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练习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也学习过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一些复杂分数的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运算定律。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混合运算的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例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什么是分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是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是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是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在纸上完成。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整理与练习(2)

整理与练习(2)

8.小红的爸爸今年37岁, 比小红年龄的3倍少2岁, 爸爸比小红大多少岁?
实践活动
盒子里装有同样数量的红 球和白球。每次取出6个红球和 4个白球,取了若干次后,红球 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一 共取了几次?盒子里原来有红 球多少个?
• ★★★题:
• 商店运来西瓜和苹果共150千 克,西瓜的重量比苹果的3倍 还多30千克,商店运来西瓜 和苹果各多少千克?
1、南京地铁一号线地下 部分大约长14.3千米, 比地上部分的2倍少0.7 米。地上部分大约长多 少千米?
2.妈妈买一套衣服一共 用去135元,上衣的价 钱是裤子的2倍。上衣 和裤子各是多少元?
3、爸爸买一套衣服一共用 去1200元,上衣的价钱是 裤子的3倍。上衣和裤子各 多少元?
4、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大约 是一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百米赛跑 速度的3倍,大约比这名运动员 每秒多跑20米。
5、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4.08千 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大客车分 别从上海和南京同时开出,轿 车平均每小时行118.4千米,大 客车平均每小时行110千米。经 过几小时辆车在途中相遇?
6、小王和小李合打一 份书稿,小王每小时打 16页,小李每小时打11 页。多少小时后小李比 小王少打45页?
7.师徒两人同时装配计算 机,师傅每天装配31台, 徒弟每天装配22台。经过 多少天师傅比徒弟多装配 72台?
整理与复习(二)
根据下面的条件,说一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⑴ 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比徒弟的3倍少18个。 ⑵ 一堆黄沙运走了30车后还剩下16吨。 ⑶ 一条围巾的价钱比一副手套价钱的2倍多25 元。
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字母的式子。
⑴ 学校舞蹈队有ⅹ人,歌咏 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3倍,歌 咏队有( 3x )人,舞蹈队和 歌咏队一共( 4x )人,歌咏 队比舞蹈队多( 2x )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数学教案_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数学教案_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归纳、概括和描述题目。

2.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3.能够灵活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整理归纳题目的方法。

2.掌握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法。

3.学会灵活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2.能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整理与练习题目介绍1.跟学生一起回顾上一次的学习内容,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2.给学生发放整理与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3.引导学生讨论整理归纳题目的方法。

2. 内部关系问题1.引导学生探讨数字之间的内部关系,例如:分数的大小关系、平方数和立方数的关系等。

2.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小组内分享。

3. 实际问题训练1.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

3.引导学生总结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4. 课堂小结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整理归纳和内部关系的重要性。

2.确认学生掌握了今天的学习内容。

3.布置家庭作业。

五、家庭作业1.完成整理与练习题。

2.尝试解决一到两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总结解决方法和思考方式。

六、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内部关系问题•实际问题训练七、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在整理归纳、内部关系问题和实际问题训练中的表现。

2.提醒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多加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教案(共2课时)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教案(共2课时)

金坛区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教案(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主要包括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此外,学生对于将乘法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学会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将乘法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实际问题。

2.练习题: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3.小组合作学习表格:用于记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讨论和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乘法进行解决。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计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方法,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对分数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分数乘除法,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除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和实际问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乘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实例,如做蛋糕时,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蛋糕的1/6,如果要做一个比原蛋糕大一倍的蛋糕,需要多少块这样的蛋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引出分数乘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运算规律。

2年级下册3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2年级下册3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预习单
回忆问题解决的学习内容,整理本单元问题解决的错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整理问题解决错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做错?应该怎么解决这一类题型”,有利于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精准复习。
学习单
1.复习问题解决:完成书58页第2题。
①理解题意:本题要求的是( );
②数量关系:
③列式计算:
④检 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⑤答:
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第2题、练习十二第7-13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简单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复习探索规律:练习十二第7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1、让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步骤,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步骤、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第7题的观察、思考、交流总结,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简单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练习单
1.基础过关:练习十二第8、9、10题
2.综合运用:练习十二第13题
3.拓展延伸:练习十二思考题。
设计目的及依据:
1、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敏性和灵活性;
2、练习有难有易,体现设计的层次性,这样也有利于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苏教版五下数学第四单元第15课时《整理与练习(2)》优秀课件

苏教版五下数学第四单元第15课时《整理与练习(2)》优秀课件

深化练习
1 记录自己一天上学、劳动、体育锻炼 及睡眠的时间,计算 每项活动时间大约各占全天的几分之几。
深化练习
2 在左边的正方形纸上设计图案,并涂上颜色,再计算涂色 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请大家一起看看我的涂法吧!
16 1 64 4
深化练习
2 在左边的正方形纸上设计图案,并涂上颜色,再计算涂色 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 比较大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重点解析
5 计算下面各题。
重点解析
6
销《售地球几故天事后》,《 还剩动物52王。国三》种还书剩原41来,各《有植1物20世本界。》还剩
1 3

哪种数卖出的本书最多?
1 4

1 3

2 5
三种书原来各有120本 答:《动物王国》卖出的本数最多。
课堂小结
约分是把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化成分子、 分母比较小的分数,通常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化 成最简分数;通分是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大小不变的同 分母分数,通常是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化成同分 母分数。
1
35 30
12 27
9 25
8
25
重点解析
2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


重点解析
3 先用最简分数表示下面的数量,再用小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8分米
4 5

0.8 米
50厘米
4 5
1 2

0.5 米
250千克
1 4

0.25 吨

整理与练习(2)-整理与练习(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

整理与练习(2)-整理与练习(3)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

整理与练习(2)/整理与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教案6年级:主备者:马国霖备课时间:10-9-3周次 2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1授课课题整理与练习(2)教学基本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第8页“练习与应用”第5~10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ax±b=c、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题。

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设计一、巩固练习:1、练习二、5启发学生回忆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以及周长公式。

第二题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列出“2X+1.5×2=9”,也可以列出“X+1.5=9÷2”)2、练习二、6小组讨论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

指名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地铁一号线地上部分长度×2-0.7千米=地下部分的长度。

3、练习二、7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并请学生口答检验过程4、练习二、8出示第8题,生独立解决后根据数据说说感想。

5、练习二、9和10重点强调数量关系等以及如何解方程的。

6、思考题启发:取了若干次后,红球正好取完,白球还有10个,说明什么?说明取出的红球总数多10个。

五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2)》作业和答案

五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2)》作业和答案

1.想一想,填一填。

(1)6公顷=()平方米4800公顷=()平方千米(2)把一个长2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5米,底是()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米。

(4)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2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厘米。

2.如图,用一张长90厘米、宽20厘米的彩纸做直角三角形小旗,每面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

这张彩纸一共可以做多少面小旗?(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3.一个指示牌的形状如下图。

制作这个指示牌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1.想一想,填一填。

(1)6公顷=(60000)平方米4800公顷=( 48)平方千米(2)把一个长2分米、宽1分米的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高是5米,底是( 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10)平方米。

(4)一个梯形,上、下底的和是12厘米,高是4厘米,面积是(24)平方厘米。

(5)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8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4 )厘米。

2.如图,用一张长90厘米、宽20厘米的彩纸做直角三角形小旗,每面小旗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

这张彩纸一共可以做多少面小旗?(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90÷15×2=12(面)答:这张彩纸一共可以做12面小旗。

3.一个指示牌的形状如下图。

制作这个指示牌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20×40=800(平方厘米)(10+20+10)×20÷2=400(平方厘米)800+400=1200(平方厘米)答:需要1200平方厘米硬纸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探究与实践、评判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对百分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方法的明白得。

教学重点、难点: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计策:课前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并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前预备:1、师生每人预备一个运算器,上面带有百分号。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百分号。

3、学生课前了解自己家一个月食品支出的金额和总支出。

教学预设一、了解情形1、收集生活中百分数的情形。

2、调查自己家或亲戚朋友家食品支出的情形。

二、探究与实践1、你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收集到哪些百分数?它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1)在小组中交流。

(2)小组中举荐出有代表性的百分数在全班交流。

2、算出自己喜爱的科目的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百分比。

(1)你喜爱上哪些课?(2)出示周课程表,在表中分别数出它们的周课时数。

然后分别算出它们的课时数占一周总课时数的百分比,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用运算器操作。

(1)在运算器键盘上找出%键,想想它有什么功能?(2)假如要把38的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你认为能够如何样操作?自己试试。

(3)交流方法。

(4)用运算器运算:3680=()%11897()%4、算家庭中的恩格尔系数。

(1)汇报:你调查的家庭中,一个月食品支出的金额及总支出的金额大约各是多少元?(2)介绍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3)用运算器运算出恩格尔系数。

(4)引入你明白吗内容。

三、评判与反思自己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做出公平的评判。

四、课后作业:第13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后记:课前摸索: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与实践中的一系列活动前,要先布置学生做好专门多预备工作。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练习(2)教案与反思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8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47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能正确熟练进行小数大小比较、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

2.使学生经历用小数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练习进行查漏补缺。

教学难点:保留小数位求近似数的时候,出现连续进位情况的时候的处理法则。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热身(预设5分钟)快速完成以下练习在中填上“>”“<”或“=”3.72○3.270.45○0.4052.4○2.049元8角○9.08元另附书本第六题。

分类题(根据数字2在各个数中表示的意义,将下列小数分类)2.080.274.266.5212.259.602203.02二、自主整理(预设5分钟)(一)根据导学单快速自学和本课相关的知识。

学生自主整理知识,教师关注学困生,帮助他们再次明确相关概念方法。

学生整理后马上组织小组内交流,不再安排另外板块进行知识点交流。

导学单:1.小数的性质是:。

2.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的方法是3.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时候,我碰到了哪些困难?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三、基本题练习(预设8分钟)1.交流预习作业。

其中第2题在交流后同桌两位同学分别比较两个月的水费、电费情况。

2.完成书本第47页第7-8题独立填写在书本表格中。

第七题提醒学生单位“亿公顷”不写,森林面积保留一位小数时,十分位上的“0”不能省略。

四、综合练习(预设10分钟)1.9.546精确到个位是(),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0.01是()。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批改。

集体交流。

2.把2572580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第2单元 整理与练习(2)(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 整理与练习(2)(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2单元整理与练习(2)——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2. 自主探索(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5页的练习题,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练习题中的实际问题,探讨如何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3. 合作交流(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练习题中的实际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法。

(2)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2)让学生分享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的心得体会。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完成课本第26页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以及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张玉青时间: 2012年 2月10日课题整理与练习第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修改备注一、探索与实践出示第8题题目。

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

学生独立思考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

小组内交流,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

(1)a+b+c的和等于3b。

(2)3X=99 X=33(3)5n=55 n=11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较困难,要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解:设中间一个数是n。

9n=99n=99÷9n=11第9题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和同座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全班交流:(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

二、评价与反思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三、课堂作业练习与应用的第5~7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整理与练习第二课时

整理与练习第二课时
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并会把数据整理好填表,完成统计图。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练习与应用
指导完成第四题
开展现场调查。引导:分小组进行讨论具体的调查方法,全班按讨论的方法开展现场调查。
提醒:
1、每人只能选择1个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2、在调查中每个学生都要作好记录。
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核对数据后,独立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问题并互相解答。
二、探索与实践
让学生读一读第5题题目,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半月后进行交流。
提醒:
(1)应按题目要求的时间及时测量蒜叶的长度;
(2)每个蒜头长出的蒜叶应测量最长的那片;
(3)以厘米作单位,测量结果应精确到十分位。
交流时,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解释实验结果。
三、评价与反思
根据评价指标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要结合自我反思和他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6题是一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分组准备好小正方体木块。
指导:(1)按要求在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上“1”“2”“3”;
(2)轮流在课桌上抛20次,让组内其他同学记录每次抛的结果;
(3)各人分别进行整理,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观察统计图,说说四人抛正方体木块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多,哪个数朝上的次数最少,想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主备教师任利霞时间:2011年11月23日
课题
整理与练习
第2课时
教学
目标
引导开展现场调查活动收集数据,整理后填表,完成统计图。在班中进行一次种植蒜叶实验的记录,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广泛应用的价值,又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第二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第二课时》

邗江区数学实验校际联盟学校集体备课预案主备人: 殷丽萍主备学校:梅岭小学西区校总第课时课题整理与练习(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整理与练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培养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一、复习导入1.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长5米、宽4米、高4米;(2)棱长5厘米。

2.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体积呢?二、练习运用1.完成第24页“整理与练习”第8题。

(1)指名读题,提问: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求什么?(2)交流:(结合示意图)需要铝合金条的长度就是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需要灯箱布的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 完成第24页“整理与练习”第9题。

(1)提问:怎样求正方体蜡烛的体积?让学生说一说。

(2)交流:求做这个蜡烛盒至少要多多少玻璃,就是求蜡烛盒的什么?(表面积)怎样求?求几个面呢?(3)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核对。

3.完成第24页“整理与练习”第7题。

(1)指名读题,提问: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体积和容积)(2)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核对。

4.完成第24页“整理与练习”第10题。

(1)指名读题,提问:①求这件雕塑占地多少平方米是算的什么?②求浇筑这件雕塑的底座需要混凝土多少立方米是算什么?③求贴花岗岩的面积又是算的什么?要贴几个面?(2)学生独立解决,全班核对。

三、探索实践1.完成第25页“探索与实践”第11题。

(1)出示一个橡皮泥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观察框架。

(2)谈话:做长方体框架时,小棒和橡皮泥分别用来做什么?做一个长方体框架用几团橡皮泥、几根小棒?做一个正方体呢?(3)4人小组合作,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合理选材,先在25页书上填好选料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前一课时所学内容,巩固数学基本概念;
2.能够整理和组织所学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准备
1.教案、黑板、彩色粉笔
2.数学练习册
3.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具
教学内容与安排
1.复习:让学生回想前一课时所学知识,简单回答几个问题,梳理已学
内容。

2.整理与复习:
–提出问题:给学生几个数学问题,要求他们依次解答。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问题的解法,并展示思路。

–扩展训练: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小结:回顾当天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归纳。

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回忆数学知识点。

2.整理与复习: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教师辅导,指导学生解题思路。

–学生展示思路和答案。

–教师布置扩展训练题目。

3.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当天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教学反思与展望
通过这节整理与复习课,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并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和团队合作能力。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教案(含2课时)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整理与练习》教案(含2课时)
⑴ 学生想象展开的薄膜形状,说说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哪些条件,要求的量与两个已知量的关系。⑵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
4.完成P18“练习与应用”第4题。
5.完成P19练习与应用第5题。
⑴ 让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后找出相关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说一说。
⑵ 问:在列方程时应该怎样表示题中的两个未知数量?
6.完成P19练习与应用第6题。
②如果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5,中间的数是n,你能列方程求n的值吗?
让学生分别写出5个连续的奇数,计算出它们的和,再比较和与中间一个数,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找到规律后,各自列方程求 n 的值。
③如果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中间的数是m,你能列方程求m的吗?试试看。
3.完成“探索与实践”第15题。
(1)教师先和一名学生玩这个猜数游戏,先由老师猜学生想的数。
⑵ 等式的性质:
①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②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⑶ 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⑷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出示小组讨论题:
(1)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怎样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举例说明。
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把各
自思考的情况在小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P18“练习与应用”第1题。
全班交流时说说判断的理由
2.完成P18“练习与应用”第2题。
全班交流: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3.完成P18“练习与应用”第3题。
一、解方程。
X+18=5550.3-X=8.2 X-3.6﹦2.4

分数四则混合运整理与练习2

分数四则混合运整理与练习2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2)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 吴永全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开展“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的活动,完成第88页的第5、6题。

设计理念:本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通过对照每项指标的评价,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并客观评价自我,从而树立整改意识,明确努力方向,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1、应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参与探索与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3、在探索规律与实践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明确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奋勇争先。

教学重点:运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实际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探索与实践。

教学难点:理解总结出第5、6题长方形面积变化的规律。

课前准备: 课件、展示台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嵌入笑话,导入新课语文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400字的作文,下课铃响了,一位学生发现自己只写了300字,他见事不妙,于是灵机一动,在文章最后一行写了“上述内容+上述内容×31” 。

几天后,作文发下来了,在成绩的位置上赫然出现“90-90×31”师:该学生够聪明的吧,可是他的聪明用错了地方呀!同学们,在笑话的背后,隐藏着重要的数学知识呢!有谁知道呢?引导学生回答:求比300字多32是多少?计算方法是:300+300×31或300×(1+31)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该生聪明的一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8~29页第7~13题,思考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计箅练习
1.复习的第7题。

(1)在3~4分钟内,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针对有错的题目说说计算方法。

(3)统计全班有错的几人,分别错几题。

(4)让学生说一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2.复习第8题。

(1)出示第7题,指名读要求。

(2)请同学们先估计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

(3)同学们分别笔算,并指名板演。

(4)将算出的商与估计的商对比,说说试商、调商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复习的第9题。

(1)出示题目,说明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

(3)全班交流,交流时应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2.复习第10题。

(1)指名读题。

(2)出示第(1)个问,帮助学生理解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就是三种糖售价的平均数。

学生解答第(1)、(2)个问。

(3)分小组讨论: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全班组织交流。

三、思考题
1.指名读题。

(小黑板出示题目)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

右边一题答案不唯一。

四、教学“你知道吗?”
1.学生自学。

2.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实例讲解。

五、课堂作业
1.完成复习的第11-13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