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续)
《蔬菜栽培》学习指导书
蔬菜栽培教学学习指导书(园艺技术专业)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9月1日《蔬菜栽培》教学学习指导书说明本指导书根据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3级园艺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蔬菜栽培课程标准制订。
蔬菜栽培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用于指导蔬菜商品生产和种苗生产的应用性课程。
蔬菜栽培是植物生长与环境等专业支撑课的后续课程,同时也是园艺植物育种、蔬菜种子生产等课程的前导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栽培制度和蔬菜栽培的基本技术。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后,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积极推广并创造性地应用蔬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新技术,并能根据本地区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名优新特蔬菜及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和推广,为发展蔬菜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服务。
蔬菜栽培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同时兼顾农时季节,选择生产任务、编排授课顺序。
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接受工作任务后,独立地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估计划,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组织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单元一蔬菜栽培入门一、目的要求了解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掌握蔬菜的生育周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商品质量要求、蔬菜的栽培制度及无公害蔬菜生产理念。
重点掌握蔬菜的分类与识别及蔬菜种子的形态特征与发芽特性。
二、教学内容1.一般了解蔬菜栽培概述:蔬菜的定义;蔬菜的营养价值;蔬菜栽培及其特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无公害蔬菜生产相关知识:无公害蔬菜的含义;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意义;无公害蔬菜的产地环境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措施。
2.一般掌握蔬菜栽培基础知识:蔬菜的生育周期;蔬菜的栽培环境;蔬菜的商品质量。
蔬菜栽培制度:连作和轮作;间混套作;栽培季节与茬次。
3.重点掌握蔬菜的识别与分类: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蔬菜栽培生理学》
2.日烧果
3.脐腐病
整理课件
第二节:豆类蔬菜的荚果形成生理
一、荚果的形态建成
(一)长豇豆的荚果发育
闭花受粉期 开花现荚期 生长盛期(食用荚采收期) 生长停止期(黄熟期)
(二)菜豆的荚果发育
(三)豌豆的荚果发育
整理课件
二、环境条件与荚果的形成
(一)温度和光照对荚果形成的影响
整理课件
(四)瓠果化学成分的变 化
1.碳水化合物 2.有机酸 3.抗坏血酸 4.蛋白质 5.香味与色素 6.瓠果成熟生理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第六章 蔬菜植物调控的生理基础
整理课件
第一节: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
一、植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效应
(一)生长素类(auxins)的生理效应
1.促进细胞伸长 2.引起植物向光生长 3.促进生根 4.防止器官脱落 5.刺激单性结实 6.维持顶端优势
二 、蔬菜栽培生理学的简史和发展
整理课件
三、蔬菜栽培生理学与 其它学科的关系
蔬菜栽培生理学是以蔬菜植物为对象, 研究它们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光合作用、 水分代谢、矿质营养、生长发育与分化等 的生理规律,研究产品器官发生和建成的 生理机制。
整理课件
第一章
蔬菜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
整理课件
第一节:生长发育和分化的特点
(二)种子发芽的生理生化 1.种子的吸水 2.浸种的伤害与溶质的泄漏 3.呼吸速率的变化 4.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
整理课件
5.贮藏物质的转化 (1)贮藏淀粉的转化 (2)贮藏脂肪的转化 (3)贮藏蛋白的转化 6.激素的调节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1.水分 2.温度 3.气体 4.光照
《普通园艺学》教学大纲
普通园艺学》教学大纲学时:108学时学分:6 学分理论学时:72 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18 学时适用专业:园艺等专业大纲执笔人:李玲大纲审定人:高东升、说明部分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是一门以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本课程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调控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技术措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以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2.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基本的概念、基本理论及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课程讲授中及时引进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术。
3.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农业气象学、种子学、遗传学等有着极密切的关系,是以上各课程的后续课程。
二、大纲内容第一部分果树篇(36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果树学的范畴、果树学的概念、果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节果树生产的意义一、生活必需二、高产高效三、保障加工四、食疗保健五、绿化美化六、果树文化第三节果树业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一、世界果树业的形成二、我国果树业的兴起与发展三、我国果树业对世界的贡献四、我国果树业发展现状第四节果树的种类与分布一、果树植物的分类二、果树植物的分布基本要求:果树栽培的基本概念、历史、现状与发展、特色;果树的特点、栽培学分类和分布;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重点难点:果树学的定义、果树生产的意义及果树业发展的现状思考题:果树的特点;简述我国果树业发展的现状及对世界的贡献第二章果树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果树根系一、果树根系发生、生长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二、果树根系的分布三、调节根系的基本措施第二节果树枝芽特性一、果树的芽二、果树的枝第三节果树花芽分化一、果树花芽分化的概念、果树花芽分化的类型三、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四、果树花芽分化的机理与学说五、果树花芽分化的必须条件六、果树花芽分化的特点第四节开花坐果特性一、花(序)的类型二、花的构造三、花的败育四、开花五、授粉受精六、落花落果的动态及原因七、提高坐果率的措施第五节果实生长与发育一、果实发育曲线二、果实生长过程三、果实品质的构成基本要求:花芽形成的条件;调控技术;引起花败育的原因;授粉树的条件;人工授粉的方法;疏花疏果的意义及方法;生理落果期及原因;影响果个增大因素;提高品质的措施重点难点:花芽分化机理及促花措施;提高果实品质的机理与措施思考题:简述根系最适分布层;果树根系的作用;根系的类型和功能;影响根系发生和生长的因素;授粉树;异花授粉;自花结实;异花结实;花芽形成的条件是什么;调控技术;各种果树的管理重点;引起花败育的原因;授粉树应具备哪些条件;简述人工授粉的方法;疏花疏果的意义及方法;生理落果期及原因;影响果个增大因素;提高品质的措施第三章果树育苗第一节果树种苗繁育概念一、意义二、我国种苗繁育的发展历程三、存在问题第二节苗圃地的规划、苗圃地的选择二、苗圃地的区划第三节实生苗的培育一、实生苗的定义及特点二、实生苗的利用三、实生繁殖技术第四节嫁接苗的培育一、嫁接苗的特点和利用二、嫁接繁育的生物学原理三、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影响四、砧木的选择五、接穗的采集和保存六、嫁接准备七、嫁接方法八、嫁接后的管理第五节自根苗的培育一、自根苗的特点二、影响扦插与压条成活的因素三、自根繁殖技术第六节组织培养和无病毒苗的培育一、组织培养繁殖二、无病毒苗的培育第七节苗木出圃一、出圃前的准备二、起苗三、苗木分级四、苗木检疫和消毒五、苗木包装运输六、苗木假植基本要求:掌握实生苗、嫁接苗、自根苗、组培苗及无毒苗的繁殖原理及方法重点难点:实生繁殖技术;嫁接成活的原理;自根繁殖技术;无病毒苗的培育思考题:简述嫁接苗培育程序;扦插苗的培育;无病毒苗的培育;优质苗的标准第四章果树建园第一节园地的选择和改良一、园地类型及特点三、土壤改良第二节园地规划与设计一、园地基本情况调查二、果园的土地规划第三节树种、品种选择与配置一、树种、品种的选择二、授粉品种的选择和配置第四节栽植技术一、栽植密度二、栽植方式三、栽植时期四、栽植技术第五节栽后管理一、栽后覆膜二、及时定干三、涂油保护四、捆绑支架五、防金龟子、浮尘子六、加强肥水管理基本要求:掌握果树建园园地选择、品种配置、果树栽植的原理与技术重点难点:掌握适地适树的原则;栽植技术思考题:现代化果园常用的栽植密度和栽植方式;简述挖穴和施肥回填技术要点;的意义简述起垄栽培和操作第五章果树土肥水管理第一节果园土壤管理、优质丰产果园土壤的特征二、土壤管理的目的三、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原则四、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具体措施第二节果树营养与施肥一、果树需要的营养元素及作用三、施肥原则四、施肥时期五、施肥量六、施肥方法第三节果园水分管理一、水分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二、需水的关键时期三、果园灌水时间和灌溉量的确定四、节水栽培五、果园灌溉方式基本要求:掌握果树根系发生及生长与果树优质丰产、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的关系;果园土肥水管理的原理及方法重点难点:土壤管理方法思考题:如何培养健壮的根系;优质丰产果园的土壤特征有哪些;土壤改良及管理的原则是什么;适度深翻、熟化土壤(作用、时期、深度、注意事项);简述地膜覆盖技术(作用、时期、注意事项);穴贮肥水技术(作用、时期、操作、注意事项);简述果园覆草技术(作用、时期、厚度、注意事项);果树施肥原则;果树土壤追肥时期;根外施肥与土壤施肥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简述果树几次重要的灌水期第六章果树整形修剪第一节概述一、定义二、目的三、整形修剪的作用四、整形修剪的原则第二节树体结构及常用树形一、果树群体结构二、果树个体结构三、主要树形介绍第三节修剪方法及作用一、长放二、短截三、回缩四、疏剪五、拉枝六、刻芽七、抹芽、除萌八、摘心九、扭梢十、拿枝十一、环剥第四节修剪技术运用一、不同年龄时期的修剪二、调节生长强弱三、调节枝条角度四、调节枝条疏密五、调节花芽量六、保花保果七、枝组的培养与修剪八、老树更新基本要求:掌握果树枝芽特性;修剪原理与技术重点难点:掌握果树枝芽特性、影响因素;基本树形、修剪方法思考题:简述刻芽、抹芽、摘心、环剥(割)、开张角度技术的意义及操作;如何通过调控枝类调节树势;短截修剪的类型及操作。
蔬菜生产技术 教学大纲
《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容城职教中心农经部张建刚《蔬菜生产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蔬菜生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学生学时:180学时,10分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双带工程”种植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生产技术包括十章:第一章蔬菜生产基本理论;第二章生产基本技术;第三章主要设施简介;第四章茄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五章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六章豆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七章白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八章根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九章葱蒜类蔬菜生产技术;第十章其他蔬菜生产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蔬菜生产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其主要任务是探讨优质、高产、高效、无公害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要把课堂讲授与蔬菜生产紧密结合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及时介绍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及优良品种,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及发展动向。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力求少而精,通过多媒体、幻灯及课外实验等方法,创造认识和动手机会,使同学增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理论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及室内实验;栽培技术部分以练为主,辅之以精讲,讲重点及关键技术,并结合科研条件及实习场地条件等尽量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突出“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锻炼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组织能力。
四、考核方式、方法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试、实践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25%,实践成果考核占总成绩的50%。
《蔬菜栽培学》word版
园艺生产技术——蔬菜生产第一章绪论一、蔬菜的定义定义:蔬菜是指一、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多汁器官,作为副食品。
另包括一些鲜生的木本植物、食用菌、藻类、蕨类和某些调味品等。
特点:1、蔬菜的食用器官多样;(柔嫩叶子、新鲜的种子和果实、肉质根或块茎、嫩茎、花球或幼芽等)2、蔬菜营养丰富;3、蔬菜含水量大,不耐贮运,易损伤、萎蔫、腐烂。
二、蔬菜对人体的作用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为人体提供矿物质为人体提供纤维素色素及挥发性油类物质增进食欲; 保健、治病; 蔬菜美容五、世界蔬菜生产与供应模式1、日本模式“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发展到“分散生产,集中供应”。
从1971年起,国家批准建设中央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有计划组织货源,调节余缺,拍卖销售。
2、美国模式“集中生产,分散供应”。
美国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条件比较好的加尼福利等5个州,通过加工销往全国。
全国大蒜91.5%,甘兰85%在加利福尼亚州生产。
3、荷兰温室专业出口蔬菜生产荷兰被誉为“欧洲菜园”,温室是生产为主要形式,中等番茄产量60万kg/hm3, (8万斤/亩),蔬菜出口占农产品1/3。
六、我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发展方向1. 建设规范化蔬菜产销基地在城市近郊要注重发展不耐贮运的叶菜类蔬菜,把蔬菜基地作大作强。
2. 要注重提高菜农科学种菜技术尤其是品种选择,合理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方面。
3. 建立完善的良种繁殖体系克服目前多家经营,各自为政,造成计划性差,质量难以保证的现象。
4. 科学利用保护设施,处理好设施园艺与运输园艺的关系充分利用我省地理及交通优势发展保护地栽培,尤其是大棚及日光温室,建立大面积基地,生产外运菜,加强蔬菜生产经济学研究,重视资源最佳利用。
5. 加强蔬菜速冻、脱水及保鲜技术研究与示范要注意解决蔬菜采收后的短期贮藏保鲜问题。
6、突出优质蔬菜生产,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质量的全程控制。
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医药保健型蔬菜(育种新目标)。
重视可持续发展农业。
《园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园艺学概论》是农科种植类园艺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园艺学内容包括广泛,有果树、蔬菜和园林等方面,这些内容之下又包括很多内容。
本课程将这些内容作了概述性介绍,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生物学基础、生长发育与环境、繁殖技术、品种改良,以及分别介绍栽培管理、品种、贮藏、加工、市场等。
使学生对园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所了解和掌握.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基础,掌握园艺植物的繁殖、改良的理论和技术,掌握几种主要园艺作物(包括果树、蔬菜、花卉)的栽培要点,了解园林改造要点,了解几种主要园产品的采后处理及贮藏,园产品市场概说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园艺专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课内学时54,3学分。
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第一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5学时)第二章生长发育与环境(5学时)第三章园艺植物繁殖技术(4学时)第四章园艺植物改良(4学时)第五章果树栽培(7学时)第六章蔬菜栽培(7学时)第七章花卉栽培(6学时)第八章园林艺术(5学时)第九章园艺产品贮藏(6学时)第十章园艺产品市场学简介(4学时)大纲本文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一、园艺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园艺学的历史与生产发展趋势(一)世界性的园艺产品市场已经出现(二)综合经营与综合利用(三)园艺生产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四)园艺生产社会化(五)生产技术改进三、园艺学的研究范围(一)果树学(二)蔬菜学(三)观赏园艺(四)园艺工程四、园艺植物的分类(一)果树作物分类(二)蔬菜作物分类(三)花卉分类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及世界园艺生产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园艺植物的生物学(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园艺植物的营养生长一、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一)种子的构造(二) 种子的萌发过程(三)幼苗的形成二、根的生长(一) 根的作用(二)根的类型(三) 根系的分布(四) 根瘤与菌根(五)根系的生长规律三、芽的特性(一)芽的类型(二)木本园艺植物芽的特性四、枝的生长(一)枝的类型(二)茎的生长(三)茎的变态(四) 顶端优势与层性五、叶(一)叶的形态与发育(二)叶片衰老与脱落第二节园艺植物的生殖生长一、花及花序二、花芽的形成(一)花芽分化的部位(二)花芽分化的标志和过程(三)花芽分化的时期(四)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五)控制花芽分化的途径三、开花与座果(一)开花(二) 授粉(三)异花传粉植物(四)授粉与受精的作用(五)种子的形成(六) 果实的形成(七)果实的膨大和发育(八)单性结实四、生理落花落果(一)落花、落果的现象与规律(二)防止生理落果的方法五、生态条件与果实发育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一)两种生长的相关与竞争(二)果树的隔年结果第三节园艺植物的营养一、矿质营养(一)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二)矿质营养的吸收与运转二、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一)园艺作物的光合率(二)“源”与“漏”(三)光合产物的运输和分配(四)产量形成第四节园艺植物的休眠一、种子休眠二、芽的休眠(一)芽休眠的特点(二)休眠机制与休眠控制第五节园艺植物的生命周期一、植物生命周期的概念二、果树的生命周期(一) 幼树时期(二) 结果初期(三)盛果期(四)结果后期(五) 衰老期三、蔬菜和草木花卉的生命周期(一) 种子期(二)营养生长期(三)生殖生长期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定芽、不定芽、顶芽、侧芽、单芽、复芽、混合芽、芽的异质性、萌芽力、成枝力、新梢、顶端优势、主根、侧根、不定根、节、节间、层性、叶面积指数、叶果比、花芽分化、单性结实、生理落果、隔年结果等概念。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大纲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主要研究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调节控制技术及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科学,目的在于提高作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大纲依据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而编制。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农业生产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能够分析和解决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并能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2)了解各主要作物的生产、发展和经济意义;(3)掌握各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特点、栽培理论和栽培技术。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1)初步具有指导作物生产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2)初步具有作物及与作物生产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的能力;(2)初步具有进行作物生产技术推广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应根据课程具体内容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学生可以很容易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播放教学录像和科技型短片视频短片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结合科研项目,使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学以致用。
五、必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地区主栽的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栽培情况为案例,结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教学实践,强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学时可根据生产季节与蔬菜实训条件调动前后章节顺序,课时内没有安排的实验实训内容可结合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放在实训周进行。
六、学时分配七、章节内容大田作物部分第一章作物概述[教学目的]了解作物的分类、作物的生态类型、作物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及作物栽培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作物的概念和生态类型,作物栽培课程的内容。
蔬菜栽培学总论
《蔬菜栽培学总论》课程名称:蔬菜栽培学总论课程类型:范围选修课适用对象:园艺专业(本科生)学时:32学时,2分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本课程属专业课,为园艺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蔬菜栽培学概论包括三章: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二章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第三章蔬菜生产与蔬菜产业。
有关的实验课在“实验蔬菜学”课程中开出。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蔬菜栽培学课程体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蔬菜生产和蔬菜产业的相关知识;为接续学习蔬菜栽培学课程体系的其它课程(包括“设施蔬菜栽培学”、“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无公害蔬菜栽培”等)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
要学好本课程必须具备“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便于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技术基础。
其中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为教学难点。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蔬菜栽培学课程体系中的第一课程,是“设施蔬菜栽培学”、“稀特与创汇蔬菜栽培”、“无公害蔬菜栽培”等课程的先行课程,还与“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课程内容互相联系。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绪论(3学时)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蔬菜栽培学的概念、任务,了解国内外蔬菜生产和科研概况,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差距,明确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让学生感到蔬菜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热爱蔬菜事业、献身蔬菜事业。
重点:掌握蔬菜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了解原产我国的蔬菜和我国我省各特产蔬菜,解放以来蔬菜生产和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难点: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1、蔬菜的概念及包括的范围2、蔬菜栽培学的概念与性质3、中国蔬菜栽培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4、世界蔬菜生产和科研动态第一章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12学时)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蔬菜的种类、分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上,重点讲授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同时明确蔬菜产量提高的途径。
蔬菜生长发育与光
需光囈
蔬菜类别
蔬菜种类
强光类型
瓜类、茄果类 部分耐热的薯赣类
西瓜、甜瓜、南瓜、黄瓜、番茄、茄子等 芋、豆薯等
中光类型
白菜类、根菜类;大多葱蒜类
白菜、甘蓝、萝卜、胡萝卜、芜菁等
弱光类型
绿叶蔬菜等
萬苣、菠菜、茴蒿、芹菜等;生姜
极弱光照甚至黑暗:软化栽培、某些食用菌 获得柔嫩器官等栽培需要,与植物本身特性无关
光质:光的波长及其比例
波长 iim 280-320
32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660、 730
对城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植物有害
UV光受体的重要感应区,有利于花菁素、类黄酮和维生素的合成
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萝卜素的重要吸收区,隐花色素和向光 素的重要
感应区,有利于马铃薯和球茎甘蓝Fra bibliotek藏器官的形成,抑 制幼茎伸长、刺 激气孔张开 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对因叶面积指数较大被遮阴叶片的光合作用 有较好 效果 光合色素的又一吸收高峰,人工补光的重要波段
光强分布规律: 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 东南沿海 夏季〉冬季 中午〉清晨傍晚 露地〉设施
栽培调控:
人工补光、遮阳 栽植密度、行向、间套 种 植株调整
光周期: 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 除了开花外,还影响其他器官发生 长日照:洋葱、大蒜鳞茎形成
短日照:马铃薯、菊芋、芋薯裱类蔬 菜和莢白、慈姑、章养等水生蔬菜产 品器官形成
栽培调控:
散射光:50%~60% 直射光:>37%
覆盖材料:改变透过光线的波长及比例 人工补光:波长配比选择
PR、PFR光敏色素感应区、调节植物光形态建成
光质律:
紫外: 夏季〉冬季
蔬菜栽培学__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北美洲产中生心多倍体
第二节 蔬菜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与特性 二、蔬菜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蔬菜植物生殖生长的条件 四、蔬菜植物的生长相关
一、生长与发育的概念与特性
(一)概念 • 生长:是植物直接产生与其相似器官的现象。
藕
茭 白
慈姑
荸荠
水芹
(三)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10、多年生蔬菜 如竹笋、金针菜、石刁柏、食用 大黄、百合等。一次繁殖以后,可以连续采收数 年。除竹笋以外,地上部每年枯死,以地下根或
11、食用菌类 包括蘑菇、草菇、香菇、木耳等, 其中有的是人工栽培的,有的是野生或半野生状
二、蔬菜的起源与演化
一、蔬菜植物的起源中心
(二)食用器官分类法
• 叶菜类:
• 普通叶菜类:小白菜、叶用芥菜、菠菜、茼蒿等 • 结球叶菜类:结球白菜、结球甘蓝等 • 香辛叶菜类:大葱、韭菜、芫荽、茴香、芹菜等 • 鳞茎类:大蒜、洋葱、百合等
• 花菜类:
• 花器类:金针菜等 • 花枝类:花椰菜、青花菜、菜薹等
(二)食用器官分类法
• 果菜类:
蔬菜栽培学总论
第一章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第一章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概述 第一节 蔬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 第二节 蔬菜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第三节 蔬菜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四节 蔬菜的产量形成
概述
蔬菜的生物学基础
蔬菜的特征
蔬菜的特性
系统发育
野生种 栽培种
起源中心 (原产地)
个体发育
二、蔬菜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营养生长时期 3 营养休眠期 • 二年生及多年生蔬菜,在贮藏器官(也是产品器
蔬菜栽培学习题答案
蔬菜栽培学》练习题《蔬菜栽培学》练习题题第一章绪论1.试说明蔬菜生产的意义。
①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而且给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农村一项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各种出口蔬菜、加工蔬菜、速冻蔬菜为我国创收大量外汇。
③许多蔬菜还是家畜的优质饲料,所以蔬菜生产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④蔬菜还可以与大田作物、果树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收益。
2.试说明蔬菜的营养价值。
①维生素的来源;②矿物质的来源;③纤维素的来源;④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⑤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来源;⑥挥发性物质、有机酸和色素的来源。
3.试说明蔬菜的生产方式和栽培特点。
生产方式:自给性、商品性、专业化、季节性蔬菜生产。
栽培特点:①种类繁多,食用器官多样化。
②对栽培条件要求高,需精耕细作。
③绝大多数需育苗④保护地栽培。
⑤采后处理。
第二章蔬菜生物学基础1.试述蔬菜作物的几种分类方法及其对蔬菜栽培的意义。
分类方法: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意义:①植物学分类法能了解各种蔬菜的亲缘关系,在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及种子繁育方面有重要意义。
②食用器官分类法对掌握栽培关键技术有一定意义。
③农业生物学分类法将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蔬菜归为一类,综合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比较适合生产上的要求。
2.农业生物学分类中,哪几类属于喜温性蔬菜?哪几类属于耐寒性蔬菜?喜温性蔬菜: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
耐寒性蔬菜: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
3.简述蔬菜作物的八大起源中心及其代表作物。
①中国中心:白菜、芥菜、萝卜、丝瓜、竹笋②印度—缅甸起源中心:黄瓜、苦瓜、丝瓜、茄子、苋菜③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冬瓜、山药、生姜、黄秋葵④中亚西亚中心:菠菜、蚕豆、洋葱、大蒜、芫荽⑤近东中心:甜瓜、莴苣、胡萝卜⑥地中海沿岸中心:甘蓝、芜菁、芹菜、石刁柏⑦阿比西亚中心:西瓜、甜瓜、豇豆、扁豆、豌豆⑧中美中心:番茄、辣椒、南瓜、菜豆4.试分析主要蔬菜作物的特征特性与其起源地气候的关系。
蔬菜栽培学
作物(如番茄、甜椒)连续开花结果,不同部位花朵或果实存在生长相关
第四节 蔬菜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一、环境条件的内容与相互作用
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植物本身的遗传因 素,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生产上,要通过育种技术来获得具有新 的遗传性状的新品种;同时也要通过采用正确的栽培技术和创造适宜的环境 条件来调控生长与发育,达到高产的目的
高温防御措施(问:嫁接能防御高温吗?) 选用耐热品种 培育壮苗
与高杆作物间作套种,如甜椒与玉米、马铃薯与玉米 激素蘸花保花保果
遮阳网覆盖 (四)温周期作用
温度有两个周期性的变化:年周期季节性变化、昼夜周期变化
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 一天中有周期性的温度变化即昼热夜凉的环境,对作物的生长与发 育有利。 (五)温度与春化作用 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二年生蔬菜,包括许多白菜 类、根菜类、葱蒜类及一些绿叶蔬菜都要经过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结 实。
对于以地下根或茎为产品器官(马铃薯、莲藕、胡萝卜)的蔬菜尤为 重要,生长前期保证水、氮肥供应,使地上部生长良好,后期施磷钾 肥促进地上部合成的有机物质贮藏到根部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
生殖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是由营养器官提供的,营养器官是光合产物的源, 果实等生殖器官是接受光合作用产物的库。
若营养生长不良,生殖器官也不会发达;若营养生长过旺,则养分大多消 耗在营养器官的生长上,对生殖生长也不利。
由印度和南洋群岛引入:生姜、茄子、冬瓜、丝瓜、苦瓜 “丝绸之路”从中亚和近东:菠菜、蚕豆、豌豆、黄瓜、西瓜、甜瓜、胡萝 卜等 明清时期海陆引进:菜豆、都属、南瓜、佛手瓜、辣椒、马铃薯、番茄等 现代从各种途径引进:紫甘蓝、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球茎茴香、彩色辣 椒等 第三节 蔬菜的生长与发育*
完整版蔬菜复习题
1蔬菜:凡是可以用于佐餐的植物统称为蔬菜。
其中以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为主,还有有少量的木本蔬菜(如:香椿、竹笋)。
可用于佐餐,且有多汁的产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的植物,均可以列为蔬菜植物的范围。
3蔬菜栽培学:是研究蔬菜、环境以及栽培措施三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即安全、营养的食品。
主要是针对工业、交通、农药、化肥等对土壤、大气、水资污染后影响农产品而提出的。
5有机蔬菜:蔬菜植物栽培在无污染的环境中,且不施用化肥、化学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栽培的蔬菜。
6设施园艺:广义的设施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切设施条件(大棚、温室、遮阳网,驱鸟器、弥雾器、反光板,灌溉设施、施肥设施等)。
7运输蔬菜:蔬菜在最适宜的地区大规模生产,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运输(因不赞同加温耗能的温室生产而提出的)。
8日光温室:依据温室加温设备的有无而分的一种温室类型,即不加温温室。
主要依靠日光的自然温热和夜间的保温设备来维持室内温度。
通常作为低温温室来应用。
在北方应用较多些。
一般作为蔬菜、晚花的防霜、御寒或者在早春解冻前育苗用。
9生长: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以及细胞内原生质等内含物的增加,而引起植物体的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这些量上的变化叫做生长。
10发育:广义:发育是指个体生命周期中,植物体的结构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是植物体各部分、各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
狭义:发育是指细胞由营养体向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转变。
11蔬菜生长与发育:是指从种子发芽到重新获得种子的整个过程。
12个体发育:指植物从播种至开花结实再产生新的种子的过程。
13系统发育:指物种的进化过程。
14物种:是互交繁殖的相同生物形成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相似群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15品种:按人类的需要选育出的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并且在被繁殖后仍能保持其特征的人工生物群体,是劳动的产物。
16经济学产量:蔬菜中可以食用部分的产量或具有经济价值那部分的产量称为经济产量。
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
蔬菜的采收时间应根据其生长阶段和成熟度 来确定,通常在蔬菜成熟时进行采收。
采收方法
采收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如剪刀或手拔, 避免损伤蔬菜和土壤。同时,应遵循先熟先
收的原则,及时采收成熟的蔬菜。
蔬菜的分级与包装
分级
蔬菜应按照其品质、大小、重量等因素进行分级,以 确保其质量和一致性。
包装
蔬菜的包装应选用适当的材料,如纸、塑料袋等,以 保持其新鲜度和防止污染。包装上应注明蔬菜的品种 、等级和采收日期等信息。
感谢您的观看
水分管理
合理浇水,保持育苗土壤湿润,避免 过干或过湿。
光照管理
根据蔬菜对光照的需求,调节育苗室 的光照强度和时间。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蔬菜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04 蔬菜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
灌溉与排水
灌溉
根据蔬菜的需水规律和土壤水分状况,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持土壤湿 润,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
土壤
蔬菜生长需要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不同蔬菜对土壤的酸碱度也有要求。
蔬菜的种植季节与茬口安排
种植季节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蔬菜的生 长习性,安排适宜的种植季节。
茬口安排
在同一地块上,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蔬 菜特性,合理安排种植茬口,以提高 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02 蔬菜栽培的土壤与肥料管 理
贮藏的方式与管理
贮藏方式
蔬菜的贮藏方式可分为冷藏和常温贮藏两种。冷藏可 延长蔬菜的保鲜期,但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常温 贮藏则需要注意通风和防止阳光直射。
贮藏管理
在贮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蔬菜的质量和保鲜情况,及 时处理损坏或变质的蔬菜。同时,应注意保持贮藏环境 的卫生和清洁,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
蔬菜技术培训教案(学时安排:8天45学时)第一讲蔬菜栽培基础知识一、教学目的:(一)了解蔬菜的分类和生长发育(二)掌握蔬菜栽培技术原理(三)掌握蔬菜施肥、灌溉、播种育苗的技术规程二、教学重点:(一)蔬菜栽培技术原理(二)施肥要求和方法(三)种子处理、床土配制和苗床管理三、教学难点:(一)施肥要求(二)苗床管理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提问的方法,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标题、关键内容、有关技术数据传达给学生,并通过学员掌握的常规作物的种植技术来说明蔬菜技术。
五、授课教师:张合庆六、学时安排:1天6学时(上午、下午各3学时)一、蔬菜分类蔬菜分类方法一般有3种:即按植物学分类,按照食用器官(也就是我们要吃的那一部分)分类和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
从栽培上讲,农业生物学分类比较切合实际。
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蔬菜可分为12大类。
⑴根菜类: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等。
⑵白菜类:包括大白菜、小白菜、菜苔、菜心等。
⑶绿叶菜类:包括菠菜、芹菜、苋菜、茼蒿、莴苣、蕹菜等。
⑷葱蒜类:包括葱、蒜、洋葱、韭菜等。
⑸薯芋类:包括马铃薯、芋、山药、姜等。
⑹茄果类: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等。
⑺豆类:包括豇豆、菜豆、扁豆、蚕豆、豌豆等.⑻瓜类:包括黄瓜、西瓜、笋瓜、西葫芦、冬瓜、丝瓜等。
⑼水生蔬菜类:包括莲藕、茭亘、荸荠、菱角等。
⑽甘蓝类:包括甘蓝、花椰菜、芥蓝等。
⑾多年生蔬菜类:包括竹笋、石刁柏(芦笋)、金针菜等。
⑿食用菌类:包括蘑菇、草菇、香菇、木耳等。
二、蔬菜生长与发育(要想种好蔬菜,必须了解蔬菜是怎样长成的,这就像我们抚养小孩一样,得了解小孩从小到大的生长发育规律)蔬菜生长发育及产品器官的形成,一方面决定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主要的环境条件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条件等。
毛主席说过,搞好农业,必须按照农业八字宪法:也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字。
㈠温度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最敏感.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五类:1、耐寒的多年生宿根蔬菜:如韭菜、茭白等,可耐–10-–15℃低温。
《蔬菜栽培生理学理》绪论
•美国学者F.P. Gardnent, R. L. Mitchell 编写的作物生理学(Physiology of Crop plants)(1985)。
•Hay RKM and Walker AJ编写的《作物产量生理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ology of crop yield》(1989)。
(一)、农业发展对蔬菜栽培生理学的推动作用
农业的发展先后经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特别是从20 世纪中叶前后,先后经过三次革命,极大推动了农业基础研究的发展。
1. 绿色革命
20世纪40年代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为 标志。 主要技术模式:良种+化肥+灌溉+农药
经历了第一次绿色革命,1961-1996年,化肥使用量从0.31亿吨增加到1.35亿 吨;1961-1996年,灌溉面积从1.3亿公顷增加到2.63亿公顷;1950-1990年,农 药销售额扩大28倍。“绿色革命”显然使亚洲避免了重大的粮食危机(1996年 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报告),成为中国、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惊人的经济增长的基础。
•1957年, Fujiwara和Syzuki 提出了源-库关系的概念,发现了光合 同化物分配受源、库代谢活性的控制。同时日本学者在20世纪50 年代还研制出CO2分析仪,并开始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蔬菜个体与群 体的光合作用,有力推动了光合作用的研究。
•1962年, Van Dobben首先发表了生物学产量、经济学产量和收 获指数等观点,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角田提出了株型的概念;1968年, Donald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型”概念,并倡议开展理想型的株型 育种,育种学者努力培育紧凑型的植物株型,对提高植物的群体光 合作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蔬菜性别分化
需要在苗期2-3叶期施用,可 影响8-9节以后的性别表现
两性花少见
、 黄瓜 酉瓜、南瓜:
W
冬瓜:
两性花比例高
两
性
主要依赖两性花结果
莅
主蔓结果为主: 自下而上,雌花比例逐步升高 侧蔓结果淘養 雌花比例:侧蔓 >主蔓
□
•)
□
乙烯、ACC合成酶(雌)
赤霉素(雌)
表观遗传修饰
M/m,雄株产量高,MM Xmm—Mm X\Y性染色体,性别与生产关系不大
低温(特别是合适的低夜温) 短日照 充足的营养 生长调节剂:不同瓜类,要求的种类和浓度不一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蔬菜栽培学
蔬菜性别分化
扬州大学园艺系缪旻琅
完全花:
绝■I 大多数蔬菜:茄
科、豆科、百合
禾斗。O O O
加
花
雌雄异花同株: 葫芦科蔬菜、 甜玉米
黄
黄
瓜
雄
雌
花
花
雌雄异株; 石刁柏、菠菜
菠 菜 雄 花
葫芦科植物的□□性别表现:
雌雄同株、全雄、全雌、两性株、雄全同株、 雌全同株,雌雄全同株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蔬菜含有维生素、矿物盐、碳水化合物及其它营养物质,是人民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副食品,是农业生产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一、蔬菜植物的分类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野生蔬菜驯化及栽培蔬菜演化中心之一。
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对本地野生植物的发掘、家化和对引入蔬菜的驯化、选育,创造了今天丰富多彩凡是以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多汁的产品器官,作为副食品的,均可以列为蔬菜植物的范围。
一些多年生的草本如金针菜、百合等,以及一些木本植物的幼芽或嫩茎,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如竹笋、香椿等。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野生或半野生的种类,如荠菜、马齿苋、马兰等,也作蔬菜食用。
许多真菌和藻类植物如蘑菇、香菇、木耳、紫菜、海带等也作为蔬菜食用。
有些蔬菜不仅是现在蔬菜栽培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且是今后改进蔬菜品种十分珍贵的种质资据现在初步统计,我国食用蔬菜就有56科,229种。
其中高等植物32科201种(包括变种),低等植物食用菌14科18种,藻类植物8科10种,在我国普遍栽培的有50—60种。
蔬菜植物的范围之广,种类、品种如此繁多。
为了掌握这些资源的特点,特性,便于系统地进行研究、利用,必须对它们加以科学地分类。
比较普遍采用分类方法有三种:①植物学分类法;②食用器官分类法;③(一)植物学分类法根据植物学的形态特征,按照科、属、种、变种分类。
我国的蔬菜植物总共有二十多科,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种子植物,双子叶和单子叶的都有。
在双子叶植物中,以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葫芦科、伞形科、菊科为主。
单子叶植物中,以百合科、禾本科为主。
植物学分类的优点,是可以明确科、属种间在形态、生理上的关系,以及在遗传、系统上的亲缘关系。
如结球甘蓝与花椰菜,虽然前者利用它的叶球,后者利用它的花球,但都是同属于一个种,彼此容易杂交。
又如番茄、茄子及辣椒都同属于茄科;西瓜、甜瓜、南瓜、黄瓜都属于葫芦科,它们无论在生物学特性上及栽培技术上,都有共同的地方,甚至在但是植物学的分类法,也有它的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蔬菜的产量形成1.蔬菜产量是田间收获的产品的鲜物重量;2.生物产量由光合作用所合成物质(占90%~95%)和根系所吸收的物质(占5%~10%)的积累总量,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所有器官;3.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中有经济价值、可食用的那部分产量称为经济产量4.经济系数经济产量( Yx)K= ————————生物产量(Yb)5.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Yx=Yb.K , (K:0~1)6.影响K值的因素(1)蔬菜的种类不同,经济产量形成过程及产品的化学成分不同,K值差异很大。
(2)遗传因素对K值的影响同一蔬菜的不同品种,其K值也不相同。
(3 )栽培技术和外界环境条件对K值的影响植株调整的放任生长的;合理肥水管理的大于徒长的;南方高温、潮湿、弱光条件的小于北方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地区的;二、蔬菜产量构成的特点(一)产量的表达方式:单个产品器官重,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等。
(二)不同种类蔬菜的产量构成◆果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果数×平均单果重◆叶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重◆根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肉质根重◆结球叶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叶球重(三)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蔬菜的产量有一个形成过程。
构成产量的每一方面的因素,在产量形成过程中都是变动的,而且各因素如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果数、及单果重或单株重之间,存在着负的相关关系。
1、单位面积株数:直播蔬菜——自然稀疏现象。
多次采收的果菜类蔬菜(瓜类、茄果类、豆类)对早期产量影响大,而对后期产量影响小。
2、平均单株果数:平均单株果数=开花数×坐果率-无效果数3、单果重:受遗传和栽培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一)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也就是作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量占其所得能量的百分率。
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增加的干重所折合的热量,除以同一时间内该面积上得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或光合有效辐射能)来表示的:E=h.M/Σ(S+D)×100%式中,E为光能利用率,M为单位面积上作物生产量的干重(克/亩),h为为单位干物重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卡/克),∑(S+D)为生长期内太阳直接辐射(S)和漫射辐射(D)日光总量之和(卡/亩)。
目前一般丰产田的光能利用率不超过光合有效辐射能的2~3%,一般的田块只有1%左右。
三、蔬菜的光能利用与产量形成1、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一是漏光损失,如作物生长初期日光大部分都漏射到地面。
尽管这在早春有利于提高地温,但主要辐射能是损失掉了。
如果栽培上合理密植,促使壮苗早发,使其尽快封垄,那么植株群体就可以截获较多的光能。
如果密度过小,苗子迟迟不发,到后期仍不封行,群体截获的光能就较少,光能利用率就较低。
二是冠层叶的反射和透射的损失。
例如当冠层中叶片较平展,其反射光的损失就较大。
另外,如果叶片颜色较深,透射光的损失也较大。
三是作物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光照和水)不适合时,也会限制光能利用;2、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1)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面积的最有效的方法。
(2)延长光合时间(3)选用紧凑株型(4)改善二氧化碳供应等条件延长光合时间措施:(1)掌握适宜的播种期,采用育苗移栽(2)注意畦的方向和形式(3)保护地里,可以人工补充光照(4)防止生育后期叶片的早衰畦的方向东西延长型---北部和北侧光照弱、上下午均会被邻近植株遮光、通风较差南北延长型---受光均匀、只有中午遮光、通风好二)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与光能利用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是叶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光合时间(寿命)。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内部因素遗传因素、叶龄与叶位、叶绿素含量、根系发育状况和植株的吸水能力,物质运转的库源关系、叶面积重量比、叶片的扩散阻力等。
外部因素光照的强弱,温度的高低,水分的多少、二氧化碳的浓度,矿质营养其它因素激素、农药、病虫害、风、污染、机械震动等。
1、光强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光强曲线:P=ABI/(A+BI)P--光合作用强度;I--光照强度;A、B--参数。
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双曲线的关系。
当光强很弱时,P∞BI;当光强很强时,P∞A因此在光合作用——光强曲线中,有两个重要的位置:①光补偿点,即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物质等于呼吸所消耗的物质;②光饱和点,即光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加。
2.温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不同种类的蔬菜,其光合速率的适温是不同的。
如半耐寒蔬菜:17 ~ 20℃;喜温蔬菜:20 ~ 30 ℃;耐热蔬菜:30 ℃左右;3、叶的生长方向、受光姿态与光能利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地方既然是叶片,由于不同蔬菜种类的叶的生长方向不同,所接受的光的强度也不同,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也不同。
蔬菜叶的生长方向可分为三类:水平叶群:包括连座期的白菜、甘蓝及芋、马铃薯、黄秋葵等。
垂直叶群:包括洋葱、大葱、大蒜等。
混合叶群:许多果菜类近于这个类群。
水平叶群,可以充分利用中午的阳光,而早晨和傍晚的利用率较低。
垂直叶群则相反,可以充分利用早晨及傍晚的阳光。
而混合叶群,由于各种生长姿态的叶子都有,可以利用各种太阳高度的光能。
(三)叶面积与产量形成在一定的范围内,叶面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正的相关关系。
所以,增加叶面积是增加产量的基本保证。
1、叶面积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具有的叶面积,称为叶面积指数(LAI)。
LAI=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M2)/单位土地面积(M2)一个群体的栽植密度越大,叶面积指数增加的也越快,达到LAI最大值的时间也越早。
稀植的群体,LAI增加的较慢,达到LAI最大值的时间也较迟。
一般果菜类(茄果类、豆类),LAI大都在3~4 之间,在这个范围内,叶面积指数增加,产量也增加。
每一种蔬菜有其各自的最适LAI数值。
这个数值的大小及其增长的动态,与栽植密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栽培措施也有关系。
2、影响叶面积生长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土壤肥力及栽培管理技术。
温度:当温度低时,叶面积生长慢,温度升高,叶面积生长加快,但温度过高,生长又会缓慢。
一般喜温蔬菜,叶面积生长的适宜温度多在25~30℃,而许多喜冷凉的蔬菜,叶面积生长的适宜温度多在20℃左右。
光照强度:一般光照减弱,叶片较薄而大些:光照增加,叶片较厚而单叶面积反而较小。
氮肥:几乎所有的蔬菜作物,氮肥充足,都会促进叶面积的生长。
土壤水分:水分充足,叶面积生长迅速。
要获得高产,必须在生长初期使叶面积迅速生长,并维持较长时间。
(四)净同化率与产量形成净同化率是指单位叶面积,在一定时期内,由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干物质的重量(积累量)。
这个重量并不是碳素同化产物的全部,而是除去呼吸作用消耗的量,所以叫“净同化率”(NAR或Phn)在一定时期内,干物质生产量(dw/dt),是净同化率(NAR)与叶面积(L)的乘积。
即:dw/dt=NAR×Lw为t时的干物产量;L为t时的全叶面积。
所以净同化率(NAR)=(1/L)×dw/dt在生产上,叶面积与净同化率的关系是量与质的辩证关系。
在生长的初期,同化物质主要被用于营养生长和器官建成,增加的潜力是很大的。
因此,增加叶面积对产量的促进作用是基本的。
但到生长发育的后期,尤其是产品器官形成的时期,叶面积也基本足够,达到一定的限度。
在这个时候,能够维持一定强度的同化率,就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蔬菜作物的产量既然是以单位土地面积来衡量,那么在一块土地上同时生长有许多植株,这就构成一个“群体”,或称“群落”。
这个群体虽然由单株所组成,但群体的产量,并不是由单株(即个体)的产量简单相加。
因为群体的结构,也不是个体的结构的相加,光能利用的方式及利用率,也不是简单的相加。
由个体组成群体之后,最大的特点是对光强度的改变。
一个群体的不同叶层光强的垂直分布,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服从于“比尔-兰伯特”定律。
即:IF=I0e-KF即lnIF/I0=-KFF为叶面积指数;K为消光系数;I0为群体的入射光强;IF为任一层的光强。
当密植度尚小时,适当增加密植度,对于个体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明显增加群体的产量。
但如果进一步增加密植度,由于群体的遮光过多,群体基层的光照不足,空气也不流通,大大降低基层叶片的光合效率,群体产量反而下降,所以密植度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例如,根菜类蔬菜,当密植程度小时的时候,单个肉质根的重量会大些,而单位面积产量会低些,当密植程度增加以后,单位面积的产量会高些,但个体肉质根的重量会小些。
又如茄果类蔬菜,当密植程度小的时候,单株的结果数会多些,但单位面积产量会低些,如果增加密植度,单位面积的株数增加了,而单株的结果数反而会减少,甚至单果重也会减轻。
如果密植度继续增加,以至所增加的株数的产量,不及单株所减少的产量,则单位面积的产量就会下降。
一个优良的群体结构,消光系数(K)要小,而叶面积指数(LAI)要大。
按照蔬菜植物的生长习性及栽培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可以把这种关系分为四大类:1.蔓性而搭架的种类如黄瓜、番茄等,支架可以增加叶面积指数,减少消光系数,因而可以增加群体产量。
搭架的黄瓜LAI可达6。
2.直立的种类如茄子、辣椒等,它们的LAI大都在3~4,消光系数较小。
3.丛生叶状态的根菜类和叶菜类如白菜、甘蓝、萝卜等,作为食用栽培时,有矮的丛生叶。
LAI较小,而K值较大。
4.蔓性而爬地生长的瓜类如甜瓜、西瓜、南瓜及部分冬瓜品种,生产上大都爬地栽培,它们的LAI较小,一般不过2 左右,而消光系数大为了增加LAI,减少消光,获得合理的群体结构,生产上常采用:支架栽培;间作;套作;植株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