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审题和立意
★看“导语”是否提供了写作思路。为了帮
助考生正确而又快速地构思,有的文题导语里往 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写作信息,展示了众多可供 选择的写作内容。可从这些提示的内容中选取一 个自己熟悉的内容写,基础好的同学则可顺着提 示语的思路,从省略号中探求与众不同的内容。
题目:《肩膀》
“肩膀”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是 富有含义的地方 。
这类实题作文需要我们化实为虚, 化具体为抽象。
我们要抓住肩膀的特性,把对肩 膀的寓意和哲理寓于故事或事件之中, 或托肩膀抒自己之情,言自己之志。
题目:《伸出自己的手》
1.标题中含义丰富的词是?
手在题目中既是具体的,又是
抽象的,重点在其抽象意义上, “手”在这里应指人物(自己)的 某种精神、品德,是非物质的东西。 因为你有这个“手”(某种精神、 品德),才能伸出,即付诸于行动。
好作文的标准 一、审题上切题 二、立意上显豁 三、结构上清晰 四、文体上规范 五、语言上精彩 六、亮点上鲜明
(包括书写与文面)
作文写作一般步骤
1.审题立意 2.选材 3.谋篇布局 4.设计开头结尾 5.列提纲、行文 6.修改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个重要
环节。在考试时,只有审题正确,才 能拿到基本的分数;否则,文字基本 功再好,也要砸锅。
审题就是对题目进行审视、揣
度,弄清作文的意义和要求,从而正 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 中心思想的过程。
1.全命题作文:
考题已给题目,不能自己拟题。 如:以“最美的风景”为题
2.半命题作文:要求考生补全题目,
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小练习: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 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 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 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 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 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 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 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 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 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利), 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 之理?
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 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 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
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 “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
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 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 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 新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1.抓关键词、句法——关键词、 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 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 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 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 能事半功倍。
例: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 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
分析: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 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 断创新的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 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 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
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步骤。
详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提取关键信息。
2. 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作文的要求,如写作形式、字数限制、
内容要求等。
这样可以避免偏离主题。
3. 分析关键词:在审题时,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了解其含义
和作用。
关键词可以引导作文的写作方向。
4. 展开思维:审题后,进行大脑风暴,展开思维,找到多个角
度和思路进行立意。
5. 选择突破点: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最能展示个人才华的突破点,这将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6. 确定立意:根据选择的突破点,确定作文的立意和核心思想。
立意明确,写作有目标。
7. 列出提纲:在开始写作之前,列出作文的提纲,将要表达的
观点和论据进行组织。
8. 合理安排结构:根据提纲,合理安排作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使整篇作文条理清晰。
9. 丰富内容表达:写作时,通过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描写和恰
当的比喻等手法,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通过遵循这些方法,可
以帮助学生写出更出色的作文。
作文审题立意
• 学习目标 • 掌握话题/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标准和方 法。
什么是立意?
• • • •
“立意”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 “意”就是指“主题”或“中心”。 “语之所贵者意也”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 • • • •
1.正确积极。 高考作文要求的“中心明确,思想健康”。 不能脱离话题。(不写爱情、不健康的话题) 2.深刻集中。 “深刻”,要求全面驾驭题目或材料,深入挖 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能小中见大。 • “集中”,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不 能零乱、分散。 • 3.新颖独特。 • 作文立意要尽量新颖、有创见、有个性、卓而 不凡。
操作原则: 抽象话题具体化,具体话题抽象化;大话题 小处着手,小话题大处引申,与实际相联系。 1、化虚为实,化大为小,联系现实 2、化实为虚,化小为大,联系现实
四追问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 “是什么”问的是本质; “为什么”问的是原因; “怎么样”问的是效果; “怎么办”问的是解决办法。
• • • • •
一、对象(关键词):“面对残缺” 二、材料中的意思:身体的残缺 三、引申义:心理上的残缺或精神上的残缺。 可以指生活中的遗憾、不足、不尽如人意。 人生的磨难、坎坷、挫折、打击、不幸,缺陷的人生, 残破的风景,凄美的意境等。 • 四、方法:化实为虚,化小为大,联系现实 • 五、立意为:通过XXX事情积极面对身体残缺、欣赏残 缺美(自然、人类进化、社会、文化、科学等)、战胜 残缺,追求完美、有残缺就会有追求等。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 一、对象(关键词):能力 二、材料中的意思:个人的实际能力 三、引申义:交际能力、自理能力、学习能力、 口语能力 四、方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联系现实
作文指导之审题、选材、立意
写作时,审题、选材和立意是至关重要的。正确理解作文题目,学会选取合 适的素材,确定作文的观点和主题,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审题的重要性
1 理解题意
准确把握题目要求的关键 词和核心思想。
2 避免偏题
确保作文内容围绕主题展 开,不偏离题意。
3 把握写作方向
知道作文应该从什么角度 进行,具体要素应如何展 开。
3 寻找联系
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找出问题之间的联系。
选材的技巧和要点
广泛积累
阅读各类书籍和文章,积累素 材库。
挖掘细节
从生活、社会、文学作品中挖 掘细节,丰富作文内容。
巧妙运用
选取与主题相关、能够支持观 点的素材。
立意的重要性
1
思考中心思想
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
突出观点
2
提出独特的观点,力求立意新颖。
3
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如何正确理解作文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
审题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题,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分析关键词
பைடு நூலகம்把握关键词,找出题目的核心要素。
解读任务
理解题目要求的具体任务和写作目的。
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
挖掘个人经历
从生活、学习、实践经历中寻找 与题目相关的素材。
扩大阅读范围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获取更多知 识和人生体验。
借鉴文艺作品
从文学、电影、音乐等艺术作品 中获取灵感和素材。
如何确定作文的主题和观点
1
选择独特视角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独特的切入点。
2
表达个人观点
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观点。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1. 仔细阅读题目作文题目是整篇作文的基石,必须仔细阅读并理解其含义。
注意关键词、主题和要求,确保理解清楚题目所要求的立意方向。
2. 分析题目类型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需要有不同的立意方法。
常见的作文类型有叙事、议论、说明等。
了解题目所属的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立意方法。
3. 审视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通常是指导立意的重要线索。
仔细审视关键词,并思考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以确定作文立意的方向。
4. 挖掘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作文立意的宝贵资源。
回想过去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寻找与题目相关的经验,可以为作文立意提供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观点。
5. 进行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可以帮助拓展立意的范围。
将题目作为中心节点,根据题目的不同方面构建相关的分支节点,逐步展开立意的内容。
6. 进行相关资料调研对于需要专业知识支持的题目,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展立意的范围。
调研与题目相关的理论、实践和案例,可以为作文提供充实的内容和具体的论证。
7. 运用类比和象征手法类比和象征手法可以帮助扩大立意的视角,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将题目中的概念与其他领域的类似概念进行比较,或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达立意,可以使作文更具深度和表现力。
8. 培养批判思维批判思维可以帮助深入分析问题并寻找更深层次的立意。
对题目提出的观点、假设或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挑战现有观点并提出新的见解。
9. 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是丰富的立意资源。
关注当前社会热点、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将其与作文题目进行关联,可以使作文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以上是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审题并找到适合作文的立意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题立意总结(实用4篇)
审题立意总结第1篇(一)短语的审题方法1.偏正短语的审题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应是后面的名词。
但从作文审题的角度分析,中心词往往规定了作文取材的对象或者范围。
这些词语,通常才是“题眼”所在。
只有抓住“题眼”来组织材料,才能做到中心明确。
这类题目有:吉林作文题《最美的时光》,烟台作文题《我们的节日》,杭州作文题《长大的感觉》,长沙作文题《凡人小事的背后》,漳州作文题《阅读的颜色》,呼和浩特作文题《我们班的故事》、聊城作文题《乡土情结》,内江作文题《寂寞的味道》,黄石作文题《亲切的怀恋》等。
2.动词性短语的审题作文题目中有动词或者是动词性的词语,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充当谓语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往往就是“题眼”,选材和立意,都围绕这个“题眼”来确定。
这类题目有:泰州作文题《学着这样做》,扬州作文题《留香》,南充作文题《从生活中学会勇敢》,南宁作文题《学会做个“逗号”》,广安作文题《在青春的怀抱里撒野》,长春作文题《晒晒我的收获》,枣庄作文题《修炼“挫商”》,河池作文题《捕捉幸福》等。
短语的审题举例:作文题《共度好时光》。
这个题目是动宾短语。
审题立意总结第2篇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较长,宜采用“切分法”。
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
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
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
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可切分为“分享”“为成长”和“添一抹亮色”等三部分。
精准审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审读提示语。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高考作文是每位考生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
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只有准确理解并合理解读题目,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佳作。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大审题立意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一、明确题目意思。
作文题目可能包含一些关键词或短语,首先要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确保自己对题目有准确理解。
二、分析题目结构。
理解题目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有助于正确理解题意。
例如,题目中是否有转折词、询问词或者比较词语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答题目。
三、明确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了解并明确题目要求的文体,对于我们后续的写作有很大指导作用。
四、审视题目角度。
题目可能会涉及不同的角度或者层面,我们需要选择和理解一个或几个角度,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展开文章的写作。
五、理解题目情境。
有的作文题目会给出一定的背景情境,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情境并合理运用在文章中,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六、把握关键词。
有些题目中会有一些关键词,要在写作中充分发挥,展开合理的论述,使文章更加丰富有力。
七、辨明提问方式。
题目的提问方式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写作思路和方式,例如,是问叙述还是询问观点,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提问方式,并在文章中作出相应的回答。
八、考虑作者立场。
有时题目会要求我们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立场,我们可以通过理解题目细节来推测出作者的态度,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文章写作。
九、把握写作要求。
高考作文除了审题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例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文体等,我们要在写作之前充分了解这些要求,以免误操作。
十、思考个人观点。
高考作文中,我们也需要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观点。
在审题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自己的观点,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个人特色。
总之,审题是高考作文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一环。
通过掌握上述十大审题立意法,我们可以准确理解题目,抓住重点,展开合理的写作,让作文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2022和2023年浙江省高二语文学考作文真题审题与立意
(2023年浙江高二学考作文题)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成长的路上,艰难因苦给我们以磨砺,鲜花掌声给我们以激励,而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给我们的,更可能是挑战。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材料审题】关键词:成长磨砺激励挑战【材料立意】1.成长需要磨砺、激励和挑战。
2.成长需要磨砺、激励,更需要挑战。
3.无论磨砺、激励或挑战,皆坦然以对,宠辱不惊,这便是成长。
4.成长的道路没有统一的路标,适合的便是最好。
5.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当理性以待。
材料难点:如何揭示成长的具体内涵。
1、成长是一步步止于至善。
2、成长是让每一天成为更好的自己。
3、成长是满怀希望,永葆梦想。
4、成长是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2022年浙江高二学考作文题)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与“你”“他”构成“我们”。
以“我”来思考和行动,是一种视角;以“我们”来思考和行动,是另一种视角。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关键词:我,我们立意:1.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水滴融入大海才有浩瀚和壮阔。
3.做好自我,方可成就集体利益。
分论点1:水滴融入大海才有浩瀚和壮阔,个体融入大我才有力量,才能行稳致远。
分论点2:大海的浩瀚和壮阔源于无数水滴的融入,尊重个体,大我才会更有力量。
分论点1:独行者快,众行者慢。
分论点2:独行者近,众行者远。
分论点1:小我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的特立独行,是“桃李梅杏苦争春,无限风景独自身”的孤芳自赏。
分论点2:大我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的和谐包容,是“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团结共进。
【高考写作指导】单则材料作文简易实用审题立意七招
综观全篇材料,重点和主要篇幅在后面的对比, 体育只是引出后文观点的一个比方。人的身体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强弱只是暂时的,后天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先天客观的形势。滥用 其强者会变弱,勤于锻炼者会变强,由此蕴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后天 努力可以改变先天条件,这是自立,是人定胜天的自信。“生而强 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这是不认命不服输的自尊。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我生来就弱, 也许这是上天在暗示我要多加锻炼(深层义为后天的努力作为)让 我变强。这是逆境中不甘沉沦、强手面前不怕失败的自强。从这三 个层面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是面对强者不怕挑 战、面对困境敢于破局的志气和勇气。
• 二、抓关键句法
• 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兼有议论、表达观点)语句 及命题者的提示性语句,如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 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 步骤:
• 第一步阅读材料,按上述思路查找勾画关键词、句。
• 第二步以关键词语为中心话题进行联想扩展,确定立意。即“我”要写的东 西。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 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多角度入手:
: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 向去考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 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 审题的基本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 的意旨。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脱离材料立意。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 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多人物、多 说法)
作文技巧指导 审题与立意
立意要求的“五要”
如《琐忆》一文,记叙了作者与鲁迅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 从而歌颂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 大人格,表达了对鲁迅先生永远的怀念和深深的崇敬,这样的 立意就是深刻的。
立意要求的“五要”
(三)鲜明。好的文章,作者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 反对什么,孰美孰丑,谁是谁非,态度必须明朗,旗帜必须鲜 明。
立意技巧
一、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
示例: 题目:我和 一起 点拨:考生可以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例如有个考生以生活中 常见的事例“走泥路”,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立意技巧
二、深入开掘——深化主题立意
就是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 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全面地而不是 片面地看问题,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 题。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 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
立意要求的“五要”
(五)新颖。即要从“新”的角度立意,“意高而文胜”,往往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 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别人已说过多次 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还要注意立意的时代性和 针对性。
立意技巧
一、以小见大——大主题,小切口 要想使文章的立意新颖,只是从大的方面泛泛而谈是不够的, 必须选择好的角度,经过一个“化大为小、化意为象”的过程, 即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将选材和立意聚焦到一个小的颇具代 表性的方面去思考,通过颇具代表性的小事件,来反映大的深 刻的道理。
立意要求的“五要”
如满分作文 《一件珍贵的衬衫》,通过叙述这件衬衫的来 历,高度赞扬了周总理爱护人民、关心群众、平易近人的高贵 品质,这个立意就是正确的。
新高考语文-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高考语文-哲理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这一类型的材料作文像是谜语,题目是谜面,而内涵是谜底,审题是求解。
一、名言类名言类材料作文审题步骤:1、找关键词和关键句。
抓关键词和关键句是作文立意的突破口,是理解材料的第一步。
2、化虚为实。
关键词往往含有比喻义或象征意义,须化虚为实。
我们要根据题意,找出喻体所隐含的意思。
3、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
典例剖析:(2010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你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感悟和联想,以此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审题指导】1、找关键词:“光明”和“阴影”。
2、化虚为实。
思考“光明”与“阴影”在我们人生中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光明”在这里指的是人生中顺境与美好,比如成功、幸福、鲜花、关爱等等一切美满的事,而“阴影”则指人生中的逆境与挫折,如痛苦、灰暗、不幸、磨难等。
3、把握材料全局,联系现实,准确立意。
①阴影价值类:因为有了阴影,光明显得炫目。
②辩证关系类: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阴影的光明只是一团耀眼的白光,没有生机等。
③人生价值类:种种历练和高楼大厦就正好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战胜阴影的过程,就是挑战人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④快乐人生类:遇到磨难和艰辛,不要灰心丧气,摆脱心灵上的阴影,勇敢寻找光明,让人生拥有快乐和成功等。
小试牛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
”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作文】“中国关键词”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范文
“中国关键词”话题作文(2017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读懂材料1.审清材料:来华留学生关注中国的关键词,有十二组。
2.审清关系:这十二组关键词的关系--指向对中国的认识。
3.审出问题(1)是什么:这些关键词呈现出对中国怎样的认识?“一带一路”: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长城”“京剧”“一带一路”:延续传统、和平崛起的中国;“熊猫”“长城”“京剧”: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高铁”“移动支付”: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现代中国;“高铁”“共享单车”“中华美食”“食品安全”“广场舞”:衣食住行的中国;“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中国;“京剧”“广场舞”:传统与流行并放异彩的中国;“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现实严峻的中国;“美丽乡村”“空气污染”:美好蓝图与现实挑战并存的生态中国;“共享单车”“美丽乡村”“移动支付”:低碳、绿色的生态中国……(2)为什么来华留学生为什么关注这些“中国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为什么关注这么多“中国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为什么受到来华留学生的关注?……(3)怎么做如何借助这些关键词,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中国?如何通过这些关键词,认识一个更真实的中国?4.审出道理中国的繁荣发展,引起了来华留学生的关注。
中国的繁荣发展,表现在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焕发出生机,表现在自信、开放、包容的大国情怀,表现在衣食住行诸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迅猛发展……二、读懂要求1.任务要求:(1)话题要求: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
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审题立意是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审题立意,我们可以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那么,如何进行审题立意呢?首先,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有时候,题目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键词,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比如,如果题目中包含“改革”、“发展”等词语,那么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是与改革发展相关的。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比如是否需要对比分析、阐述观点等。
其次,我们要根据题目确定文章的立意。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文章的立意:1. 思考题目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通过什么角度来阐述这个主题?2. 确定文章的观点和立场。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要确定文章的观点和立场,这样才能在后续的写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和分析。
3. 确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要确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包括文章的主题、论据、论证、结论等。
最后,我们要根据审题立意确定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在审题立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比如采用对比分析、举例论证等方法来展开论述。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审题立意确定文章的写作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总之,审题立意是写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审题立意,我们可以确定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只有在审题立意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写出一篇主题鲜明、观点明确的高质量作文。
【范文】。
题目,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审题立意,通过审题,我们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是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我们可以从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文章结构:1. 引言,阐述做一个好学生的重要性。
2. 正文:1)积极的学习态度,包括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目标的明确等。
2)高效的学习方法,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技巧、善于总结归纳等。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如何审题立意(一)抓住题眼,确定重点。
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必须找准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称“题眼”。
抓住“题眼”,是确立文章写作中心和采用文体的关键。
词语式命题如“他们”、“尝试”等,这类标题本身就是题眼。
审题时,要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要切入题意的深层。
短语式标题往往以一个偏正、并列、动宾等结构的短语形式出现,如“在自然中生活”、“举手投足之间”。
这类命题限制性更多,审读题眼尤为重要。
如“心灵的选择”,抓住题眼“心灵”,才会理解不能写一般的选择,而是要写“心灵”深处产生的触动、挣扎时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世界,这样才能切合题意。
句子式标题常常以一个观点式的形式出现,如“不要轻易说不”,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立意的中心,但要抓住关键词“轻易”,才能更好地把握作文重点,突出中心。
(二)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标题的含义往往是多方位的,有浅表的,也有深层的;有明言的,也有隐含的。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命题者拟出一个作文题,常常不只是要求我们写表面的东西,还要求我们写出包含在题目中的深层含义。
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透过表面意义去挖掘内在的含义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如2009年高考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翅膀”是比喻帮助人腾飞的要件,“隐形”是指别人看不见,“隐形的翅膀”可以理解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亲人朋友的关怀和鼓励等。
2007年高考安徽卷《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是美好的事物,是无形的而又可感的、令人愉悦的东西。
又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一泓清泉”指语文带给我的心灵的润泽。
(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进行提高和深化;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还有些命题虚实兼备,考生写作时需要虚实结合。
如2009年高考湖南卷《踮起脚尖》,实指是人为了提高自身高度,脚尖着地;虚指是寄寓人们要脚踏实地,全力拼搏,努力争取达到更高的标准。
《关键词句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一模作文评讲》
以下为参考立意:
• 1.奋斗的青春要立足高远。(燃文化+无问西东) • 2.青春的世界洒满阳光,有激情,有热血,有爱
心。(燃文化+有温度) • 3 青年的网络生活不是用虚拟来逃避现实,而是
用科技缔造火热青春的真价值。(网络原住民+ 燃文化+有温度) • 4.青年人要为真善美加油点赞,更要践行真善美, 温暖社会。(打 call+有温度) • ……
等 20 级分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流行词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以下为社会关注的
关于青年生活的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
打 call、无问西东。
•
媒体对这五个词的解释是:网络原住民,意为当代
全面的观点
原则 联系的观点
审 题
发展的观点
立
抓关键句法
意
因果分析法
方法 多角度切入法
明辨意图法
联系实际法
审题步骤:
• 1.审读材料; • 2.审读要求。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流行词反映了青年的生活世界,以下为社会关注的
关于青年生活的流行词:网络原住民、燃文化、有温度、
打 call、无问西东。
是指青年呈现的一种充满阳光热血的生活文化状态;有
温度,意为让人感受到热度、暖意;打 call,意为给 某人点赞加油,活跃气氛;无问西东,源于清华大学校 歌,指立德立言要超出传统的东学西学,取得世界级的 成果。
•
请以其中的两三句流行词为基础来谈谈你对当下青
年生活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
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
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
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
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
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
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
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
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
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
“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通过以上努力,本题既给考生提供巨大写作空间,又有效防止套作宿构,从而极大提高了测试的区分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