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常用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志组成的,呈液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物。

07、03B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碳、氢、氧、氮、硫之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03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204表示。

08、04B油田水P28:广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04油田矿化度P29:即水中各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

06、04B干酪根P45: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03、02、00成油门限(生油门限,成熟温度,门限温度)P58:有机质随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界限称为成油门限,这个成熟温度所在的深度为门限深度,又称成熟点。

01B、02B、03B、04B、04、08凝析气P25:在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气体,称为凝析气。

03B、01TTI法P60: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依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为TTI法。

03、05未熟—低熟油P70: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

02B煤成油:P71:由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所生成的液态烃类被称为煤成油。

02B煤型气(煤系气)P77:凡煤系有机质(包括煤层和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

01、01B、00煤成气P77:是专指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属煤型气一种。

煤层气P77: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成气。

生油(气)岩(生油气母岩、烃源岩)P83:通常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第 1 页 共 5 页1渗透率有压力差时岩石允许液体及气体通过的性质称为岩石的渗透性,渗透率是岩石渗透性的数量表示。

它表征了油气通过地层岩石流向井底的能力,单位是平方米(或平方微米)。

绝对渗透率 绝对或物理渗透率是指当只有任何一相(气体或单一液体)在岩石孔隙中流动而与岩石没有物理化学作用时所求得的渗透率。

通常则以气体渗透率为代表,又简称渗透率。

地层压力系数 地层的压力系数等于从地面算起,地层深度每增加10米时压力的增量。

地层压力及原始地层压力油、气层本身及其中的油、气、水都承受一定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可分三种:原始地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和油、气层静压力。

油田未投入开发之前,整个油层处于均衡受压状态,没有流动发生。

在油田开发初期,第一口或第一批油井完井,放喷之后,关井测压。

此时所测得的压力就是原始地层压力。

压裂酸化在足以压开地层形成裂缝或张开地层原有裂缝的压力下对地层挤酸的酸处理工油井酸化处理酸化的目的是使酸液大体沿油井径向渗入地层,从而在酸液的作用下扩大孔隙空间,溶解空间内的颗粒堵塞物,消除井筒附近使地层渗透率降低的不良影响,达到增产效果。

低压异常及高压异常一般来说,油层埋藏愈深压力越大,大多数油藏的压力系数在0.7-1.2之间,小于0.7者为低压异常,大于1.2者为高压异常。

相(有效)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和流动于地层中时,其中某一相流体在岩石中的通过能力的大小,就称为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

某一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是指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压裂所谓压裂就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方法,又称油层水力压裂。

油层压裂工艺过程是用压裂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层,当把油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层的渗透能力,以增加注水量(注水井)或产油量(油井)。

常用的压裂液有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状压裂液、泡沫压裂液及酸基压裂液5种基本类型。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

3.重烃:指沉积物中,有机质转化生成的辛烷以上的液态石油烃,是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

4.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

5.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6.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

7.膨胀系数: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热膨胀性质的物理量8.压缩系数:是描述物体压缩性大小的物理量。

9..临界温度:液体能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该物质的临界温度。

10.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低压力。

11.干气: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的叫干气。

12.湿气: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

13.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1、沉积有机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在沉积物(岩)中保存下来的有机质2、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深约20~130m)之下,地温随埋藏深度而有规律的增加,现将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温梯度。

3、门限温度:随沉积有机质开始大量生成石油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门限温度。

4、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相应的最小深度称为称门限深度。

5、烃源岩(生油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

6、镜质体反射率(Ro):良好有机质成熟指标。

1、孔隙:指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填充物内的空隙。

2、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3、有效孔隙度:岩样中彼此连通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

4、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之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5、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6、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第一章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的统称。

2、可燃有机矿产:石油沥青类和煤、油页岩等有机成因且具有可燃能力的物质统称。

20:1标准大气压下20℃单位体积原油与4℃单位体积纯水的重量比。

3、石油的相对密度d44、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由于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的存在而产生荧光的这种特性,被称作石油的荧光性。

5、石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石油时,石油能使其振动面旋转一个角度,石油的这种特性称旋光性。

6、石油的族组成:利用不同有机溶剂对岩石中可溶有机物或原油的不同族性成分和结构的化合物类型进行选择性分离所得到若干物理化学性质相似的化合物。

一般分离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组分。

7石油的组分:利用石油中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征将石油分成独自部分---油质、胶质、沥青质和碳质8、干气(贫气):轻烃含量高(>95%),燃烧时呈蓝色火燃;为纯气藏气。

9、湿气(富气):重烃含量高,燃烧时呈黄色火燃;为石油伴生气。

10、气藏气:指圈闭中具有商业价值的单独的天然气聚集。

11、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产出的天然气。

12、溶解气:溶解在石油或地层水中的天然气。

1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流离状态的天然气。

14、伴生气:凡是在油藏范围内与油藏分布有密切关系的气顶气、油溶气以及油之间或油藏上下方的气藏气,都称为伴生气。

15、非伴生气:与油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但没有重要的工业价值),而气藏又十分巨大和重要的气藏气,都称为非伴生气。

16、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力:某一温度下,将气体液化时所需施加的最低压力,称为该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力。

17、油田水:广义上: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层水。

(油层水、非油层水)狭义上:指油气田区域内的油层水。

第二章1、储集岩(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都称为储集岩(层)。

石油化工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化工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化工常用名词解释1 .原油的组成与分类原油主要由碳、氢两者种元素组成,主要化合物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

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少量金属的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和少量金属有机化合物;少量硫、氧、氮和金属等组成的复合有机化合物等。

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烷烃 >70% );环烷基(环烷 >60% );中间基(烷、环烷、芳烃含量接近)和沥青基(沥青质 >60% )。

原油按硫含量分为低硫原油( <0.5% );含硫原油( 0.5~1 。

5% );高硫原油( 1.5% )。

2 .密度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的最简单常用的物理指标。

天然原油的密度(20 ℃ )大约是 0.7~1 ㎏ /L 。

含芳香烃、胶质、沥青质多的石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石油密度居中,含烷烃(石蜡烃)多的石油密度最小。

3 .馏程馏程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馏程是保证柴油在发动机燃烧室里迅速蒸发气化和燃烧的重要指标。

轻柴油全馏范围160~ 365 ℃ ;重柴油用在低速柴油机上,有充足的雾化、蒸发时间,对馏程没严格要求,一般在 250~ 450 ℃ ,当前在中、低速大、中型柴油机上已开始使用混合型燃料油。

4 .粘度粘度是流体粘滞性的一种量度,是流体流动力对其内部摩擦现象的一种表示。

粘度大表现内摩擦力大,分子量越大,碳氢结合越多,这种力量也越大。

粘度对各种润滑油、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及各种燃料用油的燃烧性能及用度等有决定意义。

在同样馏出温度下,以烷烃为主要组份的石油产品粘度低,而粘温性叫好,即粘度指数较高,也就是粘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幅度较小;含环烷烃(或芳烃)组份较多的油品粘度较高,即粘温性较差;含胶质和芳烃较多油品粘度最高,粘温性最差,即粘度指数最低。

粘度常用运动粘度表示,单位 mm2/ s。

重质燃料油粘度大,经预热使运动粘度达到 18~ 20mm 2/ s(40 ℃ ),有利于喷油嘴均匀喷油。

石油名词解释

石油名词解释

石油名词解释石油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用于燃料、化工、塑料等领域。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石油名词的解释:1. 石油开采:指通过地下钻井等方法将石油从地下油藏中采集出来的过程。

这包括勘探、钻探、生产和处理等环节。

2. 石油储量:表示地下油藏中储存的石油的数量。

石油储量分为探明储量和潜在储量两类,前者已经通过勘探确认,后者则是可能存在但尚未探明的储量。

3. 石油储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石油资源储备量。

石油储备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4. 石油开发: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石油资源转化为可供使用的能源。

石油开发包括勘探、开采、生产、炼制和销售等环节。

5. 石油精炼:指将原油通过加热、蒸馏、裂解等工艺进行分离和提纯的过程。

石油精炼可以得到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6. 石油价格:指石油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

石油价格受供需关系、地缘政治因素和宏观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7. 石油产量: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石油总量。

石油产量通常用来衡量该国家或地区的能源产业发展水平。

8. 石油消费: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使用的石油总量。

石油消费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政策和交通运输需求等密切相关。

9. 石油输送:指将石油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过程。

常见的石油输送方式包括管道输送、海上运输和铁路运输等。

10. 石油污染:指由于石油开采、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或不当操作导致的环境污染。

石油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加强监管和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污染。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如果各运动要素与(如压力及流速)时间无关,称为稳定。
不稳定渗流-----在渗流过程中,若各运动要素与时间有关,则为不稳定渗流。
等压线----地层中压力相等的各个点的连接线称为等压线。
流线-----与等压线正交的线称为流线。
流场图----由一组等压线和一组流线构成的图形为流场图。
静压----油井投入生产以后,利用短期关井,待井底压力恢复稳定时,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
饱和压力----溶解在原油中的天燃汽刚刚开始分离时的压力
基准面压力----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正确地对比井与井之间的力高低,把压力折算到同一海拔深度进行比较,相同海拔深度压力称基准面压力。
压力系数----指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
导压系数-----表示油层传递压力性能好坏的参数。
续流-----油井地面关井后,井下仍有油流从地层中继续流入井眼,这种现象称为续流。
井筒储存效应-----油井刚关井时所出现的现象。
折算半径----把实际井的各个因素(不完善或超完善)对压力的影响,变成一个由于某井径引起对压力的等效作用,这个等效半径称为折算半径。
井别----根据钻井目的和开发的要求,把井分为不同的类别。
探井----经过地球物理堪探证实有希望的地质构造为了探明地下情况,寻找油。汽田而钻的井。
资料井-----为了编制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要的资料而钻的取心井。
生产井----用来采油的井。
注水井----用来向油层内注水的井。
单相流动-----只有一种流体的流动叫单相流动。
多相流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流体同时流动叫两相或多相流动。
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液体通过的能力称渗透性,渗透率的大小用渗透率表示。

石油地质学复习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复习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1.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就是硏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2.有机岩:有机岩是沉积岩的一部分,是由各个地虞历史时期生物遗体和其他矿物质堆积而成的。

按其是否具有燃烧性能,可以区分为可燃有机岩和非可燃有机岩。

3.石油:(又称原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床。

4.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的天然气主要是指与油气和气田有关的气体。

5.油田水:广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国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6.诸集岩(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7.盖层: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主要起封闭作用。

具备相对较低的孔隙率和渗透,性。

最重要的盖层是蒸发岩类和泥页岩类。

8.孔隙:广义的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填充的空间包括狭义的孔隙、洞穴和裂缝。

狭义的孔隙是指岩石中的颗粒间、颗粒内和填充物内的空隙。

9.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10.有效孔隙度:指那些互相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11.岩石的渗透性:指在一定的压力差条件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换言之,渗透性是指岩石对流体的传导性能。

12.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为某一单相流体饱和,岩石与流体之间不发生任何物理一化学反应时,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时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达西直线渗滤定律:13.压溶作用: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压力传递点上有明显的溶解作用,造成颗粒间互相嵌入的凹凸接触和缝合线接触。

14.粒间孔隙:指粒屑碳酸盐岩粒屑之间未被基质填枳和胶结物填充的原始孔隙空间。

15.圈闭:指地下适合油气聚集的场所,由褚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不同的测井仪器有不同的性能和作用,在某种地质条件和钻孔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地质或工程目的,采用多种有针对性的测井仪器组合起来进行测井,称为达到这种目的的测井系列。

电阻率测井是在钻孔中采用布置在不同部位的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来测定岩石(包括其中的流体)电阻率的方法。

通常所用的三电阻率测井系列是:深侧向、浅侧向和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声速测井声速测井是利用不同的岩石和流体对声波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进行的一种测井方法。

通过在井中放置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记录声波从发射探头经地层传播到接收探头的时间差值,所以声速测井也叫时差测井。

用时差测井曲线可以求出储集层的孔隙度,相应地辨别岩性,特别是易于识别含气的储集层。

放射性测井放射性测井即是在钻孔中测量放射性的方法,一般有两大类:中子测井与自然伽马测井。

中子测井是用中子源向地层中发射连续的快中子流,这些中子与地层中的原子核碰撞而损失一部分能量,用深测器(计数器)测定这些能量用以计算地层的孔隙度并辨别其中流体性质。

自然伽马测井是测量地层和流体中不稳定元素的自然放射性发出的伽马射线,用以判断岩石性质,特别是泥质和粘土岩。

井温测井井温测井又称热测井,它可以进行地温梯度的测量;可以在产液井中寻找产液的井段,在注入井中寻找注入的井段;对热力采油井,可以通过邻井的井温测量检查注蒸汽的效果;可以评价压裂酸化施工的效果等。

地层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是在钻孔中测量地层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的方法。

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研究地质构造与沉积环境,从而追踪地下油气的分布情况。

井径测井仪是用来测量钻孔直径的。

在未下套管的井中可以测量井径不规则程度,提供下套管固井施工所需要的水泥用量参数;还可根据钻孔的不规则形态,分析判断地下岩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裂缝的方向。

在套管受损坏的井中,可以测量套管损坏的位置和变形情况。

自然伽马射能谱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测量地层中放射性元素铀、钍和钾40的伽马射线强度谱,从而确定它们在地层中的含量,用于分析岩石及流体性质。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第三章
1油气圈闭:圈闭是指地下适合油气聚合的场所,圈闭由三部分构成:储集层,盖层,阻止油气继续运移的造成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2 油气藏:圈闭中同时聚集了油气就形成了油气藏。若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则称为商业油气藏。
3构造圈闭(油气藏):构造圈闭是指构造作用使底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的圈闭,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就是构造油气藏。
3、圈闭的有效性: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圈闭聚集油气的实际能力。
4、扩散作用:物质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自发地发生的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移以达到浓度平衡的一种物质传递过程,是物质以分子状态发生的一种转移过程。
7、天然气: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作为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研究的天然气主要是指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气体,也包含少量的非烃类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即狭义的天然气。
8、气顶气:是指与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态存在于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9、天然气的扩散性:扩散作用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自发的发生的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移以达到浓度平衡的物质传递过程。天然气的分子体积小,在地下具有很强的扩散性。
3、石油组分的组成:油质、胶质、沥青类。
4、石油的相对密度:是指20摄氏度时石油的质量与4摄氏度时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
5、石油的粘度:石油流动时分子间相对运动引起的内摩差力的大小,分为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
6、石油的旋光性:大多数石油具有将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这就是石油的旋光性。
3生油窗: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达到最高峰为主要生油期。
4油型气:由腐泥型有机质及其干酪根生成的天然气称为油型气。
5煤型其:由腐殖型有机质及其干酪根生成的天然气称为煤型其。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物探、测井方向)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物探、测井方向)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Petroleum ):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烃类(Hydrocarbon ):指全部由氢和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芳香烃旋光性(optical rotation )溶解性(Solubility )重质油(heavy oil )沥青砂(Asphal c sands )天然气(Natural gas ):与油气田有关的烃类气体。

:与油气田有关的烃类气体。

油田水(oil field water ):广义油田水:油气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是指油气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矿化度:mineraliza on of water 储集层(reservoir ):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

含油气层(oil-bearing ):储集层中储集了一定数量的石油或天然气。

原生孔隙(primary pore):和碎屑物质同时形成或与岩石本身同时形成的孔隙。

次生孔隙(secondary (secondary pore)pore):岩石形成后,经过淋滤、溶解或交代、重结晶等次生改造作用形成。

孔隙度孔隙度 (porosity) 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用孔隙度表示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用孔隙度表示总孔隙度(绝对孔隙度) (total/absolute porosity)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总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岩样中相互连通的、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空间总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岩石的流动孔隙度岩石的流动孔隙度 (flow (flow porosity) porosity) 岩石中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孔隙体积Vff与岩石的外表体积Vb 之比之比渗透率渗透率 (permeability 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衡量流体在岩石中渗滤能力的大小的参数。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每题分)、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油气聚集: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似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

、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

、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油气的岩石。

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为气源岩。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油气水分别用、、表示。

、岩性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排烃: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输导层)中的运移,称排烃。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有利生储盖组合:是指不仅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三者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利于高效输导,富集并保存大油气藏,有利于勘探和开发。

、值: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根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法。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较深—深湖亚相
接触分离
接触角
接触角滞后 接替层 节理 结构难度指数
结焦区 精度 井壁附加阻力 井壁取心 井别
井的有效半径
井的折算半径
井底损害
井底污染
井底阻力系数
井间干扰
井筒储存系数
井筒储存效应 井网 井网密度 井下蒸汽发生器
井组动态分析
净气 径向流 径向流模型 径向网格系统 静水柱压力 静压 静压梯度 静液面 九点法注水 局部淬火燃烧法 矩形网格系统 聚合物捕集
正向燃烧法 正旋回 正韵律 正注井 指示曲线
滞油区 中间湿润 中砂 中心井 中型气田 中型油田
重复地层测试器试井
重力分异 重力分异注气 重力驱动 重力稳定驱替 重质油油藏 周期注蒸汽法 主力油层 主流线 注采比 注采井流动压差 注采井组 注采连通率 注采平衡 注入井 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注入流体 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 注水
三次采油准数
三角洲前缘亚相
三维模型 三维渗流 扫油面积系数 砂岩的比面
砂岩体
砂岩组 筛网系数 筛选
闪蒸平衡
舍进 深井 渗流
渗流的边界条件 渗流的初始条件 渗流雷诺数 渗流力学 渗流速度
渗流指数
渗流状态方程
渗透率 渗透率等值图
渗透率张量
生产井 生物“吞吐”/营养 物驱 生物礁块油(气)藏 生油层 声波采油法 剩余可采储量 剩余油饱和度 湿气 湿润反转 湿润相 湿润性 湿式燃烧
原始吸吮曲线簇
原油密度 原油凝固点 原油体积系数 原油相对密度 原油压缩系数 原油粘度 远景资源量 韵律 早期注水 栅状图 粘——弹效应 粘土 粘性指进 遮挡 折算半径 折算采油速度 折算地层压力 折算年产量
真实气体拟压力
真实气体势函数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是矿床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

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

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

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

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

二次生烃: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受热温度降低以后,导致生烃作用中止(一次生烃作用或初次生烃作用),当受热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适合的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有机质再次活化生烃的过程。

引起烃源岩二次生烃的因素有多种可能,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沉积盆地后期叠加的热力作用引起的。

门限深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门限称门限温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

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生油窗: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成为主要的成油时期,称为生油窗。

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TTI值: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根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TTI法。

即时间—温度指数,简称TTI值。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沉积有机质或矿物燃料(如原油和煤)中那些来源于活的生物体,在有机质的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性、基本保存了原始化学组份的碳架特征、没有或较少发生变化,记录了了原始生物母质的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

石油工程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工程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年年产原油192万吨。

油(气)按储量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亿吨(50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志组成的,呈液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物。

07、03B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碳、氢、氧、氮、硫之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

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03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204表示。

08、04B油田水P28:广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04油田矿化度P29:即水中各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

06、04B干酪根P45: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03、02、00成油门限(生油门限,成熟温度,门限温度)P58:有机质随埋藏深度的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深度达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界限称为成油门限,这个成熟温度所在的深度为门限深度,又称成熟点。

01B、02B、03B、04B、04、08凝析气P25:在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气体,称为凝析气。

03B、01TTI法P60: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依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为TTI法。

03、05未熟—低熟油P70: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油气。

02B煤成油:P71:由煤和煤系地层中集中和分散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的同时所生成的液态烃类被称为煤成油。

02B煤型气(煤系气)P77:凡煤系有机质(包括煤层和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

01、01B、00煤成气P77:是专指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

属煤型气一种。

煤层气P77: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的煤成气。

生油(气)岩(生油气母岩、烃源岩)P83:通常把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

石油名词解释

石油名词解释

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产物。

石油灰份: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的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

石油的比重:是指在一个大气压下,20度的石油和4度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

石油的荧光性:石油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

天然气:广义上是指岩石圈中存在的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

石油地质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气。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有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天然气。

凝析油: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烃类气体,经采集到地面后,温度压力降低,按照逆凝结规律凝结成液态的油称。

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

煤成气:煤层在煤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

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油田水: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油田水矿化度: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度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

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性,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相上逸散的细粒、致密岩层。

绝对空隙度:岩样中所有空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有效空隙度:指岩样中彼此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这种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

石油专业名词解释石油专业名词解释1. cp指沙特合同价。

因沙特阿拉伯lpg出口量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4,故很多国家与地区lpg的出口都参沙特的cp来作为其贸易出口的定价。

cp的定价是参照前一个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mco)月初、月中、月底3次招标的中标价,并参考现货价格趋势而制定的价格,于每月底对外正式公布下一个月的cp。

此种定价方式于1994年10月后开始使用,沿用至今。

1994年10月前曾采用过sp(saudiprice),即沙特价,sp采用90%与沙特阿拉伯轻质原油销价关联,10%与现货lpg 价格相关联的计价公式。

2. 贴水行业用语。

对cif贸易来说,通常贴水是指运费+管理费+利润。

而对fob贸易来说,则不包括运费及随运输过程所发生的管理费。

一般贸易商会给其客户报出何时何地交货的贴水。

cp+贴水则为实际成本价。

由于cp仅为一挂牌参考价,而现货价往往是根据货源的充裕或紧缺有时低呈高于cp,为体现cp+贴水中cp不变,故贴水价经常浮动,在货源充裕时,有时会出现零贴水或负贴水的现象。

3. 浮仓行业用语。

一般指用大型lpg冷冻船作为一流动lpg储库,漂浮于海面或大江上,再将其船上的lpg用特制的`胶管驳到小型的lpg压力船上,使用此办法来销售lpg。

国外早期已有使用,在中国大型lpg 储库建成前,在华南、华东沿海及其附近公海也常有使用。

4.靠岸浮仓行业用语。

指将lpg浮仓固定靠泊在岸边码头上,长期销售lpg。

因为靠岸操作风浪较小,操作周期长;另外既可将lpg过驳到小型lpg 压力船销售,也可直接将船上的lpg卸到岸上的压力库,再装载到汽车槽车销售,可大幅度降低其销售成本。

5. 一级库中国lpg行业用语。

一般指直接用大型lpg冷冻船从国外进货后,可以用船运或陆运直接出货的大型lpg冷冻库、地下库、压力库。

6. 二级库中国lpg行业用语。

一般指有lpg货源可供lpg汽车槽车或火车槽车接货的中型lpg压力库。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

石油常用名词解释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即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在整个的石油系统中分工也是比较细的:物探专门负责利用各种物探设备并结合地质资料在可能含油气的区域内确定油气层的位置;钻井利用钻井的机械设备在含油气的区域钻探出一口油井并录取该地区的地质资料;井下作业利用井下作业设备在地面向井内下入各种井下工具或生产管柱以录取该井的各项生产资料,或使该井正常产出原油或天然气并负责日后石油井的维护作业;采油在石油井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录取石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并对石油井的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集输负责原油的对外输送工作;炼油将输送到炼油厂的原油按要求炼制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等!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4个主要环节,即寻找、开采、输送和加工,这4个环节一般又分别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

一.钻井工程(一).钻井1.钻头钻头主要分为:刮刀钻头;牙轮钻头;金刚石钻头;硬质合金钻头;特种钻头等。

衡量钻头的主要指标是:钻头进尺和机械钻速。

2.钻机八大件钻机八大件是指: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绞车、转盘、泥浆泵。

3、钻井的种类钻探的矿种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冻结井、有色金属、水井、地热井、盐井、桥梁、桩基、通风井、道、可燃冰等几十种。

石油、天然气钻井的种类最多,达十一种。

1)、探井:为确定油气是否存在,并对油气进行工业评价,取得油气开发所需的地质资料而钻的井称为探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 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 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 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1995 年年产原油192 万吨。

油(气)按储量可分按最终可采储量值可分成4种:特大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大于7 亿吨(50 亿桶)的油田。

天然气可按1137米3气=1 吨原油折算。

大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0.7〜7亿吨(5〜50亿桶)的油(气)田。

中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710〜7100万吨(0.5〜5亿桶)的油(气)田。

小型油(气)田:石油最终可采储量小于710万吨(5000 万桶)的油(气)田。

按圈闭类型划分油气藏有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大类。

后两类比较难于发现,勘探难度大,称为隐蔽圈闭油气藏。

岩石分类岩石分沉积岩、火成岩及变质岩三大类。

多数油、气储存于沉积岩中,火成岩及变质岩中也可以储存油、气。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砾岩、泥岩、页岩、石灰岩及白云岩等。

地层及其单位岩石(特别是沉积岩)常常是由老到新呈现为层状排列的,因而把这些排列在一起的岩石统称为地层。

地层的单位有大有小,因其成因和时代及工作需要可把排列在一起的岩石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和系统。

地层时代划分地层形成的年代有老有新,通常把地层的时代由老至新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与“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则称为“界”,如太古界、……新生界等。

代”可以细分为纪”如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第四纪等,与“纪”相对应的地层单位称为“系”,如侏罗系、第三系等。

“纪”和“系”还可以再详细划分,如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中常用到的“^如和“X层”就是更小的地层单位。

三维地震勘探由于地震勘探的测线只提供了二维的信息,要了解一定面积内的地下情况需要把各条测线的地震剖面进行对比,找出相关的信息推断测线之间的地下情况,才能形成整体概念,这就可能产生相当大的人为误差。

三维地震是在一定的面积上采用地下地震信息的方法,它可从三维空间(立体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剖面的、平面的,立体的地下地质图构造图象,大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确度,对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多变的地区特别有效。

干气和湿气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叫干气。

一般来说,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在90%以上的叫干气。

甲烷含量低于90%,而乙烷、丙烷等烷烃的含量在10%以上的叫湿气。

沉积相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组合。

在沉积环境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一般把沉积相分为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主要是从盆地石油地质成因机制出发,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合为一体,充分研究各种地质参数,建立数字化动态模型,并形成一维〜三维的计算机软件,全方位的描述一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形成及地质演化过程。

石油勘探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最重要的的方法。

它的原理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

多次覆盖多次覆盖是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

它可以消除一些局部的干扰,有利于求得较准确的讯号。

地震剖面地震勘探方法是在地面上布置一条条的测线,沿各条测线进行地震施工采集地震信息,然后经过电子计算机处理就得出一张张地震剖面图。

经过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图就象从地面向下切了一刀,在二维空间(长度和深度方向)上显示了地下的地质构造情况。

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把记录采集到地震信息的磁带上的大量数据输入到专用的电子计算机中,按照不同的要求用一系列功能不同的程序进行处理运算,把数据进行归类编排,突出有效的,除去无效和错误的,最后把经过各种处理的数据以波形、线形的形式绘制在胶片上或静电纸上,形成一张张地震剖面。

这个过程就称做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中所说的速度地震勘探所说的速度即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它是地震波垂直穿过某一岩层界面以上各地层的总厚度与各层传播时间总和之比,可以用来把地震记录的时间转换为深度(距离)。

此外,还有层速度、均方根速度、叠加速度等。

水平叠加剖面在用多次覆盖方法采集的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把共同反射点的许多道的记录经动校正以后叠加起来,以提高讯噪比(高讯号与噪声的比例),压制干扰,用这种方法处理所得到的地震剖面叫水平叠加剖面。

叠加偏移剖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实现反射层的空间自动归位,用这种方法处理得到的地震剖面,就是叠加偏移剖面。

垂直地震剖面地震源放置于地面,接收的检波器置于深井中,地面激发震动后由不同深度的检波器接收地震波讯号,这种方法获得的地震波讯号是单程的,而不是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对分析和认识地下地质构造情况更为准确。

地震资料解释地震资料解释是把经过处理的地震信息变成地质成果的过程,包括运用波动理论和地质知识,综合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做出构造解释、地层解释,岩性和烃类检测解释及综合解释,绘出有关的成果图件,对测区作出含油气评价,提出钻井位置等。

地震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是把地层学和沉积学特别是岩性、岩相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震解释工作中,把地震资料中蕴藏的地层和沉积特征的信息充分利用起来,做出系统解释的方法。

地震层序地震层序是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图上的反映。

在地震剖面图上找出两个相邻的反映地层不整合接触的界面,则两个界面之间的地层叫做一个地震层序。

但因为受不整合面影响,其间的地层即地震层序是不完整的,沿不整合面追踪到地层变成整合的之后,这个地震层序才是完整的。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新学科,是综合地质、地震资料,详细划分并确立地下地层的层序,从而研究其构造活动、沉积环境的变化、岩相分布等。

地震相地震相是指沉积物(岩层)在地震剖面图上所反映的主要特征的总和。

地震相标志分为:内部反射结构;反射连续性;反射振幅;反射频率;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伴生关系。

合成地震记录合成地震记录是用声波测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转换成的地震记录(地震道)。

它是地震模型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也是层位标定、油藏描述等工作的基础,是把地质模型转化为地震信息的中间媒介。

油气检测技术油气检测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烃类存在的多种地震特性参数(速度、频率、振幅、相位等)来确定油气富集带的方法。

这类技术有许多种,目前常用的有亮点技术和AVO 技术等。

储集层预测技术储集层预测技术是综合应用地震、地质、钻井、测井等各项资料对地下储集层的分布、厚度及岩性和物理性质变化进行追踪和预测的一项先进技术。

地震横波勘探地震波(弹性波)的传播有纵波与横波两种,纵波质点位移的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横波的质点位移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现在通用的地震勘探方法采集的是纵波的讯号,采集横波讯号的称做地震横波勘探。

横波在判断岩性、裂缝和含油气性方面有其固有的优点。

此种勘探方法在我国正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

重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密度(质量)是不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其引力也不相同。

椐此研究出重力测量仪器,测量地面上各个部位的地球引力(即重力),排除区域性引力(重力场)的影响,就可得出局部的重力差值,发现异常区,这一方法称做重力勘探。

它就是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密度与重力场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地下的地质构造。

磁力勘探各种岩石和矿物的磁性是不同的,测定地面上各部位的磁力强弱以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称做磁力勘探。

由于地球本身就是个大磁体,所以对磁力的预测值应进行校正,求出只与岩石矿物磁性有关的磁力异常。

一般铁磁性矿物含量愈高,磁性愈强。

在油气田区,由于烃类向地面渗漏而形成还原环境,可把岩石或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用高精度的磁力仪可以测出这种磁异常,从而与其它勘探手段配合,发现油气田。

电法勘探电法勘探的实质是利用岩石和矿物(包括其中的流体)的电阻率不同,在地面测量地下不同深度地层介质电性差异,用以研究各层地质构造的方法,对高电阻率岩层如石灰岩等效果明显。

电法勘探种类较多,我国目前石油电法勘探一般用直流电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测深等方法,近期又发展了差分标定电法、大地电场岩性探测法等新方法。

地球化学勘探根据大多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变晕”的特点,用化学的方法寻找这类异常区,从而发现油气田,就是油气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是土壤烃气体测量、土壤硫酸盐法、稳定碳同位素法、汞和碘测量法等,还有地下水化学法及井下地球化学勘探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