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9a32ab7360b4c2e3f6464.png)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练 习
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练习,这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 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地组织必要的练习,可以使学 生透彻地理解并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2.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 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剩下的就是余数。
A类
小明买来 13 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和妈妈,余下的给自己,小明自己还有多少个苹 果?
(考查知识点:有余数的除法;能力要求:正确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B 类: 教材习题
第 64~66 页“练习十四” 1. 一 5 1 21÷4=5(袋)……1(个)(答案不唯一) 2. 5 2 17÷3=5(个)……2(个)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了学生对余数含义的理解。在探究余数和除数 的关系时,让学生交流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充分理解余数小于除数】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1.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摆,并且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形成对余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逐 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识,设计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 中体会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让学生在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中,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 式来表示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余数要 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 有余数的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授课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c46f7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6.png)
4.有38颗扣子,最多可以钉几件上衣?如果还要钉一 件上衣,需要增加几颗扣子?
38÷4=9(件)……2(颗) 4-2=2(颗) 答:最多可以钉9件上衣,需要增加2颗扣子。
5.(1)用35元能买几副
,还剩多少元?
35÷8=4(副)……3(元) 答:用35元能买4副太阳镜,还剩3元。
(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用30元能买几把雨伞,还剩多少元? 30÷9=3(把)……3(元) 答:用30元能买3把雨伞,还剩3元。 (答案不唯一)
“进一法”与“去尾法”的对比练习
1.有25人到宾馆住宿,每个房间最多住4人,至少需要 几个房间?
25÷4=6(个)……1(人) 65+20=25(元) 答:需要25元。
5.(1)61人去郊游,至少要租几辆车?
61÷8=7(辆)……5(人) 7+1=8(辆) 答:至少要租8辆车。
(2)如果每辆车需要7元的高速公路过路费,需要过路费 多少元?
7×8=56(元) 答:需要过路费56元。
“去尾法”的应用练习
1.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7分米长的彩带,现在有5米长 的彩带,最多够包装几个礼品盒?
归纳总结:
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购物”、“裁衣”、“截绳”等问题时,
计算结果如果有余数,最后的结果要用“去尾法”, 即无论余数多大,都要舍去。
小试牛刀
1.星期天同学们在海边捡贝壳,每9个贝壳穿1串链 子,68个贝壳最多可以穿几串链子? 5
68 ÷ 9 = 7 (串)······ 5 (个) 答:68个贝壳最多可以穿 7 串链子。
探究点 2 用「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6)》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6)》](https://img.taocdn.com/s3/m/b4f7bd09e2bd960590c67745.png)
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
应该是什么颜色?
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想到了哪些好办法?谁来和大家交流?
按照“黄红 红”3面小 旗为一组
5 3 1 6 1 5 1
余数是1,说明 第 16 面小旗是下 一组里的第1面, 应该是黄色
数据变化:
变化:1. 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试一试。 2. 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3. 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自己试一试。 4. 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 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
(2)你是怎样做的?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小结:这节课我们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找出 了有规律排列的事物中的某一位置的物体,可见,数
学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下课后,带着数学的
眼光观察生活,看看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
应该是什么颜色?
要求:(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独立解决问题。
(3)你是怎样做的?
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
要求:(1)独立解决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
二年级 下册
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
SHUXUE
这里有两幅图,请你仔细观察,照这 样摆下去,横线上应该是什么图案?
老师不看屏幕,只要你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 说出它是什么颜色,相信不相信?怎么样?谁愿 意来挑战一下老师?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 应该是什么颜色?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6.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6.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b82dfaa26925c52cc5bf8a.png)
10÷3= 3 (个 )…… 1 ( 个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12朵花,每5朵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 2 ) 束,还剩下( 2 )朵。
12÷5= 2 (束 )…… 2 ( 朵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11个 ,每4个分一份,可以分成( 2 )份,还 剩下( 3 )个。
返回
…
7÷2=3(盘)……1(个)
余数 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就把剩余的数 叫做余数。
返回
…
为什么余数“1”后面的单位是“个”?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 后剩下的数量,所以
7÷2=3(盘)……1(个) 它的单位名称应和被
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余数
7÷2=3……1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返回
课堂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 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60页第1题 第64页第1题
返回
伴你成长
贴近教 学服务师 生方便老 师
人教 二年级版数学 下册
课件PPT
6.1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重点) 2.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
11÷4= 2 ( 份 )…… 3( 个 )
返回
1.圈一圈,填一填。
刘老师买了13支铅笔,每位同学分2支,可以 分给( 6 )位同学,还剩( 1 )支。
13÷2= 6 ( 位 )…… 1( 支 )
返回
2.看图填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51f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d.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相关推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生活中几百几十的场景,比如:一本书一共有320页,会场中一共有920个人等,告诉学生几百几十的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百几十的数。
(板书课题:认识几百几十)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1)直观认识出示4块方板。
提问:这4块方板里有多少个小方块?400里面有几个百?(板:4个百)(出示5根木条)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方块?五十里面有几个十?(板:5个十)现在一共是多少个小方块?你是怎么知道的?(2)用计数器表示。
让学生都在计数器上拨珠,并指名演示。
(3)写数、读数让学生对照计数器试着写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个位上为什么0?0可以不写吗?谁能把这个数读一读?2、教学“试一试”提问:你能一边拨珠子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九十数到四百三十吗?请把它们写下来。
(要求学生相互给同学看)提问:数到三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那么数到六百九十呢?数到八百九十呢?不拨珠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要求学生数给同桌听)提问:数到九百九十,接下来数什么?追问:九百九十后面为什么时一千?三、组织练习,加深认识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独立看图填写,指名回答,共同订正。
提问:你怎么想到13个十是130?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填写,共同订正。
提问:360和630各是怎么组成的?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指名读数,共同写数。
要求学生写在自己的本子上。
订正后提问:做过这两道题后你有什么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699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0.png)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课时安排:9课时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4课时2.解决问题…………………………………2课时3.小小设计师………………………………1课时第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9、6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摆一摆。
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指名回答)3个小或者1个大。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共6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2373c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8.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全部教案课时一: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能够用具体的例子说明有余数的除法。
3.理解余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回顾整除和余数的概念。
2.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是什么意思。
4.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理解。
课时二: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余数的性质。
2.能够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了解余数的性质。
2.掌握根据余数的性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2.讲解余数的性质。
3.讲解如何根据余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练习题目让学生掌握余数性质的运用。
课时三:余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1.熟练运用余数进行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1.应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复习余数的性质。
2.讲解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分组讨论解决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4.练习题目巩固应用能力。
课时四:余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回顾余数的性质。
2.学习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2.掌握余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教学过程1.完成课前题。
2.总结余数的性质和应用。
3.讲解余数对应的数学概念。
4.练习题目进行巩固。
课时五:余数的应用实战教学目标1.进一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深学生对余数的应用理解。
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提升应用余数的实战能力。
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问题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1.分发实战练习题目。
2.学生个人或小组解决实战问题。
3.学生展示解决方法,讨论交流。
4.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978bcc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d.png)
座号:姓名:学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试卷成绩:一、仔细审题,填一填,圈一圈。
(第1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1.圈一圈,填一填。
(1)分了()组,还剩()颗。
(2) (组). (颗)2.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如果除数是6,余数最大是().3.38里面最多有()个5,57里面最多有()个9。
4.一个数除以6,商是7,余数是4,这个数是()。
5.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段,还剩()米。
6.45个同学乘船,每条船最多坐8人,至少要()条船。
7.每支铅笔6角钱,5元钱最多能买()支铅笔。
8.( )里最大能填几?()x7<36 8x()<75 42>( )x654>()x9 4x()<31 39>()x59.ΔΔ口ΔΔ口,第16个图形是(),第24个图形是()。
10. 36个草莓最多能装满()盘,再添()个草莓又可以装一盘。
二、1.2.43.4.5.2三、2.①余3.4.4①③5.余。
①6.37.①1.下面的算式中,余数是4的是()。
① 26÷3② 39÷48.李老师拿50元钱买课外书,最多可以买( )本这样的书,①6②7③8四、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36分)8元/本2.二(1)班同学检测跳短绳,每8个同学一组。
(5分)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每小题2分,共12分)3.这些水果最多可以装成多少个水果篮?(6分)000 3个 2个 9个4.二年级有37位“作文小能手”,他们一起去郊游。
2.列竖式计算。
(每小题3分,共18分) 27÷6= 60÷8=83÷9=小汽车限乘4人面包车限乘9人47÷5= 29÷9=(1)如果都租小汽车,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会有剩余的人吗?(3分)24÷7=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x”,并改正。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验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验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5d95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c.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验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5 + 3 = ?- A. 6- B. 8- C. 10- D. 22. 9 - 4 = ?- A. 14- B. 3- C. 6- D. 53. 2 × 3 = ?- A. 6- B. 4- C. 7- D. 84. 7 ÷ 1 = ?- A. 6- B. 9- C. 8- D. 75.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 A. 9- B. 6- C. 3- D. 56. 右边少了多少?- A. 2- B. 4- C. 3- D. 57. 补充完整:6 + 5 = ?- A. 3- B. 8- C. 11- D. 148. 请在右边选择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10 + ? = 14 - A. 4- B. 2- C. 8- D. 69. 下列数字中,最大的是:- A. 5- B. 2- C. 3- D. 810. 请在右边选择一个数字,使等式成立:? × 2 = 12- A. 10- B. 6- C. 8- D. 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5 × 2 = ____2. 8 ÷ 4 = ____3. 3 + 4 = ____4. 9 - 3 = ____5. 2 × 5 = ____6. 7 ÷ 7 = ____7. 6 + 6 = ____8. 12 ÷ 4 = ____9. 6 - 2 = ____10. 4 × 3 = ____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说明奇数和偶数的区别。
2. 请列举出任意两个相邻的数。
3. 请计算 8 - 2 + 4 = ____4. 请填入合适的加减运算符使等式成立:7 __ 3 = 10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2个朋友,每人分多少个苹果?2. 一盒鸡蛋有12个,小华买了3盒鸡蛋,他一共买了多少个鸡蛋?五、解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1. 请用算式表示下列图形中的几何关系:![图形](image.png)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A4. D5. B6. A7. C8. A9. D10. B二、填空题:1. 102. 23. 74. 65. 106. 17. 128. 39. 410. 12三、简答题:1. 奇数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字,偶数是可以被2整除的数字。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80e5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9.png)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单元教案之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掌握除法的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乐于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能够正确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理解余数的概念,进行相关计算。
2.理解余数的意义,分析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图片、小学数学教学实物。
3.课件:有关余数的PPT,相关视频教学资源。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用具体故事情节或问题引入余数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1.通过示意图、实物等教具向学生讲解余数和商的概念。
2.指导学生掌握商和余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例题演练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完成课本上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例题。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分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出示一些有关余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解决。
2.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练习1.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综合性的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排除解题中的困难。
五、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和余数的计算方法。
2.提醒学生继续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1.作业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题目。
2.作业要求:认真完成,积极思考问题,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请教。
七、板书设计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商:____ 余数:____例题:28 ÷ 3 = 9 (1)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突出,通过引入新知、概念讲解、例题演练、分组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索、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案例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例5解决问题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e8cd4b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9.png)
从儿童生活出发与童心和谐共振——《解决问题》案例(一)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例5,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通过本单元例1~例4的学习,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掌握计算的方法。
例5是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生活的中问题,并要采用“进一法”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情分析:在思维水平上,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在知识和能力上,学生已经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以及计算方法,会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在课前我对个别学生做了小调查,发现学生对类似例5中同时出现的“最多”“至少”这样一对反义词的理解有困难,特别是它们在题目中彼此制约的关系是不易理解的。
设计意图:基于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流程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复习引出新知识,为后面例5的学习做好巧妙铺垫;第二个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的解决问题。
在情境体验中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最多”、“至少”这两个关键词的含义。
让学生自主的尝试用不同的表征方式以及直观的课件演示,理解“进一”的道理。
再将租船问题和复习中的买糖果问题进行对比反思,体会用有余数解决问题中商是否加1,应结合具体情境去合理的判断,这样就建构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三个环节:在实际运用、拓展延伸,借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并用进一法得到问题的答案,并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灵活判断商是否加一。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例5、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灵活判断商是否加1。
2、让学生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和进一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常见问题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常见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cc56e7e87101f69f31956f.png)
《有余数的除法》常见问题 11.问题内容:余数表示什么?解答内容:余数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余数的意义,可以举教材中的例子,分别说明:11÷5=2(个)……1(根)7÷2=3(盘)……1(个)表示可以摆2 个五边形,还表示可以装满3 盘还剩1 个。
剩 3 根。
所以,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如果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问题内容:怎样分?解答内容: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平均分的时候学习过这种分法,学生既可以尝试分,如图:第一次:,这时还剩5 支铅笔;第二次:,这时还剩1 支铅笔。
也可以口算出结果,直接分。
本题涵盖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包含与等分),除继续巩固相关知识外,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什么时候相同(等分),什么时候不同(包含)。
3.问题内容:【学生问题: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根小棒,不会解决。
】解答内容:学习了有余数除法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后,这道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因为要摆五边形,也就是把小棒每5 根为一组,所以除数是5。
剩余的小棒在算式中也就是余数,根据余数<除数的道理,剩余的小棒数量要比除数5 小,可能是4、3、2、1。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常见问题 21.问题内容:竖式中的每一个数表示什么?解答内容: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说明道理。
13 是被除数,4 是除数。
每4 根为一组,经过画图,我们发现最多可以分3 组,所以商是3。
这时,一共分掉了3×4=12 根小棒,所以12 表示分了12 根,13 根小棒,分了12 根,还剩13-12=1 根。
列出竖式:2.问题内容:竖式中,商写在什么位置上?解答内容:被除数13 和16 都是两位数,个位上分别是3 和6,所以一位数的商 3 和 4 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3.问题内容:怎样试商?解答内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求出除数与哪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那么这个数就是商。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最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6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68dc0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8.png)
6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解烘焙吗?来说一说你们烘焙的经历吧!
探究新知
有余数的除法
知道了什么?
烘焙小组做了22个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 个盒子最多装4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你知道了什 么?能提出 什么问题?
28÷6 =4(壶)……4(杯)
4+1=5(壶)
答:需要5壶水。
课堂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 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 =5(件)……3(个) 5
7 38 35 3
答:38个扣子可以钉5件上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决问题
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
有余数的除法
烘焙小组做了22个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 个盒子最多装4块。他们至少要准备多少个盒子?
求要几个盒子,就是求22里有几个 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
怎样解答?
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
有余数的除法
试一试:你能先用圆片摆摆试试吗?
4个 4个 4个 4个 4个 2个 1盒 1盒 1盒 1盒 1盒 1盒
3+1=4(次)
答:至少要运4次才能运完。
课堂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
50名同学去野营,如果每6人住一顶帐篷,至少 需要多少顶帐篷?
50÷6 =8(顶)……2(人)
8+1=9(顶)
答:至少需要9顶帐篷。
课堂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
二(1)班开班会,小丽要给到会的28位家长每 人倒1杯水,1壶水可以倒6杯。需要几壶水?
探究新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余数的除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余数的除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645a5d4028915f804dc2fb.png)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余数的除法》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
A. 62B. 63C. 642.“ ”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
A. B. C.3.()÷A=5.……12,当A最小时,被除数是()。
A. 65B. 60C. 774.每辆车限坐5人,27人同时乘车,至少需要准备()辆车.A. 5B. 6C. 7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A. 30B. 34C. 356.算式□4÷8=6……○中,○里最大填( ),□内填( ),此题选( )。
A. 6,54B. 7,55C. 8,567.54人参加联欢会,每张桌子坐8人,至少要准备()张桌子.A. 6B. 7C. 88.把除数64看作60试商,初商容易()。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9.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A. 14B. 24C. 3410.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最多可能会剩()根。
A. 1根B. 2根C. 3根11.在□÷5=7……△中,余数可以是()。
A. 2、7B. 1、2、3、4C. 1、2、3、4、5、612.当除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时,余数最大是()。
A. 9B. 8C. 10二、填空题13.有30只兔子,每4只装一个笼子里,至少需要________个笼子.14.28里面最多有________个6;30里面最多有________个9。
15.一个数除以3,有余数,余数最大是________。
16.()÷7=25.….…△,△最大是________,这时被除数是________。
17.△÷7=8……☆,☆最大是________,此时△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此时△是________。
18.每件衣服需要5个扣子,29个扣子最多能钉________件衣服。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余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余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8ef097763231126edb11e5.png)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余数的除法》单元测试(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余数是4的算式是()。
A. 36÷8B. 10÷4C. 18÷62.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是8,商和余数相等,被除数最大是()。
A. 62B. 63C. 64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A. 30B. 34C. 354.9.8除以2.9的商是3时,余数是()。
A. 11B. 0.11C. 1.1D. 0.1 5.在□÷9=7……○中,□内最大可以填()。
A. 71B. 70C. 696.32>□×6,□里最大填()。
A. 5B. 4C. 67.一辆小车最限坐5人;现有带队老师5人,比赛学生8人,一起参加十一月份的县运会,需要派()辆小车才够用。
(老师是司机)A. 2B. 3C. 48.幼儿园买来46盆花,至少拿走()盆后,就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班。
A. 1B. 4C. 109.每条船最多坐5人,两位老师带领34个同学划船,应租()条船。
A. 6B. 7C. 810.把除数“五入”成整十数试商时,商容易()。
A. 偏大B. 偏小C. 无法确定11.□÷○=8……6,当除数最小时,□里应填()A. 70B. 62C. 4612.做一朵花用6分米长彩带,4米长彩带最多能做()朵。
A. 5朵B. 6朵C. 7朵二、填空题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盘)……________(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________(个)14.28里面最多有________个6;30里面最多有________个9。
15.□÷□=□.....7,在这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应是________。
□÷4=□.....□,在这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最大应是_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8d88e258fb770bf68a558c.png)
让“有效”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有余数的除法总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余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掌握余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 让学生再次经历除法列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自力。
3.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木思路和基本方法。
4.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运用的能力。
复习重点: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比算,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复习难点:学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复习思路:知识梳理→典例分析→易混易错辨析→拓展训练复习方法:自学——互学——展学——评学复习时限:1课时复习过程:一、故事分享渗透学法分享故事:(开心一分钟)王老师骑着一辆摩托车到加油站加油,突然一阵风把他的帽子吹掉了,于是他对加油站的服务员说:“你帮我加油,我去捡帽子。
”当他跑到马路上捡帽子的时候,他听到后面传来掌声和叫喊声,原来服务员在鼓掌大叫:“加油!加油!”小结学习方法:听——思——说——练(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会做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确学习方法:听—思—说—练,让学生明白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会操作是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二、梳理知识理清脉络1.听算我最棒。
(1)12÷3= 20÷4= 40÷5=(2)7÷2= 15÷4= 21÷6=思考:观察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刚学过的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不同。
2.自主复习59页到71页。
(1)读一读,想一想,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2)你还有哪些问题不会解决?(3)你最想提醒大家的是什么?3.能把这些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整理吗?(出示无规则排列的知识点)4.自主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585db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8.png)
二年级下数学第六单元第6课《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66例6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67~68“练习十五”第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统一美,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按规律排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
教师带领学生,伸出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起,1、2、3、4、5,当数完小拇指后,再又从大拇指开始数起,6、7、8、9、10,按这样的顺序,一轮一轮地数下去。
师:请同学说任意一个数,老师马上就能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是哪一个,你们相信吗?来试一试!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快速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要不要一个一个数数看,验证老师说得对不对?(带领学生验证)你们也可以跟老师比一比,看谁更快找到。
谁再来说一个数?反复进行三次,导入课题。
师:想知道老师的小窍门吗?只要你们认真学好今天这节课的知识,就能知道答案了。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设计了“猜手指”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对教师能快速正确地说出数字所在的手指感到惊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巧妙地照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作铺垫,轻松自然,直奔主题。
二、探索新知,方法交流1.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66例6。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有12面小旗,是按颜色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
预设2:我知道了小旗是每3面一组,按黄红红的规律排列的。
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需要知道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自主尝试。
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下面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盘称,适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2、7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五、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1000克=1千克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5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教学计划(上课时间:)
备注
第2课时称一称教学内容:课本第87~8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计划(上课时间:)
备注
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
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书上。
(2)称一称,验证学生估计的结果。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第六单元克和千克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质量单位的理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实际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2、能够用老师提供的称,来称量物体质量。教学难点:巩固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是认识。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