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朝鲜族垦民论文

合集下载

水稻种植与朝鲜族族群认同——以H省S村为例

水稻种植与朝鲜族族群认同——以H省S村为例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朝鲜族作为一个跨境民族,其族群认同意识一直受到学界以及社会的关注。

由于自身特殊的历史经历,朝鲜族族群认同意识一直处于一种变化发展之中。

一直以来,对于朝鲜族的族群认同的研究多从现代化背景下的跨国流动入手,探究朝鲜族族群认同的动态变化,甚少有从朝鲜族自身内部切入来研究其族群认同的稳定性。

本文从朝鲜族曾经赖以生存的水稻种植这一角度切入,对我国东北地区某朝鲜族村落进行田野调查,探讨水稻种植在维系朝鲜族族群认同的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能够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创新动力,而族群认同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跨境民族族群认同的研究对于我国边境地区建立和谐的族群关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朝鲜族;水稻种植;族群认同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As a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 Korean ethnic identit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academic and social attention. Due to their own special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Korean ethnic identity consciousness has been in a change and development. For a long time, studies on ethnic identity of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have mostly started from the transnational flow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zation to explor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ethnic identity of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and rarely studied the stability of ethnic identity of the Korean ethnic group from the internal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rice planting, which the Korean nationality once depended on for survival, makes a field survey on a Korean nationality village in northeast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ice planting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ethnic identity of the Korean nationality. 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 cultural diversity can provide an inexhaustible innovation impetu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ethnic ident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cross-border ethnic ident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in China's border areas.Keywords:t he Korean;rice planting;ethnic identity目录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 I I 绪论 . (1)一、选题缘由与背景 (1)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四、研究方法 (7)五、相关概念界定 (8)六、调研地点概况 (9)第一章 朝鲜族的水稻种植与历史记忆 (10)第一节S村朝鲜族的历史溯源 (10)一、朝鲜族迁入的历史背景 (10)二、逐水田而居的聚居地选择 (12)第二节关于水田开垦与水稻种植的公众记忆 (13)一、移居初期的水田开垦 (14)二、定居后的水稻种植 (15)本章小结 (17)第二章 以“米”为主的饮食文化 (19)第一节稻米:不变的主食 (19)第二节糯米:节日的珍馐 (21)第三节米酒:必备佳酿 (23)第四节酱:别具特色的副食 (24)本章小结 (25)第三章 水稻种植与朝汉两族的互动 (26)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节语言的互动 (26)一、S村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26)二、朝鲜语在青年群体中的尴尬地位 (28)第二节朝汉两族的通婚 (29)第三节双向的污名评价 (31)一、朝鲜族对汉族的“污名” (32)二、汉族对朝鲜族的“污名” (33)本章小结 (34)第四章 水稻种植与朝鲜族的现代生活 (35)第一节被“抛弃”的水稻种植 (35)一、谋生手段的改变——外出务工成为主流 (35)二、简化的仪式与淡化的符号——生活方式的变迁 (38)第二节藏在深处的族群认同 (39)一、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族群认同 (39)二、藏在深处的族群认同意识 (41)本章小结 (42)结语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7)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8)独创性声明 (49)绪论绪论一、选题缘由与背景19世纪中叶后,朝鲜族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并依靠他们在开垦水田以及种植水稻方面的经验在这片土地定居、扎根、繁衍。

中国朝鲜族民俗的形成与演进_许辉勋

中国朝鲜族民俗的形成与演进_许辉勋

2011年12月第44卷第6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Dec.2011Vol.44 No.6中国朝鲜族民俗的形成与演进许 辉 勋(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 要:从19世纪中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随着朝鲜族在我国扎下根,朝鲜族民俗也作为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文化开始生根发芽;在20世纪10—40年代,随着我国朝鲜族聚居区域的形成而基本成形,并且开始逐渐具备自己的一些特色。

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民俗尽管经受多次民族压迫和强制同化的磨难,但它以顽强的文化生命力,使朝鲜族的生活文化之基本脉络得以保存和继续传承。

关键词:中国朝鲜族民俗;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伪满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形成与演进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11)06-0030-05收稿日期:2011-09-15作者简介:许辉勋(1956—),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朝鲜族民俗伴随着朝鲜族的形成而形成,在朝鲜族所生息繁衍的中国自然文化环境中得到发展。

朝鲜族民俗在解放前,先后经历了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伪满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经受了种种磨难,但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传承。

一、滥觞期:清朝时期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朝鲜族的迁入,在他们结舍垦荒、求生觅食的地域,应他们的生活需要,朝鲜族民俗开始显露出自身的存在。

从文化渊源上看,朝鲜族民俗植根于朝鲜半岛的民俗文化。

它以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朝鲜族移民为载体,与我国朝鲜族社会形成了文化传承关系。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朝鲜半岛的民俗文化是通过朝鲜族移民而流入我国朝鲜族居住区域的。

那时,朝鲜族移民们从自己的故乡负载过来的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生活知识、技能以及约定俗成的生活观念、生活规范等,就成为朝鲜族民俗得以形成的基石。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摘要】在清朝时期,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

本文从清朝政府的政策与措施、朝鲜居民的生活状况、越垦对朝鲜社会经济的影响、越垦问题的处置与解决以及历史影响与启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清朝政府在处理朝鲜居民的越垦问题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未能有效解决问题。

朝鲜居民在越垦过程中面临着生活困难和社会冲突。

越垦对朝鲜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通过对越垦问题的处置与解决经验,可以为未来相关问题提供启示。

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的复杂性值得深入思考,历史事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反思。

【关键词】清朝、朝鲜、居民、越垦、政策、生活、社会经济、影响、解决、历史影响、启示、复杂性、未来问题、思考意义。

1. 引言1.1 清朝时期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在清朝时期,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是一种普遍现象。

由于朝鲜半岛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加上清朝政府对朝鲜的管理不严,许多朝鲜人选择向清朝境内越境垦荒,寻找更好的生存机会。

他们往往组成小团体,携带简单的生活用具和种子,踏上艰辛的徒步之路。

他们在清朝境内找到荒地开垦,种植粮食和蔬菜,建立简陋的房屋,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些越垦的朝鲜居民在清朝境内的生活往往艰苦贫困,他们缺乏土地所有权,经常受到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社区组织和文化传统,努力维持着朝鲜的特色。

在清朝时期,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不仅在经济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在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清朝时期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清朝时期朝鲜与清朝之间的关系,以及朝鲜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

2. 正文2.1 清朝政府的政策与措施清朝政府在处理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清朝政府通过设立边境管理机构来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监管,以防止朝鲜居民擅自越界垦荒。

民俗 论文 读书报告 朝鲜族 少数名族

民俗 论文 读书报告 朝鲜族 少数名族

浅谈中国朝鲜族风俗的特色及演变摘要:19世纪,大量朝鲜人民为了躲避苦难,越过鸭绿江迁徙至中国,开垦东北土地,成家立户,随着时间推移成为现今中国境内的朝鲜族。

经过两个世纪的时间,朝鲜特色民俗与中国民俗互相碰撞、结合,使朝鲜族成为了中国最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

文章简略介绍了朝鲜族的历史来源,主要民俗文化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各式风俗的演变。

关键字:朝鲜族;民俗;演变;特点一、朝鲜族来源及分布朝鲜族是亚洲东北部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朝鲜半岛。

1677年,清朝为保护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

同时,迫于朝鲜封建统治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潜居中国东北谋生。

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更是促进了大量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

由于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却有不少可耕作的无主土地,所以导致延绵数十年的从朝鲜半岛到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随着出于防卫东北边疆考虑的封禁令的废除,逐步形成现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

中国境内有180多万的朝鲜族人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

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占了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

此外还有位于长白山怀抱中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二、朝鲜族的特色民俗由于朝鲜族和韩国、朝鲜文化根源相同,其风俗习惯有一定差异但也大致相同。

朝鲜族人在饮食、服饰、舞蹈、音乐及礼仪方面都很有特色。

朝鲜族接人待物注重讲礼义道德,长幼尊卑。

同辈间年龄大则为尊,晚辈对长辈说话须用敬语,鞠躬礼是最为基础的礼仪,主要用于表达尊敬和感谢。

在公司里奉头衔高者为尊,即便年龄偏小。

朝鲜族酒桌文化礼节也是十分讲究的,位尊者应先端杯,做客吃饭时也需主人先举筷。

且餐桌上,匙箸、饭汤等用具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

中国古时期的孔孟文化对他们的礼仪影响极深,且经过精简改变一直延续至今。

朝鲜族特产是大米、米酒、泡菜、咸菜、打糕、朝鲜冷面、五谷饭、米酒等。

朝鲜族主食以米饭为主,其中朝鲜族的“汤文化”是众多文化中最典型之一。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作者:桑美来源:《大经贸》 2019年第5期桑美【摘要】清朝在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不仅阻止关内流民的进入,还有朝鲜垦民的侵入。

在东北开禁之后,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

然而在同治时期,大量的朝鲜垦民侵入到中国。

朝鲜垦民问题的解决对于我国朝鲜族的形成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

不同时期对于朝鲜垦民的措施都对我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朝鲜居民越垦清政府封禁时期朝鲜移民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是清代统治者特别关注的重点区域,自清初开始,便对东北施行了封禁政策。

其目的是要防止除满洲以外的人口进入东北,进而保护满族民俗、维护满族独占之利益。

然而,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却遭到了广大民众的抵触,未能阻止关内流民潜入。

鸭绿江、图们江流域也在流民涌入的浪潮中受到冲击,这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关内的汉人,但也有部分来自朝鲜半岛北部的朝鲜民众。

1860年,清政府适时地对东北采取局部开禁政策,并于1875年和1881年相继开禁了鸭绿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

在此期间,朝鲜边民也利用地理位置之便,大量迁居中国境内。

面对越界垦居的朝鲜民众,清政府先后采取了一些处理措施。

一、朝鲜居民越垦现象出现由于东北与朝鲜仅有一江之隔,因而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出现朝鲜人迁入的现象。

清代,珲春地区与朝鲜隔图们江相望,咸镜北道朝鲜边民越界情况时有发生,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

起初,朝鲜越界的边民只是“朝更暮归”、“春去秋来”,“时则但有拥奴寄食之朝民,而无越境垦地之朝民”[1]。

在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朝鲜边民越过图们江、鸭绿江流域的并不多,最多也并不超过十人。

朝鲜边民越境的目的主要是采人参、乞讨、打猎、伐木以及与中国人交易。

清入关前和顺治年间,盛京地区的人参遭到一江之隔的朝鲜人的越境偷采。

在康熙初年,朝鲜人的越境偷采人参达到了顶峰。

在朝鲜边民侵入的情况下,清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在朝鲜边民经常潜入与流民一起牟取利益的情况下,清朝钦差户部侍郎柏俊奏请添设台卡,令吉林将军每年都派人查边。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摘要】清朝时期,朝鲜居民为何越垦?清朝政府对朝鲜居民越垦的态度如何?朝鲜居民越垦对清朝的影响是怎样的?朝鲜居民越垦的结果如何?越垦问题在今天的影响是什么?在整篇文章中,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的深远意义是什么?清朝时期,朝鲜居民为了生存和发展,选择越过界限,到清朝土地上进行垦荒。

清朝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并管理了这一现象,以促进边疆的开发和稳定。

朝鲜人的垦荒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清朝的经济收入和国土面积,也带来了经济、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这种越界垦荒行为也导致了领土争端、文化冲突等问题,对双方的关系造成了影响。

如今,这一历史事件仍在影响着中韩关系和地区稳定,反映出中国和韩国的历史渊源和复杂关系。

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的深远意义在于展示了不同国家间的关系及其对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清朝、朝鲜、越垦、居民、问题、态度、影响、结果、今天、深远意义。

1. 引言1.1 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简介在清朝时期,朝鲜半岛的一部分领土由清朝统治。

自清朝将朝鲜纳入版图后,一些清朝居民开始向朝鲜半岛内陆越垦,开辟新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

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越垦问题”,引起了清朝政府和朝鲜当地居民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涉及土地占用、资源利用、文化冲突等多个方面,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要深入了解这一问题,需要从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清朝政府的统治政策、朝鲜居民的生计状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是当时东亚地区较为热点的问题之一,也反映了清朝时期中朝关系的复杂和多样性。

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理解清朝时期的历史演变和地区互动有着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清朝时期朝鲜居民为何越垦?在清朝时期,朝鲜处于封闭与闭塞的状态,资源匮乏,土地紧缺,人口增长迅速,这使得朝鲜境内的土地不足以养活所有的居民。

许多朝鲜居民为了生存和谋生计,选择向邻近的清朝领土扩展耕地,这就是朝鲜居民越垦的主要原因之一。

伪满时期日伪殖民主义教育与朝鲜族人民的反奴化斗争

伪满时期日伪殖民主义教育与朝鲜族人民的反奴化斗争

“ 在满 朝 鲜 人 ” 日本 殖 民统 治 中 非 常 重 要 的 “ 是 资
成, 以期为 帝 国造成 新 机会 … …” D “ 一八 ” 后 , 。3九 之
的 断面 剖析 , 揭露 E本 殖 民教 育 的实 质 , 揭示 朝 鲜 l 并
族教 育发 展 的坎坷 历 程 。


日伪 对朝 鲜族 的教 育 方针 及 政策
无 论是 满 蒙地 区 的开 拓 、 洲 国 内 日本 统 治 基 础 的 满
立 之后 的 1 4 9 0年 也 不过 1 9 。2 “ . L 而 满洲 国” 多 的
数 民族 —— 汉 族对 日本 侵 占东 北 怀有 强烈 的反 抗意 识 。在 这 种复 杂 的 伪 满 洲 国 内情 势及 民族 构 成 下 ,
首先 , “ 洲 国” 开 发 及 国 防角 度 上 来 看 , 从 满 的
抵抗 作 一些 梳理 和 探 讨 , 旨在 通 过 对 殖 民主 义 教 育
源” 。利用 朝 鲜族 扩 大 对 东 北 的 侵 略是 日帝 一 以贯
之 的政 策 , 也是 日本 帝 国 主义 推 行 其 “ 陆政 策 ” 大 的 重 要组 成部 分 。早 在 “ 九一 八 ” 变 之 前 , 事 日本 首 相
个 棘 手 的 问 题 , 此 也 格 外 受 到 日伪 两 方 面 的 因
“ 注 ” 关 。
要一 些 能够 辅翼 其 殖 民统 治 的 协 力 者 和 得力 助 手 。
在 以“ 族 协和 ” 五 为建 国理 念 的伪 满洲 国里 , 为“ 作 中
核” 民族 的 日本人 仅 占 l 左 右 , 使其 殖 民统 治确 即
确 立 , 是 伪 满 洲 国 国 防 防 卫 , 需 要 “ 满 朝 鲜 还 都 在 人 ” 而 要 想 在 伪 满 洲 国 内最 大 限度 地 “ , 活用 ” 鲜 朝 族 , 须先 加 紧对朝 鲜族 的精神 同化 , 其成 为绝 对 必 使 忠 诚天 皇 国家 的“ 良国 民” 教 育便 是 同化之 捷径 。 忠 , 其次, 日本 帝 国主义 在 “ 洲 国” 满 的殖 民统 治 , 需

伪满洲国时期在中朝鲜人散文中的“满洲”形象

伪满洲国时期在中朝鲜人散文中的“满洲”形象
2 0 1 6年 1 1 月
延边大学学报 ( 社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Ya n b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NOV . 20 16
第4 9 卷 第 6 期
Vo 1 . 4 9 No . 6
系: 综合 散 文 1 、 2 》 ③ 以及金 虎雄等 整理 的《 解放 前
朝鲜 族文献史 料集 ( 语 言文 学篇、 第 三卷 、 散 文 卷) 》 ④ 等。 国 内外 学界 对伪 满 时期 朝 鲜作家 散文 的研究 并 不 是很 多 , 吴 养 镐 编 写 的《 满洲朝鲜文艺选》 ⑤ 中 除了载 录《 满 洲 朝鲜 文艺 选 》 原 稿 的影 印本 外 , 还 收录 了研 究论 文《 1 9 4 0年 代 中 国东 北地 区文 学
间居 住 中国 东北 或 有 着“ 满洲” 体 验 的 朝 鲜 作 家 所创 作 的 散 文 进 行 研 究 , 可 以分 析 出“ 满 洲 国” 这一特殊 环境 下
的在 中朝 鲜人 散 文 中 的“ 满洲” 形象, 探 讨 作 为 移 民者 或 体 验 者 的 朝 鲜作 家 对 “ 满 洲 ”自然 、 人情 、 世 态以及都 市 形 象 的认 识 和 殖 民 地近 代 意 识 等 问题 。 关键词 : 伪 满洲 国 ; 朝 鲜人 文 学 ; 散文 ; “ 满洲” 形 象 中图分类号 : I 3 1 2 . 0 6
学主 要 样 式之 一 的散 文 , 虽然也有虚构成分 , 但 是 比起 小说 更 能 够 直 观 作 者 的 思 想 意 识 和 对 当今 社 会 的 认 识 , 而 比起 诗 歌 又 多 了 些理 性 客 观 的 描 述 。 因散 文 体 裁 与 小说 、 诗歌 的差异 , 在 分 析 异 国形 象和 作 家认 识 方 面 更 加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清朝时期,朝鲜半岛东北部的辽东半岛和吉林省地区是朝鲜人的主要居住地。

朝鲜人通过移居和越垦,将辽东和吉林的东北地区开发成为了朝鲜人聚居地。

他们以农耕为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朝鲜人的移居和越垦活动受到了清朝政府的严格控制和监管。

在清朝时期,朝鲜人越垦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成为了清朝政府和朝鲜人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和矛盾的焦点之一。

一、清朝对朝鲜人越垦活动的态度在清朝统治下,对于朝鲜人的越垦活动,清政府早期曾采取了一些开放的政策。

在康熙和雍正年间,清政府鼓励朝鲜人迁居辽东和吉林地区,进行屯田和开荒。

清政府为朝鲜移民提供了土地、设施和财政支持,希望他们能够在东北地区扩大生产和开发辽阔的土地资源。

这些政策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朝鲜移民家庭在辽东和吉林地区得到了稳定的生活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政府对朝鲜人移民的态度逐渐趋于保守和限制。

乾隆年间,由于辽东和吉林地区的人口急剧增加,土地资源紧张,清政府开始限制朝鲜人的移民和越垦活动。

清政府对朝鲜人严格管控,限制他们的居住范围和经济活动,以确保东北地区的稳定和控制。

朝鲜人的越垦活动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朝鲜人的移民和屯田活动促进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土地开发。

他们在东北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耕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使得东北地区成为了清朝的粮食和物资产地之一。

朝鲜人的越垦活动也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和社会发展。

朝鲜移民在东北地区形成了自己的聚居区和村落,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和社会组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朝鲜人的移民活动也带来了朝鲜文化和传统的传播和交流。

他们将自己的语言、宗教、习俗和文化传统带到了东北地区,与当地的汉族、满族和蒙古族进行了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东北地区多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朝鲜人越垦问题的影响朝鲜人的越垦活动不仅对东北地区产生了影响,也对清朝政府和朝鲜人民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清朝时期的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是指朝鲜半岛的一些居民为了生计而跨越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垦殖活动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清代东北地区比较常见,对于清朝政府以及当地居民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过剩的结果。

朝鲜半岛的土地大部分属于山地,可耕地面积有限,而朝鲜人口却在增长。

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土地资源,一些朝鲜居民选择越过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地区进行垦殖,以求得更好的生活。

清朝政府对朝鲜居民越垦问题存在着矛盾心态。

一方面,清朝政府希望东北地区能够开发出更多的耕地,增加粮食产量,满足国内对粮食的需求。

对于朝鲜居民的垦殖行为,清朝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例如减免赋税等。

清朝政府也对朝鲜居民的垦殖行为存在一定的忧虑。

他们担心朝鲜居民在东北地区垦殖成功后,会形成一定的势力,对清朝统治产生影响。

清朝政府在对朝鲜居民垦殖行为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控制。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对于当地的居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方面,朝鲜居民的垦殖活动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

他们不仅开垦了大量的荒地,增加了产量,也带来了一定的技术和农业经验。

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困扰。

朝鲜居民不仅和当地居民争夺土地资源和生活资源,还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和社会冲突。

这为当地居民和朝鲜居民之间的关系带来了一定的紧张和矛盾。

清朝时期的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是朝鲜半岛人口过剩和土地资源有限的结果。

这一现象对于清朝政府和当地居民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政府在管理上存在矛盾心态,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垦殖行为,另一方面又对其存在忧虑。

当地居民则面临着土地资源和生活资源的争夺,以及文化差异和社会冲突的问题。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清朝朝鲜居民越垦,是指清朝时期朝鲜半岛部分居民逐渐向东北方向迁徙,开垦荒地
的历史现象。

这是在清朝将朝鲜半岛划归为自己的版图、逐渐加强对朝鲜的统治和影响力
下发生的。

其背后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和影响。

在政治层面,清朝通过在当时的朝鲜半岛设立理藩院等机构掌握实际的统治权。

同时,清朝加强了边境的军事布局和管理,保证了边境地区的安全。

这为朝鲜半岛东北部居民向
东迁移、越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在经济层面,清朝开辟了较为便利的交通路线,加快了东北的农业、工业等经济的发展。

同时,清朝通过设置税收、农田免费占有等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垦殖。

这为朝鲜半岛东北部居民越垦提供了经济支持。

在文化层面,清朝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和影响力加强,儒家文化的传播也带动了东北地
区的儒家文化发展,使东北地区成为了文化向下传承的一片天地。

同时,朝鲜半岛东北部
居民向东转移的现象也促进了信仰、习俗等文化元素的交流和融合。

总体来说,清朝朝鲜居民越垦的历史现象是清朝加强对朝鲜半岛的统治和影响力下的
自然结果。

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当代,这一历
史现象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东北地区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保护好东北地区的
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挖掘和发扬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优势,推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清朝时期,朝鲜半岛是清朝的属国,但由于朝鲜自身的资源和人口有限,土地逐渐不足以维持居民的生活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朝政府开始鼓励朝鲜居民向北边的满洲和东北地区进行迁徙和垦荒,以便开拓更多土地用于农耕和生产。

这一过程被称为朝鲜居民越垦,对清朝的国土扩张和朝鲜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朝鲜居民越垦对清朝的国土扩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朝时期,东北地区是一个资源丰富、人烟稀少的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和耕种。

而朝鲜居民的垦荒活动使得这片广阔的土地被开发和利用起来,为清朝的国土扩张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朝鲜居民的垦荒活动下,东北地区逐渐变成了清朝的重要农业基地,为清朝的国力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朝鲜居民越垦对朝鲜居民自身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朝鲜居民中,部分农民因为土地不足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收成,生活水平较低。

而在清朝政府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朝鲜居民向东北地区迁徙,寻找更多的土地用于农耕和生产。

这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从而改善了朝鲜居民的生活水平。

部分农民还在东北地区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田地,建立了家园,使得他们可以安居乐业,稳步发展。

朝鲜居民越垦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大量朝鲜居民向东北地区迁徙,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快速增加,土地资源的短缺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满足更多人口的生活需要,需要不断进行新的开发和垦荒活动,但是这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朝鲜居民越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北地区的土地贫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当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推行垦荒政策的过程中,清朝政府面临着如何在土地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

朝鲜居民越垦是清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对清朝的国土扩张和朝鲜居民自身的生活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不断推进垦荒开发的清朝政府也需要注意如何有效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使得垦荒活动能够取得长期的持续性发展。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清朝时期,朝鲜半岛的居民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土地资源有限,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朝鲜居民开始向北方垦荒,寻找更为广阔的耕地。

清朝政府对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持一定宽容的态度。

一方面,清朝需求大量粮食供养官府和军队,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能够增加粮食供应,减轻清朝的财政压力。

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也有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增强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

清朝政府对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并没有进行太多限制,反而给予了一定的奖励和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开垦土地。

在越垦过程中,朝鲜居民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要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陌生的边疆地区。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冒险,需要他们付出辛勤劳动和坚强的意志。

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恶劣,土地贫瘠,使得开垦、耕种和种植都变得非常困难。

朝鲜居民还要面临来自土著居民的抵抗和对抗,争夺土地资源和控制权。

尽管朝鲜居民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垦荒活动。

通过不断的开垦和耕种,他们成功地将边疆地区的荒地变成了肥沃的农田,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生活条件。

朝鲜居民还将自己独特的农耕技术和种植作物带到了边疆地区,丰富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

他们的越垦行为也促进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交流与联系,加强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朝鲜居民的越垦行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他们过度开垦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地退化和水源枯竭,给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朝鲜居民在边疆地区的垦荒活动也引发了与土著居民的冲突和矛盾,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动荡。

清朝时期朝鲜居民的越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利于清朝的统治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为我们了解清朝的边疆开发政策和朝鲜人民的生活状况提供有益的参考。

《伪满初期宁城县和硕金营子屯农户经济研究》范文

《伪满初期宁城县和硕金营子屯农户经济研究》范文

《伪满初期宁城县和硕金营子屯农户经济研究》篇一一、引言伪满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宁城县作为当时伪满的县份之一,在特定时期内的农业和农户经济发展尤为突出。

其中,和硕金营子屯作为宁城县的典型农村,其农户经济状况更是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普遍情况。

本文旨在通过对伪满初期宁城县和硕金营子屯农户经济的研究,揭示当时农村经济的特征和变化。

二、研究背景宁城县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伪满时期,该地区以农业为主,农村人口众多。

和硕金营子屯作为宁城县的农村代表,其农户经济在伪满初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受到战争、政治、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户的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三、农户经济状况分析1. 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伪满初期,宁城县的土地制度以封建土地制度为主,土地分配不均,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尖锐。

然而,和硕金营子屯的农户在土地改革政策的推动下,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使用权。

农业生产方面,农户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玉米、大豆等。

由于战争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总体上仍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2. 农户收入与支出农户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家庭副业。

在伪满初期,随着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户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然而,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农户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在收入与支出的对比中,农户的经济状况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3. 农户生活水平农户的生活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收入、支出、物价、自然灾害等。

在伪满初期,和硕金营子屯的农户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面临着贫困、饥饿等问题的困扰。

此外,由于战争的影响和政治环境的动荡,农户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农户经济变化的原因分析1. 战争因素的影响战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伪满初期,战争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土地的破坏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短缺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户的生产和生活。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清朝封禁政策及朝鲜边民犯越

课题研究论文:浅论清朝封禁政策及朝鲜边民犯越

公共政策论文浅论清朝封禁政策及朝鲜边民犯越一、清朝封禁政策及原因(一)清朝的封禁政策1.顺治、康熙年间辽东边墙的修建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随行的还有大量家属及包衣,使得东北人口剧减,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清为增加田赋收入,自公元1644―1667年(清顺治元年―康熙6年),曾颁发辽东招垦条例,奖励移民开垦,以恢复辽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但在顺治年间,在明代辽东边墙的基础上,“修浚边壕,沿壕植柳”(1),修建柳条边,人为划分满蒙、满汉地理界限,以维系满洲风俗。

公元1668年(康熙7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并对出关的汉族人民,实行“事先起票,过关记档”的限制手续。

清廷开始逐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封禁。

2.乾隆时期封禁政策的加强公元1762年(乾隆27年),清廷颁布《宁古塔等处禁止流民条例》,对柳条边外的吉林和黑龙江地区实行严厉的封禁。

这标志着东北封禁政策的实施。

1776年(乾隆41年),清廷再次重申禁令:“盛京地方与山东、直隶接壤,流民渐集。

若一旦驱逐,以至各失生计,是以设立州县管理。

至吉林原不与汉地相连,不便令流民居住。

今闻流窜渐多。

著传谕付森,查明办理,并永行禁止流民,毋许入境。

”(2)柳条边以西、以北的蒙古王公领地,也与公元1772年(乾隆37年)严行封禁。

“违者照私开牧场例治罪”。

(3)至此,东北地区实行全面封禁。

吉林、黑龙江则成为封禁重点。

而鸭绿江、图们江由于地处中朝边界,又常有朝鲜人越境采捕、垦荒,对犯越的边民处罚极严厉,两国之民有私自越江一步者,由两国官吏就地处死,尸首悬于边界,杀一儆百。

(二)清初封禁政策的原因1.维护满洲风俗满族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最重要莫过于其强悍的军力,而女真固有的尚武精神和骑射本习,是其强大军力的根源。

清朝统治者认为,东北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只有保持这里固有的尚武精神和骑射本习,才能维系其在全国的统治。

从历史角度来讲,清朝之所以能扎根中原,在于其对汉文化的认同,而满清覆亡之际,确实是由于大全旁落,军力、军权的丧失。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2010级法学专业2104061444韩静蕾永远的丰碑,李舜臣摘要:他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但他却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他同时也是朝鲜海军将领,抗日民族英雄.关键字:李舜臣;抗日;海军将领李舜臣(1545.5.5~1598. 12.16),祖籍京畿道开丰,生于今首尔地区。

字汝谐,号德水。

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

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

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

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

576年武科及第后,曾任全罗道井邑县监等职。

1591年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

为抵御外侮,操练水军,建造铁甲“龟船”。

从1591年起,日本就积极着手进行侵朝战争的各项准备。

李舜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承命于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这一海军要职。

李舜臣到职后,即竭尽全力加强海军建设,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他着重抓了整顿军队和改制武器两件事。

在整顿军队方面,他吸收了朝鲜海军的优良传统及外国的先进经验,对所属海军的战斗编队、战略战术、进行了改革;并加强了对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指战员都成为忠于祖国、英勇善战的勇士。

先进的武器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朝鲜海军的战斗力,李舜臣还对“龟船”进行了改造。

改进后的“龟船”长10余丈,宽1丈多,船身及上面的“龟壳”用硬木制作,包上铁板,敌人炮火不易伤害它。

铁板上还装有密集的铁钉,使敌人在接舷战时无法攀登。

船头有一个大龙头,上设两个炮眼,在行进中船内可焚烧硫磺等物,烟从龙口喷出,可以起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作用。

船身四周凿有很多炮眼枪眼,便于士兵在船内敌人发射火力。

同时,船的两侧各有10面船桨,战斗时一齐划动,航行飞快,进退自如。

加大后的船体可多存淡水、粮食,适合长时间、远距离航行。

经李舜臣改造后的龟船马上投入成批生产,在以后的壬辰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清朝时期,朝鲜半岛的居民越垦问题一直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

清朝统治时期,朝鲜居民在朝鲜半岛内部越过边界居住和种植等问题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探讨清朝时期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的历史背景、主要原因以及影响。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为朝鲜居民越垦提供了条件。

朝鲜半岛地势复杂,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区边界不明确,导致了一些边界地区长期处于无人管辖之下。

这为朝鲜居民越垦提供了便利条件。

朝鲜半岛的社会结构也为朝鲜居民越垦提供了便利条件。

当时朝鲜半岛内部存在着一些部落或地方自主统治的现象,这些部落或地方的地方长官或部落首领对于边界地区的管理相对较弱,导致了朝鲜居民越垦现象的出现。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的历史背景中还包括了朝鲜半岛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清朝统治时期,朝鲜半岛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需求。

由于当时朝鲜半岛内部的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朝鲜居民开始寻求新的居住和种植地点。

于是,一些朝鲜居民选择跨越边界,在原属于其他部落或地方的土地上居住和种植。

这一现象在当时的朝鲜半岛内部引起了不少争议,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也对当时的朝鲜半岛内部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清朝统治时期,朝鲜半岛内部出现了大量的朝鲜居民越垦的现象,一些地方长官或部落首领对于边界地区的管理相对较弱。

这导致了当时朝鲜半岛内部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地缘政治矛盾和纠纷。

清朝时期朝鲜半岛内部出现的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导致的。

这一问题给朝鲜半岛内部的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影响了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

当时的清朝政府和朝鲜半岛内部的地方长官对于这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

关于清朝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浅析清朝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充裕,但北部地区却比较贫瘠,因此清朝政府鼓励朝鲜居民向北垦荒耕种,开发土地。

这一现象称为朝鲜居民越垦问题。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不仅涉及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清朝时期朝鲜居民越垦问题进行浅析。

清朝时期,朝鲜半岛南部的土地资源相对充裕,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的种植,因此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比较发达。

而北部地区地势较为崎岖,气候条件较为恶劣,适宜耕种的土地较少,因而北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充分利用北部地区的土地资源,清朝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朝鲜居民向北垦荒,开发土地,以解决南部地区人口过剩和北部地区土地闲置的问题。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直接涉及到政治和领土问题。

朝鲜半岛是清朝的一个属国,在清朝统治下,朝鲜居民越垦北部土地的行为实质上是在扩大清朝的领土范围。

清朝政府鼓励朝鲜居民越垦北部土地,可以有效加强对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控制,巩固清朝在该地区的统治地位。

这对于清朝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朝鲜居民越垦北部土地的行为也引发了一些地域冲突和矛盾,因为南北地区的居民文化习俗、语言方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也涉及到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朝鲜居民越垦北部土地,可以有效开发北部地区的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北部地区原本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解决南部地区人口过剩的问题。

朝鲜居民越垦北部土地,也给南北地区的交流和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朝鲜居民越垦问题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北部地区的土地开发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朝鲜居民迁徙北部地区也会导致南部地区的劳动力短缺,给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

清朝时期朝鲜居民越垦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不仅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朝鲜居民越垦北部土地,虽然可以开发利用北部地区的资源,促进朝鲜半岛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但也引发了一些地域冲突和矛盾,给南部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近代朝鲜垦民移居东北与水田开发

近代朝鲜垦民移居东北与水田开发

近代朝鲜垦民移居东北与水田开发
宋健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8)006
【摘要】清末民初,大批朝鲜垦民陆续移居中国东北地区.本文依据相关史料,阐述了朝鲜移民迁入东北的历史背景、阶段过程、迁入方式、垦居区域等情况,并对朝鲜移民对开拓东北边疆、特别是水田开发的开创性劳动和历史贡献做出积极评价.【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宋健
【作者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朝韩研究所,长春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1
【相关文献】
1.试论近代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的原因——兼与华人移民东南亚之比较 [J], 曹善玉
2.近代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水田经营研究 [J], 衣保中
3.文化视野下的东北水田开发与朝鲜族的民族交往 [J], 金晓宇
4.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 [J], 于春英
5.朝鲜移民与近代东北地区的水田技术 [J], 衣保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满时期朝鲜族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专门史
学号:2011010432
姓名:牛秀普
伪满时期朝鲜族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摘要】朝鲜族向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 是在朝鲜封建社会解体的过程中发生的, 后来由于日本帝国主义把朝鲜殖民地化而加剧。

这一运动大规模的发展, 其轨迹是开始于清末, 活跃于民国, 收尾于伪满, 结束于东北光复时期。

在近代东北地区, 朝鲜族移民肩负着开发和革命的双重使命, 总的说来, 他们基本上可被称为开发型移民,为东北水田开发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文主要从伪满时期朝鲜移民所从事的农业、金融以及劳动供求情况分析当时他们的生活状况。

【关键词】朝鲜族移民;生活;生产
一从事农业基本概况
在满朝鲜人所从事,占全户数的85%以上。

①他们几乎都在内地村落居住,从事水田和旱田的耕种。

而在城市附近或铁道沿线居住的朝鲜族移民则从事碾米业、特产商业等农业的副产业。

另外还有杂货铺、当铺、营造业、旅游业以及经营饭馆等等,虽然其中有一部分人会有“一定的资本”,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小商人”,缺乏资力和智力,勉强过日子的,因为大部分人生活比较困难,所以很多人干起了非法的产业或者去华北地区买卖银、丝织品等的走私犯贩。

1934年12月,随着满洲国行政区划的改变增设了省,许多属于知识分子的朝鲜人作为伪满洲国官吏被采用,而且随着朝鲜移民的继续增加,在朝鲜人学校、金融机关工作的朝鲜人也急剧的多了起来,这是伪满洲国成立以来的新现象。

从事农业的在满朝鲜人,在南北满洲住的主要是从事水稻耕种,而在“间岛”地区的朝鲜人的70%是从事旱田的耕种、经营。

这些朝鲜人农民“从前,从汉族地主哪儿借取农耕用的高利贷,好不容易才能维持生活,如果发生旱灾、水灾、或遭到土匪就无法维持生活”。

地区产业情况
根据《执务报告》(东亚局第二课)来看1937在满朝鲜人的职业与生活情况。

(一)南满地区
在南满地区的移民所从事的职业中大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在城市分别为
商业、碾米业、陆运业、公务员等,尤其吉林产业株式会社经营的碾米所规模巨大,而且作为金融交易机关利用的朝鲜人也特别多。

还有在边境城市如安东(丹东地区)有许多朝鲜人走私贩,甚至还有的形成了走私组织,把走私当成了正当的职业,此外,还有从事鸦片、吗啡等走私活动的人。

从一般朝鲜人民的生活情况的角度来看,他们中大部分是佃农,通过跟汉族地主订年租合同或租佃合同来租种田地,耕作资金每年春季从金融会或其它借用,然后到了秋天还债,这样的年租合同的惯例是一田地20元-30元,如果没有水灾旱灾的话,对农民是非常有利的,但是租佃合同的惯例是地主和佃农平分收获的谷物的利益,朝鲜人移民还要从这一般的收获中去交税、还债等,所以他们实际上的收入只不过是收获量的十分之四罢了。

因此他们把自己收获的大米换成现金,主要以高粱、小麦、蔬菜为主食,同时利用农闲时制草绳、制草袋等来补贴生活费,可是那些没有副业的人连一年的伙食费也不够。

(二)东满地区
这一地区的居民中80%-90%从事农业,尤其是穆陵县穆陵河、东宁县土地肥沃地区适合耕种,不需要施肥。

所以用自然式农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收成。

在三江省伪满政府设立了“鲜满产业株式会社”经营大达农场,另外还有汤原县八浪河的“金谷农场”、依兰县的“会宁农场”等等通过个人合作资本来经营的农场。

但是大部分朝鲜人农场是九一八事变后白手迁过来的,因此由于歉收、水灾等情况,使得他们的生活显得极为艰难,还有一些朝鲜人一小资本经营料理店、餐厅、碾米业等,还有的从事养鸡、养猪、养蜂等。

(三)北满地区
这一地区居首位的也是农业,尤其是白城子黑河地区由于地势、灌溉、水利等方面比较方便,使得在水田方面发展更快。

因此在《执务报告》中有“今后应该投资相当的资本,招募认真的朝鲜人农民,那么该地区的农业前途将会更加广阔”的记述。

②从此以后,在朝鲜总督府与关东军的指导下,许多朝鲜人集团移民入殖到北满地区。

另外在北满地区的满洲里方面不适于经营水田,夏季也只能种少量的白菜、萝卜、马铃薯等,朝鲜人当中还有若干官公吏、公司职员、待客服务业以及以附带农业的碾米业为副业的朝鲜人,一般朝鲜人的生活状况和南满、东满差不多,都极为贫困。

(四)“间岛”地区
几乎也都是从事农业的,其它还有在城市或铁道沿线从事实业或在伪满各官厅、银行工作的,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短工,朝鲜移民农民除了部分有产者
之外,大部分是佃农,他们大部分生活状况很贫困。

在商业方面以杂货店、旅店、粮食业和饭馆为最多。

但除了部分粮食出口业的人之外,大都生意不振,最终被日本人、汉族人的商店挤压下去了。

在此地区的朝鲜人除了从事农业之外,还有医生、教师、铁匠、木匠、泥水匠等等,但是生活都不富裕,他们以养鸡、养猪、打柴、烧炭等的生意为副业。

二从事金融与经济情况
在满朝鲜人的金融机关,1937年时共有五十九个,原来他们自己设立的金融会在南满,金融部在间岛地区,但是金融会和金融部的沿革和组织却不一样:1922年设立的金融会本来是为了在满朝鲜人农民通融取款,但因为一般朝鲜移民会员缺乏资金,所以不少人用于开业的必要资金是由朝鲜总督府补助的。

金融部是为了处理1921年发生的珲春事件,以陆军省拨给的10万元、以及1925年由于在东北发生的旱灾从外务省拨给的5万元和1927年以来每年从朝鲜总督府拨来的5.5万元等基本财产设立的,它不是采取会员组织,而是采取朝鲜人民会事业之一的形态。

1936年3月全伪满金融机关改组的结果。

使得金融会和金融部都一起被合并成立金融会。


伪满政府为在满朝鲜移民的捐税问题,没有统一的捐税标准,虽然在满洲国每个地区税额不同,但是当事在日本公认或默认的一般捐税有“粮食出产税”、粮捐、统税商租方面的“契税”以及地税等,其中对朝鲜移民来说,最沉重的是大米上的出产税和粮捐,一般都要缴纳大米总额的1%,另外在农村住的人要负担居住村落的自卫费及村里的公用事业费,在征收以上捐税时,如果违反者在接到通知后仍然不履行的话,那么由日本官吏直接去征收。

后来随着治外法权的废除,捐税制度也得到了统一。

三劳务供求情况
当时朝鲜人与汉族人比较起来,劳动能力高,而且工资也便宜的汉族人比生活程度比较高的朝鲜人更容易从事工作。

然而随着朝鲜人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环境的改善,逐渐出现了从事汽车司机、碾米业、卖酒、在汽水制造工厂工作或家政等等的人,下面主要从南满、北满、“间岛”地区的劳动供求情况分析。

(一)南满地区
朝鲜人在南满的劳动情况,随着寻求职业的朝鲜人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环境的改善,对从事汽车司机、碾米业、啤酒工厂工作者或者当家政、女佣等等的特殊劳动者的需求量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其它职业基本被汉族人独占,对在满朝鲜人的需求量却很少。

(二)北满地区
从事土木等方面的劳动者几乎是一种被汉族人独占的情况,朝鲜人的工资比汉族人高,而且家属也多,因此“在城市里跟从山东过来的苦力一起从事体力劳动对朝鲜人不适合,而经营耕种,尤其以经营水田为最为合适,④因此朝鲜人一般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自由劳动者非常少。

(三)“间岛“地区
跟其它地区一样,大部分都从事农业。

其它主要是从事和铁道、碳矿有关的职业。

另外在城市方面主要从事的是手工业、货物搬运业等等,还有的人利用农闲期从事各种勤杂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从事铁道建筑以及其它建设业的人增加了,尤其是在开屯山方面。

由于在1937年4月开始建设气门工厂,使得从事工程建设的人急剧增加了。

从在满朝鲜人、日本人、汉族人的工资情况来看,在满朝鲜人的工资仅次于日本人。

可是作为劳动力和汉族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工厂等雇主不愿意雇佣朝鲜人,同时又由于朝鲜人在水田耕种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和特长,所以经营水田的朝鲜人自然就增多了。

结论
1932年,随着伪满洲国的成立,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往往在垦荒地区形成村落,以村落的方式进行集体生活,当时朝鲜移民主要是垦民,但也有从事其它行业的朝鲜移民,本文通过介绍伪满时期朝鲜移民的生产生活、金融经济以及工资情况从他们的生活状态看到了当时朝鲜移民的生活艰辛,同时揭示了伪满洲国的真正面目,只不过是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之下的傀儡政权。

任何侵略战争最终受害最深的都是最下层的群众。

【参考文献】
[1]拓务大臣官房文书课编:《拓务省调查资料第三编满洲与朝鲜人》(1933).
[2]“满洲国”总务厅.满洲国政府公报[M]“满洲国”总务厅刊印,1939.
[3][日]满史会.满洲开发四十年史:补卷[M]东京:“满洲开发四十年史”发行会,1964.
[4]韩俊光、金元石,《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论丛》[M]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2(6)
[5]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M]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6][日]水野直树,《在满朝鲜人亲日团体体民生活》《论集朝鲜近现代史》收录,明石书店,1996(12)
[7]孙春日,《“满洲国”时期朝鲜开拓民研究》[M]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9)
[8]张淑贤,高乐才.《论日本对中国东北初期农业移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9]高乐才、高承龙《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朝鲜族的统治政策》[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