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与指挥
合唱与指挥(第三讲)
成人合唱团通常由社区或公司组 织,注重声音的协调和配合,追
求声音的和谐与美感。
成人合唱能够满足成年人对音乐 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文化
素养和生活品质。
02 指挥的技巧与职责
指挥技巧
01
02
03
节奏感
指挥需要具备敏锐的节奏 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 的节奏和速度。
音乐理解
指挥需要深入理解音乐作 品的内涵,包括和声、旋 律、节奏、音色等方面的 理解。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将 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 影响合唱团成员的表演情绪。 同时也要善于调动合唱团成员 的情绪,使整个表演充满激情 和感染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艺术。
19世纪
随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合唱 指挥逐渐受到重视,许多著名作 曲家如贝多芬、瓦格纳等人也开
始涉足合唱指挥领域。
20世纪至今
合唱指挥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许多知名的音乐学院开 设了合唱指挥专业,合唱指挥逐
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合唱指挥的现状
专业化
合唱指挥已经成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艺术形式,专业的合唱指挥 需要具备丰富的音乐知识和高超的指挥技巧。
通过模拟指挥、练习指挥动作、学习各种 指挥手法等,掌握指挥的基本技巧和表达 能力。
音乐感受力训练
团队协作训练
通过听音乐、分析音乐、表演音乐等方式 ,培养对音乐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提高对 音乐作品的艺术鉴赏力。
学习如何与合唱团成员沟通、协调、合作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 力和表现力。
合唱指挥的实践经验
合唱与指挥(第三讲
contents
目录
• 合唱的种类与特点 • 指挥的技巧与职责 • 合唱指挥的历史与现状 • 合唱指挥的实践与训练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策略大纲一、课程概述《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具备一定的合唱教学和指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声音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节奏、和声等。
2. 学会指挥的基本手法和技巧,包括手势、眼神、身体语言、节奏、速度、力度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纪律性,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4. 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合唱理论:合唱的起源与发展、合唱的种类与形式、合唱的声部与编配、合唱的排练与演出等。
2. 指挥技巧:指挥的手势、眼神、身体语言、节奏、速度、力度、指挥的布局与调度等。
3. 声乐练习:声音的发声方法、呼吸控制、音准、节奏、和声等练习。
4. 合唱作品: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
5. 合唱教学法:合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
2. 实践法:分组进行声乐练习、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欣赏法:欣赏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合唱与指挥话题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练习:考察学生的声乐练习、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的表现,占总评的40%。
2. 课堂参与: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发言和团队协作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指挥实践展示,占总评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国内外权威的合唱与指挥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音响设备:教室配备音响设备,方便进行合唱排练和指挥实践。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合唱作品。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资源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资源大纲一、前言《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指挥技能,使其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
本课程教学资源大纲分为多个模块,涵盖了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技巧训练和实践应用。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合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种合唱形式,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指挥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合唱团的整体水平,使其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
3.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势、节奏和音乐表达,能够独立指挥合唱团进行排练和演出。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合唱团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三、教学内容1. 合唱基础知识1.1 合唱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合唱的分类与特点1.3 合唱团的组织与管理2. 指挥基本技能2.1 指挥的手势与动作2.2 指挥的节奏与拍子2.3 指挥的音乐表达与情感传达3. 合唱排练与指导3.1 合唱作品的选材与分析3.2 合唱排练的方法与技巧3.3 合唱团的声部平衡与音色调整4. 合唱演出与实践4.1 合唱演出的筹备与组织4.2 合唱演出的舞台表现与技巧4.3 合唱演出的评价与反思5. 合唱与指挥相关知识拓展5.1 合唱指挥家与合唱作品5.2 合唱比赛的规则与技巧5.3 合唱团的发展与现状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观摩优秀指挥家的指挥视频,学习其手势、节奏和音乐表达。
3. 实践:分组进行合唱排练,学生轮流担任指挥,教师进行指导。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合唱与指挥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享学习心得。
5. 评价:定期对学生的指挥技巧和合唱团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合唱与指挥教材。
2. 视频:收集优秀指挥家的指挥视频,供学生学习借鉴。
3. 音响设备:保证课堂教学的音响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合唱与指挥的学习计划模版
合唱与指挥的学习计划模版第一部分:认识合唱与指挥1.1 合唱与指挥的定义与特点合唱是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由多个歌手合唱组成。
合唱可以分为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和儿童合唱等不同形式。
指挥是指挥合唱团或乐队的音乐家,负责组织排练和指挥演出。
1.2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与发展合唱起源于古希腊,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指挥作为一种专业领域则在18世纪开始形成。
1.3 合唱与指挥的重要性合唱可以培养人们的音乐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指挥则是保证合唱或乐队演出效果的关键。
第二部分:学习合唱与指挥的基础知识2.1 音乐理论基础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和音响。
学习者需要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2.2 合唱技巧合唱技巧包括发声、呼吸、节奏、和声等。
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形式合唱的技术要求。
2.3 指挥技巧指挥涉及手势、眼神、体态等方面的技巧,能够有效地引导合唱或乐队演出。
第三部分:合唱与指挥的实践技能3.1 合唱排练技巧学习者需要参与合唱排练,积累实际的演唱经验。
3.2 指挥排练技巧学习者需要练习指挥,与合唱团或乐队一起进行排练和演出。
3.3 合唱与指挥的演出技巧学习者需要参与合唱或乐队的演出,提高演出水平。
第四部分:合唱与指挥的专业知识4.1 音乐史与音乐欣赏学习者需要学习音乐史与音乐欣赏,了解不同音乐时期和风格的特点。
4.2 合唱与指挥的文献研究学习者需要阅读相关的合唱与指挥的文献,了解合唱与指挥的理论与实践。
4.3 合唱与指挥的教学方法学习者需要了解合唱与指挥的教学方法,为日后的教学与指导打好基础。
第五部分:学习计划5.1 制定合唱与指挥学习计划学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唱与指挥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安排等。
5.2 参加合唱与指挥课程学习者可以参加专业的合唱与指挥课程,由资深的音乐教师进行指导。
5.3 参加合唱团或乐队学习者可以参加合唱团或乐队,积累实际的演出经验。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关于合唱和指挥的全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巧以及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
1.2 课程目标- 理解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法和表达方式。
- 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历史发展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2.1 合唱理论- 合唱的定义与分类- 合唱的声部设置与声部特点- 合唱的音色、音域与音准- 合唱的呼吸与发声技巧2.2 指挥技巧- 指挥的基本姿势与手势- 拍子的掌握与拍号- 速度、力度与节奏的控制- 表达与沟通技巧2.3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 西方合唱与指挥的发展- 中国合唱与指挥的发展- 合唱与指挥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
- 示范:通过实际操作展示指挥和合唱的技巧。
- 练习: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 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合唱作品,理解指挥与合唱的关系。
四、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练习。
- 合唱与指挥实践:学生参与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
-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指挥合唱表演。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合唱与指挥基础教程》- 《合唱指挥艺术》- 《合唱与指挥的历史与发展》六、课程安排第1-4周:合唱理论第5-8周:指挥技巧第9-12周:合唱与指挥的历史第13-16周:实践与分析七、教学资源-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合唱与指挥的录音和视频。
- 投影仪:用于展示合唱与指挥的图片和文字。
- 合唱与指挥教材和参考书目。
八、课程要求- 学生应按时上课,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
- 学生需完成作业和练习,并进行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
- 学生应主动查阅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以上是《合唱与指挥》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提问。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课程设计大纲《合唱与指挥》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合唱与指挥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本课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技巧与实践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2.1 合唱部分2.1.1 合唱理论- 合唱的起源与发展- 合唱的种类与组织形式- 合唱的声部配置与声音要求2.1.2 合唱技法- 发声技巧- 呼吸控制- 音准与节奏- 合唱协作与默契2.1.3 合唱作品分析与实践- 国内外著名合唱作品介绍- 合唱作品的演唱处理与表现- 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2.2 指挥部分2.2.1 指挥基础- 指挥的起源与发展- 指挥的手势与姿势- 指挥的节拍与速度2.2.2 指挥技法- 合唱指挥的发声与呼吸- 合唱指挥的音准与节奏控制- 合唱指挥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处理2.2.3 指挥实践- 合唱指挥的实际操作与演练- 指挥与合唱团的协作与沟通- 指挥作品的分析与演绎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3.2 实践教学法通过合唱与指挥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著名的合唱与指挥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3.4 小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与作业完成情况,终结性考核为课程论文或期末考试。
五、课程安排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教学16课时。
六、参考教材1. 《合唱与指挥基础》2. 《合唱与指挥艺术》3. 《合唱与指挥实践教程》以上为《合唱与指挥》课程设计大纲,供参考。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指挥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团进行演唱。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指挥的基本技巧,以及合唱作品的分析与演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合唱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演唱技巧。
2. 掌握指挥的基本手法和指挥技巧。
3. 学会分析合唱作品,提高合唱作品的演绎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唱团组织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合唱部分1.1 合唱的基本概念1.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声音融合1.3 合唱的演唱技巧与呼吸控制1.4 合唱作品的风格与演绎2. 指挥部分2.1 指挥的基本手法与指挥动作2.2 节拍与节奏的掌握2.3 作品的分析与指挥技巧2.4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合作3. 合唱作品实践3.1 作品的选曲与分析3.2 作品的排练与指导3.3 作品的演出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示范:教师或学生进行指挥与演唱示范。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指挥与合唱练习。
4.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与指导。
五、课程安排1. 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2课时)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声音融合(3课时)3. 合唱的演唱技巧与呼吸控制(4课时)4. 指挥的基本手法与指挥动作(4课时)5. 节拍与节奏的掌握(3课时)6. 作品的分析与指挥技巧(4课时)7.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合作(3课时)8. 合唱作品实践(包括选曲、排练、演出等,共计10课时)六、考核方式1. 平时练习:50%2. 合唱与指挥演示:30%3. 期末考试:20%七、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合唱与指挥》等相关教材。
2. 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中需要音响设备进行示范和练习。
3. 合唱团:课程实践需要一个合唱团进行教学和实践。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听多看合唱与指挥相关的音乐会、视频等,提高对合唱艺术的感受力。
音乐课堂中的合唱与指挥
3
共同创造
与合唱团一起探索音乐表现的可能性,共同创造 出更加生动、感人的演出效果。
06
合唱与指挥的艺术表现
音乐情感的传递和表达
01
情感共鸣
通过合唱和指挥,将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的情感共
鸣。
02
表情与肢体语言
合唱团员和指挥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增强音乐情感的表达
。
03
声音控制
音乐课堂中的合唱与指挥
2024-01-16
目录
• 合唱与指挥概述 • 合唱技巧训练 • 指挥技巧训练 • 合唱作品分析与排练 • 指挥在合唱中的实践应用 • 合唱与指挥的艺术表现
01
合唱与指挥概述
合唱的定义与特点
合唱定义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 时演唱不同的旋律,通过和声与复调 的音乐表现手段,塑造音乐形象,表 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集体演唱形式。
身体语言
运用身体语言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如身体前倾表示音乐渐强, 后仰表示音乐渐弱。
语气与语调
通过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强调音乐中的重点部分,引导合唱队员准确 把握音乐情感。
04
合唱作品分析与排练
作品风格把握
作品时代背景
01
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其他作品,
从而准确把握作品风格。
合唱技巧训练
声音训练
呼吸控制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如 腹式呼吸,以提供充足的 气息支持。
发声练习
通过元音和辅音的结合, 进行各种音阶和音程的发 声练习,提高声音的准确 性和流畅性。
共鸣运用
指导学生运用头腔、口腔 、胸腔等共鸣腔体,使声 音更加圆润、饱满。
节奏感培养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习合唱与指挥心得体会范文合唱与指挥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角色,他们共同合作,为观众呈现出美妙的音乐作品。
在我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合唱与指挥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撰写一个____字的范文,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合唱是一个集体的艺术形式,要想做好合唱,首先要有良好的团结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合唱成员都应该明白,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音乐作品的完美呈现。
在合唱排练中,我经常会强调团队合作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才能使合唱团的演出更上一层楼。
其次,合唱要求成员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基本的音乐能力。
合唱不仅仅是简单地唱歌,还需要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因此,合唱成员应该注重音乐的学习和积累。
平时,我会组织大家一起学习音乐理论知识,提高大家的音乐素养。
同时,我也会鼓励大家参加一些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和舞台表现能力。
合唱排练中,我注重培养合唱成员的核心能力,包括音准、节奏感和和声协调能力。
为了提高音准,我会给合唱成员分发练唱音频,让大家在家里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准确度。
为了培养节奏感,我会结合一些节奏训练,让合唱成员在排练中进行反复练习,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为了培养和声协调能力,我会进行一些合唱技巧的训练,让合唱成员能够配合和声的演唱。
除了音乐能力的培养,合唱成员还应该注重艺术修养的培养。
在排练中,我经常会与合唱成员讨论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
我鼓励合唱成员去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音乐表现力。
我相信,只有在艺术修养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演唱,才能更好地传达音乐作品的意境和感情。
在指挥方面,我认为指挥是整个合唱团的灵魂,他要对整个合唱团的演出起到统一和指导的作用。
在指挥工作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首先,指挥在排练中起到了统一和协调的作用。
作为指挥,我要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演唱方式和姿势。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大纲1. 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提高指挥水平,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指挥合唱队伍,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合唱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合唱的呼吸、发声、咬字等基本技巧;- 熟悉各种合唱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学会使用指挥棒,具备基本的指挥能力;- 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3. 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解、示范表演、分组练习、作品分析等环节。
4. 教学内容4.1 合唱基础知识- 合唱的定义与分类- 合唱的历史与发展- 合唱的声部与编制- 合唱的音响与音色4.2 合唱技巧训练- 呼吸与发声- 咬字与共鸣- 音准与节奏- 和声与对位4.3 指挥技巧与训练- 指挥的基本姿势与手势- 指挥的节拍与速度- 指挥的和声与对位- 指挥的排练与演出4.4 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 西方合唱作品- 中国合唱作品- 合唱作品的结构与形式- 合唱作品的风格与特点5.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 第1-4课时:合唱基础知识讲解与示范- 第5-8课时:合唱技巧训练与实践- 第9-12课时:指挥技巧与训练- 第13-16课时:合唱作品欣赏与分析- 第17-20课时:分组练习与汇报演出- 第21-24课时:期末考试与综合评估6. 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艺术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评价方式包括:- 课堂参与度与表现- 小组练习与汇报演出- 期末考试与理论知识测试7. 教学资源- 教材:《合唱与指挥》- 音响设备:CD、音响、投影仪等-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视频网站等8. 教学建议-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作品,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合唱与指挥
一、什么是合唱艺术合唱是声音的共性的艺术,是通过多声部多层次多种表现手段及处理方法大盗高度协和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合唱这种艺术更多地市淹没自己而突出集体,所以它是群体艺术的结晶,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和谐的整体。
合唱包括了和声的功能、复调、转调等多种旋律组织的表现形式。
它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极富于声音表现力。
一个合唱团艺术水平的高低,预示了这个团体每个队员的音乐功底、修养和文学造诣。
因此合唱指挥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一个好的指挥的排练能给合唱队员留下最具有价值的音乐知识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最有价值的艺术享受。
合唱艺术代表着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质,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它是体现国民风貌的一个方面。
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合唱艺术最能够体现人民群体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最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合唱艺术是声乐领域中更高层次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演唱可以给人们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享受,同时陶冶人们灵魂,提高人们审美能力,使人的精神领域得到一种升华。
因此合唱艺术有着它自身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合唱的分类合唱包括:(1)童声合唱;(2)女声合唱;(3)男声合唱;(4)混声合唱,即泛指男、女声或加入童声的合唱,简称混声合唱。
三、合唱的排列方式1一般左边为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可以排为前排为女高、女低。
后排为男高、男低。
2如果是三个声部,可排为女高、女中、女低或前排女高后排为女中、女低,也可排为女高、女中,后边一排为女1氐。
四、合唱指挥的拍子指挥是合唱团队的支柱与灵魂。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
而且是合唱队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同时他又是一个表演者。
所以作为一个合唱团指挥,首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文学造诣及较高的艺术审美鉴赏力,方能使合唱队的训练达到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内在与外在的完美协和统一。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合唱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指挥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合唱团的指挥工作。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 合唱的音域、音色、音量等基本概念3. 合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二、合唱指挥基本理论1. 指挥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求2. 指挥的手势、拍号、图式等基本知识3. 指挥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处理技巧三、合唱排练与演出1. 合唱团的组建与分工2. 合唱排练的方法与技巧3. 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段合唱作品作为引入,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 介绍合唱与指挥课程的学习目标。
二、合唱基础知识教学1. 讲解合唱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分析合唱的音域、音色、音量等基本概念。
3.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等技巧。
三、合唱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
2. 对学生的合唱表现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合唱指挥基本理论教学1. 讲解指挥的定义、作用及基本要求。
2. 分析指挥的手势、拍号、图式等基本知识。
3. 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指挥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处理技巧。
二、合唱指挥实践1. 让学生尝试担任指挥,进行合唱排练。
2. 指导学生运用指挥技巧,提高合唱团的协调性。
三、合唱排练与演出1. 组织合唱团进行排练,准备演出。
2. 讲解合唱演出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通过合唱练习和指挥实践,评价学生在合唱与指挥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合唱团的演出,评价合唱团的协调性和整体表现。
教学资源:1. 合唱作品选集2. 指挥图谱3. 合唱与指挥教学视频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合唱与指挥》课程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合唱指挥能力和技巧的实践课程。
通过教授学生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术、以及如何解读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组织和指导一个合唱团,并能够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合唱的基本原理、技巧和编曲方法。
2、学生能够理解和解读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情感。
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指挥技术,能够以准确、有效的动作引导合唱团演绎音乐作品。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使其能够在合唱团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课程内容1、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合唱的音色、协调、节奏、表现等方面的内容。
2、音乐作品分析: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音乐作品,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意图、结构、旋律和情感等方面。
3、指挥技术: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指挥技术,包括节奏、力度、表情和动作等。
4、合唱排练实践:学生将参与合唱排练,实践指挥技术和解读音乐作品的能力。
5、团队协作和领导力培养:学生将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发挥领导力,组织和指导一个合唱团。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教师讲解合唱的基本原理和指挥技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
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指挥和参与合唱排练,亲身体验和掌握所学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合唱作品,让学生学习如何解读音乐作品。
4、课堂讨论: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交流观点和经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学生需要完成平时的指挥作业和音乐作品分析作业,以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
2、期中考试:学生需要在期中进行合唱编曲和指挥的考试,以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学生需要在期末进行合唱编曲和指挥的考试,以及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籍、音响资料等。
教材应涵盖合唱的基本原理、指挥技术和音乐作品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音乐教案合唱与指挥
初中音乐教案合唱与指挥音乐教育在中学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合唱与指挥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团队精神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初中音乐教案中合唱与指挥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合适的教学计划。
一、合唱与指挥的意义合唱是多个人声同时演唱的一种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合作意识和表现力。
指挥则是合唱团队中的核心,通过指挥者的引导和指挥动作,统一节奏、控制音量和表达音乐情感。
合唱与指挥相辅相成,在学生个人素质和集体凝聚力的培养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合唱演唱,让学生能够欣赏和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提高歌唱技巧:通过声乐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和呼吸方法,提高他们的音准和音色。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分组演唱或合唱团体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4. 了解音乐表达:通过学习指挥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音乐表达的方式和音乐情感的传递方式。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1. 热身与声乐训练:在合唱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和声乐训练,比如拉伸操、唱游等,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唱法技巧。
2. 合唱曲目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选择适合的合唱曲目。
可以从流行歌曲、民歌、西方古典音乐等不同风格的音乐中选取,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表现力和多样性。
3. 分组合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合唱曲目进行训练和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凝聚力。
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声部。
4. 指挥与表演:引导学生学习指挥动作和手势,了解指挥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可以组织学生轮流担任指挥,亲身感受指挥者的责任和乐趣。
5. 演出与评价:组织合唱团队进行演出,可以邀请其他学生或家长参与观看。
同时,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的努力和成长。
四、教学过程安排以下为一个典型的初中音乐教案合唱与指挥的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介绍合唱与指挥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合唱与指挥: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合唱与指挥: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合唱与指挥:艺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同时,本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音乐艺术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艺术特征和表现形式。
2. 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了解我国合唱与指挥的发展历程和优秀传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5. 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合唱与指挥基本理论1. 合唱概述- 合唱的定义与分类- 合唱的历史与发展2. 合唱指挥基本手法- 指挥的手势、动作与节奏- 指挥与合唱团的沟通与协作3. 合唱团的建设与管理- 合唱团的组织结构与职责- 合唱团的训练与演出安排第二部分:合唱与指挥艺术实践1. 合唱作品分析与实践- 国内外经典合唱作品解析- 合唱作品的排练与演出2. 指挥技巧训练- 指挥的基本动作与风格- 指挥的声乐指导与合唱排练3. 合唱与指挥艺术交流- 国内外合唱与指挥大师班学习- 组织合唱与指挥比赛和交流活动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理论知识。
2.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跟随练习,提高实践能力。
3. 演练:分组练习,教师点评,学生互相学习。
4. 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合唱与指挥比赛、讲座等活动,拓宽视野。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实践成绩:包括合唱与指挥练习、比赛等,占比40%。
3.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艺术实践展示,占比30%。
六、课程思政要求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培养德艺双馨的音乐人才。
合唱与指挥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1)童声合唱。
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
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2)女声合唱。
由变声后的女同学组织的合唱。
(3)男声合唱。
由变声后的男同学组织的合唱。
(4)混声合唱。
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前三种合唱均为同类人声组成,故亦称为同声合唱。
同声合唱都有高音和低音两个基本声部。
根据具体合唱歌曲的演唱需要,每个基本声部还可以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声部。
同声合唱[高音声部(第一高音声部第二高音声部)、低音声部(第一低音声部第二低音声部)]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合唱为混声合唱。
每个基本声部可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声部。
混声合唱[女高音声部(第一女高音声部第二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第一女低音声部第二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第一男高音声部第二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第一男低音声部第二男低音)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常见的合唱有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混声合唱(男声与女声、童声与男女声),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
合唱有声域更宽、气息更长、力度更大、音色更多的特点。
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
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
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
混声合唱一般为男女声部混合,如女高音SOPRANO,女低音AITO,男高音TENORE,男低音BASSO。
女高音:明朗、轻柔、柔和。
大学合唱与指挥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音乐学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掌握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指挥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4. 增强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础知识1. 合唱的定义和分类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配置3. 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二、指挥基础知识1. 指挥的定义和作用2. 指挥的基本手势与技巧3. 指挥的节奏与拍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合唱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二、合唱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合唱的定义、分类、声部划分与配置。
2. 举例说明合唱作品的演唱技巧。
三、合唱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指挥基础知识讲解1. 讲解指挥的定义、作用、基本手势与技巧。
2. 举例说明指挥的节奏与拍子。
三、指挥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指挥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指挥中的问题。
四、合唱与指挥综合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与指挥的综合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合唱与指挥中的问题。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唱与指挥实践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1. 合唱作品录音带或CD2. 指挥图谱3. 合唱与指挥教材备注: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
大学生合唱与指挥教案范文
课程名称:《合唱与指挥》授课对象:大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唱演唱技巧和指挥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合唱基本知识1. 合唱的定义及分类2. 合唱的声部划分与特点3. 合唱的音准、节奏、和声处理二、合唱演唱技巧1. 声音的共鸣与发声2. 呼吸与气息控制3. 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三、合唱指挥技巧1. 指挥的基本手势与动作2. 拍号、节奏、拍点与图式3. 合唱指挥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播放合唱视频,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介绍合唱与指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合唱基本知识讲解1. 讲解合唱的定义及分类,让学生了解合唱的多样性。
2. 介绍合唱的声部划分与特点,让学生明白不同声部的演唱技巧。
三、合唱演唱技巧训练1. 教授声音的共鸣与发声方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2. 讲解呼吸与气息控制的重要性,并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3. 通过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音乐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合唱指挥技巧讲解1. 讲解指挥的基本手势与动作,让学生了解指挥的基本要求。
2. 介绍拍号、节奏、拍点与图式,让学生掌握指挥的基本知识。
二、合唱指挥实践训练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人担任指挥,进行合唱指挥实践。
2. 指导学生运用指挥技巧,使合唱团的声音更加和谐。
3. 学生互评,总结指挥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合唱与指挥能力。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合唱与指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合唱与指挥实践,评价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指挥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合唱与指挥
1、风摆杨柳 2、抹东西状态(例:兰山上
大海啊故乡
强拍:向上吸气、向下起唱 弱拍:向下吸气、向上起唱
起拍和收拍
• 具体做法:指挥者将双手或单手从容自然地抬起,
以统一合唱队员的视线,做好唱前准备。
• (动作要领:两肩松弛,沉肩垂肘)
起拍和收拍
• 然后指挥者再根据合唱作品所要求的速度、力度和表情,
打出预备拍,带动合唱队员吸气。预备拍打出后,再顺势 将手一“点”,打出起唱时第一拍(即音乐开始的第一 拍),便完成整个起拍动作的全部过程。
虚线为吸气口
剩一拍时,预备停住、(画小半圆后) --收拍(画圆收拍
补充:常见指挥手势
合唱指挥基本知识
(一)指挥应具备的条件
• • • • •
1.要讲政治,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 2.在专业水平上,必须具备较全面的音乐知识 3.要能熟练地掌握、运用指挥动作 4.要有较好的节奏感
5.要有较好的记忆力
合唱指挥的姿势
指挥时,身体要端正,两肩要舒展,双 脚应自然分开(亦可是稍息状)整个身体的 重心在双脚。 总体感觉应是“虚领顶胫,含胸拔背” 1、亢奋状态 2、手肘向下(垂肘), 手型自然抬起弯曲,五指自然分来,(向下 压抬起)预备
谢谢大家
声明
• 本ppt的制作为网络视频课程的内容的引用。 • 如涉及版权,深感抱歉。
双手的分工
• 右手 • 左手
击拍 掌握速度
处理作品感情 暗示各类强音、突强音、重音、提示声部的进入,旋律线 条起伏
• 备注:出手应在肩线和胸线之间。 • 击拍是在掌关节与腕关节之间发力,带动小臂
•
挥拍:从腰线弹回肩线(点-弹、点-弹)忌:手心不向队员
常用图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唱与指挥
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何薇
一、合唱的四大特点:
1、音域宽。
2、气息长。
它既可以整体统一呼吸,以表现不同层次的起伏,还可以在全体合唱队员中进行循环呼吸。
循环呼吸是合
唱中特有的呼吸方法,它由队员在不破坏合唱整体音响的前提下轮流补充气息,使合唱音乐不间断,没有句读逗号间隙,用以表现流畅、连贯、悠长等一些特殊的艺术情感。
3、力度大。
合唱可以根据人的多少,其音量是一个人的30倍、60倍,甚至更多,由于人的优势,所以力度的对比和
变化是最具表现力的。
能运用力度的变化和对比,勾画出不同的意境和场景。
4、音色多(混声)
二、指挥的要求:
1、指挥是合唱的灵魂,合唱指挥他首先接触的对象是群体的人,所以要求指挥必须具有团结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
力,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合唱集体共同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2、具有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感悟能力,以及丰富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视谱能力。
3、歌声是检验歌唱方法的唯一标准。
作为合唱指挥,其任务就是要指挥合唱队员用人声来演唱出和谐、纯真、动听的
声音,要求指挥不仅自己能演唱出圆润、明亮、松弛的声音,而且还能及时纠正合唱队员不正确的声音,逐步清除多余的力量和错误的方法,使合唱队的声音既有外声部的控制能力、有由内圣布复合音色的协调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出人声演唱无穷艺术魅力。
三、合唱的发声训练:
著名的指挥家马革顺教授将歌唱的状态科学地总结为12个字:脑袋空、喉咙慢、肩膀宽、腹部紧。
在排练中,我们要按照这12字的要求有目的的去练:
1、松:各部分肌肉放松,舌根平放、下巴不翘起不下缩。
2、扬:收起小腹,姿势端正,精神状态振奋专注,是“我要唱”而不是“要我唱”。
3、竖:打哈欠感觉提,还有想象北方人儿化音,一唱就想到“儿”这个字,两手指去碰耳朵后的凹处,馅下去多的说
明打开得越好。
4、上:声音往上走,仿佛唱入眉心,多运用高位置的朗读歌词的方法,必须是轻声的,效果非常好。
5、下:吸气要横不要竖,这样吸入的气就比较多、深,千万不要耸肩。
6、拢:声音要集中、有点,不要散,口型变化不要太大。
7、变:要训练各种母音的口型变化,声音的开放、关闭,连音、断音,强弱,级进与大跳,反映指挥的变化,听边记
本和弦。
8、开:前后口腔、鼻腔、头腔均要打开,不可拥塞,要让声音畅通的从体内流出。
四、合唱的咬字吐字: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表达音乐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清晰有效的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内容。
所以在演唱时不能片面孤立的追求咬字吐字,而应根据作品的内容情绪、风格特点灵活的加以运用。
比如:抒情性的作品要求咬字吐字清晰而柔和;雄伟壮阔的作品,就应该强调声母,并保持韵腹与韵尾结合体的连贯及字与字的衔接。
当然清楚有力不是僵硬笨拙,柔和圆润也不等于含混不清。
同时,歌唱中的咬字吐字,都不能离开气息的支持和声乐器官以及发声技巧的配合,只有把这些因素密切的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五、排练方法与步骤:
1、范唱前简短介绍,说明歌曲的基本形象与主要的风格。
范唱第一步先介绍主旋律,这就要求跨越各声部将主旋律串
联起来唱,给同学们以总的轮廓形象。
第二步分别介绍各声部,范唱中可有少量的插话,引导学生聆听,使目的更为鲜明,并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范唱后进入轻声视唱曲谱的阶段,要视唱每个声部的曲谱,而不是只唱自己声部的曲谱。
但要求高声部唱低声部曲
谱中较低的声区时,不压抑,不扩大胸声,不撑大嗓门,而是用无声的“内在听觉”去视唱;相反。
低声部在唱高声部较高声区时,不硬挤,不喊叫而应用假声或虚声唱。
3、视唱曲谱时应引导学生主动辨别各声部曲谱间的异同。
如曲调进行方向、主次声部、哪些是和声、哪些是复调(两
种不同的旋律,力量丰布均匀)?主旋律与复调部分一般可稍突出
4、那种用手捂住耳朵只顾自己唱自己声部,怕听别人声部的练唱是错误的。
它只能使各声部之间机械的砌在一起,根
本谈不上声部之间的配合与呼应,以及声部间的均衡与突出、对比与靠拢等,因此是不可取的。
5、视唱曲谱后,即可分声部唱词,这时只要求练唱自己的声部,分别进行指导,其余声部则轮流休息;或者老师在着
重教唱某个声部时同时,要求其他声部用最轻的声音或闭口哼唱。
6、分声部练唱词后,如果音准、节奏、声音、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不要急于进入合唱排练,否则则欲速而不达,
产生不良的效果。
这是因为多声部合唱较之分声部齐唱更容易掩盖演唱中的缺点。
因此只有当分声部练唱在音准、节奏、声音、方法上基本正确,对艺术形象的理解基本与作品要求相符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合唱排练。
7、合唱排练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听音能力,即在起音时尽可能的给以和弦音响。
而不失分别给以单音,让大姐在和弦音
响中去练习找到自己的音高。
闭口哼唱可以增强听音的能力,便于找到较高的声音位置,有利于听清自己的声音于其他声部的声音,因此在排练中插入轮流哼唱。
8、在音量上适用PP或MP,对于调整、改正练唱中的音准、节奏、声音方法等不良倾向都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六、指挥动作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果断性
果断性来自指挥的绝对把握性,而绝对的把握性有来自指挥的自信心。
2、简练性
以最小的动作获得最大的艺术效果。
动作一定要干净利落,简短清晰,做到能静则静,能小不大,能用一只手完成的决不用两只手来做。
指挥动作越是节俭、朴实、鲜明、易懂,其概括和表达音乐形象的能力和空间就越大。
3、自然性
手势如歌,自然而达意的动作能让音乐的色调进行的抑扬顿挫、舒畅有序,所以指挥的动作切忌僵硬或矫揉造作,其姿势与音乐的内容格格不入,那样会适得其反的。
4、关系性
(1)点与线的关系。
点是速度的节奏,应着力于腕部的力量;线是旋律起伏的动力,是音乐的灵魂,其动作应由大小臂、腕与手指的相互协调来完成。
一般,较快的音乐大多数是用直线,如使用点就显得太尖锐;速度较慢的音乐则多注重于曲线的运用,而点的使用较为内涵。
(2)大与小的关系
一般而言,优美、舒展、开阔的音乐常用较大的幅度;相反活泼、欢快、生动而快速的音乐多使用较小幅度的图式动作。
(3)跳与连的关系
节奏性较强的作品其指挥动作往往以调为主,并尽可能的加强连的感觉,使之具有歌唱性;平稳舒展的音乐则往往以连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跳的因素,以免给人造成平庸单调的感觉。
跳与连的关系应该是条中有连,连中有跳,柔和中包含着节奏的分明,充满变化的情趣。
(4)动与静的关系
如相近的几个声部的旋律线交织在一起时,应突出主旋律,其他线条安静一些;主旋律处于平稳时,可使用动的手法,使副部旋律或伴奏声部相应活跃一些。
(5)纵与横的关系
指挥动作应做到纵横交错、相互贯通、兼容并蓄,决不能将二者相互对立起来。
一般。
歌唱性较强的作品偏重于横线,节奏性较强的作品偏向于纵线。
(6)刚与柔的关系
指挥一定要做到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对比分明和灵活运用,并要注意刚柔动作的自然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