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合集下载

终于有人能通俗易懂地把三张报表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

终于有人能通俗易懂地把三张报表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

终于有人能通俗易懂地把三张报表之间的关系说清楚了你见过农行暴涨7个点吗?你见过国航直接涨停吗?你是不是感受到了牛市的气息。

上周一周的涨势,算是给我们说了句中秋快乐,让大家回去过了个好假期。

在连续被打脸成为日常后,前几天大校老师又出来表示:“中国股市苦尽甘来,儿童底在2644点最终探明”。

然后大盘又连涨了两天。

结果,大校老师被奉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心系散户的良心大V,瞬时圈粉无数,让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放假前一周随着30几家券商主动宣布退出新财富评选,这个发展多年的名利场眼看着就这么凉凉了。

顾名思义,新财富意味着名与利。

榜上有名者,升职加薪、惬意人生,顺手拈来。

上没上新财富,对于一个券商研究员的年薪来说,是数量级的差距。

就像某位老领导说的:研究不为新财富,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件事对整个证券行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这就像你为高考准备了很多年,考卷也交了,突然说不发榜了,你说你会是啥感受。

特别是那些从未上过磅的新人,好不容易熬了三年,班也加了,礼也送了,到头来这真是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方正酒局」生叔就不再这里复述了,网上早就刷了屏,还是带视频的那种。

总结一下就是两个妹子联手终结了新财富,上百研究员数夜未眠。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学到了一个道理,女人是不能惹的,川妹子更不能惹。

不过无论有没有新财富,优秀的人才依旧会自我冒出来,不用担心没有舞台让你绽放,专业能力和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这个行业真正的试金石。

就像我们在做投资时候也要让自己足够专业鸭,最近一位读者问我为什么做投资就一定要读财报,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的主业是读财报,今天我们来讲讲三张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

对财务小白来说这篇有点干,建议搭配可乐阅读。

一般的财报中都会包含三张会计报表: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作为新手在阅读财报的时候需要先理解三张报表所扮演的角色分别是什么?隔壁老王的奶茶店已经到香港上市了,但是老王是一个纯土鳖,做的奶茶可以被评为米其林三星餐厅,但在平时与投行、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接触中他们口中提到的财务报表问题总是让老王一脸懵逼,无从应对。

财务报表的逻辑

财务报表的逻辑
应收账款越少,甚至变成了预收账款; 2) 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多少反映企业跟供应商谈判的能力,谈判能力越
郭永清
强,预付账款越少,甚至变成了更多的应付账款; 3) 经营效率高的企业,流动比率在 1 左右甚至低于 1,不会高于 1.5 8. 营运资本需求占销售额的比例衡量企业经营的效率,同行业中比率低的企业, 营业周期和现金周期短,企业效率高。所以赚钱的第三招就是营运资本欠得 多,记住:欠是不需要利息的!也可以用营业周期和现金周期来衡量企业经 营管理的效率,营业周期越短、现金周期越短,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越高,越 有竞争力。 1)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郭永清
会计利润:NI=3-2.2=0.8 亿元 净现值:NPV=PV-C。=3/(1+2.25%)-2.2=2.934-2.2=0.714 亿元 折现率就是资本的机会成本,或者是投资者要求的回报。投资项目风险高,可 以适当调整折现率:r=i+b*Q
PV=∑���������=��� 1 ������������ /(1 + r)������
a)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年度营业成本×365 天 b)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平均预收账款)/年度营业收入
×365 天 2) 现金周期=存货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a)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付账款-平均预付账款)/营业成本×365 天
9. 除了长期经营资产和营运资本,企业还会有产业类长期股权投资,这其实是 企业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开展经营活动,可以通过战略及投资收益来衡 量产业类长期股权投资的质量。
(八) 利润表分步式结构 1. 利润表的重点在于关注收入、费用、利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经营收入减去经营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为毛利,毛利/经 营收入=毛利率。毛利率反映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情况,一般而言,毛利率高 于 40%,说明企业有核心技术、品牌或者某种形式的垄断;毛利率低于 40%, 企业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毛利率低于 20%,企业处于过度竞争的行业。某些 特殊的行业除外,比如超市连锁,赚钱主要不是靠毛利率,而是靠周转快。 1) 毛利=(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业务量 2) 赚钱的第五招:单位售价定得高,单位售价定的越高,赚得越多,核心 在于有没有定价权,定价权取决于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再深层 次讲,就是品牌、技术、声誉。 3) 赚钱的第六招:变动成本控得低,主要是与产量挂钩的原材料成本、人 工成本,主要取决于采购成本的控制、生产效率的控制。 4) 赚钱的第七招:规模经济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5) 赚钱的第八招:在产品或服务赚钱的情况下,业务量扩得大 3. 毛利减去费用(营业税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后的息税前利润,就是企业 创造的价值。息税前利润=毛利-费用 1) 赚钱的第九招:费用省得多,费用越低,赚得越多。但是营业成本费用 的下降不能影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营业成本费用没办法无限制降低 4. 息税前利润这个价值按照债务权益结构进行分配,债权人拿利息(财务费用), 股东拿净利润(利润减去财务费用后还要缴税)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

1资产负债表2行货币资金年初金额=现金流量表39行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资产负债表2行货币资金年末金额=现金流量表40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资产负债表第5行应收账款年末金额=报表说明29行三应收账款=内部往来表31行应收账款4资产负债表第8行预付账款年末金额=报表说明1行一预付账款=内部往来表31行预付账款5资产负债表11行其他应收款年末金额=报表说明13行五其他应收款=内部往来表31行其他应收款6资产负债表14行存货年初金额=存货变动表库存期初+低值易耗品期初7资产负债表15行存货年末金额=存货变动表库存期末+低值易耗品期末8资产负债表42行非流动资产合计年末-年初数=现金流量表19行构建固定、无形、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净额-费用表24行折旧费本年累计-37行折旧费本年累计-费用表40行无形资产摊销本年累计-费用表41行长摊本年累计9资产负债表52行应付账款年末金额=报表说明1行四应付账款=内部往来表31行应付账款11资产负债表55行应付工资年末-年初金额=费用表16行工资本年累计+费用表30行工资本年累计-费用表89行实发工资总额本年累计数12资产负债表57行应缴税费年末-年初金额=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92行本期应交税金总额本期累计数-应上交表93行本期实际上缴税金总额本期累计数13资产负债表58行应缴税金年末-年初金额=(应上交表92行应交税金总额累计数-28行教育附加本期应缴累计数)-(应上交表93行实际上缴税金总额累计数-29行教育费附加本期已交累计数)14资产负债表60行应付股利年末数-年初金额=利润表30行应付投资者利润累计数-现金流量表32行分配股利、利润支付的现金(不用看)15资产负债表61行其他应付款年末金额=报表说明29行六其他应付款=内部往来表31行其他应付款16资产负债表88行未分配利润年初数=利润表23行年初未分配利润累计数17资产负债表88行未分配利润年末金额=利润表32行未分配利润累计数18现金流量表8行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上交应弥补93行本期实际上交税金累计数。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准确的,即各个工程之间可以构成等式。

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①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工程,反映企业预付给供给单位的款项。

本工程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工程填列。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工程,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工程,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置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工程。

分析公式:〔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归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⒈流动比率。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归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归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归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与技巧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与技巧

财务报表分析逻辑与技巧财务报表是企业对外展示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工具,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对于普通投资者和分析师来说,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和技巧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稳定性的基础。

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总体情况。

一般来说,分析资产负债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部分:主要观察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方面。

其中,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为它们是企业运行的血液,现金流量稳定的公司通常更有投资价值。

此外,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等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产。

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增加可能意味着企业销售增长或投资增加,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销售下降或者财务状况变得更紧张。

2. 负债部分:在负债方面,我们需要仔细分析企业的借款、应付账款和其他短期和长期负债。

企业的负债水平会对企业的经济体质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负债越高,企业的还款压力会越大。

在过去几年中,企业的负债总额大幅上升,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

3.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

它通常被视为企业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一家公司的股东权益增加时,这意味着企业的净利润增加或者企业注入了更多的股东资本,这都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积极影响。

二、利润表利润表描述了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也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

通过分析利润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营运规模和盈利能力。

分析利润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了解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分析其盈利能力的关键。

在利润表中,通常有几个收入科目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科目的变化将对企业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分析利润表要特别关注这些主要收入来源。

2. 利润率:利润率是评估企业业绩的一个关键指标。

在分析利润表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企业的主要支出是什么,包括人员成本、物流成本和其它费用等,以及企业利润率的变化。

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期末数=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应交税费期初数-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金额。

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相互联系。

这其中按损益表计算各项目计算方法如下: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金额④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⑤本(上)期应交所得税=本(上)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⑥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应交增值税*(7或5%+3%)⑦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上都不考虑,可以用以下公式:⑧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报表中的营业收入是不含税价)。

⑨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7或5%+3%)⑩应交所得税=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4、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1. 前言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工具。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运用财务工具和方法,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风险状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包括了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目标、原则和步骤等内容。

2.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财务报表分析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分析师查找证据和指导合理的决策。

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包括:2.1.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中同一项目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动情况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及趋势。

横向分析的基本步骤是:收集历史财务报表资料、计算财务指标、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

2.2. 纵向分析纵向分析是对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在同一时间点的数值进行比较,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利用比率或绝对数方式,进行各种财务指标比较,以了解企业不同经营方面的关系,揭示可行的经营方向。

纵向分析的基本步骤是:挑选相关的财务指标、计算财务指标、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

2.3.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将企业与同行业企业、行业平均水平、过去的企业数据等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揭示企业的优缺点以及机会和威胁。

比较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确定适当的比较对象、确定要比较的财务指标、计算财务指标、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

2.4. 专项分析专项分析是指针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的分析,旨在解决特定的经营问题和提高决策效果,常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财务预测等方法。

专项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确认分析对象、定义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3.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财务报表分析的目标包括了对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成本和收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常见的财务报表分析目标包括:3.1. 确定经营清晰方向经济环境动态变化,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和各种风险,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梳理经营清晰方向。

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含义及各自之间逻辑关系详细介绍

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含义及各自之间逻辑关系详细介绍

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含义及各自之间逻辑关系详细介绍资产负债表是一种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日期(如季度末、年末)的财务状况。

它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大部分,通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结构以及所有者的投资回报等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资产项目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通常按照流动性(即变现能力)进行排列,从流动性最强的现金开始,到流动性最弱的长期投资等。

1. 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

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如短期股票、债券投资)、应收账款(客户欠款)、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成品)等。

举例:假设某企业有现金100万元,银行存款200万元,短期股票投资50万元,客户欠款150万元,原材料、成品等存货200万元。

这些都属于流动资产,总额为700万元。

2. 非流动资产: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如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如房屋、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

举例:假设该企业还有长期股权投资300万元,房屋及机器设备500万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200万元。

这些都属于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000万元。

二、负债项目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也通常按照流动性进行排列,从短期负债到长期负债。

1. 流动负债:指企业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如银行贷款)、应付账款(欠供应商的货款)、预收账款(客户预付的货款)、应付职工薪酬(欠员工的工资、福利)等。

举例:假设该企业有短期银行贷款150万元,欠供应商货款250万元,客户预付货款100万元,欠员工工资及福利100万元。

这些都属于流动负债,总额为600万元。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
表内及表间逻辑关系分析
授课大纲
Part 01.
添加标题
Part 02.
添加标题
财务报表准则分析
财务报表概述
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至少包括四加一,部分企业还提供财务状况说明书
基本要素 派生要素
留存收益
股东股本
资本公积
五种编制方法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方法一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方法二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方法三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其备抵科目计算填列。
方法四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填列。
方法五
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编制方法二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
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处于高速发展的扩张时期,生产销售能力强,经营活动货币回笼,大量追加投资,筹集外部资金作补充,这时应着重分析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利息费用的列支。
(三)现金流量表
情况
4
情况判断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往来款项
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应付贷方+预付贷方
编制方法三
长期资产列示为一年内即将到期非流动资产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负债项目
长期应付款

浅析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浅析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浅析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是什么?勾稽关系是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术语,它是指某个会计报表和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者不对应,这说明会计爆表的编制有问题。

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是什么?三个财务报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也是每家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了,对公司做账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是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术语,它是指报表间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关系

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关系

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关系一、引言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两个重要的指标,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减去各种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金额,而资产负债表则是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净利润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1. 资产方面净利润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有着直接的影响。

首先,净利润的增加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加,因为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的一部分。

其次,净利润的增长还会带动企业的投资扩张,使得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增加。

此外,净利润还可以用于偿还债务,进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负债项。

2. 负债方面净利润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同样产生影响。

净利润的增加可以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从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等短期负债项。

此外,净利润的增加也可以用于偿还长期债务,从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等长期负债项。

3. 所有者权益方面净利润对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也有重要影响。

净利润的增加会使得企业的留存收益增加,进而提升资产负债表上的留存收益和股东权益。

此外,净利润还可以用于分红,从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应付股利等负债项。

三、资产负债表对净利润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也会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影响。

首先,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结构和规模会影响企业的营业收入和成本费用。

例如,企业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可能会提高生产能力,从而增加销售收入;而增加短期借款的负债可能会增加财务成本,从而降低净利润。

其次,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结构和规模也会对净利润产生影响。

例如,增加长期借款的负债可能会增加利息支出,从而降低净利润。

此外,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结构和规模也会影响净利润。

例如,增加股东权益可能会降低分红比例,从而增加净利润。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ppt

财务报表逻辑关系分析.ppt

(三)五种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三 ▪ 方法四 ▪ 方法五
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其备抵科目计算填列。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填列。
2.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应收借方+预收借方
(五)财务报告分类
编制时间
财务报告
编制主体
中期 财务 报告
年度 财务 报告
资 利 现会
产 润 金计
负 表 流报

量表

表附













二、利润表概述
大清真寺里的利润表
收入(捐款xx+法物流通xx)-成本(法物成本 xx)-管理费用(行政费用xx+接待费用xx)
=余额x
财务报表的内容包括这一个月来收到的信徒捐款,出售 法物礼品的收入(“流通”收入),法物的成本,还有所花 销的各种费用明细,例如浴室的燃料费、洗脚水的水费、寺 内的电费和接待阿联酋国代表团的外事费等。收入减去成本 再减去费用,就是当月的余额即利润。这实际上就是一张典 型的利润表。
五、资产负债表概述
一个等式

五种方法
资产负债 表精髓


三种要素
(一)一个会计等式
资 产
=
负 债
+
所有 者权

马克思韦伯: “人类历史上 最伟大的发明
之一”
每个人都在别人的心里开设了一个情感账户,你的诚 信、热情、正直和爱是存入情感账户的资产,你的自私、 失信、贪婪等是情感账户的负债。在他人心目中,衡量你 的个人价值可以用权益的概念,即资产减去负债。如果权 益值是负数,说明你在别人心目中已经破产。一个在情感 上破产的人是不值得投资的。

财务报表数据审核中的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

财务报表数据审核中的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

财务报表数据审核中的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然而,要确保这些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核。

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与平衡原理是关键所在。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利润表展示的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成本和利润等;现金流量表则体现了企业在相同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

先来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会最终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

具体来说,净利润会增加所有者权益,而净亏损则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例如,如果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实现了盈利,那么这部分利润在扣除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后,会留存下来增加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现金流量表中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应该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相等。

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详细记录了企业现金的收支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反映的就是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现金数额。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虽然利润表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编制,而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编制,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比如,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在利润表中体现为营业收入,而在现金流量表中,如果这些收入已经实际收到现金,就会反映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中。

在审核财务报表数据时,平衡原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遵循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平衡原理。

这意味着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必定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形成的。

如果资产负债表的左右两边不相等,那就说明存在数据错误或者遗漏。

利润表则遵循“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的平衡关系。

这个公式清晰地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的过程。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分析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分析

三大财务报表的关系分析先看一看资产负债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出报表的那一时刻,这个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何,是穷还是富,穷的话,穷到什么地步,富得话,富得是不是流油。

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是看是什么时候出的,时点对这张报表的影响很大,因为,昨天穷,不一定今天就穷,今天富,不一定明天也一定也会福,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没有一个人会在一辈子总是一个状况,对吧。

在这张报表时,最重要的一个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权益。

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不外乎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本来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就是借来的,自己有的,再加上借来的,当然就是我现在拥有的一切。

在会计上,目前我拥有的一切就叫资产,而借来的钱就是负债,自己的就叫权益。

这就是资产负债表最重要的内部关系。

利润表或损益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损益情况如何,就是说,在一段时间里,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

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就是看这段时间有多长,一般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的时间。

在这张表里,最重要的一个关系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利润,这个关系就太简单,就不用多解释了。

现金流量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这个公司收进了多少现金,付出去了多少现金,还余下多少现金在银行里。

这张报表的关键也是要看这段时间有多长了,这一点同利益表或损益表一样。

在这张表里,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流入的现金减去流出的现金,等于余下的现金,这个关系也十分简单,就不用多解释了。

从大的层面上来说,三个报表是很简单的,因为必尽是表内的关系,大多数是一些加加减减,然后汇总,只要明白各个项目内的加减关系,同时计算没有什么问题,一般不会出什么错。

但也不要小看这些表内关系,特别是资产负债表里的那个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这个是会计的一个核心原理之一,很多会计平衡的概念,都是从这个等式引申出来的,正可谓,最简单的逻辑,涵含着最复杂的道理。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分析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分析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 资产负债表 同现金流量 表之间的关 系,主要是 资产负债表 的现金,银 行存款及其 他货币资金 等项目的期 末数减去期 初数,应该 等于现金流 量表最后的 现金及现金 等价物净流 量。
1、公司经营现金 流的各个组成部 分反映了现金流 量的质量,以现 金纯收入和非现 金收入表费用 (如折旧)调整 为基础的现金流 通常是最受到欢 迎的,而延长应 付账款,或者大 量提前吸收预付 账款,或税收优 惠增加的现金流 量最终会损害上 下游产业链关系, 从投资者面前不 是一种可持续发 展的表现。
2、资产负债表中应 付职工薪酬期初期 末余额数字为企业 已计提尚未支付给 职工的现金,现金 流量表中的数字为 企业本期支付给职 工薪酬总额,单纯 从资产负债表中看 不出两者的钩稽关 系,但是目前企业 财务报表附注中都 要求对应付职工薪 酬科目进行详细披 露本年发生额,本 年计提额。资产负 债表中应付职工薪 酬本年发生额除了 支付与企业经营活 动有关人员的现金 外,还包含本年支 付给在建工程人员 的工资。
三、勾稽关系举例
• •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 “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 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 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 各项税费项目相等。 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 期末金额-期初金额 4、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 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 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 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 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5、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 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 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 (“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 “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的探讨了解财务报表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于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我国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探讨。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投资者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个财务报表相互勾稽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及构成财务报表是一种商业交流工具,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总结性文件,它所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点或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综合分析为主要方法来认识企业的过程。

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目前公认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大报表组成,附注为补充,即所谓的“四表一注”。

二、我国财务报表间逻辑关系概述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是反映一个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对这些经济资源的最终求偿权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能够通过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企业资本结构来反映企业的清偿债务和分配股利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财务状况表”。

利润表是财务人员以“收入-费用=利润”为平衡关系,编制了一张报表。

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深入解释企业净资产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未来的经营状况作出预测。

由此看来,利润表又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进一步说明,或看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张附表。

早期利益相关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在利润表之外,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影响企业期初与期末财务状况变动的具体原因及其影响数量,以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某些规律与趋势,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而作出决策,此表即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理财观财务报表逻辑关系重构

现金理财观财务报表逻辑关系重构
叉的 方 式 建 立 勾稽 关 系的 传 统 思路 。 这 是 一种 以 财 务 为 主 的 分析 方 法 , 中现 金 是 最 关键 的 因 素 , 就 是 “ 金 其 也 现
为王 ”的 思 想体 现 。
关键 词 : 营运资金 营运 资金 需求 财务报 表 逻辑关 系 传统意 义上对三 大基 本财 务报表之 间 内部 逻辑关 系的认识 基本是建立在对会计要素 的不 同定 义方 式之上 , 即按照时间维度 将企业 的资金运动划分为静态 与动 态会 计要素 , 从而建立资产负 债表 和利润表 ( 损益表 ) 之间 的逻辑 关系 , 了反映企业 资产 的 为 变现 能力 , 提高利益相关 者对企业偿 债能力 的判断 和分析 , 又进
如何提高净现金流量。导致财务管理趋于复杂的原因是我们必须 同时考虑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 事实上 , 通过从财务管理 的角度对 财务报表 的内涵进行分析 , 以得出这样 的认识 ( 可 参见图1 : ) 财务
管理 的真正本质是公司如何拥有最佳资产结构 ,从而使公 司资产
具有盈利性和流动性。
最终反映 ,这些信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 为报表使用者回答了企业
短期 财务措施 和长期经营战略的实现情 况。认识到财务管理活动 与三大报 表之 间的对应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 系看 ,传统 的财务报表分析建立起 来的指标体 系相对显得支离 破 碎, 没有能够很好地将 这三大基础报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 那么如 何做到从 财务 角度将三大报表有机联系起来 呢?我们的分析从 资

资 产 负债表
资产 ( 资活动 ) 投
利润表
『 j l


域 ,如何从财 务的角度看 待这三张基 本报表 就成 了财务学 的使 命。 从财务活动的本质考察财务报表 ,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共识 。 从 投资与筹资的角度看 , 司实 际上是一组被投资 于各种 不同形态 公 的资金使用 ( s fn s , U e fu d ) 这些被使用的资金是公司从一些地方 o 筹集得 到的 , 即股东权益 和负债 , 也就 是公司的财务资源 ( ia— Fn n c sucs , i r o re ) 将使用 资金 和财务资源联系在一起 的是 资产负债 l ae 表 , 这个角度 , 从 我们 可 以将 资产 负债表看 成是某 一时点上 公司 所拥有的不同资源以及公司使用这些资 源 , 也就是转换 为经营资 产的状 况。 通过利用这些资产 , 公司的各种项 目得 以正常运行 。 收 入或费用是用来解释公司利润 的,或 收入或收益是如何产生 的。 利润表记载 了公 司某一固定时期 内公 司的收益和特定支出。利润 表是用来反 映公 司的盈利或亏损情况 的。公司聚集了一定数量 的 资源 , 并且按 照经 营的需要 形成一定 的资产 , 通过 经营公 司的资 产就会 产生相应 的利 润 , 同时也会产生 相应 的现 金流 量 , 司净 公 现金流量的一部分被用来 回报股东 或投资者 , 另外 一部分则继续 留在公 司 内部 , 为所谓 的 自身融 资 ( e f acn , 于公 司 成 Sli nig) 用 fn 的再发展。在下一个会计年度 , 司的资源会相 应增加 , 公 公司的资 产数量也随之增加 , 随着公司经营效益 的逐 步提高产生更多 的经 营利润和净现金流 , 增加的净现金流 的一部分 又重新投入到公 司 中来 , 这样 的 良性循 环将 周而复始 。反映上述 现金流动状况 的就 是第三份报 表, 现金流量 表。 因此 ,财务管理从本质上 看是对以下三个方 面的基本 管理 :

财务报表各表之间及其与附注的勾稽关系介绍

财务报表各表之间及其与附注的勾稽关系介绍

财务报表各表之间及其与附注的勾稽关系介绍谈报表之前,先谈下自己在学习和实务中的一个感受就:很多时候可能我们对会计分录非常熟悉,可以说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要看懂一个会计分录,不是特别难,难的是编一张报表,特别是高效率的编制一张完整的四大报表和完美的附注,因此,想通过一段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快速有效的编制这四张报表,编制的时候需要主要什么?这四张报表及其附注里存在怎么样的逻辑关系?怎么样在不需要别人复核的情况下,自己发现报表不平,不匹配的地方?事实上,如果你做报表一味的去记哪些是按总账填写,哪些是按科目余额汇总填,没有任何意义,不了解其本质,今天会了明天又忘记,因此,我建议初学者从报表的勾稽关系入手,伤心的错一次,痛苦的不平一次,然后清晰的用勾稽关系的原理明白一次,一定很会很深刻的。

我希望通过我在实践中的经验,给大家总结一下四大报表和附注间有什么勾稽关系,便于大家更好更快的编制报表及其附注,同时也会我在后面介绍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做一个铺垫,简单说就是,完全在一张excel表里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一些附注资料编制现金流量表(即以表编表)。

对报表本身的构成和逻辑关系要求非常高,因此我在介绍资产负债表及其利润表编制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站在表内构成,披露要求及其四张表的勾稽关系来说。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成本费用=利润3、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额这个会律哥相信大家都会,但是您还知道以下的吗?4、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点是未分配利润5、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勾稽点(就两整个表而言)可以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如果不相等找原因,不一定就是错了!可能是由于现金等价物和受限制的货币资金的存在。

注意这个问题我看见网上是问了很多的,包括我自己曾经也问过这个问题。

在此也做一个回答!答案是不一定。

详细分析见(职场会律哥新浪博文“什么是受限制的货币资金,受限制的货币资金在现金流量表里怎么体现?(一)”)6、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勾稽点可以设置为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任一个报表科目。

详解财务报表分析思路及舞弊造假逻辑

详解财务报表分析思路及舞弊造假逻辑

详解财务报表分析思路及舞弊造假逻辑一、财务报表分析思路(一)看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首先就是去看什么?按照什么步骤什么方式来看?1、读完整年报。

2、无论什么公司都是看盈利的质量、资产质量和现金流。

阅读年报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观点,熟悉的投资者还必须知道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某些特点,然后去辨析。

3、中国上市公司的估值模式问题。

彼得·林奇成功投资福特的经验是,计算市盈率时并不是直接以股价除以每股收益,而是考虑了暗扣(Hidden rebate),亦即在对福特估值时,要把闲置的现金加上。

(二)结构:三张财务报表应该看哪张?1、众所周知财务报表有: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三个报表看哪个都是一门学问,三张报表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如何去看呢?(1)初级分析者;暂时不要去看现金流量表,最重要的是资产负债表。

记住一句话:资产是损益的基础。

(2)有一定基础的分析者;分析现金流量表,虽然阅读和分析的难度比较大,但它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

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都很重要。

2、分析者阅读三张报表,最重要的是看哪一部分,其中尤其是哪些科目?其中最核心的指标又该是哪些?有需要特别留意的指标又有哪些?(1)资产状况怎么去看问题?不用过分看重什么速动比率什么的,首先就看资产负债率是不是过高,一般来说制造业50%—60%就是个警戒线了,当然现在流动性过剩这不是一个大问题。

其次重要的就是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总体看是否合拍,如果应收账款大幅异动,甚至是大大超过主营业务增长,那不是好事情。

虽然资产负债表重要,但是成长性公司可以稍微放宽一些。

然后去看主营业务,看看有没有持续稳定的增长,如何波动,要注意的是同比、环比都要分析,时间上要逐年、逐季度比较,要细心。

举个例子,你仔细看看中石化,就会发现有一年他一二季度持续增长,但是三四季度环比就不断的滑坡,四季度滑坡相当大。

如果油价飞涨,你就知道它下一季度有可能亏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

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①资产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

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项目。

分析公式:(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⒈流动比率。

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⒉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

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速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同时也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不能获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速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存货、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举新债偿还到期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表明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⒊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一般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同时表明企业持有大量不能产生收益的现金,可能会使企业获利能力降低;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⒋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负债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弱,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⒌有形资产负债率。

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商誉)*100%一般来说,有形资产负债率越高。

说明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有形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债负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⒍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

产权比率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一般来说,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⒎已获利息倍数。

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 1.这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这项指标越小,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

(b)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⒈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发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一样,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⒉ⅰ.存货周转率。

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存货周转次数。

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越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的管理水平越低。

ⅱ.存货周转天数。

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或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360/销货成本与存货周转次数相同,存货周转天数越少,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天数越多,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②负债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预提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

如“预提费用”科目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原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应在本表“预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内(含一年)的借款。

应结合“财务费用”项目之间存在的勾稽关系。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

本项目应根据“本年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

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以“-”号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负债合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递延税款贷项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2)收入-费用=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投资收益”是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获得的净收益,包括从联营企业分得的投资利润、认购股票应得的股利、债券投资应得的利息、出售所持投资的损益等。

关注投资收益科目时应与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及“应收利息”相结合起来,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分析公式:(c)反映获利能力的比率⒈销售(营业)净利润率。

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销售(营业)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营业)收入净额*100%销售(营业)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销售(营业)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强;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弱。

⒉资产净利润率。

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资产净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资产净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弱。

⒊实收资本利润率。

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实收资本利润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实收资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实收资本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弱。

⒋净资产利润率。

也称所有者权益利润率或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之比,它反映所有者全部投资的获利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净资产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强;净资产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

⒌基本获利率。

也称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反映企业总体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基本获利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由于息税前利润是由债权人、国家和所有者三方分配的,息税前利润越大,说明企业创造新价值的能力越强,为债权人、国家和投资者创造的财富越多。

⒍每股收益。

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基本每股收益=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每股收益越高,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强,投资者的回报越多;每股收益越低,说明每股获利能力越弱。

⒎每股股利。

是股份制企业普通股股利总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每股股利时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重要指标,每股股利越多,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多,企业股票价格越高;每股股利越少,说明给投资者的回报越少,企业股票价格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