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2-3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2021版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 2-3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6为单选,7~10为多选)1.如图,一个家用台灯静止放在桌子上,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台灯对桌子的作用力和桌子对台灯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B.台灯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旋转点O对灯头的作用力沿AB方向D.台灯底座所受合外力为零答案 D解析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则台灯对桌子的作用力和桌子对台灯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台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对台灯进行受力分析,台灯受重力、桌面的支持力,若有摩擦力,则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对灯头进行受力分析,灯头受重力与支持力,那么旋转点O对灯头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故C错误;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合力为零,故D正确。

2.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

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直墙面上,最新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B.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木块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答案 B解析由于A、B间接触面情况未知,若A、B接触面光滑,则A、B间可以没有摩擦力,A错误;对A受力分析可知,A一定受向右的弹力、重力和支持力,因为A、B间可能没有摩擦力,所以A可能只受三个力,B正确,C错误;木块B受重力、推力、A对B的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作用,若压力向右的分力等于F,则B可能不受摩擦力,D错误。

3.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球B对墙的压力增大B.球B对柱状物体A的压力增大C.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摩擦力不变D.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答案 D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把A向右移动少许,墙对球B的压力F1减小,柱状物体A对球B的支持力F2减小,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球B对墙的压力减小,球B对柱状物体A的压力减小,选项A、B错误;把A、B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摩擦力F f=F1,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支持力F N=(m A+m B)g,由此可知,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地面对柱状物体A的支持力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平衡 重点内容复习

第二讲力与平衡学习目标1、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

2、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

3、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4、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并能用来解决平衡问题;5、能结合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等解决与实际相结合的力学平衡问题。

知识点一一、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G=mg计算得出,式中g是比例系数,g=9.8N/kg.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二、弹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物体会对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使物体恢复原状.三、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2、公式:F=kx.3、适用条件:在弹性体的弹性限度内.4、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单位为N/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的物理意义:弹簧伸长或缩短1 m时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 N.四、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效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2、公式:f=μN.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五、静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称为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3.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的趋势.5.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6.最大静摩擦力(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max表示.(2)相关因素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②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一、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①互相垂直F=F21+F22tan θ=F1F2②两力等大,夹角为θF=2F1cosθ2F与F1夹角为θ2③两力等大且夹角为120°合力与分力等大知识点二(3)力的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2.合力的大小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合≤F1+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二、力的分解1.矢量、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高考物理知识点:力 物体的平衡

高考物理知识点:力 物体的平衡

高考物理知识点:力物体的平衡物理学科是高考复习的重点,本文库整理了高考物理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力物体的平衡》全章内容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力物体的平衡》全章内容

第一章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力、物体的平衡第I 课时 力 重力、弹力 【高考要求】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或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II)2.重力是物体在地球外表附近所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吸引.重心.(II)3.形变和弹力、胡克律.(II)【见证考题】〔,〕如图1-1-1所示中,a 、b 、c 为三个物块,M 、N 为两个轻质弹簧,R 为跨过光滑滑轮的轻绳,它们连结如右图并处于平衡状态。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有可能N 处于拉伸状态而M 处于压缩状态 B. 有可能N 处于压缩状态而M 处于拉伸状态 C .有可能N 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 处于拉伸状态 D .有可能N 处于拉伸状态而M 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解析】柔软的绳不可能对N 产生压力即N 不可能处于压缩状态,故B 错。

假设N 处于拉伸状态,但其形变产生的弹力比a 的重力小,那么M 处于压缩状态,故A 对。

假设N 处于不伸不缩状态那么必有a 的重力与M 对a 向上的弹力平衡。

那么M 处于压缩状态, 故C 错。

假设N 由于伸长而产生的弹力〔于a 受到的向上的拉力〕 那么M 可能处于不伸不缩状态,故D 对。

【答案】A D【归纳】研究对象确实是力学分析中容易无视的问题,此题分析过程中要确a 作为研究对象,对它各种可能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平衡方程,这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根本思路。

【知识链接】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有三大特性: 、 、 。

〔物质性,相互性,同时性〕2.重力不于万有引力〔除两极外〕,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质在物体上的分布有关。

如装满水的易拉罐水从罐底的小孔中流出时,罐的重心变化是 。

a b cM N R图1-1-1〔先下降后上升〕3.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作用在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上的作用力,故产生弹力的条件是 ,弹力的方向是 ;绳子中弹力的方向总是的方向;弹簧中的弹力的计算公式是: 〔胡克律〕。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力 物体的平衡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力 物体的平衡

二、重力: 1.产生: 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说明:(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时重力大小不变.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在地球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 在地球上其他位置时,重力小于万有引力.如右图 2.重力的大小: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为G=mg,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测出.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它们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其相对滑动方向便是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若它们之
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说明它们之间原先并无相对运动趋势. 3.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介于 0—fm之间,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即:只与外力有关而与正压力无关(fm与正压力有关),计算时只能根据物体所处的状
态(平衡或加速 ),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求解.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需结合运动情况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均无关. 5.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 力,也可能是阻力.
二、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①接触且表面粗糙;②有挤压形变;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说明:①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相同、相反、垂直、成一般角度. ②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一般是假设研究对象与被接触物体之间光滑,若
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4.效果: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 也可以是阻力.

2021届全国新高考物理复习备考 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2021届全国新高考物理复习备考  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2021届全国新高考物理复习备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目录ξ1力物体的平衡 (1)ξ2 直线运动 (2)ξ3 运动定律 (3)ξ4 圆周运动 (4)ξ5 万有引力 (5)ξ6 机械能 (6)ξ7 机械运动机械波 (7)ξ8 光学 (9)ξ9 电场 (12)ξ10 恒定电流 (14)ξ11 磁场 (16)ξ12 电磁感应 (18)ξ13 电磁场和电磁波 (19)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类ξ1力&物体的平衡知识归类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注意要点:(1)任一个力都有受力者和施力者,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3)力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

2、力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的图示:在图中必须明确:(1)作用点;(2)大小:(3)方向;(4)大小标度。

二、力学中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分)1、重力:(1)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对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2)重力的大小:G=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3)重力的作用点:_________。

质量分布均匀、外形有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________中心,一些物体的中心在物体____________,也有一些物体的重心在物体__________。

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和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_或和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________;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__________指向被_______和被________物体;绳子拉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物理高考平衡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考平衡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考平衡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是许多学生感到头疼的科目之一,其中平衡知识点更是让人纠结不已。

平衡作为物理学中一个基础概念,贯穿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力的平衡、物体平衡、力矩平衡等。

下面就让我们来系统总结一下高考物理中与平衡相关的知识点。

一、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所有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在力的平衡中,有几个重要概念需要掌握。

1.合力与分力:合力指的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合成,分力指的是合力在各个方向上的分解。

2.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合成可以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分解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平行力的合力。

3.浮力: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称为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方向总是垂直向上。

二、物体平衡物体平衡指的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物体平衡中,有一些重要的原理需要牢记。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一定律为物体平衡提供了基础。

2.物体平衡条件:要保持物体平衡,有两个基本条件需要满足:合力为零,力矩为零。

3.力臂和力矩:力臂指的是力作用线与支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力矩指的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转动效应。

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三、力矩平衡力矩平衡指的是物体所受到的所有力矩的合为零,即物体处于旋转平衡状态。

在力矩平衡中,有几个重要原理需要掌握。

1.力矩的定义:力矩是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旋转效应,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方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2.力矩平衡条件:要保持力矩平衡,有两个基本条件需要满足:合力为零,力矩为零。

3.测力计: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通过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四、其他相关知识点除了以上提到的知识点外,还有一些其他与平衡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注意。

1.重心:重心是物体质点的平衡位置,它是物体质点所有微元质点所组成的质点的位置。

物理高考平衡知识点汇总

物理高考平衡知识点汇总

物理高考平衡知识点汇总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规律的科学,它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把钥匙。

在高考中,物理是一科非常重要的科目,占据着相当大的分数比重。

因此,对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物理高考中的平衡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一部分:力的平衡在物理中,力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

力的平衡指的是物体上所有作用的力之和为零,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只有在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才能保持平衡。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点。

力的合成指的是当若干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合成力为这些力的矢量和。

力的分解指的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正交力,以求解问题。

第二部分:杠杆原理和力矩杠杆原理也是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平衡知识点。

杠杆原理指的是平衡条件下,左右两边力的乘积相等。

在杠杆原理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

力矩是指作用力与力臂之间的乘积,它的方向垂直于力臂和作用力的方向。

第三部分:浮力和浮力原理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的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重量的大小。

根据浮力原理,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第四部分:平衡力和弹力平衡力是指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它总是和其他力相对立的。

弹力是一种恢复形变的力,在拉伸或压缩物体时产生。

第五部分:力矩原理力矩原理是运用物理学中的力矩概念来解决平衡问题的一种方法。

它的核心思想是在平衡条件下,物体受力矩的和为零。

这个原理在机械平衡和结构力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六部分: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在物理中,我们还需要研究物体的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

稳定平衡指的是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会受到一个向平衡位置回复的力,使得物体趋向于平衡位置。

而不稳定平衡则相反,物体偏离平衡位置后,没有回复力,导致物体继续偏离平衡位置。

总结起来,物理高考中的平衡知识点主要包括力的平衡、杠杆原理和力矩、浮力和浮力原理、平衡力和弹力、力矩原理以及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等内容。

2021年高考物理:物理高考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力学)

2021年高考物理:物理高考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力学)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FN
说明 : ① F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 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
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 N 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
外力为零。
F 合=0
或 : Fx 合=0 Fy 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
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13、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
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 VO、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
上升最大高度: H =
Vo 2 2g
(2) 上升的时间: t= Vo g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
Mm R h)
2
m
V2 (R h)2
m
2
(R
h)
m
4 2 T2
(R h)
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Mm R2
g
=
G
M R2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引言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力与平衡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

它是研究物体静止、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础,并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和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二、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原因,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静止或运动),用符号F表示。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例如摩擦力和弹力;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例如重力和电磁力。

三、平衡的条件1.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将它们合成一个等效力,或者通过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成若干个分力。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3. 平衡的条件物体达到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零,即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这意味着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或者说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四、力的分析与计算1. 力的分解与合成可以利用力的分解与合成的原理,将一个力分解成若干个分力或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力,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计算力的作用效果。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关系。

它的公式为F=ma,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3. 弹簧弹力的计算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可以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弹力的大小。

五、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1. 合力与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合外力为零。

此时,合外力的合力为零,合外力的合力矩为零。

2.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条件包括合力为零和合力矩为零。

对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可以保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合力矩为零可以保证物体不会发生转动。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知识点归纳力与平衡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物体受到的力及其相互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并了解力与平衡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力与平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者物体对自身产生的相互作用。

2. 力的分类:力可以按其性质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物体间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时产生的力,如万有引力、电磁力等。

二、平衡条件1. 平衡的定义: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2. 平衡的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合力为零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的矢量和为零;合力矩为零是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力矩的矢量和为零。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按顺序依次作用于物体上,也可用向量方法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时,通过向量方法可将该力分解为合理的分力,分力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互垂直的方向。

四、力的作用效果1. 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进行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静止。

2. 物体的变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可能发生变形,如拉伸、压缩、扭转等。

五、力的量度与测量1. 力的量纲与单位:力的国际单位为牛顿(N),其量纲为米-千克-秒二次方(M·L^2/T^2)。

2. 力的测量方法:常用的力的测量方法包括弹簧测力计、天平、力传感器等。

六、力的平衡与分析1. 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时,可以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力的分析,求解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析:通过绘制力的示意图、建立方程组等方法,可以对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分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力和物体的平衡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力和物体的平衡
C.桌面形变产生对物体的支持力
D.桌面的形变使桌面受到向下的压力
3.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D)
A.物体的重心一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C.任何有规那么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
D.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4.作出以下图中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其中P点为物体的重心,所有接触面光滑).
力的性质
一相同
不一相同
变化特点
同增同减同生同灭
不具有四同
注意:在进行力的转换与求解时充分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存在四个方面的区别.
2、受力分析
根本方法:整体法、隔离法(按场力、弹力、摩擦力再其他力的顺序分析).
根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假设干个物体。在解决比拟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研究对象确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力(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找力
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核力、电场力、安培力.
(2)按力的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拉力、支持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
根本特性:
(1)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矢量性:力有方向性,力的运算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那么.
大 小:弹力的大小一般随着形变量增大而增大.
(1)弹簧的弹力: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这就是胡克律.由F=kx可得变形式ΔF=kΔx,复杂的弹簧问题的处理可利用变形式处理,侧重于分析弹力的变化和形变量的变化,同时要考虑弹簧有拉伸与压缩两种情况.

2021届山东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

2021届山东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 第3节 共点力的平衡
31
A.mgcos α C.mgtan α
B.mgsin α D.smingα
32
B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由于β=α,则F与AO垂直,O点 受三个拉力处于平衡,根据几何关系知F=mgsin α。故B正确,A、 C、D错误。]
33
2.(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模拟)如图所示,物块A和滑环B用绕 过光滑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滑环B套在与竖直方向成θ= 37°的粗细均匀的固定杆上,连接滑环B的绳与杆垂直并在同一竖直 平面内,滑环B恰好不能下滑,滑环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设滑环和杆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和滑环B的 质量之比为( )
(2)三力平衡: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
相等
任何一个力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方向 相反
,并且这
三角形
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

(3)多力平衡: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 任何一个力与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 ,方向 相反 。
7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力恒为0。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定则得一首尾相接的闭合三角形,
由于α>
π 2
且不变,则三角形中FMN与FOM的交点在一个优弧上移动,
由图可以看出,在OM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绳MN中拉力一直增大
且恰好达到最大值,绳OM中拉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D正确,
B、C错误。
[答案] AD
49
50
[跟进训练] 解析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1.(2019·广东“六校”联考)为迎接新年,小明同学给家里墙 壁粉刷涂料,涂料滚由滚筒与轻杆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小明同 学缓缓上推涂料滚,不计轻杆的重力以及滚筒与墙壁的摩擦力。轻 杆对涂料滚筒的推力为F1,墙壁对涂料滚筒的支持力为F2,涂料滚 的重力为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专题01 掌握力与平衡,夯实力学基础- 2021年高考物理必备知识一本通

专题01 掌握力与平衡,夯实力学基础- 2021年高考物理必备知识一本通

专题一:掌握力与平衡,夯实力学基础必备知识一、重力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注意: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要切记:不是向下,也不是垂直平面(如斜面)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总是作用在物体的各个点上,但为了研究问题简单,我们认为一个物体的重力集中作用在物体的一点上,这一点称为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注: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②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求出重心位置。

二、弹力1.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1)条件法:对于形变明显的情况(如弹簧)可由形变直接判断。

(2)对于接触处的形变不明显,判断其弹力的有无,可用以下方法。

①假设法:撤去与之接触的物体,看被研究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若不变,则说明无弹力;若改变,则说明有弹力。

②分析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来判断是否有弹力。

分析主动力就是分析沿弹力所在方向上,除弹力以外其他力的合力.看该合力是否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若不满足,则存在弹力;若满足,则不存在弹力。

3.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弹性形变恢复的方向。

弹力是接触力,不同的物体接触,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不同:例如,绳子只能产生拉力,物体受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子指向其收缩的方向。

桌面产生的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杆的弹力比较复杂,不一定沿杆也不一定垂直于杆,需根据受力情况或物体运动状态而定。

4.“活动杆”与“固定杆”问题轻杆是物体间连接的另一种方式,根据轻杆与墙壁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活动杆”与“固定杆”。

所谓“活动杆”,就是用铰链将轻杆与墙壁连接,其特点是杆上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的方向;而“固定杆”就是将轻杆固定在墙壁上(不能转动),此时轻杆上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高三学习指导】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力学

【高三学习指导】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力学

【高三学习指导】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力学【摘要】历届高中三年级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

高考一轮复习正是打基础,逐一击破的阶段。

同学们一定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的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力学,帮助大家有效复习!1.基本概念: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2.基本规则: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共点平衡中三种力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函数的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模型,四个一次总振动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3.基本接头: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直线运动的合力和物体速度的方向成一条直线。

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1.匀加速直线运动2.均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外力指向轨道内部(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外力是恒定的,且方向始终指向沿半径的圆心(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向心力的受力分析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4.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闭合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析法(求解方程或方程组)和图像法(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和V-T图像);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简谐图像的点跟踪法和平移法5、常见题型: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已知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其中四个用于计算另外两个。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3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经典精讲2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33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经典精讲2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3讲力与物体的平衡经典精讲2开心自测题一: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 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均为9.8 NC. 力学中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D. 按力性质可分为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题二:家用吊扇对悬挂点有拉力作用,在正常转动时吊扇对悬挂点的拉力与它不转动时相比()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题三: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 a和m b的两个小物块,m a>m b,将弹簧与物块按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 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 D.S2在上,b在上考点梳理与金题精讲内容要求说明1.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2. 万有引力定律。

重力、重心。

3. 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4. 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5. 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6. 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7. 牛顿第三定律。

ⅡⅡⅠⅡⅠⅡⅡ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一、力、重力、弹力1. 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受力者必有施力者,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性质力)。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矢量)。

(5)力的种类: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核力等;根据效果命名的有压力、支持力、拉力、下滑力、向心力、恢复力等。

2.关于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 =mg物体在超重、失重等状态下,重力不变(3)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4)重力作用点:重心。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力与平衡学习目标1、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会确定弹力的方向,能熟练应用胡克定律求弹簧弹力的大小。

2、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有无,能确定摩擦力的种类。

3、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4、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条件,并能用来解决平衡问题;5、能结合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等解决与实际相结合的力学平衡问题。

知识点一一、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的大小:可用公式G=mg计算得出,式中g是比例系数,g=9.8N/kg.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二、弹力1、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物体要恢复原状,物体会对与它接触的另一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以使物体恢复原状.三、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2、公式:F=kx.3、适用条件:在弹性体的弹性限度内.4、劲度系数: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单位为N/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的物理意义:弹簧伸长或缩短1 m时产生的弹力大小为1 N.四、滑动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及效果: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因此,滑动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还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2、公式:f=μN.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有关.五、静摩擦力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称为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物体直接接触,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压力,有相对滑动趋势.3.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反.4.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滑动的趋势.5.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6.最大静摩擦力(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max表示.(2)相关因素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①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知识点二一、力的合成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图示,再以F1和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大小,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3)力的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2.合力的大小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合≤F1+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F1+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二、力的分解1.矢量、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

有的标量也有方向。

2.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

②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1)按作用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2)正交分解法①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②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通常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③方法:物体受到F1、F2、F3…多个力作用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y 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F x=F x1+F x2+F x3+…y轴上的合力:F y=F y1+F y2+F y3+…合力大小:F =F2x +F 2y合力方向:与x 轴夹角设为θ,则tan θ=F yF x .1.(多选)关于两个共点力F 1,F 2的夹角为θ,它们的合力为F ,如图1所示,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变大,合力就越小B .若F 1,F 2大小分别为4N ,7N ,它们合力可以为12NC .若把F 进行分解可以有多组分力,但每组只能有两个分力D .质点除了受F 1,F 2作用,还受到F 的作用答案BCD2.图2是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跟两个分力的夹角 的关系图像, 下面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F 的取值范围是2N ≤F ≤10NB .F 的取值范围是4N ≤F ≤14NC .两个分力分别是6N 和8ND .两个分力分别是2N 和10N 答案C典型例题3.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1N,5N,10N B.5N,2N,3NC.5N,7N,8N D.10N,10N,10N答案A4.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答案C5.如图3所示,有5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表示这5个力的有向线段恰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1=10N,求这5个力的合力大小()A.50N B.30N C.20N D.10N答案B6.两个大小相等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的共点力,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其合力大小为F;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 .2FB .F 2C .F 22 D .F 23C 【解析】设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均为1F ,夹角为90°时有F F =12,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60cos 21F F 合,解得F F 22=合,选项C 正确。

7.有三个力矢量F 1、F 2、F 3,恰好可围成一个封闭的直角三角形,在下列四个选项表示的情形中(如图),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C 【解析】根据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 图中三力合力为2F 1,B 图中合力为零,C 图中合力为2F 2,D 图中合力为2F 3,因此C 图中三力的合力最大,选项C 正确。

8.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

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 .kLB .2kLC .D . D 【解析】发射弹丸瞬间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4122sin ==L Lθ,kL 23kL 215415sin1cos2=-=θθ。

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θcos2FF=合。

F=kx=kL,故kLF215=合,选项D正确。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可以使相同的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则F′必与F1、F2的合力等效,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求出合力F,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以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二、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细芯铅笔、橡皮条、细绳(两根)等.三、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仪器的安装: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并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所示.2.操作与记录(1)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细绳套的方向.(2)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套的方向.3.作图与分析(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知识点三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的拉力F′的图示,如图所示.(3)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4)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上述实验两次.四、误差分析1.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若两只弹簧在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选,直至相同为止.2.保证分力与合力作用效果相同的方法: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橡皮条老化的检查方法: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4.弹簧测力计夹角范围: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到120°之间为宜.5.拉力的选取原则:在不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橡皮条形变限度的条件下,使拉力适当大些.6.画力的图示的注意事项: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典型例题1、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1)除已有的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刻度尺、图钉和铅笔)外,还必须有________和________.(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比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解析](1)根据实验器材要求可知,还必须有橡皮条和三角板(用来作平行四边形).(2)根据实验原理知正确选项为A.(3)实验中应注意:①选用弹性小的细绳;②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且与板面平行贴近等.(4)在本实验中,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F为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而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测出的力F′为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比较F与F′的大小和方向,即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1)橡皮条三角板(2)A(3)见解析(4)F F′F F′2、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OA、FOB和FOC,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正确的.甲乙[解析](1)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OA、OB、OC分别表示FOA、FOB、FOC的大小,由于三个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FOA、FOB的合力大小等于FOC,且FOC<FOA+FOB,即|FOA-FOB|<FOC<FOA+FOB,故B、C、D 能完成实验.(2)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应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要记录钩码的个数和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故A正确,B、C、D 错误.(3)以O点为研究对象,F3的实际作用效果在OC这条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与实际值有一定偏差,故甲图符合实际,乙图不符合实际.[答案](1)BCD(2)A(3)甲知识点四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 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