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合集下载

大学精品课件:缝合、打结、拆线

大学精品课件:缝合、打结、拆线

8.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 换药室进行,床边换药在晨护2小时后 严格掌握换药顺序 清洁—污染、感染—特异性感染 掌握用物夹取顺序 先用后取、先干后湿、无刺激—有刺激 动作轻柔、保暖 损伤大者事先服用止痛剂 传染伤口—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敷料焚烧、单独处理)
二、拆线

镊子提起线结—露出埋入 皮肤的缝线少许

持针器打结—持针器传递方法
方向正确—方结;错误—滑结 打第一个结后拉进缝线;张力均等—松脱成为滑结 拉紧线结—呈直线
3)其它: 正确选择缝线 根据线的粗细不同决定用力大小 结扎时的线,要用生理盐水浸湿,以增加线间的摩 擦系数—抗拉力增强,线结不易松拖又不易拉断

持针器打结(适用于结扎线短或创口深)—缝 线穿过组织

剪断线结下方缝线、镊子 拉出
三、缝 合
1.目的: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器官愈合 2.适应证:皮肤、筋膜、肌肉等切开边缘的对和 3.分类: 单纯、外翻、内翻 连续、间断 4.注意事项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 2)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 3)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 5.
6.打结方法

单手打结

左手
右手

持针器打结

左手打结—左手拇指、食指捏住短线头

左手打结—左手中指、无名指压住短线头

左手打结—右手将长线头压在左手中指、无名 指上;左手拇指、食指将短线头向上提拉

左手打结—左手中指弯曲越过断线头

左手打结—左手中指伸直挑出短线头、夹在拇 指和中指间

左手打结—拉平短线头打第一个结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 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缝合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 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 方法进行缝合。
●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 拿直针进行
●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 闭合器等。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 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 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 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 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缝合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 法
●按组织的对合关系:分为单纯缝合、外 翻缝合、内翻缝合三类;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切皮时的固定
切开时固定皮肤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运刀方式
垂直下刀、水平走行、垂直出刀,用力均匀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总之,进行切开操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绷紧皮肤 切的利
起止刀垂 移行斜
深度一致 分层切
腔膜切开 防伤脏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外科基本操作 之
缝合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 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 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 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 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 线与重线尾打结。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3)、连续锁边缝合法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2)、半荷包缝合法:常用于十二指肠残 角部、胃残端角部的包埋内翻等。

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

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

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教案:外科基本操作打结剪线拆线缝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外科打结的方法,包括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器械打结。

2、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剪线操作,确保线头长度适中,不影响伤口愈合。

3、学生能够规范地进行拆线,避免对伤口造成二次损伤。

4、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缝合方法,如单纯间断缝合、单纯连续缝合、“8”字缝合等,并能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缝合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打结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单手打结和双手打结的操作要点。

(2)剪线的原则和方法,如何正确判断线头长度。

(3)拆线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防止伤口裂开。

(4)常见缝合方法的操作规范和适用情况。

2、难点(1)打结时的手部协调和力度控制,避免滑结和假结的出现。

(2)剪线时的角度和力度掌握,确保线头整齐。

(3)在拆线过程中,如何准确判断伤口愈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拆线时机。

(4)缝合时针距、边距的把握,以及如何保证缝合的美观和牢固。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解外科基本操作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践操作演示教师在模拟人体组织上进行打结、剪线、拆线和缝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流程和技巧。

3、学生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病例,让学生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准备足够数量的缝合线、手术剪、持针器、镊子、模拟人体组织等教学用具。

2、教学场地选择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作为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外科手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对外科基本操作的了解程度,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理论讲解(30 分钟)(1)打结介绍打结的目的和作用,即在外科手术中用于结扎血管、缝合组织等,以防止出血和组织分离。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结扎止血术
• 单纯结扎止血 • 缝扎止血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单纯结扎止血
• 先用止血钳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 少许组织,结扎止血。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 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 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当第一道结收紧后, 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遇到 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以便第 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 第二次打结。
• 换药碗1个,放置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1个或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 镊子2把,剪刀1把,无菌纱布适量,胶布,碘伏等;
• 将换药碗拆开平放于换药车上,注意不要污染换药碗内物; • 需要冲洗时准备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双氧水、高渗盐水、凡
士林纱布、氧化锌明胶等,具体准备物根据实际情况准备。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操作步骤
•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及帽子,携带已备齐的物品到病人床旁或送 病人到换药室;
• 让病人保持适当体位; • 解开敷料,应先用手去除外层,再用镊子取内层,如敷料与伤口
粘连,要用生理盐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 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 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 子(污染镊子),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 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外口科基及本操边作打结缘缝合部换药分拆线 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
• 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 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 处理
外科基本操作—概论
外科基本操作是各种手术 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任何手术中都要用到,每 个外科医师必须熟练掌握 这些基本操作技术,才能 为做好手术打下良好基础。
内科医师也应掌握!
外科基本操作—概论
切开、止血、分离、结扎、缝合、引流 外科基本功——
其操作并不复杂繁琐,但需反复训练 熟能生巧,即是掌握技能的关键 。
半荷包缝合(十二指肠残端下角包埋)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3. 外翻缝合法:使创缘外翻,被缝合或吻合的空腔之内面保持光 滑,如血管的缝合或吻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如松驰皮肤的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4. 减张缝合法:对于缝合处组织张力大,全身情况较差时,为防 止切口裂开可采用此法,主要用于腹壁切口的减张。缝合线选 用较粗的丝线或不锈钢丝,在距离创缘2-2.5cm处进针,经 过腹直肌后鞘与腹膜之间均由腹内向皮外出针,以保层次的准 确性,亦可避免损伤脏器。缝合间距离3-4cm,所缝合的腹 直肌鞘或筋膜应较皮肤稍宽。使其承受更多的切口张力,结扎 前将缝线穿过一段橡皮管或纱布做的枕垫,以防皮肤被割裂, 结扎时切勿过紧,以免影响血运。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 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 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 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外科基本操作—清创术
3).缝合伤口:①更换手术单、器械和手术者手套;②按 组织层次缝合创缘;③污染严重或留有死腔时应置引流物

外科打结、剪线、拆线

外科打结、剪线、拆线

打结法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的和最基本的 操作之一,打结的质量和速度是对手术时 间长短、手术安全和病人的预后都会产生 重要的影响。

有两种方法即手递线法和器械递线法。
手递线法适用于表浅部位组织结扎பைடு நூலகம்器械 递线法适用于深部组织结扎。




1.单结:仅用于暂时阻断,永久结扎不能使用。 2.方结:外科最常用的结扣,适用于较少的组织或 较小的血管以及各种缝合的结扎。 3.三重结或多重结:适用于直径较大、重要的血管, 张力较大组织间缝合后的结扎。使用肠线、可吸收 合成线时,线结易于松脱,故要做多重结扎。 4.外科结:主要用于结扎大血管。 5.假结:由同方向的单结构成,结扎后易于滑脱不 应采用。 6.滑结:由于双手用力不均造成。

1.单手打结 2.双手打结 3.持钳打结





1.相邻两个单结的方结方向必须相反,否则成 假结。 2.打结时,两手用力点和结扎点三点应在一条 直线上。收紧线结时,两手用力要均匀,否则 易成滑结。 3.打结前用盐水浸润可增加线的韧性及摩擦力。 4.遇张力较大的组织结扎时,可在收紧第一结 时,用无齿镊夹住结扣,打第二个结时在移除 镊子。



术中剪线就是将缝合和结扎打结后残余的缝线 剪除。 打结者将双线尾并拢提取稍偏向左,助手用左 手拖住微微张开的线剪,将剪刀近尖端顺着缝 线向下滑至线结的上缘,再将剪刀向上倾斜大 概45°剪断。 深部组织结扎、较大血管结扎和肠线所作结扎, 线头应稍留长一些。丝线留2-3mm,肠线和可 吸收合成线留5-10mm,钢丝线留5-6mm。线头 过短易于滑脱,过长会导致异物反应。

先按换药的方法常规消毒切口区域,左手 持镊子将线结轻轻提起,右手将微微张开 的线剪尖端插入线结与皮肤之间的间隙, 平贴针眼处的皮肤将线剪断。然后,快速 轻巧的将缝线朝剪断侧拉出,可以避免拉 开切口、皮下污染。

外科的缝合换药与拆线总结

外科的缝合换药与拆线总结

外科的缝合换药与拆线总结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

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2缝合的基本原则(1)、要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

缝合应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

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这样看起来美观,更重要的是,受力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至于发生泄漏。

(2)、注意缝合处的张力。

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换言之,切口愈合的早晚、好坏并不与紧密程度完全成正比,过紧过松均可导致愈合不良。

伤口有张力时应进行减张缝合,伤口如缺损过大,可考虑行转移皮瓣修复或皮片移植。

(3)、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

无菌切口或污染较轻的伤口在清创和消毒清洗处理后可选用丝线,已感染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可选用可吸收缝线,血管的吻合应选择相应型号的无损伤针线。

缝合的分类及常用的缝合方法介绍缝合的方法很多,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按组织的对合关系分为单纯缝合、外翻缝合、内翻缝合三类;每一类中又按缝合时缝线的连续与否分为间断和连续缝合两种;按缝线与缝合时组织间的位置关系分为水平缝合、垂直缝合;有时则将上述几种情况结合取名。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ppt课件
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之
•换药与拆线 •结扎止血术 •外科缝合术
胡韬
ppt课件
1
换药与拆线
ppt课件
2
换药目的
• 观察伤口情况,作相应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清除伤口异物、坏死组织、引流分泌物脓液; • 保持和防止伤口受损和外来感染。 通过以上三点达到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ppt课件
3
换药指征
水浸湿敷料,揭敷料方向与伤口立纵轴方向一致,以减轻疼痛和组织损伤,将污染 敷料放入黄色垃圾袋或弯盘内; • 用另一把镊子(清洁镊子)夹持碘伏棉球传递给揭开内敷料的镊子(污染镊子), 消毒伤口,注意方向从伤口边缘逐渐向外(感染伤口消毒方向与之相反,为由外向 内消毒); • 用清洁镊子夹持棉球将伤口及边缘部分擦干,以便做必要的检查和相应处理(感染 伤口时用污染镊子),必要时需要对切口再次消毒; • 处理完成后覆盖无菌敷料,胶布固定,整理床铺,备用物品归还原处,妥善回收和 分类处理污染敷料。
ppt课件
20
ppt课件
21
剪线
•靠 •滑 •斜 •剪
ppt课件
22
缝合
• 进针 • 拔针 • 出针 • 夹针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8
换药频率
• 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一次; • 感染或分泌物多的伤口,至少每天一次; • 新鲜肉芽创面,1-2天一次; • 严重感染、置引流的伤口或粪瘘等伤口,应根据引流量及敷料情况决定换
药次数; • 烟卷引流伤口,每日1-2次,需要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适时拔除引
流,橡皮膜引流,通常留置不超过48小时。
11
拆线时间
• 头面部、颈部4-5天; • 下腹部、会阴部6-7天; •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天; • 四肢10-12天,关节处适当延长; • 减张缝合14天; • 贫血明显、营养不良、老年、体弱多病、切口过大可适当延长或间断拆线; • 伤后有红肿热痛明显感染者,应提前拆线。

缝合换药拆线(黄龙)

缝合换药拆线(黄龙)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
17/50

缝合 常用于血管壁的吻合
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则
1.保证缝合创面或伤口的良好对合:缝合应 分层进行,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使 组织层次严密,不要卷入或缝入其他组织, 不要留残腔,防止积液、积血及感染。缝合 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 2.注意缝合处的张力: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 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为准,不宜过紧。 3.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选择要适宜。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2、连续水平褥式浆肌层内翻缝合法 3、全层间断内翻缝合法 4、连续全层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 5、荷包口内翻缝合法
10/50

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
又称伦孛特(Lembert) 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 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11/50

缝合
连续水平褥式肌层内翻缝合
又称库兴氏(Cushing)缝合法,如胃肠道浆肌层缝合。
6、最后取一块无菌单覆盖于无菌物上。
30/50

换药
换药术
1、去除敷料动作要轻柔; 2、徒手可取外层敷料,但内层敷料需 使用操作镊; 3、若纱块黏连创口,注意使用生理盐 水沾湿后才取纱块,黏连牢固的需 分层去除纱块。
14/50

缝合
外翻缝合法
缝合时使组织边缘向外翻转,有利于保证内光滑及皮肤 切口的愈合。常用于血管、腹膜、松弛皮肤等的缝合, 包括:
1、垂直间断褥式外翻缝合法 2、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3、连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
15/50

缝合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
常用于皮肤的缝合
16/50

缝合 常用于皮肤的缝合
3/50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脓性分泌物 多时:用纱 条或塑胶引 流管。 引流管、引流条应 放于伤口底部,松 紧适度,保持伤口 呈底小口大的锥形。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四、拆线法
1、目的
四、拆 线 法
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 1.依伤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 2、操作步骤 切口张力及全身营养状况而定。 是愈合伤口或感染切口的缝线 2. 头、面、颈及阴囊部 均应拆除。 3、注意事项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4、拆线时间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减张缝合者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如避免使皮肤外部分缝线 也可间断拆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6.伤口感染时,立即拆线。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一、 缝合法
1、目的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等
单纯间断缝合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外科基本操作换药拆线切开缝合一般伤口处理

绷紧皮肤 起止刀垂 深度一致 腔膜切开
切的利 移行斜 分层切 防伤脏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外科基本操作 之
缝合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 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 缝合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 本操作技术之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缝合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腹部 外科常用切口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三、操作步骤:
1、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2、正确的传递方法 3、正确的执刀方法 4、正确的运刀方式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选择适当的的手术刀
LOGO
外科基本操作—切开
正确的执刀法:正确执刀方法有以下四种: 1)执弓式:是常用的执刀法,拇指在刀柄下,食指和中指 在刀柄上,腕部用力。用于较长的皮肤切口及腹直肌前鞘 的切开等如图(1~2)。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 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 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 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 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 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 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1 持针器前端应夹住缝针的前1/3;2 需针尖垂直于纱布缝线 板,手腕用力,顺着针的弧度穿出
●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 ●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 ●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

外科基本操作打结缝合换药拆线一、打结操作打结是外科医生进行手术时常用的一个操作,主要用于将血管、神经、组织等进行结扎。

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结扎线,常用的有聚丙烯线、聚丙烯膜、丝线等。

2.将结扎线穿过需要结扎的组织或血管,然后将线两端交叉。

3.用一只手将线交叉的部分固定住,然后用另一只手将线上的双端依次穿过交叉处,形成一个结。

4.把结扎线的两端拧紧,使结扎处紧固。

打结操作需要细心和耐心,要确保结扎线牢固可靠,以防止出血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二、缝合操作缝合操作是将伤口的边缘进行缝合,促进伤口愈合。

步骤如下:1.将伤口的边缘对齐,使用医用钳子或镊子将线穿入皮肤的一侧,然后从另一侧穿出。

2.将线的两端拉紧,以牢固地缝合伤口。

3.沿着伤口线缝合至整个伤口被缝合。

缝合操作需要根据不同伤口的大小和位置选择不同的缝合线,确保缝合牢固且美观,以便促进伤口的愈合。

三、换药操作换药操作是在手术伤口愈合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清洁伤口、消除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

步骤如下:1.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手部。

2.用无菌手套取下原来的敷料,注意不要碰到伤口。

3.用无菌盐水或抗菌液清洗伤口,确保伤口干净。

4.使用消毒棉球擦拭伤口四周,消除污物和灰尘。

5.用适合的敷料盖住伤口,确保伤口保持湿润和干净。

6.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正常愈合。

换药操作需要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伤口的再次感染,以及注意患者的舒适度。

四、拆线操作拆线操作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进行的,目的是将缝线拆除,使伤口恢复自然。

步骤如下:1.患者到拆线时,将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

2.使用消毒的拆线钳,将缝线的一端挑开。

3.将拆线钳插入缝线下方,从缝线皮肤交界处逐渐将缝线剪断,确保不伤害皮肤。

4.将所有缝线拆除,清洁伤口,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拆线操作需要细心、轻柔,并注意避免伤害皮肤或感染伤口。

总结:外科基本操作是外科医生在手术中经常进行的一系列操作。

打结、缝合、换药和拆线是其中常见的操作,它们都需要医生细心和专业。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

临床操作之术口换药及拆线

伤口拆线(一)目的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愈合伤口或感染伤口均需拆线。

所以外科拆线尤指在缝合的皮肤切口愈合以后或手术切口发生某些并发症时(如切口化脓性感染、皮下血肿压迫重要器官等)拆除缝线的操作过程。

(二)适应证1.各种伤口缝合后一般于术后3 天更换伤口敷料,检视伤口愈合情况;2.如伤口有明显红肿、压痛,局部张力增高等感染征兆时,则应及早间断拆线或拆除有关部位的缝线;3.无菌手术切口,成人患者一般可恨据部位不同,按如下时间拆线。

头、颈、面部伤口4—5 天拆线;胸、腹、背、臀部伤口7—10 天拆线;双上肢伤口9—10 天拆线;双下肢伤口9—11 天拆线;手足背伤口10—12 天拆线;足底部伤口10—15 天拆线;减张切口14 一16 天拆线;腹壁伤口裂开再次全层缝合伤口15—18 天拆线。

(三)准备工作1.告诉病人拆线过程非常简单,痛苦微小或基本上没痛苦,解除病人心理紧张。

2.小儿病人位于颜面部的多针精细缝合伤口。

可于时间短暂的全麻下进行(如氯胺酮麻醉)。

以免病人哭闹造成误伤。

必须注意,全麻应在适当的场所由麻醉医师施行。

3.无菌换药包,小镊子2把,拆线剪刀及无菌敷料等。

(四)操作方法1.一般部位用酒精棉球皮肤消毒。

颜面部、会阴部、粘膜、婴幼儿皮肤用0.1%新洁尔灭棉球皮肤消毒。

先清洗干净伤口血迹,并浸湿缝线线头。

使线头不粘在皮肤上。

2.操作者左手持血管钳或镊子,夹住线头,轻轻向上提起。

用剪刀插进线结下空隙,紧贴针眼,从由皮内拉出的部分将线剪断,向对侧拉出。

全部拆完后,用消毒液棉球再擦拭一遍,盖无菌敷料,包扎固定。

3.如伤门缝线针孔明显红肿说明有线孔炎的情况,可用10—12 层70%酒精纱布裹敷,再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以减缓酒精挥发,最后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以后每日换药一次。

(五)注意事项1.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术原则;2.术后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局部敷料酌情保留适当时间即可解除。

(六)禁忌症遇有下列情况,应延迟拆线:1.严重贫血、消瘦、轻度恶病质者;2.严重失水或水电解质紊乱尚未纠正者;3.老年患者及幼儿;4.咳嗽没有控制时,胸、腹部切口应延迟拆线。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ppt课件
均术后应4~拆5天除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41、、拆严线格时执间行无菌技减也术张可缝间操合断者拆作线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6,.伤如口感避染时免,使立即皮拆肤线。外部分缝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
6
单手打结法
一手持线,另一手动作做结,适合于 各部位的结扎,是一种简便而迅速的做结 方法。
.
7
外科结
方结
此 缺的三 重结点 结不是 扎易组 线松织 头脱内较中单,残大也由最结留。称两常组平个用成结方的。,向一是相此为但较种反外。结 牢 操 费的科较 固 作 时手, 。术 结
.
8
滑结
假结
结构与方结相同, 但因操作不当, 形成一个一侧线段 围绕另一线段 两圈的结, 手术中应避免。
.
11
三、更 换 敷 料
(换药)
.
12
(一)伤口分为类
▪ 清洁伤口:即无菌手术切口。 ▪ 污染伤口:即沾有细菌,但未发生感染的
伤口。一般指伤后6~8小时内的伤口。 ▪ 感染伤口:延迟处理的创伤伤口、脓肿切
开、手术切口感染等伤口。
.
13
(二)清创术(debridement )
1.清创术概念:
是处理污染伤口的一种方法。是 在无菌操作下,彻底清理污染伤口使 之变为较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机会 ,促使伤口一期愈合。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天津中医药大学 护理系 王燕
.
1
一、 缝合法
1、目的
2.常见缝合方法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切开考官提问:传递手术刀的注意事项?考生回答:传递手术刀时,递者应住主刀片与刀柄衔接处,背面朝上,将刀柄的尾部交给术者,切忌不可刀刃朝向术者传递,以免刺伤术者。

考官提问:执刀法有哪几种?考生回答:1.执弓式:用于胸腹部较大切口。

2.抓持法:用示指压住刀背,下刀有力,用于坚韧组织的切开。

3.执笔法:动作和力量放在手指,使操作轻巧,精细。

4.反挑法:刀刃向上挑开组织,以免损伤深部组织及器官,常用于浅表脓肿的切开。

止血考官提问:止血的方法?考生回答:止血方法有压迫、结扎、电凝、缝合、止血剂填塞以及使用激光刀、冷刀和新近发明的离子刀等。

考官提问:压迫止血的适应证?考生回答:适用于较广泛的创面渗血;对较大血管出血一时无法显露出血点时,可暂时压迫出血,在辨明出血的血管后,再进行结扎止血。

考官提问:结扎止血有哪几种?考生回答:单纯结扎止血、缝扎止血。

考官提问:单纯结扎止血的操作方法?考生回答:先用止血尖钳夹出血点,然后将丝线绕过止血钳下的血管和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

结扎时,持钳者应先抬起钳柄,当结扎者将缝线绕过止血钳后,下落钳柄,将钳头翘起,并转向结扎者的对侧,显露结扎部位,使结扎者打结方便。

当第一道结收紧后,应随之以放开和拔出的动作撤出止血钳.结扎者打第二道结。

遇到重要血管在打好第一道结后,应在原位稍微放开止血钳。

以便第一道结进一步收紧,然后再夹住血管,打第二道结,然后再重复第二次打结。

考官提问:缝扎止血的适应证?考生回答:适用于较大血管或重要部位血管出血。

考官提问:缝扎止血的操作方法?考生回答:先用止血钳钳夹血管及周围少许。

组织,然后用缝针穿过血管端和组织并结扎,可行单纯缝扎或8字形缝扎。

考官提问:钳夹止血时的注意事项?考生回答:钳夹止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的血管,然后进行钳夹,不宜钳夹血管以外的过多组织。

考官提问:对大、中血管的止血注意事项?考生回答:对大、中血管,应先分离出一小段,再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血管两侧,中间切断,再分别结扎或缝扎。

无菌换药、缝合、拆线、打结

无菌换药、缝合、拆线、打结

无菌换药术【适应证】1.术后无菌伤口,如无特殊反应,3~5天后第一次换药。

2.感染伤口,分泌物较多,每天换药1次。

3.新鲜肉芽创面,隔1~2天换药1次。

4.严重感染或置引流的伤口及粪瘘等,应根据引流量的多少决定换药的次数。

5.烟卷引流伤口,每日换药1~2次,并在术后12~24小时转动烟卷,并适时拔除引流;橡皮膜引流,常在术后48小时拔除。

6.橡皮管引流伤口2~3天换药,引流3~7天更换或拔除。

【准备工作】1.换药前半小时内不要扫地,避免室内尘土飞扬;了解病人的伤口情况;穿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洗手。

2.物品准备:无菌治疗碗两个,盛无菌敷料;弯盘1个(放污染敷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镊子2把,剪刀1把,备酒精棉球、干棉球、纱布、引流条、盐水、碘伏棉球、胶布等。

3.让病人采取舒适的卧位或坐位,利于暴露创口,冬天应注意保暖。

【操作步骤】1.用手取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及外引流物;与伤口粘着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湿润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清洁伤口,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镊子接触敷料作为传递。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用盐水棉球清洗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或脓液,由内向外,注意移除创口内异物、线头、死骨及腐肉等。

棉球一面用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

不得用擦洗过创面周围皮肤的棉球沾洗创面。

严格防止将纱布、棉球遗留在伤口内。

在换药过程中,假如需用两把镊子(或钳子)协同把沾有过多盐水或药液的棉球拧干一些时,必须使相对干净侧(左手)镊子位置向上,而使接触伤口侧(右手)镊子位置在下,以免污染。

3.分沁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消毒溶液(如优锁)冲洗。

如需放置引流,应先用探针或镊子探测创腔方向、深浅和范围,然后再用探针或镊子送入油纱布或引流条,或浸过雷夫努尔药液的纱布引流条,但不能塞得太紧。

4.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烧灼,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的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

手臂消毒换药与拆线

手臂消毒换药与拆线

手臂消毒换药与拆线手臂部位是人体一处常见的受伤部位,当手臂受伤需要缝合的时候,会有三个重要的步骤:消毒、换药、拆线。

在这篇文档里,我们会一一介绍这三个步骤的具体方法,以便让大家能够正确且安全地处理自己或他人的手臂受伤。

手臂消毒在进行任何手术操作之前,都需要消毒受伤部位。

对于手臂受伤的情况,消毒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好所需消毒工具,包括消毒液和针头。

2.处理好受伤的手臂,将其放在平整的表面上,方便消毒。

3.用清水洗净受伤部位,将原有的脏血、异物等清理干净。

4.用消毒液在受伤处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棉球或者针头沾取消毒液擦拭受伤处。

5.等待消毒液彻底干燥后,进行后续的换药或者缝合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液的选择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消毒液过强可能会对肌肉组织造成伤害,过弱或者不正确的使用方式同样会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和医生进行咨询确认。

手臂换药消毒完毕之后,需要进行手臂换药。

手臂换药是对受伤处进行保护,避免细菌进入,并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步骤。

其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好所需的药品:纱布、绷带、清洁剂和止痛药。

2.用清洁剂或者纱布擦拭伤口周围的区域,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轻拍受伤处进行为数目的清理。

3.使用止痛药,用药棉在受伤处上涂抹止痛药,缓解疼痛4.将伤口覆盖在纱布上,并用绷带缠绕,固定创口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过程要轻柔,避免对受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在换药时,要注意及时更换纱布和绷带,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

此外,药品的选择也要咨询医生后再进行使用。

手臂拆线手臂拆线是指在愈合期后,将缝合线缝合处的线拆除。

这是为了防止线头剩余在皮肤中,同时也可以使皮肤愈合不会因为线头存在而产生不适。

拆线步骤如下:1.准备好所需工具:拆线钳和消毒液2.用消毒液清洁拆线钳3.切断线头,同时用另一只拆线钳握住线头。

注意切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角度,不要切断线头后将线头压入皮肤内部。

4.在切断线头后,轻轻地轻拍一下缝合处,确保线头已经被完全地拉出皮肤5.完成后再次进行伤口的消毒和换药,确保愈合区域能够保持清洁和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结
结构与方结相同, 但因操作不当, 形成一个一侧线段 围绕另一线段 两圈的结, 手术中应避免。
假结
又名十字结, 由两个方向相同 的单结组成, 此结容易滑脱, 手术中忌用。
注意事项
以增加线间的摩擦系数, 以增加线间的摩擦系数, 抗拉力增强。 抗拉力增强。使线粗细合适的线.用前盐水浸湿。 拉线时,要求三点(两手用力点和结扎点)成一直线。 二个单结中必有一次两手交叉(方向相反),打成方结. 操作中两手用力要轻柔均匀。否则易断线、滑脱. 力求直视下操作。
三、更 换 敷 料
(换药)
(一)伤口分为类
• 清洁伤口:即无菌手术切口。 清洁伤口:即无菌手术切口。 • 污染伤口:即沾有细菌,但未发生感染的 污染伤口:即沾有细菌, 伤口。一般指伤后6~8小时内的伤口。 伤口。一般指伤后6 小时内的伤口。 • 感染伤口:延迟处理的创伤伤口、脓肿切 感染伤口:延迟处理的创伤伤口、 开、手术切口感染等伤口。 手术切口感染等伤口。
2.基本要求 2.基本要求 清除异物,切除失去活力和污染严重的组织。 (1)清除异物,切除失去活力和污染严重的组织。 2)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 (2)骨折固定。 彻底止血,修补重要血管。 (3)彻底止血,修补重要血管。 修理创缘,缝合伤口。 (4)修理创缘,缝合伤口。 3.清创时机 清创时机 最佳时机应在伤后6~ 小时 小时。 最佳时机应在伤后 ~8小时。
更换敷料的俗称,是处理伤口的 措施之一。 清除伤口的分泌物、异物、坏死组 织,保持引流通畅,使肉芽组织健 康生长,以利伤口愈合。 以利伤口愈合。 以利伤口愈合 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清洁伤口周围皮肤
盐水棉球,由内向外,清洁创面, 两把镊子 处理伤口----清创、肉芽、引流 揭敷料的镊子用来操作、接触伤口, 敷料--凡士林纱条,纱布至少6-8层 另一把用于传递无菌用物,最后盖敷料 两把镊子不可接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好在换药室进行。 2.清洁的伤口---感染轻微---感染严重--隔离伤口 当天有无菌手术时,术前—般不应给感染伤口换药。 感染伤口换药后,应认真洗手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 3、两把镊子不可接触。 4、高度传染性伤口(气性坏疽、破伤风、溶血性链球菌、 绿脓杆菌等),执行伤口隔离, 穿隔离衣、戴手套、敷料焚烧。 穿隔离衣、戴手套、敷料焚烧。
3.强 调:缝合的基本原则
(1)缝合的创缘距及针间距必须均匀一致,受力 及分担的张力一致,并且缝合严密,不发生泄露。 (2)按组织的解剖层次进行缝合,不要卷入或缝 入其他组织。 (3)结扎缝合线的松紧度应以切口边缘紧密相接 为准,不宜过紧。 (4)持针姿势动作要正确、优美。
这样看起来美观,是外科艺术; 这样看起来美观,是外科艺术;
强调:更换敷料
•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执镊操作法: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双手各拿一把镊子;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一把镊子有菌,另一把镊子无菌。
(五)肉芽创面的观察与处理
• 健康肉芽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 表现:新鲜呈粉红色、较坚实、表面呈颗 粒状、触之易出血。 粒状、触之易出血。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处理:保持清洁,不用特殊处理。 • 肉芽生长过快 •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表现:突出于伤口,阻碍周围上皮生长。 •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处理:剪平、压迫止血。
拆线示意图
练习: 练习:综 合 操 作 程 序
• 伤口消毒 毒 缝合、 缝合、打结 伤口再次消 覆盖敷料 包扎固定 拆线 伤口消
• 拆除敷料 毒
伤口消毒
覆盖敷料
包扎固定
Thank you
(六)伤口引流物的使用
• 作用 排出分泌物、减少毒素吸收、 排出分泌物、减少毒素吸收、利于感染控 促进肉芽健康生长。 制、促进肉芽健康生长。 • 使用方法
脓性分泌物 多时:用纱 多时: 条或塑胶引 流管。 流管。 引流管、 引流管、引流条应 放于伤口底部, 放于伤口底部,松 紧适度,保持伤口 紧适度, 呈底小口大的锥形。 呈底小口大的锥形。
• • • • •
肉芽水肿 表现:淡粉红色,发亮、质地松软。 表现:淡粉红色,发亮、质地松软。 处理: 高渗盐水湿敷。 处理:用3%~5%高渗盐水湿敷。 高渗盐水湿敷 陈旧肉芽 表现:色苍白或暗红、质硬、 表现:色苍白或暗红、质硬、表面污 秽。 • 处理:搔刮、陈旧肉芽切除或外敷生 处理:搔刮、 肌散。 肌散。
二、打结法
单手打结法 双手打结法 器械打结法
单手打结法
一手持线,另一手动作做结, 一手持线,另一手动作做结,适合于 各部位的结扎, 各部位的结扎,是一种简便而迅速的做 结方法。 结方法。
外科结
方结
此结较 也称平结,是外科手术 三 为牢固, 中最常用的一种。 此结不易松脱, 但操作 由两个方向相反的 缺点是组织内残留 重 单结组成。 较费时。 的结扎线头较大。 结
有健康肉芽组 织生长用凡士 林油纱条引流。 林油纱条引流。
四、拆线法
1、目的 、
四、拆 线 法
一切皮肤缝线均为异物,不论 1.依伤口愈合情况,手术部位, 2、操作步骤 、 切口张力及全身营养状况而定。 是愈合伤口或感染切口的缝线 2. 头、面、颈及阴囊部 均应拆除。 3、注意事项 、 术后4~5天拆线。 3. 胸腹壁的缝线术后第7天。 4. 四肢手术切口 9~12。 4、拆线时间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5. 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及 减张缝合者10~14天拆线, 2、拆线方法正确,如避免使皮肤外部分缝线 也可间断拆线。 从伤口内通过,以免增加感染机会。 6.伤口感染时,立即拆线。 3、使用剪刀时,应将剪刀与皮肤平行插入缝线 下面,可减少疼痛,但应防止误伤皮肤。
(三)清创步骤
1、根据伤情选择麻醉方式。 根据伤情选择麻醉方式。 2、冲洗、清洁去污、检查伤口 冲洗、清洁去污、 最重要 3、皮肤消毒 4、清创 充分引流、 5、充分引流、缝合伤口 6、包扎固定
三、换药
[目的 目的] 目的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用物 用物] 用物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二)清创术(debridement) 二 清创术
1.清创术概念: 清创术概念: 清创术概念
是处理污染伤口的一种方法。是 是处理污染伤口的一种方法。 在无菌操作下, 在无菌操作下,彻底清理污染伤口 使之变为较清洁伤口, 使之变为较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 机会,促使伤口一期愈合。 机会,促使伤口一期愈合。
缝合、打结、换药、拆线 缝合、打结、换药、
天津中医药大学 护理系 王燕
一、 缝合法
1、目的 、 保证切开、切断的组织 或器官愈合的重要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2.常见缝合方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双重间断缝合法(8字缝合) 单纯连续缝合法 锁边缝合 减张缝合 内翻缝合 外翻缝合等
单纯间断缝合法
单纯间断缝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