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问题研究

委托-代理问题研究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机制设计是博弈论在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应⽤。
⼀、基本要素委托-代理关系在我们的社会中⼴泛存在。
例如,如果你委托律师帮助你打官司,那你就处于⼀个委托-代理关系之中,在那⾥,你是委托⼈,律师是代理⼈。
企业⽼板委托⼀个⼚长帮助管理⾃⼰的⼯⼚,⽼板是委托⼈,⼚长是代理⼈。
⼚长⼜委托⼀个销售科长负责管理⼯⼚的销售业务,⼚长是委托⼈,销售科长是代理⼈。
销售科长⼿下⼜有业务员,科长⼜成了委托⼈,业务员是代理⼈。
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
还有很多不那么明显的委托代理关系。
⼀般地,只要在⼀种博弈中,⼀个⼈的福利取决于另⼀个⼈的⾏动,那么,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了。
委托-代理问题中的基本要素或者基本问题有:委托⼈、代理⼈、⽬标、信息,由于通常利⽤博弈论来分析委托代理关系,⽽博弈论中还有其他的要素,如博弈规则、战略、结果、均衡等等。
这⾥,我们只介绍重要的⼏个要素:委托⼈和代理⼈、⽬标、信息与⾏动、契约设计问题(即博弈规则)。
1、委托⼈与代理⼈前⾯讲过,只要在⼀种安排(博弈)中,⼀个⼈的福利取决于另⼀个⼈的⾏动,那么,委托-代理关系就存在了。
这⾥,前者是委托⼈,即想获得某种福利,但⼜不想⾃⼰去做,或者不适合⾃⼰做,或者说⾃⼰不会做,⽽是让别⼈帮助⾃⼰去做,那么,这个⼈就是委托⼈。
⽽后者,即那“另⼀个⼈”,就是代理⼈。
委托⼈是博弈中拥有信息劣势的⼀⽅,例如,雇主在雇⽤雇员的时候,雇员知道⾃⼰的本领,⽽雇主不知道,雇员知道⾃⼰⼲了什么,⽽雇主不知道等等,所以,信息经济学⾥通常把委托⼈定义为博弈中信息处于劣势的⼀⽅。
显然,代理⼈通常是拥有信息优势的⼀⽅,因此,信息经济学中⼲脆就把代理⼈定义为拥有信息优势的博弈者。
注意,不是说委托⼈掌握的所有信息⽐代理⼈少,⽽是说,在委托⼈让代理⼈帮助他实现⾃⼰的⽬标这件事情上,委托⼈所掌握的相关信息⽐代理⼈少。
总⽽⾔之,在⼀个博弈中,信息优势的⼀⽅就是代理⼈,信息劣势的⼀⽅就是委托⼈。
答1委托代理理论简述

答:(1)“委托代理理论”简述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授权代理人在必然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相应活动、处置有关事物而形成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权能与收益分享关系。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委托人往往不明白代理人要采取什么行动或即便明白代理人采取某种行动,也不能观察和测度代理人从事这一行动时的尽力程度,同时二者之间存在的利益分割关系,通常会使得代理人不完全依照委托人的用意行事,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委托—代理问题。
一旦企业出现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其后果不仅是企业所有者的利润受损,也使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受损。
由委托人—代理人问题而致使的效率损失不可能通过政府的干与解决,而需要通过设计有效的鼓励办法加以解决。
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实施一种最优合约。
最优合约是委托人花费最低限度的本钱而使得代理人采取有效率的行动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合约。
(2)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①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讲,代理人掌握的信息比委托人更多一些,代理人比委托人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偏好,尽力程度,更了解有关企业内部情形,市场环境转变和企业外部环境,和决策的风险和收益等信息。
这些信息专门是一些专业信息、关于尽力程度和决策的风险等信息,委托人是很难掌握的,或即便能够取得也因本钱太高而不能不舍弃。
这就使代理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欺骗成为可能,委托人被迫承担因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对国有企业来讲,这种情形更为严峻,因为在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作为所有者的全国人民虽然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但因为国有企业的数量众多,要掌握关于某一个国有企业的信息是不可能的。
即即是作为所有者代表的政府,也管辖着许多的企业,也很难取得关于某个企业的详细信息。
再加上其官员本身既是委托人也是代理人,与企业没有直接的所有关系,不会像非国有企业的委托人那样,有足够的动力去尽力获取各类关于企业的信息,所以其掌握的信息也是不够的。
委托代理链条的延长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代理人按照自己的信息优势去谋求自身的利益而舍弃股东的利益的可能性也加大了,委托—代理问题也就加倍严峻了。
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

第六章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在20世纪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学界的重视,逐渐发展成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众多不同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个体与个体之间时刻发生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他们之间的行为靠社会契约来协调。
经济社会中的任何有组织的或需要进行组织的行动都是根据某种契约来协调组织内部人与人的行为。
当这些社会契约在经济活动中存在并发挥效用时,它们就成为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内容。
然而,这些契约如何达到,其效率如何,它们的经济效用如何得以改进和受到了怎样的限制等,这些都是委托-代理理论关心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6.1 委托——代理的基本概念1.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委托-代理(principal-agent relation)的概念最先源自于法律。
在法律关系中,当A授权B代表A从事某项活动时,委托-代理关系就发生了。
A称为委托人,B即为代理人。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代理人)以另一个人(委托人)的名义来承担和完成一些事情,更通俗地说,就是委托人出钱或付出相应的代价请代理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现代意义上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Ross,1973)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委托-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
”如今,委托-代理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它泛指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交易,交易前后,市场参与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掌握信息多,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具有相对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处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也可以这样说,委托-代理是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
当存在专业化时,就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关系:代理人(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一方)因为相对信息优势而代表委托人行动(Hart and Holmstrom,1987)。
第六讲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

交易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但在签约后一方对另一方的某些信息不完全了解,就有
可能会引起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的道德风险
保险市场,对于投保人来说,随着预防偶然事件费用的
增加,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降低; 但同时随着保险赔偿额的增加,投保人用于预防不测事 件的费用反而会下降。
信息不对称,如果保险费用既定,投保人倾向于减少用
雇主根据劳动者的能力来支付工资,给H型劳动者支 付的工资 w=2,L 型劳动者支付的工资 w=1。雇主由 于不知道劳动者能力的具体类型,他们将根据文凭的 高低来进行甄别。为此,文凭要成为一个可信的信号 存在一个门槛水平,它必须能够将 H型劳动者和 L型 劳动者区分开来:L型劳动者不会去试图获取门槛水 平之上的文凭,H型劳动者也不会去获取门槛水平以 下的文凭。 当然,我们假定个体都是理性的,且获取文凭的动机 仅来自于未来净收益的最大化目标。
的劳动合同,供雇员选择。源自道德风险激励机制的具体设计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差异: 第一,利益不相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委托人追求的是
资本收益最大化,而代理人追求的是自身效用最大化。 第二,责任不对等。代理人掌握着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但 不承担盈亏责任;委托人失去经营控制权,但最终承担责任。
模型的具体设计: 在使委托人的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机制或契约中,
市场信号及其传递
两种市场信号: (1)信息优势方发出:证明自己商品质量的信号。 (2)信息劣势方给出:甄别不同类型信息优势方的 信号. 两种信号传递方式: (1)信号传递模型:信息优势方为了为了信誉而首 先披露自己的信息。 (2)信息甄别模型:信息劣势方发出信号以诱使优 势方披露信息。
产品质量与标准:信号发送
逆向选择”的存在低质量产品把高质量产品逐 出市场。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和市场的失灵。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引言委托代理理论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个人或组织将一些权力或责任委托给另外一个人或组织行使。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许多领域中都存在,例如政府与公共机构、公司与员工、家长与孩子等。
本文将探讨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原理及应用,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委托代理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将一定权力和责任委托给他人代为行使的关系。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授予代理人一定的权力和职责,并期望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意愿执行任务。
委托代理关系基于信任和合作,委托人相信代理人能够为其谋取利益并担负责任。
二、委托代理理论的原理1. 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委托人往往无法完全了解代理人的能力、意愿和行为。
代理人可能会有异于委托人利益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不稳定性。
2. 激励机制:为了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问题,委托人往往会设计一系列激励机制来引导代理人的行为。
常见的激励手段包括奖励制度、绩效考核、合同约束等,以确保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利益行事。
3. 监督与控制:为了减少代理人的行为不端和违纪行为,委托人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监督与控制。
监督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报告和审计等手段进行,控制则是通过建立合适的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来实现。
三、委托代理理论的应用委托代理理论不仅在组织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1. 在政府与公共机构中,政府委托公共机构行使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责任。
政府通过建立合适的监督与控制机制,确保公共机构按照公众利益行事。
2. 在公司与员工中,雇主委托员工执行工作任务。
雇主通过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3. 在家庭中,父母委托孩子执行家务和学业任务。
父母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激励孩子的行为,并进行监督和教育。
四、委托代理关系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 信息不对称的挑战: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
物流服务协议书范本中的委托与代理关系解析

物流服务协议书范本中的委托与代理关系解析一、背景介绍物流服务协议是供货方(委托人)与物流公司(代理人)之间签署的一种协议,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物流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方式。
其中,委托与代理关系是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委托与代理关系进行详细解析。
二、委托关系的含义在物流服务协议中,委托是指供货方(委托人)向物流公司(代理人)授权其代表进行物流活动。
委托关系的建立需要明确双方的接受关系和具体行为,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委托人享有按照协议约定的权益,并对代理行为负责。
三、代理关系的含义代理是指物流公司作为供货方的授权代表,代表其进行物流活动。
代理关系的建立需要明确代理人对委托人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代理人在履行职责的同时,需保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四、委托与代理关系的法律属性委托与代理关系属于特殊的合同关系,受制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
委托人享有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权利,同时也承担自己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代理人则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代理职责,并为委托人的利益负责。
五、委托与代理关系的具体内容1. 货物运输委托: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具体货物的运输任务,包括起点、终点、运输方式等要求,并约定具体的运输费用和支付方式。
2. 监管委托:委托人授权代理人对货物进行监管,确保货物的安全与完整。
3. 物流信息协调委托:委托人要求代理人将物流信息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货物的及时交付,并提供必要的运输资料和报告。
4. 投诉处理委托:委托人向代理人提供投诉信息,要求代理人积极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并向委托人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报告。
六、委托与代理关系的必要性1. 提高运输效率:委托与代理关系在物流过程中能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委托人的工作负担。
2. 专业化服务:代理人作为专业的物流公司,具备丰富的物流经验和资源,能够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规避风险:委托与代理关系能够规避物流过程中的各种风险,例如货物损失、交通事故等,以减少委托人的损失。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问题

Major Problems in Entrusting-Acting Relationship under Message Asymmetry
作者: 吴新博[1]
作者机构: [1]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泉州362021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2-116页
主题词: 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理性经济人;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期股;期权激励制度
摘要:理论界普遍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运行效率.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完善监控体制和采取激励机制加以解决.事实上,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所有权外化所引起的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的分割问题.'经营权'是所有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然要求享有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博弈过程,就是这种比例关系的确立过程.在经济生活中,只有在代理人的要求被漠视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代理人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谋求自身的利益,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不能把委托-代理关系与雇佣劳动关系混为一谈,否则会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容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容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根据这种合同,委托人授权代理人代表其进行某种活动或处理某些事务。
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人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明确授权代理人代表其进行某种活动或处理某些事务的权限和范围。
2. 代理人的义务: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代表委托人进行活动,必须遵守委托人的指示和要求,尽最大努力实现委托人的利益。
3. 委托人的责任:委托人对代理人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除非代理人的行为超出了委托人的授权范围。
4. 代理人的报酬:代理人有权获得委托人支付的报酬,报酬的数额和支付方式通常在委托代理合同中明确规定。
5. 委托代理期限:委托代理关系通常有一定的期限,期限届满后,委托代理关系自动终止。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合同或其他方式明确规定的。
委托代理关系的建立和运作需要双方的信任和合作,只有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
委托代理问题的名词解释

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委托人如何激励代理人来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而非追求自身利益的问题。
具体而言,委托代理问题研究的是如何设计出一套激励机制来使得代理人能够向委托人如实汇报其掌握的信息和采取的行动,从而保证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被代理人以意思表示的方法将代理权授予代理人,这被称为“意定代理”或“任意代理”。
委托代理问题通常存在于各种场合,例如公司治理、保险合同、劳动契约等。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包括监督、激励机制设计、声誉机制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委托代理问题的专业书籍、文献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委托代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公司的所有者(股东)会将其资产交由经理(代理人)进行管理。
由于股东和经理的利益可能不完全一致,经理可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这时就会出现委托代理问题。
股东需要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来促使经理为股东的利益服务。
另一个例子是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保险公司(委托人)会授权保险代理人(代理人)销售保险产品。
由于保险代理人通常会从销售的保险产品中获得一部分利润,因此他们可能会有动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客户隐瞒一些信息或者误导客户。
这就需要保险公司设计一种激励机制来确保保险代理人如实向客户传达信息并为客户提供正确的保险产品。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包括监督、激励机制设计、声誉机制等。
其中,监督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确保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
但是,监督通常需要付出成本,而且无法完全消除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激励机制设计则是通过给予代理人一定的经济激励,使得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声誉机制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机制,代理人会考虑自己在市场上的声誉,从而选择更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行为。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例如通过合同来规定代理人的行为、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等。
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学术语
01 定义
03 发展
目录
02 基本条件 04 模式
05 法律特征
07 必然性
目录
06 类型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市场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势的委托方与处于信息优势的代理方,相互博 弈达成的合同法律关系。
按照詹森(Jensen)和威廉·麦克林(William Meckling)定义,委托代理关系是指这样鲜明或隐含的契约, 根据这个契约,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用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并根据其提供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 应的报酬。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如普拉特和泽克好瑟对委托代理关系表达得更为简朴直接,认为只要一个人依赖于 另一个人的活动,那么委托代理关系就产生了。
②董事会和管理当局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受全体股东的委托指导、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是 董事会一般也不直接的管理企业,而只是负责制定企业一些重大项目决策。董事会成员不一定具有管理企业的能力, 因此董事会会聘任具有管理才能的人直接管理企业,负责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管理当局受董事会委托来具体的管 理和经营企业,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独立执行决策计划,负责日常管理。这就形成了企业中第二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董事会是委托人,管理当局是代理人。
(1)从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来看,我们发现企业中存在以下三种委托代理关系:
①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大会是股份公司中的最高权利机构,它不能直接管理企业,因 此,股东大会便选举出一些股东组成董事会来管理企业。所以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便形成了企业的第一层次的委 托代理关系。其中股东大会(全体股东)为委托人,董事会为代理人。董事会受全体股东的委托来管理企业,董事会 对全体股东负责。
薛中行老师认为,近代票号经营的智慧在于采用了东掌治理模式,亦即构成了东家与掌柜之间的委托—代理 关系。
委托代理要素分析

委托代理要素分析委托代理是一种商业合作关系,由一方(委托人)授权另一方(代理人)代表自己进行特定的事务处理。
在委托代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要素,这些要素决定了合作关系的性质和效果。
本文将对委托代理的要素进行详细分析。
一、委托人委托人是委托代理关系的发起方,他将自己的权力和职责交由代理人来承担。
委托人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资格和代表能力,并且在合同中明确表述自己的意愿和要求。
委托人的主要职责包括明确代理人的权限范围、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文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等。
同时,委托人也应当履行一定的监督责任,确保代理人依法合规地履行代理职责。
二、代理人代理人是委托代理关系中被授权代表委托人进行特定事务处理的一方。
代理人可以是个人或者组织,具备一定的法定资格和代表能力。
代理人应当依法、诚信地履行委托职责,代表委托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
代理人的主要职责包括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和授权进行事务处理、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向委托人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报告等。
三、授权范围委托人在委托代理合同中应当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授权范围。
授权范围决定了代理人可以代表委托人处理的事务种类和权限等。
委托人应当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授权范围,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限制。
授权范围应当明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和争议。
四、报酬和费用委托代理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代理人的报酬和费用。
报酬是代理人履行委托职责所获得的酬劳,既可以是固定金额,也可以是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的费用。
费用则是代理人在履行委托职责过程中发生的必要支出,例如律师费、交通费等。
委托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报酬和费用,以保证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五、终止方式委托代理合同可以通过终止来结束合作关系。
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终止方式和条件,并规定各方在终止后的权利和义务。
常见的终止方式包括双方协商解除、一方通知解除、合同期满等。
终止后,双方应当进行结算和清理工作,确保合作关系的平稳过渡。
综上所述,委托代理要素是委托人、代理人、授权范围、报酬和费用、终止方式等。
货物运输中的委托和代理关系

货物运输中的委托和代理关系在现代商业运营中,货物运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货物能够准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委托和代理关系在货物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货物运输中的委托和代理关系展开论述,探讨其具体的应用和相关法律法规。
一、委托关系委托是指货主(委托人)将货物运输的工作委托给承运人(承运公司或个体)的行为。
委托是基于货主对承运人有一定信任和依赖的前提下进行的。
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有权要求承运人按照约定条件和运输方式进行货物的运输和交付。
委托合同是委托关系的书面表达,其内容通常包括货物的名称、数量、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运输期限、费用等方面的约定。
委托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对委托人和承运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代理关系代理是指在货物运输中,一方(代理人)代表另一方(被代理人)进行特定的行为或交易。
代理可以减轻货主的工作负担,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代理人通常是专业的货运代理公司或个人,他们在货物运输中扮演协调、组织、监督和执行的角色。
代理合同是代理关系的书面表达,其内容通常包括代理人的职责、权益、报酬、责任等方面的约定。
代理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委托和代理关系的应用在货物运输中,委托和代理关系常常同时存在。
货主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委托形式和代理方式。
首先,货主可以选择直接委托一家承运公司进行货物的运输。
货主与承运公司签订委托合同,明确运输的细节和约定,由承运公司负责全程运输。
其次,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货主通常会选择委托一家货运代理公司进行各项手续的办理。
货运代理公司负责处理报关、订舱、船期、运费、保险等细节问题,货主只需要向代理公司提供必要的货物信息和资料即可。
此外,货主还可以选择通过物流公司进行委托和代理。
物流公司在货物运输中扮演着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负责货物的整合、信息的传递和全程监控。
物流公司可以根据货主的要求,安排适合的运输方式和路径,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第六讲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理论

基本模型
信息劣势方给出某种信号以诱使信息优势方披露
信息,讲真话,使劣势方能够甄别不同类型的优 势方。
信号甄别模型
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作为信息劣势方,可以设计两类保
单,差别保险合同,分别适用于高低两类投保人。
信贷市场,银行是信息劣势方,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企
业进行信贷配给,利率高低有别。
劳动市场,雇主作为信息劣势方,制定不同工资和贡献
模型指出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在劳动就业市场 上的作用。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一个人如果 能干的话,则意味着在升学、毕业的过程中能轻而 易举。反之则反。因此,一个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人 会选择攻读较高的学位作为其信号向雇主显示自己 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工资。
(一)受教育的成本
假定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可分为高( H)与低( L) 两类。高能力者对企业的贡献为 y=2,低能力者对 企业的贡献为 y=1。如果企业对劳动者的能力充分 了解,则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高能力者获得 工资 w=2,低能力者获得工资 w=1。问题在于,企 业雇佣劳动时对劳动者的能力并不了解,因此必须 借助于一些可信的信号来识别劳动者的能力。而文 凭就是这样一类比较可信的信号。
雇主根据劳动者的能力来支付工资,给H型劳动者支 付的工资 w=2,L 型劳动者支付的工资 w=1。雇主由 于不知道劳动者能力的具体类型,他们将根据文凭的 高低来进行甄别。为此,文凭要成为一个可信的信号 存在一个门槛水平,它必须能够将 H型劳动者和 L型 劳动者区分开来:L型劳动者不会去试图获取门槛水 平之上的文凭,H型劳动者也不会去获取门槛水平以 下的文凭。 当然,我们假定个体都是理性的,且获取文凭的动机 仅来自于未来净收益的最大化目标。
逆向选择”的存在低质量产品把高质量产品逐 出市场。意味着市场的低效率和市场的失灵。
委托代理与会计信息披露

的 。代理人从根本上来说是 自利 的 , 要构建一个促使代理人完
全按照委托人的意志行事 的激励和控制制度是不可能的 , 委托 人 只能采取措施促使 代理人在 实现 自身效用最大化 的同时实 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代理成本就是 “ 设计 、 实施、 维持适当 的激励和控制制度 的成本和 由完全解 决这些问题所 引起 的剩 余 损失的总和”。而委托人无法无视代理成本的存在对代理人
成是一种投 资工具 , 以投人公 司的资本承 担风险 , 但他们对公
司经营管理 的控制影响不大 。 股东的 目标是追求公司股价 的最 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 化。另一方 面经营者则把公 司看成是工
信息 , 甚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实质上是双方进行博弈 的过程 , 在这个 过程 中, 息至关重要 。 信
资、 地位和在职消费的来 源 , 目标是增加报酬 、 增加 闲暇时间和
避免风险, 经营者 的行 为必然是为实现其 自身利益尽最大 的努 力。由于经营者是公司经营活动的管理者 , 他们 比所有者拥有 更多的关于公司经营情况的信 息 , 两者问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 题。 于是 , 经营者为 自身 的利益而背离所有者 的利益 , 由于信息 不对称 , 所有者就不易发现 。 这种背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面 : 一
维普资讯
计 信 息披 露
周 江 燕
营而且还可 以出工不 出力 , 尽量增 加 自己 的闲暇时问 ; 是逆 二
一
、
委托 代 理— — 会 计信 息披 露 的 理 论 基 础
委托代 理理论假设每个人 的行 为均 为私利所推动 , 当能使 企业利益最大化 的共 同行 为与每个人 的私利行为相抵触时 , 就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

如何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这是近百年来一直在探索 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在工业发达国家, 年薪制加股票期权是大公司常用的做法。年薪与当年的经营效 果有关,而股票期权则是刺激经营者注重长期目标。
然而,这种做法是否能够真正对经营者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呢?
美国的安然案。
提示:声誉和标准化的重要性
案例:礼物就是信号 一个人正在为女朋友的生日送什么礼物发愁,他
想:“我并不是很清楚她的嗜好,而送她现金较好, 她可以买到她想要的东西。”
结果怎么样呢? 他与她吹了。
从经济学角度如何解释呢?要知道我们每一个 人对现金的偏好都大于实物。如果你的雇主用商品 代替给你的工资,你是会拒绝的。为什么上面的故 事会有截然相反的结果呢?
▪委托代理关系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 ,现代股份 制公司,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公司的股东是委托 人,而董事、经理一般都是作为代理人在管理企业。
2、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非对称
▪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两个经济当事人出现,具有不同的效 用函数,因此他们在追求各自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就可 能发生利害冲突,代理人有可能将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放在 首位,而牺牲对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
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信息不对称一定会引起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个名词都来源于保险业 逆向选择指由于信息不对称,难于找到正确的交易对象。
如:保险公司难于知道投保人的健康;
道德风险是指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
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 如:投防盗险之后的车辆乱停乱放。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过程中双方对有关交易对象的信 息占有程度不同;
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信息经济学将达成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信息经济学将达成委托 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 概括为两个: 概括为两个: ——参与约束 ——参与约束 ——激励相容 ——激励相容
* 参与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履行均衡合同后所获得的收益不能低于某 参与约束条件说明, 个预定收益额。或者说, 个预定收益额。或者说,代理人接受委托人合同的预期收益不能低于他 在同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处获得的收益水平。 在同等成本约束条件下从其他委托人处获得的收益水平。 * 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说明,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 激励相容约束条件说明, 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作行动,代理人获得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保证使委托人的预期收 益最大化。 益最大化。
参与约束: 参与约束: ——小汤姆的故事 小汤姆的故事 ——企业的薪酬设计 企业的薪酬设计
激励相容: 激励相容: ——生活中的委托代理:分月饼 生活中的委托代理: 生活中的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 ——委托-代理简单模型 委托 经济学院 付迪
委托-代理简单模型 委托- 一、关系假设 1. 一般而言 , 只要在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 , 市 一般而言, 只要在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 场参与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场参与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 这种经济关系都 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掌握信息多(拥有私人信息) —— 掌握信息多(拥有私人信息)的市场参加者称 为代理人 掌握信息少(没有私人信息) —— 掌握信息少(没有私人信息)的市场参加者称 为委托人
纳什均衡构成委托— 纳什均衡构成委托—代理对策中最基本的均衡 构成委托 形式。 形式。
在某个战略组合环境中, 在某个战略组合环境中,如果,不能通过单独改变自身 战略而提高其效用,那么, 战略而提高其效用,那么,这个战略组合就称为纳什 均衡。 均衡。
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论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在经济领域中广泛存在着。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所有者不能亲自经营企业,而是将企业委托给他人代为控制和经营,委托—代理关系就形成了。
西方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模型描述了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关系,委托人(股东和作为其代表的董事会)购买的是代理人(经理)的服务与管理才能,但由于代理人具体管理着企业,掌握着比委托人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条件凭借这个优势来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由此造成委托人的损失。
因此,委托—代理关系的理想设计与实际结果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差距,此即所谓的“代理成本”。
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委托人就必须对经营者一方面进行有效的激励,使之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产生高额利润;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监控,来监督和制约代理人,尽量降低因经营者行为扭曲而给企业造成的浪费性支出和效率损失。
这就是委托—代理关系的本质。
这种关系在人类生活的其他领域同样存在,特别是与政治活动中的代议民主制有许多相通之处。
一、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民主政治模式包括三个基本要素:通过普选确定执政者;一个拥有重大权力的议会;独立的法官对权力系统的监督[1](第7页)。
而主权在民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确立,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实践的必要前提。
从斯宾诺莎开始,经过洛克到卢梭全面地确立了主权在民的理论,这是近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核心。
根据卢梭的设想,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人民便是国家权力的主人。
尽管卢梭关于国家起源的契约论有一定局限性,但他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人民主权思想,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
主权在民思想的确立,彻底推翻了君权神授、主权在君的专制传统,使民主政治的发展成为可能。
但是,在政治实践中,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全体人民——不可能全部亲自地参与管理国家具体事务,而是将这种管理和统治的权力交给一个特殊的机构——政府,这样就出现了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与经济领域中的股份制公司类似,对民主政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也可以从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

第六章信息经济学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若干概念社会契约如何达成,效率如何,以及市场参与者(交易者)如何改进和限制这些契约的作用等,成为委托代理理论探讨的问题。
1、委托代理关系的涵义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交易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代理理论中广义的代理关系泛指承担风险的委托人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并与之订立或明或暗的合约。
狭义的代理关系则专指公司的治理结构,即作为委托人的出资人授予代理人(经理人员)在合约(如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的权利(控制权)。
凡在合约中未经指定的权利(剩余索取权)归属委托人。
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
(Ross,1973)一个人或一些(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
(Jensen&meckling,1976)在公司契约关系中,主动设计契约形式的当事人称为委托人,被动地接受或拒绝契约形式中的当事人称为代理人。
2、委托代理关系的例子委托人代理人政府垄断信息企业资本家、股东经理证券投资者经纪人保险公司投保人厂商零售商病人医生顾客百货公司生产厂商百货公司选民议员、代表3、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1)单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医生与病人。
(2)单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复合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中央政府与若干家垄断信息厂商。
(3)多个委托人(复合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数千个计算机个人用户与“国联在线”公司。
(4)多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保险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争夺投保人的竞争。
(5)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博弈模型,如瞎子背瘸子后,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
4、委托代理的均衡合同P为委托人,A为代理人。
A的行动原则是使其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P必须设计出一种A能够接受的合同,在该合同约束下,P必须根据A的某些行动或操作结果给予A一个收益。
第三章委托人—代理人理论

第三章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第三章委托人—代理人理论31>.1 委托-代理关系3.2 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3.3 市场信号3.4 广告委托—代理关系只要在建立或签定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掌握信息多(或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市场参加者称为代理人,掌握信息少(或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称为委托人一种居于信息优势与处于信息劣势的市场参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条件一:市场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动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动,该行动既影响其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另外一个个体(委托人)的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方式和数量的权力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条件二: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1)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的具体操作行为(2)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动后的最终结果构成委托—代理关系的条件(例子)委托人代理人政府国资委国资委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董事会资本家、股东经理证券投资者经纪人投保人保险公司厂商零售商病人医生生产厂商百货公司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模式第一、单个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医生与病人;第二、单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复合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中央政府与若干家垄断信息厂商;第三、多个委托人(复合委托人)与单个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数干个计算机个人用户与“国联在线”公司;第四、多个委托人与多个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保险市场上多家保险公司争夺投保人的竞争;第五、单个或多个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对策模型,如瞎子背瘸子后,彼此均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根源由于构成代理关系双方的条件各异,需要有别,行为目标也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而且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委托人很难验明代理人的实际行为是否合理或面临着验明这一情况的费用会很高.因此,如何协调好代理关系,使委托人和代理人构成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行,便成为一个独特的组织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存在的问题在选择代理人方面,A(委托人)不知道在所有应聘管理者中哪个管理者是最适合的人选;第一、第二、难以轻松地设计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够对B(代理人)产生最大化刺激的合同;A难以或不可能从企业利润中明确划出由于B的努力带来的利润额;B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降低努力程度,从而损失A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模型
委托人 代理人 行动或信号
信号传递模型和 买者 信号甄别模型 投资者
雇主
卖者 经理 雇员
产品质量保证
盈利率、负债率 工作技能、教育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2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
1.委托-代理关系模型中的变量 代理人的产出y; 代理人在工作过程中的行动a;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事件n。
逆向选择模型 信号传递模型 信号甄别模型
隐蔽信息的 道德风险模型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3.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模型
委托人
隐蔽行动道 德风险模型
保险公司 地主 股东 经理 债权人 住户 房东 选民
代理人
投保人 佃农 经理 员工 债务人 房东 住户 议员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
(1)代理人(Agent):掌握信息多、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 称为代理人,是行为人。 (2)委托人(Principal):掌握信息少、处于信息劣势的一 方称为委托人,是受到行为人的行为影响的一方。
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按照一定顺序发生作用的。 a y n
也就是说,影响代理人行动结果的因素并不仅仅是代理人的行动a,还可能 受到环境或委托人行动的影响。这点很关键,因为如果代理人的行动a唯一决定 其结果,那么委托人完全可以通过观察结果准确地获得代理人行动a的信息。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第四章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教学目标
❖理解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了解信息对称及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的基 本原理 ❖理解道德风险理论的基本原理 ❖理解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及其解决方式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2 信息对称及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 4.3 道德风险与最优监督和团队问题 4.4 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1、委托-代理关系的概念 一般的委托-代理关系泛指在任何一种涉及不对称信息的
交易(合同、协议)中参与者(在这种制度安排中,一个人的 福利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之间的经济关系。 (Agency Relationship)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3.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1)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内容来划分: 隐蔽行动模型。
隐蔽知识模型或隐蔽信息模型。 (2)从非对称信息发生的时间来划分:
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事前 非对称的模型是逆向选择模型。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3.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模型
委托人
代理人 行动或信号
逆向选择模型 买者 保险公司 雇主
卖者 投保人 雇员
产品质量 健康状况 工作技能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非对称性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事后 非对称的模型是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3.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隐蔽行动
隐蔽信息
事前(ex ante)
事后(ex post)
隐蔽行动的 道德风险模型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简单的说,“知情者”是代理人,“不知情者”是委托人。也 就是说,只要在建立或签订合同前后,市场参加者双方掌握的 信息不对称,这种经济关系都可以被认为属于委托-代理关系。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2.构成委托-代理问题的基本条件
(1)委托人和代理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双方都以自身效 用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2)委托人和代理人都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 信息(代理人隐蔽知识或隐蔽行动,导致委托人无法完全观察到或无法 完全证实代理人的行为,但是委托人可以通过观察代理人行为的结果在 一定程度上推测代理人的真正行动 )不对称,导致委托-代理合同必然 不完全。
(3)代理人的信息优势影响委托人的利益。或者说,委托人不得不 为代理人的决策和行动承担一定的风险。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2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
3.代理人的最优行动 (1)委托人和代理人得益之和最优: y-C(a)=a+n-C(a) E(y-C(a))=E(a+n-C(a))=a-C(a) 最优行动: C′(a*)=1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2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
产出
E(y)=a
C(a)
C′(a*)=1
0
a*
a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2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
3.代理人的最优行动
(2)委托人的得益最优(在满足代理人最低限 度的报酬水平的前提下)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2 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型
2.委托-代理关系模型 生产函数:y=a+n 代理人报酬:w(y)=s+by 委托人得益:m=y-w 风险中立:E(u(x))=u(E(x)) 委托人的得益预期:E(y-w)=E(y)-E(w) 代理人得益:w-C(a) 代理人得益预期:E(w-C(a))=E(w)-C(a)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行动或信号
防盗措施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工作努力 项目风险 房屋修缮 房屋维护 代表选民利益
4 信息与委托-代理关系
4.1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4.1.1 委托-代理关系
3.委托-代理问题的类型
模型
委托人
代理人 行动或信号
隐蔽信息道 德风险模型
股东 债权人 雇主
经理 债务人 雇员
市场需求 投资决策 项目风险 工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