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详细概述(ppt 76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dde7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0.png)
通过本课件,你将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掌握环境影响 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步骤。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工具和常用技术。 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
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开发项目或政策实施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综合和预测性评价的 过程。
目标一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目标二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步骤,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目标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与展望
施可能 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重要过程。
展望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影响 评价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广泛。
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包括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原则和步骤
环境影响评价遵循公平、科学和参与的原则,并包括问题定义、数据收集、影响评价等步骤。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通过描述和分析环 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来评估 其影响。
定量方法
定量方法通过数值化分析和 计算来评估环境影响的强度 和规模。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 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需求。
2 决策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确保项目和政策对环境影响的 最小化。
3 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透明度、公正性和可接受性。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目标
常用工具和技术
常用工具和技术包括生命周 期评价、风险评估、环境模 型等,用于支持环境影响评 价的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共13章)第1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共13章)第1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edbb21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7e.png)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
随后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 年 ) 、 澳大 利 亚 ( 1974 年 ) 、马 来 西 亚( 1974 年) 、 德 国 (1976年)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此同时, 国际上设立了许多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召开了一系列有关 环境影响评价的会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和交流,进一 步促进各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发展。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
1978年12月31日,中发〔1978〕79号文件批转的原国务院 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首次提出了 环境影响评价的意向。1979年4月,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 组在《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中,把环境影 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再次提出。1979年5月,原国家计委、 国家建委发布的《关于做好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建发 设字〔79〕280号),明确要求建设项目要进行环境影响预评 价。
环境,即环境保护对象或要素。有三个特点:一是其主体 是人类,离开主体的环境是没有意义的;二是既包括天然的自 然环境,也包括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环境;三是不含社会因素。
第一节 环境
【例1.1】下列( )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 的环境。 A.人工饲养的猫 B.野猪 C.月亮 D.水库
思考:如果你是一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哪些对象或要素 是你要保护的?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
1986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在我国开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的资质管理。同期,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也得到不断探索 和完善。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都有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的规定。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8d7f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e.png)
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土壤质量、水资源、空气质 量、景观美学等。
0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调查与监测
生态调查
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 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动物分布、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 。
案例三: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破坏等问题。
评价方法
02
通过环境监测、实地调查和生态模型等方法,评估采矿活动对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案例分析
03
以某露天采矿为例,分析其对土壤质量、水资源和周边生态系
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监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生态环 境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生态 因子变化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环境问题。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估
生态影响预测
基于生态调查和监测数据,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短 期和长期影响。
生态影响评估
对预测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生态补偿和修复方 案提供依据。
公众参与度提高
未来将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生 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05
结论
总结评价方法与实践经验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其 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实践经验总结
归纳总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 验,包括案例分析、技术路线和操作 要点等。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97ec98a76e58fafab003f0.png)
第一节 总 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第二条 凡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 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以下简称“评价资质”),经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查合格,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 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证书规定的 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内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
Page 13
第三十六条 评价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取消其
评价资质:
(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
(三)超越评价资质等级、评价范围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的;
(四)达不到评价资质条件或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业绩要求的。
申请评价资质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申请评价
Page 5
第十条 乙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的各类所有制企业或事业法人 ,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固定资产不少于200万元,企业 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其中,评价范围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的评价机构,固定资产不少于100万元,企业法人工商注册资金不少 于30万元;
资质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评价资质,并给予警告 ,申请机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评价资质。
评价机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除由国
家环境保护总局取消其评价资质外,评价机构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评价资质。
Page 14
第三十八条 在审批、抽查或考核中发现评价机构主持完成的环境影 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质量较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3至 12个月、缩减评价范围或者降低资质等级,其中责令限期整改的,评 价机构在限期整改期间,不得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18c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b.png)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通过评估工业项目对水资源、大气环境和 土壤质量的影响,确保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评估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和社区的影 响,制定保护措施和规划。
如能源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项目,评 估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课件PPT 简介 -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 - 为什么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素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 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其他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 现有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3 参与与沟通
识别利益相关者并与其合作,建立公众参与和沟通渠道。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环境检测与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和监测,收 集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如 水质、大气污染、生态系 统状况等。
模型与预测
运用数学模型和预测方法, 模拟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 影响,如噪音、气候变化 等。
风险评估
通过识别潜在风险和不确 定性,评估项目对环境和 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
评估项目潜在的环境影响有助于制定措施保护环境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决策依据
评价环境影响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基本数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公众参与
评价过程有助于公众参与,并使他们了解项目可能对他们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流程
环境风险评价教材PPT76页
![环境风险评价教材PPT76页](https://img.taocdn.com/s3/m/c7a4b1f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0.png)
核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加工业、有害物质运输、水 库、大坝等建设项目
25.01.2024
13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所考虑的影响是建设项目引 起的相对确定的事件,而且其影响程度也 相对比较容易测量和预测;
环境风险评价是考虑建设项目引起的不确 定性的危害事件,或者说考虑潜在的危险 事件,这类事件的发生具有概率特征,危 害后果发生的时间、范围、强度等,事先 都难以准确预测。
25.01.2024
11
环境风险评价程序
环境风险识别 环境风险估计 环境风险决策和管理
25.01.2024
12
环境风险评价类型
化学物品的环境风险评价
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
工程项目在建设和正常运行阶段所产生的各种事故及 其引发的短期急性和长期慢性危害;
人为事故、自然灾害等外界因素对工程项目的破坏而 引发的各种事故及其短期、长期的危害;
17
特尔裴法
将问题分头送予专家,并将专家意见统计 后再返回专家、经多次反复后得到最终识 别结果的方法。
较智力激励法好。
25.01.2024
18
幕景分析法
研究重点:
当某种能够引起环境风险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会有什 么危险发生?对整个工程项目又会发生什么作用?
适用情况:
提醒决策者注意某种措施可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的风险或危害性后 果。
25.01.2024
42
有害物质泄漏量的计算
有害气体泄漏——在假设为理想气体的绝热可 逆膨胀过程的条件下进行的。根据Crane (1998 年)提供的公式计算排放率:
25.01.2024
43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48208269eae009591bec0f.png)
总径流系数的估算方法:
粗略估算式:CR0.15110I010I0
式中:I——不透水区百分数;
φ——按照不同坡度计算的不透水区(指
屋面、沥青和水泥路面或广场、庭院等)的径流
系数 。
精选ppt
6
准确计算式:
CR
Fii
Fi
式中:Fi——各种类型地区所占的面积; φi——对应的径流系数。
洼地存水Ds的粗略估计:
Ds 0.630.4810I0
②径流中冲刷到接受水体的颗粒物负荷:在总
暴雨径流估算出来后,可估算暴雨冲刷率。一
般认为1 h内总径流为1.27 cm时,可冲走90%的
街道表面颗粒物(沉积精物选pp)t 。
7
暴雨径流中冲刷的固体负荷:
式中: YswteYsuPC
Ysw——暴雨冲刷到受纳水体的颗粒物负荷; te —— 等效的累积天数,d; Ysu——街道表面颗粒物日负荷量,kg/d。
1.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当废水进入河流后,便不断地与河水发生
混合交换作用,使保守污染物浓度沿流程逐渐
降低,这一过程称为混合稀释过程。
精选ppt
12
污水排入河流的入河口称为污水注入点。污水
注入点以下的河段,污染物在断面上的浓度分 布是不均匀的,靠入河口一侧的岸边浓度高, 远离排放口对岸的浓度低。随着河水的流逝, 污染物在整个断面上的分布逐渐均匀。
(2)农田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第一种方法:避开污染物在农田表面实际迁移
过程的变化,仅通过采集和分析各个集水区的
径流水样计算进入某一水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总
量,其公式如下:
mn
式中:
M iQi j1 i1
M——某种污染物输出总量,kg;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67c20850e2524de4187e4e.png)
精选课件ppt
13
◈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对象:区域社会经济-
区域环境结构系统
➢ 区域环境系统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功能 ➢ 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和规模
◈ 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内容
➢ 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 区域环境承载力大小表征模型及求解 ➢ 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估 ➢ 与区域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方
前性
与开发项目同步
评价指标 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注意环境质量指标(水、气、噪
的各项环境、经济、生活质量
声)
等指标(核心:可持续发展)
评价任务 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管理
微观管理
精选课件ppt
4
❖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 开发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 ◈ 流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 城市新区建设 ◈ 旧区改建
精选课件ppt
5
❖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 同一性原则:要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环境规划
中。
◈ 整体性原则:涉及协调和解决开发建设活动中产生
的所有环境问题。
◈ 综合性原则:评价工作要考虑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
◈ 战略性原则:要从战略层次上评价区域规划的合理
比较内容
区域环评
建设项目环评
评价对象 区域内所有拟开发行为和项目 单一建设项目或几个项目的联合
评价范围 地域广、空间大、区域性
地域小、空间小、局地性
评价方法
多样性
专一性
评价水平
较高的学术性
较强的实用性
评价精度
宏观分析,宜粗不宜细
精度要求高,强调计算结果的准 确性和代表性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课件PPT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5388d52ea551811a6876b.png)
8
历史与发展
– 继美国后,先后有瑞典(1970)、新西兰(1973)、加拿 大(1974)、马来西亚(1974)、德国(1976)、菲律 宾(1978)、印度(1978)、泰国(1979)、中国 (1979)、印尼(1979)、斯里兰卡(1979)等国建立 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4
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
– 判断功能 – 预测功能 – 选择功能 – 导向功能
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 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 指导环境保护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 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 促进相关科学技术发展
5
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基本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涵义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与方法被法律强制规定 为指导人们开发活动的必须行为,就成为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
– 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容、编报和审 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程序 和要求等方面所作规定的总称。
10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 法律强制性 – 除建设项目外规划也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 评价资格审查制、持证上岗 – 专家评审 – 分类管理分级审批
– 适应对环境可能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对影 响作出识别评估
– 对各种替代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 较
– 编制清楚的环评报告书 – 进行广泛的公众参与与严格的行政审查 – 为决策提供客观有效的措施
6
基本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公共政策(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1b84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d.png)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一、引言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计划活动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在各类工程项目中越来越重要。
本课件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方法。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1. 定义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对规划、建设、改建等项目实施前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旨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2.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为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1. 初始评估开发项目提出申请后,首先进行初始评估。
初始评估是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初步预测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详细评估。
2. 详细评估如果初始评估确定了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则需要进行详细评估。
详细评估包括数据收集、环境特征分析、影响预测、评估报告编制等过程。
3. 评估报告审批完成详细评估后,评估报告将提交给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审批过程中,可能需要与申请人进行沟通,提出修改意见,直至评估报告达到要求。
4. 决策与实施根据评估报告和相关政策法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将作出决策,决定是否批准项目的实施,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要求。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1. 定量方法定量方法是基于数据和模型的评估方法,通过收集、分析和模拟数据,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预测和评估。
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数学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等。
2. 定性方法定性方法是基于专家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评估方法,通过专家判断和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
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专家评估、SWOT分析等。
五、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1. 建设项目以某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为例,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对项目各环节的预测、评估和管理,最终确定了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获得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准。
环境影响评价ppt
![环境影响评价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52627cee06eff9aef807da.png)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
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 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 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 施。
《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 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总则:包括评价任务的由来、编制依据、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 的目标、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其工作等级和重点等。
(2)建设项目概况(如为扩建项目应同时介绍现有工程概况)。 (3) 拟建地区的环境简况(附位置图)。 (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5)环境现状调查: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中
李明顺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
• 地理位置: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 交通位置;
• 地质、地形地貌和土壤情况,水系分布和水文情况; • 气候和气象; •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
物产品等; • 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 环境功能情况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 社会经济情况; • 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 其它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
最早建立环评制定的国家?关于环保国际条约 的适用性
李明顺
第二章 环评程序
❖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与委托 环境影响评价的确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 向环境管理部门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意 见,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 分类管理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李明顺
环评大纲的内容
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是为了保护人群身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 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 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 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 技术规范。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28f4f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2.png)
法律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 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包括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一系列关于 环境影响评价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操作进行了 规范。
专门针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详细 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和 责任。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评 价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应考虑减缓和适应气 候变化的措施,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 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基础设施等。环境影
响评价需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保障,环境影响评价需充分考虑生态文 明建设的目标,确保项目建设和生态保 护相协调。
《环境影响评价》 PPT课件
目录
•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 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和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与实践 • 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不 良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 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公告等多种形式,让公众能够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中来。
信息公开的要求
要求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在环评过程中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环评工 作。
05
环境影响评价的未来发展 与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影响评价
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 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等产生重大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评估这些影响,并提出应 对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共 90张PPT)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共 9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e0b12bde80d4d8d15a4fdc.png)
地下水环境
PPT制作;任建建 邹维远 秦洪宇 讲课;张天曦 王艺杰
1.适用范围
01
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 法和要求。 02
适用于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0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01.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造等
3根据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掌握
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必要的现场 勘察试验。
3.二级评价要求
4根据逑设项目特征、水文地质条件
及资料掌握情况,选择采用数值法 或解析法进行 影响预测,预测污染 物运移趋势和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 标的影响。
3.二级评价要求
5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地
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
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分布及垂向 等;
3 调査内容与要求
1水文地质条件调査
d) 含水层岩性、分布、结构、厚度、埋
透性、富水程度等:隔水层(弱透 水层 厚度、渗透性等: e)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f) 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地下水化
• 15.非正常状况: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或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统老化、腐蚀等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或保护效果达不到工艺设计 求时的运行状况。 • 16.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 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 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 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地区。
2 调査评价范围
2调査评价范围确定
采用该方法时应包含重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所得 如阁2所示。
2 调査评价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1.按照评价对象: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2. 按照环境要素:
➢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声环境影响评价; ➢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3. 按照评价专题:
➢ 人群健康评价 ➢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196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学者们 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 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依据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
环境 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还可以分为: 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 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影响
直接影响:
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 用。直接影响与人类活动在时间上同时,在空间上同地。
间接影响:
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间接影 响与人类活动在时间上推迟,在空间上较远,但仍在合理预 见范围内。
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3. 资源性与价值性
(1)环境的资源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
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 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2)环境的价值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环境的经济价 值是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的 经济价值常常被用作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环境影响的 经济评价)。
可恢复影响:
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 到以前面貌的影响。
不可恢复影响:
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
进入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中叶,全球经济加速发展,由 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环境公害事件频繁发生。
人们开始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运用各个学科的研 究成果,预测和评估拟议活动中可能会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危 害,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部分主要参考教材
《环境影响评价》陆书玉主编 (本课程教材) 《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培训教材》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系列参考 教材(2007年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的基本特征:
1. 整体性与区域性 2. 变动性和稳定性 3. 资源性和价值性
1. 整体性与区域性
(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 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
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 构和功能的系统。 (2)环境的区域性
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即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 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 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
累积影响:
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 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
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
有利影响:
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的影响。
不利影响:
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 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
环境: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 体。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 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1)自然因素: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 物等; (2)社会因素: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 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 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
环境影响:
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 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
环境影响的分类:
按影响的来源划分: 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
按影响的效果划分: 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按影响的性质划分: 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
2. 变动性与稳定性
(1)环境的变动性 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
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环境的稳定性
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环境结构和状态 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 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 失,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 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
判断功能
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通过 判断,了解客体的当前状态,揭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满足 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存在。
预测功能
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即 在思维中构建未来的客体,并对这一客体与人的需要的关 系作出判断,从而预测未来客体的价值。人类通过这种预 测而确定自己的实践目标,哪些是应当争取的,哪些是应 当避免的。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 环境风险评价
4. 按照时间顺序:
➢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 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四条: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客观、公开、公正,综合考虑规划 或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 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