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祝青山《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境域问题探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杨建强何跃《关于虚拟认识的主体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5年1月

苏宏斌《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文学评论》2007 年第3 期

粱俐《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杜以芬《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翟源静《当代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2期

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关丽娜《对认识间接性的再认识》,《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金锴《简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

邓喜道《论影响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胡敏中《认识客体存在和转化的四种形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黄大启《论认识本质的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龚振黔《认识的特性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胡祎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淼《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肖兴燕《主体与客体的辨证法》,《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第3期

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学术界》2001. 6

封来贵《论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4月

黄小寒《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毛卫平《“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求索》2001年5月

林建成《论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查庆《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朱河峰《从主客体统一视角界定“真理”和“价值”范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9月

高岸起《论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4月

卢红《论知识世界作为认识客体的必要性》,《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

刘秀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新探讨》,《哲学与现时代》2007年第1期

张皓《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

郭晓红《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辩证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石义斌《试论主客体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新东方》2001年1月

李诚《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7月

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吴君《试论认识的二重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

王天思《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微观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袁明霞《为认识的主体性正名》,《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高家方《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及其与主客观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罗晓梅陈纯柱《对认识发展总过程的新思考》,《长白学刊》1999年11月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观点摘录

一、“认识的主体”的内容

主体性源自主体。在哲学意义上,主体、主体性,是分别与客体、客体性相对应的概念范畴。主体是认识对象化活动中居于认识的主动地位的实体。在历史认识活动中,观察、思考、描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学知识的历史认识者构成历史认识的主体,而那些被观察、研究的特定历史现象和历史学知识则构成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学家等历史认识者并不总是扮演历史认识主体的角色,只有在从事以特定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学知识为认识对象的具体认识活动时,他们才能成为历史认识的主体,而且准确地说是对于他们那些特定认识对象的主体。——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性,它主要表现为在遵循一定的自身与外在原则和尺度的前提下,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具有的各方面状态与特征的总和。

事实上,如果抛弃或弱化了这些蕴涵于主体之中的最主动、最活跃的认识成分,就不可能对认识客体进行深入有效的认识。历史现象、历史学知识具有复杂性与深刻性,需要历史认识者充分开发主体机能。因此,弘扬历史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认识论着眼于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使命,决定了它不是外在而是内在地追求智慧,具有反思的特性。因此,主体性问题必然成为认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主体性原则必然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认识史上各种派别对主体的理解,实质上是讲主体理解为认识(思维)主体,因而仅仅是在狭义认识论的意义上谈论主体、主体结构和能力等

——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

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对于主体观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按不同的思想路线解决的" 当人在认识中的主体地位获得确认以后!许多哲学家注意到了这一思想!于是在自己创造性的研究中贯穿了这一主题" 但由于对主体本质的理解不同!也就形成了贝克莱#黑格尔等的唯心主义以及培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从而形成了在认识论上的两大派别"旧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观已经作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虽然总体来说还是不科学的!但是其中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理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借鉴前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人是实践的主体!因此!要建立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论!必须有科学的主体观!必须研究人的本质"。

——高家方《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体及其与主

客观的关系》《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认识的主体不像在旧唯物论里是消极直观的主体!也不像在唯心论里只是思维者的主体!而是在社会历史中实践着的主体" 人作为认识主体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如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等2都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都是社会实践赋予的!或者干脆地说!如果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人作为主体同自然的分化" 总之!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认识主体的两个最根本的特点"

从认识的过程来看!主体是认识产生的发动者,即认识是人的认识!有了人才会有认识,从认识的具体发生来说!主体的自然属性表现在:一方面,自然界的长期发展给了人自然机体,人具有了生命力和自然力;另一方面人具有自然的需要,需要衣食住行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张皓《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

《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

二、“认识的客体”的内容

客体性即客体的本性,主要表现为客体建立在自身本质与规律基础上的全部客观现实性。客体之所以为客体,是因为其在认识活动中被相应的认识者所认识,不存在游离于认识主体视野之外的认识客体。

——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所谓客体,也不是唯心主义所想象的那样,是“思维的产物”,也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设想的是“单纯的客观外界”,而是主体通过实践所作用的对象。客体是客观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是客体存在的前提,是客体的第一个条件。但客观存在的并非都是客体。自然界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但只是一种自在的存在。人类的产生,人类实践的发展,使自在存在的自然界因逐步成为实践的对象而获得客体的规定性。客体是实践的对象和结果,是在实践过程中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的。我们当今的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既然客体是主体实践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客体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客体具有三个基本属性。首先,客体具有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在客体问题上的一个本质区别。无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还是精神客体,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客体具有对象性。客体是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对象性是某物之所以成为客体的基本条件。只有同主体构成互为对象的关系,才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客体。不同主体发生对象性关系的存在物,就不是现实的客体。只有通过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外在的事物才获得客体的属性,才成为客体。第三,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客体的社会历史性是由主体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的。

——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三、“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内容

只有主体与客体,才是认识活动中的主要因素。因为:首先,主体与客体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包含于自身之中。认识是反映者与被反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因此只有把实践包含于自身之中的因素才能是认识活动的主要因素,而主体与客体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其次,完整地概

括了被反映者。“客体"的规定性表明,被反映者是多层次的开放系统,既有“第一客体" ———物质客体,也有“第二客体" ———精神客体,等等。从而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基本观点,又使这一观点在认识论领域中得到了辩证地运用。最后,科学地说明了反映者。“主体"的规定性表明,只有从事实践和认识的人,才成其为反映者。总之,认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物质第一,实践第一于自身之中,因此,主体和客体就是认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二者构成的矛盾就是认识过程发展的基本矛盾。正是这一基本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从而决定了认识过程中不同的发展段。同时由于这一矛盾又受其他矛盾的影响制约,因此,当我们根据主体与客体的矛盾运动并联系与之相关的其他矛盾运动进行考察,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就可划分为:在实践中分化出主体与客体;主体反映客体;主体在思想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体这样三个阶段。这样,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就可以表述为:在实践中分化出主体与客体,主体反映客体,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罗晓梅陈纯柱《对认识发展总过程的新思考》

《长白学刊》1999年11月

某些相对主义者虽然认识到了主体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存在,但是他们认为主体的主观性决定着主体客观性的一面,而不是相反,从而最终倒向唯心主义认识论。历史认识主体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具体的现实的统一,而且归根到底,是历史认识主体的客观性决定其主观性。——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

《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无论人们从哪方面去研究主客体关系系统,但就主客体关系本身而言,其间存在着三种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是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关系;二是认识关系,即二者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三是价值关系,即主体利用、消费客体,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

——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

《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物质世界合乎规律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出现以后并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一种共存亡的关系。人在世界中是主体,世界在人面前是客体,这两者都具有现实性。这就是说:人是在物质世界中活动着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世界是制约人的生存、发展并由人所改变或创造的现实世界。要准确把握主体和客体的属性,关键在于:一是紧紧抓住主体和客体的特殊的质;二是始终将其置于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中,放到具体的认识、实践活动中进行考察。而问题在于:当把人作为客体探讨时,主客体的关系也就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从表面上看,人作为客体绝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实质上,在主客体关系之间,往往每一方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或者说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而是既有一定的自觉能动性又有一定的消极被动性,不过,在其活动的一定侧面和阶段上,总有一方在改造性质上占主导地位。

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在现实的主客体关系中,也就是在具体的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践中,主体和客体分别作为活动的相对立而又相反的质和属性的两极,必然呈现相互分离的态势。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改造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排斥,从而使二者的本质对立、相互分离呈现出一个充满矛盾的斗争过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排斥,主要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限制和相互阻碍:1 、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限制,是指主体对客体朝不同于主体活动方向所发生的变化自觉能动地进行限定和制约,客体对主体违背客体自身状况和规律的动作、行为也进行限定和制约。2、主体对客体的相互限制,使客体的存在状况及其运动变化发展过程接受主体因素的参与。3 、客体对主体的限制,又使主体的认识、改造活动甚至主体自身的有关状况发生变化,特别是使主体不能在客体面前随心所欲。

——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主题与客体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共处于主体认识、改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相互渗透,使二者在发展趋向上相互接近。一是指主体和客体具有的某些共同点;二是指主体和客体彼此包含,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体和客体相互贯通、相互吸引。二者之间的相互贯通,指主体与客体及其矛盾运动的两极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二者之间相互吸引,是以二者的相互贯通的现实运动作为前提和载体,指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中,主体会使客体朝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变化,客体又会使主体按客体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变化。最后,主体和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逐步地完成具体的主体认识、改造客体的活动。

——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从认识的内容上看!它也受到主体的主观影响。认识的客体反映着认识的内容!主体的主观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影响上。主体的知识水平%它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和它所驾驭的自然力决定着对客体改造的深度和广度。

——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客体被认识的结果究竟如何!虽然可以受到客观规律的检验!证明其正确性或错误性!但还要受认识主体的限制。拿月球来说!古代的人们只认识到它是一个发光体!除了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外!对它无能为力。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的观察手段和方式不断进步!探索能力极大增强!社会积累起来的主体经验和理想在不断丰富!人类终于能够直接登上月球!直观地对其质地构造温度矿产环境等方面进行观测。可见,认识的结果具有客观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主体。从上面这些分析可以看出"主体在认识上的主导地位和主要作用决定和影响着对客体的认识,因此,要提高认识的水平!主体的素质进化是关键。

主体的能动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就是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新构造。主体总是根据其既得信息并运用其认识结构在思维中对客体进行重构。主体还能将诸多客体的信息加以横向联合。在思维中重构出现在实际中并不存在的全新的客体形象。因此说,认识决不是客体原物简单的复写描摹。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的主体性虽然越来越突出,但作为认识对象的自然界却仍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有着自身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人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它,并形成科学的理论,就必须自觉地遵循认识的客观性原则,反对任何的主观随意性。因此,认识论的首要原则仍然是客观原则"而不是主体原则,能动的反映论之所以正确"不仅在于它以坚持客观性原则为根本原则,同时又充分地肯定与重视主体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毛卫平《“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

《求索》2001年5月

在宏观认识领域,任何观测都可以看作是宏观主体和宏观客体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即使借助仪器进行也不例外;仪器不过是主体感官的延长。因而在宏观认识理论中,观测和仪器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然而在微观认识活动中,宏观主体和微观客体的相互作用极为复杂,以至观测的设计和仪器的选择等都对观测结果具有可观的影响。在这种认识形势中,主体不再能看作是单纯的旁观者,而同时是一个参与者。主体作为参与者,意味着一种不同的主客体关系。

从主客体界线的客观存在,到主客体划界的能动选择,其跨度肯定越过了不同的理论层面。微观认识中主客体划界的问题所在,正是在这不同的理论层面之间。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对此作一个初步的眺望:站在实在论的立场上看,认为主客体之间界线的划分是任意的,无疑违背了其立足点对微观客体实在性的承诺。只有从主体对客体的描述的观点看,这种划分才可以被认为而且必定是以主体的认识目的为转移的。主客体之分本来就是出于主体的规定,它们之间的区分和划界是主体根据认识的需要作出的。如果这种区分和划界变得困难甚至不可能,绝不表明不再存在这种客观区分,而只是说明这种规定的不合理性,说明这种规定应该也必须随着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调整,以适应认识不断发展的需要。

——王天思《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微观视野》

《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客体是主体活动的物质基础,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客体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客体作为主体作用的对象,提供给主体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客观内容。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没有作用对象,就不可能产生实践活动;客体的内容和性质规定着主体活动的内容和性质,客体发展的程度和规模直接制约着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客体的变化和发展有着自己固有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按照事物的客

观规律去进行认识和实践,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去改变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只能按客观条件办事,而不能超越现有的条件盲目行事。所以,我们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就必须承认客体的基础地位和对主体的物质制约性。

——黄大启《论认识本质的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辩证统一。这种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依赖。主体和客体都是在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离开实践也就无所谓主体和客体。所以,任何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各自创造了对方。第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一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这种相互作用与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质的不同。这种相互作用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能动性的人,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具有主导和中心的地位。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以自觉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第三,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就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的过程。这种相互转化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表现出来的。

——胡敏中《认识客体存在和转化的四种形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从认识的角度来看,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外在的,是离开主体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主体认识的产生,必须依赖于客体,没有客体这个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也就没有认识。在这个关系中,认识主体是被动的,客体是能动的。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外在的关系。第二,主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认识是在主体对客体进行改造即变革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人同外部世界的物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

《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在对微观对象的认知过程中, 主体活动是人们认知客体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认知客体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认知主体活动与客体状态之关系的过程

从认识论角度讲, 由于观测活动对客体产生的不可控的干扰, 独立于观察过程之外同观察主体无关的客体是不存在的, 离开观察过程来谈论客体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并不是单纯是对物自身的反映, 而是客体和主体一定历史实践关系的结果。

——刘同舫《当代认识论在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

深化与突破》《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也是在实践中通过二者相互作用得到确定的。主体与客体能够发生相互作用,只是因为实践这道桥梁把二者联结起来了,一方面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另一方面客体又制约影响主体,形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实践的持续进行和步步深化,主体与客体之间就持续维持和步步深化着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任何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因此,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也是一个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动过程。这一阶段就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小的阶段。主体反映客体的感性阶段,包括混沌具体、感性抽象和感性具体等三个环节

从主客体统一的视角界定价值,有人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因为价值不是人和对象、主体和客体任何一方的实体和属性,而是人和对象、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客体的自身属性只是在同主体需要的联系中才表现为价值,主体的需要也只有在它的对象化的过程中才形成价值。应该说,从主客体统一的视角界定价值比较接近价值的本质,同时也能基本说明客观的价值现象。

——朱河峰《从主客体统一视角界定“真理”和“价值”范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9月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活动和认 识活动指向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 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意识性是人之所以具有能 动性的重要根据。主体的意识包括关于对象的意识和主 体的自我意识。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 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体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客体是同主体活动有功能联系和被具体指向的东西。因此,客体是被历史地规定着的,没有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的 客观存在事物,是不具备客体的规定性的。客体可以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如录音磁带、电影拷贝、文化书籍、电子计算机存贮系统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

所谓客体。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这是主客体关系的最基本方面。在实践关系中,主体基于对客体的一定认识和自身的需要,提出实践目的,运用工具和手段实现对客体的改造,取得一定的物质成果,把自己的目的、能力和力量对象化。同时,客体也迫使主体的改造活动遵循它的规律性,主体的实践目的、实践方式和实践结果都要受到客体的制约。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客体的信息作用于主体,使主体的观念获得客观内容;同时,主体根据需要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了客体的主观映象,在观念上把握和反映客体。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外部世界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属性。主体索取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作为客体,并通过活动改变客体,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

公共关系客体

第五章公共关系客体 第一节公众的特征和分类 一、公众的涵义 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随着公共关系学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公众一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公众的英文为Public,泛指公众、民众,也指具有"合群意识"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等概念相近,但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人民,属于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指以劳动群众为基础的社会基本成员,包括各个历史阶段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或集团。而群众则泛指人民中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而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与人民、群众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它指成群的人,但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 公共关系学中所说的公众,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公众、民众,而是针对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即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就某一社会组织来说,它的公众既包括与它有关系(涵盖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的个人,也包括与它有关系的其他社会组织。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的公众都会是一个社会群体。公众,对社会组织确定目标、实现目标、扩展目标,以至对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力。因此,公众是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进行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对象。 二、公众的基本特点 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这个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有它特定的含义,这里说的公众必须是与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特点: (1)群体性。 1.法人群体。即依法成立的社会实体。它们都拥有一定的财产和生存空间,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如工厂、机关、学校、医院等。 2.任务群体。即在一定的时间内暂时汇集到一定地点,从事类似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共同目标的社会成员集合体,如图书馆里的读者、商店的顾客、风景区的游客等。 3.角色群体。指某一共同身份或从事某一共同职业的社会成员集合体,如学生、工人、教师、医生等。角色群体的种类很多。 (2)同质性。 一家商店进进出去的顾客本来素不相识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由于他们都去购买商品而成为商店的公众。 美国在印度的一家化工厂,由于有毒物质泄漏,造成大量当地居民的伤亡,这些伤亡者及其亲属原来彼此之间可能毫无联系,但是他们在共同的毒物污染事件中有些共同点,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具有内在的联系,不约而同的或者有组织的对这家化工厂形成一定的公众压力,舆论压力,甚至采取一致的行动,因此就成为该公司的公众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危机公关,后面的章节会有专门的介绍) (3)变化性。 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东西。你的角色也会因为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对于商店来说,你是顾客;对于学校来说,你是学生;对于工厂来说,你是员工。不管你的角色如何变,组织的目的都是使你成为它的伙伴,朋友,让公众向有利于组织的方面变化。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祝青山《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境域问题探微》,《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张晋《论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晋中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 杨建强何跃《关于虚拟认识的主体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05年1月 苏宏斌《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文学评论》2007 年第3 期 粱俐《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杜以芬《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翟源静《当代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2期 王邵励《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主观性》,《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关丽娜《对认识间接性的再认识》,《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李金锴《简论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2 期 邓喜道《论影响主体认识能动性的主观因素》,《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 胡敏中《认识客体存在和转化的四种形态》,《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黄大启《论认识本质的主——客信息对象化过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刁隆信《试论主体的认知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新疆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龚振黔《认识的特性及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新论》,《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周德义《论<实践论>一分为三认识观》,《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胡祎文《主体意识——一个辨证发展的过程》,《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王淼《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肖兴燕《主体与客体的辨证法》,《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第3期 于光远《关于主客体关系的对话》,《学术界》2001. 6 封来贵《论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及其统一》,《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4月 黄小寒《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毛卫平《“被认识”问题与客体能动性》《求索》2001年5月 林建成《论认识是对主体和客体的全面反映》,《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查庆《构建主客体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朱河峰《从主客体统一视角界定“真理”和“价值”范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9月 高岸起《论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4月 卢红《论知识世界作为认识客体的必要性》,《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二期 刘秀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若干新探讨》,《哲学与现时代》2007年第1期 张皓《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 郭晓红《论主体能动性与客体制约性的辩证法》,《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石义斌《试论主客体统一关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新东方》2001年1月 李诚《试论主客体统一的现实基础》,《宜宾学院学报》2002年7月 袁礼辉《试论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贵阳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吴君《试论认识的二重性》,《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3月 王天思《主客体关系问题的微观视野》,《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赵延林《正确认识主体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2017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总之,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观世界。 【知识点讲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千万注意不要认为是主体决定客体、客体对主体有能动的反作用。 2.案例或记忆方法 (1)一天,王阳明和一个朋友全神贯注面对着竹子,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三天后,朋友累倒了,被人抬了下去。七天后,王阳明也累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但关于竹子的道理,却是一无所获。通过这个例子,说明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和动物不同,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所以,人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2)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用简化记忆法:限定和超越。

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与过程

xxxx/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一、社会组织的类型:企业、商业、金融业、事业团体、政府、社会性个人。 二、社会组织的研究内容: 社会学研究社会组织的一般属性和一般类型等;组织行为学主要探讨社会组织的一半行为和规律。而公共关系学探讨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因素,社会组织的形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等。 1.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因素 过程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社会组织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组织的运行。组织的运行是在一定的现实环境中进行的,它必须要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其运行过程也必然就是他不断与现实环境诸因素发生中中关系的过程。因素包括; 物的因素:材料、设备、能源、自然环境等; 人的因素:人力(智力和体力)、人情、民意等等; 第三因素:信息 另外一种划分方式: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2.社会组织的形象 3.社会组织的工作目标 4.社会组织的新形态:社会性个人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就是为了使自己与公众建立起和谐、友善、支持、合作的良好关系,提高本组织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在公共关系学中,对公众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公共关系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本章将分别介绍公众的含义和特点、公众的分类,并对几类重要的目标公众进行分析。 一、公众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公众的含义 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最初由英文Public一词翻译而来,有泛指公众、民众的含义,也有特指某一方面公众、群众的含义。在公共关系学中,一般把公众理解为因面临共同的问题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把公众与“群众”、“人民”、“人民大众”、“人民群众”等词相互代替或混用。的确,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些词的含义都基本相似,都可以指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但是作为公共关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公众与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即包括劳动群众,也包括具有剥削性但又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群众包含于人民之中,通常指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人群是社会学用语,量上指居民中的某一部分,质上是一个松散结构,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也不一定要因共同的问题而与特定组织发生联系,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 (二)公众的特征 在辨析了“公众”与“人民”、“群众”、“人群”的区别之后,我们将“公众”概念蕴含的特殊规定和意义归纳为公众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共同性 众多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为什么能成为一个特定组织的公众?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都面 临着某个共同的问题,比如共同的兴趣、共同的需求、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背景、共同的意向、共同的问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属性。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历史性的属性。主体和客体的最基本关系是实践关系,主要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以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时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其他内容是这个核心内容的展开和延伸。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有哪些?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六条重要原则,即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归根结底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我们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没有止境的,是因为实践的发展没有止境,事物的运动没有止境,时代的前进没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过程没有止境。任何政党、组织、个人,如果不能与时代一道前进,思想就会僵化,就不能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就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在与时俱进中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师生之问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并举实例作出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和思想教育于一身的学科,它从总体上要求学生在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有所提高。这三方面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共同完成的。首先,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学生通过掌握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在教师的影响下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活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尊重各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者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开展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教育活动。教师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关键。因此,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认识的主体或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下才能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专科《公共关系学》试卷答案

专科《公共关系学》 一、(共51题,共150分) 1.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开拓创新”阶段在时间上指的是()(2分) A.80年代初——1986年 B.1987年——1993年 C.1993年——2000年 D.2000年——20XX年 .标准答案: 2. 公共关系的手段指的是()(2分) A.社会组织 B.个人 C.传播 D.公众 .标准答案: 3. 在组织形象地位图中,B区指的是() (2分)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C.低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标准答案:B 4. 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标志和特征所构成的系统指的是()(2分) A.PR B.CIS C.MI D.BI .标准答案:B 5. 卡特赖特的说服模式的理论起点是()(2分) A.说服者 B.被说服者的心理 C.语境 D.论点和论据 .标准答案:B 6. 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共关系著作”的典籍是()(2分) 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B.恺撒的《高卢战记》 C.斯格特卡特利普《公共关系教程》 D.卢梭《社会契约论》 .标准答案:A 7.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是()(2分)A.由“理性”转向“人性” B.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C.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D.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标准答案:C 8. 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以“制造神话”而闻名的是()(2分) A.艾维李 B.伯尼斯 C.巴纳姆 D.格鲁尼格 .标准答案:C 9. 依据学者希拉克拉夫克里弗斯的观点,公共关系的职能包括()(2分) A.研究、行动、沟通、评估 B.研究、目标、策略、执行、评估 C.研究、行动、策略、评估 D.研究、行动、沟通、执行、评估 .标准答案:B 10. 沟通的S-M-R模型,当中的S指的是()(2分)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接收者 D.反馈 .标准答案:A 11. 以下对公共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4分) A.公共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B.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众 C.公共关系的客体是社会组织 D.公共关系是一种认知管理 .标准答案:A,D 12. 针对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言,以下描述错误的是(4分) A.一个组织的知名度高,美誉度一定高,知名度低,美誉度一定低。 B.知名度需要美誉度作为客观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效果。 C.美誉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够充分展示其社会价值。 D.可以脱离组织的实际需要去单纯的追求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标准答案:A,D 13. 组织形象定位一般依据以下哪些要素来进行()(4分) A.组织自身的特点 B.同类组织的情况 C.目标公众的情况 D.非公众的情况 .标准答案:A,B,C 14. 以下关于策划的描述,正确的有()(4分) A.策划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是策划活动的主体; B.有了策划者,还必须有准确、迅速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 C.策划是有目标和对象的; D.对事物的判断和未来效果的预测是策划的必然结果。

公共关系答案

1【单选题】下列说法中,关于兄弟骑驴故事的道理,正确的是()。 A、做事情不必过于在意别人的议论,关键是要襟怀坦白,无愧于心,只要认准了,就要义无反顾得去做 B、做事情果断 C、做事情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D、做人做事要谦虚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多选题】在社会上要取得一定的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做事情看的要远 B、要广泛涉猎,但学有所专 C、说话一定要讲究诚信 D、做事情行动要果断 我的答案:ABCD得分:25.0分 1【单选题】公共关系的对象是()。 A、个人 B、群体 C、公众 D、学生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1【多选题】我国古代的公共关系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其主要原因包括()。 A、没有专门的组织

B、没有职业的从业人员 C、没有平等意义上的双向沟通 D、没有达到宣传的目的 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 2【多选题】以下体现我国古代公共关系萌芽的有()。 A、孔子周游列国 B、郑国子产不毁乡校 C、孟尝君食客冯谖火烧券契 D、刘备三顾茅庐 我的答案:ABCD 1【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是()。 A、因孩子上学给某学校领导送礼 B、因本单位偷税,请税务征管员吃饭 C、出资帮助社区建公园,而通知报社报道 D、考试没考过,去跟老师求情 我的答案:C得分:20.0 2【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公共关系职能的是()。 A、采集信息的职能 B、沟通的职能 C、参与决策的职能 D、策划专题活动的职能 我的答案:B

3【多选题】以下属于公共关系意识的有()。 A、树立形象的意识 B、服务公众的意识 C、沟通协调的意识 D、真诚互惠的意识 我的答案:ABCD得分:20.0分 4【多选题】在公共关系的活动中,以下属于采集信息的有()。 A、产品形象信息 B、组织形象信息 C、组织环境信息 D、市场竞争信息 我的答案:ABCD得分:20.0分 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是()。 A、营利性组织 B、非营利性组织 C、互利性组织 D、非政府组织 我的答案:D得分:20.0 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特点的是()。 A、群体性 B、导向性 C、系统性

公关与礼仪试题——公关主体与客体

第二讲公关主体与客体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的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发生联系与相互作用的() A 人民大众 B 组织 C 个人 D 组织和个人的总合 2.现在还没有和社会组织发生关系和影响,但将来会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和影响的公众,或者事实上已与社会组织发生关系但尚未意识到的公众,称为() A 非公众 B 潜在公众 C 知晓公众 D 行动公众 3.根据关系的重要程度分类,公众可分为()。 A 公众和非公众 B 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C 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D 善意公众和恶意公众4.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 A 管理者 B 领导者 C 生产者 D 管理部门 5.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归属于()。 A 销售部门 B 广告宣传部门 C 接待部门 D 办公室 6.与公共关系部比较,公共关系公司的长处之一是()。 A 熟悉组织情况 B 接近客户 C 工作具有连续性、持久性 D 职业水准较高 7.优秀的公共关系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A 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B 实事求是 C 公正无私 D 创新能力 8.()是公共关系的专职高级工作者,为专业的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工作。 A 公共关系学者 B 公共关系教育家 C 公共关系顾问 D 公共关系经理 9.公共关系为市场销售服务的功能,首先集中体现在()上,它不是直接去推销产品或服务,而是配合运用各种传播沟通的方法,疏通渠道,理顺关系,为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A 社区关系 B 消费者关系 C 政府关系 D 媒介关系 10.()是公关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A 媒介公众 B 社区公众 C 消费者公众 D 名流公众 11.()直接影响着组织或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员工家属关系、本地顾客关系等。 A 政府关系 B 媒介关系 C 社区关系 D 消费者关系 12.职业社团和群众组织属于() A非赢利性组织 B 互益性组织 C 营业性组织 D 服务性组织 13.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分别是() A 公众和舆论 B 公众和个人 C 组织和公众 D 个人和公众 14.已经考虑到将与某一社会组织发生联系与交往,但尚未付诸实际行动的公众,可称为()A 潜在公众 B 知晓公众 C 边缘公众 D 行动公众 15.有位顾客因家里的空调质量问题,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对于生产该空调的企业来说,这位顾客是() A 逆意公众 B 潜在公众 C 边缘公众 D 知晓公众 16.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总和 A 个人 B 个人、群体 C 群体、组织 D 个人、群体或组织 二、判断题 ()1 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关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公共关系实务》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及以下哪种要素构成() A.组织 B.消费者 C.社区 D.媒介 2.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一种科学而系统的理论,产生于() A.远古时期 B.奴隶时期 C.封建时期 D.资本主义时期 3.中国农业银行属于下列哪一类社会组织() A.政治组织 B.群众组织 C.经济组织 D.文化、教育、科研组织 4.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 A. 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 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 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 组织内部运营问题 5.按公众的发展过程,行动公众是由哪一类公众发展而成的() A.非公众 B. 知晓公众 C.潜在公众 D.将来公众 6.企业外部公众中最重要的公众是() A.社区公众 B.政府公众 C.供应商公众 D.顾客公众 7.利用电子类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属于传播类型中的() A.自身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际传播 D.大众传播 8.与员工谈心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中符号媒介的() A.有声语言媒介 B.无声语言媒介 C.有声非语言媒介 D.无声非语言媒介 9.调查报告属于公共关系传播媒介中符号媒介的() A.有声语言媒介 B.无声语言媒介 C.有声非语言媒介 D.无声非语言媒介 10.一个组织抽样调查了400人,其中200人知道组织,知道组织的200人人中有80人对组织持认 可态度,则其美誉度为() A.20% B. 40% C. 50% D.60% 11.公共关系调查程序的第二阶 段是() A.收集调查资料 B.处 理调查结果 C. 确定调查任务 D.制 定调查方案和调查计划 12.下列属于战术型公关的是() A.建设型公关 B.宣传型公 关 C.进攻型公关 D.矫正型公关 13.汶川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 信息发布,到启动应急预案、抢 险救灾,所有这些工作都在2个 小时以内启动,这体现了危机处 理的()原则。 A.主动性原则 B.诚意性原则 C.真实性原则 D.快速反应原则 14.由于媒介的错误报道,使得 上海“稳得福”烤鸭店遭到社会 的强烈批评,这是属于哪种危机 () A.形象危机 B.经营决策危 机 C.媒介危机 D.突发性危机 15.企业员工属于企业的() A.首要公众 B.次要公众 C.边缘公众 D.独立公众 16.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 A.服务公众意识 B. 真诚互惠意识 C.创新审美意识 D.立足 长远意识 E、塑造形象意识 17.消费者、竞争者、记者、社 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A.个体公众 B. 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 外部公众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第三章公共关系与信息传播 【学习目标】 1.理解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和过程 2.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方式 3.了解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和特点 4.理解公共关系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5.掌握公共关系传播的手段与艺术 第一节信息传播和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一、传播及其要素、过程 传播(communication)是“人们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和人的基本行为。 1.传播的要素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传播行为和过程都必须包含4项基本要素:发送者、信息、媒介、接收者,四者缺一不可。 发送者即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在一般情况下,又是信息的来源。 信息即传播的内容,涵盖了消息、动态、情况、知识、资料、数据、观点、思想、情感等交流内容。 媒介则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渠道,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转换为符号的信息才能从发送者那里,被传送给接收者一方。 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在传播学上,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往往将之称为“受众”。具体就公共关系传播而言,接收者就是公众,特别是目标公众。他们绝不是被动的“受众”,而同样是具有积极主动性、选择性的关系主体。 2.传播的过程 现代的信息传播,特别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其过程是双方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内和关系背景下,发送者精心选择信息和符号系统,通过相应的媒介,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对方通过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挑选,关注、记忆那些有用的、感兴趣的信息,并对之做出反应;然后再通过特定的渠道,将自己的反应信息反馈、传递给另一方。该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3—1 传播过程示意图 二、传播的主要方式 古往今来的传播方式可以归纳为5种主要类型。

北语-20春《公共关系学》作业-1234

20春《公共关系学》作业_1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 1.公关调查分析的主要对象是组织的公众和() A. 公关工作 B. 公关人员 C. 公关机构 D. 新闻传播媒介 答:D q:80 — 500 — 9261 2.“全员PR”必须体现在组织最高层的行为上,是因为() A. 公关的动力来自上层 B. 公共关系只是最高领导层的工作 C. 员工们大多与公共关系无关 D. 公共关系计划 答:A 3.新闻发布会是一种() A. 更接传播 B. 两级传播 C. 三级传播 D. 多纷传播 答:B 4.公关工作更具有整体协调性是() A. 具有强烈的时空意识的要求 B. “全员PR”的要求 C. 以事实为根据的要求 D. 互惠互利的要求 答:B 5.当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时,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应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 A. 建设型公关 B. 防御型公关 C. 进攻型公关 D. 矫正型公关 答:C 6.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对象是() A. 内部公众 B. 顾客公众 C. 媒介公众 D. 政府公众 答:A

7.最符合人类感受客观事件习惯的传播媒介是() A. 广播 B. 报纸 C. 演讲 D. 电视 答:D 8.一般可将广告分为商品广告和() A. 技术广告 B. 公共关系广告 C. 经营广告 D. 设奖广告 答:B 9.从事公关工作的专职人员,首先要具备的经验和阅历是() A. 新闻工作 B. 产品推销 C. 调查研究 D. 企业领导 答:A 10.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 社会组织 B. 公共关系机构 C. 公共关系人员 D. 公众 答:A 11.我国企业职工在需要结构问题上应处理好何种关系() A. 个人、企业和国家 B. 个人和集体 C. 婚姻、家庭和工作 D. 企业内部和外部 答:A 12.依靠实际行动去建树组织形象,这是() A. 引导型公关活动的特点 B. 宣传型公关活动的特点 C. 维系型公关活动的特点 D. 进攻型公关活动的特点 E. 开发型公关活动的特点 13.1903年——1906年首创世界上最早的公关公司的是() A. 爱德华.伯纳斯

公共关系习题和详细答案

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B )。 A、经济效益 B、组织形象 C、广告宣传 D、广交朋友 2.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 A )。 A、公众 B、政府 C、新闻媒介 D、企业员工 3.公共关系工作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最基本要(B )。 A、身体健康 B、能学会说 C、埋头苦干 D、灵活机智 4.组织成功应具备的“7S”中的核心要素是( C )。 A、组织结构 B、组织经营战略 C、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D、组织作风 5.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有实在行动的公关活动模式是( D )。 A、宣传性公共关系 B、交际性公共关系 C、社会性公共关系 D、服务性公共关系 6.依据各类公众的共同需求制定的目标是(C )。 A、长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一般目标 D、特殊目标 7.新型控制论传播模式的提出者是(C )。 A、拉斯韦尔 B、韦弗 C、施拉姆 D、香农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 )。 A、塑造形象的意识 B、沟通交流的意识 C、服务公众的意识 D、真诚互惠的意识 9.公共关系工作程序中,最复杂、最多变的关键步骤是( C )。 A、调查 B、策划 C、实施 D、评估 10.调查报告属于哪种符号媒介( B )。 A、有声语言媒介 B、无声语言媒介 C、有声非语言媒介 D、无声非语言媒介 11.公共关系的发源地是( D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12.组建公关部是有效开展公关工作的(B )。 A、行动保证 B、组织保证 C、成功保证 D、重要保证 13.公共关系部是(A )。 A、服务部门 B、领导部门 C、生产部门 D、销售部门 四、判断题 1.伯斯被称为公共关学之父(F) 2.不受欢迎的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目标(F)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连接主体和客体媒介是传播,全面把握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各自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其作用。 全面系统地了解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了解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了解公众的特点、分类及公共关系传播媒介。 【教学要点】 1.掌握社会组织、公众、传播的涵义。 2.了解社会组织与环境、社会组织与形象的关系。 3.了解公众的特点、公众分类的意义,组织基本目标公众的情况。 4.了解把握传播的基本原理、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及传播效果。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学时在3~4学时之间 【核心内容讲述】 第一节社会组织 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起着控制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它主宰着公共关系活动,决定着公共关系状态。因此,认识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明确组织形象的重要性,对于全面理解公共关系的有关理论,有效地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及构成 社会组织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公共关系学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从三种意义上理解组织这个词。一种是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把组织理解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履行一定的职能而组成的团体;一种是从行为活动的意义上,把组织理解为对人、财、物的处理和安排;再一种是根据约定俗成的习惯,把组织理解为特定的政治组织、群团组织,如党组织、团组织等。公共关系学中所讲的组织,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组织,即组织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经过不同部门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利操作和责任划分,合理协调内部人群活动的社会集团。 (一)社会组织的特点。 1.目的性 2.群体性 3.稳定性 4.发展性

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分层

1、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分层:静观关系、对话关系、存在关系。 2、西方关于美学研究对象主要偶四种:美,艺术,人的审美心灵、感受、意识、,扩大到世界现象的全体。 3、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也由于西方大致相近的四种意见:主张以美为对象,认为美是美的科学。美得研究对象是艺术。主张走十九世纪以来实验学心理学和心理学美学路向,以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感受、审美经验为对象。主张美学的对象定位在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一身没关系为中心,从客体方面研究,从主体方面研究美感,从主客体同一点上研究艺术以及审美教育。 4、为什么长期以来没学研究对象没能?原因四个:审美现象的不同反思认识影响美学统一的确立。2、对审美现象不同的理解视角影响美学统一对象的确立。 3、审美现象的不同构成层次影响美学统一对象的确立。 4、美学自身的历史性影响美学对象的确立。 魏晋人的审美自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审美及艺术与社会伦理有分离而独立的倾向,2、审美与艺术对人的作用也不仅仅停留在教化、抒发状态,是将人生境界提升到对行而上哲思体悟的超越上。 5、我们不同意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而主张按照人一世界一体的存在论模式来解释审美关系原因如下:1、审美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体验关系。2、审美关 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 体,而不是审美主客体在逻 辑上先于审美关系。3、审 美关系本身是在人生的意 义关系中,在人的具体生存 实践的时机性境遇中当下 生成的。4、审美关系具有 多层次性和流变性。5、审 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 自由关系。 6、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 于统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如 呼吸,密切相关,如一个硬 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审美 关系含于内,审美活动显于 外。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 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 构成是审美关系。审美关系 是通过审美活动而建构起 来的,而审美活动则只有通 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 7、美感与审美经验,但它 又不同于感官欲望。审美经 验与理性认识以及其他一 些感性经验本身相比,有三 个特点:1、在审美经验中, 感性本身即具有意味的形 式。2、在审美经验中,感 性整合者理性。3、在审美 经验中,感性提升着欲望。 关于境界的构成下面面有 三层意思:1、人生境界不 是自然界进化而成的物质 实体,也不是主话题心灵自 生的幻影,而是我们在上文 中一再强调的人与世界相 互依存、双向建构、一体圆 融;2、境界作为人与世界 的交融统一,又不是认识论 层面上主客观统一,即外在 的客观物理性与内在的主 观心理意识在认识上的统 一,而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 一,即在人与时间而相互依 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 所达到的统一,在人像人诞 生、世界向人生成的实践过 程中所实现的统一。3、人 生境界的特点在于他的个 体内在性和生成性。4、人 生境界的生成取决于对自 身实践及其意义的绝界。 8、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 便具有了的区别。表现在三 个方面:1、人的需要根本 是一种超出了机体限制的 社会性需要。2、人需要要 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 性。3、人既有物质的需要, 也有精神的需要,这两方面 的相互区别于与相互渗透, 从根本上使人的需要与动 物的本能区别开来。 9、审美理想在审美活动中 的作用:1、审美理想在一定 程度上决定着主体对于审 美对象的选择以及所作出 的审美判断。2、审美理想 作为一种人生修养,直接是 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 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形态的特点:1、生成 性2、贯通性3、兼容性4、 二重性(即名族性与世界性 的统一) 如何界定最基本的审美形 态,流行的5中说法:1、 美的形态说2、大风说3、 类型说4、范畴说5、人生 境界说。 应有的准:1、广泛性2、统 摄性3、源远流长性、、4、 西方美得形态分为悲据与 喜剧、崇高与与优美、丑、 荒诞四种。将中国古代审美 形态分为中和、神庙、气韵、 意境四类。

马克思主义主客体关系

马克思主义主客体关系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主体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是个人和人类的统一。作为主体的人, 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人, 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主体不等同于人, 主体有四种形式: 其一, 个人主体。即在社会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 相对独立地进行活动的个人; 其二, 集团主体。即按照一定的信仰、目的、利益组织起来的共同行动的群体, 如民族、政党、团体等; 其三, 社会主体。即以共同的活动为基础而相联系的人们的主体; 其四, 人类主体。指地球上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的整体。 主体一方面具有自然属性。作为主体最根本的构成因素的人, 其出现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的存在和发展基础根植于自然, 依赖于自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一切活动必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另一方面, 主体具有社会属性。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 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 人必然与自然界外物和其他人之间发生多种关系, 正是这些关系规定了主体的本质。由此, 人是社会中的人, 主体必须根植于一定社会中, 不能孤立存在。 同主体相对立的是客体, 它是指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 同主体一起构成活动的两极、并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的外部客观事物, 它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因此, 客体首先属于客观世界, 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但并非所有客观世界都是客体, 只有被主体纳人其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部分才能称为客体。先前的旧唯物主义者对客体作了纯自然主义的理解, 仅仅把自然物当作直观对象, 没有从主体的能动的本质力量和实践活动方面,从相对于主体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客体的规定性。 由于主体对象性活动指向的多样性, 故客体亦具有多种形式, 大致分以下几类一为自然客体, 既包括刚刚同人的对象性活动发生关系的天然自然物, 又包括人们用某种方式改造过的人化自然物二为社会客体, 指已经对象化了的现实的社会结构, 它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层次三为精神客体, 指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对象的观念的东西, 主要包括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精神活动客体和精神产品客体四为自我客体, 即以人为基本组成要素的主体, 主体被进行自我认识时, 自身成为一种客体, 它是一种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的客体。 客体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 客体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客体的基本特性。马克思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 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 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人不可能创造或消灭客观物质, 只能在其基础上予以改造, 那些在实践活动中被改造, 打上了主体烙印的存在物, 只不过改变了物质的表现形态而已, 其客观性并未消解。 其次, 客体具有相对于主体的依存性。这种依存性不是指作为客观存在物的客体的产生、消灭依存于主体, 而是指只有纳人主体对象性活动之中的客观存在物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