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理论_3_乘数论
国际收支调整乘数论公式
国际收支调整乘数论公式
国际收支调整乘数论公式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国际贸易
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
该理论主要关注国际收支的平衡,通过增加
或减少国际贸易来调整。
这一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当其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通过撬动产业链条中的其他环节来实现调整。
特别是经济增长的途
径有多种,通过提高外贸水平,既可以获得更多外部市场和资源,也
可提升经济技术,增加产值,增长产业影响力。
该公式是:
∆Y = k(∆X –∆M)
其中,∆Y 代表国家经济增长率;∆X 代表产品出口导致的经济增加;∆M 代表产品进口导致的经济增加; k 是一个比例系数。
可以看出,当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时,国家经济增长率会提高,
反之则会降低。
同时,这种影响是有一个乘数效应的,即增长率与出口、进口的差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这一理论的实践证明也表明,调整
国际收支平衡对于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 年7 月,44 个国家的300 多位代表出席在美国新罕布什州布雷顿森林城召开的国际金融体系,这次会议上确立的二战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巴塞尔协议》:是对巴塞尔委员会创立的各种关于监督机构之间分担责任的主要准则的统称。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的巴塞尔协议已于2003 年4 月最终定稿,各家银行和监管当局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来调整、适应和发展必要的匹配系统与程序,以便符合新协议的标准要求。
2006 年新巴塞尔协议将正式生效,预计届时它将广泛应用于现已执行旧规则的100 多个国家。
保付代理:简称保理,是指卖方或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出口商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卖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经营保理业务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收进全部或一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
储备货币分散化:亦称―储备货币多元化‖,指储备货币由单一美元向多种货币分散的状况或趋势。
次贷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偿债率:即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属于中长期贸易信贷,是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传染效应: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以多米诺骨牌效应扩展到其他国家。
它强调的是一国发生的货币危机是另一国货币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换言之,若没有他国的货币危机,这个国家原本是不会发生危机的。
乘数论:乘数论是凯恩斯主义在国际收支领域的延伸,它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
国际收支理论总结
国际收支理论总结1.物价—铸币流动机制物价—铸币流动机制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即MV=PQ,式中M为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Q为实物产量。
在金本位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黄金外流、货币供应量减少,国内物价下跌,而物价的下跌会使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这有利于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黄金外流减少,直至国际收支平衡,国内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达到新的均衡,黄金外流停止。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国内物价上升,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减弱,这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于是国际收支顺差开始减少,黄金内流减少,直至国际收支平衡,国内货币供给和物价水平达到新的均衡,黄金内流停止。
评价:物价—铸币流动机制关于国际收支自动平衡的理论,否定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只有维持贸易顺差,才能保持财富积累的观点,也消除了各国关于贸易逆差会导致黄金永久外流的恐惧。
缺陷:1.该理论只适用于金本位制,一旦离开了金本位制或各国不遵守金本位制下的规则,则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后,黄金不会自动回流;2.该理论没有考虑进出口商品的弹性问题,而是默认进出口商品有充分弹性,这是不现实的;3.该机制是以自由贸易为前提的,而贸易保护主义经常性的存在,该理论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2.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弹性分析法主要研究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
它的基本精神是: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
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的贸易收支可以表示为:TB=X×P x−M×(eP m)由该式可以看出,贸易收支差额TB的变化均取决于e、X、M的变动幅度对比:如果出口数量上升加进口数量下降的幅度大于汇率值的上升,那么一国货币的贬值将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如果出口数量上升加进口数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汇率值的上升,那么一国货币的贬值将会恶化贸易收支状况。
第10章_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1)海勒(H. R. Heller)模型 海勒是最早运用成本收益法分析国际储备
需求的西方经济学家,1966年,海勒在《适度国 际储备》一文中构建了储备需求模型。
海勒模型评述: (1)优点:海勒将成本收益法引入国际储备
的研究,标志着这一项研究工作的重大进步。 (2)缺陷:模型没有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3.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
乘数论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
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由开放经济条件下凯恩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乘数论的基本
表达式:
B
X
M0
m 1c
m
(C0
I
G
X
M0)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
收支政策,而出口除了对收入增加具有乘数作用外还可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大致理解和掌握一些最 新的金融理论和发展动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 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资本流 动理论、国际货币危机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与发 展理论等。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节 汇率制度理论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五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
这是一种汇率可以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汇 率体系,政府有义务维持钉住水平或平价,钉住 水平的变化是缓慢的。实行蠕动钉住汇率的国家 可以采用有规则的汇率变化,中和过度的国内通 货膨胀导致的外部影响,隔绝输入型通货膨胀对 本国的影响,促进支付调整。
在这种体系下,汇率按频繁而又确切的时间 间隔,如按月,以预先声明的数量或百分比作小 的变动,直到达到均衡为止。应用蠕动钉住汇率 的国家必须决定汇率变更的频率和数量以及准许 浮动的范围,这种汇率制度最适合于面临现实冲 击和不同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选择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
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他在1752年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
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
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
其中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和A?勒纳(A.Lerner)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和梅茨勒(L.Metzler)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吸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
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而且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6.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1937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
(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国际收支理论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
第一,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不存在大量失业;
第二,没有国际资本流动;
第三,各国都必须遵守金本位制的货币纪律;
第四,各国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国际收支调节弹性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⑴ 古典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失效 金本位制度崩溃后,在纸币流通制度下,古典 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去了赖以运转的客观条 件。一战和30年代大危机后,国内充分就业和 工资、物价具有弹性等前提条件消失,西方国 家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 破产,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受到限制,也使古 典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失去效用。
Q1
当E m >0 时,本币贬值后国内进口需求下降。 在假定贸易商品供给弹性为无穷大的条件下,以外国货 币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不变,但由于进口量下降了,本国的 外汇支出会小于贬值前的外汇支出。
PXF : 以 PmF
外 币 标 价 的 进 口 商 品 价 格 水 平
D0m
D1m B
PmF0
A
Sm
0
Q1
- E m %×rPFmM; 而因本币价格上升而引起的进口本币支出变动为: 1%×rPFmM; 整理为(1- E m ) % ×rPFmM
综合进出口收支的变动,可得:
△B = E x % Px X - (1- E m ) % r PFm M
显然,如果E x Px X> (1- E m )rPFm M,那么国际收支 就会由于货币贬值而改善;反之,则会恶化。 前面已假定贬值前国际收支是均衡的,即PxX=rPFmM, 所以如果: E x % > (1- E m ) % 或 Ex+Em>1 那么货币贬值将善国际收支中的贸易收支差额。 这就是所谓“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本币贬值能够带来 国际收支改善的必要条件。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理论
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理论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见下页)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需求调节政策 (1)支出增减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
财政政策:收入、支出、公债
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理论
进口增加 出口减少
本国商品相对 价格上升
国际收 支赤字
国际收 支盈余
出口减少 进口增加
价格上升
货币供给 量上升
图1.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 机制
黄金内流
黄金输出
本币下跌 逆差
银行准备金下跌
出口增加 顺差
本币上升
进口增加 银行准备金增加
黄金输入
物价与现金流动机制 流程图 国际收支逆差 黄金外流 通货紧缩 物价下跌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国际收支平衡
2.蒙代尔的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R.Mundell)认为,每一个工具应合理地被指派给一个目标。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
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货币政策 ——外部均衡目标 财政政策——内部均衡目标 四、内外均衡政策搭配
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理论 1.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模型 见下图:
结果:贸易收支改善
例3: Em + Ex = 0.4 + 0.5 = 0.9
相对价格 数量变动 差额
进口 +10% 出口 0 合计
-4% 5%
支出6% 收入5% -1%
结果:贸易收支恶化
4. 货币贬值对贬值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物价指数与进口商品物价指数之比。比值下降,表示贸易条件恶化,同样数 量的出口商品所能买到的进口商品较少。贬值的贸易条件与供给需求弹性有密切的关系。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即ME=X,则
dB dE
X E2
[1 x
m]
若 x m 1,则有dB/dE>0,贸易收支会因 本币贬值而得到(dé dào)改善;
若 x m 1 ,则有dB/dE=0,贸易收支状况 保持不变;
若 x m 1 ,则有dB/dE<0,贸易收支会因 本币贬值趋于恶化。
第十六页,共54页。
第十九页,共54页。
J曲线(qūxiàn)效应
本币贬值后的一段时间内,贸易收支不仅没有获得(huòdé)改
善,反而进一步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入才会增加, 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为J曲线效应。
贸易 差额 B
顺差
t0 t1
t2
逆差
t0实行本币贬值,贬值并没 有马上(mǎshàng)引起该国
罗宾逊—梅茨勒条件(tiáojiàn)
梅茨勒放弃了供给无穷大的假定,在充分就 业的情况下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màoyì)收 支和国际收支的影响。
他不仅分析了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还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xm (x m 1) xm ( x m 1) 0 ( x x )(m m )
假定(jiǎdìng)条件
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无穷大; 不考虑资本流动,国际收入等于贸易收支; 假定收入、偏好等其他条件不变,只探讨汇率变化
(biànhuà)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第十三页,共54页。
马歇尔—勒纳条件(tiáojiàn)
国际收支余额: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收支危机开始频频爆发,货 币危机理论迅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第四页,共54页。
1 价格(jiàgé)—铸币流动机制理 论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政府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理论依据。
西方对于国际收支问题关注和研究的历史可以说同资本主义历史一样长久,虽然历代经济学家对国际收支理论进行着不懈的研究和拓展,并且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收支理论体系的逐渐形成,先后出现了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但是,客观地说,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各国丰富多彩的国际收支实践。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它们的工作重心从“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转移到“解决全球国际收支严重失衡和国际债务危机”上,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很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也很复杂,除了一般性的原因外,不同国家其国际收支问题也会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前现有的任何一种国际收支理论都只是对国际收支实践提供某一角度或某一侧面的解说,都不足以充分解释和回答各类国家各种性质的国际收支问题,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除了对原有国际收支理论流派进行综合和进一步发展外,大量研究开始具体深入地考察不同类型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经验。
本文作为一篇理论综述文献,主要对国际收支理论的主流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对整个国际收支理论体系中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进行介绍。
第一部分国际收支理论的演进脉络国际收支理论是研究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方式的理论。
虽然西方学者早在15世纪就开始关注国际收支问题,但较为严谨、系统的国际收支理论产生历史并不长。
始于重商主义的相当长时间里,国际收支问题都是从属于国际贸易学说被加以研究,而国际收支理论从国际贸易理论中独立出来,得以繁荣发展并逐渐形成理论体系则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收支的内涵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充;相关学科发展和不同经济学派交替盛行对国际收支研究的视角、分析方法和观点都产生了重大而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连接一国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纽带,国际收支平衡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其均衡的调节政策及政策配合日益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这些都推动着国际收支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完整)国际金融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广义外汇泛指一国拥有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或证券,如纸币和铸币、存款凭证、票据、银行卡、股票、债券等.狭义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包括外币存款、外币票据、外币银行卡等.2.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或外汇牌价,是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相对价格.3。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4。
货币危机: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汇率稳定失去信心,在外汇市场集中抛售该国货币,由此导致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货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市场持续动荡等。
5.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即(Dx+Dm)〉1 (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6。
货币自由兑换: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某一货币区的居民,不受官方限制地将所持有的本国货币兑换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用于国际支付或作为资产持有.7。
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8.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9。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其数量多少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币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10.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的一种形式,是指政府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之间可以以固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的汇率制度.11。
米德冲突: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12.特里芬两难: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是由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二、简答1。
国际收支理论
2、弹性论的假定条件 1.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无穷大; 2. 假定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3. 假定其他条件(如收入、偏好等)不变,只探讨汇率变化对贸易 收支的影响。 推导过程见国际金融附录
x m 1
3 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 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 1
三、国际收支乘数论 在20世纪30和40年代,以哈罗德(R.F.Harrod)、劳埃德· 梅茨勒 (Laoyd Metzler)、弗里茨· 马克鲁普(Fritz Machlup)等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运用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揭示了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 以此形成了国际收支的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 (一)假定条件 1. 假定非充分就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进出口的变动与收入的变 动不会改变价格水平。 2. 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贸易差额就是国际收支差额。 3. 假定汇率、价格、工资、利率等变量保持不变,只考虑国际收支 的收入调节机制。
x m
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收入(美元)的影响
出口的 国内单 价 人民币 贬值前 贬值情 况一 贬值情 况二 7 汇价 出口的 美元单 价 1 出口数量 出口的 美元收 入 10000 10000 价格变动 出口 率(%) 数量 变动 率 ---
1:7
7
1:8
10%
在短期内,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收支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以 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 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 年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型,被称为J 曲线效应。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的弹性理论
马歇尔-勒纳条件
1937年,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了弹性分析法。该理论认为国际收支不是自动调节的,主 张政府通过汇率变动来改善一国国际收支,井详细分析了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马歇尔—勒纳条件”:其前提假设是:
1、只考虑两个国家利两种商品; 2、采用局部分析方法,只考虑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而不考虑贬值对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其他因素的 影响; 3、假定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国际贸易;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吸收理论推进了弹性理论关于贬值效应的研究, 同时又指出,不能仅仅用贬值作为应付国际收支逆 差的工具,而要把贬值与通货紧缩相结合。贬值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即国内外需求在国内外产量间 的配置与国际收支均衡一致,通货紧缩是为了使国 内总需求与国内总供给相适应。吸收理论还提出了 支出转向和支出减少政策等政策主张。
贸易条件效应
货币贬值将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
亚历山大把贬值对于贸易差额的贸易条件效应分为通 过价格效应的最初效应,以及通过收入引致的吸收变化的 第二级效应。
他认为,货币贬值的正常后更是:贬值国贸易条件的 恶化,导致它的国际收支最初恶化 (t),其数量等于贸易 条件恶化相联系的实际收人的减少,即最初效应等于贸易 差额和实际收入的等量与同步减少。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 的第二级效应,即收入引致的吸收变化(at),将取决于吸 收的边际倾向,这一效应或者加强,或者减少货币贬值对 贸易差额的最初效应。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为:(t-at) 或(1-a)t。假设t为负,a<1,则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贸易 差额恶化。只有a>l时,贸易条件恶化才会改善外贸差额。
以A代表国内吸收(国内总支出),则A=C+I+G。 代入得,B=Y-A (18.11)
第1章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
(三)乘数分析法的政策含义及评述
乘数分析法的政策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1)一
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收支。当一国 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当局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 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减少,从而减少进口 支出,改善国际收支;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时, 当局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使国民收 入增加,从而增加进口支出,使国际收支盈余减少。 (2)本国货币贬值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进出口商品 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也受到两国进口乘数的影 响,乘数分析法表明,贬值效果的实现比马歇尔— 勒纳条件要求的更高,贬值改善贸易逆差的可能性 更小。
FM X
dM dX F dF dF M
x
F X
dX dF
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同理,括号里的第二项为进口需求弹性,记为
m,由于本币贬值对进口影响的方向与出口相 dX 反,若 dF 取正值,则 dM dF 取负值,所以有:
m
dB dF
F dM M dF
件,即指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如果一国进出口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该国货币贬 值会带来贸易收支帐户的改善。因此,马歇 尔—勒纳条件是指通过贬值本币实现贸易账户 净差额增加的必要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与m虽然是进出口需求弹性, 但汇率的变化只有通过价格的变动才能作用于 进出口,所以,进出口需求弹性实质是价格需 求弹性的一种表示形式。另外,商品和劳务对 汇率的变动有相同反映,所以,将贸易账户B 换成经常账户CA,该条件仍然成立。
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将两个字母代入模型,则模型变为:
M ( x m 1)
条件是大于0,而只有使+m-1大于0,才能使 dB dF 大于0。所以: +m >1
国际经济学教程(第三版)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三节 乘数论
一、乘数论的提出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给经济学带来了重大 的变革。在国际收支领域,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直接否定了 萨伊定律,进而否定了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引发了国际 收支理论的一次飞跃。40年代,以哈罗德(R.F.Harrod )、劳埃德·梅茨勒(Laoyd Metzler)、弗里茨·马克卢普 (Fritz Machlup)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运用凯恩斯主义 经济学的理论揭示了国际收支的收入调节机制,以此形成 了国际收支的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又称为 收入分析法。
二、弹性论的主要内容
• 弹性分析法研究的是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 汇率变动对一国国际收支由失衡状态调整 到均衡状态的作用。其核心是研究货币贬 值、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改变后,进出口 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如果要使贸易差额 得到改善,需要满足何种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 εx+εm>1 公式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是否能 够改善一国国际收B 支X M状况,将最终取决于本国对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
三、对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评价 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最早对国际收
支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为国际收支 研究确定了基本内容和结构框架,成为后来国际收支调 节理论的渊源。“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当然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也存在明显的 局限性。
四、对弹性论的评价
• 弹性分析法是在国际金本位崩溃及20世纪 30年代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 弹性分析法基于当时的经济现实,从分析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入手,揭示 了贬值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纠正了贬 值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的片面看法,成为 现代国际收支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际收支的乘数论
国际收支的乘数论
国际收支的乘数论指的是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所产生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变动时,其国际收支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乘数效应。
这种乘数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国际收支的乘数效应会对国家的就业和生产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增加时,将会促进该国的生产和就业。
相反的,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增加,则可能对该国的生产和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国际收支的乘数效应会对国家的货币政策和汇率产生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增加时,将会导致该国的货币升值,反之则可能导致货币贬值。
这些变动可能会影响到该国的经济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
因此,国际收支的乘数效应对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至关重要。
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国际收支乘数效应,以制定合适的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同时,企业和投资者也需要了解国际收支乘数效应,以更好地规划其业务和投资策略。
- 1 -。
国际收支理论_3_乘数论
乘数论(Gandolfo,8.1-8.2), 南开8.2)30、40年代发展出的理论假设:Exchange rate fixed 。
只考虑收入变化(及其导致的支出变化)对BOP 平衡的影响。
凯恩斯风格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里用了Gandolfo 的式子,但是用了南开的notation )10,0<<+=c cy C C10,0<<+=h hy I I10,0<<+=m my M M0x x =M X I C y -++=以上式子具体解释见Gandolfo(1)由以上可以推出)(1100M X G I C m c Y -++++-=(1)Y :国民收入; c :边际消费倾向;m :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消费;I :投资; G :政府购买支出;X:出口;自主性进口。
0C 0M 乘数m c +-11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乘数,但仍大于 1.因此,无论,I ,G ,的变化都会带来Y 的多倍变化。
0C 0M X -由于↑会增加收入Y ,刺激经济,可能导致以下政策建议: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以刺激经济。
这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0M X -(2)),利用前面的式子(1),得到(0mY M X M X B --=-=)(10000M X G I C mc m M X mY M X B -++++---=--= =)(1)(1100G I C mc m M X m c c +++---+-- 0C ,I ,G , ↑会导致B↓, X ↑导致B ↑, ↑导致B↓0MImplication:可以通过减少,I ,G ,、增加X ,来改善国际收支,增加贸易盈余。
反之,可以用相反政策来减少盈余。
0C 0M(3)出口和自主性进口除了引起国际收支的直接变动,也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导致国际收支的进一步变动。
比如:X 上升了Y ↑⇒进口上升(by X ∆⇒X mc m ∆+-1),因此,最后的国际收支B 的总的变化会小于一开始的进口上升值:X X m c c ∆<∆+--11(4)还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效果,比如以上分析没有考虑本国政策对外国经济的影响。
乘数论国际贸易学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3.3一、基本模型及主要观点马克勒普、哈罗德等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动在国际收支调节中的作用。
二、收入乘数假定式中:消费C=C 0+cY投资I=I 0政府支出G=G 0出口X=X 0 ,且X 0是外生变量进口M=M 0+ mY在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恒等式:Y=C+I+G+X -M11+c m=++++Y c m C I G X M 11(00000)二、收入乘数——小国开放经济的对外贸易乘数=++++Yc m C I G X M1 1(00000)二、收入乘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收入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化也会通过乘数效应改变进口规模,进而影响国际收支•三、乘数效应认为进口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增减,因此贸易差额必然受到国民收入的影响。
研究在不考虑国际间资本流动的情况下,收入变动如何影响国际收支。
❖假定前提•价格水平保持不变•不考虑资本流动和非贸易收支,即贸易收支等于国际收支;•国内经济在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况下运转,供给具有完全弹性;=+B X M mY 0()•国际收支中的乘数效应1.收入效应2. 乘数效应三、乘数效应=+B X M mY 0()•三、乘数论——收入效应采用支出增减政策(货币或财政政策)可以实现•三、乘数论——乘数效应边际进口倾向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开放度同等规模收入变动情况下引起的国际收支差额变化取决于乘数——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四、评述❖一国可以在贸易顺差,且又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货币政策来增加本国的收入流量;❖在贸易逆差且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或提高边际进口倾向来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同时达到增加本国国民收入流量的目的改变乘数•四、评述11❖国可以在贸易顺差,且又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货币政策来增加本国的收入流量;❖在贸易逆差且存在失业资源的情况下,通过采取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或提高边际进口倾向来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同时达到增加本国国民收入流量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数论(Gandolfo,8.1-8.2), 南开8.2)
30、40年代发展出的理论
假设:Exchange rate fixed 。
只考虑收入变化(及其导致的支出变化)对BOP 平衡的影响。
凯恩斯风格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这里用了Gandolfo 的式子,但是用了南开的notation )
10,0<<+=c cy C C
10,0<<+=h hy I I
10,0<<+=m my M M
0x x =
M X I C y -++=
以上式子具体解释见Gandolfo
(1)由以上可以推出
)(1100M X G I C m c Y -++++-=
(1)
Y :国民收入; c :边际消费倾向;m :边际进口倾向;:自主性消费;I :投
资; G :政府购买支出;X:出口;自主性进口。
0C 0M 乘数m c +-11
小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乘数,但仍大于 1.因此,无论,I ,G ,
的变化都会带来Y 的多倍变化。
0C 0M X -由于↑会增加收入Y ,刺激经济,可能导致以下政策建议:鼓励出口、
抑制进口,以刺激经济。
这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0M X -
(2)),利用前面的式子(1),得到
(0mY M X M X B --=-=)(10000M X G I C m
c m M X mY M X B -++++---=--= =
)(1)(1100G I C m
c m M X m c c +++---+-- 0C ,I ,G , ↑会导致B↓, X ↑导致B ↑, ↑导致B↓
0M
Implication:可以通过减少,I ,G ,、增加X ,来改善国际收支,增加贸
易盈余。
反之,可以用相反政策来减少盈余。
0C 0M
(3)出口和自主性进口除了引起国际收支的直接变动,也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化导致国际收支的进一步变动。
比如:X 上升了Y ↑⇒进口上升(by X ∆⇒X m
c m ∆+-1),因此,最后的国际收支B 的总的变化会小于一开始的进口上升值:
X X m c c ∆<∆+--11
(4)还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效果,比如以上分析没有考虑本国政策对外国经济的影响。
可以加上对于外国从本国进口的影响
例:A 国出口增加,可能导致B 国进口增加,B 国相似产品卖不出去,生产减少,导致收入减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从A 国进口的商品。
(因此贸易乘数会变小,也就是对本国BOP 的影响倍数会比上面式子中的小。
)
0M X -
(5)几个主要缺点:
1)假设非充分就业,忽视价格变量(比如价格和汇率)的作用。
如果已经充分就业,需求上升一般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不是产量上升。
2)没有考虑资本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