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明确其特点。

2. 掌握卤素单质化学反应的原理及过程。

3. 练习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过程。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1. 卤素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卤素单质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

2. 掌握卤素化学反应的原理及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及相关实验,让学生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

2. 实验教学法:实验中让学生亲手操作,理解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举例子了解卤素单质的应用。

例如:氯乙烯、氯化胆碱。

2. 讲解卤素单质的性质在介绍卤素单质性质时,首先让学生看图,了解卤素单质的外观及状态。

随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卤素单质外观都是颜色较深的液体或固体。

在此基础上,讲解各个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沸点、熔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易受热、惰性、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物质转化等)。

3. 渐进式教学(1)分析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通过图示、化学方程式等形式详细介绍卤素单质化学反应。

(2)了解卤素单质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反应产生的现象。

例如热氯播设、碘化钾反应、氟化钙反应等常见反应。

(3)进行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卤素单质的认识。

4. 实验设计(1)设备:圆底烧瓶、临时胶管、滴液管、温度计、导管放热式反应管等。

(2)实验内容:a. 观察氯的反应:将少量氯气通入劣质黄色的二碳酸钠溶液中。

氯气+二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水+氯化钠b. 观察溴的反应:将一小块溴放入烧杯中加热,观察其变化。

溴→褐色气体c. 观察碘的反应:将一小块碘放入烧杯中加热,观察其变化。

碘→紫色气体【教学资源】1. 教材及教具,如实验装置、实验用品等。

学案卤素单质

学案卤素单质

卤素元素一、卤素元素的原子结构根据(表2−2)分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推测:不同点:推测: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氢气反应由反应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氧化性:2.与水反应2F2 +2 H2O ==== 4HF + O2 剧烈反应X2 + H2O ≒ HX + HXO 缓慢反应( X2:Cl2、Br2、I2)氧化性:卤素单质水溶液及有机溶液的颜色【说明】:有色物质溶液的颜色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颜色越深。

3.与碱反应2F2 + 4NaOH ====== 4NaF + 2H2O + O2↑X2 + 2NaOH ======= NaX + NaXO + H2O( X2:Cl2、Br2、I2)4.与某些盐反应2NaBr + Cl2 ==== 2NaCl + Br22NaI + Cl2 ===== 2NaCl + I22KI + Br2 ===== 2NaBr + I2由反应事实可得出的结论:氧化性:三、X-的检验方法AgNO3 白色沉淀 Cl- 1.含X-的溶液→淡黄色沉淀 Br- HNO3 黄色沉淀 I-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产生白色沉淀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产生淡黄色沉淀KI + AgNO3 ===== AgI↓ + KNO3 产生黄色沉淀Cl2(aq) CCl4 黄绿色 Cl-2.含X-的溶液→→橙红色 Br-紫红色 I- 四、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和规律性:五、卤素单质的特性Br2易挥发,液溴保存时,常常加水“液封” I2易升华,I2(aq)遇淀粉溶液变蓝。

卤素单质教案初中化学

卤素单质教案初中化学

卤素单质教案初中化学
年级: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卤素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和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卤素单质的种类和性质;
2. 卤素单质的实验方法;
3. 卤素单质的用途。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氯、溴、碘等卤素单质;
3. 教学课件:包含卤素单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介绍卤素单质的概念和种类,引导学生思考卤素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二、实验演示
1. 实验一: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观察
2. 实验二:溴液和碘酒的制备和性质观察
三、实验操作
1. 分组进行卤素单质的实验操作,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卤素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四、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卤素单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和作用。

五、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卤素单质的重要性和实验操作方法。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卤素单质的小结,并举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教学反思:
1. 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2. 注重引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

2016教师资格备考资料: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

2016教师资格备考资料: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单质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通过探究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卤族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难点】(1)卤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卤族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投影展示,问题导入。

【投影】PPT投影氟氯溴碘四种单质:【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能说出这四种单质哪些性质和特点?【回答】F2是淡绿色气体,Cl2是黄绿色气体,Br2是深红棕色液体,I2是紫黑色固体。

【提问】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卤素单质的性质会不会和碱金属一样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联系旧知,探究新知【投影】资料卡片(学生可以看书)【提问】这些性质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回答】从F2到I2颜色变深了,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又变为固态,密度也增大,沸点也升高了,呈现了规律性的变化。

填写“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表格:(见板书设计)【提问】我们看到的单质图片中的溴有什么发现?它从瓶底到瓶口有什么变化?这个试剂瓶中是纯溴吗?碘能不能溶于水呢?若能,会有什么现象呢?【讲解】图片的试剂瓶中是溴溶于水后的溶液,我们叫做溴水,讲解出分层现象及每一层是什么(也可以让同学猜一下每一层是什么),再讲解出碘溶于水后的现象以及它易升华的特性以及应用。

在PPT上投影出来结论:(三)知识升华,深入探讨与学习碱金属类似,学完物理性质就该讲化学性质了(可以让学生形成这种探究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方法的思维)【自主画图】画出F、Cl、Br、I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卤素单质高中化学教案

卤素单质高中化学教案

卤素单质高中化学教案学科:化学年级:高中课题:卤素单质教学目标:1. 了解卤素元素的特性和性质。

2. 掌握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掌握卤素单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卤素元素的特性和性质。

2.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 卤素单质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卤素单质、试管、试管夹、燃烧器等。

2. 实验材料:氯、溴、碘等卤素单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出问题:卤素是哪些元素?卤素元素有哪些特性和性质?请同学们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卤素单质的知识。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卤素元素的特性和性质,包括氯、溴、碘等卤素元素的性质。

2. 讲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介绍卤素单质的熔沸点、电负性和与金属的反应等内容。

三、实验(20分钟)1. 实验一:利用氯、溴和碘的单质,分别进行不同实验,观察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实验二:利用卤素单质与金属反应的实验,观察卤素单质与不同金属的反应情况。

四、讨论(10分钟)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卤素单质的应用领域。

五、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卤素单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六、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卤素单质的特性和性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高中化学卤素教案

高中化学卤素教案

高中化学卤素教案科目:化学年级:高中课题:卤素教学目标:1. 了解卤素的特性和性质;2. 掌握卤素的常见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3. 理解卤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卤素元素的性质和特点;2. 卤素的常见化合物和制备方法;3. 卤素的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掌握卤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2. 理解卤素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教科书;2.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瓶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简要介绍卤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基本性质。

二、讲解卤素的性质(15分钟)1. 讲解卤素的通用性质,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2. 分别介绍氟、氯、溴和碘的特点及常见化合物。

三、实验演示(20分钟)教师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卤素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点。

四、讲解卤素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卤素的常见制备方法,包括从矿石中提取和实验室合成等;2. 强调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

五、小组讨论(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卤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给出相关实例。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卤素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卤素元素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后深入思考和总结,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理解水平。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卤素单质指的是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这五种元素的单质,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下面是针对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2.掌握卤素单质在氧化、还原等反应中的特点;3.了解卤素单质的相关应用。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卤素单质(氟、氯、溴、碘、砹)、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盖玻盖、酸性二氧化锰溶液、氨水、红磷粉末、乙炔气、绿铜矿矿石等。

三、教学过程:1.引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卤素的基本特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演示:选择一种卤素单质进行演示实验,如溴。

将一些溴放置在试管中,用盖玻盖盖好,观察溴的颜色、气味等特征。

然后将试管倒置入一个装有酸性二氧化锰溶液的容器中,观察演示效果。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卤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和毒性。

3.知识点讲解:(1)卤素的氧化性:卤素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氯气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溴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溴化氢;碘能够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

这些氧化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氧化态从0降低到-1(2)卤素的还原性:卤素单质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够将一些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例如,氟气能够将铁的氧化物中的氧还原出来,生成铁和氟化物;氯气能够将石墨中的氧还原出来,生成二氯化碳和氯化铜。

这些还原反应中,卤素单质的氧化态从0升高到-14.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进行一些有关卤素单质的实验操作。

例如,将一小段酒精灯棉球放入干燥的溴中,然后取出酒精灯棉球点燃,观察现象。

再如用红磷粉末加热加热砹,观察实验现象。

5.小结:总结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强调卤素在氧化和还原反应中的特点。

分析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的电子排布和电负性的关系。

6.拓展应用:介绍卤素单质在实际应用方面的例子,如氯化污水、碘酒消毒等。

大学无机化学卤素教案

大学无机化学卤素教案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卤素元素(氟、氯、溴、碘、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卤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3)熟悉卤素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性质。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卤素元素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卤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2. 简述卤素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二、卤素的物理性质1. 卤素的熔点、沸点、密度等物理性质;2. 卤素单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性质。

三、卤素的化学性质1. 卤素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2. 卤素单质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3. 卤素化合物的性质。

四、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1. 卤素元素在地壳、大气、水中的分布;2. 卤素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五、卤素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性质1. 卤素化合物的分类;2. 卤素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 卤素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卤素?卤素元素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思考卤素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卤素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卤素单质的颜色、气味等;2. 讲解卤素的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讲解;3. 讲解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4. 讲解卤素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性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卤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2. 让学生举例说明卤素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卤素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查阅资料,了解卤素元素对环境的影响。

高一化学上学期卤族元素教案

高一化学上学期卤族元素教案

《卤族元素》教案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从卤素的原子结构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性质,理解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性和差异性。

2、使学生能掌握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单质的性质呈规律性变化,为学习元素族的概念打下基础,为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作准备。

3、通过实验、对比、答疑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材分析:通过 Cl 的原子结构和单质的化学性质,在讲授卤素单质时,进行对比分析,先讲相似性,后分析递变性,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对比式实验教学教师:以氯代卤,引导对比,点拨归纳学生:仿旧学新,分析思维,获得新知[问题 ]:1、请一学生上黑板在指定位置画出F、Cl、Br、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带领学生分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Cl2 有哪些化学性质在指定的位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 ]:既然卤族元素最外层都是7 个电子,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氯气是否相似有无差异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板书 ]: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1、都与金属起反应--金属卤化物2Na+F2=2NaF2Na+Cl2点燃= 2NaCl2Na+Br2 △= 2NaBr2Na+I2 △= 2NaI2Ca+I2 △= 2CaI[设疑 ] Fe+I2 =为什么 I2 在与多变价态金属反应时,一般为低价态金属卤化物[点拨 ]: I2 单质氧化性相对弱些[板书 ]:2、卤素单质与H2 反应 --卤化氢2e↓ ̄ ̄ |X2 + H2 =2HXF2+H2暗处=2HF 剧烈爆炸很稳定Cl2+H2 强光=2HCl 爆炸较稳定Br2+H2 高温=2HBr 较慢较不稳定I2+H2 △=2HI - Q 较慢很不稳定[设疑 ]:卤素单质H2 反应有和相似点和不同点说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有什么递变规律[点拨 ]:都生成卤化氢;反应条件、反应程度及生成卤化氢稳定性不同,说明氧化性趋弱。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详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

3、学会利用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对卤族元素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4、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2、卤素单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

4、卤族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含卤元素的物质,如食盐、漂白粉、氟牙膏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与卤族元素的关系,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解释实验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课堂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发现和总结卤族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制备、分离和鉴定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课堂反馈: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5、课堂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和拓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6、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册、进行实验操作等,以便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知识掌握情况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卤族元素原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等,评价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第一章:氯气的化学性质1.1 氯气的制备与纯化1.2 氯气的物理性质1.3 氯气的化学反应1.4 氯气与水的反应1.5 氯气与碱的反应第二章:氯化物的化学性质2.1 氯化氢的制备与性质2.2 氯化物的溶解度规律2.3 氯化物的稳定性与反应性2.4 氯化物与金属的反应2.5 氯化物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三章:溴气的化学性质3.1 溴气的制备与纯化3.2 溴气的物理性质3.3 溴气的化学反应3.4 溴气与水的反应3.5 溴气与碱的反应第四章:溴化物的化学性质4.1 溴化氢的制备与性质4.2 溴化物的溶解度规律4.3 溴化物的稳定性与反应性4.4 溴化物与金属的反应4.5 溴化物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五章:碘气的化学性质5.1 碘气的制备与纯化5.2 碘气的物理性质5.3 碘气的化学反应5.4 碘气与水的反应5.5 碘气与碱的反应第六章:碘化物的化学性质6.1 碘化氢的制备与性质6.2 碘化物的溶解度规律6.3 碘化物的稳定性与反应性6.4 碘化物与金属的反应6.5 碘化物与非金属的反应第七章:卤素与氢的反应7.1 卤素与氢气的反应7.2 卤素与水的反应7.3 卤素与醇的反应7.4 卤素与酸的反应7.5 卤素与碱的反应第八章:卤素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8.1 卤素与硫的反应8.2 卤素与氮的反应8.3 卤素与氧的反应8.4 卤素与卤素的反应8.5 卤素与碳的反应第九章:卤素与金属的反应9.1 卤素与碱金属的反应9.2 卤素与碱土金属的反应9.3 卤素与过渡金属的反应9.4 卤素与稀土金属的反应9.5 卤素与锕系金属的反应第十章:卤素化合物的重要应用10.1 卤素化合物在化工中的应用10.2 卤素化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10.3 卤素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0.4 卤素化合物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0.5 卤素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第十一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11.1 卤素的电子亲和性与氧化性11.2 卤素单质的氧化反应11.3 卤素单质作为氧化剂的例子11.4 卤素单质氧化性的比较11.5 卤素氧化性的应用第十二章:卤素单质的还原性12.1 卤素的还原性与还原反应12.2 卤素单质作为还原剂的例子12.3 卤素单质还原性的影响因素12.4 卤素单质还原性的比较12.5 卤素还原性的应用第十三章:卤素单质的反应动力学13.1 卤素单质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13.2 影响卤素单质反应速率的因素13.3 卤素单质反应动力学的实际应用13.4 卤素单质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13.5 卤素单质反应动力学在工业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卤素单质的安全性、环保与处理14.1 卤素单质的健康危害与预防措施14.2 卤素单质的环保法规与标准14.3 卤素单质的泄漏处理与应急响应14.4 卤素单质的回收与利用技术14.5 卤素单质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卤素单质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15.1 卤素单质的新合成方法与技术15.2 卤素单质的催化反应与应用15.3 卤素单质在材料科学中的新发现15.4 卤素单质在生物化学与医学领域的研究15.5 卤素单质未来研究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从氯、溴、碘三种卤素的制备、物理性质到化学反应,再到它们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的反应,以及卤素化合物在多个领域的应用,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教案】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卤素单质的定义及特点。

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物理性质、电离能、亲电性等。

3.能够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变化,加深对其理解。

教学重点:1.卤素单质的燃烧性质及物理性质。

2.卤素单质的电离能及亲电性。

教学难点:1.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实验观察及结论推导。

2.卤素单质的亲电性及应用。

教学准备:1.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相关实验记录表。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请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卤素的化学性质吗?有哪些性质?”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学生答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你们知道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是怎样的呢?”3.引导学生思考后,展示本节课的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物理性质、电离能、亲电性等。

”二、讲解与示范(20分钟)1.讲解卤素单质的定义及特点:卤素是一个化学元素家族,包括氟、氯、溴、碘和砹。

它们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或液体,具有鲜明的颜色和刺激性气味。

2.讲解卤素单质的燃烧性质:卤素单质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反应,包括燃烧反应。

示范并解释卤素与金属反应时的现象及反应方程式。

3.讲解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或液体,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挥发性。

示范实验观察卤素溶于水或有机溶剂的现象。

4.讲解卤素单质的电离能:卤素单质的电离能相对较低,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释放电子形成阴离子。

解释卤素单质的电离方程式。

5.讲解卤素单质的亲电性:卤素单质具有较强的亲电性,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取代反应。

引导学生理解亲电性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卤素的亲电性。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将学生分为小组完成实验操作。

2.实验1:卤素的燃烧性质实验。

要求学生选取适当的材料,观察卤素与金属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一课时)教案26

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一课时)教案26

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卤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3、通过卤族元素的学习认识“族”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

2、通过实验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认识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通过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使学生领悟“结构决定性质”;通过对氟特性的学习,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联系的观点;2、通过学生实验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卤素性质比较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讲述、讨论、讲解、练习等。

教学过程:实验激疑:演示白纸现字实验。

设问:洁白的纸张上,加入一种溶液后为什么出现了蓝色的字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找到答案。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氯气的性质,知道构成氯分子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自然界存在的元素中,还有另外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7,它们是氟、溴、碘、砹,我们把这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的元素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

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一、原子结构[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讲解]卤族元素中的砹是放射元素,在中学阶段不讨论。

[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不同点:(1)核电荷数不同,(2)电子层数不同,(3)原子半径不同。

[过渡]卤素原子结构上的这种相似性与递变性,是如何反映在元素性质上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卤族元素的性质。

[板书] 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教师]请大家根据表4—1,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律。

[学生总结][板书]颜色:浅深状态:气液固密度:小大熔沸点:低高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板书]Br2、I2的特性[展示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讲解]在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中,充满了红棕色的溴蒸气,说明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密闭。

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

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

[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二节卤族元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

能力目标:1.通过对卤素与氯气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族的概念。

2.了解卤素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的增大而递变的规律。

3.提高对同族元素性质进行类比和递变的推理、判断能力。

4.通过学习氯、溴、碘和卤化物的鉴别,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卤素单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及特殊性。

教学方法1. 卤素的物理性质运用比较的方法2. 通过实验对卤素单质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加以验证,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第二节卤族元素》3. 注意化学性质和原子结构相互联系。

4. 新课前收集氟、碘元素与人类健康的有关材料,课上交流讨论。

例如:含氟牙膏使用过量好吗?人缺少碘会得病,碘的摄取是越多越好吗?最后得出结论:适量对人体有利,过量反而有害。

5. 对于选学内容海水资源的利用发动学生收集资料,共同探讨我国利用海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阅读,质疑,探究,实验验证,归纳,总结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已经学习过金属钠,利用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认识了碱金属性质的递变。

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卤素的性质。

展示:氟、氯、溴、碘、砹结构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点。

再根据结构的特点推测性质的特点。

小结:卤素原子结构特点。

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

卤素全章教案

卤素全章教案

第四章卤素§1—1 氯气【目的要求】: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氯气的性质,并从原子结构上认识氯气的化学活性.2.了解氯气的用途.3.掌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重、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理解原理---比较归类---串成知识线条【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做完所有实验,讲完氯气与水的反应,余下为第二节时。

【教学过程】:引入:由氯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引出氟、溴、碘、砹具有相似的电子层结构和化学性质,成为一个自然族,称为卤族.演示实验:观察一瓶氯气,闻味(注意方法”扇”和”飘”),再到入水振荡.学生回答: 氯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介绍毒性)(2)密度: 比空气大(3)水溶性:可溶(体积比1:2)(4)熔、沸点:-101 C; C(与氧气-218 C;-183 C和氢气-259 C;-252 C比较)演示实验:钠和铜分别在氯气中燃烧学生回答:实验现象教师讲解:反应原理(注意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装置、操作及有关拓展内容演示实验: 1.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燃烧和混合光照爆炸.2.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学生回答: 实验现象(回忆对比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教师讲解: 反应原理及有关拓展内容教师讲解: 1.氯气与水反应的原理,分析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2.次氯酸的强氧化性和用途.演示实验: 次氯酸使色布褪色思考讨论: 1.氯水与液氯是否为同一物质有何区别2.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在成分上有何区别3.实验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气还是次氯酸?(第二节时)复习引入: 复习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入与碱的反应.教师讲解: 1.氯气与碱反应的原理及拓展;2.漂白粉的制取与应用等.小结: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性质活泼的原因.学生自学: 氯气的用途教师讲解: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药品,结合药品状态及反应条件,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氢气的装置,启发思考选择装置,根据性质选择集气和尾气处理装置.思考讨论: 1.反应物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行吗2.为何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3.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应包括哪四大部分4.实验室制取的氯气中会含有少量HCl气体和H2O,为什么如何除去应先除什么后除什么为什么教师讲解: 氯气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板书设计】:一.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密度: 比空气大(3)水溶性: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常压, C(4)易液化: 氯气液氯2.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点燃点燃2Na + Cl2 === 2NaCl (白烟) Cu + Cl2 === CuCl2 (棕黄色烟)点燃推广:2Al + 3Cl2 === 2AlCl3 (白烟)点燃2Fe + 3Cl2 === 2FeCl3 (棕褐色烟,注意:不生成FeCl2)CuCl2溶液的颜色随溶液浓度的不同而略有不同。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代号A-3(首页)JWK-033 共4页授课人:审阅签名:叶齐玲黄春荣.得一个电子,成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活泼的金属元素比如N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与氯气作用时,易失去一个电子生成我们司空见惯的食盐,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卤素单质是可以与金属化合的,它们之间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卤素单质的几个化学性质,掌握它们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分析归纳,找出其相似处和不同一、卤素的原子结构之处。

得出: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是与该【板书】培养学生观察、分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数息息相关的 1.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1 个氧化性。

.观察要求:①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②分层现象,③油层和水层溶液颜色变化。

思考、回答,X【提问】结合上节课所学的2的物理性质的有关知识根据实验 2NaCl+Br Cl+2NaBr=现象,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判断反应类型并指出反应中的氧=Cl+2KI2KCl+I 化剂、氧化产物。

22渗透科学【投影】的学习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认识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关系。

观察要求:观察油层和水层溶液颜色变化。

讨论得出:氟的性质最活认识卤素泼,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能把氯等从它们的卤化物【提问】讨论氟、氯、溴、碘中置换出来;氯次之,能把溴、体会“一的活动性。

碘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般”与“特来;溴又次之,能把碘从它的殊”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碘较不活特性。

观察要求:淀粉溶液颜色的变化。

【讲述】氟、氯、溴的单质遇淀粉无此现象。

【分析】此外卤素单质能与碱理解溶液反应记录【板书】O2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
刘艳丽
【期刊名称】《化学教学》
【年(卷),期】1996(000)005
【摘要】“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案厦门双十中学(361604)刘艳丽教学目的:1.在学习氯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溴、碘、氟的单质的重要化学性质.2.使学生掌握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间的关系,并通过卤素的化学性质的比较,初步形成元素自然族的概念.3...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刘艳丽
【作者单位】厦门双十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8
【相关文献】
1.关于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系列问题(5)--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问题 [J], 王笃年
2.模糊表达准确理解——以教材"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内容为例解读 [J], 王祖浩;张文广
3.浅析思维导图在卤素单质参与的有机化学反应教学中的应用 [J], 曾竟; 阿布都热西提·阿布克里木; 李佳佳
4.“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J], 贾艳宇
5.“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案 [J], 卢荣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阅读课文P25,根据信息,写出四种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方程式,并说明反应条件
【板书】H2+F2=2HF(黑暗、低温、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H2+Cl2=2HCl(光照)
H2+Br2=2HBr(加热500℃缓慢反应)
H2+I2=2HI(不断加热,缓
H2+F2=2HF
H2+Cl2=2HCl
H2+Br2=2HBr
【提问】F、Cl、Br、I等卤素原子在原子结构上均有相似之处,是否在化学性质上也具有相似性呢?在原子结构上有不同之处且呈规律性变化,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有规律性变化呢?
讨论并猜想: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由于卤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可能具有相似性。又由于它们的原子结构呈规律性变化,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可能呈规律性变化。
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投影】氯气与KI、NaBr的反应视频
观察并思考反应的实质。
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要求:①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②分层现象,③油层和水层溶液颜色变化。
【提问】结合上节课所学的X2的物理性质的有关知识根据实验现象,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并指出反应中的氧化剂、氧化产物。
画出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结构
示意图: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基础。
【板书】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卤素的原子结构
【板书】
1.卤素原子结构的相同点: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1个氧化性。
2.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
①核电荷数依次增多;②电子层数递增;③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氧化性依次减弱。
观察分析归纳,找出其相似处和不同之处。得出: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是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息息相关的
【投影】
观察要求:观察油层和水层溶液颜色变化。
思考、回答,
Cl2+2NaBr=2NaCl+Br2
Cl2+2KI=2KCl+I2
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习,认识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关系。
【提问】讨论氟、氯、溴、碘的活动性。
讨论得出:氟的性质最活泼,
能把氯等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氯次之,能把溴、碘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又次之,能把碘从它的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碘较不活泼。
认识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体会“一般”与“特殊”
【提问】生物课上曾做过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生成淀粉的实验,验证淀粉存在所用的试剂是什么?
【演示】
观察要求:淀粉溶液颜色的变化。
【讲述】氟、氯、溴的单质遇淀粉无此现象。
回忆、回答:碘酒。
观察,KI溶液滴入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I2水滴入淀粉溶液变蓝色。结论:I2遇淀粉变蓝,I-无此性质。是I2的特性。
知识迁移能力。
体会“一般”与“特殊”。
【分析】此外卤素单质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Cl2+2NaOH=NaCl+NaClO+H2O
理解
记录
【小结】启发学生小结得出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板书】卤素单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性
差异性(F2、Cl2、Br2、I2)
归纳总结出相似性:
1.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JWK-033共4页
科目
无机化学
第三章第一节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授课日期
11.14
课时
2
班级
13级制药01班
授课方式
讲授法
作业题数
3
拟用时间
5分钟
教学目的
1、1.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与递变规律
2、2.会写卤素单质与水、金属,碱溶液和它们之间的置换反应方程式
【教学引入】3’
【教学过程】8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画出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结构式意图。
【引入】我们知道氯原子的最外层是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一个电子,成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而活泼的金属元素比如Na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与氯气作用时,易失去一个电子生成我们司空见惯的食盐,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卤素单质是可以与金属化合的,它们之间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卤素单质的几个化学性质,掌握它们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类比把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利用类比法掌握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二、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板书】1.卤素单质易与金属反应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卤素单质的相似性,进一步认识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
写出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板书】2.卤素单质易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氢气和磷等)
H2+I2=2HI
使学生认识到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具有递变性,认识结构对性质的决定作用。
【讲解】卤素单质和水的反应,重点讲解F2和水的反应。氟遇水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3.卤素单质可和水反应,注意F2的特殊性。
2F2+2H2O=4HF+O2↑
培养学生从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认识。
2.卤素原子结构的不同点:
①核电荷数不同;②电子层数不同;③原子半径不同。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提问】为什么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
讨论、回答。
因为卤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获得1个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结构,两个氯原子共用1对电子才能形成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卤素单质是双原子分子。
激疑探索。
【投影】
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的视频
【提问】请写出Na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猜想Fe在氯气中是否能燃烧,如果可以请写出方程式
【小结】卤素单质可以与绝大多数金属化合,卤素单质的非金属越强,与之反应的金属金属性越强反应的程度越剧烈
思考、讨论、回忆归纳。
1.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4、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递变和特殊性
教学回顾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递变


通过动画与视频这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授课人:黄春荣审阅签名:叶齐玲
A
Z
§3-1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组织】1’
师生问好,考勤
【教学回顾3.与水反应。差异性:(F2、Cl2、Br2、I2)
1.与氢气反应的能力,由强到弱。
2.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跟水反应的能力,由强到弱。
4.跟碱的反应,可以制漂白粉
指导学生记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1’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