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育学考研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中国已经遭受外国列强入侵和帝国主义的侵蚀。
中国的教育也一直被限制在传统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初。
然而,20世纪初期,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的教育改革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受西方教育的影响。
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学制》和《课程》等一系列法律条例,开始对中国的中等教育进行管控和规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中国的教育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以陈宝箴、吕志伊、严复、胡适等人为代表的群体运动,试图通过学术的推动来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
到了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推行了新的教育政策,取消了大学入学限额,改革了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并成立了一系列的大学、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掌控了政权,把教育视为改造中国社会的必要手段。
他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政策,如大规模的农村教育、文盲扫除和义务教育,成功提高了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
然而,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系统受到了破坏和扭曲,学生们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挫折。
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育制度经历了改革和重建的过程,推行了“三化”教育改革方案,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和技术领域的投入。
此后,中国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然而,即便是在如此历史背景下,中国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中国的教育内容仍然是以试题和考试为导向的,而不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发展兴趣爱好为导向。
中国的教育貌似成功地提高了国民文化程度和素质,但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对于学生们的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付诸实践。
另外,中国的教育体系严重缺乏私营教育机构,这就意味着许多学生只能通过名校录取会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经常受到批评。
2016教育学考研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016教育学考研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一、科举制度的演变(1)宋代:1科举地位的提高2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展3考试内容的改革(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实行殿试制度、改善考官任用制度、对与考官有亲属或其他亲近关系的考生实行别头试、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和誊录制度);(2)元代:确立以朱熹注解的《四书》及《五经》为科举考试的模本和答题依据;(3)明代:确立八股取士的制度,标志着科举制度开始走向衰败;(4)清代:增加“童试”;二、学校沦为科举附庸;三、宋代“兴文教”政策(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四、北宋三次兴学(1)“庆历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①令州县立学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去掉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③第三,振兴太学,将“苏湖教法”引进太学;(2)“熙宁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②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3)“崇宁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②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③扩建太学④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的美术学院)等专科学校⑤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五、“三舍法”;六、“苏湖教法”胡瑷创立,主张“明体达用”,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是界教育史上是最早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七、“积分法”元代实施,事实上是三舍法的补充;八、“六等黜陟法”清代在州、府、县内实施;九、“监生历事”明初国子监实行,可视为实习制度;十、社学起源于元朝,明朝使之完善,一种乡镇最基层的、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十一、书院的发展(1)书院的萌芽:始于唐代,宋以后书院教育兴起最主要的原因为①官学低迷不振②私人讲学的传统源远流长③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④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变得极为便利;(2)书院的发展:①宋代,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确立,促进了理学思想的发展,以显示出官学化的趋势;南宋四大书院(岳麓、白鹿洞、象山、丽泽书院);②元代,政府对书院教育的控制增强,已经逐渐接近官学,理学思想的影响加强;③明代:书院讲会制度的确立④清代,书院教育的严重官学化;(3)《白鹿洞书院揭示》及其历史意义:书院教育发展史上一个系统化的纲领性学规。
2016教育学考研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2016教育学考研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第一任教育总长为蔡元培(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7月颁布的民国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2)颁布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学校系统令》,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从纵向来看分为蒙养院、初等小学堂(4年)、高等小学堂(3年)、中学堂(4年)、大学预科(3年)、大学本科(3-4年)和大学院,从横向来看除普通教育之外还有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和师范教育(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其颁布的意义在于①批判了忠君尊孔的教育思想,废除了读经讲经②缩短了学习年限③提倡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男女同校④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3)颁布课程标准:①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③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①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其中,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独创,蔡也是近代第一个提出美育的人;②五育的关系: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感教育可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第三,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③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是评议会,最高行政执行机构是行政会议,各学科教务管理机构是教授会);④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即学分制);(3)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教育独立应包括①教育经费独立②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③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④教育行政独立;3.平民教育思潮提倡教育普及,反对教育的等级性和特权性,要求尊重个人价值,发展个性和教育,反对强迫训练的教育,总体上要求教育所有公民都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养成合格公民的资格;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1923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问字处,将运动推向高潮;其中可以分为两种倾向①倾向革命者: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主张平民教育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唤起民众的革命觉悟;②倾向改良者:希望通过平民教育逐步提高国民素质;4.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共有五种倾向①勤工俭学②工学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③劳心和劳体相结合,促进身心和谐发展④建立新村社会和共产社会,希望通过和平演变不流血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⑤强调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与工农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发展对工农的感情,唤起工农的革命觉悟;5.职业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要求而发展起来,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6.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杜威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正符合了教育救国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7.勤工俭学运动1915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法国创立“勤工俭学会”,明确提出“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包括了教育目标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以及教育方式的改革。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首先,教育目标的转变是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早期的教育体制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目标也发生了改变。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个体。
这些目标使得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其次,教育内容的更新是教育体制变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教育内容主要以传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如数学、语文、科学等。
然而,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近代教育体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等。
此外,现代教育还开始引入一些新兴学科和技能,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创业精神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最后,教育方式的改革也是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然而,这种方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创造力、主动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因此,近代教育体制开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项目制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总之,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教育目标的转变、教育内容的更新以及教育方式的改革,现代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关注教育体制的变革,以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近代史中的教育改革探讨
中国近代史中的教育改革探讨摘要:洋务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兴起时,清政府就开始派遣留学生到日本和西方国家进行学习。
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教育改革的肇端。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西方的学堂教育不断输入中国,并逐渐取代了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
这类学堂就是现代学校的雏形。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成长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育改革;私塾;学堂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教育理念十分陈旧和保守,教育系统呈现没落和僵化的趋势。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闭锁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传入中国。
大厦将倾,国家危急,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这时的国家教育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
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了几千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在接触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后,走上了变革之路。
部分国民开始觉醒,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主动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官方的代表——洋务派也积极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并开设新式学堂,用来讲授西文、西方工艺和军事技术,但其并未对旧有的教育制度进行变革。
到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废科举、兴新学”的主张,但随着变法的失败也未能落实。
虽然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以失败告终,但它们对近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在教育体制、学校系统、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一、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传入中国(一)教育体制洋务运动期间,新式的语言和技术学校不断出现,但新式的学校管理体制却并未建立。
当时的新式学校在清政府的管辖下,仍然附属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机构。
例如,京师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天津水师学堂附属于李鸿章设立的天津机器局等,其他的新式学校也基本上都附属于各地洋务运动的各类机构。
洋务运动兴建的这些新式学校,只是一种高水平的训练机构,其目的是培养服务于洋务事业的学生和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并行不悖,两者之间各司其职,并未产生冲突。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300, 做题时间180分钟)单项选择题1.(2015年教育学统考)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SSS_SINGLE_SELA诗书B礼乐C射御D书数分值: 10答案:D书、数是文化基础知识技能,是西周小学主要教学内容。
大学比小学程度要高。
学习的内容也有变化,大学列入计划的是《诗》《书》。
2.(2016年教育学统考)下列唐代中央官学中,入学年龄限制最为宽松的是( )。
SSS_SINGLE_SELA国子学B大学C四门学D广文馆分值: 10答案:D国子学、大学馆、四门馆、广文馆、律馆、书馆、算馆都属国子监管理。
一般限年14岁以上,19岁以下;律学18岁以上,25岁以下。
唯广文馆不受年龄限制。
3.(2013年教育学统考)在儿童学习语言的问题上,颜之推认为应该( )。
SSS_SINGLE_SELA重视学习通用语言B重视学习本地方言C尽可能掌握多种方言D尽可能掌握不同阶层的语言分值: 10答案:A4.(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SSS_SINGLE_SEL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分值: 10答案:B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决定从1908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
5.(2009年教育学统考)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
SSS_SINGLE_SELA专任制B导生制C导师制D辅导制分值: 10答案:C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导师制。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一)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国民教育方针。
这一教育方针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健全之人格作为首要任务(最终目的),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对清政府的封建教育宗旨进行彻底的清算,寄希望于教育能在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作用。
这也是近代第一个实行的资产阶级的国民教育宗旨,他完全否定了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的封建教育宗旨,包含德、智、体、美四育,体现了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的思想。
2.颁布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壬子—癸丑学制的基本内容1912年,民国教育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颁布了“壬子学制”。
1913年,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规程,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①从纵向上看: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中学校(4年),专门设立女子中学;大学预科3年(附设于大学,不独立设立),本科3-4年。
小学之下有蒙养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
②从横向上看,除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
(2)壬子—癸丑学制的特点①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该学制批判了清政府的“忠君尊孔”的教育思想,取消了“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②取消毕业生奖励和科举中的保人制度;③缩短了受教育的年限,利于普及教育,使教育向贫民化发展;④提倡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初等教育开创男女同校的先例;⑤在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反对体罚,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⑥但该学制也存在中学修业年限太短,而灵活性不够,偏重于普通教育,职业技能的训练不够的缺陷。
3.颁布课程标准在颁布学制的同时,教育部还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表,对有关学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授课时数作了具体的规定,其特点如下:①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科”课,突出了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②提高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的地位,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贫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历史进程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历史进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概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开放初期的教育改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自19世纪末开始,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制度,并逐渐引入这些观念和制度。
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制改革:中国开始借鉴西方国家的学制模式,从传统的科举制度转向了以小学、中学和大学为主要阶段的学制。
2. 教育机构改革:中国开始兴建现代化的学校,培养更多的人才。
此时期兴办的一些重要学校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
3. 教育理念改革: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1949年-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了国家的重要战略。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普及教育:中国大力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教育。
2. 重视师范教育:中国注重培养教师队伍,建立了一批师范学院,确保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保障。
3. 科学教育体系:中国开始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推动知识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1978年至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教育:中国开始推行多元化的教育体制,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2.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竞争力。
3. 教育资源优化:中国致力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公平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4. 国际教育交流: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推动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
第二章 近代新教育改革运动
第二章近代新教育改革运动教学提示:鸦片战争时期教育改革派的呐喊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改革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改革一.鸦片战争时期教育改革派的呐喊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为两大派:顽固派:担忧“变而从夷”,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改革派:只有学习西方、改革教育,中国才有出路1.龚自珍的教育主张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
38岁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后辞官南下,晚年主讲浙江的云阳书院。
梁启超曾说,初读《定庵文集》如同触电一般,对读者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大有助于晚清的思想解放。
(1)更法论更法的目的:改革现状,振兴国家。
更法的依据:对历史进行考察,认为自古及今社会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是由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继而忠告统治者,面对“四海皆秋气,一室难为春”局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更法的办法:一是自动改革;二是让农民起来改革。
忠告统治者:“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2)育才论人性论主张:否定人性善恶的先天存在,认为善恶乃后天所得,人皆可成材。
教育目标:培养通人或文儒,即实事求是、无门户偏见,既尊德性又道学问的改革人才。
选拔人才论:认为人才多寡是社会兴衰的标志,“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
要求统治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九洲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学习西学论认为要振兴国家,必须学习外国,学习西学,制造“西洋奇器”。
规劝林则徐到广州后,要“修整军器,讲求火器”。
2.林则徐的教育主张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福州人。
26岁赐进士出身,为翰林院编修。
1938年受命赴广州禁烟,1850年前往镇压拜上帝会途中病逝。
(1)禁烟教育主张禁烟期间发布许多条文,阐明禁烟教育主张对学生的教育:以禁烟为题进行讨论和讲解对士子的教育:指出“士为四民之首,品行为先,一溺其中,直成废物”。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制度演变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进入了近代社会,中国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
1840年前后,中国的教育主体还是传统的封建教育,但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几种新教育,一是地主阶级内部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鸦片战争后,清朝已成为一个衰落的封建帝国,教育仍然沿用旧制,日益空疏腐败,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主要表现在:1、科举制度腐败。
清末科举流弊百出。
“四书”中可以出的题目大多出尽,考试严格规定文章必以八股为体裁,书写字体必用小楷。
2、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空疏腐化3、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
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清朝政府极端顽固守旧,闭关自守,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压政策,进行思想钳制,不允许有任何新思想产生。
这种教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抵御不了外国的侵略,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改革封建教育、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
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演变。
(一)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以龚自珍、魏源等启蒙思想为先声,以洋务教育为标志,中国近代教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以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为代表的新式学堂。
虽然后来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这些新式学堂表现出来了不同特点,但毕竟使中国教育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除了举办洋务学堂以外,洋务派还开了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19世纪70年代留学教育开始起步,以后成为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与此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批评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要求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终于在1902年和1904年颁布和实施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制度——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除了政府国人主动学习国外思想教育外,外国人也在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并开始在中国建立新式学堂。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国大陆,当时意大利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等人,开始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逐渐地把西方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科学介绍到中国。
中国教育史基础精讲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中国教育史基础精讲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是中国教育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这些变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影响。
近代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也成为了维持统治的手段。
这个时期的教育体制变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教育体制变革,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并致力于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
兴办近代学堂成为他们的共同愿望。
建立了许多的新式学堂,如洋务学堂、邮传学堂等。
这些学堂采用了西方的教育体制和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有科学知识和现代观念的人才。
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西方教育的机械模仿和应试教育的普遍推行。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第二次教育体制变革,发生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民族主义和社会变革。
近代学堂改名为“学校”,取消繁琐的礼仪,改善师生关系,提倡学术自由和互相尊重。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包括胡适、陈独秀、鲁迅等,他们的思想对当时的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后,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他们提出了办工农兵学校和普及教育的口号。
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教育体制进一步得到了改革和发展。
一系列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例如,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发展农村教育、改进大学招生制度等。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封建教育的束缚,推动了教育的现代化。
改革后的教育更加注重科学、实用和民主。
其次,它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近代新教育改革运动
第二章近代新教育改革运动第二章近代新教育改革运动教学提示:鸦片战争时期教育改革派的呐喊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改革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改革一.鸦片战争时期教育改革派的呐喊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分化为两大派:顽固派:担忧“变而从夷”,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改革派:只有学习西方、改革教育,中国才有出路1.龚自珍的教育主张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
38岁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后辞官南下,晚年主讲浙江的云阳书院。
梁启超曾说,初读《定庵文集》如同触电一般,对读者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大有助于晚清的思想解放。
(1)更法论更法的目的:改革现状,振兴国家。
更法的依据:对历史进行考察,认为自古及今社会上万事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总是由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继而忠告统治者,面对“四海皆秋气,一室难为春”局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更法的办法:一是自动改革;二是让农民起来改革。
忠告统治者:“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2)育才论人性论主张:否定人性善恶的先天存在,认为善恶乃后天所得,人皆可成材。
教育目标:培养通人或文儒,即实事求是、无门户偏见,既尊德性又道学问的改革人才。
选拔人才论:认为人才多寡是社会兴衰的标志,“天下事舍书生无可属”。
要求统治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九洲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学习西学论认为要振兴国家,必须学习外国,学习西学,制造“西洋奇器”。
规劝林则徐到广州后,要“修整军器,讲求火器”。
2.林则徐的教育主张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福州人。
26岁赐进士出身,为翰林院编修。
1938年受命赴广州禁烟,1850年前往镇压拜上帝会途中病逝。
(1)禁烟教育主张禁烟期间发布许多条文,阐明禁烟教育主张对学生的教育:以禁烟为题进行讨论和讲解对士子的教育:指出“士为四民之首,品行为先,一溺其中,直成废物”。
关于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
关于论近代学制的变革对师范教育产生的影响摘要:学制是学校制度的简称,它是对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规定,它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近代颁布施行的“癸卯学制”、“壬子一癸丑学制”“癸戌学制”在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着三个学制中有关师范教育的规定,可以分析其对于中国近代师范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学制;近代;师范教育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出现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失败源于缺乏人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的落后,教育办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而师范教育则关系到整个教育的好坏。
张之洞认为:“办理学堂,重师范。
”“振兴教育,必先广储师资,师资不敷,学校何以兴盛。
”梁启超也在《论师范》一文中写到“故欲革旧习,兴智学,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
”在梁启超等人的大力倡导下,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师范教育的重要性。
一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并特设立师范院,“其宗旨在造就师资,以推广教育。
”这是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
1902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为民办师范学校的开端。
而真正独立的师范教育系统是随着近代学制的颁布施行而建立的。
近代新式学堂大量出现,近代的学制在这种情况下边应运而生。
1902年8月15日颁布了由张百熙主持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将师范教育附设于小学堂、中学堂和高等学堂,但此学制并未实行。
1904年1月13日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学制。
癸卯学制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分为三段七级,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在横向方面分为师范和实业教育两个旁系。
在这个学制中师范教育从普通教育中独立出来,师范教育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处于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中。
从传统文化中笃信儒家经典的科举制度,到1905年开始的维新运动中提出的“舜科进士改进制度”,再到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课程改革”与“教育民主化”的提议,中国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加速。
一、科举制度的变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才能的考试方法。
经过几千年的沿袭,科举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其本质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不仅仅考察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对品行、作风、忠诚等要求。
然而,科举制度的存在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只有富贵门第的子弟才拥有考取进士的机会。
因此,在中国近代的维新运动中,呼声越来越高的就是改革科举制度,给普通人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1905年,清政府宣布进行“舜科进士改进制度”。
开考科目增加了新式学科,如军事、地理、化学、造船等,不再纯粹考察儒家经典学识。
此外,考官亦从原来的两省同知改为来自全国的知名人士,确保了考官的独立性和受到考官的广泛认可。
改革科举制度,对于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变革。
二、新文化运动下的教育改革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初的一场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秉承的核心理念就是“民主、科学、新文化、爱国”。
在这种理念的深入人心下,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意见也越来越深入。
在教育方面,人们普遍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
新理念要求改革“课程体系”,今后的教育内容将会设置更多现代科学知识。
新文化运动提出的理念代表了以人为本、民主教育、现代教学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三、新中国教育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
它意味着中国的教育可以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的教育体制被重新组织和改进。
它以吸收当代西方教育经验为基础,使中国的教育体系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进一步的教育改革被逐步推进,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开展,使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受益。
从“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的整体素质。
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与知识传播
中国近代的教育改革与知识传播近代中国经历了许多教育改革和知识传播的变革,这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知识传播的历程,介绍一些重要的改革举措以及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教育现状及问题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重重困境,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传统的科举制度迟滞了中国学术的发展,同时也使得教育普及率较低,像农民、妇女等弱势群体缺乏教育资源。
此外,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潮流逐渐传入中国,引发了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方式的冲突。
二、戊戌变法与中国教育改革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带来了教育领域的变革。
变法派试图通过借鉴西方的教育经验和制度来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包括创办新式学堂、修订教材、推行教育普及等。
然而,由于众多因素的制约,戊戌变法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但这场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人民对现代教育的认识。
三、康有为与新学派教育改革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改革思想家,他倡导了一种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学派教育。
他主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并通过教育来培养新的国民人格。
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深受人们的关注,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五四运动与教育现代化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运动,对中国教育改革和知识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四运动后,愈加迫切的对教育现代化的需求引发了一系列教育改革。
各地纷纷设立新式学校,组织教育团体,在教育领域实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
同时,这场运动也催生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对社会问题表达关切,环境的变化也使得新的思潮迅速传播。
五、新中国教育改革与现代知识传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政权通过废除科举制度和改革教育体制,推动了对全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农村教育普及,大规模的推动普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都是新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体制的变革往往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进步。
在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思潮的演变,教育体制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背景是复杂而多元的。
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工厂制度的建立需要大量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工人。
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宗教教义和古典文化的传授,已经无法满足新兴工业社会对实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使教育内容进行更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理念方面,近代教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传统教育强调对权威的服从和知识的记忆,而近代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传承知识,更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变化。
这种理念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也有所体现,启发式教学、实验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逐渐取代了死记硬背和机械灌输。
教育对象的范围也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在过去,教育往往是少数贵族和富裕阶层的特权,而在近代,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教育逐渐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成为了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奠定了基础。
课程设置是教育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近代,课程设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学、历史等学科,自然科学、技术、工艺等实用学科的比重不断增加。
同时,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也逐渐纳入了正规的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种课程设置的变革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综合素质的重视。
在教学方法上,近代教育也有了新的突破。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近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育学考研-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教育学考研: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复习指导】本章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两个部分,实质上就是维新派的教育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对于改革的部分,各派的主张与改革措施都应详细了解,而思想部分主要是康有为、梁启超与严复的教育思想,三个人有相似的教育思想又各有差异,复习时注意区别记忆。
【重难点】重点:1、“百日维新”与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2、梁启超与严复的教育思想3、清末的留学教育【大纲变化】08年大纲比较07年大纲:删除“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新增“清末留学教育”。
08年起大纲没有变化。
【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每一年考研这一章都会出一至两道选择题,本章内容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考选择题的可能性,请考生细致读书。
【推荐书目】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十二章第一至四节【知识框架】【考点全解】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维新派主张在保留满清皇权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制。
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维新变法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兴办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两类: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的学堂。
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是维新派开办最早的学校,继承传统书院的办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有义理、考据、经世和文字之学等传统知识,还有大量的西学知识,也是研究、宣传维新变法理论的场所,造就了一批维新人才。
湖南时务学堂:陈宝箴、谭嗣同等创办于长沙,教学中着重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倡导民权学说,推动了维新运动在湖南的开展。
另一类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的学堂。
北洋西学堂与南洋公学: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这两所学校最早采用西方近代学校体系的形式,分初、中、高等级,相互衔接,并按年级逐年递升,具有近代三级学制的的雏形,将早期改良派学制改革思想付诸了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教育学考研近代教育体制的改革
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第一任教育总长为蔡元培
(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7月颁布的民国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2)颁布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学校系统令》,1912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从纵向来看分为蒙养院、初等小学堂(4年)、高等小学堂(3年)、中学堂(4年)、大学预科(3年)、大学本科(3-4年)和大学院,从横向来看除普通教育之外还有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和甲种实业学校)和师范教育(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
其颁布的意义在于
①批判了忠君尊孔的教育思想,废除了读经讲经
②缩短了学习年限
③提倡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女子教育取得一定地位,开创男女同校
④课程上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产技能的训练;
(3)颁布课程标准:
①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
②对中国传统文化也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
③关注对学生的美感和情感教育,注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的特色;
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①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其中,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独创,蔡也是近代第一个提出美育的人;
②五育的关系:军国民教育是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是智育,公民道德教育是德育,美感教育可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是德智体教育的三者结合,五者作用不同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
(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蔡元培改革北大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大学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第一,改变学生的观念;第二,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第三,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第四,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
③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是评议会,最高行政执行机构是行政会议,各学科教务管理机构是教授会);
④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即学分制);
(3)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教育独立应包括①教育经费独立②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③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④教育行政独立;
3.平民教育思潮
提倡教育普及,反对教育的等级性和特权性,要求尊重个人价值,发展个性和教育,反
对强迫训练的教育,总体上要求教育所有公民都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素质,养成合格公民的资格;1923年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1923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问字处,将运动推向高潮;其中可以分为两种倾向
①倾向革命者: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主张平民教育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与技术,更重要的是唤起民众的革命觉悟;
②倾向改良者:希望通过平民教育逐步提高国民素质;
4.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共有五种倾向
①勤工俭学
②工学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
③劳心和劳体相结合,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④建立新村社会和共产社会,希望通过和平演变不流血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⑤强调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应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在与工农共同生活共同劳动的过程中发展对工农的感情,唤起工农的革命觉悟;
5.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要求而发展起来,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
6.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杜威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正符合了教育救国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
7.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法国创立“勤工俭学会”,明确提出“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
在华工教育中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产生最初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想。
1919看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达到高潮。
该运动于1925年前后结束,是一次使青年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规模实践尝试;
8.科学教育思潮
包括教育的科学化和科学的教育化两个方面;
9.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为李璜、余家菊、曾琦等人,该思想流派是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的中坚力量,主张①在教育中强调“国性”、“民族性”的教育②重视情感教育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10.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最有影响力的新教学法有设计教学法(1919年由北高师附小首先试验,1922、1923年进入高潮,1924年后沉寂)和道尔顿制(1922年舒新城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试行,1925年赫克帕斯特访华后进入高潮)
11.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教会学校的发展情况:进入20世纪以后,教会学校在数量上和办学层次上都有所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封闭体系,与中国政府制定的学制迥然不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中国政府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一些教会学校后升格为大学,如苏州的博习书院(1901年改为东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广州的格致书院(1916年改为岭南大学),还有杭州之江大
学、武昌华中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大学、北京燕京大学等。
天主教会办的大学,著名的有上海的震旦大学和北京的辅仁大学,当时中国高层次教育事业的优势为外国人所把握;
(2)收回教育权运动动始末
①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第四卷第3期上发表《教育独立议》,极力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
②1923年9月,余家菊在《少年中国》月刊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一文,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要求对教会学校“施行学校注册法”;
③率先拉开收回教育权运动序幕的是广州圣三一学校的学生(1924年),1924年6月,“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告成立;同年中华教育改进社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都在年会上通过了“收回教育权决议案”;
④1925年与五卅反帝爱国主义运动汇合在一起;
12.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
1922年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1)七项标准:
①适应社会进化需要
②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③谋个性之发展
④注意国民经济实力
⑤注意生活教育
⑥使教育易于普及
⑦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2)学制体系: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从纵向看,小学六年,初小高小4-2分段;中学六年,初中高中3-3分段;大学4-6年;小学之下有幼稚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从横向看,与中学校平行的还有职业学校和师范学校;
(3)新学制的特点:①根据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②初等教育阶段4-2分段,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③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将中学修业年限增加到6年,提高了中学的程度;初中高中3-3分段,增加了教育的灵活性;在中学阶段实行选课制,在高中阶段实行分科制;增加了职业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④取消大学了预科;
(4)新学制的历史意义:是近代中国学制改革效法美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虽然照抄了美国的学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考虑到了民族资本主义对教育的要求和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年龄分段的问题,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教育的束缚,重视基本的民众的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学制比较简明;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