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七注释赏析-李白

合集下载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醉上山公马⑵,寒歌宁戚牛⑶。

空吟白石烂⑷,泪满黑貂裘⑸。

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⑹。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⑺。

其九江祖一片石⑻,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逻人横鸟道⑼,江祖出鱼梁⑽。

水急客舟疾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⑿。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⒁。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⒂。

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⒃,结罝映深竹⒄。

其十七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注释: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古诗秋浦歌·桃波一步地翻译赏析

古诗秋浦歌·桃波一步地翻译赏析

古诗秋浦歌·桃波一步地翻译赏析
《秋浦歌·桃波一步地》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前言】《秋浦歌·桃波一步地》是唐代诗人李白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七首。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⒅波:一作“陂”。

【翻译】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赏析】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

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

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
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两岸,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

《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
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唐代:李白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标签抒情、山水、组诗、游历译文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

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浦歌十七首诗词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诗词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唐代:李白秋浦(pǔ)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青溪虽非是陇水。

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两鬓(bìn)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

山公:指山简。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diāo)裘(qiú)。

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秋浦歌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赏析】1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

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

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

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

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

李白喜用此词。

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

前二例的“紫烟”,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谓紫气祥云。

后一类则是自然景象。

本诗的“紫烟”句,则是对炉火的红星在紫色烟雾四射飞进的描写。

用“紫烟”而不用“浓烟”,既淡化了冶铸工匠的艰辛,给这种劳动场景赋予了一层美丽多姿的色彩,又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词,旧时有人认为这是吴语,是“歌者助语之词”,即是象声词,是工匠们歌唱的某一音节。

此说难以确证。

赧,本指羞红的脸色,郎是对男子的尊称。

“赧”此处引申为“红”义,“赧郎”指被熊熊炉火照红的冶炼工匠。

这种解释是通达的。

工匠们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着,喊着嘹亮的号子,唱着粗犷的山歌,歌声在寒夜传得很远很远,在河面上飘飞,在山谷里回荡,不但使旷野的氛围变得热烈,也驱走了他们自身的疲乏和劳顿,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长了。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传神写照,将冶炼工匠的生活与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动人心弦,诗人对冶炼工人的敬爱与颂扬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李白《秋浦歌》(带拼音、注释、译文)

李白《秋浦歌》(带拼音、注释、译文)

李白《秋浦歌》(带拼音、注释、译文)
《秋qi ū 浦p ǔ 歌g ē

作zuò 者zhě:李lǐ 白bái
白bái 发fà 三sān 千qiān 丈zhàng
, 缘yuán 愁chóu 似sì 个gè 长cháng。

不bù
知zhī 明míng 镜jìng 里lǐ, 何hé 处chù 得dé 秋qiū
霜shuā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注释: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缘:因为。

个:这样。

秋霜:指白发。

译文:
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

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变白的。

李白《秋浦歌》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李白《秋浦歌》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天宝十三载(754),李白自幽燕南归客游秋浦(在今安徽贵池),作《秋浦歌》组诗十七首,抒写诗人忧心国事、叹惜年华的深愁。

“白发三千丈”一首是组诗的最强音。

同样以白发来表现忧愁,在长于写实的杜甫笔下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而在作风浪漫的李白笔下则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想一下白发三千丈的诗人形象吧,那是只见白发而不见诗人,飘飘然的白发遮蔽了一切,这具象化了的愁情,就令读者永志不忘了。

诗句之妙,在于夸张的妙用,和形象的独创性,“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王琦)。

后两句点明诗人是在对镜顾影自怜:“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意略近于《将进酒》之“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知”、“何处”云云,表明是忽然的发现,似乎一夜之间就平添了白发三千丈。

这仍是夸张,不过也有真实作基础,《武昭关》前的伍子胥,不就是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吗?
诗的前二句夸张的是白发的长度,后二句夸张的发白的速度。

通过这样两度的夸张,就把诗人莫可名状的愁思渲泻得淋漓尽致了。

《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

《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

精心整理《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其一其二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其五其六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其十其十一逻人横鸟道,[1]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其十四其十五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祧波一步地,[3]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山水诗赞美诗劳动[1][2][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大约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

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

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译文]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秋浦歌秋浦锦驼鸟秋浦锦驼鸟1,人间天上稀。

山鸡2、羞渌水,不敢照毛衣3。

【注释】1、驼鸟:亦名楚雀。

《海录碎事》:“驼鸟出秋浦,如吐绶鸡,背部大红色。

”2、山鸡:即野鸡,又名雉。

《博物志》载,山鸡有美丽的羽毛,终日在水边照影,欣赏自己的美色,目眩即溺死水中。

3、不敢照毛衣:是说山鸡看见鸵鸟那么美丽,自愧不如,不敢在清澈的水边照影。

秋浦多白猿秋浦多白猿,超腾1、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2,饮弄水中月。

【注释】1、超腾:跳跃飞腾。

2、条上儿:枝条上的小猿。

【赏析】在安徽省南部,江水从西南向东北流淌。

在长江南岸,九华山的西麓,斜躺着池州城。

出了池州城,逆着江水往南走,一百公里长的秋浦河蜿蜓流淌,它穿过九华山的余脉,一直伸到黄山南部的山岭中。

就在这条河上,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写下了组诗《秋浦歌》十七首。

而今,虽然经济驱动让两岸的树木遭到丧心病狂的砍伐,而裸露的黄色山体仍可辨识过去。

好吧,让我们坐上竹排,重温当年诗人的足迹。

传说当地有一种鸟,长得很漂亮,以至于美丽的山鸡都不敢临流照影。

这种鸟叫驼鸟,李白亲眼见过,并把它写进诗里,这就是秋浦歌第三首。

驼鸟当然漂亮,但山鸡羽毛斑斓,也很美丽。

说山鸡见驼鸟比自己还好看,羞愧得不敢照镜子,是诗人赋予动物以人类自知之明的特征,是拟人。

但这样一来,写活了山鸡临流照影时,似乎羞涩的神态,也衬托了驼鸟。

那时候,秋浦水清澈见底,羽毛好看的鸟儿竞相临水照影,不住地引起路过此地的诗人的赞叹。

当时的秋浦还有很多白猿,白得就像洁白的雪花。

它们呼朋引伴,追逐嬉闹,就像天上突然下起一阵大雪。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导语:《秋浦歌十七首》作者:李白原文:(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注释:1、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2、山公:指山简。

3、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4、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5、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6、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7、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8、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秋浦歌》原文注释及简析

《秋浦歌》原文注释及简析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词释义】
秋浦:在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西南。

唐时是著名产铜、银的地方。

缘:因为。

秋霜:秋天的白霜,这里用来形容白发。

似个:这个。

【古诗今译】
我头上的白发长到三千丈!只因我心中的愁绪也这样长。

对着明亮的镜子,我的头发白得像秋霜。

我真不知道哪里弄来这模样。

【名句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缘”,因为;“个长”,这么长。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
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

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赏析

【内容】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赏析】: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大约天宝十二年(753),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

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

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

通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

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

“赧”,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果真把寒川激荡了么?当然不会,这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

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象,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

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翻译 炉火照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冶炼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创作背景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李白《秋浦歌》赏析

李白《秋浦歌》赏析

李白《秋浦歌》赏析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诗鉴赏:这是一首抒愤诗。

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

白发哪能有三千丈长呢?李白咏庐山瀑布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已是奇语不凡;而这里咏白发,竟说白发比庐山瀑布更长十倍,大胆夸张,非李白莫敢。

至于像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虽然看似无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却完全符合诗人感情的真实。

诗人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显然,诗人不是说白发真有三千丈长,而是说愁长;因为忧愁生白发,所以白发像有三千丈长一般。

这样写,既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内在感受的真实性,又巧妙地赋予诗歌外在形象以更大的感染力。

这样的夸张不但不虚妄,而且很有分寸;正如刘勰《文心雕龙·夸饰篇》所说:“使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亦可谓之懿也。

”如果说首两句劈空而来,显得有点突兀,那么末两句索性明言。

它说明诗人在照镜时,看到满头白发繁若秋霜,遂禁不住感喟万分。

诗人连用了“不知”与“何处”两个词组成问句。

但他似问非问,或明知故问,纯粹是借此抒发感慨而已。

“秋霜”固然指白发,但另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诗人利用感觉的移借,用外部感觉表达其心理感受。

使读者自然联想起诗人晚年的不幸际遇,便难免同生凄凉、寂寞之感了。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1.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缘:因为。

3.个:这样。

4.秋霜:指白发。

[简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缘,因为;个长,这么长。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诗词赏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赏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赏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歌十七首唐代:李白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译文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

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75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七)

75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七)

75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注:山公:即山简。

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代山简镇守襄阳时,常常外出喝酒,大醉而回。

时人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

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因家贫为人挽车。

至齐,为引起齐桓公的注意,给牛喂饭,居于车下,击打牛角而悲唱“商歌”,终被齐桓公看中并拜为上卿。

后世遂以“宁戚悲歌”“宁戚饭牛”写怀才不遇,生活困苦或自荐求官之意。

泪满黑貂裘:用苏秦游说秦王故事,其才不售之典。

《战国策·秦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解读:短短的二十个字,诗人却用了三个典故,这在唐代诗人之中很少用到。

不过用典虽多,但其笔下诗意却不难理解。

李白一生中最大的渴望是在旦夕之间轻而易举直接由布衣变成卿相,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一旦政治受到挫折,往往自比历来不得志的布衣卿相,这首诗就是这种诗人这种心态的写照。

虽然全诗表面看来与秋浦景物毫无关联,实际上是诗人自己长期抑郁不得志的悲伤情怀的表露。

在秋浦生活,徜徉在秋浦的山山水水之中,诗人的心情时而为当地的美景所陶醉,时而愤懑的情绪爆发。

因骑马想起历史上山简功成名就、纵情山水;因放歌想起宁戚的困境中遇明君;然而尽管自己虽有两人的机遇,但却没有二人的结局,自己只得落得像苏秦那样的下场。

全诗最大的成功就是将四个典故安排在宾语中心词的位置,且加上“醉上”“寒歌”“空吟”“泪满”四个寄托着诗人深沉悲伤的动词,体现诗人强烈的主观化色彩,这同样也是诗人纯真与深刻、简单与复杂的内心的体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

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

秋浦歌醉上山公马翻译赏析

秋浦歌醉上山公马翻译赏析

秋浦歌醉上山公马翻译赏析秋浦歌醉上山公马翻译赏析《秋浦歌·醉上山公马》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前言】《秋浦歌·醉上山公马》是唐代诗人李白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七首。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翻译】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赏析】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

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

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

”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3)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3)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3)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

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

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

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

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

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

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

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

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

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

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 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池州秋浦县: “秋浦水,在县西八十里。”秋浦水,一名秋 浦河。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二、 三载)间李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往来于池、 歙诸州,《秋浦歌》十七首即此时游寓秋浦所 作。
• 第七首抒怀才不遇之情。醉似山简,歌 如宁戚,但不遇明君见】
• ⑹“醉上”句:诗人自言像晋山简一样,醉酒后,倒骑 马,酩酊无所知;像春秋甯戚一样,击牛角而望遇知 己。甯戚,即宁戚,春秋时卫人。以家贫为人挽车。 至齐,喂牛于车下,桓公以为非常人,召见,拜为上 卿。《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宁戚饭牛车下,而桓 公任之以国。裴骃集解: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 而宁戚疾击其牛角商歌曰‘南山矸(gàn,白净), 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gàn, 小腿),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曼曼何时旦?’桓公 与语,说(yuè)之,以为大夫。 • ⑺“泪满”句:谓自己像苏秦一样,费尽时日,不遇 明君,其才不售。《战国策· 秦策》:苏秦说秦王,书 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唐]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七) [唐]:李白
醉上山公马,寒歌甯戚牛⑹。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⑺。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 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 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 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 “李杜”。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 “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 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 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 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 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 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 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 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 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 《李太白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