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疫源性疾病概述

合集下载

浅谈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认识(综述)

浅谈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认识(综述)






浅谈对 自然疫源 性疾 病 的认识 述)
张 英
( 武汉 湖北 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与技术 系, 湖北武 汉 4 3 0 0 6 5 )
【 摘 要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 的传 染病, 由于对 其发生发展及 给人 类造成 的危 害的认 识不足, 人类一般 对这些疾病缺 乏特异性 免疫 力 其 传播 广 泛, 传播途 径复 杂, 临床表 现各 异, 死亡 率 高。 应 该 引起人 们 的重视 。 提 高对 其认识 , 加强知 识 宣传, 加 强防 范。 地 球 生态环境 的破 坏 是造成 新 的疫 源性 疾 病的病 原 学滋 生和流 行 的根 本 原 因, 我们要 保 护 自然生 态, 保 护地球 。 才能 降低 其 发 生率 。 提 高 对其认 识 加 强 知 识 宣 传 , 加 强防 范。 【 关键 词 】自 然疫 源性疾 病 新 的传 染病 认识 重视 及预 防 重视 疫 苗的研制
獾、 貉、 猴 蝙蝠 、 蛇 等的样 品检 到与 包括 鼠疫、 炭疽、 布 氏杆菌病 、 类鼻疽 、 土拉菌病 、 李氏菌病 。原 关小 组在 野生 动 物果 子狸 、 S R AS 病毒基 因序列几乎完全一致的冠状病毒。 广东省1 3 市S A PS 首
发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 与动物接触机会较多 的厨 师发病相 对集 中。



近三 十年 出现 的新传染病 多数是 自然 疫源性 疾病 , 是 指在 同 注意有些动物病常常有多种动物可 以作为一种病的传染源 , 如 个地 区内, 可有许 多种属的野生动物成为同一病原体的储存宿主 自然感染 鼠疫 的啮齿动物有 1 6 4 种 以上 ; 自然感染森林脑炎 的动物 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 。 除哺乳类外 , 还有许多种 鸟类 ; Q 热立克次体能存在于大砂土 鼠、 细

莱姆病

莱姆病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莱姆病原体普遍易感。重疫区可有 10%~20%的居民受过感染人体感染后可表 现临床上的莱姆病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两者比例大致为1∶1。感染后可出现高效 价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前者多在4~6 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后者可保持数月甚 至数年。也有报道在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升 高3~4年后仍出现莱姆病临床症状,因而 此IgG抗体对人体是保护作用还是致病作用, 尚待研究。
1986~1987年,原苏联学者对前苏联发生的90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半数 患者患有颅神经炎,同时有神经紊乱,以第Ⅶ对颅神经损害最为常见,多表 现为面肌不全麻痹、病损侧面部麻木或刺痛、耳或下颌部疼痛,无明显的感 觉障碍,面肌不全麻痹常在治疗后恢复正常。此外,还可使动眼、视、听神 经受累;Ⅸ、Ⅹ对颅神经受累较少。
周围神经损伤
莱姆病(Lyme disease LD)螺旋体具有高度嗜 神 经性,可长期潜伏在中枢神经系统,亦 可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神经病变。脑膜 炎、颅神经炎和疼痛性神经根炎常称之为 神经系统“三联症”。
颅神经损害
LD中神经并发症大约占病例的10%,一半以上由颅神经麻痹引 起,这些麻痹 可以个别发生或者各自间合并发生,或与其它神经异常合并发生。复视是典 型的眼部主诉。眼球运动障碍常在发病后2周至5个月内解除。 少数有脑膜炎 的莱姆病,可观察到双侧典型的视神经水肿,导致视力模糊, 而颅内压往往 不升高。但也有报道,患视神经乳头水肿的一些LD病人的颅内压升高,而没 有脑膜炎的症状,这些患者有时有第Ⅵ对颅神经麻痹,抗生素和其它药物 对 降低颅内压有用。还有报道LD引起视神经炎和眼球萎缩。动眼神经及外展神 经麻痹:出现内斜、外转受限,但仍存在正常的快速扫视运动。其它可有三 叉神经损伤,如出现三叉神经病及Honner征。

2020医疗招聘考试预防医学资料:自然疫源性疾病

2020医疗招聘考试预防医学资料:自然疫源性疾病

2020医疗招聘考试预防医学资料: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可长期存在的疾病,其病原体、媒介和宿主都是一定地理景观中一定生物群落的成员,即使人类不参与,它们也可以通过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从本质上自然疫源性疾病是自然野生动物间流行的疾病,但人类涉足这些地区后也会感染发病。

目前已知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疾病、螺旋体病、真菌病、细菌病、原虫病和蠕虫病等40多种疾病,且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正在不断被发现。

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由于病原体只在特定的生物群落中循环,而特定的生物群落只在特定的地区出现,这就导致了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的特点。

其次,自然疫源性疾病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病原体以野生脊椎动物为宿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宿主媒介的数量变动、活动性等都随季节改变而改变,受温湿度影响很大,因而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动物或人之间的流行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

此外,自然疫源性疾病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如垦荒、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活动常破坏或改变原来的生物群落,使病原体赖以生存、循环的宿主和媒介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因而会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增强、减弱或消失。

除此之外,自然疫源性疾病还具有地域性特征,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带和热带气候区,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地势高低起伏,河流纵横交错,这为了解疾病流行因素和探讨病因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以南曾广泛流行,长江以北则未见此病,这是因为北方干燥、寒冷,不适合钉螺生长繁殖所致。

疫源地会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发而日趋缩小,但是也会由于交通便利和人口流动等社会因素使某些动物源性地方病扩散。

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来存在于动物中,人类一般对这些疾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蔓延,尤其新出现的传染病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由于这些病原体的抗原对于人类都是新的,感染后一旦启动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就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警惕性不高时容易束手无策,由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有一长久的接触过程,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因此这个特定的环境表面上很平静,这就让人类放松了警惕,一旦感染得病可能会束手无策。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一)疾病概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固其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要特征又称肾源综合征出
血热,其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具有发
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老
鼠是主要的传染源,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

易感人群以成
年人居多,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

(二)临床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少尿
期(是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少尿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
一般为2-3天),多尿期,恢复期(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
才能完全恢复),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
象,而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三)人群预防:
采取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四)个体预防: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为此必须做到:
1.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2.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或分泌物接触。

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

4.避免皮肤黏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伏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
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莱姆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莱姆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莱姆病(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我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本病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

其中一期莱姆病仅用抗生素即可奏效,至二期、三期用抗生素无济于事,特别是神经系统损害更乏特效疗法。

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

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

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二病因由蜱传播的伯氏(Burgdorferi)疏螺旋体为病原体。

三临床表现1.症状(1)潜伏期3~32天,平均7天左右。

临床症状可分三期。

(2)第一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的慢性游走性红斑,见于大多数病例。

病初常伴有乏力、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关节和肌肉疼痛等症状,亦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局部和全身淋巴结可肿大。

偶有脾肿大、肝炎、咽炎、结膜炎、虹膜炎或睾丸肿胀。

(3)第二期发病后数周或数月,15%和8%的患者分别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受累的征象。

(4)第三期感染后数周至2年内,约80%左右的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关节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炎或慢性侵袭性滑膜炎。

以膝、肘、髋等大关节多发,小关节周围组织亦可受累。

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及肿胀,膝关节可有少量积液。

常反复发作。

2.体征(1)皮肤病变常为首发症状,特征性表现为慢性游走性红斑,初起为红色斑疹或丘疹,逐渐扩大成环状损害。

一般出现在蜱叮咬后3~32天,好发于躯干、大腿、腹股沟、腋下等处。

(2)神经系统病变约见于15%的患者,与皮疹同时或消退后1~6周出现。

表现为脑膜炎、脑神经炎、舞蹈症、小脑共济失调,出现脑膜刺激征、昏迷、面瘫或三叉神经痛等。

(3)心脏病变见于8%左右的患者,常于皮损出现3周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炎、心包炎或全心炎等。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关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我归纳了七个问题加以阐述:一、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这里面包括五个名词)①、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周围括散,其播散的范围叫疫源地。

②、通常把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疫源地称为疫点,③、而把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连成片的若干个瘦源地称为疫区。

④、自然条件能保证动物传染源的生存,能保证病原体在动物体内繁殖、循环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⑤、自然疫源性疾病指的是传染源为野生动物或由野生动物传人家畜、家禽,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引起的疾病。

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与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区别: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在动物中传播,人进入该地区时才会被感染。

动物源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只是疫源是动物。

自然疫源还包括,细菌,病毒等等。

三、哪些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呢?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几个重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甲类:鼠疫。

乙类:流行性出血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布鲁氏菌病、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包虫病、丝虫病。

黑热病等。

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1、有一定的地区性2、有明显的季节性3、人群分布特征(包括职业特点、年龄特点)4、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

五、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途径:1、直接接触传播2、生物性传播3、饮食传播4、呼吸道传播六、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长期监测2、对传染源采取隔离、治疗和处理3、对疫源地采取污染环境的消毒,杜绝各种传播媒介,防治易感动物感染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七、课本中关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举了三个例子:1、鼠疫2、流行性出血热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从传染病流行特点----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控制措施做了详细阐述,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就不说了,请大家自己看一下。

我的内容说完了,谢谢。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不依赖人类即能在自然界生存繁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染给人的疾病。

一些地区具有这类疾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包括鼠疫、布鲁氏菌病、炭疽、肾综合征出血热、森林脑炎、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狂犬病等。

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症状:不明原因的高烧、全身不适、厌食、乏力等症状,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二)传播途径:蜱虫叮咬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感染病人的血液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引起感染。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2周内有丘陵、山区、森林等地区旅居史的人,感染发病风险较高。

(四)防控措施:1.清洁环境:保持居家、工作、禽畜圈舍环境卫生,避免蜱虫滋生。

2.提倡圈养:家畜、家禽等采用圈养,减少野外放牧,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以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

3.防蜱叮咬:户外游玩、劳作时不要在草地上长时间坐、卧;不要穿凉鞋;提倡穿长袖衣服;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

4.做好防护: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及陪护亲属要戴口罩、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及分泌物而感染,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毒。

5.早诊早治:被蜱虫叮咬或不慎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后,如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二、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一)症状:突然发病,畏寒,高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可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困倦无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多在近期有老鼠或其排泄物接触史或被老鼠等啮齿类动物咬伤史。

(二)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被人吸入。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个体防护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聚集等,减少感染风险。
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控制措施
根据疫情状况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场所 消毒等。
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如疫情爆发应急预案、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等,确保快速响应和有 效处置。
04
公共卫生政策
政策制定和实施
VS
流行特征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因病原体和 传播途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这些疾病 的潜伏期较长,发病急骤,病情严重,传 染性强,常呈爆发性流行。对于一些以呼 吸道传播为主的疾病,如SARS和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等,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 广,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巨大。
03
预防和控制
监测和预警
监测人群
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
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册、网络等多 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普及自然 疫源性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提 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
能力。
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自然 疫源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发 挥其在资源整合、社会动员、
信息传播等方面的作用。
健康教育
开展针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 健康教育,重点针对易感人群 和重点地区,加强宣传教育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
考核和评价
目标考核
明确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目 标,并制定考核标准,对相关部门和 机构进行考核,确保防治工作的有效 推进。
过程评价
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过程 进行评价,包括政策执行情况、防控 措施落实情况、医疗救治效果等,及 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效果评估
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最终 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疫情控制情况、 发病率下降情况、公众满意度等,为 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全球合作与交流
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际疫苗研究所(IVI)
全球疫情监测和应对中心(GECR)
国际组织与合作框架
各国向WHO报告疫情数据、病例动态等信息,确保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疫情信息报告
建立全球疫情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国获取实时疫情信息。
疫情信息平台
定期召开国际疫情交流会议,分享防控经验、研究成果和治疗方案。
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和宣传活动,让专业人士和公众共同了解和掌握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环境卫生
03
避免接触有疑似症状的人或动物,如有接触史要及时告知医生。
个人防护
0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02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抵抗力。
按照医生的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进行疫苗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确保免疫保护效果。
注意观察疫苗接种后的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免疫接种
03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疫情监测与报告
监测方法
采用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方法对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疫情。
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分类、传播途径和致病机制等。
病原学研究
病原体鉴定
探究病原体的变异规律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病原体变异研究
基于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研发敏感、特异的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研发
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趋势分析
系统收集、整理并分析传染病的发病、死亡和流行病学资料,掌握流行规律。
防治技术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知识

肾综合征出血热
概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不同鼠种携带不同型别的 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HV)引起的一组自 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表现:高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 我国为高发国家 国家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宿主与传染源
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多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不同型 别有其相对固定的宿主动物,目前世界报导170余种陆栖 脊椎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主要分属于啮齿目、食虫 目、兔型目、食肉目、偶蹄目的有关动物。
分级防护



三级防护适用于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 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疗操作。要求除按 二级防护要求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 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二级防护防护要求参见“个人防护”,适用于 鼠疫疫情处理 一级防护不适用于鼠疫防护,可用于隔离范围 外常规防护

鼠疫的治疗

就地隔离病人,严格控制病人与外界接触


首选链霉素治疗,以早期足量投药为益
加用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人群的预防投药 用特效抗菌素的同时,加用强心和利尿剂,以缓 解鼠疫菌释放的毒素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国内经验-腺鼠疫

成人第1日用量为2.0—3.0g(肌注)

首次注射1.0g, 每4-6小时注射0.5g, 直到体温下降。一般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 1.0-2.0g,分2-4次注射
人类鼠疫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啮齿类动物:如旱獭、黄鼠、沙土鼠、黄胸 鼠、褐家鼠等 食肉动物:各类疫源地内的狗、狐狸、狼等 其他动物:藏系绵羊、黄羊、牦牛、鹿等 鼠疫病人:肺鼠疫病人
(二)传播途径


动物疫病复习题库 - 答案

动物疫病复习题库 - 答案

动物疫病复习题库一、名词解释1、自然疫源性疾病:指某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不依附于人类的情况下,在自然界生长、繁殖,并且在特定情况下,使人和动物发病的一类疾病。

2、虎斑心:感染口蹄疫后,心脏心肌纤维变性,心包膜有弥散性或点状出血,其切面常呈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和条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之为“虎斑心”。

3、附红细胞体: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特征。

4、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

特征是病畜渐进性消瘦,在机体的多种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继而结核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

5、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或软肾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杆菌在羊的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致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6、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猪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的传染病。

7、猪链球菌病:由多种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猪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8、寄生虫生活史:又称发育史,是指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9、永久性寄生虫:某种寄生虫一生都离不开宿主,否则很难存活,此种寄生虫称为永久性寄生。

10、保虫宿主:寄生于某种宿主的寄生虫,也寄生于其他一些宿主,但不普遍且无明显危害,通常把这类宿主称为保虫宿主。

11、医源性传播:兽医人员使用被病原体污染的温度计、注射针头器械,以及备外源性病原体的生物制品等,或没有按照严格的防疫卫生要求操作,将病原体带入人群而造成的传播。

12、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寄生虫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在宿主体内发育、繁殖、生存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13、土源性寄生虫:寄生虫的生活史属于直接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幼虫或虫卵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直接感染动物和人,称该寄生虫为土源性寄生虫。

14、生物源性寄生虫:寄生虫的生活史属于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幼虫或虫卵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直接感染动物和人,称该寄生虫为生物源性寄生虫二、填空题1、大肠杆菌病原__埃希氏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

自然疫源性的名词解释

自然疫源性的名词解释

自然疫源性的名词解释自然疫源性是指一种疾病的起源和传播过程,与自然环境、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的接触有关。

它涉及到疾病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以及人类对疾病的散播和传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自然疫源性的定义、特点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首先,自然疫源性是指一种疾病在自然界中的传播循环。

很多传染病最初源于野生动物,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人类。

例如,艾滋病最初被认为源于静猴,通过野生动物市场的贩卖和人类与这些动物的接触,病毒便传播到人类中。

这种自然循环是疾病起源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其次,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与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密切接触有关。

许多疾病在野生动物中循环,但只有当人类与这些动物接触时,才会发生传播给人类的事件。

例如,埃博拉病毒最初被发现在大型果蝠中,但只有当人类与感染了该病毒的动物接触时,才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这种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接触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此外,自然疫源性疾病与环境因素也密切相关。

环境的变化可以促进疾病的传播,尤其是那些依赖于特定生境的疾病。

例如,登革热是一种蚊媒传播的疾病,蚊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和传播,因此这种疾病在热带地区更为普遍。

随着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导致登革热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增加。

在人类健康方面,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如果不及时控制,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疫情和流行病。

除了对人类的直接威胁,它们还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例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导致了全球旅游业和消费市场的衰退,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

为了应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威胁,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提高公众和医疗机构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等。

此外,发展和推广疾病预防和治疗技术也是关键方面。

尽管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但通过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人们为防控和治疗这些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汇报人:2023-12-16•引言•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概述•预防措施与策略目录•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科研进展与国际合作•政策建议与倡导01引言目的和背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由野生动物或家畜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禽流感、鼠疫等。

这些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生态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关联随着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

因此,加强防治工作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成效近年来,各国在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疫苗接种等。

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和危害程度不断扩大。

同时,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挑战,如监测预警能力不足、疫苗研发滞后、公众认知度不高等。

防治现状及挑战02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概述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指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并能在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疾病。

定义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等多种类型。

分类定义与分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受气候、生态、地理等多种因素影响。

地域性季节性传播方式许多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如春季和秋季是鼠疫、出血热等疾病的高发期。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多样,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030201流行病学特征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导致人类感染,引发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如埃博拉病毒、登革热等。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如旅游业受损、医疗资源紧张等。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野生动物中传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害与影响03预防措施与策略控制传染源野生动物管理加强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避免人类活动对其造成干扰和破坏,减少人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

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治知识要点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与人类或动物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以通过野生动物、家畜、水源或昆虫传播给人类,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自然疫源性疾病,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防治知识。

1.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和报告疫情信息。

提高医疗机构对疫情监测与报告的重视,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确保疫情信息准确、及时、可信。

2.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预防策略和计划。

加强疫苗研发和推广,提高人群免疫力。

建立有效的动物疫苗接种制度和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减少动物感染传播给人类的风险。

3.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宣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教育公众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4.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建立动物疫病的报告和收集制度。

控制动物运输和交易活动,检疫和监测患病动物,及时处置疫情。

建立合理的动物养殖和饲养管理制度,减少动物感染病毒的机会。

5.加强卫生环境管理:加强卫生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障供水、食品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起国际联防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防控自然疫源性疾病。

7.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建立起卫生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和分配,加强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

8.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和防治学研究,优化防控策略和方法。

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高疾病防控的效果和水平。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当前世界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有效预防和控制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临床流行病学-自然疫源性疾病

临床流行病学-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
Disease of Natural Focus
1
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禽流感(人感染高致 病性禽流感)是由禽甲 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 具有高致病性的毒株引 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
禽流感(H7N9)
截至2014年2月18日16时,全国已确诊347人, 109人死亡。
病例分布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山东、河南、台湾、福建等地。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20
季节性特点
• 旱獭:鼠疫宿主(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地区,冬眠) 鼠疫流行只发生在旱獭出蜇后的4月初到入蜇前的9月末
• 我国北方,三带啄库蚊的种群数量高峰一般在6-8月,人间脑 炎病例也出现在7-8月
• 我国南方, 3、4月份雨季开始后,三带啄库蚊的种群数量开 始逐渐增多,6、7月份达到高峰,该地区脑炎一般也从5月 份开始出现,7月份达到高峰
17
地域性特点
新疆出血热 传播媒介
亚洲璃眼蜱 (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
我国
亚洲璃眼蜱 (分布于新疆)
西北和西南地区存在着 较广泛的自然疫源地
18
地域性特点
• 蜱媒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是由钝缘蜱属的软蜱传 播的一种螺旋体病
• 目前世界上已知有三大疫区,10多个地方型,病型分布及分 类以媒介蜱种及其地理分布、动物感染和临床症状为依据
在自然界中,很多宿主、媒介的种群动态、数量消长、季节迁 徙和日常活动规律、生理及免疫状态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21而改 变,必然会影响到病原体状态,影响其保存、转播病的能力
11
自然疫源性疾病(disease of natural focus)
• 指本来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传染病,其病原体 将野生动物、禽类、昆虫等作为天然宿主,可 能致病也可能不致病,还可能不依赖这些“活 体”长期生活于土壤等环境中,在一定的条件 下,这类病原体可感染家禽、家畜和人类,形 成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
未来防控策略与技术发展
加强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提高预警能力
研发新型疫苗:针对新出现的病原体,研发高效、安全的疫苗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疾病威胁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应对。
添加标题
分类: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
添加标题
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地域性、季节性、传染性强等特点。
添加标题
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疾病监测、实施疫苗接种等。
添加标题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
危害:可能导致人类和动物患病,甚至死亡
添加标题
共享信息和经验: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防控效果。
添加标题
促进科研合作: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在科研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防控技术和方法。
添加标题
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提高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
添加标题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05
社会心理因素:民众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恐惧和恐慌,可能导致防控工作的困难。
03
疫情监测困难: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难度大,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02
传播途径复杂: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空气、水、食物等,防控难度大。
04
防控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的防控人员和物资,难以有效防控疫情。
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山区

自然疫源性名词解释

自然疫源性名词解释

自然疫源性名词解释自然疫源性是指某种疾病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或多种生物(例如动物、昆虫等)作为传播媒介或宿主,维持着其存在和传播。

以下是对一些与自然疫源性相关的名词的解释:1. 病原体(Pathogen):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病原体是自然疫源性的根源,通过感染宿主(动物或人类)来传播病毒。

2. 宿主(Host):指一种能够供给病原体适宜生长环境并传播的生物个体。

在自然疫源性中,宿主通常是动物,它们可以是带原者(只携带病原体但不发生疾病)、隐性感染者(有病原体但没有明显症状)或有症状的感染者。

3. 传播媒介(Vector):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的生物。

例如,蚊子可以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疟疾病原体,蜱虫可以传播莱姆病病原体。

4. 转变(Spillover):指一种病原体从其原始宿主种群跨越到新的宿主种群。

转变是导致众多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新宿主通常对病原体缺乏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发生疾病传播。

5. 载体(Reservoir):指一种能够持续维持和传播病原体的生物种群。

在自然疫源性中,许多动物都可以充当病原体的载体,它们可以是原发宿主(在其体内储存较高数量的病原体)或者次级宿主(暂时存在病原体,但不支持大规模传播)。

6. 爆发(Outbreak):指短时间内出现大量新病例的疾病传播事件。

爆发通常是由于病原体的传播速度加快,或破坏了传播链中的某种阻断机制而引起的。

7. 流行(Epidemic):指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某一群体或某一时期内的广泛传播。

流行通常是由于病原体的感染率增加或控制措施不力等因素导致的。

8. 大流行(Pandemic):指某种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情况。

大流行通常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严重的病理学特征,并造成重大社会和经济影响。

综上所述,自然疫源性相关名词的解释包括病原体、宿主、传播媒介、转变、载体、爆发、流行和大流行等。

这些名词揭示了疫源病的传播机制和演变规律,为研究和控制疫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疫源性疾病概述The disease of natural foci of overview【作者】康晓【Author】【摘要】什么是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简单说来,就是野生动物带的、而又能传染给人的疾病。

疫源地就是疾病(主要是传染病)的发源地。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种类、特点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主要的防治措施,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Abstract】What is the disease of natural foci of Disease of natural foci, simply put, it is wild animals, and can infect human disease. Foci is diseases (mainly is the birthpla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the disease of natural foci in concept,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damage to human harm and the m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ground. In order to attract people to focus on .【关键词】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地区;特点;危害;防治措施;【Key words】the natural foci of disease ;t he source area ;characteristics;damage;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引言: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原发于野生动物的传染病,由于人类接触病源或带菌者,而使之开始流行于人间的疾病。

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同时,产业结构、规模、技术水平及法规等综合影响着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这一过程加速了自然疫源性病原向人类的传播。

你对自然疫源性疾病了解吗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种类、特点等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和主要的防治措施,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1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概念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可长期存在的疾病, 其病原体、媒介和宿主都是一定地理景观中一定生物群落的成员, 即使人类不参与, 它们也可以通过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从本质上自然疫源性疾病是自然野生动物间流行的疾病, 但人类涉足这些地区后也会感染发病.[1]够成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够成疫源地的第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传染源的存在,第二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病原体能够从传染源向外散播。

每个传染源都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

但是在一个疫源地内也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

自然疫源地的概念若干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如鼠疫、森林脑炎、兔热病、蜱传回归热、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乙型脑炎、炭疽、狂犬病、莱姆病、布鲁氏菌病等,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这种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这些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这类疾病的病原体能在自然界动物中生存繁殖,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

[2]2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种类及其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种类已知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疾病、螺旋体病、真菌病、细菌病、原虫病和蠕虫病等40多种疾病, 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又不断被发现。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特点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

由于病原体只在特定的生物群落中循环,而特定的生物群落只在特定的地区出现,这就导致了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典型的区域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有些疾病还存在于旅游胜地。

如蜱类栖息在森林、草原、河滩谷地、沼泽洼地以及半荒漠等地区, 鼠疫的自然疫源地多存在于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区。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病原体以野生脊椎动物为宿主, 以节肢动物为媒介, 而宿主媒介的数量变动、活动性等都随季节改变而改变, 受温湿度影响很大,因而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动物或人间的流行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

此外,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如垦荒、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活动常破坏或改变原来的生物群落, 使病原体赖以生存、循环的宿主和媒介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因而能够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增强、减弱或消失。

[1]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地域性特征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地域性特征。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处温带和热带气候区,南、北气温相差悬殊,地势高低起伏,河流纵横交错,这为了解疾病流行因素和探讨病因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以南曾广泛流行,长江以北则未见此病[3]。

这是因为北方干燥、寒冷、缺乏钉螺孳生繁殖条件所致。

疫源地会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发而日趋缩小,但是也会由于交通便利和人口流动等社会因素使某些动物源性地方病扩散,如2010年全球多处发生登革热[4]、2008年3月广州发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5]。

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报告病例不断增加,并有向中心地区扩散的趋势。

3 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3.1 人类一般对这些疾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来存在于动物中,引起动物发病或不发病。

人类一般对这些疾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通常感染后难以控制,容易漫延,尤其新出现的传染病。

3.2 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由于这些病原体的抗原对于人类都是新的,感染后一旦启动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就可能带给机体严重的病理损伤。

回顾2003年SARS 流行时,病人的临床过程很凶险,特别在每一个新出现的疫区,都有集中出现了一些危重病例。

3.3 警惕性不高时容易束手无策由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存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有一长久的接触过程,动物与病原体之间已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因此这个特定的环境表面上很平静,这就让人类放松了警惕,一旦感染得病可能会束手无策。

如人们到野外的田野、水库、溪水活动时,常会被这些“平静”的大自然所迷惑,随意进入这自然环境。

甚至发病后仍忽略了这方面的考虑。

3.4 给人类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近三十年出现的新传染病多数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过去没有很多的认识,无论在治疗和预防都相对较空白。

加上如以上所述容易漫延、临床表现凶险,这些自然疫源性疾病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恐慌。

如埃博拉出血热、禽流感病、疯牛病、SARS等。

[6]4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4.1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治疗前关键在了解引起疾病的病原体很多新发现的传染病的病原体我们了解不多,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来说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引起的疾病都有特效治疗手段。

而病毒、朊毒体等病原引至的缺乏特效治疗,对症治疗更显得重要。

一旦出现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必需追寻传染的源头。

口岸卫生控制第16卷第4期-43-有些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常有多种动物可以作为一种病的传染源,如自然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有200多种[7];自然感染森林脑炎的动物除哺乳类外,还有禽类[8];布鲁氏菌病主要是分布在哺乳动物,甚至在北极海域的北极熊血液样本中也检测出布氏菌抗体[9],而且鸟类、昆虫、爬虫类、两栖类和鱼类等动物中也存在[10];而同一种动物可以是多个病的传染源,如鼠可以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病的传染源。

所以在调查与防治这些动物病时,应该全面调查某地区的动物传染源,以便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4.2 因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应从环境保护入手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变异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与环境污染有密切关系。

病原的传播很可能是由于人与动物密切接触造成的。

为了抵御将来可能发生的类似灾害,倡导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尊重自然,珍爱生命,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消费方式等。

4.3 加快相应疫苗的研发生产疫苗在对如乙脑、狂犬病、黄热病等一些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新发现的传染病往往未能及时研制出疫苗,使这些传染病的易感者不能及时得到保护。

综上所述,自然疫源性疾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地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地威胁,应引起我们的重大关注。

参考文献[1]郝永建, 高淑萍.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其防制对策初探【中图分类号] R138. 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3-8507 (2003) 03-0433-02)[2]出自百度百科[3]肖东楼,余晴,党辉,等.2003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4,16( 6) : 401—405[4]杜刚,欧洲疫情监测[J].世界感染杂志,2010,10( 4) .217.[5]王大虎,董智强,陈纯,等.广州首起输人性基孔肯雅热的调查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0,38( 2) : 54 -56.郝永建, 高淑萍.自然疫源性疾病及其防制对策初探【中图分类号] R138. 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3-8507 (2003) 03-0433-02)[6](庄振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研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卫生防病站(天津,300457)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8-5777.2011.04.011)[7]马建新,卢洪洲.鼠疫研究进展.界感染杂志,2006年,6( 4) : 377 -380.1.[8]黄文丽,白登云,候宗柳.云南森林脑炎病毒的动物敏感[9]Tryland M,Derocher AE,Wiig o,et a1.Brucella sp antibod-ies in polar bears ( Ursus maritimus) from Svalbard and theBarents sea[J].J Wildl Dis,2001,37 : 523—531.[1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人兽共患病学[M].北京: 蓝天出版社,1993 : 117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