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职官制度

合集下载

宋朝爵位品级一览表

宋朝爵位品级一览表

宋朝爵位品级一览表
正一品:1.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

2.爵:王。

从一品:1.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2.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3.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4.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1.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

2.文散官:特进。

3.武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

4.爵:开国郡公。

5.勋:上柱国。

从二品:1.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

2.爵:开国县公。

3.勋:柱国。

宋朝爵位等级分为十二级,分别为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

宋朝沿袭隋唐五代的爵位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对皇亲国戚、功勋大臣进行封爵,此时的爵位已不仅仅只有五个等级,而是被分成了十二个等级。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套官员的职位和职务等级体系。

它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下文将从官员的选拔方式、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以及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

首先,官员的选拔方式。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考试选拔,二是通过世袭或举荐选拔。

其中,考试选拔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

例如,自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

乡试是在地方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城或者大城市进行的一次笔试和口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就是在皇宫内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官员职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选拔官员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也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其次,官员的等级与职务。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十二品和二十四品等多个等级。

九品官分别是卿、令、从官、郡守、推官、知府、县令、主簿和司狱。

十二品官分别是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和从九品。

二十四品官分别是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正十品、从十品、正十一品、从十一品、正十二品、从十二品、正十三品、从十三品、正十四品和从十四品。

不同的官员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职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官员体系。

最后,官员的权力与责任。

中国古代的官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责。

他们负责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政务、治理百姓、制定政策等。

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权力与责任。

例如,卿官是最高等级的官员,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直接辅佐庙堂之上的君主。

而县令则是地方官员的代表,负责政务和民生管理。

官员的权力和职责相互制衡,使得国家和社会的运转更加有条不紊。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

古代文化常识(地理与职官)一、地理1、州:(1)尧时——分天下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2)舜时——(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从青州分出营州。

)分为十二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州、幽州、营州。

(3)汉代——(中国疆土更大了,增加了交州、朔方。

朔方并入并州,改雍州为凉州,梁州为益州。

)分为十三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营州、交州。

(4)东汉——共有十三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并州、幽州、交州、司隶(直辖州)。

(没有营州多了司隶)(5)晋初——分为十九州:(和东汉比增加六州,把梁州分为雍、凉、秦三州;把益州分为梁、益、宁三州;把幽州分为幽、平两州;把交州分为交、广两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并州、司隶(直辖州)、雍州、凉州、秦州、梁洲、益州、宁州、幽州、平州、交州、广州。

(6)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有时也是行政区。

州的范围渐渐缩小了。

(7)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

(8)宋元——与唐代基本一致。

(9)明清——改州为府,所以有“兖州府”“扬州府”等名称,只留少数直隶州直辖于省,散州隶属于府。

2、郡:是行政区域。

(1)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颖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

后来又增加了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

(2)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

(3)隋代——取消了郡。

(4)唐代——州郡交替改变,都是行政区域。

(5)宋——废郡。

3、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

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4、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

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1)关内道,即古雍州;(2)河南道,即古豫、兖、青、徐四州;(3)河东道,即古冀州;(4)河北道,即古幽、冀二州;(冀州出现两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5)山南道,即古荆、梁二州;(6)陇右道,即古雍、梁二州;(7)淮南道,即古扬州;(8)江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9)剑南道,即古梁州(剑阁以南);(10)岭南道,即古扬州的南部;开元年间,分为十五道:从关内道分出一个京畿道(治长安),从河南道分出一个都畿(治洛阳)。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中国政治制度史(三)

一、选择题1、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2、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4、(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力开始削弱。

5、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6、唐代自开元以后,成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并有专印的是(中书省)。

7、宋代(参知政事)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8、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9、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尚书省)。

11、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二、判断题1、中国古代君主独裁下的封建官僚行政体制萌芽于秦朝时期,初步形成于西汉时期,至东汉开始在全国统一确立。

(错)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错)3、汉武帝末年,自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后,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者往往为掌军国大政的实际丞相。

(对)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对)5、隋炀帝杨坚统一全国后,正式确定了决策、审议和执行三大系统的三省制。

(错)6、唐代后期的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政权力机构,简称枢府,掌军国机要务、军籍、武官系统管理和任免,边防、兵备布置,出纳军事密令等。

(错)7、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错)8、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错)9、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

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对)10、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监督学第三章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

监督学第三章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

监督学第三章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监督学第三章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御史府西汉初年,承袭秦制设御史府,长官仍为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府的职责一是保管宫廷图书档案,一是监察朝廷和郡国长官。

2、《刺史六条》汉武帝在建立刺史部时制定《刺史六条》,规定按其列举的内容巡察郡县。

司隶校尉也按《刺史六条》监察京畿三辅、三河和弘农七郡的法纪,在加强对地方官吏监察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朝官的监察。

汉代对刺史的评价和升黜,以执行《刺史六条》的情况为标准,中国历史上系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监察法规,首推《刺史六条》。

3、唐代十道监察区唐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把全国分为十道,玄宗时又改分为十五道。

每道由中央政府选派级别较高的官员一人担任特使,称为巡察使或按察使、采访使,巡视地方。

4、一台三院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

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

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职掌,职责分明。

宋代大体沿袭了这一制度。

5、台谏合一宋真宗时,设谏官六员,并规定谏官在规谏皇帝纠正过失的职责之外,增加奏劾检举臣下不法行为的权力。

这是宋朝监察制度上的一个重要变化,从此开始了台谏合一的过程,弱化了谏诤制度,谏官的功能向以监督朝廷百官为主转化,同时又准许台官兼行谏诤,台谏之职趋于合一。

6、巡按御史明代建立了“巡按御史”制度,御史常代表皇帝出使巡察地方,具有相当大的权威。

这是明朝监察制度的一个特色。

巡按御史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巡行地方,考核吏治,惩治贪官,权力极大,地方官皆畏之。

这一制度的建立,限制了地方官贪赃枉法,对百姓起了安抚作用。

7、科道合一清朝初年,仍仿明制,分设六科与都察院。

雍正年间为加强皇权,提高监察机关的效能,将六科并入都察院,都察院成为唯一的总管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

六科给事中和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

六科并入都察院,简化机构,统一事权,扩大了都察院的权力。

专题四西方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及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专题四西方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及我国公务员分类制度
29.03.2019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职位分类的缺陷是:



(1)它较适合于专业性、机械性、事务性较强, 易于规范化的职位,对于责任较大、需要高度 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职位,以及职责范 围不易确定的职位,则不太适应。 (2)它特别强调任职人员所需具备的资格条件。 “职位面前人人平等”,使职位和工资级别不 随人走,既不利于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也使人员的交流和调动发生困难。 (3)它的管理程序过于繁琐,需要化费大量的 人力和物力、财力和时间,同时,静态的分类 也难以适应职位结构的不断变化。

29.03.2019 19



(二)以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制度的演变 及其启示。 1。1870年关于建立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道 枢密院令,确定了文官等级结构框架,即将 文官划分为第一和第二两大等级。(1906 年增设立了“中间级”。) 2。1971采纳了“富尔顿报告”提出的部分 建议,宣布取消原先的文官等级划分,建立 新的统一的文官分类结构 。 3。1979年的突破。 英国的文官分类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 杂的过程。 小结:西方国家分类制度改革的鲜明特点是 “合流”而不是“分流”。
14
4、其他分类模式


法国的学历分类模式:法国把公务员分为A、B、 C、D四类,而且这四类基本上是以不同学历为 标准的,所以叫做学历分类模式。 德国与法国很相似。 日本的工资分类模式:这种模式是把公务员分 为9类,又根据9类人员的具体情况设计17种 工资表,在每一种工资表中又分设若干工资级 别。这种通过工资表的形式将人员进行分类, 与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同。
20
29.03.2019
二、中国古代官员分类制度属于品级分 类管理制度。

中国职官制度范文

中国职官制度范文

中国职官制度范文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源于商代,而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展。

最早的官职称为“宰”,专门负责农业、税收等事项。

而后,随着国家机构的进一步组织,官职越来越细化分工,官员们的职权也逐渐确立。

周朝时期,官职分为九等,其中太宰、司徒、司马、司空被称为“三公”,是国家最高机构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天子的重要辅助。

秦朝的官职制度则更为严密,按照功绩和职位来进行细致的分类和职责划分。

随着中国古代帝国的兴起和疆域的扩大,官职体系也不断扩充和完善。

唐朝时期,官职极为庞大,分为三品、四品、五品、六品等级,各级官员承担不同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宋朝时期,官职进一步增加,官员的资格和职权更加严格规定,封建等级化的愈发明显。

明朝时期的官职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此时官员的考核由以往贵族血统为主的方式转为官员世袭的制度,这使得明代官员对贪污腐败的问题更加难以根除。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官职制度,但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如设立了内阁组织,并强调了严格的考核制度。

官职制度的行使权力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定。

从汉代开始,设有监察机构。

史称“监察”,主要负责对官员的奸邪之事进行监督。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约束和防范官员腐败的作用。

明朝时期,设有专门的太监机构,对政权进行监察和干预,其地位和影响力相对较高。

清朝时期,设立了专门的审官机构,对官员推举和考核进行严格管理。

中国职官制度的变化和演进对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是权力集中的象征,也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手段。

官员在行使职权的同时,也肩负着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重任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体制的腐败和僵化也日益突出。

官职制度的变革成为历代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官职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的集中和分工原则,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弊端和局限性。

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职官制度的和创新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更加科学和民主的公共管理体系。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节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节

3.3.2 宰相参议辅政制旳沿革
❖ 从汉武帝时开始出现,一直到明初仍沿用 ❖ 从曹魏开始,相继出现尚书、中书、门下三
省,今后长久存在
唐代旳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旳三省制 度
唐代中后期旳“翰林学士承旨”,使翰林学士院 旳“内命”不经中书门下而直接向下传达,形成 双轨辅政制
今后历代都在辅政权力分散与集中间摇晃
❖ 如蒙古帝国旳“怯薛”制,即蒙古汗国旳内廷机构, 内廷官能插手国家各方面旳政务
❖ 再如清初旳“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逐渐演变为 “议政王大臣制度”
❖ 早期国家旳辅政官员多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旳首领, 血缘和亲缘关系是成为能够担任辅政旳主要条件
3.2 宰相开府辅政制
❖ 3.2.1 宰相开府辅政制旳形成与发展 ❖ 3.2.2 宰相开府辅政制旳运作方式及特点
❖ 1923年拟议旳内阁,仿西方旳政治体制,即由皇帝 选派内阁总理大臣,由总理大臣出面组阁旳责任内 阁形式。后被慈禧否决。
❖ 1923年颁布《内阁官制》,构成以庆亲王为首旳内 阁。尽管为责任内阁,但必须“请对”、“入对” 和“恭请圣裁”,实质上还是确保皇帝对全国旳控 制
❖ 后辛亥革命暴发,袁世凯被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 袁氏利用特殊形势,不到两个月把清王朝旳军政大 权都拿到手中,最终攫取辛亥革命旳胜利果实
三省制度 中朝官 翰林学士承旨 平章郡国重事制 四辅官 军机处 票拟
推荐阅读书目
1.李俊. 中国宰相制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 2.周道济. 汉唐宰相制度. 台北:台湾政治大学,1964 3.白钢主编.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韦庆远. 张居正及明代中叶政局.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运作方式
原则上应该遵照皇帝旳诏书和面谕办事 宰相旳作用在于参照、执行等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中央官制 秦代: 皇帝以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
秦代中枢机构 分工职责 代表人物
丞相(相国、宰相) 处理国政 吕不韦、李斯
太尉
掌管军事 (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
秘书长
冯劫
兼管监察
汉代
(一)中央官制
汉初,沿用秦制;(丞相萧何、曹参、 陈平,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周昌)
汉武帝时,丞相位贵权轻;
汉末,三公改名,皆为丞相。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隋代:吏礼兵刑民工“六部” 唐代: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 台 谏 之 分 , 一 查 百 官 , 一 谏 皇帝。但是宋代以后,台谏合流。 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文官)
监察官(台官):御史大夫、御史 谏官:谏大夫、谏议大夫、补阙、拾 遗
职官制度解释
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
官吏,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 围、品级地位等。
职官制度一般特指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
制度。
职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一)中央官制
战国:
将相分掌文武权柄。 《将相和》 【特例】
1、楚国最高长官令尹 (《屈原》中的令尹子兰) 2、次于令尹的武官上柱国
尚书
执行
尚书令
中书
取旨
中书令
门下
审核
门下侍中
(一)中央官制
唐朝【同为宰相】
中枢机构
设置情况
尚书
李世民当过,不授。
中书 门下
官位太高, 不轻易授人。
(一)中央官制
宋代(三省仅剩中书)
中枢机构 职责范围 正职称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称谓1.谦称与尊称(1)自谦称谓古代的自谦称谓,大都带有“卑、下、鄙、贱、愚、小”等语素,如“卑人、下愚、鄙人、贱子、小可”等;或者是带有这种意思的词语,如“仆、臣、不肖、不才、不佞”等,表明自己地位卑微,才疏学浅。

不但称呼自己有谦称,称呼自己的亲属也有谦称。

如:“家”常用作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人,如家父、家母、家兄。

“舍”常用作称比自己年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

“先”常用作称已去世的己方长者,如先帝、先父、先母。

“亡”常用作称同辈的去世者,如亡妻、亡弟。

(2)尊称称谓自谦称谓是以卑己的方式间接向对方表示礼敬,而尊称称谓是直接向对方表达敬意。

其方法有四种:①称人之字。

例: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君实”是司马光的字。

②称人以美德之辞、美称词语。

古人多用“君”“子”“公”“先生”等。

③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④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这类尊称多用于君王、尊者。

常用的词语有“陛下”“阁下”“殿下”“足下”“执事”等。

2.年龄称谓襁褓(qiǎnɡbǎo):未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半百:五十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mào dié)之年:八九十岁。

期颐(jī yí):一百岁。

3.亲属关系称谓过去曾有人把中国古代的社会叫宗法社会。

宗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先解释两个概念:六亲:父母妻子兄弟。

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一是横向的,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古代一人犯罪,常常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所谓灭三族,指父母兄弟妻子;所谓诛九族,包括从高祖到玄孙的直系亲属,以及旁系亲属中的兄弟、堂兄弟等。

这是封建专制时代惨无人道的刑法。

官僚体制与传统中国的政治运行

官僚体制与传统中国的政治运行

官僚体制与传统中国的政治运行作者:李磊来源:《文化纵横》2019年第05期历史悠久、高度成熟的官僚体制是中华文明的独特现象,是国家治理的组织基础与具体体现。

对于官僚体制的历史形态,中国现代史学界大略形成了两种研究传统:一是在“专制主义论”论域中将官僚制视作君主的权力基础;[1]二是在现代性论域中将中国传统官僚体制与西方现代文官体制进行类比研究,考察其理性特征。

[2]二者的问题意识虽不相同,但对传统官僚制均进行了中立化、工具化的理解。

事实上,如果将官僚制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探究,便会发现其运作常常会南辕北辙——为制度所规范的行为在进行相互作用后,最终使得制度运行的结果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与其从权力组织规范的角度解读官僚体制,不如从权力运作的角度将其理解为诸多政治主体竞争与协作的场域。

无论是对政权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的君主,享有法定特权的勋贵,还是自认为对家国天下负有责任的士阶层,皆以自身的权力意志参与其间。

从消极性来看,官僚体制运作过程中的复杂性降低了行政效率,削弱了政策的执行力度。

但是从积极性来看,我们似乎还可以这样说,至晚到西汉中晚期以后,正是基于官僚体制社会基础的开放性,官场已经成为国家与社会之间、政治精英与文化精英之间凝聚共识的重要场域,甚至是唯一重要的场域。

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部分归因于这一包含着政治协商、政治决策、政策执行和政治评价的政治组织方式。

“汉家制度”—从执政者立场出发的选官标准《汉书·元帝纪》开篇讲了一个故事:汉元帝为太子时,见到汉宣帝任用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获罪而诛,所以向汉宣帝进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汉宣帝闻言怒而动声色,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3]这段史料通常被视作西汉“霸王道杂之”国家路线的重要依据。

[4]然而细读这段对话,汉宣帝、汉元帝父子争执的中心是选官用人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初中必背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初中必背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初中必背文化常识目录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2、科举前选拔官员3.科举制名称4、古代学校5、古代学官二、风俗礼仪1、古代节日习俗2、古代礼仪3、古代位次4、古代讳称三、姓名称谓1、基本称谓2、兼称几项3、古代谦称4、古代敬称5、古代贱称6、特殊称谓四、古代职官1、古代官职概述2、常见的官职爵位名3、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五、天文历法1、天文名词解释2、历法名词解释3、古代纪年、月、日、时方法4、古代计时单位六、古代地理1、地区名2、政区名3、山川关隘名4、地名古称别称七、武器刑罚1、古代武器2、古代酷刑八、饮食器用1、饮食习俗2、古代饮食3、古代食器4、古代炊具5、古代酒器6、古代家具7、古代车马九、典籍辞书1、诗文典籍2、诗文集命名方式3、史书编写方式4、目录丛书5、字典辞典十、音乐文娱1、音乐名称2、文体娱乐十一、计量商贸1、度量衡名称2、商业贸易一、科举教育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

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填空A1.皇帝制度创建于公元前221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中枢。

2.(察举制)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3.(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B1.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2.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海军的诞生的是近代化海军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C1.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郡县制)的出现。

G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H1.汉代仍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23岁以上56岁以下皆需服兵役2年。

同时,也实行募兵。

2.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廷尉、尚书台、御史台三足鼎立的中央司法机构布局。

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J1.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2.将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是元朝,省以下有路、府、州、县。

3.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K1.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三三制)”的原则。

M1.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其首席衙门,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2.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3.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4.明朝评论官员任期内的工作态度叫考满,针对需要处理的官员的审查叫考察。

5.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6.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大理寺),它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7.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都察院),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先秦两汉时期的职官制度

先秦两汉时期的职官制度

先秦两汉时期的职官制度作者:保珊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03期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作为制度文化重要内容的职官制度,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姿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华民族职官制度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不仅对以后的中国职官制度,而且对历朝历代的民族职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先秦两汉;职官制度;特点一“居中国而言中国,欲策将来的进步,自必先了解既往的情形。

即以迎受外来的文化而论,亦必有其预备条件。

”这里的“预备条件”自然是对我国文化的了解和熟悉。

我们在阅读古籍当中,经常会遇到职官方面的问题,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有这样几句诗:“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邹)子内史,䠩(贵)维趋马。

(举)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卿士、司徒、宰、膳夫、内史、趋马、师氏都是职官的名称。

又如《新唐书·柳宗元传》:“柳宗元……第进士、博学宏词科,授秘书郎,调蓝田尉。

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擢礼部员外郎。

……叔文败,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

”秘书郎、蓝田尉等等都属于职官的范围。

所谓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几方面的内容。

社会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国家就出现了。

在国家出现之前,人类团结的方法是靠血缘,这一时期重要的组织就是氏族,对内的治理,对外的防御都靠着它。

此后,古代社会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国家要达到政治目的必须要有人实行上级作出的决策、命令,这些实行之人就是官。

二相傳,在尧、舜、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原始氏族社会晚期,曾设有“百官”,例如尧曾以四岳为部落酋长,以羲和管历法,舜以“八元”管教化、“八恺”管土地等等,这些“百官”也都是氏族社会的各种管理者。

与后来的“官”不同,这些是组合部落首领仅为“社会公仆”。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

论中国封建职官制度的统一与协调特点
・ . 载 《 究 生 法学》 19 原 研 93年 第 1 ( 期 总第 1 ) 5期 。
・ ・
中 国政 法 大学研 究 生


徐 道 邻 :《 国法制 史论 略> 中 。
1 — 0
维普资讯
论 中 国 封 建 职 官 制 度 的 统 一 与 协 调 特 点 从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的实 践 看 ,科 学 的 选 官 制度 有 赖 于 客观 的 选 官 标 准 的 确 立 ;吏 治 的 清 明有 赖 于 科 学 的选 官 制 度 的 实 行 对 官 吏 整 体 素 质 的 保 证 ;社 会 的稳 定 和进 步 则 有 赖 于 吏 治 的 清 明 。从 这 一 点 出发 ,就 不 难 正 确 理 解 和 认 识 中 国封 建 选 官 制 度 在 职 官 管 理 立 法 中 的地 位 和 作 用 ,不 难 对 中 国封 建 选 官 制 度 作 出 客 观 的评 价 。
治 、经济 、文化生活 中起着决 定性 因素 的作 用 ,构 成 了 中华 民族 独特 的法 律文 化传统 , 影 响广 泛 而 深 刻 。一 方 面 , 中 国封 建 统 治 者 通 过 立 法 ,严 格 维 护 宗 族 血 缘 关 系 ,如 继 承
制 度 、婚 姻 制 度 ,以及 历 代 不 同程 度 上 出 现 的 官 吏 “ 子 ” 制 度 等 等 ,通 过 维 护 宗 族 血 荫 缘 关 系 借 以 维 护 封 建 统 治 。另 一 方 面 ,由 于 宗 法 血 缘 关 系 对 封 建 统 治 具 有 很 大 的 危 害 ,
仕 ( 退休 ) ,都有较完 备 的法律 规定 。另 一方 面 ,重视 协调 性 ,从 制 度本 身 的运行 到程 序 与 实 体 的有 机 结 合 ,保 证 职 官 管 理 的 运 行 、实 施 及 效 果 。

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选官制度

高中历史考点汇系列:考点3选官制度

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考点难度星级命题可能1分封制与宗法制★★★★○○○○○8三省六部制★★★○○○★★★★○○○○25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7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33雅典民主政治★★★○○○○38选官制度★★★○○○【原题再现】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

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

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

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

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

(答五点即可)(3)看法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3)首先要知道梁启超是要改革科举制度的,所以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主要突出科举制度并不能选到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解决民族危机的人,即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主要突出是要救亡图存、是要挽救民族危机,这是为改革科举制度做准备。

中国职官制度范文

中国职官制度范文

中国职官制度范文中国职官制度,是指中国古代及现代的官员任命制度和管理制度。

该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时代。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朝代,中国的职官制度经历了多次和调整。

以下将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分别介绍中国的职官制度。

古代职官制度是根据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建立的。

在古代中国,人们根据自己的出身和地位被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

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科举制度进行,科举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选拔贤才,使政府能管理国家事务更加有效。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候选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才能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延续了千年之久。

近代职官制度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

清朝延续了科举制度,但做了一些。

清朝的官员分为九品官人制度,官员的职位高低与官阶有关,官阶又与官员的考试成绩和出身有关。

此外,在清朝时期,官员还需通过考试和晋级才能晋升到更高级别的官职。

这种职官制度在清朝时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职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职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使官员的选拔更加公平和透明,官员的团队建设和培养也更加专业化和制度化。

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职官制度,提高官员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之,中国的职官制度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变革的制度。

在古代,科举制度是主要的选拔机制,而在近代和现代,用人制度、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成为核心。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官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欣赏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3.宋代地方官制为路、州、县三级。县的 长官称“知某县事”,州的长官称“知某 州事”。首都及重要州郡设府,长官为府 尹或知府。州之上为路,路设臵掌管军事 和民政的经略安抚司,长官为经略安抚使; 掌管钱粮征收和谷物转运的转运司,长官 为转运使;掌管司法、刑狱、监察的提点 刑狱司,长官为提点刑狱公事;掌管贷放 钱谷和茶盐产销专卖的提举常平司,长官 为提举常平司。
二、台院制
3.元代以后,谏官谏诤君王、匡正 得失的功能日渐丧失。元代强化地方 监察,将全国划分为22个监察区,称 为“道”,又以行御史台为中央派出 机构,各道监察官和行御史台组成严 密的地方监察网。
三、都察院制
1.明代中央监察机构由都察院和六 科都给事中组成。地方监察官一为由 中央出的监察御史,一为常驻各省的 按察使。
【本节要点】
一、文官制度的实施 1.文官政治崇尚“大一统”理念,大 一统是文官政治的价值取向,文官政 治有利于国家和政体的统一。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2.文官政治接受儒家格物致知、为 政以德等主张,与武人政治相比显 得较为温和,文官一般具有较高的 文化素养,体现了中华民族“尚文” 的传统,文官政治有利于文化的发 展。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1.强烈的参政意识与企盼知遇意识。 知识分子发挥自己学识才干的主要途 径是“货与帝王家”,入世参政的意 识缺少个人奋斗的独立色彩。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2.自觉的忠君意识。在君主独尊 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背景下,个 人以自由意志独立奋斗已无实际意 义,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 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臣僚极易 养成依附性人格。
第三节 地方官制
【本节要点】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1.秦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36郡,后增 至40多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守。 县的长官称县令、县长。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2.汉代地方长官沿秦制设郡守和县令两级, 在京师设京兆尹、左冯(ping)翊、右扶风三 种官职,合称“三辅”,地位同于郡守。汉 武帝时,设十三部(州)刺史,为监察区, 汉末刺史改称“州牧”,13州成为事实上的 行政区。
第三章 中国职官制度
主讲人:
刘正教授
第一节
【本节要点】
宰相制度
一、秦汉的三公制 1.秦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为中央政府最高官员,并称三公, 位同后世的宰相。 2.汉初官制因袭秦制,仍立丞相。后 因皇帝宠任外戚与近臣,尚书的权 力扩大,丞相变为听命于内朝的执 行官,失去参与最高决策的权力。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1.元代全国划为10个行省,行中书 省为中央派驻行省的机构,行省长官 为地方高级官员。行省之下为路、府 (州)、县三级,长官分别为总管、知 府(知州)、县尹。
元代的地方官制 行省的设置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2.明代地方行政为省、府(州)、县三 级。省的长官为左、右布政使,布政使司 是省的最高行政机构,主管民政和财政。 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刑狱,长官为 提刑按察使;设都指挥使司掌管一省军事, 长官为都指挥使。省下设府,长官为知府; 府下设县,长官为知县。
隋朝三省六部制图表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3.宋代的宰相遇事须以札子向皇帝请旨, 宰相听命执行,权力小于唐代。
4.元朝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执掌兵权。 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印
三、明清的内阁制
1.朱元璋撤中书省,废丞相,一切政务统归六部, 由皇帝亲自辖制,传统的宰相制度从此废除。明成 祖时命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因该机 构设在宫廷,故称内阁。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第二节 监察制度
2.汉代御史府为最高监察机构,首脑 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 监察区,称“刺史部”,后以“州” 为名,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3.两晋南北朝仍设御史台,以御史中 丞为长官,具有监察百官的权限。
二、台院制
1.唐代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 发展了谏官制度,对于政令之纠误、 法纪之遵行起了积极作用。 2.宋代以御史中丞为台长,侍御史 为其副,监察中央官员,肃正朝廷纲 纪;地方官吏由地方的通判、转运使 监察。宋代也重视谏官,谏院为中央 独立机构。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3.主奴意识。西方政治学认为,权 利越界是对权利的侵犯,由此引起的 冲突是社会秩序受到损害的主要根源。 中国古代官僚组织中的权威与服从, 既未经民主程序认定,又模糊了权利 的界限,官僚体系组织虽严密,但实 际运作中权力越界比比皆是。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关键词】
• • • •
1.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经历了哪三个演 变阶段?演变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何谓“三省六部”? 3.在中国古代,法理上的相权与实际运 作中的相权是否一致?为什么?
第一节
【本节参考文献】
宰相制度
1.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十四 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第二节
【本节要点】
监察制度
一、御史制 1.秦朝以御史大夫为御史之长,下 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等, 专司监察,既在内廷监督百官,也 派到地方监察郡县,形成从中央到 地方的监察系统。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3.清代一级地方政区为省,康熙时 全国18省,光绪时增至23省。地方机 构分省、府(州、厅)、县三级。省的 最高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管辖1至 3省,又称制军、制宪、制台等。巡抚 主管一省军政刑狱,又称抚台、抚军、 中丞等。布政使、按察使为督、抚属 官,并称“两司”。
第三节 地方官制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Nhomakorabea3.魏晋南北朝仍实行县令、郡守、 州牧三级地方长官制。东晋以后, 北方士族及流民移居江南,安臵他 们的区域称侨州、侨郡和侨县。州 郡越划越多,行政机构因此重叠, 有的州郡徒有虚名。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1.隋地方官制为州、县二级,州直接统 县。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2.唐前期实行州(府)、县二级地方官制。 州的长官为刺史,县的长官称县令。首都 长安和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实际政 务由府尹主持。道本为监察区,中后期演 变为行政区,从而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唐代曾在边镇地区设都督府,具有大军区 的性质,长官为都督,后称节度使。
三、明清的内阁制
2.清代仍设内阁大学士,不设丞相。各处 官员所呈奏章,先由内阁代拟批旨,再呈皇 帝审处,皇帝诏令由内阁下达六部执行。
内 阁 大 学 士 徐 光 启
三、明清的内阁制
3.清雍正时为加强皇权,设军机处,草拟和转 达皇帝旨意,处臵军国要务,内阁形同虚设。军 机处的设立与运作,既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确保 机密,也为了削弱群臣议政的权力,皇权专制因 此达到顶峰。
故 宫 军 机 处
第一节
【本节关键词】
宰相制度
• • • • •
职宫 宰相制度 三公 外朝 内朝 尚书制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 谏官制度 都察院制 郡守 县令 州牧 刺史 节度使 行中书省 达鲁花赤 总督 巡抚 • 文官制度 中央集权 • 官僚体制 • 政治人格 主奴意识
第一节
【本节思考题】
宰相制度
文官制度 中央集权 官僚体制 政治人格 参政意识 忠君意识 主奴意识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思考题】
1.文官制度的实施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有什 么影响? 2.文官制度与贵族政治、武人政治相比, 其特点是什么? 3.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有什么显著特征? 4.试析传统官僚的政治人格。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本节参考文献】 1.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第五、 六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王家范著:《中国历史通论》(前编:政 治构造与政治运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张分田著:《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 的社会人格》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清代文武官制对比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1.君主独揽最高权力,独断国家重 大事务,官僚机构沦为驯服于君主的 政治工具。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往往 诱发一些人对皇权的觊觎,以致君主 专制异化。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2.君尊臣卑,君臣关系本质上是主 奴关系。君主不出诏敕,宰相无权自 主实施政务,相权能否生效,不在法 理,而在受到君王宠信。
三、都察院制
2.清朝的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 下辖科、道,科设六科给事中掌谏言, 道设监察御史掌稽察,合称“科道”。 科道的主要职能是监察行政、考核官吏、 弹劾官吏、稽核大案、检查会计。
第二节
监察制度
【本节关键词】 谏官制度 御史制 台院制 都察院制 【本节思考题】 1.监察制度在历代政治生活中曾经起过什么作用? 【本节参考文献】 1.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十四章)上海教 育出版社,1985。
【本节关键词】
• 郡守 县令 州牧 刺史 节度使 行中书省 总督 巡抚 • 文官制度 中央集权 • 官僚体制 政治人格 主奴意识
第三节 地方官制
【本节思考题】
1.监察制度在历代政治生活中曾经起 过什么作用?
【本节参考文献】
1.吕思勉著:《中国制度史》(第十 四章)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秦朝较为完备的中央官职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郡 县 御史大夫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1.隋唐建立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结构的 中央官制。三省尚书省、中书省和门 下省,其职责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 审核,尚书省执行。 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分掌管官吏任免、军事、赋 税、财政;司法、科举、学校、工程、 水利、交通等,“六部”之名沿用到 清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