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c1b5acb5be1e650e53ea99a8.p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注: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
2015年起,上海发布新口径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分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统计范围上海住户调查对象为本市常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既包括户口在本市的住户,也包括外地来沪的住户;与户口性质和户口登记地无关。
按国家统计局《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选一定规模的本市居民家庭进行调查,调查样本分布于全市16个区。
二、采集渠道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
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
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调查基础数据包括样本信息、调查户记账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
由调查员对记账数据进行编码,采用国家统计局编制下发的数据处理程序录入调查基础数据。
部分数据已使用基于网络的数据采集平台,包括调查户网上记账、单机记账和调查员手持电子终端采集数据。
三、指标解释1、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既包括现金,也包括实物收入。
2、消费支出指调查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
四、数据说明1、关于“人均”概念。
住户调查中居民家庭收入和支出数据均为人均数,即全部被调查家庭的收入或支出总和除以相应的人口数(既包括有收入的人,也包括无收入的人)所得到的平均值。
2、抽样调查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请谨慎使用。
2021年中国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2021年中国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3831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7.png)
2021年中国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一、定义居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总和。
人均国民收入这一指标能大体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二、人均收支现状2021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1-2027年中国新消费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市场需求潜力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471元,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1.0%,两年平均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3.2%。
1、居民收入2021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
2021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10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3%;人均经营净收入2752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6%;人均财产净收入1582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9.0%;人均转移净收入320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2%。
2、居民消费支出2021年上半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566元,增长16.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64元,增长20.2%。
2021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53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8%;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42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649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1%;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669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8%;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1455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7%;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119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8%;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015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86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
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
![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e1673785f90f76c660371a2d.png)
研究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关系一、研究的目的本案例分析根据1985年~2014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在预测2016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发展趋势。
从理论上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
随着消费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
因此,政府在制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时,考虑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模型设定表1 1985—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为分析1985—201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性支出(Y)的关系,作下图所示的散点图。
图1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散点图从散点图可以看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人均消费性支出(Y)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为分析中国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的数量规律性,可以建立如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Y=β+βX+ui12i三、估计参数一.T检验Eviews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 回归结果① 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写为:^184.59590.780645i i Y X =+(41.10880)(0.004281) t =(4.490423) (182.3403)2R =0.999159 2R (修正值)=0.999129 F =33247.99 n=30② 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α=5% 2t α(n-2)=2.048 ]^^2222222ˆˆˆˆ[()()]1P t SE t SE ααβββββα-≤≤+=- =P (0.780645—2.048*0.004281 2β≤≤0.780645+2.048*0.004281)=P (0.7719 2β≤≤0.7894)=95%二异方差检验三序列相关性检验四、模型检验1、 经济意义检验所估计的参数β1= 184.5959,β2=0.780645,说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导致人均消费性支出提高0.780645元。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71babcabc5da50e2534d7fa4.png)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
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t0.025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检验一、引言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
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表一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Y=+X+ ,,,01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关系协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fc0a8cb9d528ea81c779c5.png)
借助 误差修正模型检验 , 是因为误 差修 正模 型能够消除传统消 表 2 我国人均i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格兰杰 因果检验 r
费存在 的“ 虚假回归” 问题。
二 、 证 分 析 实
l 零假设
△L DI NP 和△L P N DE
滞后期 F统计量 伴随概率 检验 结果
2 1 37 . 8 2 02 3 .2 l 03 4 .16 O8 2 .O 4 接受 接受
断提 高 , 民收 入 持续 稳 定增 长 , 费水 平 不 断 提 高 。 济 学 消 L DIL P E表示 自然对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 居 消 经 NP 、 N C
费理论认 为, 收入是决 定消费的最基本 的因素之 一 , 收入增长 支 出, 并对其将进行 严格 的协 整检 验其相应 的一Hale Waihona Puke 差 分序 列记 政经视点
城镇 居 民可 支配收入 消费性 支 出关 系协 整 分析
苗 伟
保定 0 10 ) 700 (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 河北 【 摘
要】 随着经济危机 的深入 , 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 式受到极 大的冲击 , 我 急需通过拉 动我 国居 民消费需求来维持经济 的平
稳发展。本文利用 中国城镇居 民 18  ̄2 0 年 的数据 , 95 0 8 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 型对城镇居 民的人均 收入和 消费之 间的关系进行
表 1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 出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 量 A DF 统 l 临 界 % 临 界 1% 临 界 结 论 % 5 0 计 量
PI D L D NP I
△L P E和 △L DI 2 NC NP
值
值
值
家庭消费支出状况调查分析.ppt
![家庭消费支出状况调查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bedd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b.png)
调查方法
全国及分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 调查,按季度发布。 国家统计局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全 国31个省(区、市)的1800个县(市、区)随机抽选16万个居民家庭作为调 查户。 国家统计局派驻各地的直属调查队按照统一的制度方法,组织调查户记账采集 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状况等数据;同时按照统一的调查问卷, 收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与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居民基本社会 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等其他调查内容。数据采集完成后,市县级调查队使用统一 的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对原始调查资料进行编码、审核、录入,然后将分户 基础数据直接传输至国家统计局进行统一汇总计算。
其他说明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 况。
谢谢
居民收入情况
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0576元, 增长4.7%,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3%;人均经营净收 入2841元,增长3.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5.4%;人 均财产净收入1665元,增长5.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 9.0%;人均转移净收入3382元,增长5.6%,占可支配收 入的比重为1支出情况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5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5%,扣除价格因 素影响,实际增长0.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77元,增长0.8%,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881元,增长5.6%,扣除 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3685元,增长4.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 重为31.3%;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25元,下降2.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 人均居住消费支出2807元,增长6.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9%;人均生活 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670元,增长0.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7%;人均交通 通信消费支出1493元,增长2.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7%;人均教育文化 娱乐消费支出1037元,下降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e2fbd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4.pn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变化分析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分析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对比分析四、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矛盾分析五、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变化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随着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居民的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
从2010年至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816元增长到40621元,年均增长率为7.5%。
其中,工资性收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其比重逐渐减少,房地产租金收入和股权投资收入等非工资性收入占比逐渐提高,这也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收入结构变化紧密相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意识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和住房支出两个方面始终占据着消费支出的主要份额。
同时,文化娱乐、旅游、教育支出等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年提高,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从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转变为多元化和高品质消费。
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矛盾。
从收入结构来看,居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数仍然依靠工资性收入;从消费结构角度来看,消费品质不断提高并多样化,尤其是高端、质量优良的消费品消费逐年增长。
可以预见,收入与消费结构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可能会增加未来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四、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矛盾分析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也存在一定的矛盾。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协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a82d7901f69e31433294bd.png)
进行 A 检验 时,首先检验第三个模 DF
型 ,然 后 检 验 第 二 个 模 型 ,最 后 检 验 第 一 个 模 型 。 当三 个 模 型 检验 的 结 果 均 不 能 拒 绝 原 假 设 时 ,则 认 为该 时 间 序 列 是 非 平 稳 的 。若 其 中一 个 模 型 拒 绝 原假 设 ,则 认 为 该 时 间 序 列 是 平 稳 的
提 高 .就 消 费确地 指 出 了可 支配 性收 入 和 消 费性支 出之问 的关系 。 《山东省城 镇居 民可 支配 收 入 与 消 费 支 出 的实 证 研 究 》
( 娜 、张 磊 ,2 1 ~ 文 ,用 协 整 理 论 王 0 0)
居 民的食品 支出所 占比重将大 幅度下 降。
示法 、样本 自相 关函数法 、单 位根 检验法 等。而单位根检验法则是统计 检验 中普遍
应 用 的 一 种 检 验 方 法 , 由 Dik 和 F l r 它 cy ul e 于 1 7 提 出 ,称 为 DF 验 检 验 仅 9 6年 检 ,该
《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 支配收入 的
实证分析 》 陈雪灵、 ( 任大廷 , 0 9) 2 0 一文 ,
应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理论模型对 四川省城 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
之 间 数量 关 系进 行 研 究 。 城 镇 居 民可 支 配 《
适用于一阶 自回归模型 ,并要 求随机 干扰
项 具 有 白噪 声 的特 性 针 对 实 际检 验 中 的 高 阶 自 回归 过 程 ,或 随机 干 扰 项 的 白 噪 声 的 时 问 序 列 ,Dik c y和 F l r DF 验 进 ul 对 e 检 行 了扩 充 , 成 A F检验 。AD 检 验 的 三 形 D F 个模型为 :
EVIEWS案例: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EVIEWS案例: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16fe5485ce2f0066f433225c.png)
X
0756511
0.03692S
2C.54D2B
O.OODO
R-squared
0935686
Mean dependent var
5902,476
Adjusled R-squaied
0.933457
S.D.dependentvar
1601,762
3.E. of regression
413J503
在“Objects” 菜单中点击“NewObject s”,在“NewObjects” 对话框中选“Group”,并在“Name for Objects”上定义文件名,点击“OK'出现数据编辑窗口。
若要将工作文件存盘,点击窗口上方“Save”,在“SaveAs”对话框中给定路径和文件名,
再点击“ok”,文件即被保存。
X2…”(多元时),回车出现“Group”窗口数据编辑框,在对应的Y、X下输入数据。
若要对数据存盘,点击“fire/Save As”,出现“Save As”对话框,在“Drives”点
所要存的盘,在“Directories”点存入的路径(文件名),在“Fire Name”对所存文件命 名,或点已存的文件名,再点“ok”。
为了输入Xf18270,Xf212405在EViews命令框键入data x/回车,在X数据
表中的“32”位置输入“8270”,在“33”的位置输入“12405”,将数据表最小化。
然后在“Equation”框中,点击“Forecast”,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的“Forecast name"
(预测值序列名)键入“丫f”,回车即得到模型估计值及标准误差的图形。双击“Workfile
以下,人均消费支出也都在7000元以下。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如果西部地区的城市居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2b067e64afe04a1b171de02.png)
2 12一 元 线 性 回归 拟 合 注 意 事 项 : .. ( ) 对 两 个 变 量 之 间 的 关 系 进 行 初 步 的 判 断 , 经 验 1要 从 或 分 析 知 道 两 个 变 量 问 确 实 存 在 因 果 联 系 。结 合 本 实 践 内 容 ,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和 人 均 消 费性 支 出 两 个 变 量 间 城
支 出之 问 的 相 关 关 系 进 行 了 实 证 性 分 析 判 断 。 得 出 结 论 , 工 薪 收 入 对 城 镇 居 民 消 费 结 构 有 决 定 性 影 响 , 产 性 收 入 促 进 财
其 骞 岁 T1 中一 一/  ̄ f =
根据 数 据 的散 点 图 建 立 一 元 线 性 经 验 回 归 方 程 为 :
假设 人均 年可支 配 收 入 为 自变 量 X 单 位 : ) 人 均 年 ( 元 ,
消 费 支 出 为 因 变 量 Y( 位 : ) n 组 样 本 观 测 值 为 , 单 元 ,
( , , 一 1 2 3 ”l Y)i , ,…
消 费 高 级 化 。 尽 管 居 民 消 费 并 不 完 全 取 决 于 收 入 , 是 财 产 但 性 收入 较多 的居 民对收入 的 预期 明显要 比其他 居 民户 要好 , 正 是 这 些 收 入 和 心 理 因 素 使 财 产 性 收 入 表 现 出 促 进 消 费 高 级 化 的 特 征 。 工 薪 收 入 仍 将 是 居 民 家 庭 收 入 增 长 的 主 要 动
道 增 加 城 镇 居 民 工 薪 收 入 , 拓 多 元 化 收 入 渠 道 , 定 居 民 开 稳
J 3 R 尺 ≥ l Y与 x线 性 关 系 显著 。 则
消费预期 工 薪 收入 仍 将 是 居 民家 庭 收 入 增 长 的 主要 动 力 。 任 志 强 根 据 协 整 和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 C ) 论 , 1 7 E M 理 对 98 20 0 6年 我 国 农 村 居 民 收 入 与 消 费 进 行 协 整 分 析 。 研 究 表 明 , 国 农 村 居 民 家 庭 实 际 收 入 和 消 费 之 间 存 在 长 期 的 协 整 我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协整分析
![江苏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协整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566656804d2b160b4ec08d.png)
江苏省城镇居 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协整分析
陈 容 周 艳 华
( 南农业 大学经济 学院 , 南 长沙 402 ) 湖 湖 1 1 8
摘 要 : 文从协整 理论 出发 , 本 对江 苏省城 镇居 民人 均 消费支 出与人 均 可支配 收入进 行 分析 , 结果表 明, 苏省 城镇 居 江 民可支配收入 与消 费支 出之 间存 在长期 均衡 关 系, 当期收入 和长期均衡 对居 民消 费都有较 强的制约 作用 , 因此 , 长 从
期 来看 , 刺激 消费来拉动 经济增 长 , 须增加 居民的 可支配收入 。 要 必
关 键 词 - 整 ;误 差修 正 模 型 协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江苏省城 镇居 民家庭 的人 均消 费支 出 和人均 可支配收 入呈 逐年 增 长 的趋势 。本 文从 协 整 分析 的
角 度 出 发 . 究 江 苏 省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消 费 支 出 与 人 均 可 支 配 研 收 入 是 否 存 在 着 长 期 、 定 的 均 衡 关 系 , 消 费 与 收 入 的 长 稳 即 期 走 向 是 否 大 致 相 同 , 进 一 步 建 立 收 入 与 消 费 的 E M 并 C
、
实 证 分 析
1 观 察 序 列 的 时 序 图 . 本 文 以 1 8 一 一 2 0 年 江 苏 省 城 镇 家 庭 平 均 每 人 可 支 90 07
配收入 与城镇家庭 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 出为研究 对象 ( 数
据 来 源 : 苏 统计 年 鉴 2 0 ) 为 了 降 低 序 列 的 波 动 性 , 表 江 08 , 对
1中的 X和 Y分别取 对数 , lx和 ly表示 。从 图 l可 以 用 n n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fffb1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d.png)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和消费中支出的各种开销和费用,包括食品、住房、交通、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
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他们消费支出的主要来源。
因此,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决定其消费支出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提升,会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其消费支出;反之,则会降低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支出。
另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更倾向于高品质、高价格的消费品。
2、就业状况就业状况也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经济因素之一。
就业状态稳定、工资水平高的居民会更愿意消费更多的东西,而失业或收入较低的居民则会削减其消费支出。
3、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也是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经济因素之一。
物价上涨会使可支配收入降低,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支出也会相应下降;反之,物价下降会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支出。
二、社会因素1、文化和娱乐文化和娱乐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镇居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享受,他们会更愿意花费资金在文化和娱乐活动上,比如电影、音乐、运动、旅游等。
2、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也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更注重保健、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而青年人更注重购房、购车等方面的支出。
3、社会信仰社会信仰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一个间接因素。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节俭、勤俭持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许多居民在消费时更加谨慎和理性。
三、政策因素1、财税以及金融政策财税、金融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例如,税收政策改革可能导致居民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银行利率的提高也可能导致居民的贷款利息增加,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
2、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也有很大的影响。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doc 8页)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doc 8页)](https://img.taocdn.com/s3/m/16f74b610912a216147929f7.png)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doc 8页)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分析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
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
用y 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 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 1,x 1分别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文中的估计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 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4681012141618YX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9.28.88.48.07.67.26.86.424681012141618Y1X1原有序列散点图9,0008,0007,0006,0005,000Y4,0003,0002,0001,00002,0004,0006,0008,000X6.57.07.58.08.59.09.56.46.87.27.68.08.48.8X1Y 1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 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Test critical values: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2.666593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t-Statistic Prob.*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Test critical values: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2.673459从表1 和表2可以看出,进行ADF 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b34ae5a6c30c2258019e90.png)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林红菊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3期要:本文在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基于1978-2015 共35 年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 统计软件,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长期上将增长0.412%,短期上增长0.4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长期上将增长0.781%,短期上增长0.716%。
关键词:消费水平;平稳及协整;误差修正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010-02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很多,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物价指数、GDP 增长速率、利率水平等。
通过利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等方法建立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及预测其发展趋势,以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1978 年-2012 年35 年间的相关数据,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1978=1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包括平稳性、协整、误差修正等方面的研究。
一、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一) 被解释变量定义过程由统计年鉴数据显示,1978 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405 元,2016 年已经上升为29295 元。
居民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受整体经济状况的影响。
经济扩张时期,居民收入稳定,GDP 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消费水平较高。
为了更好地探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建立模型研究。
统计作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统计作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20503fbd64783e09122b9d.png)
【摘要】: spss 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
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 过运用 SPSS 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 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城镇居民人均支出 人均现金支出
1516.21 1510.16 1149.7 22.5 15.6 328.41 1413.94 1278.89
4288.09 6295.91 21033.42 23979.2 4282.95 6279.98 19109.44 21809.78 3385.3 4480.5 13707.68 15411.91 77.53 246.24 1713.51 2209.74 90.43 128.38 520.33 648.97 734.83 1440.78 5091.9 5708.58 4102.94 6147.38 18258.38 20365.71 3537.57 4998 13471.45 15160.89
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整政策,结合成都实际,通过走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道 路,有效的变“中间的投资需求”为“最终的消费需求”,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以及化解工业化、城市化关键转型期凸显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营造推动城镇居民收入持 续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
(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充分利用税收等政策手段提高居民收入在社会新增财富中所占比重。同时,通过财政转 移支付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在财力可支撑的基础上,落实“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 分配政策,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调节制度和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稳步提高企业 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低保补 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必要时可向低保人员 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尽快使职工收入和福利工资化、货币化。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
![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fba2d84028915f804dc2de.png)
毕业论文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的预测分析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cbe6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6.png)
中国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和消费⽀出关系的实证分析2019-10-10⼀、研究背景、⽬的及意义依据西⽅经济学理论,⼈均消费和⼈均可⽀配收⼊成正相关关系。
这⼀关系是否在中国也成⽴呢,为此,我们收集相关数据,假设在中国⼈均可⽀配收⼊与⼈均消费⽀出存在正相关关系,并进⾏相关的实证分析。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并且对指导相关政策有⼀定的意义。
⼆、样本及研究⽅法为了深⼊分析研究中国的城镇居民的⽣活费⽀出与可⽀配收⼊的具体数量关系,收集了中国城镇居民⽉⼈均可⽀配收⼊(SR)和⽣活费⽀出(SC)2007~2009年各⽉度数据序列(数据来源:中经⽹统计数据库)因时间序列数据的特殊性,其平稳性需要进⾏检验,此时可以使⽤EG两步法确认是否存在协整,并且对模型进⾏⼀定的误差修正。
三、实证与分析根据EG两步法的理论,⾸先考察⽣活费⽀出和⼈均可⽀配收⼊的单整阶数.通过软件Eviews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先检验序列(SR)的平稳性,选带截距项,在滞后差分项下选2阶,通过估计结果来说,单位根检验的临界值分别为-3.577723,-2.925169,-2.600658,分别对应着在1%,5%,10%三个显著性⽔平检验,t检验的值为-3.438827⼤于1%临界值,因此⽆法拒绝H0,这说明⼈均可⽀配收⼊(SR)为⾮平稳序列,因存在单位根.在单位根检验中,为了确定⼈均可⽀配收⼊(SR)序列的单整阶数,选择确定对⼀阶差分序列进⾏单位根检验并且带有截距项,选择2阶滞后差分项,通过估计的结果来说,单位根检验的临界值分别为-3.581152,-2.926622,-2.601424,分别对应在1%,5%,10%三个显著性⽔平检验,t检验的值为-9.361364⼩于临界值,因此拒绝H0,可判断⼈均可⽀配收⼊(SR)的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因不存在单位根,也就是说,(SR)序列是⼀阶单整的,SR~I(1)。
通过以上的理论⽅法同样可以可检验⽣活费⽀出(SC)序列也是⼀阶单整的,即SC~I(1)。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4f4ba9584868762caaed5ae.png)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
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1.基本假设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2.数学模型推倒Y=C+BX(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3.假说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四、结果与检验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散点图: 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14000.0016000.00系列1通过E-VIEWS 做回归得出结论: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显著性检验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方程及回归解释1、方程为:Y=1503.229+0.371067X2、回归解释: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
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1978-2002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
![1978-2002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bc1a78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6.png)
1978-2002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1978-2002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一、介绍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广东省城镇居民在1978年至2002年期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情况。
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来探究这段时期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及支出的变化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文档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公开发布的相关报告以及统计年鉴。
数据包括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各年度的相关经济指标等。
三、数据分析1.1978年至2002年期间,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197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元,而2002年增长至Y元。
其中,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为迅速。
2.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数据显示,1978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A元,而2002年增长至B元。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略低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表明广东省城镇居民的储蓄水平有所提高。
3.在可支配收入的使用方面,广东省城镇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也相应增加。
4.在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的关系上,广东省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逐渐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从而促进了消费性支出的增长。
四、附件1.附件一:广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统计数据表格。
2.附件二:广东省城镇居民其他相关经济指标统计数据表格。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经营所得、劳动所得、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收入等经过税费扣除后所剩余额。
2.消费性支出:指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
分析
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
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
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1,x1分不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文中的可能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取对数后序列散点图
从上述时序图和散点图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能够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
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假如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对数消费支出2阶差分的ADF检验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790603 0.0011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2.754993
5% level -1.970978
10% level -1.603693
对数可支配收入2阶差分的ADFj检验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480370 0.001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2.717511
5% level -1.964418
10% level -1.605603
从对数消费支出2阶差分的ADF检验和对数可支配收入2阶差分的ADF检验的结果能够看出2阶差分后序列差不多上平稳的,两个序列差不多上2阶单整,讲明原有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下面进行协整检验。
(三)构建模型
(1)构造回归模型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能参数,参数可能值如表3。
由表3能够看出P=0.000<0.05,拒绝原假设,讲明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有效的,同时R2=0.999332,讲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则构造出回归模型如下:
y1=-0.357732+1.069827x1+ε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