =1
ω =0
+
ω= ∞
0
R
∞
Re
R
∞
−K
ω= ∞
0
Re
−1 −1 −1
N =0 不穿过(-1,j0)点,
自动控制理论之频率域稳定判据及稳定裕度探讨讲诉
图5-47绘出了K>1 和 K<1的两条闭合曲线,可见:
当K>1 时,曲线逆时针包围了(-1,j0)点1圈即R=1 闭环系统稳定;当K<1时,曲线未包围(-1,j0)点,即 R=0,闭环系统不稳定。
在本例中,K值大才能使系统稳定,K值小反而使闭环系 统不稳定,这是与常见的最小相位系统截然不同之处。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辅助函数具有如下特征:
1)辅助函数F(S)是闭环特征多项式与开环特征多项式 之比,故其零点和极点分别为闭环极点和开环极点。
2)因为开环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阶次一般大于或等 于分子多项式的阶次,故F(S)零点、极点的个数相同,均 为n个。
3)F(S)与开环传递函数G(S)H(S)之间只差常量1。 F(S)=1+G(S)H(S)的几何意义为:F平面上的坐标原点就是 GH平面上的(-1,j0)点,如图5-42所示。
负实数,即S平面右半部分无开环极点,P=0。频率特性及
其镜像组成的封闭曲线如图5-44右所示。可见,当ω 从 -∞→+∞ 时,闭合曲线并未包围(-1,j0)点,故N= 0。因此闭环系统总是稳定的。我们也可以利用劳斯判据 进行判定。
例5-8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5.2 G(s)H (s) (s 2)(s2 2s 5)
图5-45 例5-8系统的极坐标图及其镜像
例5-9 系统结构图如图5-46所示,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 讨论K值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图5-46 解:图示系统是一个开环不稳定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在 S平面右半部分有一个极点P=1,频率特性曲线如图5- 47所示。当ω =0时,曲线从负实轴(-K,j0)出发;当 ω→∞时,曲线以-90°渐近角趋于坐标原点;当ω从-∞ 变化到+∞,频率特性(图中实线部分)及其镜像(虚线 部分)包围(-1,j0)点的圈数R与K值有关。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5-3 频域稳定判据 频域稳定判据
①辅助函数F(s) 建立了系统的开环极点和闭
环极点与F(s)的零极点之间的直接联系;
②辅助函数F(s)建立了闭合曲线ГF和ГGH 之间
的几何转换关系。若已知开 环传递函数G(s)H(s)的条件下, 就可求出辅助函数F(s)。 这些特点为幅角原理的
应用创造了条件。
(3)s平面闭合曲线Г的构造
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取决于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因此,辅助函数F(s)的分子分母同阶,即其零
点数与极点数相等,即为n。于是,辅助函数进一步
可表示为:
G( s) M 1 ( s) N 2 ( s) M 1 ( s) N 2 ( s) M ( s) ( s) G( s) H ( s) 1 G( s) H ( s) N1 ( s) N 2 ( s) M 1 ( s) M 2 ( s) N ( s) M ( s) N ( s)
定程度(相对稳定性),还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
动态性能以及指出改善系统性能指标的途径。
因此,奈奎斯特稳定判据是一种重要而实用
的稳定性判据,工程上应用十分广泛。
1
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数学基础:复变函数中的幅角原理。
(1)幅角原理
F (s) 1 G(s) H (s) 为s的有理分式,分子分母同阶。
s平面任选一点s=σ+jω,通过F(s) 映射,在F(s)平
lim
1
0
A(0 ) | G ( j 0 ) H ( j 0 ) |
e
j [ ( 90 )]
G1 ( j 0) e
jG1 ( j 0 )
e
j [ ( 90 ) G1 ( j 0 )]
(0 ) G ( j 0 ) H ( j 0 ) (90 ) G1 ( j 0)
频率稳定判据
第五章频率域方法频率稳定判据(1)频率稳定判据两种频率稳定判据:奈奎斯特(Nyquist)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奈奎斯特判据是利用系统的开环幅相特性曲线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种方法,而对数频率稳定判据是利用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两种方法本质上没有区别。
频率稳定判据是建立在幅角原理的基础上的,因此,下面先介绍有关幅角原理的内容。
设F(s)是复变量s 的单值函数,例如1212()()()=()()()()s z s z F s F s F s s p s p −−=∠−−1z 2z 1p 2p 0sjs 平面SΓ0F)(s F ∠jFΓF 平面设是s 平面上的一条封闭的轨线,且不经过F(s)的任何一个零点或极点。
对于上的任意一点,通过F(s)的映射,可以在F 平面上确定一个对应的点,称为的象,若沿顺时针移动一周,则对应的象在F 平面上形成一条封闭曲线。
S ΓF ΓS ΓS Γs F s s 12,z z 零点:12,p p 极点:1z 2z 1p 2p 0sjs 平面SΓ幅角原理若s 平面上的包围了F(s)的Z 个零点和P 个极点,则当点沿顺时针移动一周时,在F 平面上闭合曲线逆时针绕原点的圈数R 为P 和Z 之差,即R=P-Z若R<0,则表示顺时针方向绕原点的圈数。
S ΓS ΓF Γs 0F)(s F ∠jFΓF 平面12,z z 零点:12,p p 极点:(注意不能经过F(s)的任何一个零点和极点)S Γ)(s G )(s H 闭环121212()()()()=1()()()()()()M s N s G s s G s H s N s N s M s M s Φ=++11()()()M s G s N s =前向22()()()M s H s N s =反向开环1212()()()()()()M s M s G s H s N s N s =辅助函数121212()()()()()=1+()()()()N s N s M s M s F s G s H s N s N s +=辅助函数1122(),(),(),()M s N s M s N s 均为s 的实系数多项式开环特征多项式闭环特征多项式=)(s F F(s)的极点是开环的极点,F(s)的零点是闭环的极点。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频域稳定判据
N+ = 0,
3
N−
=
, 2
R = −3
例1: 设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K H (s)G(s) =
(T1s + 1)(T2s + 1)
Nyquist Diagram 0.6
0.4
0.2
Imaginary Axis
0
-0.2
系统稳定 -0.4
-0.6
-1
-0.8
-0.6
-0.4
-0.2
0
0.2
0.4
R 0顺时针 R = 0不包围 R 0逆时针
在[s]任取一条闭合曲线T,包围F(s)的Z个零点和P个 极点,且不通过F(s)的零点和极点,当复变量s沿曲 线T顺时针绕一周时,在[F],TF包围原点的圈数 R=P-Z
3
二、闭环极点与开环极点的关系
设系统的开环传函:G(s)H (s) = B(s) A(s)
s(s + 1)( s + 2)
G(s) =
0.5 K
s(s + 1)(0.5s + 1)
G( j ) =
0.5 K
(K 0)
j ( j + 1)( j0.5 + 1)
G(
j )
=
− 0.5K[1.5 2 + j(1 − 2 ( 2 + 1)(0.25 2
0.5 2 )]
(K + 1)
0)
= 2
R = 2( N + − N − )
R 0, 顺时针 R 0, 逆时针
9
N+ = 0, N− = 1, R = 2(N+ − N− ) = −2
5-4 5-5 5-6 频率稳定判剧【12.18】
P/2圈。(P为开环传递函数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
(2)若开环系统稳定,即P=0时,系统的开环幅相特性 G(j)H(j)曲线不包围(-1,j0),则闭环系统稳定。
绘制ΓGH:
例5-5
•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1000 G(s) s 1s 2s 5
试应用奈氏判据判别闭环系统 稳定性。
当s 沿Γs顺时针转一圈时,其映射曲线ΓF 绕F(s)平面的原点逆时针转R 圈,且R=P-Z 。 规定:R>0 ——逆时针, R<0 ——顺时针
j
s
s zi
zi
s
j
A
F ( s )
F
B
F
z1
p1
z2
z i 1
s平面与F(s)的映射关系
在s右半平面内任作一条闭合曲线 Γs,Γs不经过F(s)的任何零、极点,且F(s)的零点zi在闭合曲线 Γs内。在 闭合曲线 Γs上任选一点 A, 使 s从 A点开始移动 ,绕 F(s)的零点 zi 顺时针沿着闭合曲线 Γs 转一周回到A点,相应的F(s)在F(s)平面上从B点出发再回到B点,也绘制了一条闭合曲线ΓF。 当s随着Γs移动时,F(s)的相角变化为Δ∠F(s),则有: F s s z1 s z2
由开环传递函数 G s ,可确定P 0,
2)根据奈氏判据判别闭环 系统稳定性
即开环系统稳定,开环 幅相曲线包围
1,j0点,所以闭环系统不稳 定。
Z=P-2N=0-2(-1)=2, 不稳定
例5-6
•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K G (s) s 1
试应用奈氏判据判别K=0.5和 K=2时的闭环系统稳定性。
试应用奈氏判据闭环系统稳定性。
频域分析法-奈氏判据
三、 频率域稳定判据(8)
4、 G(s)H(s)闭合曲线的绘制 1)若G(s)H(s)无虚轴上极点 G H 在 s j , 0, 时,对应开环幅相曲线; j G H 在 s e , 0 , 90 时,对应原( n m 时) ( K , j 0) 点( n m 时),K 为系统开环根轨迹增益。 或 2)若G(s)H(s)有虚轴极点。当开环系统含有积分环节时, 设 1
G (s)H (s) s
A (0 ) ,
G1 ( s )
( 0, G 1 ( j 0) )
在原点附近,闭合曲线Γ为
G1 ( e
j
(0 ) G ( j 0 ) H ( j 0 ) ( 90 ) G 1 ( j 0 )
,且有
12
s e
j
, 0 , 90
) G 1 ( j 0)
三、 频率域稳定判据(9)
故G ( s ) H (s )
s e
j
e
1 j ) j G1 ( e j e
e
j ( ) G1 ( j )
5
三、 频率域稳定判据(3)
j
Im
s平 面
1
z1 s1
F(s)平 面
F
p2
1
2
F 2
z2
0
p1
0
Re
由此可得幅角原理:设s平面闭合曲线Γ包围的Z 个零点和P 个极点,则s沿Γ顺时针运动一周时,在 F ( s )平面上,闭合曲 线ΓF包围原点的圈数为:R = P - Z R < 0和 R > 0分别表示ΓF 顺时针包围和逆时针包围 F ( s ) 平 面的原点,R = 0表示不包围平面的原点。 6
53-54奈氏判据和稳定裕度
– 两种频率稳定判据没有本质区别。
• 频域稳定判据的特点:根据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判 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能确定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 Nyquist稳定判据的优点
– 图解法、几何判据,简单、直观、计算量小( 劳斯/赫尔维茨判据是代数判据)。
jV F(s) 平面 jV G(s)H(s) 平面
(-1, j 0)
0 CF
U
(-1, j 0)
0
U
CGH
乃氏曲线映射在F(s) 平面和G(s)H(s) 平面上
绘制映射曲线CGH 的方法是: • 对应于C1的映射曲线:令 s=jω代入G(s)H(s),得到 开环频率特性 G(jω)H(jω),画出乃氏图,再画出其 对称于实轴的、ω 从0变到-∞的那部分曲线。
3. 映射定理
• 映射定理:设s平面上的封闭曲线Γs包围了复变函数 F(s)的P个极点和Z个零点,并且此曲线不经过F(s)的 任一零点和极点,则当复变量 s沿封闭曲线Γs顺时针 方向移动一周时,在F(s)平面上的映射曲线ΓF按逆时 针方向包围坐标原点P-Z周。 • 可见, F平面上曲线绕原点的周数和方向与 s平面上 封闭曲线包围F(s)的零极点数目有关。
②
我们感兴趣的不是映射曲线ΓF的形状,而是它包 围坐标原点的次数和运动方向,因为这两者与系 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都与F(s) 的相角变化有关 系)。
2.复变函数F(s)的相角表示及其变化
F ( s)
K ( s z1 )( s z2 )( s zm ) ( s p1 )( s p2 )( s pn ) 复变函数F(s)的相角可表示为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最小相位环节:
特点:某个参数的符号相反
除积分微分外,最小相位环 节有对应的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和与之相对 应的最小相位环节的区别在 于其零极点在s平面的位置。
不稳定环节
设有两个系统
1 Ts G1 ( s ) 1 10Ts
和
1 Ts G2 ( s) 1 10Ts
1 典型环节 根据零极点,将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分解 成因式,再将因式分类,得到典型环节。 开环系统可表示为若干典型环节的串联形式
设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幅值相乘, 相角相加
则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组成系统的各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合成 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A 1 U o (s) [U i ( s ) Tuo 0 ] 代入 U i ( s ) L[ A sin t ] 2 s 2 Ts 1
U o ( s) Tu 1 A A [ 2 Tuo 0 ] o 0 再由拉氏逆变换 Ts 1 s 2 (Ts 1)(s 2 2 ) Ts 1
(1)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Nyquist图,极坐标图)
将频率特性表示为复平面上的向量,其长度为A(ω) , 向量与正实轴夹角为 (ω),则ω变化时,相应向量的矢端 曲线即为幅相曲线。
G( jω)=A(ω)e j(ω) ,G(-jω)=A(ω)e -j(ω)
A(ω)偶, (ω)奇
ω:0→+∞和ω:0→ -∞的幅相曲线关于实轴对称 只绘制ω从零变化至+∞的幅相曲线。 用箭头表示ω增大时幅相曲线变化方向 对于RC网络 G ( j )
j
cos j sin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率法
G(s) T 2s2 2Ts 1
频率特性分别为:
G( j ) j G( j ) 1 jT G( j ) 1 T 2 2 j2T
① 纯微分环节: G( j ) j
A() , ()
2
P() 0, Q()
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为 正虚轴。频率从0→∞ 特性曲线由原点趋向虚 轴的+∞。
当 o 时,误差为:2 20lg 1 T 22 20lgT
T L(),dB 渐近线,dB0.1 0.2来自0.5 1 2 510
-0.04 -0.2 -1 -3 -7 -14.2 -20.04
0
0
0 0 -6 -14
-20
最大误差发生在
o
处,为
1 T
误差,dB
0 -1
-0.04 -0.2 -1 -3 -1 -0.2
时:A() 0,() 90
P() 0,Q() 0
2. 对数频率特性
A( ) K 1 T 2 2
G(s) K Ts 1
G( j ) K jT 1
( ) tg1T
①对数幅频特性:L() 20lg A() 20lg K 20lg 1 T 2 2
为了图示简单,采用分段直线近似表示。
二、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
工程上常用图形来表示频率特性,常用的有:
1.幅相频率特性图,极坐标图,也称乃奎斯特(Nyquist) 图。是以开环频率特性的实部为直角坐标横坐标,以其
虚部为纵坐标,以 为参变量的幅值与相位的图解表示
法。
它是在复平面上用一条曲线表示 由 0 时的频
率特性。即用矢量 G( j)的端点轨迹形成的图形。 是
R Ar0o ,C Ac
《自动控制原理》 胡寿松 5-3 频域稳定判据 频域稳定判据
面可以找到相应的象。
在s平面上任选一条闭合曲线Г,且不通过F(s)的
任一零点和极点,s从闭合曲线Г上任一点A起,顺时
针沿Г运动一周回到A点,则通过F(s) 映射,在F(s)
平面上也从点F(A)起,到点F(A)止亦形成一条闭合
曲线ГF ,如下图所示。
下面,研究s在[s]平面上沿封闭曲线Γ顺时针 运动一周,ΓF包围坐标原点的次数和运动方向, 即F(s)的相角变化情况。
lim
1
0
A(0 ) | G ( j 0 ) H ( j 0 ) |
e
j [ ( 90 )]
G1 ( j 0) e
jG1 ( j 0 )
e
j [ ( 90 ) G1 ( j 0 )]
(0 ) G ( j 0 ) H ( j 0 ) (90 ) G1 ( j 0)
F ( s) 1 G( s) H ( s)
K ( s zi )
i 1
n
(s p )
i i 1
n
F ( s) ( s z1 ) (s z2 ) ( s zn ) (s p1 ) (s p2 ) ( s pn )
F ( s) ( s z1 ) ( s z2 ) ( s zn ) ( s p1 ) ( s p2 ) ( s pn )
由于z1, p1被闭合曲线Γ包围,当复变量s沿闭合
曲线Γ顺时针运动一周时,显然复向量s-z1, s-p1的相
当开环系统有积分环节时
1 设 G(s) H (s) G1 (s) ( 0, | G1 ( j 0) |) s
频率域稳定判据
GH1
j
[GH] GH2
G( j0)H ( j0)
GH1
n=m时C和的GH对应关系
n-m=2时C和的GH对应关系
❖G(s)H(s)有虚轴上的极点
① G(s)H(s)含有积分环节 修正围线C3在F平面上的映射为
j
[s]
C2
C1
R=∞
C3
G(s)H (s) slim e e jq e 0
K (b0sm b1sm1 s (a0sn a1sn 1
二、从控制论角度来理解幅角定理
1. 复变函数F(s)的选择
判断系统是否稳定要看闭环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在s
平面上的分布情况,所以初步选择 F(s) 1 G(s)H (s) 为
研究对象。
m
n
m
K * (s zi ) (s pi ) K *(s zi )
F(s) 1 G(s)H (s) 1
i 1 n
j
C2
C4
[s]
C1
R=∞
C5
C=C1+C2+C4+C5
3. F平面闭合曲线GH的绘制
讨论在s平面当s沿奈氏围线C运动时通过复变函数 G(s)H(s)映射到F平面上曲线GH的情况。
❖G(s)H(s)无虚轴上的极点(ν=0,0型系统)
j
[s]
C1
C2 R=∞
C=C1+C2
当s沿C1顺时针移动时,在F平面上的映射为
由于C不能通过F(s)=G(s)H(s)的极点,分两种情 况讨论。
❖G(s)H(s)无虚轴上的极点
奈氏围线由两部分组成,C1:半径为∞的右半圆 s=Rejq(R→∞,-900≤q≤+900) ;C2: s平面的整个虚 轴s=j(-∞<<+∞)。
04 频率特性法——奈氏判据和伯德图判据
二、奈斯判据:
详解见附件五
二、奈斯判据思路总结
Nyquist稳定判据: 当ω由0变化到+∞时,Nyquist曲线在(-1, j0 ) 点左边实轴上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等于P/2时( P为 系统开环传函右极点数),闭环系统稳定,否则, 闭环系统不稳定。
重点 掌握
R=2N=2(N+-N-)=P
注意:若有积分环节,则需要补偿曲线。
二、奈斯判据
重点 掌握
1、圈数R如何确定?
幅角定理: R表示Nyquist曲线在(-1, j0 )点左边实轴上 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
R=2N
N N N
N
N
表示正穿越的次数。 表示负穿越的次数。
Nyquist稳定判据穿越法
补充
G(jω)H(jω)曲线对称实轴。应用中只画 0 部分。 穿越:指开环Nyquist曲线穿过 (-1, j0 ) 点左边实轴时的情况。 正穿越:ω增大时,Nyquist曲线由上而下(相角增加) 穿过-1 ~ -∞段实轴,用 N 表示。 负穿越:ω增大时,Nyquist曲线由下而上(相角减少)穿过
的与-180°线的穿越点。
即奈氏判据中找(-1,j0)点的左侧,即为 Bode图中 L(ω)>0与φ(ω)=-180°线的穿越点。
Nyquist图与Bode图的对应关系
c
c
三、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Bode图上的稳定判据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ω 由0变到 +∞ 时,在开环 对数幅频特性 L(ω)≥0 的频段内,相频特性φ(ω) 穿越-π线的次 数(正穿越与负穿越次数之差)为p/2,p为s平面右半部的开 环极点数。
分析开环系统 G(s)H(s)的零点 都在S左半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系统G(jω)H(jω)轨迹如下,已知有 个开环极 轨迹如下, 例: 某系统 轨迹如下 已知有2个开环极 点分布在s的右半平面 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的右半平面, 点分布在 的右半平面,试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有2个开环极点分布在 的右半平面(P=2), 个开环极点分布在s的右半平面 解:系统有 个开环极点分布在 的右半平面 , G(jω)H(jω)轨迹在点 轨迹在点(-1, j0)以左的负实轴有 次正穿越, 以左的负实轴有2次正穿越 轨迹在点 以左的负实轴有 次正穿越, N+ − N− = 2 −1 = 1 1次负穿越,因为:N= 次负穿越, , 次负穿越 因为: 求得: 所以系统是稳定系统。 求得:Z=P-2N=2-2=0 所以系统是稳定系统 .
2011-1-15 3
F (s) =
∏ (s + z )
i
n
∏ (s + p )
j j =1
i =1 n
。式中, zi ,− p j 为F(s)的零、极点。 式中, 的零、 式中 − 的零 极点。
•[S] •c [F]
柯西幅角原理: 柯西幅角原理:
设在S平面的右半侧: 设在S平面的右半侧:有F(s)的z个 的 零点(闭环极点 闭环极点)和 个极点(开环极点 开环极点) 零点 闭环极点 和P个极点 开环极点 闭曲线包围,当某点S 一周时, 被C闭曲线包围,当某点S沿C一周时, 映射到F平面为 平面为: 映射到 平面为:
M 1M 2 N1 N 2
…………… (a) …………… (b)
2
闭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Φ( s) =
2011-1-15
M1N2 M 1M 2 + N1 N 2
构造闭环特征方程为辅助方程: 构造闭环特征方程为辅助方程: 闭环特征方程为辅助方程
F ( s ) = 1 + GH = 1 + G k = 1 + M 1 M 2 M 1M 2 + N 1 N 2 ⋅ = N1 N 2 N1N 2
∆F (S ) =
∑ ∠(s + z
i =1
Z
i
= z ∗ 360 ° p * 360 ° ( z − p ) * 360 ° − =
) − ∑ ∠(s + p j ) j =1
p
令 R = ( p − z ), R 为包围 F ( S ) 原点的圈数 若R>0,表示逆时针运动,包围原点; ,表示逆时针运动,包围原点; 顺时针运动,包围原点。 若R<0,表示 顺时针运动,包围原点。 , 若R=0,不包围原点; ,不包围原点; 2011-1-15因此可根据包围原点的情况判别右半平面的零极点
Im Im
0
Re
0
Re
正穿越
2011-1-15
负穿越
10
Im
G ( jω ) H ( jω )
ω =∞
( −1, j 0)
0
Re
ω
N +=2
N −=1
2011-1-15
11
若G(jω)H(jω)轨迹起始或终止于 (-1, j0)以左的 轨迹起始或终止于 以左的 负轴上,则穿越次数为半次,且同样有+ 负轴上,则穿越次数为半次,且同样有 1/2 次穿越和 -1/2次穿越。 次穿越。 次穿越
包围临界点( , ) 包围临界点(-1,j0)的圈数
R = 2 N = 2( N + − N − ) = −2
开环传递函数的正实部极点数: 开环传递函数的正实部极点数 P = 0
Z = P−R =2≠0 系统不稳定。 系统不稳定。
s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为 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为2. 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为
Γ , F(s)平面的坐标原点是 平面的坐标原点是GH 平面的 (−1 jο) 点。因此, Γf 因此, 平面的坐标原点是 , 点的周数。 绕F(s)平面原点的周数等效于Γs 绕GH 平面 (−1 jο) 点的周数。 平面原点的周数等效于Γ
f
F(s)
[F] (-1, j0) 0 1 0 [GH]
曲线这么画? G ( s ) H ( s ) 曲线这么画? 无虚轴上的极点时, 当 G ( s ) H ( s ) 无虚轴上的极点时,在〔G(s)H(s)〕平面上的映射 〕 为对应的开环幅相曲线。 为对应的开环幅相曲线。 在虚轴上有极点时: 当 G ( s ) H ( s ) 在虚轴上有极点时: 1)开环系统含有 v 个积分环节时,即在原点处有 个开环极点时: ) 个积分环节时,即在原点处有v个开环极点时 个开环极点时: 在〔G(s)Hs)〕平面上的映射轨线 Γ GH由 G ( j 0 + ) H ( j 0 + ) 起逆时针作半 〕 径无穷大、 的圆弧。 径无穷大、圆心角为 v × 90 0 的圆弧。
Im
ω =0
( −1, j 0)
ω =∞
0
(−1, j 0)
ω
Re
Re
G ( jω ) H ( jω )
G ( jω ) H ( jω )
2011-1-15
12
奈氏判据又可表述为: 奈氏判据又可表述为: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当 ω 由0变化到 ∞ 时,G(jω)H(jω)曲线在(-1,j0)点以左的负实 G(jω)H(jω)曲线在 曲线在( j0) 轴上的正负穿越之和为 P/2 次。 开环传递函数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 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s右半平面的极点数。此时 Z=P-R=PZ=P-R=P-2N, N=N+-N若开环传递函数无极点分布在S右半平面, 若开环传递函数无极点分布在S右半平面, 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应该是正、 即 P = 0 ,则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应该是正、 副穿越次数之和N=0 N=0: 副穿越次数之和N=0: 注意:这里对应的ω变化范围是 注意:这里对应的 变化范围是 0 → +∞ 。
2011-1-15
7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 jω)H( jω) 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 平面上的开环频率特性,按逆时针方向包围 点P 周。 当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开环极点数P= P=0 当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开环极点数P=0时,即当系 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均位于S 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均位于 S 平面左半部 包括原点和虚轴) (包括原点和虚轴)时,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 件是奈氏曲线不包围GH GH平面的 件是奈氏曲线不包围GH平面的 (−1, jο) 点。
2011-1-15 15
包围临界点( , ) 包围临界点(-1,j0)的圈数
R = 2 N = 2( N + − N − ) = 0
开环传递函数的正实部极点数: 开环传递函数的正实部极点数 P = 0
Z = P−R =0 系统稳定。 系统稳定。
பைடு நூலகம்2011-1-15
16
包围临界点( , ) 包围临界点(-1,j0)的圈数
Gk ( s ) = G ( s ) H ( s )
闭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G(s) Φ( s) = 1 + G ( s) H (s)
令: ( s) = G
M 1 ( s) M (s) , H ( s) = 2 N1 ( s ) N 2 (s)
则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开环传递函数为:
Gk ( s) =
Im
P=2
+
+
− (−1, j0)
ω =∞
0
ω =0
ω
G ( jω ) H ( jω )
Re
2011-1-15
14
例:已知开环系统的幅相曲线分别如下,试根据奈氏判据判定各系 已知开环系统的幅相曲线分别如下, 统的闭环稳定性,若系统不稳定,确定其s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 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 统的闭环稳定性,若系统不稳定,确定其 右半平面的闭环极点数。
5-3 频域稳定判据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是用开环频率 奈魁斯特稳定判据是用开环频率 特性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特性判别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011-1-15
1
一、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R(s)
−
G (s ) H (s )
C (s)
如图, 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如图,n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
用辅助函数 F(s)=1+G(s)H(s) 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仍然不大方 实际上, 开环传递函数与辅助函数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 便, 实际上, 开环传递函数与辅助函数之间的关系非常简单, 即 G(s)H(s) = F(s) −1 上式意味着将 平面的纵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构成的平面, 上式意味着将F(s)平面的纵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构成的平面, 平面的纵轴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后构成的平面 即为 GH平面(如下图)。 GH平面(如下图)。 平面
52
2011-1-15
9
一种简易的奈氏判据
正、负穿越的概念 G(jω)H(jω)曲线对称实轴。应用中只画 ω = 0 → ∞ 曲线对称实轴。 曲线对称实轴 部分。 部分。 所谓“穿越” 所谓“穿越”是指 轨迹穿过 1 , −∞ ) 段。 (− 正穿越:从上而下穿过该段一次(相角增加), ),用 表示。 正穿越:从上而下穿过该段一次(相角增加),用 N 表示。 + 负穿越:由下而上穿过该段一次(相角减少), ),用 表示。 负穿越:由下而上穿过该段一次(相角减少),用 N − 表示。
(−1, jο)
2011-1-15
8
[例1]设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 Gk ( s) = 例 设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 设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 ,试用奈氏 2 ( s + 1)( s + 2s + 5) 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解]:开环极点为 , 解 :开环极点为-1, -1 ± j2, 都在 左半平面, 左半平面, , 都在s左半平面 所以 P=0。奈氏图如右。 。奈氏图如右。 从图中可以看出: 从图中可以看出:奈氏图 顺时针围绕 (-1,j0)点2圈。 点 圈 所以闭环系统在s右半极 所以闭环系统在 右半极 点数为: 点数为: Z=P-R=0-2=-2,闭环系统 , 是不稳定的。 是不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