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首先让学生课下收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课前预习,完成同步学习上的“自主先学”内容,并尝试写出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所以完成较好。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开展讨论,大胆表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且体会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自觉树立和平和发展的意识。

效果分析本课通过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外扩张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等重大历史事件,勾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和结束的基本进程。

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将大家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发现本课的知识点,从而体现出教师与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乐趣,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体验一下历史,同时辅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自然水到渠成,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利用活动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在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悟和理解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是我感觉较为成功的一点,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活动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有点流于形式,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合理的引导是我今后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和一战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主要在欧洲,而这一次已经不同,它在全球展开,因此它影响到了世界人民的生产生活。

通过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对外扩张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等重大历史事件,勾画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和结束的基本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后反思

巴掌·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三单元,包含了两课的内容,包含了两个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一个活动课《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在教学设计时,我对前两个课题进行了整合。

通过这几天不停地磨课与调整,课时的设计越来越接近最初的设想。

这也促使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教历史?这一课时的难点是对二战进程的把握。

最初设计时,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自学课本找出事件的名称,并把时间、要点内容补充完整。

为了节省时间,我还特意标注了页码,以为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找出,但上课后才发现,面对这个九个事件十几个空白,学生直接晕菜。

想想看,两课的内容,放到一课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历史最怕的就是时间和事件。

偏偏这节课一上来就要完成这个,结果,刚刚调动起来的一点兴趣,在这九个事件的联合攻击下荡然无存。

这也怪我,在没有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想当然地设计了这个环节。

本来求快,却用时太多。

真应了那句“欲速则不达”的古话。

第二次设计时,我仍然采用问题提纲的形式,因为我感觉对于二战,学生很有必要先有个整体性的认知。

所以,在这点上我没有改变。

但对问题进行了重新设计,以根据描述猜事件的形式,引导学生把握。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增强。

中上水平的学生根据描述和提示,能很快找出九个事件来,再加上我的积极引导。

为了化繁为简,我对这九个事件进行分段处理。

然后用课件,动态演示出来。

最后小结,再次回归整体。

由整体感知,到具体情境体验,再到整体加深。

这个处理效果要远比第一次好许多。

更关键的是,使整个教学活动浑然一体,这种感觉,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我,都是挺棒的。

但问题也恰恰在这里,观看的老师很快发现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二战的进程仍然是个难题。

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一重要内容?成了我深入思考的课题?无意间,我注意到了五个手指,五指五个阶段,两者之间能不能结合起来呢?五个阶段,对应五个手指;九个事件,小指一个: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讲的是爆发,用一个指节;无名指,讲扩大,用两节,第一节是苏联参战,莫斯科战役,6月;第二节是美国参战,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优秀教案(含反思)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图二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展示课教学设计与反思学习目标:1.通过分组自主学习,找出要学习的历史事件及其相关要素,并能口头表述。

清楚大战的进程和阶段。

2.能透过历史现象看清历史事件的本质;培养读图、识图,图说历史的能力;培养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而实现“人人说话”,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各小组成员对本主题重点知识的把握及知识结构的构建。

教学难点⑴本主题涉及三篇课文,知识量较大,要精心才能构建出本主题的知识结构;⑵理解本主题的重大事件及其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⑶挑战老师给出的探究性问题。

教学设计(1)语言描述法(2)信息再现法(3)情感体验法(4)合作探究(5)问题法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卓越课堂思路本主题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根据本主题的特点,把本主题分为2课时。

第1课时为大预习课,即以四人小组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解答,然后小组内讨论本主题的知识结构,并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也可请别组的成员参加讨论,也可请老师一起参与讨论;第2课时为大展示、大反馈课,即各小组对所掌握的本主题重点知识进行提问解答,老师仔细斟酌,对学生提到的符合课标要求的问题给以肯定,对学生提出的更加仔细的问题和更多的问题,要进行鼓励,鼓励同学们对教材阅读的仔细和对教材内容的认真分析(因为只有仔细认真地对教材进行阅读和分析,才能提出更多更细的问题)。

通过这种由一个同学提问,全体同学回答的方式,既展示了同学们的预习成果,也对本主题的基础作业进行了反馈。

在同学们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老师预设了一些拓展性的题型,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练习,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去那种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理解记忆历史知识的好处与轻松。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
(一)慕尼黑阴谋及绥靖政策是本课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激发兴趣,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慕尼黑会议可以这样设问效果更好:请你猜想参加会议的有哪几个成员国?理由是什么?英法的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在猜测英法由纵容到协助参与的过程使学生对绥靖政策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纵容侵略,对侵略者妥协退让。

在猜测其目的时,学生很难想到目的之一是想把德国侵略的矛头引向苏联。

我适时引导学生回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哪些国家,当学生想到苏联没有席卷到的时候,又引导分析原因。

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英法等国对苏联的仇视原因了。

1、大标题可直接这样标:
一、大战的催化剂——慕尼黑阴谋
二、大战的爆发——德国闪击波兰
三、大战的扩大——德国突袭苏联
四、大战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
五、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六、大战的转折
七、大战的胜利
八、战争取胜的原因
九、战争的影响
十、战争的启示
(二)、大战后期的主要会议放到取胜原因里面去讲,这样更能突出线索,便于学生整体上把握。

波茨会议由于时间的关系,可以不讲。

(三)、在总结经验教训时,不仅要从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方面总结——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还可以从取胜的原因中总结——团结就是力量。

(四)、本课在作战计划的制定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同学们把知道的故事讲出来分享,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及教学反思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战后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例,展示二战的悲惨和残酷;3.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4.学生应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和平与和谐社会的珍贵。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教师将会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1.准备一份详细的课程教案,包括教学目标、具体内容、重难点等;2.准备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以展示二战期间的历史场景;3.确定讲课的方法、讲课的时间安排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2. 课堂教学第一部分:导入教师首先应该在黑板上写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个字,并组织学生讨论该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师可以从学生们的讨论中推出一些关键词,然后简单讲解二战的起因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第二部分:展示历史事件教师将会展示一些二战期间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浏览和分析,了解二战期间的历史背景和实景。

第三部分:理解历史事件教师将会针对二战期间发生的一些事件和人物进行讲解,例如︰日德意大战的发起和结束、珍珠港事件、纳粹的集中营、原子弹爆炸等等。

教师应该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二战的悲惨和残酷,并与学生共同讨论这些事件对于世界的影响和深远意义。

第四部分:共同反思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应该邀请学生对这次课堂学习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通过一些提问的方式、写出课程感悟的方式或是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回顾和总结这次课堂的学习内容和所得。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授课,我深刻意识到:1.在选择素材和图文资料时,应该避免引导学生过度感性化,而是应该用客观、科学、深刻的思想和理论去引导他们。

2.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和逻辑思考能力,而不是仅让他们记忆某些知识点和特定事件。

3.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从中领悟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本质。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与教学反思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大地二中张清泉杭信一中何逸冬师院附中李忠海1 教学分析【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产生的影响;了解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教学难点:雅尔塔会议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阅读教材和材料并结合上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德国突袭波兰的原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精选7篇)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精选7篇)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精选7篇)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篇1节课的容量很大,教材中有些地方的编排显得突兀,例如没有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

为什么纳粹德国军队在侵略扩张中战果辉煌,它的战术思想—闪电战究竟是怎么回事,教学中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待任教者对教材重新开发。

既要解决大容量的教材内容在一节课完成,又要帮助学生理解一个个疑问,我想到用来上这节课。

制成的课件在每个班上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在教研组的公开课上,总体达成了教学目标。

不过,我觉得有几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是引用的历史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学中,为了学生能理解有些历史内容,我引用了一位德国____牧师马丁.尼默勒写的诗,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的话。

在课件制作时,我曾想过在这些历史文字资料末尾注上出处,但在班级上的时候我发现历史文字材料字号小,后面同学看不见,字号必须放大,这样一来在同一张幻灯片上无法标资料的出处。

然而历史学科的根基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在以后教学中,我打算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标明引用历史文字材料的来源。

二是教学中用的历史漫画必须介绍具体点的引导资料。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纳粹德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我用了一张描绘希特勒抱着地球的漫画,在交代德国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背景时,我引用了一张希特勒与斯大林隔着一个死去的波兰士兵互相脱帽敬礼的漫画。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两幅漫画时,尽管我做了点介绍,但学生的反应一般,怎么向学生讲解历史漫画,既不能介绍太简单,学生不理解,又不能说透,学生失去自我思考的体验,这是我需要进一步思考、实践中解决的问题。

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反思篇2世界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的内容在世界现代史中承前启后,它前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后启战后新格局的形成。

二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内容包括:战争的爆发、战争的进程、战争的转折点和战争的结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战争经过和战争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复杂,涉及国家和地区众多,学生对其认识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转折点和结局,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过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和结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视频和图片资料。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而引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教材,呈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转折点和结局。

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知识概述本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状况。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并且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终于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导致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二战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互相支援,共同战斗,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使世界走向了和平与光明。

二、复习目标1、熟记与二战相关的重要事件, 掌握二战的性质和意义。

2、培养读图、识图的历史能力。

3、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

四、学习过程(四大板块)板块一自主学习知识巩固考点一:《慕尼黑协定》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说出以下问题的时间和事件名)考点三:二战的性质、影响考点四:说出与以下图片相关的事件考点五:(完成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板块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板块三以史为鉴历史感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哪些启示?板块四衔接中考走进考场五、课堂小结:六、课堂检测七、教师寄语:【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历史成绩,在我区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都有待提高。

孩子们面临中考,初三下学年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肩负着中考的压力,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继续延续前几年的教学方式顺应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生理年龄及心理年龄虽然已经有些成熟,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依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男生对军事,战争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将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战教学反思

二战教学反思

宝鸡文理学院2014年国培初中历史班学员作品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反思宝鸡市相家庄中学张青一、教学内容本课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的史实,具体内容为:慕尼黑阴谋,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绥靖政策;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德国闪击波兰,挥师进军西欧和北欧国家,德军突袭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二、学情分析第一,学生先前已通过影视书刊,了解了部分零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为学习新内容准备了条件。

第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进一步发展,初步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学习新内容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反思第一,有关“教学过程”的反思1、导入部分。

回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了解二战的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和“三国轴心”集团形成,预示二战即将来临。

温故知新,前后衔接,体系完整,水到渠成。

2、讲解“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一定要强调“全面”二字,可以比较“二战与一战的爆发情况有什么不同?”在培养学生的比较概况能力的同时,分析出:一战是一触即发,二战是逐步打起来的。

早在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然后又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早就揭开了亚洲战场的序幕:后来,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国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战火越烧越猛。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讲解“战争的扩大”时,强调苏德战争使二战的规模扩大,整个欧洲都卷入了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4、小结时,由学生归纳,提问学生“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通过二战的学习,你有什么启示?”。

对教学进行拓展延伸,进一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二,有关“历史教学”的反思1、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二战有关的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历史故事、文献资料,记录影片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确立主题划分小组●看了影片之后,思考法西斯国家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危害?●投影《二战前欧洲形势图》说明希特勒上台后是如何对外侵略的?●投影有关慕尼黑阴谋的图片,说明这一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及恶劣影响。

●探究英、法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观看德国突袭波兰视频,描述二战是怎样全面爆发的以及英法的态度。

●投影二战初期欧洲形势图,分析德国是如何进攻西欧、北欧国家的?●观看德国突袭苏联视频,分析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

●观看日军偷袭珍珠港视频,探究这一事件是否揭开了二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谈一谈你的看法。

▲设置八个问题探究小组,学生可凭着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加入不同的探究小组。

▲每个探究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或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自己选择的议题。

■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概括、归纳史实的能力和辩论能力。

明确任务合作探究●要求各小组明确各自的探究任务,做好小组成员内部分工。

●研究时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评价得当。

●给予各组学生必要的指导。

▲遵照引导者提出的方法搜集、整理资料。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思考,发表各自的见解。

▲达成共识,得出合理答案。

■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成 果 展示 交 流 评 价 ●教师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探究成果,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各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各组参与评价和交流。

■总结本课内容,肯定学生成绩,鼓励进一步学习。

感 悟历 史 新 知 实 践 ●观看二战视频,聆听《眼泪》乐曲,启发学生思维,谈谈二战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学生自主完成一篇有关二战的小论文。

▲将全班同学的小论文编撰成《二战启示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图 示 小结 构 建联系指导学生按照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的先后顺序连线并标明序号,教师勾勒出图形。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课教案一、课程标准: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二、复习目标:1、通过识记二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的灾难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和热爱和平的意识。

2、通过阅读材料,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能力。

三、重、难点:重点:识记二战中的主要事件、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的灾难的认识难点:理解二战获取胜利的原因及合作共赢的道理。

四、复习时间:一课时五、评价设计:1、通过活动一重读历史,构建二战重大事件年表检测二战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通过活动二探究历史,理解二战获取胜利的原因及合作共赢的道理。

3、通过活动三感悟历史、课堂检测,激发学生树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和热爱和平的意识。

六、复习过程:(1)导入:(图片导入)出示二战相关图片,说出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些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由此导出课题: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2)活动一:重读历史A、组织学生读课本第六、七课,并构建二战大事年表。

方法指导:读书时用笔勾画重大事件。

B、学以致用:习题检测,同桌交流释疑,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3)活动二:探究历史问题一:二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性质)结果如何?二战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明确:1、正义性的战争。

2、反法西斯势力走向联合问题二:为了打败法西斯,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方面进行了哪些合作?(小组合作)(4)活动三:感悟历史,直击中考一、选择题1、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 第四 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 第四 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分析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第四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本课内容还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密切的联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是: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本课子目的呈现方式以知识呈现为主,并且图文并茂,线索明确。

本课的三个子目的呈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既有相关史事,又有历史地图,材料丰富,史料详细。

呈现的内容生动、严谨,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大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接着到各战场的相继出现,最后到战争结束。

主要是按照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逻辑进行的。

最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则体现了因果逻辑的机构。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义必将战争邪恶、认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关键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发展的重大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通过地图并构建时间轴,锻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正确认识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关键事件。

(时空观念)3.通过文字记载、图片、文物等史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发展进程和深刻影响。

(史料实证)4.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正确认识历史叙述,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进而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感受世界人民为战胜法西斯付出的巨大努力,尤其是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战胜法西斯的伟大牺牲和贡献(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雅尔塔会议;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九年级下册中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以及战争的结束。

教材通过详细叙述战争的经过,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重点战役和事件掌握不全面。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战争,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以及战争的结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以及战争的结束。

2.难点:战争背景、战争过程以及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观看纪录片、图片等资料,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战争的真实面貌。

4.课堂讲授: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纪录片、图片、论文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课件。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成果,分享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

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战役。

学生分组讨论,提交讨论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2.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3.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三国轴心是指哪三个国家?三国轴心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德国、日本、意大利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以后,相互勾结,疯狂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和平再一次面临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越来越迫近了。

由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间:1939年9月1日标志:德国突袭波兰2.德国进攻苏联时间:1941年6月地点: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500多千米的战线上。

方式:分三路突袭苏联影响:“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结果: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陷。

(讲述莫斯科保卫战的故事,指出:这次战役以苏军的胜利告终,它粉碎了法西斯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激发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击败法西斯军队的信心和决心。

)3.日本偷袭珍珠港①日本与英、美矛盾激化②日本偷袭珍珠港时间:1941年12月7日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联合国家宣言》发表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4.诺曼底登陆时间:1944年6月军队:以美、英为主的盟军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以时间为线索,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貌。

同时,教材还注重对战争中的重要战役、战役背后的历史意义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对世界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相对较为片面,多数学生只知道战争的基本经过,对战争背后的原因、历史意义和影响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认识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展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人物,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战争中的具体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对比教学: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其他历史战争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战争图片、地图、时间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过程。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战争片段,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4.作业布置: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经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画面,引导学生回顾战争的基本经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历史_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两次世界大战间世界的变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清线索,掌握两次世界大战间世界形势变化的基本史实。

2、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3、学会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重点难点】重点:理清线索,掌握基本史实难点: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重构背诵】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考点三:经济大危机与美日德的应对措施【提问拓展】1、列举改变苏俄(联)社会性质的事件。

2、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成功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近30年也有自己的创新。

请就成功仿效,失误和创新各举一例3、新经济政策与新政各自实施的背景、特点,并谈谈启示。

与小组同学交流【练习提高】一、选择题1.(2015 •泰安学业考・T34)有人分析苏俄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这一政策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2.(2015 -泰安学业考• T35)对于20世纪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

该模式的特点是()A.全面实施市场经济 B.采取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模式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多党制代替一党制3.(2015 -泰安模拟)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史实与推论不相符的是()A.新航路开辟一一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奴隶制的存废一一激化美国南北矛盾,导致内战爆发c.俄国十月革命一一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苏俄新经济政策一一促使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4.(2015 •潍坊模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受到战败国的待遇,任人宰割。

战后召开的历次会议所签订的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北大西洋公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5 •梧州质检)有位西方学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D.成立国联6.(2013 •泰安学业考• T34)下列各项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A,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破坏性极强C.持续时间较长D.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6.(2013 •泰安学业考・T36)《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知识概述
本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状况。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形成了轴心国集团,并且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终于导致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且导致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二战演变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在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互相支援,共同战斗,最终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使世界走向了和平与光明。

二、复习目标
1、熟记与二战相关的重要事件, 掌握二战的性质和意义。

2、培养读图、识图的历史能力。

3、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雅尔塔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

四、学习过程(四大板块)
板块一自主学习知识巩固
考点一:《慕尼黑协定》
考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说出以下问题的时间和事件名)
考点三:二战的性质、影响
考点四:说出与以下图片相关的事件
考点五:(完成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板块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二战中反法西斯力量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板块三以史为鉴历史感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哪些启示?
板块四衔接中考走进考场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检测
七、教师寄语: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历史成绩,在我区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都有待提高。

孩子们面临中考,初三下学年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肩负着中考的压力,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

因此,在课堂上我会继续延续前几年的教学方式顺应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生理年龄及心理年龄虽然已经有些成熟,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依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男生对军事,战争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将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效果分析】
这堂课教学效果明显,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反对战争,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堂上学生学的任真,反思深刻,教育教学过程中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材料加以运用,同时又
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本册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上承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下启第二单元《两极下的竞争》,对战后世界格局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影响,地位十分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二十世纪人类历史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社会有着深远作用。

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学习世界现代史的线索。

而本单元事件众多,前后衔接紧密中考知识点相对密集。

慕尼黑阴谋,德军闪击波兰,德军攻占北欧,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以及日本偷袭珍珠港等线索复杂,历史事件的众多更体现了本课的重要价值。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
1、既是最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又是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 )
A 德国
B 日本
C 意大利
D 西班牙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的“和平”。

这是指( )
A、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
3、20世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
A.英国
B.意大利
C.德国
D.日本
4、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是( )
A.德军突袭波兰
B.《慕尼黑协定》签定
C.苏德战争爆发
D.太平洋战争爆发
5、导致“二战”爆发的最根本因素是()
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
B、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
D、英法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6、下列表述不属于二战经验教训的是()
A、绥靖政策只能既害人又害己
B、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可以演变成正义战争
C、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共同应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D、制止世界大战的前提是大国间协调一致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莫斯科保卫战
D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22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昨天,1941年的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
帝国海军部队的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
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纵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据统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质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清分别写出
A 、
B 两国所在的军事集团名称。

(6分)
(2)请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和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名称。

(6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了尽快地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一次会议?(6分)
B A
(4)材料三告诉我们,二战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4分)
【课后反思】
课时把握不准。

二战的内容非常的丰富,用短短的40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个个环节都没有能够展开。

这次准备的比较充分,时间也比较长。

对于教材内容和教案比较熟悉,课上感觉比较从容。

参考资料很好的在课堂上应用。

、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很不一样,如我所料,有个别学生对二战史实是比较熟悉的,更多的学生则是基础薄弱,部分学生能够跟得上课堂进程,那是她们认真预习教材和参考书的结果。

这种参差不齐的状态我该如何应对呢?对于个别学生来说,这堂课可能是白上了,因为没有接受到新知识,而对令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不能让他们对二战构建起一个全局印象。

重难点不突出。

教学时间被平分。

我一直有这种感觉,只是不知道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因为我试图把每个知识点都讲清楚。

有掉书袋的嫌疑。

对战争细节问题甚至是不算细节的问题都不够了解。

所以讲解过程中有空洞
贫乏之感。

【课标分析】知道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产生的原因,了解三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以及结成法西斯轴心国,理清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的步骤,分析英国、法国、苏联对纳粹德国扩张的反应,二战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