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刘光明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一_年级传统文化学科下册备课主备人:刘光明使用教师:。

笠翁对韵-第7课-十一真PPT课件

笠翁对韵-第7课-十一真PPT课件

第7课 十一真 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渔庄对 佛舍,松盖对花茵。萝月叟,葛天民。国宝 对家珍。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巢燕三 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古往今来,谁 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

押继
韵续
日 。 学
神习
积 奇 韵
的部
月 汉 、
字韵
:脚 玉、 。感


十 一 真
。来,
,,。,道
萧微
谁何
余中
瑟冷
怕妨
独遇
处,
?吟
不雨
,山
一啸
觉。
归头
蓑且
,雨
去斜
烟徐
已具
,照
雨行
而先

愁僧惊 见坊风 花聚吹 甎北雨 月宗过 ,。, 荒烟历 秋深历 咽凝大 乱碧槐 蛩树踪 。,。
草王 没气 景销 阳南 钟渡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输 惊

入 吹
雨 过
标 ,
历 历
题 大
槐 踪 。

与本请
谢 标 语 在
请输入你的题目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 简洁生动。,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请在 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
春 一
年 四 季


夏夏 仲 夏 季
冬夏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生势适大的在国
活球蕴立中
输 方 流 含 在 国
式行大中风
入 。 趋 量 国 , 势中传即 标 的 国 统 中 艺元文国 题 术 素 化 风 形并的格 式适基, 或应础是 生全上建 ,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学习孝道、弟子规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2. 《三字经》:学习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

3. 《百家姓》:学习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千字文》: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论语》:学习孔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对国学经典中的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学经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道德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评价他们践行国学经典的实际情况。

4. 学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学期国学经典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弟子规》的学习,了解孝道和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2. 第3-4周:《三字经》的学习,掌握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历史、地理等知识。

3. 第5-6周:《百家姓》的学习,认识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4. 第7-8周:《千字文》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

可打印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可打印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国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16课,主体课文选自“经部”的《孟子》。

《孟子》记录了战国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言行,是一部文风刚健的对话体著作。

学习课文,你将面对一位精神焕发的老者——孟轲。

他是贵真求善的哲人,又是至诚仁爱的贤者;他是积极进取的士人,又是诲人不倦的良师。

他会告诉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会告诉你,人应该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他还会告诉你,只有不为贫贱所移、不为威武所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读读《孟子》中的这些格言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一路走来,你会发现这位言语犀利、滔滔雄辩的老者,其实是既可敬又可爱的。

他刚强正直,胸中充盈着浩然之气;他崇尚王道,极力反对称霸战争;他意志坚定,始终追求“仁政”的社会理想;他好为人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做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就是这样一位英气勃勃的儒者。

我们坚信,与孟子同游,你对人性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你的内心会变得无比充实,你的志向会变得更加高远,你的人生态度会变得更加积极!二、教学目标1、培养诵读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国学经典的价值,提升文化素养。

3、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矫正日常行为。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国学思想精髓。

5、熟读经典诵读部分内容,领会意思,提高道德水平。

6、背诵《人性善》、《心之四端》、《反身而诚》、《石灰吟》、《不为与不能》(第三段)、《大丈夫》(第二段)、《与众乐乐》、《君子有三乐》、《无题》(节选)等古文诗词。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熟读《国学》中编排的文章、初步感知其大意。

难点:能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受到品德教育。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道家思想内涵,同时把道家思想内化为自身思想,做到思成而行自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四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引导价值判断、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佛山市禅城区霍藻棉小学袁述坤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2.能掌握韵脚的概念,并熟练地在诗词中标出韵脚。

3.引导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韵脚。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学习第五句。

1.引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节气歌》.2.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过,美丽的春天也就即将过去了,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3.是啊,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草绿了,花开了,燕子也呼朋唤友飞回来了。

这种春回大地、燕子呢喃的情景就是:巢燕三春尝唤友,来读一读。

4.和春天相对的是哪个季节啊?(秋天)5.中秋八月,天气渐凉,树叶飘零,居住在塞北的鸿雁南飞了,古人常称鸿雁为来宾。

所以中秋八月成为:塞鸿八月始来宾,来读一读。

6.孩子们,想象着春、秋的美景,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情景引入,通过观看孩子熟悉的春天、秋天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书中对韵句,初步感知韵句语言美。

)二、课文朗读,读通、读顺课文。

1.喜欢这样的句子吗?国学课文中有更多这样的美句,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7课《十一真》,出示课题,齐读。

2.听课文录音,跟着录音读课文。

3.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4.指名分句朗读,齐读。

5.孩子们,这一课的韵是什么?(真韵),快去课文中找一找和这个(en)相同或相近的韵。

6.反馈。

7.找到了韵,按我们平常有节奏的朗读课文就更好听了。

8.老师带读一遍,学生打节奏齐读。

9.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韵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每句的最后),所以也叫韵脚。

10.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韵脚的故事。

(播放视频),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这些字的韵母要相似或相同。

11.中国的古诗是需要押韵的,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韵脚。

(《春晓》)、《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2.,有了韵脚,古诗读起来就更朗朗上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古诗,两首古诗。

四年级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四年级经典诵读《笠翁对韵》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笠翁对韵 第7课 十一真

笠翁对韵 第7课 十一真
李 渔
笠 翁 对 韵
十 一 真

押 韵 ︒ 神 奇 的 汉 字 ︓ 玉 ︒ 继 续 学 习 韵 部 ︑ 韵 脚 ︑ 感 受

初 步 理 解 课 文 大 意 ︒

韵 踏 左 重 味 地 手 点 ︒ ︒ 扶 ︐ 要 书 姿 求 ︑ 势 正 右 要 确 手 求 ︑ 指 端 流 字 身 利 ︑ 正 ︑ 双 坐 有 脚 ︑
国宝对____。草迎金埒马,________。巢燕 三春尝唤友,____________。古往今来,
__________;天长地久,_____________。
第7课
十一真
__对菊,__对麟。____对清贫。____对
佛舍,____对花茵。_____,葛天民。____对
家珍。草迎______,___玉楼人。_________, 塞鸿八月始来宾。______,谁见_______;天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春节(年)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寒食节 清明节前一天 清明节 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七夕节 七月初七 中元节 七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重阳节 九月初九 寒衣节 十月初一 腊八节 腊月初八 冬至节 12月22日前后 祭灶节 腊月廿三或廿四 除 夕 腊月廿九或三十
节 气 ︐ 了 解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 感 受 季 节 变 换 ︐ 熟 悉 二 十 四
日 积 月 累
体 悟 课 文
诵 读 课 文
国 学 常 识

一年级国学教案[合集5篇]

一年级国学教案[合集5篇]

一年级国学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一年级国学教案第一单元紧握,立身行事的罗盘第 1节礼貌风流美,文明大雅存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一书的作者及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更应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导入新课2、范读本节课诵读内容。

3、教师讲解含义,学生理解内容4、学生诵读5、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凡事都要为自己立下一个规矩,这样就极有可能缩短自己和理想之间的距离。

6、学生交流自己理解后的感受。

7、诵读比赛第二节恭听父母言谨行子女道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初步培养学生诵读经典、积累经典的兴趣,简单了解一些经典诵读的法。

3、在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悟一些道理,了解一些生活礼仪及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地诵读,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

谈话引入、背诵“总叙”和“入则孝出则悌”二、学习新知。

《弟子规》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的礼仪,今天,我们将学习《弟子规》中的恭和谨(一)初读,读准读通出示:《弟子规》恭前八句。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读。

(3)师范读。

(4)指名读。

(5)师生对读。

(6)齐读。

(二)诵读,感知大意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两句大意。

3、齐读。

4、诵读比赛第3节人间重亲情,天下贵孝义教学目标:1、培养诵读经典的能力。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十一真上课PPT课件

十一真上课PPT课件

国宝对家珍。
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
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
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
天长地久,人传沧11 海几扬尘。
.
音韵美
12
.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3
.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4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8
.
.
29
.
30
.
31
我会填
莲对( ),凤对( ).浊富对( )。
渔庄对( ),松盖对( )。
萝月叟,( )。国宝对( )。
草迎金埒马,(
)。
巢燕三春尝唤友,(
)
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
(
.
)
32
我能行
莲对菊,(
)。浊富对清贫。
渔庄对佛舍,(
)。
萝月叟,(
)。国宝对家珍。
草迎金埒马,(
第四册《笠翁对韵》
第7课 十一真
1
.
chóu móu 细雨落 惆 缪,砖街滑似油,
笑杀一群牛
凤凰跌在地
2
.
神天 童子 七万 岁年
3
.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4
.
李渔
.
5
音韵美
6
.
诗韵: 专门管作诗用韵,押韵标准的书,共
106个韵部。
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晨人仁神亲申身滨
邻鳞麟珍尘春银巾民伸
骑嫩马手踏似花柔归荑。
.
9
7.十一真

笠翁对韵.十一真

笠翁对韵.十一真
第7课 十一真
四年级 曲师瑶
月下走在藤萝盘绕的山路上的老人
用青草来迎接王济的宝马, 美丽的鲜花让玉楼上的人沉醉。
其实并没有“萝月叟”这样一个典故,这一 句纯粹是为了与下句对仗才造出来的,不过, 造得却很好,恰与“葛天民”相对而且,这 个对子还使用了借对的手法: 本来,“葛天民”的“葛”字只是人名用字,
• 当然,为了工整起见,作者是用“三春 ” 与“八月” 作为这两个季节的代表,而在
“三春”中,选择了巢里的“乳燕”来与 “八月”振翅南飞的“大雁”相对。
• 所以,整组对仗中,上句一派春天的气息, 连燕子也是轻巧的,下句则是秋天成熟的 秋雨梧桐叶落时。
清代著名史学家马绎小的时候非常聪明,而且极会 对对子。他的老师刚开始给他上课,他就能对上一 些很难的对子了。有一次,他去上学,在路上看到 野地里有各种花草,觉得很好玩,不由自主就想去 看看。等他手里拿着几种奇怪的花草来到学堂时, 先生已经等了他好一会儿了。他看见先生拿着戒尺, 非常害怕。先生严厉地问干什么去了,他只好实说, 老师拿过他带回来的草问:“为什么采它?”他说: “看它长得奇怪,想看看与别的草有什么不同。” 老师点了点头说:“小小年纪倒也知道钻研事物, 不容易。那你知道这个草是什么草吗?”“听别的 小朋友说叫铃儿草。”一听这个名字,先生突然想 出一个上句来,说:“我出个对子你对,若对不上, 定不轻饶,若对好了就放过你。说完便吟出上联:
磨刀石
• 泰山曾作砺:汉代建国后,分封功臣,皇帝在给大臣的 分爵誓辞中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 苗裔”,意思是即便黄河变得只有一条带子那么宽,泰 山变得像磨刀石那么平,我们的国家和后代也永远安宁。
• 古往今来,谁曾看见过泰山变得像磨刀石那么平 了。
• 沧海几扬尘:传说神仙麻姑曾对王远说,自己已经三次 看见东海变成陆地了,而现在东海的水太浅,恐怕又要 变了。王远也叹气说,圣人也都说东海要扬起尘土了。

国学教案(5篇)

国学教案(5篇)

国学教案(5篇)第一篇:国学教案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目标: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语句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1.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

”2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

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

(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

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精彩教案设计完整版(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精彩教案设计完整版(

2024年国学经典诵读精彩教案设计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国学经典诵读》教材第四单元“诸子百家”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论语》、《孟子》、《庄子》、《墨子》四部分节选,每部分精选五篇代表性文章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文言文阅读理解。

教学重点:四家学派的基本思想、代表性文章的解读与诵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国学经典诵读》辅助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诸子百家相关的图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四家学派的基本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详细解读四家学派的代表性文章,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篇代表性文章,进行逐句解读,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理解文章内涵。

4. 随堂练习(15分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四家学派思想的理解程度。

5. 诵读实践(10分钟)分组进行诵读比赛,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四家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2. 代表性文章:《论语》、《孟子》、《庄子》、《墨子》3. 重点词汇及句子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一篇你喜欢的四家学派的文章,进行朗读并录音。

2. 答案:(1)录音文件。

(2)翻译: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学习是否勤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四家学派思想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国学经典作品,了解其他学派的思想。

(2)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针对四家学派的思想展开讨论,提高思辨能力。

国学经典第四册

国学经典第四册

第一单元
对仗
当人们注意到一双手臂摇摆在身 体两旁,一对眼睛闪烁在鼻翼两侧, 就能发现对称的规则。语言的对称就 是对仗。在那两两相对的字词间,在 那铿锵悦耳的旋律中,在那巧妙精致 的安排下,如果你潜心品味,就会感 谢受到对仗的无限美妙与神奇。

第 1 课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 海树,赤日对苍穹(cāng)。雷隐(yǐn) 隐,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 jì) 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shēn)商两 曜(yào)斗西东。十月塞(sài)边,飒(sà)飒 寒霜惊戍(shù)旅;三冬江上,漫漫朔 (shuò)雪冷鱼翁。(上卷·一东)

四声 南朝时期,齐朝竟陵(líng)王萧子良,喜 欢佛教。一天晚上,萧子良梦见在佛祖面前 诵读《维摩(mó)经》,不觉发出了声音。 他从梦中惊醒之后,马上起身来到佛堂,按 照梦中的方法,再次吟咏《维摩经》,顿觉 抑扬顿挫,声韵流转,不禁大为惊讶。第二 天早上,萧子良便召集京城中善于转读佛经 的几十名高僧,一起吟咏《维摩经》,并辨 别声调,记录下来。

流水对
一天,唐寅(yín)和祝枝山到鹳(guàn) 雀楼游赏。只登了一层,祝枝山就不打算再 向上爬了。唐寅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祝枝山却辩解说:“到此已穷千 里目,何必更上一层楼!”“到此已穷千里 目,谁知才上一层楼!”唐寅笑了笑说。祝 枝山无言以对,只好与老友继续向上攀登。

闲居
二冬、三江、四支、五微等,叫做韵目。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fēi)霏江草齐,
六朝(cháo)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lóng)十里堤(dī)。

第 6课 十灰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

校本课程教案第一课时1、明确本课程的内容、任务、学习的目的。

2、明确今后上本课程时所需准备的学习用具。

3、明确本课程学习时的上课要求。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简单了解什么是国学。

2、让学生了解学习国学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简介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经部——儒学经典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二、简述学国学的好处。

孩子经典诵读教育,其实简单的说,对全脑发展都有帮助,孩子诵读经典这个好处,要从大的方面看,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我们一生中,学习能力最好的时间是有限的,就是0-14、15岁这个年龄段,记忆力特别好,背诵过的东西一般终生不忘的,或者说,成年以后,稍微提醒立刻就能想起来,我们自己都会有这个体会的,所以说,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终身受益!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诵读,读出节奏感。

2.初步了解三字经。

教学内容:《三字经》全文教学用具:教学用音频播放工具教学过程:1、导入:你知道古时候,孩子上学学的是那本书吗? 《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七年级1--16课)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课守身自爱教学目标:1、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守身自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守身自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守身自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和私、最伟大的。

孝的意义在于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思。

身体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健健康康。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珍惜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做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孝的意义又在于维护父母的尊严,不让父母为自己蒙羞。

孝道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法律秩序和道德秩序的良好阐述。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存身惜名,不让家人担心,不辱没父母,那么逞勇斗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每个公民都会遵纪守法,恪守公德,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文明。

遵行孝道,从爱惜身体、尊重生命做起。

二、新课教学: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父母,之终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翻译:自己的肢体、头发和肌肤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不敢败坏,这是孝行的开端;为人处世能行正道,使自己扬名后世,从而使父母荣耀,这是孝的高境界。

2、孝子不服暗,不登危,惧辱亲也。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礼记・曲礼上》注释:服:通“”伏”,指潜伏于暗处译:孝子不潜伏在暗处,不登危险的地方,是怕因自已的过失使父母蒙受羞辱。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可以与朋友生死相许,不可以私存钱财。

3、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遺体也。

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吕氏春秋・孝行》注:遗:留。

译:曾子说:”自已的肉身,是父母遭留的身体。

使用父母遗留的身体,敢不恭敬吗?三、思考讨论:1.“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这种看法你赞同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孟子说:“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四年级国学第11课《素位而行》教案

四年级国学第11课《素位而行》教案

第11课:素位而行(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七册第十一课《素位而行》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读出课文的节奏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对课文能熟能成诵。

教学难点: 诵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是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

四、教学过程: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二、读通课文,排除诵读障碍。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

2.引导学生一句句跟读。

三、学生齐读全文。

(多读几遍)四、学生背诵课文。

第11课:素位而行(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七册第十一课《素位而行》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注释,对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大意,对“素位而行”有初步认识。

教学难点: 学会“尸位素餐”这个成语,初步了解该词所蕴含的古代文化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讲《尸位素餐》的故事教师谈话: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要负责的事情,我负责的是什么?你们的父母负责的是什么?你们负责的是什么?你少做了,当然不行,你多做了,能行吗?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课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读,圈出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

教师给生字注音,学生齐拼读。

学生给教材中的生字注音,并自读几遍。

2.学生齐读课文,读通课文。

第11课:素位而行(第三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七册第十一课《素位而行》第三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语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
佛山市禅城区霍藻棉小学袁述坤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2.能掌握韵脚的概念,并熟练地在诗词中标出韵脚。

3.引导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韵脚。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学习第五句。

1.引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节气歌》.
2.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过,美丽的春天也就即将过去了,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是啊,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草绿了,花开了,燕子也呼朋唤友飞回来了。

这种春回大地、燕子呢喃的情景就是:巢燕三春尝唤友,来读一读。

4.和春天相对的是哪个季节啊?(秋天)
5.中秋八月,天气渐凉,树叶飘零,居住在塞北的鸿雁南飞了,古人常称鸿雁为来宾。

所以中秋八月成为:塞鸿八月始来宾,来读一读。

6.孩子们,想象着春、秋的美景,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情景引入,通过观看孩子熟悉的春天、秋天美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书中对韵句,初步感知韵句语言美。


二、课文朗读,读通、读顺课文。

1.喜欢这样的句子吗?国学课文中有更多这样的美句,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7课《十一真》,出示课题,齐读。

2.听课文录音,跟着录音读课文。

3.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4.指名分句朗读,齐读。

5.孩子们,这一课的韵是什么?(真韵),快去课文中找一找和这个(en)相同或相近的韵。

6.反馈。

7.找到了韵,按我们平常有节奏的朗读课文就更好听了。

8.老师带读一遍,学生打节奏齐读。

9.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韵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每句的最后),所以也叫韵脚。

10.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韵脚的故事。

(播放视频),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这些字的韵母要相似或相同。

11.中国的古诗是需要押韵的,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韵脚。

(《春晓》)、《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2.,有了韵脚,古诗读起来就更朗朗上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古诗,两首古诗。

(设计意图:对韵的句子很美,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不但熟读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在杜仲体会到了用韵,初步掌握韵脚这个知识点。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孩子们,在《笠翁対韵》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对”了,孩子们,在课文中,你找到了几字对?
2.知道他们为什么能相对吗?讨论一下。

3.理解
①莲对菊
都是花卉,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的描述是这样的:出淤泥二不染,濯清涟二不妖,所以莲通常代指清廉,菊因不畏秋霜,和梅、兰、竹并称四君子,莲、菊都是品德高尚的代名词,意思相近,因此能相对,是正对。

②风对麟
风指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麟指麒麟,传说中的神兽,都代表吉祥美好。

③浊富对清贫
浊富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清贫是不和人同流合污而保守贫穷,意思相反,这样的对叫反对。

④渔庄、佛舍都是建筑物。

⑤松盖、花茵用比喻来形容大自然草木葱荣。

⑥萝月叟指藤萝明月下的老人,生活悠闲;葛天民指葛天氏时代的人民,生活质朴。

这都是代表单纯安详的生活状态。

⑦国宝、家珍都是宝贝
⑧金埒马古人王济用绳子穿起铜钱围的马场,很奢华,玉楼用玉
石等建筑的华丽楼台。

都是描写奢华的贵族生活。

⑨东岳巍峨的泰山有可能变成磨刀石吗?古时候,磨刀石成为砺,所以说: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做砺,那苍茫的大海有可能变成桑田吗?因此啊,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

能相对吗?为什么?是啊,古往今来,宇宙的时空都是那样亘古不变,天长地久。

4.师生对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看图、听讲故事等方式,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感知怎样去对,播下对韵的种子。


四、学习吟诵
1.我们的韵文读起来美,吟起来更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吟诵。

我们复习一下吟诵的技巧:依字行腔,入短韵长。

依字行腔也就是按照字的本身读音来吟,入声字吟得短促有力,韵脚加长。

2.播放古琴版录音。

好好体会一下。

3.师示范吟诵,教学生吟诵,跟着古琴版吟诵。

(设计意图: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法,通过吟诵,更能体会中国国学的音韵美。


六、小结
板书:
7.十一真(zhen)
相同
韵(en )
相近
正对

( 反对
吟依字行腔入短韵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