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静摩擦力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与解释

初中物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与解释

初中物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比较与解释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常常学习到两种不同类型的摩擦力,一种是静摩擦力,另一种是滑动摩擦力。

本文将比较和解释这两种摩擦力的特点和作用。

1. 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通过接触而没有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力。

这种摩擦力的存在可以阻止物体开始移动或改变其运动状态。

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通常用符号 f_s 表示。

静摩擦力的特点:a. 只在物体没有相对运动时存在,一旦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摩擦力就会转变为滑动摩擦力。

b.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_s = μ_s × N,其中μ_s 代表静摩擦系数,N 代表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c. 静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相互接触的接触面垂直,并指向相反方向。

2. 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力。

在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静摩擦力会逐渐减小并最终转变为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物体表面之间的特性相关,通常用符号 f_k 表示。

滑动摩擦力的特点:a. 只有在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

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_k = μ_k × N,其中μ_k 代表滑动摩擦系数,N 代表垂直于接触面的力。

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互接触的接触面垂直,并指向相反方向。

比较和解释1. 相同之处:两种摩擦力都是由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的,并且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方向相反。

2. 不同之处: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

静摩擦力只在物体没有相对运动时存在,而滑动摩擦力只有在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才会产生。

此外,两者的计算公式中使用的是不同的摩擦系数。

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使得物体可以保持静止,防止其在施加力之前就开始滑动。

例如,在一个施加力的盒子上方放置一本书,由于静摩擦力,书不会意外滑落。

静摩擦力初中物理

静摩擦力初中物理

静摩擦力初中物理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受到的摩擦力。

在中学物理中,静摩擦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力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表面材料以及物体之间的压力有关。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最大可能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也就是所谓的极限静摩擦力。

如果施加的力超过了极限静摩擦力,物体就会开始运动。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正比,而与接触面积和表面材料无关。

因此,为了增大静摩擦力,可以增加物体之间的压力。

在实际生活中,静摩擦力有许多应用,例如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汽车保持在运动状态下,而登山鞋与岩石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登山者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

总之,静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 1 -。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对比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对比

初中物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对比杜海峰(甘肃省平凉市第四中学744000)摘要:对于刚接触力学的初中学生来说,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是一个很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本文将对两者详细对比,并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分析.关键词:初中;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对比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6-0041-02收稿日期:2019-06-15作者简介:杜海峰(1985.8-),男,甘肃省平凉人,本科,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力学,在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大多学生虽能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但未能对两者详细对比区分,致使两者的影响影响因素混淆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一、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联.物体与其接触面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未发生具体的相对运动时,物体与接触面之间存在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方向的静摩擦力,该静摩擦力会随着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当外力逐渐增大时,静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当静摩擦力增大超过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开始在接触面上滑动,此时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若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再发生变化.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物体运动状态摩擦力方向同接触面同压力摩擦力是否变化摩擦力大小变化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摩擦力大小非影响因素静摩擦力相对接触面静止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随外力变化而变化f 摩=F 外F 外接触面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滑动摩擦力相对接触面滑动与相对运动相反不变物体匀速运动时,f 摩=F 外接触面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大小;物体是否匀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说明:在解答摩擦力相关问题时,要注意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和非影响因素,特别是不能把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拿来分析静摩擦力大小的变化.三、例题解析1.小华乘坐火车假期旅行时,上车后将一本书放在了车厢内的桌面上,火车启动后,列车开始做加速运动,书相对桌面静止,此时书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向(选填“前”、“后”)的力;当列车速度增大到180KM /h 后,列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书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突然列车紧急制动,书由于惯性向前滑动了一段距离,书滑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受力情况为:.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摩擦力产生条件及摩擦力的方向,清晰分析书的相对运动状态至关重要.火车启动后,书和桌面一起向前做加速运动,书虽然相对桌面保持静止,但有向后的运动趋势,故此时书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此摩擦力也是书向前加速运动的动力.当列车速度增大到180KM /h 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桌面和书速度相同,且均处于平衡状态,书和桌面之间既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书水平方向不受力.当列车突然制动,书由于惯性向前滑动时,书相对桌面有向前滑动的运动状态,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答案:前;静摩擦力;不受力;向后的滑动摩擦力2.小明在河中嬉戏时,抓到了一条重8N 的鱼,他用30N 的力悬空静止握着鱼(鱼头竖直向上)向妈妈炫耀,此时鱼受到手的摩擦力为N ,方向为.妈妈告诉小明:“你应该握紧一点,小心鱼滑掉了.”小明便用50N的力握紧鱼,此时鱼受到手的摩擦力为N 解析手握鱼悬空时,鱼相对于手有竖直向下的运动趋势,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因为鱼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鱼在水平方面受到各个方向的握力平衡,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平衡,此时静摩擦力大小只与竖—14—直向下的重力有关,根据二力平衡特点,f 摩=G =8N .当手的握力增大时,鱼在竖直方向的受力情况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只受到重力和静摩擦力,且它们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f 摩=G =8N ,保持不变.当手的握力增大时,增大的只是最大静摩擦力,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转换的临界阈值.答案:8;竖直向上;83.如图,小明用水平向右10N 拉力刚好能使物体A 以2m /s 的速度向右匀速滑动,此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拉力增大到15N 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物体速度增大到4m /s 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当突然撤去拉力,物体由于惯性继续向右滑动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滑动摩擦力的非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滑动的快慢和是否匀速均无关.本题中当拉力为10N时,物体匀速滑动,拉力增大到15N 时必然加速运动,物体速度增大到4m /s 时,题中未明确物体是否匀速,撤去力后由于惯性继续滑动时为减少运动.物体A 在以上几种状态时,接触面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始终未变化,只是运动快慢在不停变化,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同时可根据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受力来判断滑动摩擦力大小,f =F 拉=10N .答案:10N 10N 10N 10N参考文献:[1]徐超,盛云生.从2017江苏高考14题谈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J ].物理教学,2018,40(09):55-56.[2]庄建英.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整理归纳[J ].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06):133.[责任编辑:闫久毅]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冯俞敏(山西省交口县第二中学032400)摘要: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基础,从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来看,高中物理的内容是在初中物理内容上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因此,只要做好了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衔接,那么就可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在文中主要就从初中物理教学出发,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进行探讨.关键词:物理教学;初高中衔接;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19)26-0042-02收稿日期:2019-06-15作者简介:冯俞敏(1969.10-),女,山西省吕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前几天和高中物理老师一起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老师们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话题之一是教学中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与高中的衔接.一、初高中物理的区别1.教材的区别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教材所授的知识内容差不多,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增加;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学科间渗透性方面都有所增强.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2.思维上的的区别初中学生思维具有形象、顺向、静态、单一的特点;高中学生思维具有抽象、逆向、动态、多向的特点.在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由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3.能力上的的区别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具备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实验能力、和使用数学工具处理简单的问题的能力都比初中阶段有所提高.如:高中在实验能力上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教材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初中则要求学生具备初步实验能力即可.4.方法上的的区别由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比初中多,教师无法像初中课堂上一样,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多次讲解、多次训练.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并获取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灵活运用已学—24—。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公式计算与易错知识点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公式计算与易错知识点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公式计算与易错知识点行驶的汽车,刹车后为什么能很快停下了?这是因为,汽车在刹车时,刹车片有一个阻碍车轮旋转的力,这个力是摩擦力。

关于初中物理的摩擦力知识,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❶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❷接触面粗糙;❸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摩擦力方向摩擦力是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怎样正确判断出摩擦力的方向呢?只需四步即可。

①明确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②选择施力物体为参照物;③判断受力物体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④用“相反”确定摩擦力的方向。

判断摩擦力方向时,要正确判断出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人走路时,摩擦力是产生于脚(鞋)和地面之间,不是人和地面之间。

人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但是摩擦力方向并不是向后。

注意:摩擦力方向不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而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大小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着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二力平衡(下一章中将重点讲述)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即F=f。

⑵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平衡力知识判断当你爬杆到某处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即f=G。

如果是匀速向上爬或匀速下滑的时候,摩擦力和重力大小还相等吗?无论是静止、匀速上爬,还是匀速下滑,均属于平衡状态。

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初中物理易错知识整理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初中物理公式 (3)

初中物理公式 (3)

初中物理公式摩擦力公式摩擦力公式是研究物体之间摩擦力作用的公式。

在初中物理中,主要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情况。

静摩擦力公式静摩擦力(Fs)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它的计算公式为:Fs = μs * N其中,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力的垂直支持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静止的方向相反。

动摩擦力公式动摩擦力(Fd)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它的计算公式为:Fd = μd * N其中,μd为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力的垂直支持力。

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动力学公式动力学关注物体的运动,研究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运动中的作用力。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 = ma)是描述物体的加速度和作用力之间关系的公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速度公式速度(v)是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它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来计算。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 Δs / Δt其中,v为速度,Δs为位移,Δt为时间。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 = Δv / Δt其中,a为加速度,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

光学公式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光速公式光速(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速公式为:c = λ * ν其中,c为光速,λ为光的波长,ν为光的频率。

光学折射定律光学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折射定律公式为: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为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成像公式成像公式描述了光线通过透镜形成的像与物之间的关系。

成像公式为:1 / f = 1 / d0 + 1 / di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d0为物距,di为像距。

热学公式热学研究物体的热量变化和热能转化。

物理知识点之摩擦力

物理知识点之摩擦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物理知识点之摩擦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大静摩擦力1、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在静摩擦中出现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当切向外力逐渐增大但两物体仍保持相对静止时,静摩擦力随着切向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静摩擦力的增大只能到达某一最大值。

当切向外力的大小大于这个最大值时,两物体将由相对2、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方法①设想它们的接触面将发生怎样的形变,某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就是促使它产生形变的方向 ;②在假设没有静摩擦力时,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就是实际有静摩擦力时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分析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时要以接触面上另一物体为参照物,故分析不同的接触面上的静摩擦力时要不断改变参照物;③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

特别要注意: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静摩擦力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也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趋势,而是阻碍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所以,静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是有任意的夹角。

3、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若物体是静止的,当加在物体上的几个力有使物体沿接触面运动的趋势,但外加力尚未大得足以克服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因而不足以使物体进入相对运动状态,这时的摩擦力由平衡方程确定,而不能应用式 Fmax=fsFn。

因为这时的摩擦力尚未达到最大值。

静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于使物体产生滑动趋势的切向外力,随着切向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在零与最大静摩擦力 Fmax 之间,即 0≤F≤Fmax。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 (即法向反力)N 成正比,即 Fmax=fN,f 称为静摩擦系数。

当加在物体上的力,正好能使刚体沿接触面滑动,亦即达到临“界运动状态”,这时的摩擦力已经达到最大值,因而既可以由平衡方程确定,也可用 Fmax=fsFn 计算。

初中物理摩擦力物理观念

初中物理摩擦力物理观念

初中物理摩擦力物理观念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许多同学由于理解不深刻而导致在做题过程中频繁出错。

本文主要对摩擦力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

什么是摩擦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这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即为摩擦力。

剖析:由定义可见,摩擦力对相对运动(趋势)具有阻碍作用,但不一定是阻力,如图1所示,传送带和玉米之间的摩擦力对玉米粒而言是一种动力。

了解静摩擦力需要从下面几点入手: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①两个物体彼此接触.
②有相对运动趋势.
2.静摩擦力的三要素:
①大小:
发生静摩擦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也就是物体受力平衡,所以,静摩擦力的大小始终跟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等,即:fo=F.
②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
在相对运动物体的接触面上.。

初中物理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技巧

初中物理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技巧

初中物理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技巧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技巧,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中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一些常见的应用技巧。

一、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 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是指当物体相对运动前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表面之间产生的阻力。

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是利用静摩擦系数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力。

公式可表示为:静摩擦力 = 静摩擦系数 ×垂直力静摩擦系数是指物体相对运动前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垂直力之比。

它是一个无量纲量,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静摩擦系数。

2. 动摩擦力的计算动摩擦力是指当物体相对运动时物体表面之间产生的阻力。

与静摩擦力不同,动摩擦力一般是一个常量或者近似看做常量。

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与静摩擦力类似,也是利用动摩擦系数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力。

公式可表示为:动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垂直力动摩擦系数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垂直力之比。

与静摩擦系数类似,动摩擦系数也是一个无量纲量,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动摩擦系数。

二、摩擦力的应用技巧1. 确定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倾斜角度来确定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一般情况下,当物体沿着水平面或倾斜面运动时,可以利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来求解。

2. 利用摩擦力解决坡面问题坡面问题是指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问题。

通过合理应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坡面上物体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以及所需的外力大小等问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根据物体所受重力、斜面倾角和摩擦系数综合考虑。

3. 优化机械装置设计摩擦力是机械装置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通过减小摩擦力,可以提高机械装置的效率和工作性能,减少能量的损失。

在机械装置设计中,可以采用润滑剂或者改变物体的材质来减小摩擦力。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6:摩擦力

初中物理讲义力学6:摩擦力

力学6:摩擦力一、摩擦力现象二、摩擦力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三、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由于两物体在接触部分受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对滚动的阻碍作用,叫做滚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是物体滚动时,接触面一直在变化着,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它实质上是静摩擦力。

接触面软,形状变化愈大,则滚动摩擦力就愈大。

一般情况下,物体之间的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在交通运输以及机械制造工业上广泛应用滚动轴承,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例如,火车的主动轮的摩擦力是推动火车前进的动力。

而被动轮所受之静摩擦则是阻碍火车前进的滚动摩擦力。

[1]四、滑动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说明: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N F f μ=说明:①压力F N 与重力G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1.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 的大小只由μ和F N 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五、静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3. 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max f 之间4. max0f f ≤≤ 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断.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说明: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A .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 .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 .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 .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六、最大静摩擦力要点诠释: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F 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当人用水平力2F 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max f 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max f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max 0f f ≤≤.要点诠释: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七、 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要点诠释: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它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已知物体A 做匀加速运动,说明物体A 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A 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三 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三  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题四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我们可以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入手,条件是: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即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2.推断摩擦力的大小,对于摩擦力大小问题,初中阶段一般主要研究的是静摩擦力大小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而大多数同学在做题时不能把这两种摩擦力区分开,导致常把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搞错。

(1)静摩擦力的分析。

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只需要判断物体受到哪几个外力的作用,找到对应的力就可以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受外力的影响,但要看所加外力是否跟静摩擦力在同一方向上,若所加外力与静摩擦力不在同一方向上,则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只要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就不变。

3.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要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就要牢牢地抓住: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句话。

类型一摩擦力分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D. 滚动摩擦一定比滑动摩擦小2.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C .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3.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 竖直向上B. 竖直向下C. 水平向左D. 水平向右4.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 摩擦力一、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二、摩擦力的特点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成正比。

接触面的材质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摩擦力的分类①滑动摩擦力:两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力。

②滚动摩擦力:两个物体表面发生滚动产生的摩擦力。

③静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四. 理解摩擦力①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但是摩擦力的方向并不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而是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的大小无关。

五、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可以阻止物体滑动,如刹车、防滑垫等。

摩擦力可以使物体运动,如行走、书写等。

六、计算摩擦力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f≤μsN实际静摩擦力:Ff=μsN滑动摩擦力:Ff=μdN其中:Ff:摩擦力(N)μs:静摩擦系数μd:滑动摩擦系数N:压力(N)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的材质:接触面的材质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在接触面上有相对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小于静摩擦力。

八、摩擦力练习题1.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求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少?2.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推力为50N,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3.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放在倾斜的桌面上,与桌面倾斜角为30°,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少?答案1.100N2.50N3.50N知识点2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1. 增大有意的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使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2.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

初中物理力的分类

初中物理力的分类

初中物理力的分类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基本量。

根据不同的性质和作用方式,力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

一、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它是由物体表面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引起的。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和支持力。

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表面之间由于相互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滑动前的阻力,而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滑动时的阻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有关。

2. 弹力弹力是指物体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当物体恢复到原状时,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3. 支持力支持力是指物体受到支撑时由支撑物对其的作用力。

例如,一个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桌子对其的支持力。

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方向向上。

二、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由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产生的。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垂直于物体所在的表面。

三、弹力弹力是指物体被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当物体恢复到原状时,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四、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量相等,可以使物体浮起或漂浮。

五、拉力拉力是指物体被拉伸时产生的力。

拉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当物体被拉伸时,拉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同。

六、推力推力是指物体被推动或推开时产生的力。

推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有关。

当物体被推动时,推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七、电磁力电磁力是指由电荷或电流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电流所受的力称为磁力。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

初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详解摩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间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力。

下面将详细解释摩擦力的知识点。

一、摩擦力的类型1.静摩擦力:指当物体相对静止时,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阻碍物体开始运动。

2.动摩擦力:物体开始运动时,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阻碍物体继续运动。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

1.法向力: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是由于物体重力引起的,也称为法向力。

法向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粗糙度: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会增加两个表面接触的面积,从而增加摩擦力。

三、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垂直力和摩擦系数之间的乘积有关。

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sN,其中F为摩擦力的大小,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间的垂直力。

2.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垂直力和动摩擦系数之间的乘积有关。

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μnN,其中F为摩擦力的大小,μn为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间的垂直力。

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润滑:在物体表面涂抹润滑剂(如油、脂等)可以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2.平滑物体表面:对物体表面进行抛光或者涂刷防滑漆,可以改变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减小摩擦力。

3.减小物体质量:减小物体的质量可以减小物体间的垂直力,从而减小摩擦力。

4.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法向力,从而减小摩擦力。

五、应用摩擦力的现象和方法1.制动:利用摩擦力的阻力来实现减速和停止的作用,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

2.爬坡: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在斜坡上爬行,例如摩擦力可以使一个人在地面上行走。

3.拉动物体:摩擦力可以用来拉动物体,例如牛拉车、人推车等。

4.信号装置:利用摩擦力可以制造一些声音、光、热等信号。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解析及计算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解析及计算

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解析及计算摩擦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遇到的力之一。

了解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解析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解析和计算方法。

一、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向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相互阻碍而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压力和物体表面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二、静摩擦力的解析和计算在物体不发生相对滑动的情况下,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会抵消外力,使物体保持静止。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静摩擦力 = 静摩擦系数 ×物体所受的法向压力静摩擦系数是摩擦面间的属性,不同材质和不同接触表面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静摩擦系数。

根据实验数据和摩擦系数的表格,我们可以知道物体间的静摩擦系数,从而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三、滑动摩擦力的解析和计算当物体趋向或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会产生。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滑动摩擦力 = 滑动摩擦系数 ×物体所受的法向压力滑动摩擦系数也是摩擦面间的属性,与静摩擦系数略有不同。

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摩擦系数的表格了解物体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从而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四、摩擦力实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实例进行分析,假设一个物体A放在一个倾斜角度为θ 的斜面上,斜面表面与物体A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分别为μs 和μk。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当斜面倾斜角度小于一定角度时,物体A保持静止,静摩擦力的大小为:静摩擦力= μs × 物体A所受的法向压力2. 当斜面倾斜角度超过一定角度时,物体A发生滑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滑动摩擦力= μk × 物体A所受的法向压力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可以根据所给条件计算出物体A所受的法向压力,并结合相应的摩擦系数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所需的摩擦力大小。

《初中物理》摩擦力

《初中物理》摩擦力

摩擦力知识集结知识元摩擦力种类知识讲解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物体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物体间有相对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例题精讲摩擦力种类(2019春∙路南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滑动摩擦的是()例2.(2019春∙江油市月考)下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是滑动摩擦力的是()例3.(2019春∙吴中区期中)下列各种摩擦中,不属于有益摩擦的是()例4.(2019春∙陈仓区期中)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例5.(2019春∙茂名月考)以下各种情况分别属于哪种摩擦?(1)用钢笔写字时,笔尖跟纸之间的摩擦______(2)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头的珠子跟纸之间的摩擦______(3)滑雪时,滑雪板跟雪地之间的摩擦______(2019春∙锡山区期中)如图所示,是小亮所做“筷子提米”实验的照片,实验中,将米和杯子提起来的力是___摩擦力(填滑动、滚动、静),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方向______。

例7.(2019秋∙信阳月考)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____________叫做滑动摩擦力。

例8.(2019春∙苏州期中)百米赛跑时,运动员鞋底与跑道间的摩擦属于____(有害/有益)摩擦,鞋底刻有凹凸的花纹,目的是______;如图所示,用铅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______的。

摩擦力产生条件知识讲解2.产生条件:(1)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2)物体接触面粗糙;(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例题精讲摩擦力产生条件例1.(2019∙衡阳县模拟)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在一起用竖直向上的力F托起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关于A、B物体的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3个力的作用B.A与墙壁之间可能存在压力C.A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B受到5个力的作用例2.(2019∙滦南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B.禁止车辆超载,一方面是防止对路面的压强过大损坏道路,另一方面是防止惯性增大不易刹车造成事故C.关闭汽车发动机,汽车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蹦床表演时,运动员落在蹦床上与蹦床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例3.(2019∙翠屏区模拟)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B始终静止不动。

中学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中学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中学物理摩擦力知识点
中学物理中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摩擦力的关键知识点:
1. 摩擦力的定义: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由于两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2. 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阻止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通常符合福科定律,即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与物体间接触面之间的垂直压力成正比。

3. 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与静摩擦力相对应的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通常小于或等于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4. 摩擦系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之间的物质性质有关,可以用摩擦系数来表示。

摩擦系数可以分为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表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与接触面之间的关系。

5.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6. 使用斜面降低摩擦力: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减小垂直于斜面方向的摩擦力分量,从而减小了摩擦阻力,使物体能够更顺利地运动。

这些是中学物理中摩擦力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理解这些概念和相应的公式可以帮助你解决与摩擦力相关的问题。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摩擦力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摩擦力

第四节摩擦力【要点精讲】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分类: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1)两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应接触且相互挤压,有弹力。

(3)两物体要发生相对滑动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物体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4)数学表达式:F=μFNμ是动摩擦因数,它的数值个别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动摩擦因数也不同。

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它们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5)注意:(1)不要把“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等同。

(2)“相对”指的是研究对象相对与其接触的物体而言。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跟运动方向相同。

三、静摩擦力1.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2.产生条件:(1)两物体的接触面不光滑(2)两物体应该接触并且相互挤压,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1.方向: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2.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可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 取值范围0≤F≤Fm。

3.最大摩擦力的概念: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加到某一值Fm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Fm叫做最大摩擦力。

注意:(1)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

(3) 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大一些。

四、摩擦分类1.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初中物理力学之滑动摩擦与静摩擦的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之滑动摩擦与静摩擦的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之滑动摩擦与静摩擦的解析滑动摩擦与静摩擦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的概念。

了解它们的特点、原理以及应用,对于学习力学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滑动摩擦与静摩擦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1. 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滑动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滑动时,由于相互接触面之间存在粗糙度,从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摩擦系数是一个与物体表面性质有关的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2.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滑动摩擦力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 = μ * N其中,F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μ表示摩擦系数,N表示物体之间的压力。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和摩擦系数有直接关系。

3. 静摩擦力的概念及特点静摩擦力是指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由于相互接触面之间存在粗糙度,从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滑动摩擦力类似,同样与物体之间的压力和摩擦系数有关。

不同的是,静摩擦力可以达到一定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

4.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比较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计算公式和性质上略有不同。

静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为:F_max = μ_s * N其中,F_max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μ_s表示最大静摩擦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最大静摩擦系数大于滑动摩擦系数,意味着物体相对静止时,阻碍滑动的力较大。

5. 滑动摩擦与静摩擦的应用滑动摩擦和静摩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比如,当我们行走时,脚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并防止滑倒。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提供牵引力,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此外,在机械制造和运输领域,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6. 摩擦力的减小与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需要降低或提高摩擦力的大小。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包括使用润滑剂、降低物体之间的压力、改变表面粗糙度等。

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问题?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为什么?
B
A
F
B
A
F
例1. 如图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
(1)在B物体上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20N,它们均静止
不动,分别分析A、B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如果力作用在A物体上,它们仍静止不动,分别分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
摩擦力
《北京日报》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中年 男子跑步时被西瓜皮滑倒,送到医院抢救,已经 脉搏全无,一块西瓜皮害了一条人命,真是不幸! 那么,这一飞来之灾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 为什么车辆的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旅行箱下面为什么要装轮子? 为什么生锈的锁放点碎小铅芯后就容易打开了?
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擦力越小 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正反双方在辩论 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双方,一次一人 发言,各举一例,自由辩论。
三、静摩擦力的大小 链接 链接1

F
思考: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如何求?
总结:静摩擦力的大小,用二力平衡的 知识解决。
探究:探究静摩擦力的变化
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猜想: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 依据: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 推起来越费力. 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 器材:弹簧测力计 ,砝码,木块,长木板 实验:分12组进行实验,时间15分钟,每组记录实验擦,地面将会绝对光滑,人在地面上寸 步难行,一旦跌倒,就会象被翻过来的甲虫那样,任你 如何挣扎、也爬不起来。由于没有了摩擦,任何螺丝都 无法拧紧,奔驰中的汽车会突然散架,车轮向四周飞出。 这时候,所有的物体都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集 结到底洼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大小:0≤F≤FM(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到底跟物体间的压力有关系吗
静摩擦力特点:
静摩擦力
(1)实际所受的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平衡规律 进行分析 (2)随着产生运动趋势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3)跟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无关
头脑风暴
请一个同学用一双光滑的筷子,试夹在 油中的钢球。实验结果:非常难夹起来。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出现滑动摩擦力?
运动的物体可以有滑动摩擦力;
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有滑动摩擦力。
三、滚动摩擦*
巩固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滑动方向 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巩固 2:
滑动摩擦力
沿着接触面,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间弹力方向垂直 (2)大小: 跟正压力FN 的大小成正比。即 F = µ FN µ 是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 数值跟两个物体的材料和表面粗糙程度有 关,跟物体间的接触面积无关。
头脑风暴 滑动摩擦力只存在于运动的物体?
力的存在呢?
F
f
静摩擦力:
发生在两个没有相对运动,只具有 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接触面有弹力 (3)接触面粗糙
静摩擦力
(4)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 摩 擦 力 的 变 化 规 律
木块相对于木板 运动趋势的方向
F
F拉
实验探究
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静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若F从0连续变化到100N,
1、摩擦力的大小怎样变化 2、用图象表示F与F拉的关系
摩擦力
70N
思考:
60N
物体滑动
物 体 不 动
0
F拉
巩固6
在东北的冬季伐木工作中,伐下的木 料常装在雪撬上,马拉着雪撬在冰道 上滑行,将木料运出。一个有钢制滑 板的雪撬,连同木料的总重量为 4.9×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 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 雪撬匀速前进?
C、F与FN、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有关
D、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唯一决定
C
巩固4:
要使放在水平地面上重200N的木块从原地移 动,必须用70N的最小水平推力,木块从原地移动 以后,为了使它继续匀速滑动,只要60N的水平推 力就行了。 1、木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是多大 2、滑动摩擦力是多大 3、若拉力增大至90N,滑动摩擦力是多大
静摩擦力
1、定义:
滑动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 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接触面有弹力
(3)接触面粗糙
(4)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说一说,你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
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同时与几个因素 有关时,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呢?
想些什么方法能增大静摩擦力,夹起 在油中的钢球?
最大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跟物 体间的压力、接触 面的材料及粗糙程 度有关
静摩擦力 6、是不是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都静止?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有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可以存在于静止的物体间; 也可以存在于运动的物体间。 7、静摩擦力可不可以是动力?
你能不能说出日常生活、生产 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3节:
摩擦力
衡阳市第一中学
唐 雄
头脑风暴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刚才两本书 很难分开的原因是什么?
定义:
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 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 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
在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是否也有摩擦 静摩擦力
巩固7
①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②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③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
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
⑤滑动摩擦力就是跟重力成正比。
A、若某接触面上有滑动摩擦力,则也一 定有弹力 B、弹力的方向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 垂直 C、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滑动 D、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巩固3
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F=μFN可知,F与FN成正比
B、由μ=F/FN可知,μ与F成正比,与FN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