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计准则FIN46

合集下载

关于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

关于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

关于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引言会计是管理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的过程,这个系统需要准确、可靠地收集、记录和编制企业的各种经济交易和活动的财务信息。

在企业的各种管理决策中,会计信息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性、真实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成本会计准则和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围绕着美国的成本会计准则进行探讨,对于其他国家的会计体系也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

美国成本会计的起源美国成本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美国的工业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大量的制造业企业涌现出来,这为成本会计的发展提供了 fertile ground。

因为管理者需要了解哪些成本是对企业有益的,哪些成本是浪费的,以便进行改善,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利润。

于是,成本会计应运而生,成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所需的信息支持。

美国成本会计的经典体系在美国的成本会计体系中,经典的方法有两种:作业成本法和作业顺序法。

在这两种方法中,成本对象均为作业或作业原材料。

在作业成本法中,企业首先将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个作业,每一个作业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包括直接物料费用、直接劳动费用、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被分配到每个作业上,从而形成作业成本。

而作业的成本又可以进一步分配到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上,以计算每个商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作业顺序法中,成本对象为生产序列,序列中的每个单位都经过若干个生产过程,从而形成对应的生产成本。

基于生产序列,可以分析生产活动的效果,以便调整生产计划。

以上方法都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系统,对于企业的成本、效率和效益进行精确计算,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

针对性成本会计除了上述经典的成本会计方法,美国的成本会计也注重个性化的财务管理。

针对性成本会计就是这类财务管理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企业或行业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

在具体的针对性成本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根据特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及其相应的费用组成,设计适当的成本管理方案。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变得越来越普遍。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会计准则。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会计准则也备受关注。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GAAP)是美国公司财务报告准备和披露的基础。

USGAAP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和发布的会计准则体系。

USGAAP的目标是提供准确、可比和透明的财务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USGAAP在具体的会计处理方面有着详细的规定。

首先,在确认收入方面,USGAAP要求收入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才能被确认,如交易的发生、价格的可计量性以及收入的收取的可收回性。

此外,对于长期合同或多期交易,USGAAP还规定了如何将收入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

其次,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方面,USGAAP提供了一套标准,以确保资产和负债的准确计量。

例如,USGAAP要求企业根据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进行估值,并披露相关信息。

此外,USGAAP还规定了如何计量不同类型的资产,如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和无形资产等。

此外,USGAAP还对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使用的会计政策进行了规范。

USGAAP要求企业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充分的披露。

这样可以保证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可比,并减少主观性的影响。

USGAAP还规定了财务报告的格式要求。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等。

USGAAP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格式和顺序进行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注释和披露。

这样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在财务报告的审核和审计方面,USGAAP也有相关的要求。

USGAAP要求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过独立审计师的审核和意见表达。

这样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需要注意的是,USGAAP是仅适用于美国境内注册的公司。

对于在美国以外注册的公司,其通常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进行财务报告。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

中美会计准则对比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以下是对比这两种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的详细分析。

1.会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根据企业类型和所有者的不同设立了不同的会计规范。

主要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非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各类企业,而非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政府、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

而美国会计准则体系主要由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组成,适用范围广泛,几乎适用于所有美国上市公司以及其他非上市公司。

2.会计报告3.合并财务报表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控制关系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股权拥有比例和投票权的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合并,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合并方法。

4.会计估计中国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公允价值和成本法计量资产和负债,但在处理不确定性较大的事项时一般更偏向于成本法。

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公允价值计量一些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要求企业在出售资产或进行减值测试时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

5.相关方交易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披露,并要求根据认可度、披露控制和经济责任进行相关方关系分类。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具体的披露,并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进行关联方交易的审计。

6.收入确认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实现交易收益的可能性有很高,且收入的计量可靠时确认营业收入。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交易发生时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确认营业收入,并设立了一系列准则和指南来规范收入确认的具体情况。

7.净利润计算中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杰出”或特殊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以及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

而美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计算净利润时排除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并设立了更具体的准则和指南来规范这些调整项目的处理。

以上仅是中国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的一些主要区别,除了以上提到的点,还有很多其他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的会计体系、市场环境和企业经营特点。

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US 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缩写,指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主要为美国公司或华尔街上市公司所采用。

它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会计师协会(AP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意见书》和《公报》中所规定的会计准则、方法和程序所组成的。

US GAAP是一套官方的权威性的标准组合,是企业会计人员记录、汇总会计数据和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也是审计人员审核企业会计报表的依据。

US GAAP等效于IAS[国际会计标准]会计准则的制订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依靠民间会计团体进行的。

第一个介入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民间机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AIA)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简称CAP),它从1939年到1959年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s)。

1959年,CAP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取代,从1962年到1973年共发布了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4份公告。

APB建立后,曾试图克服CAP在准则制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令人失望的是,这种愿望未曾得以实现。

1971年,由于各界对会计准则制订工作日益增长的不满,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准则制订了两个调研组进行审查。

其中,惠特调研组(Wheat Study Group)于1972年提出的《制订财务会计准则》的报告,导致了三个新机构的诞生:(1)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负责制订会计准则;(2)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简称FAF),负责任命委员会成员和筹集经费;(3)财务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负责提供咨询及有关服务。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转换及评析70675」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转换及评析70675」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转换及评析70675」美国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制定和发行。

它是美国企业和其他组织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必须遵循的准则体系。

转换和评析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是一个关键的话题,下面将对此进行探讨。

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和公允:美国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按照公认的原则和适当的方法计量和记录其各项财务事项,不得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2.一致性和可比性:美国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一致性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保持连续性,即在不同会计期间使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

可比性要求财务报表能够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正确的决策。

3.经济实质:美国会计准则注重经济实质而不仅仅看外在的法律形式。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经济交易的经济本质而不是表面上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处理。

4.谨慎性:美国会计准则强调谨慎性原则,即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有适当的保守性。

这意味着企业应该对可能的风险和损失保持警惕,并及时计提相应准备金。

尽管美国会计准则有其优势,但它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由于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的过程相对复杂和耗时,可能导致准则与市场和商业实践脱节。

其次,虽然美国会计准则是全球最广泛接受的会计准则之一,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这给跨国企业的财务报告和比较带来了困难。

此外,由于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美国会计准则也需要不断更新和适应新的业务模式和交易结构。

总体而言,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框架,用于企业编制财务报表并提供有用的信息。

然而,随着全球商业的持续发展和变化,进一步加强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合作变得愈加重要。

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

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

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解析及启示简介成本会计是一种管理会计,它着重于提高公司的成本效益和利润,以实现公司长期的财务稳定。

在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业和行业领域,尤其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

本文将主要介绍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的概念和相关规范,并探讨其对业务绩效和会计报告的启示及影响。

成本会计的定义与目的成本会计是指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系统记录、分类、汇总和分析的过程。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衡量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从而帮助公司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利润。

成本会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成本记录:记录和记录成本相关的所有活动和交易。

2.成本归集:将项目中的所有成本元素按照特定的分类方法进行汇总。

3.成本分配:将总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中。

以上三个方面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由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ASB)制定和发布。

它是一系列的规范、原则和指南,旨在帮助企业计算和报告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

美国成本会计准则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成本计算原则:准确计算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是成本会计的核心工作。

美国成本会计准则规定了计算成本的方法和原则,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被预估为一定数量和一定成本的标准。

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发生记录来计算成本。

2.成本元素:成本元素是指组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各个元素,包括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3.成本分类:成本分类是指将成本元素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和汇总。

在成本会计中,成本通常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例如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不直接相关的成本,例如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4.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指将总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项目中,以便计算和报告各个项目的成本和利润。

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

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US GAAP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缩写,指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主要为美国公司或华尔街上市公司所采用。

它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会计师协会(APB)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意见书》和《公报》中所规定的会计准则、方法和程序所组成的。

US GAAP是一套官方的权威性的标准组合,是企业会计人员记录、汇总会计数据和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也是审计人员审核企业会计报表的依据。

US GAAP等效于IAS[国际会计标准]会计准则的制订美国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依靠民间会计团体进行的。

第一个介入会计准则制订工作的民间机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AIA)所属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简称CAP),它从1939年到1959年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报》(Accounting Research Bulletins)。

1959年,CAP被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les Board,简称APB)取代,从1962年到1973年共发布了31份《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APB Opinions)和4份公告。

APB建立后,曾试图克服CAP在准则制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令人失望的是,这种愿望未曾得以实现。

1971年,由于各界对会计准则制订工作日益增长的不满,促使美国注册会计师准则制订了两个调研组进行审查。

其中,惠特调研组(Wheat Study Group)于1972年提出的《制订财务会计准则》的报告,导致了三个新机构的诞生:(1)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FASB),负责制订会计准则;(2)财务会计基金会(Financial Accounting Foundation,简称FAF),负责任命委员会成员和筹集经费;(3)财务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dvisory Council),负责提供咨询及有关服务。

VIE-可变利益实体

VIE-可变利益实体
vie是英语单词,也是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和越南的缩写。可变利益实体是为企业所拥有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来源,但是企业本身对此利益实体并无完全的控制权,此利益实体系指合法经营的公司、企业或投资。
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VIEs):为企业所拥有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来源,但是企业本身对此利益实体并无完全的控制权,此利益实体系指合法经营的公司、企业或投资。
一、公司的创始人或是与之相关的管理团队设置一个离岸公司,比如在维京群岛(BVI)或是开曼群岛。
二、该公司与VC、PE及其他的股东, 再共同成立一个公司(通常是开曼),作为上市的主体。
三、上市公司的主体再在香港设立一个壳公司,并持有该香港公司100%的股权。
四、香港公司再设立一个或多个境内全资子公司(WFOE)
4、控制风险:由于是协议控制关系,上市公司对VIEs没有控股权,可能存在经营上无法参与或公司控制经营管理的问题。
3、税务风险:VIE结构的公司将会涉及大量的关联交易以及反避税的问题,也有可能在股息分配上存在税收方面的风险。比如新浪就在其年报中披露,上市的壳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在中国内地,如果非中国运营的境外壳公司需要现金,只能依赖于VIEs向其协议控制方,及境内注册公司的分配的股息。壳公司并不能保证在现有的结构下获得持续的股息分配。
设置这样的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大的金融机构通过‘孤儿’公司控制表外资产,却能把大量的风险和收益隐藏。FIN46条可以保证,至少有一家机构会把这样的表外资产并入报表
2007年11月,花旗集团惊爆出的11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其中有很多来源于之前隐藏着的250亿美元表外资产
VIE结构 : 中国互联网公司大多因为接受境外融资而成为“外资公司”,但很多牌照只能由内资公司持有,MIIT就明确规定ICP是内资公司才能拥有的,所以这些公司往往成立由内地自然人控股的内资公司持有经营牌照,用另外的合约来规定持有牌照的内资公司与外资公司的关系。后来这一结构被推而广之,应用许多非互联网赴美上市的公司中。 这些公司通常的做法是: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精简版)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精简版)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美国会计准则制定近期频发的美国财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理论界对会计准则制定是以基本会计原则还是以具体会计准则为导向的争论。

在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史上,曾经采取过“假设—原则”的制定模式,如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酝酿由规则导向转为原则导向的准则制定模式的变革。

会计原则、会计规则与公认会计原则的关系如何,两种导向模式曾经对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对上述问题的理解能使我们更好地从这场变革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一、会计原则与会计规则的区别与联系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均为会计理论的基础概念,准确把握二者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是理解两种准则制定模式的前提。

1、区别二者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其含义不同:会计原则从广义看是指处理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范观念和规则。

从理论上说,会计实务中应该有一些原则可用来指导会计方法、程序或有关准则,这些原则通常被称为基本会计原则。

亨利·伍奥克在《会计理论》一书中将会计原则分为输入导向性原则和输出导向性原则,输入导向性原则包括通用业务规则如收入确认原则、配比原则和限制性规则如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输出导向性原则包括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会计规则指处理某项会计业务的操作规则。

它是依据会计原则制定的。

会计程序也是依据会计原则制定的,其中包括记录、分类、汇总、分析等。

从性质上看,会计规则介于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方法之间。

从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关系来看:会计原则是根据会计假设和会计概念引申出来的,它与会计概念,会计假设和会计目标共同构成了会计理论的内容,对会计实务及会计准则的制定起指导作用。

会计规则来源于会计理论,在具体运用中更贴近会计实务的范畴。

会计规则所涉及的范围要窄于会计原则,具体的会计规则是针对实务中某项具体业务而言的,对其他业务缺乏普遍适用性。

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以上的区别表明,以会计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体现了会计研究基本方法的演绎法,而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是归纳法的应用结果。

美国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启示

美国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启示

美国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启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日益频繁,这也促使了全球会计准则的进一步统一和标准化。

而在全球范围内颇受关注的会计准则之一便是美国会计准则,又称美国通用会计原则(US GAAP)。

那么美国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准则有着怎样的启示呢?本文将就此一一论述。

一、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法公允价值的概念虽然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已有所涉及,但相较于美国会计准则的强调,实际运用上仍然有一定的不足。

而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原则。

公允价值计量法是指一种按市场价格或者合理估价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方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允许公司将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损失及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从而更准确地表达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

二、强调准确记录财务信息财务记录对于企业经营是至关重要的。

而美国会计准则对于财务信息的准确记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关于现金流量表的规定,强调了企业应该记录所有的现金流量,并对其中的投资、筹资和运营活动进行分类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更加清晰地体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公司管理层进行更加准确的决策。

三、强调全面租赁信息披露租赁业务对于许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对于租赁信息的披露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种规定可以提高公司和投资者对于租赁业务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识别度,避免企业“隐瞒”租赁业务的问题,并且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租赁业务的风险。

四、强调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

然而,在我国会计体系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尚不明确。

而在美国会计准则中,对于内部控制有着更加明确的规定。

例如,美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进行内部控制评估,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种规定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总之,美国会计准则对于我国会计准则有着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VIE架构风波引发的思考

VIE架构风波引发的思考

Management经管空间0522012年7月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明显。

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不显著,直接打击了管理者重视员工培训的信心。

因此,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应根据培训对象岗位、层次及培训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在培训考核方式的创新上,必须让培训与具体岗位操作和绩效相结合,注重即期考核与长期考核相结合,个人绩效考核与企业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将员工企业培训记录和绩效考核记录分别归档,定期进行汇总审核,增强全员对企业培训及考核的重视程度,最大限度放大培训效应。

成功的培训成果转化将会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一个良好、积极的转化氛围是实现有效转化培训成果的前提条件,要保持培训过程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保持员工培训的持续性,管理者要注意全面搭建企业员工培训平台,将培训作为企业的制度来进行,与员工绩效考核相结合。

只有这样,企业的培训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效益的双赢。

VIE架构风波引发的思考暨南大学 徐红娟摘 要: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架构是中资概念股为避开行业限制到海外寻求上市的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

本文简要分析了VIE 架构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支付宝和新东方事件揭示了其存在的政策法律风险和不稳定性,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VIE架构 海外上市 协议控制 风险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c)-052-021 VIE及VIE架构的界定VIE 的英文全称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y ”,出自美国标准会计准则FIN46,意思是可变利益实体。

其中可变利益的意思是指所有权或其他利益将会随着VIE 实体的净资产的变化而变化。

在VIE 实体的架构下,投资者不是基于多数投票表决权而是通过协议来进行控制。

VIE 实体本身对实际或潜在的经济利益缺乏控制权,由主要受益人(Primary beneficiary)通过协议进行控制。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IN46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IN46

安然事件之后,特殊目的实体(SPE)被公众视为逃避税收和会计监管的工具。

客观来说,SPE并非都是做假的帮凶,这些实体原本是发起人用来分散或转移风险、降低融资成本以及合法避税的工具,但由于会计处理上存在着漏洞(尤其是没能纳入发起人的合并报表),这些实体才逐渐成为某些企业进行表外融资、隐藏债务的秘密武器。

由于SPE的权益投资比较低,这些实体不能根据一般的合并理论,在表决权资本的基础上予以合并。

长期以来,SPE的合并问题就成为困扰准则制定机构的一大难题。

2001年受安然事件的影响,原先由于压力而在2000年停止研究的SPE合并问题又提上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日程。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03年1月,FASB颁布了第46号解释函(FIN46)“可变利益实体的合并”(C onsolidationofVariableInterestEntities),对会计程序委员会(CAP)的第51号会计研究公报(ARB51)“合并财务报表”重新作出了解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解决了可变利益实体(V IE)的合并问题,从中也可看出美国会计标准制定开始由规则导向转向原则导向。

本文就此函内容作一简述,以期引起研究者关注。

FIN46的内容解读(一)概念上的创新。

1.可变利益实体的概念。

FIN46提出了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InterestEntities,VIE)概念,用以取代特殊目的实体(SPE)。

VIE是指根据FIN46规定需要合并的实体。

具体来说,VIE在设计上符合以下两个特征:(1)如果没有额外的附属财务支持,承担风险的权益投资不足以满足其经营活动的需要,即实体的权益投资等于或小于实体预期的损失。

承担风险的权益投资包括没有表决权的权益工具,但不包括那些没有显著地参与利润和损失分配的权益工具以及由本实体或其他参与人直接或间接地资助或提供支持的权益工具,也不包括发行的用以交换另一个可变利益实体次级利益的股票。

浅析特殊目的实体

浅析特殊目的实体

浅析特殊目的实体提要安然事件在国际金融界、会计界引起了极大轰动。

一家一年前市值高达800亿美元的公司竟在一夜之间申请破产保护。

特殊目的实体被认为是罪魁祸首,然而这些实体并非是做假的帮凶,但由于会计处理上存在着漏洞,它们逐渐成为某些企业进行表外融资、隐藏债务的秘密武器。

本文仅简介一下特殊目的实体。

一、SPE含义及特征特殊目的实体(简称SPE)是指发起人为了实现某一特殊目的(如进行租赁、完成资产证券化等)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这些实体可以由主要受益者设立,也可以由其他投资者设立。

一般的SPE只有一个主要受益者,他享有和承担该实体经营活动所引起的主要收益和风险,而其他参与者则只提供资金并按协议获得一定的报酬。

SPE具有不同于一般经营实体的特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资本结构特殊:SPE主要依靠大规模举债,发起人只有很少的权益投资甚至没有投资;(2)设立目的特殊:设立SPE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界定清楚的某个具体目标,随着目标的完成SPE也将随之解散,在其存续期间是否盈利并不重要;(3)经营活动特殊:SPE的活动仅限于设立时法律文件中约定的范围,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决策也根据协议或章程由实体自动做出,股东或合伙人不具有实质性的决策能力;(4)管理活动特殊:SPE一般没有全职雇员和独立管理层。

SPE的经营活动在设立的协议和章程中就预先规定了,但在法律和财务上仍是一个独立个体。

它具备独立财务记录、财务报表;资产产权明晰;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业务;作用是转移分散风险,实现低成本融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二、关于SPE合并准则的演变随着SPE数量的增多,类型的不断创新,SPE合并问题开始出现,引起了准则制定机构的重视。

根据人们对SPE合并问题上的观念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予合并阶段。

SPE出现伊始并未引起关注,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1959年发布的第51号会计研究公报(ARB51)“合并财务报表”成为指导报表合并的一般原则,ARB51要求财务利益受某一企业控制的子公司纳入企业的合并报表中,而且还规定了“非同质排除”,即如果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所从事的经济业务和商业活动在性质上不同,母公司不将该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引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US GAAP)是美国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准则体系。

这一准则体系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和发布。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目的是提供一套规范的会计准则,使企业能够准确、一致地报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本文将介绍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重要特点和应用范围。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特点1. 原则导向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以“概念导向的原则”为基础,强调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比性。

该准则体系的关键原则包括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

2. 全盘备考市场需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非常严格。

该准则体系充分考虑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需求,力求提供能够帮助用户做出明智决策的财务信息。

3. 历史成本原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

这意味着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将不考虑资产的市场价值,而是使用购买或建造时的成本进行计算。

4. 权贵利益保护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公开透明,充分保护了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FASB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和学术界,以确保准则体系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5. 与国际准则的互认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套准则体系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美国正在逐步与国际准则接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适用于以下主体:1. 美国上市公司美国上市公司必须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需要符合FASB的要求。

2. 非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通常可以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但也可以选择使用其他财务会计准则,例如税务会计准则。

3. 美国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美国政府机构和非盈利组织通常也需要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以便向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和透明的财务信息。

4.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在美国境内注册的子公司需要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以遵守美国相关法律法规。

VIE上市模式研究——以新东方为案例

VIE上市模式研究——以新东方为案例

VIE上市模式研究——以新东方为案例作者:常洪亮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8期常洪亮百度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在201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关于“鼓励民营企业海外上市(VIE)取消投资并购、资质发放等方面政策限制”的提案使得VIE这种海外上市模式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然而何为VIE模式、VIE模式为何如此重要,很多人并不了解。

VIEj即“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InterestEntity),是美国会计准则FIN46法案中关于被投资实体的一个术语,也称为“协议控制”,为企业所拥有的实际或潜在的经济来源,但是企业本身对此利益实体并无完全的控制权,此利益实体系指合法经营的公司、企业或投资。

它是我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一种模式,自2006年“红筹模式”被堵死后,我国绝大部分TMT企业通过此种模式走向了海外资本市场。

相比于海外直接IPO的高标准要求,VIE架构不仅要求“标准低”,而且绕开了产业投资的限制,加速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进程。

然而,VIE模式在我国政策、法律上还没有“名分”,没有对该模式进行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立法及规定,但是政府也保持了对该种模式赴海外上市的默认态度,因此,此种模式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一旦政策限制或是资本市场不承认这种模式,无论是对海外上市的企业还是股东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

一.VIE模式的诞生海外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块“圣地”,大家都渴望进入这块圣地,沐浴资本带来的“阳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海外上市的征程,越秀集团和粤海集团在香港的间接上市开启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序幕,此后,赴海外资本上市的中国企业络绎不绝,实践出了直接IPO和红筹上市两种途径。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企业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海外直接上市企业在财务上需满足企业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元人民币,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这些要求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TMT企业来说,无疑是高不可攀、望尘莫及的。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面临重大变革.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面临重大变革.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面临重大变革安然事件后,美国证券监管会计准则再度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

美国后安然时代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独审计监管模式、有关各方的会法律责任的改革动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21世纪世界会计审计准则和实务的发展方向。

鉴于安然事件后美国各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提出责难,加之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0xley Act,简称SOX法案)明确要求证券交管理委员会(sEC)就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财报告体系问题进行研究,并必须在一年内(即到2003年7月份)向国会提交研究报告。

在上述背景下,FASB于2002年10月21日发表一份题为《美国准则制定的原则基础法》(Principles-based Approachto U.S.Standards Setting)的征求意见稿,讨论了以规则为基础(Rule-based)的准则制定模式(以下简称RBA模式)存在的缺陷,描述了以原则为基础(Principles-based)的准则制定模式(以下简称PBA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现有会计准则的可能影响。

本文首先概括上述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然后简要地讨论PBA模式对会计、审计的潜在影响。

一、RBA模式的主要问题安然事件后,美国各方面对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深表怀疑:一是认为美国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过于详细、过于复杂,导致美国会计职业界很难跟上步伐,从而使会计准则的应用格外困难,成本高昂;二是规则驱动(rule-driven)式的应用指南导致会计准则太过详细和复杂,从而诱使人们从事围绕规则而构造交易但又不符合准则目的和精神金融和会工程(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engineering),以达到特定的会计结果。

FASB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会计准则的许多细节和复杂性均系需求驱动(demand-driven)。

美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

美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

美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说到美国的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嗯,这可不是个简单的话题,但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地方聊起。

股份支付,其实就是公司给员工发股票或者股票期权作为薪酬的一种方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说白了,就是公司不单单给你现金,而是给你一份公司未来的“希望”,也就是股权。

你能想象一下吗?你现在在为一个大公司工作,公司说:“嘿,你做得不错,给你一些股票,将来你也许能从中赚到钱!”这种待遇,不就是现代版的“做股东”的感觉吗?不过,问题来了,这种股份支付的东西怎么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呢?要知道,公司的账面上可不能随便乱写。

于是,美国有一套叫做“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东西,这套规则规定了公司怎么处理股份支付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公司给员工发股票期权,实际上员工是等到未来某个时点,才能行使这些权利,换句话说就是员工能在一段时间后,按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到股票。

而这种股票期权的价值如何计算,又该如何在财务报表里表现出来呢?这可不是小事。

大家要是随便来个估算,报表可是会出大问题的。

美国的会计准则里,特别是FAS 123R(别担心,简称这么一个数字代表一个具体准则),就专门规定了股份支付要怎么算。

这些准则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把股份支付的“价值”算出来。

举个例子,假设某公司给你发的股票期权,现在市场上价格是100美元,而公司允许你按50美元的价格购买。

这50美元的差价,按照准则,必须算成公司给你的一种薪酬。

如果你想象成现金的话,这就是公司额外给你的钱,但它不是直接给你的,而是通过股票这种形式来给。

所以,公司的财务报表得把这种价值都算在内。

更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股份支付不仅仅是给公司带来一些复杂的会计处理,还得考虑到股票市场的波动。

也就是说,这些股票的市场价格每天都在变化,这就像是坐过山车,一会儿涨,一会儿跌。

要是在股票价格大涨时,按照FAS 123R的规定,公司就得把更高的“薪酬价值”记入账上。

你看看,简直是买股票和发工资的结合体,真是双赢呢。

[转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转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转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学中财脑袋有点⼤。

原⽂地址: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别作者:叶落凌霄⼤晚上的,看了⼀篇好⽂,特别兴奋,就转来了。

看完满脑⼦都是这⼏个词⼉,操纵利润-利益输送-粉饰报表-盈余管理。

准则每年都会变⼀两条,这个是08⽼准则,仅具参考价值。

⾃⼰学的是US GAAP,⼀直以来看的报表都是⽤2006中国新会计准则,down下来的数据⾥很⼤部分⽤会计项⽬的都是旧准则,ACCA室友⼩朋友学的是IFRS,法国的会计准则⼜是另外⼀种(还不知道具体名字),这个世界真⼼拧巴。

Given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Current Capital Market, 我不觉得“转回”这东西有什么不好。

因为“转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益输送”,income smoothing不会造成机构&individual投资者变动,因此不会产⽣“利益输送”。

所以对我国会计准则对“转回”严谨⽽强制的规定⽆法理解,中国也不能盲⽬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第18条也没懂,GAAP可转债怎么处理的呢,准则上写得很纠结很暧昧。

求指导。

1.在存货成本的计算⽅法上, IFRS规定禁⽌使⽤后进先出法。

US GAAP规定可以采⽤后进先出法。

2.在存货减值的转回上, IFRS规定在满⾜⼀定的条件时﹐需予以转回。

US GAAP规定不可以转回。

3.在现⾦流量表中收取和⽀付利息的分类上, IFRS规定可包括在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的现⾦流量中。

US GAAP规定必须归类为经营活动。

4.在⼯⽐例⽆法确定的建造合同上,IFRS规定成本收回法。

US GAAP规定合同完⼯法。

5.在报告分部的基础上,IFRS规定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US GAAP规定根据公司内部向⾼层管理⼈员报告的信息组成进⾏划分﹐可以是也可以不是根据业务和地区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FIN 46 Implementation“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2Agenda•FIN 46 Overview •Planning the Project•Constructing a FIN 46 Concept 7 Cash Flow Model •Exhibit –Example FIN 46 Concept 7 Model©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Planning the Project“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4Overview•Two step process•First-determine whether entityshould be evaluated for consolidation using control criteria or not–Based on whether there is sufficient equity at risk and whether the equity has voting control–If so, the old voting control consolidation rules apply •Second-if the tests for consolidation based on control are not met–The entity is a VIE–SOP 78-9 is not applicable“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5Overview•For a VIE, the criteria for consolidation are totally different–Control is not a decisive factor in the analysis-forget everything you ever knew about who consolidates –Party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downside (if any) consolidates–If no downside majority holder then party with the majority of the upside (if any) consolidates–If no one has majority of upside or downside no one consolidates–Concept of upside and downside may be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your instincts suggest“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6VIE paragraph 5•Entity that, by design, has:–An equity investment at risk that is not sufficient (next 2pages) (5(a)), or–Equity investors do not have:Direct or indirect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5(b)(1)), Obligation to absorb expected entity losses (5(b)(2)), or Right to receive residual entity returns (5(b)(3))“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7Equity Investment at Risk paragraph 5(a)•Reported as equity in entity’s financial statements •Includes only equity that participatessignificantly in profits or losses, even if no voting rights (5(a)(1))•Does not include amounts:–Issued in exchange for subordinated interests in other VIEs (5(a)(2))–Provid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the entity or by other parties involved with the entity, unless provider is included in the same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5(a)(3))–Financ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by the entity or by other parties involved with the entity, unless financer is included in the same set of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5(a)(4))“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8Sufficient Equityparagraph 9•At least enough to absorb expected losses–Net expected losses on variable interests in specifiedassets and silos•Sufficiency demonstrated by showing that:–Entity can finance activities without additional subordinatedfinancial support (9(a)),–Entity has at least as much equity as other entities thathold similar amounts of similar quality assets, and operate with no additional subordinated financial support (9(b)), or –Investment exceeds expected entity losses based onreasonable quantitative evidence (9(c))•Third approach above predominates •The “10% rule” isn’t a rule“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9Decision-Making Ability paragraph 5(b)•The ability to make decisions tha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entity•As the equity’s decision-making ability declines, consolidation based on ownership of voting interests becomes less relevant•If non-equity holders have substantive participating rights, equity holders would not be considered to have decision-making ability •Protective rights held by non-equity holders would not, in-and-of-themselves, cause equity holders to be considered to not have decision-making ability•Judgment,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facts and circumstances, may need to be applied on a case-by-case basis“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0Excerpt from Interpretation 46A variable interest entity’s expected losses are the expected negative variability in the fair value of its net assets exclusive of variable interests. A variable interest entity’s expected residual returns are the expected positive variability in the fair value of its net assets exclusive of variable interests. Expected variability in the fair value of net assets includes expected variability results from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entity.“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1FIN 46 Implementation Process-What you need to know after you’ve read FIN 46Document and Group VIEs for analysisDevelop ModelFramework •Inputs •VariablesBuild Model •Test •DocumentAttest and ReportSee following slide for more detailSetup Project Team •Sponsor •Operations •Acctg/FIN •Legal •Acq/Disp •External Resources •External AuditorIdentify and Assess Entities with VIE Charac-teristicsManagement Oversight and ReviewCommunication and Issue Resolution“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2Project Team Members and RolesMemberRoleProject Sponsor Accounting/Finance Dept Legal DeptOps & Acquisition/Dispo-sition Dept External Resources External AuditorProject Leadership and Issue Resolution, typically, CFO, CAO, Controller or VP of Financial Reporting Provid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resources, along with model inputsProvide input and direction related to legal agreements and other contractual obligations Provide input and documentation to support key drivers of variability, other model inputs Provide process expertise, technical knowledge and/or resources to assist in documenting model inputs and variables and testingProvide technical expertise to assist in resolving issues and test client assertions“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3Key Model Drivers –Inputs and Variables•Group similar VIEs for evaluation •Inputs–Operational Info –Income Statement –Assets and Liabilities –Balance Sheet –Debt –Terms –Equity –Waterfall–Fee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Variables –Key Drivers by Industry Groups–What are the key drivers of variability–See following slide for examples by industry•Who are the VIE holders? (lenders, etc.)“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4Major Drivers of Variability by RE Industry GroupsHouse/ Land Value Site Improvement / Entitlement Cost IndustrialOperating Exps NOIRoom Rate Interest RateRenewal / Turnover Rate/SF Occupancy Cap Rate RetailMulti-FamilyOfficeHospitalityHomebuildersVariable ($ or %)©2004 Ernst & Young LLP. All rights reserved.This material is proprietary, confidential, and for internal use only.Unauthorized distribut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is program or its contents violates firm policy and copyright laws.Building a FIN 46 Model“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6FIN 46 Concept 7 ApproachX The fair value of a asse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determined by discounting the asset’s contractual cash flows at a rate that reflect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amount and timing of their collection X Concept 7 provides general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use of present value, and introduces the expected cash flow approach−Concept 7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as described above by projecting a distribution of multiple possible cash flowoutcomes based on explicit assumptions about the factors most likely to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entity’s results of operations or the fair value of its assets, and assigning a judgmental estimate of the likelihood of occurrence to each outcome“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7Overview of FIN 46 ModelEntity Cash FlowFIN 46 ResultsAllocation of Losses and GainsFIN 46 Report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Beneficiary)Management’sCash Flow ModelReconcile Fair Value to Wtg Avg of SimulationsPermutation SimulationAllocation of Cash Flows toVIEsEquity Waterfall5b / Primary Beneficiary Test5a / Sufficiency of Equity Test/Deal Parameters•Operational Data •Assets and Liabilities •Debt Information •Equity Waterfall•Fees and Contractual Agreements Variables •Ownership/•VIE Holders“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8FIN 46 Modeling ProcessIdentify key drivers and VIE for each entity or group of VIEs Identify a Low, Mid-Low, Base, Mid-High, and High inputs for each predefined ranges of key drivers.Run model for all permutations and capture PV of cash flows for each VIE holder.Allocate weights to predefined ranges of key drivers and ensure PV of scenarios equals fair value of VIE holdersCreate/Attach cash flows based on management decision making models and key driversPrimary beneficiary test: Ascertain if a VIE holder receives the majority expected losses or gainsTest to see if sufficient equity under “5A”test is met“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1910.0%$3597%High9.0%$3395%Mid-High 8.0%$3093%Base 7.5%$2890%Mid-Low 7.0%$2585%Low CapitalizationRateRental RateOccupancyExpected Loses and Residual ReturnsIdentify Ranges for Key Drivers“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20Expected Losses And Residual ReturnsPermutations for Key Driver Ranges7.0%$2590%Perm 6Permutations10.0%$2585%Perm 59.0%$2585%Perm 48.0%$2585%Perm 37.5%$2585%Perm 27.0%$2585%Perm 1CapitalizationRateRental RateOccupancy“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21Expected Loses and Residual Returns125 Permutations for Key Drivers100.00%100.00%100.00%TotalKey Driver Weights1.00%5.00%10.00%High 25.00%20.00%20.00%Mid-High 48.00%50.00%40.00%Base 25.00%20.00%20.00%Mid-Low 1.00%5.00%10.00%Low CapitalizationRateRental RateOccupancy“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22Expected Losses And Residual ReturnsCompute Weight of Permutations48%8.0%CapitalizationRate0.24%5%10%Probability25%85%Assumption Overall WeightRental RateOccupancyPermutationNo. 3“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23Curve of Variability•Increasing the range of variability often increases the the amount of gains and losses and can impact which VIE holder receives the majority of the expected losses and/or expected residual returnsBase CaseProbability of OutcomesRange of VariabilityLossesGains“I’ve got VIEs -What do I do now?”24Testing / Documentation•Discuss required testing and documentation with external auditor •Key documentation–Determination of VIE Status –Initial Fair Value of assets –Model inputs–Model variables including support for the range of variability•Testing–Conduct stress testing to determine if conclusions change –Waterfall calculations need to be tested thoroughly to determine that they follow the entities legal agreementsModel Results•Outcomes–5A test–Consolidate Entity–De-Consolidate–No Primary Beneficiary•Use of Results–No simple answers to determine which entities arerequired to be consolidated–Model results may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therentities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need to beconsolidated or not, or need to be modeled to determine 25“I’ve got VIEs-What do I do no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