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界的不和谐之音

合集下载

2017重庆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说课稿

2017重庆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说课稿
活动二:说一说
教师提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
例如:张家界耗资“3亿”买生态的教训,黄山迎客松(现在已经是一颗塑料的树了),趵突泉(已经大部分由自动喷水变成水泵抽水了),泾渭分明的黄河(现在已经混浊一片了),卢沟晓月(卢沟桥下永定河早已干涸,看不到月亮的倒影了),热带雨林(大量热带雨林消失约有一半左右?)。
2.教师小结导入:从大家的声音之中,我听出了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有看到美景的舒心,也有看到不和谐景象的气愤与无奈。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令人尴尬的不和谐,让我们一起用心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情境导入,情境设置的作用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从对情境的讨论转移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
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能力目标】
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目前大自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目前大自然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完后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形式,呈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引起学生好奇和关注,进行内容的传授。学生结合资料和问题进行讨论,锻炼了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重庆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说课稿
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教育部参赛_关爱大自然 从我做起_郭红

教育部参赛_关爱大自然 从我做起_郭红

怎 样 善 待 大
自 然
1.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 2.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 破坏 3.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欣赏图片,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欣赏图片,感受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的乐趣.
欣赏图片,感受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的乐趣.

我只是一只小小鸟,其实我的愿望也真 的很小很小,我只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 绿色家园。
一只小鸟的诉说
从前,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生活在翠绿的森林里。 这里有历经千万年进化的各种生物,有葱郁高大的树木, 也有颜色各异的小花;有成群的鸟儿、活泼的猴子、各种 的可爱的小虫;有潺潺的小溪,鱼儿、虾儿、各种水草安 然自得;不远处还传来广阔大海的歌唱声。我每天呼吸着 新鲜的空气,唱着欢快的歌儿,别提多高兴了。 • 不知在哪一天,一批不速之客闯入了我的家园,他们 驾驭者推土机,拿着锯子,眼中充满邪恶的来到这片土地。 他们无情得砍伐森林,猎杀我的伙伴,肆意排放污水,污 染空气,把原本和谐美好的大自然摧残的千疮百孔。我们 生存的家园受到了威胁! • 我不明白的是大自然和人类是朋友,大自然给了人类 生存发展的一切,为什么人类还要如此对待我们?
⑤看到别人破坏自然景观要及时制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2.西藏人民善待大自然,大自然也善待西藏人的事例说明了(
A.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善待自然就等于善待人类自己. B.西藏地区工业落后,所以自然环境优美.
A )
C.西藏人热情好客,所以大自然也张开怀抱拥抱西藏人.
D.只有西藏人才能做到善待自然.
假如你遇到以下情况,该怎么办?
பைடு நூலகம்
①在外郊游,遇到有人打鸟 ——————
②朋友请客吃饭,请吃野生动物 —————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设计寿光市洛城二中秦金凤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二学生2、学科: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3、课时:1课时4、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5、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提前将学案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

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情。

2、【百度搜索】:1、滥捕滥杀图片及资料 2、乱砍乱伐图片及资料3、大气污染图片及资料4、水污染现象及资料学生准备:1、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3个学习小组,分别就“自然物种减少状况”、“自然景观遭破坏情况”、“环境状况”课题开展调查、研究。

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百度搜索】进行问卷调查、社会调查,对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2、依据学案导学中的预习新知的要求,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收看电视、百度搜索等),搜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时事或热点事例,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简洁明了的文字并做相应评述。

二、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现况、出现的原因以及危害,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从自身做起关爱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平等的对待一切生物,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原因。

难点: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五、教材分析;本课为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感受大自然第二课时,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减少的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八年级鲁教版思品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八年级鲁教版思品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案

八年级思品鲁教版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大自然之美,下面我们再一起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

(播放风光片段)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愉悦,喜欢,高兴,很想去等等)师: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带给我们快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母亲。

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生: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母亲一样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师:说的很好,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播放图片)请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人类是怎样对待大自然的?(破坏大自然、污染大自然)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和谐的)师: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有哪些表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下面我介绍几位我小时候就结识的老朋友给大家认识。

请同学们观看这样一组照片(投影榆树,槐树,皂荚树、橡树照片)教师边放照片边介绍:这是榆树,小时候我经常会吃到榆钱,很鲜美。

这是槐树,槐树的花洁白无暇,又香又甜。

槐树一开花,满村都是香甜味儿。

这是皂荚树,小的时候,我曾经用皂荚树的叶子洗衣服。

这是橡树,果实圆圆的,像个棒棒糖,很好玩。

师:这些树大家现在还能经常见到吗?(不常见)现在大家经常见到的树木有哪些呢?杨树,柳树,品种比较少了,这反映了现在植物的种类比过去有什么变化?(种类减少了)师:不单单是植物的种类减少了,动物的种类也在减少,请大家看这样一组资料(投影11、12、13、14,让学生进一步感觉到物种减少)师: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呢?(学生回答,熊猫、华南虎、)师:通过刚才的一组照片和数据,我们了解到自然界的物种在不断的减少。

(投影,不和谐之一:自然物种在减少)那导致物种减少的原因有哪些呢?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8页下面内容,小组内部展开讨论。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同步习题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二课第2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同步习题鲁教版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一、选择
1、在环境保护中,物种生存及物种灭绝问题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 中国是一个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
B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物种造成了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

C 在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的濒危物种占了很大份量,形势向相当严峻。

D 中国人口素质较高,保护生物意识特强,所以在这方面根本没什么可担忧的。

2、当修建青藏公路时,对穿越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等自然保护区的路段,采取了绕道行动,设置野生动物活动通道等措施。

这样做
A 能降低修路成本
B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C 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D 说明人们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

3、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大力提倡使用布袋子、竹篮子代替上塑料带,其目的是
①降低人们的消费需求②节约木材,讲究卫生③减少环境污染④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二、问答题
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构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⑴当前,在我国,人与自然还存在哪些不和谐的表现?(3分)
⑵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什么?(至少写两点)(6分)
答案
A卷一、DBA
二、1、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认真学习和宣传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或其他言之有理的说法。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_孟庆国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_孟庆国

第6课时(总课时数 6) 学习内容: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山东省高密市柴沟中学孟庆国教案背景:1. 面向的学生:初中八年级2. 学科:思想品德山东人民出版社3. 课时:1课时4. 学生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材料,以备合作探究教学课题:(一)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

有意识的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

(二)能从自我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

提高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三)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表现,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本目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图片来说明自然界面临的威胁,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材从三个层次上介绍了这一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界物种减少的状况、减少的原因及危害;其次,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景观的意识;最后,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在生活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环境。

爱护自然的能力知识:了解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2. 合作探究,资源共享: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3. 质疑交流,展示自我才华4. 谈收获,上升为自我认识5.讲练结合,问题是人类的一些所作所为够朋友吗?下页,并展示课件《新闻链接:日本捕鲸美丽谎言下的残酷杀戮》思考:自然界面临哪些威胁?(1)观看教材P38页的四幅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列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大自然面临的威胁。

(3)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4)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5)我们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6)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事例?展示课件:《无极》剧组破坏天池景区垃圾遍地-搜狐娱乐播报。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景观破坏:几家欢乐几家愁?
一方面,现代影视剧拍摄破坏了自然景观,同时
获得巨额票房收入,娱乐了大众。
另一方面,伴随着旅游业的升温,一些地方在景
区内建宾馆、商店和娱乐设施,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自由辩论: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来 正方:自然景观不容破坏 发展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 反方:只要能造福大家,破坏一点未尝不可。
景观之痛:还有多少美景可以破坏
回看大片惊人“破坏”
◇影片二:《神雕侠侣》
破坏九寨沟经过200万年才形成的两大自然景观 “神仙池”和“钙化瀑布” 。
景观之痛:还有多少美景可以破坏
回看大片惊人“破坏” ◇影片三:《大旗英雄传》 用涂料喷涂覆盖国家重点 保护文物摩崖石刻
景观之痛:还有多少美景可以破坏
,
.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时间。
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
秋山明净而如妆
冬山惨淡而如睡
骆驼峰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
说一说:这对我们鉴赏自然风景有什 么启示?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离。
还要发挥想象力。
天外来客
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亭
鉴赏自然美,要注意距 离、角度、时间。 鉴赏自然美,要发挥 人们的想象力。
环境播报:人类不能承受之重
看网络那些让人“亮瞎眼”的段子——
最精练:一拉窗帘,以为我瞎了呢。
最喜感:都别出门了!现在上海随便给人个大嘴巴子, 你一转身人就没了,扇完不跑都找不到谁扇的。
最感性: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 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最有才: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 叫我才走。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复习1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复习1

考点2: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1.道德方面的要求 ⑴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⑵ ,做大自然的朋友。 ⑶ ,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2.法律方面的要求? (1)我国已形成以——为基础,以——为主体的环保法 律体系,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 (2)依法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对青少年的要求: ⑴增强环保意识,树立 。 ⑵学法、 、用法,依法保护环境。 ⑶从 ,从_____,积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基本问题归纳




1.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 2.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有哪些? 3.什么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表现 在哪些方面? 4、关爱大自然,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5、列举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6、青少年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7、设计两条环境保护 的宣传标语。
(展示交流,看谁记得准、快)
材料分析:
材料一:2006年3 月,国家环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 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切实保护 好自然生态,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特别是严重 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材料二:据报载:小小口香糖给天安门广场的环卫部 门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国庆黄金周短短七天时间,40 万平方米广场上就产生了60万块口香糖垃圾。有的地 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竟然有9块口香糖污渍。北京市 政环卫部门投入了近两千多人次,耗资数十万元,耗 时近一个月才将这些口香糖污渍清除干净。 据有关部门测算,环境污染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 界平均水平高了近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 失占到GDP的15%。
例题。
(1)、请分别简要概括两幅漫画所蕴含的道理。
漫 画 一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3、课时:14、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案教师准备: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二、教学课题1、知识方面:知道自然物种在减少及原因,环境问题及危害,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2、教育方面: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自觉保护环境,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发展方面: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三、教材分析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知道环境问题的危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通过图片、文字资料的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的分析,知道环境问题的危害,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自觉保护环境,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能力:提高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3、知识:知道自然物种在减少及原因,了解人与大自然不和谐的表现。

二、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学习难点: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三、(边学边做标记,拿不准的先用铅笔):自学课本第37至第40页,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物种的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2、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破坏的情况?3、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是什么?4、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有哪些?【课内探究案】一、预习成果交流: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提出疑问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问(一)见教材P37页图片1、看了上面的图片自己有什么感想?2、对目前大自然面临的威胁自己知道多少?3、自然物种灭绝的危害是什么?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二)阅读课本38—40页,讨论交流:1、我们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2、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人为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第十二课第二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第十二课第二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第十二课第二框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内容标准三4.5 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忧患意识,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观,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行为。

能力:能从自身做起珍爱和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知识: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状况、原因、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课本37--40页,把下面问题的答案在课本上标画出来:(拿不准的、疑难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1、阅读课本38页,找出自然物种在减少的原因有哪些?2、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你应该如何与动植物相处?3、结合张家界的现实教训,如何认识自然景观遭到破坏这一现象?你的周围还有哪些自然景观遭到破坏?4、结合我们身边的具体事例,探讨: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带来了哪些危害?5、总结: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内探究活动:<一>交流互动:走进生活:自己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走进生活:我们生活的周边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二>阅读思考:据搜狐网2010年4月14日报道:素有“苍山雪、洱海月”闻名的大理洱海,正在日益变成富人的后花园。

洱海公园本是大理市民的休闲之地,但如今,却遭受破坏性开发。

从2005年开始,洱海公园内的“情人湖”就开始被逐步填埋,建造“洱海天域”别墅区,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别墅区和风情商业街,所处位置距离洱海仅10多米。

大理市民张先生反映,周末带孩子“看海”的兴致没了。

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禁要问:明天,我们到哪里去看“海”?(1)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2)为什么市民周末带孩子“看海”的兴致没了?当堂检测:(独立完成)1.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要表现在()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一天李华家的院子里落下了一只受伤的白天鹅,一家人喜出望外,纷纷说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做法是()A.奶奶觉得既然是天上掉下来的,就应该让大家美餐一顿B.爷爷坚持到集市上卖掉C.爸爸妈妈提出先给白天鹅治好伤,然后放回大自然D.李华想在家中养起来,让小朋友们前来观赏3.在一些自然景区,有人往往在建筑物上刻下“某某人到此一游”的字样,这种行为是()A.风雅有趣的事情B.施展艺术才华的行为C.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D.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4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有()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因素②自然因素③人为因素④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A. ①②④B. ①②④C.①②③④D. ②③④5、看漫画《危急时刻》,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2)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继续恶化,作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1、 清河出现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2、 请你为解决清河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政府、 社会、市民三个角度)
同学们: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树立环境保护 意识,从生活的每一天,身边的每一 事做起,相信:我们的家园将更加美 丽!
大气污染加剧
大 气 污 染 严 重
森林草场减少
森 林 草 场 减 少
结合上述图片及课本有关材 料想一想下列问题:
思考: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及生
活经历,谈谈对环境污染危害性 的认识。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 自然资源 利用________ 所造成的环境______与 污染 ________。 破坏 具体表现为: 一、 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破坏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物种从地球 上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能否举例说明。
物种的减少会 有什么危害?
•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 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特别是人类 对野生动植物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体会与交流
捕杀,食用野生动物有什么危害?
地球物种不断减少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发展 下去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危险到人类自身的生 存。珍爱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 己。
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 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在 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 度提高了 100~1000倍。1600年以来,有记录的高等动 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而绝大多数物种在人类不知道以 前就已经灭绝了。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 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减少了一半,其中由于热带雨 林被砍伐对物种损失的影响更为突出。估计从1990~ 2020年由于砍伐热带森林引起的物种灭绝将使世界上的 物种减少5%~15%,即每天减少50~150种。

12.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_夏玉杰

12.2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_夏玉杰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并归纳答案,让学生在书本找出来。并告诉学生:保护好环境,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家园只有一个,我们已敲响,我们要清醒,保护自然势在必行,记住“呵护大自然,我们在一起”。
重点:理解自然物种在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及其原因
难点:懂得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四、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事例法等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引导学生通过浏览视频、文字资料,根据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做好点评和归纳,并通过列举生动形象的事例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展示课件,情境导入:
以上都是些好的方面,经过认真反思,我觉得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比如:
一是提问对象的固定化。开始连着提问了两个课代表,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学生有“我不是课代表可能提问不到我”的心理,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不敢把更多的权力放给学生。当
三是越俎代庖。当两位同学板演选择题时,答案不一样,当时应该就此让同学讲解,但也是担心时间不够,只能自己解答,失去了了解w/DavnXIOJmhg
【教师活动】教师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视频中反映的问题,待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时,教师提出思考的问题:看过视频,你有何感想?物种减少的原因有哪些?物种的减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鼓励学生思考讨论,言之有理即可
自我介绍:夏玉杰,1980年出生,2004年潍坊学院毕业后从事中学数学历史政治教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兢兢业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几篇教学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参与研究的课题获国家级二等奖。
【教师活动】教师归纳总结

参赛八下:第12课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参赛八下:第12课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反馈归纳 不和谐二
1、问题:大自然馈赠給人类的自然景 观遭到人为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 2、影响: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 代价发展旅游经济,无异于饮鸩止 渴。 3、呼吁:人onebox&q=%E4%B8%AD%E5%9 B%BD%E7%8E%AF%E5%A2%83 %E9%97%AE%E9%A2%98
反馈归纳 不和谐一
1、问题:自然物种在减少。 2、原因:历史因素,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3、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危及人类自身 4、呼吁:珍爱大自然,保护一切生命。
搜索视频:山西省方山县南阳沟国家级自然 保护林遭到大肆盗伐和破坏
/v_show/id_XNDAzOTEwNjYw.html
地球哭了
1、请你说说地球为什么哭了? 2、地球出现了哪些问题?它们有什么危害? 3、为保护我们的地球你打算做些什么?
反馈归纳 不和谐三
1、问题:产生环境问题 2、原因: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 造 成的环境 污染与破坏。 3、危害:
1、威胁生态平衡 2、危害人类健康 3、制约经济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MjUwMDQxNTY=.html
岸 边 污 是染 什带 么 ?
造 成
触 目 惊 心 的 长 江 原 干 因 流
辩一辩
张家界“天梯”在争议中运行
• 国家环保局方:叫停“天梯”运 行 • 张家界旅游部门:希望电梯运营
• 山东潍坊昌邑北孟镇东麻湾村一条河流被加工厂 排出废物污染,整条河变成铁锈色,并散发着臭 味,成了一条臭水沟。全村200多户村民担心河 水污染,不敢再喝地下水,而是花钱用塑料桶买 水喝,一元钱一桶,一桶50斤。
• 1、上述材料说明了问题? • 2、它有什么危害? • 3、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1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11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大 熊 猫
华 南 虎
白 鳍 豚
珙 桐
日本南极捕杀鲸鱼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可问题是:人类够朋友吗? 下面是一份动物灭绝档案。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 有机会再见到了,而另一些动物也正在灭绝的边缘 挣扎! 1799年 蓝马羚灭绝,原生活于南非 1876年 欧洲野马灭绝,原生活于欧洲 1942年 红鸭灭绝,原生活于印度 1948年 袋狼灭绝,原生活于澳洲 ……
2、下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有 A.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应加大治理力度 B.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C.我国应先治理环境,然后再发展经济 D.自然灾害后患无穷,人类对此无能为力
在通往某生态旅游区的公路两旁,有很多餐馆, 这些餐馆大都用野生动物做菜。对此,有人作了 首打油诗“长长野味一条街,嘴馋食客闻香来。 野生动物呼救命,人间有谁动情怀!” ( 1 )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会带来哪些 危害? ( 2 )除此之外,人与大自然之间还有哪些不和 谐之音? ( 3 )请拟写两条警示标语寄给有这一问题的餐 馆。

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 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惊人的灭绝速度
1 2 3 4 约100万年前,每300年灭绝一种。 100万年前至20世纪80年代,每50年灭一种。 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每年灭绝一种。 20世纪80年代至今,每小时灭绝一种。
1、威胁生态平衡
(二)环境问题 的危害
2、危害人类健康 3、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创园林县城,创文明县城,创卫生县城
• 为改善人居环境,使西乡县城更具魅力, 我们要……
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
课堂练习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的意思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的意思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意思解析一、“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的典故1.该成语来源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庄子·逍遥游》:“大庭广厦,席卷狐蝶,戏有高台之人,非试所以情,蝴蝶将之松,鹤爪捅之柏。

宵判之事,合成悲”。

这是庄周写的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描述了猿啼鹤唳、松号柏舞的情景。

2.“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和谐安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世的和谐安宁。

二、对“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的理解1.从自然界来看,松柏树属于常绿树,象征着顽强;猿啼鹤唳体现了自然界原始的生存状态。

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意味着自然界显得和谐、安详。

2.从人世来看,“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也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们应该像大自然一样,拥有顽强和坚韧不拔的品格,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珍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和谐的社会风貌。

三、“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的启示1.反观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加剧,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应该反思“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及时转变观念,重视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的意义,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四、“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与我国传统文化1.“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谐、宁静的向往。

我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然之美,追求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

2.传统文化中的“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也被引入到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艺术意象之一。

五、结语“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作为一个深刻的典故,不仅仅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也成为我们当代人的一种启示,通过深入理解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领会其中的智慧,从而引领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共同构建美好未来。

中考政治《人与自然》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人与自然》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人与自然》知识点总结中考政治《人与自然》知识点总结1、什么是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2、环境问题的危害?答:环境问题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面对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我们应该怎么办?道德方面:〈1〉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3〉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法律方面:〈1〉知道我国的法律体系。

〈2〉自觉遵守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自身法律意识。

〈3〉树立科学发展观,事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4、我国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及其原因是什么?状况: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原因: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②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5、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状况: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加大。

影响: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6、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要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就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4〉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7、应怎样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⑴从国家的角度:①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

⑵从青少年的角度:①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②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珙桐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 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 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返回
• 2、思考如何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 国家、企业、个人
课外关注: 你知道国际上和环保有关的哪 些节日?
• 世界地球日:4月22日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 • 世界环境日:6月5日
巩固提升
目前,世界上已有近600种鸟、400多种兽、200多种 两栖类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植物濒于灭绝。国家濒 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了有关物种 灭绝的惊人信息:钟表的时针每走一个数字,就有一 个经历千百万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给人类带来什么影 响?

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的情况日益严重。 • 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旅游经济, 无异于饮鸩止渴。 •
返回
三、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环境: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场 所
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开发 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 染与破坏
合作探究(三)
• 1、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 • • 威胁生态平衡; 危害人类健康; 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海豹的呐喊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学习目标
• • • • 认识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的主要表现。 探究造成物种加速灭绝的原因。 认识环境问题的含义及其危害。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能够关爱 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人与大自然你的不和谐之音-刘顺国

人与大自然你的不和谐之音-刘顺国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出示图片,提出问题:/view/pics/hv1/128/1801)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看了这些图片后,请你谈谈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的主要表现
2、注重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感知、认识。
3、注重对学生的行为引导,通过对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的学习,认识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环保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从现在、自身、小事做起,为爱护环境、保护自然做出贡献。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王坟初中姓名:刘顺国
四、合作探究(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GB/huanbao/57/20030211/921040.html
1、第二组同学交流搜集的自然景观遭到认为破坏的资料和图片,交流这些资料和图片对你有什么启示?
2、教师提供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
近年来,随着张家界旅游业迅速升温,一大批供有人食宿、娱乐、休闲、购物的楼堂馆所蜂拥而起。这些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极不协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到张家界考察时,发现景区内城市化严重,破坏了景区环境和自然景观,要求限期拆除。否则,张家界"自然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将被摘除。面对联合国亮出的"红牌",张家界人痛定思痛,正在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拆迁,此次拆迁将耗资3亿多元。
职称: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
请提供100字左右个人介绍,个人介绍将会同案例在教育频道进行展示。八、教师寄语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是由于个别学生环保意识比较差,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严重,为了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生价值,提高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我在备课中做了如下思考:

不和谐之音

不和谐之音

滚滚浓烟,排向天空
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
水污染
海上漏油
死于油污中的海鸟
环境状况恶化所带来 的危害
你的周围有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吗? 你周围有哪些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 作为古城台儿庄的小主人,你打算 怎样保护家乡的大自然?
达标检测

1.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主要表现在 ( ) ①自然物种在减少②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 坏③环境状况不容乐观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导致大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有( ) ①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因素 ②自然因素 ③人为因素 ④人类对野生动植物 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A. ①②④ B. 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地球濒临灭绝物种
白鳍豚
北部白犀牛
新西兰鹦鹉
苏门答腊虎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今后100年, 地球上30%-70%的植物将要消 失。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就发出 警告:在未来的40年内,中国的 亚洲象、华南虎、长臂猿、盘羊、 东北虎、双峰驼、黑颈鹤、河豚 将从中国大地上消失。
100万年前
每300年灭绝一种
至少需要3至5年才能完全恢复被毁坏的部分杜鹃 花丛。
1、《无极》剧组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2、他们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
3、你认为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至少3个角度)
影视剧组破坏“事迹” ■《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 ■《大旗英雄传》剧组随意喷涂风景区内明 代摩崖石刻古迹 ■《神雕侠侣》剧组破坏九寨沟森林公园神 仙池钙化堤、珍珠滩植被 ■《楚留香》剧组损坏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 最大的新疆唐代大墩烽燧遗址
请你思考:
什么是环境问题?
我国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 上沙化速度,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目前 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而且 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 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 土地沙漠化以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思想品德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了解
完成导学提纲
二、教学课题
了解: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破坏的状况、原因、危害,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懂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谭坊初级中学
姓名:吕芳芳职称:初中二级
电话:3841370电子邮件:155163773 @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谭坊镇初级中学
请提供1,毕业于聊城大学,已工作4年多。毕业后先后在高中和初中任教,受到学生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本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善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协作。本人思想开放,工作热情高,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立志用平生所学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事例?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出示长城、张家界及其他被破坏的相关资料。
3、思考: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能为保护长城、张家界等景点做些什么呢?
4、教师总结强调: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的现状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破坏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我们倡导:我们要保护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创设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观点;然后进一步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事”,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三)出4795932.shtml
结合材料,小组合作探讨:
1、说一说:你认为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2、想一想:肆意捕杀食用野生动物,致使物种减少,会有什么危害?
3、议一议:为了使人与动物的“友谊”地久天长,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探讨之后交流。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章,深刻理解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让学生对伤害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充满痛恨之情,对野生动物生命的失去充满怜爱之情,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生物的不和谐行为必将使自己受到惩罚,从而感化学生的心灵,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用有力的视频事例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出探究话题,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激起其环保意识。]
4、师: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召开。气候谈判是一个长期过程,坎昆会议并非句号。应对气候变化对中国来说尤其是挑战,更是机遇。“绿色、低碳”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不仅靠政府引导,更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反思
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快速切入学习主题。巧妙设问,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引领学生对过去感同身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课件演示形象、直观。用影视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引导学生注意力。设问激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允许有不同结论但必须要说出理由。教师适当引导,归纳小结,增强学生的理解、认识问题的能力,突破难点。小活动图文转换,发挥合作学习优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强读图和口头表达能力,突破重点课件演示提供直观丰富的信息。多媒体展现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形成视听的冲击。系列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突破重点。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人的视频画面,尤其是悲伤的语气和最后藏羚羊孤独的眼神,引起学生的共鸣,营造一种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下面的正文。]
出示课题: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
导入新课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作为大自然之子,应该对大自然怀抱感激之心,善待大自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类肆意掠夺,蹂躏大自然,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从而使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学生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提纲,并努力记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合作探究:
小组内交流,然后展示讨论结果。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视频赏析《最后一只藏羚羊》
教师
指猴1966年曾有9只,后来命运不详
【设计意图】:设置此环节,主要想通过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目前自然物种减少的状况,引起学生对对野生动物的珍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从而引出人与自然不和谐之音的第一个方面:自然物种在减少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然物种减少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的状况、原因和危害
难点:知道目前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能运用所学到的环保知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让学生加强了解。
华南虎仅余50只在动物园
白鳍豚不超过100
大熊猫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出示链接:大熊猫的资料与图片
(二)(出示有关《无极》三组图片:)无极宣传海报;碧沽天池边4119851.shtml
阅读《无极》材料,思考:
1、图片和资料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小标题: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二,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之后继续探讨“我们如何认识这种情况?”
掌握:环境问题的危害,大自然面临的三大威胁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重点研究了人与自然之间出现的种种不和谐之音: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等等。让学生了解各种威胁带来的危害,明白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热情。
人与大自然有密切的联系,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说上一课《感受大自然之美》是正面引导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那么本课时则是从反面警示学生:若是人类肆无忌惮的践踏自然,将会危及人类自身。本课时有三个层次:自然物种在减少,自然物种遭到人为破坏,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这三个层次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从不同的层面来讲环境问题。
)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可问题是:人类够朋友吗?下面是一份动物灭绝档案。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了
1799年蓝马羚灭绝,原生活于南非
1876年欧洲野马灭绝,原生活于欧洲
1942年红鸭灭绝,原生活于印度
1948年袋狼灭绝,原生活于澳洲
……
而另一些动物也正在灭绝的边缘挣扎!
1、教师过渡语:《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0年为本世纪以来我国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涝灾害交替发生,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预言2010年前后中国南部将持续十年干旱。
2、出示标题: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3、出示问题:环境及环境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环境问题有什么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