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公开课
高三成语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三成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高考必考成语。
2. 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认识并记忆高考必考成语。
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运用成语进行句子构建。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高考必考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方法: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课堂小练习的形式引入成语教学,通过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来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
2. 讲解:通过教师对成语的解释和示范,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记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语的记忆,并提供学生背诵的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教师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成语,如完成句子、造句、写作等。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完成练习等,进行量化评价。
2.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思考来进行质性评价。
七、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将成语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2. 建议学生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成语故事,培养对成语的兴趣和爱好。
八、教学辅助材料:1.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成语故事和例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可以准备一些与成语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记忆高考必考成语,并以实践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教师对成语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成语的丰富意义和用法。
教师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成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高考要求,通过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高中语文】成语公开课)(定稿)
例: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练: 高攀龙(攀龙附凤 )王人美(成人之美 ) 龚自珍(敝帚自珍)陈残云(风卷残云 ) 陶成章(出口成章)杜鹏程(鹏程万里) 王任重(任重道远)马致远(宁静致远)
在下面表情的词后面填上一
个与眉毛有关的四字格成语:
例:蔑视——横眉冷对 舒畅—— 扬眉吐气 喜悦—— 喜上眉梢 忧愁—— 愁眉苦脸 兴奋—— 眉飞色舞 愉快—— 眉开眼笑
一、张冠李戴
【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 若使用不当, 就要出差错。
【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 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 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 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 。
二、望文生义
【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 导致误用 。
(见义勇为 )
《论语-为政》
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国语-晋语》)
( 有名无实)
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 )——(孟郊-《登科后》)
成语之最
最遥远的地方—— 最荒凉的地方—— 最昂贵的稿费—— 最高的巨人—— 最长的一天—— 最大的巴掌—— 最吝啬的人—— 最厉害的贼 ——
天涯海角 不毛之地 一字千金
顶天立地 一日三秋 一手遮天 一毛不拔 偷天换日
成语的特点
①源远流长。 ②精炼含蓄。 ③定型不变。
高考视点
知识点剖析:
成语因其言简意赅,运用频繁,而 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正确使用成 语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考 查的内容以常见成语为主,侧重考查 容易用错的成语。考查的角度有近义 成语的辨析,有适用对象、范围、语 境的判断,词义准确性的考查,词义 感情色彩的分辨等。
成语公开课教案
成语公开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究成语的魅力》成语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认识成语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2. 学习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成语;3.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2. 运用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2. 成语卡片或手写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成语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学生对成语的基本概念。
2. 给学生出示一些常见的成语,让学生尝试解释其含义。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定义和特点:简要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强调成语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
2. 成语的来源:介绍成语的来源,如典故、历史故事等。
3. 常见成语及其含义:通过课件或黑板,给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解释其来源和用法。
三、活动设计(25分钟)1. 成语接龙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小组要以上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开头说出下一个成语,直到没有成语可接为止。
2. 成语表演:请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成语表演,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成语,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成语的含义。
3. 成语故事编写:让学生自由发挥,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要求故事中至少包含三个成语,鼓励学生在故事中正确运用成语。
四、总结归纳(5分钟)1. 请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总结成语的定义、特点和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
2. 强调成语在汉语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表达中积极运用成语。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写一篇短文,描述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提醒学生复习今天学习的成语,准备下节课的成语接龙游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认识成语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学习常见的成语及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成语;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幼儿园大班成语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成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5个常用的成语;3.能够正确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成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5个常用的成语的意义;3.能够正确运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教学内容:1.成语的基本概念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固定搭配词组,由多个字组成,并且有着固定的意义。
成语是汉字文化的瑰宝,具有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
学习成语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
2.常用的成语2.1 井底之蛙:形容见识狭窄,眼界短浅的人。
2.2 青红皂白:指事情的真相、原委。
2.3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
2.4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己吓唬自己。
2.5 画饼充饥:比喻用美好但不切实际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1.引入成语的概念:教师向学生介绍成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基本特点。
2.呈现常用的成语: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或者语境等方式呈现常用的成语,让学生对成语有初步的认识。
3.学习成语的意义:教师逐个解释每个成语的意义,让学生掌握成语的正确用法和含义。
4.运用成语: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语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语言表达。
例如:如果你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会用什么成语形容自己的困境呢?5.巩固练习:教师将成语混在现有的课文、故事或者歌曲中,让学生找出并解释其意义,巩固所学成语。
6.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成语接龙游戏,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发言情况,以及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考虑到大班幼儿的特点,评价可适当倾向于参与度和表现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课后延伸:鼓励家长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阅读故事书等方式不断扩充成语的应用范围。
七、教学反思: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成语教学要注重形象、生动的方法,以谐趣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成语运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成语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定义和作用。
2. 学习常用的成语及其运用。
3. 培养学生记忆成语的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 常用的成语及其意义。
3. 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理解成语在语言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成语(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学生跟读并记忆。
常见成语:1) 画龙点睛:在作品或事物的关键地方起到关键作用。
2) 独一无二:独特而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3) 刻舟求剑:盲目按照以前的方法行事,不顾环境的变化。
4) 金玉良言:非常好的忠告或建议。
5) 两全其美:可以同时满足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
3. 成语运用练习(30分钟)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填空练习,填入合适的成语来完成句子。
例:1) 她用一句________,给我提了个醒。
2) 他工作中的经验是________。
3)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________的注意。
4) 她母亲对她的________话,让她警醒了很多。
5) 为了________,大家一起努力工作。
4. 成语运用游戏(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成语运用游戏。
每个小组轮流出题,其他小组成员猜测成语的意思,并用成语造句。
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5.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成语的学习和运用,强调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来进行评价。
可以评价的方面包括学生对成语定义和意义的理解、记忆成语的能力以及运用成语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组织成语故事会,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运用。
例如,读一些古代诗词或小说,学生找出其中的成语,并理解其在作品中的含义和作用。
3. 制作成语卡片,供学生学习和记忆成语使用。
成语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学以致用
——高考演练
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旳一项是( C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旳“下脚料” 做成帘子,当做蔬菜大棚旳“棉被”,这真是一念 之差,变废为宝。 B、他呀做起事情来可麻利了,不论做什么都倚马可 待。 C 、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常年在戏园 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多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D、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提议李教授来 一段开场白,希望起到抛砖引玉旳作用。
“差强人意”不是说不能使人满意,而是说大致上 还能使人满意。
误区一:望文生义
七月流火 久假不归 屡试不爽
天气转凉进入秋天了 长久借用不偿还。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不赞一词 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添加一词。现
文不加点
也指一言不发 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旳境地。
误区二:张冠李戴
❖猜谜语:
❖9寸+1寸=1尺(打一成语) 得寸进尺
❖3.5(打一成语)
不三不四
❖新发明(打一成语)
前所未有
❖124356789(打一成语) 颠三倒四
成语改错 换然一新 (焕) 轻歌慢舞 (曼) 变本加利 (厉) 山青水秀 (清) 再接再砺 (厉) 永往直前 (勇) 走头无路 (投) 仗义直言 (执) 鬼计多端 (诡) 惹事生非 (是)
群策群力
——辨析成语使用误区
例1、张林同学平时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 居然还给《作文通讯》寄稿子,真是不刊之 论,引得同学们笑话他。
分析:“不刊之论”指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旳言论。 古代旳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或竹片、木片上旳, 刻错了,就用刀刮去,这就是“刊”,也就是削、 修改旳意思。
例2、我原来就对那里旳情况不熟悉,你却 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成语课件 公开课用ppt课件
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 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24
误区三:误用褒贬
练习三: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
肓”“以毒攻毒” ;
2、与气象有关的成语 “雷霆万钧”“蜀犬吠日”
3、与天文历法有关的成语 “斗转星移”“杞人忧天”“日上三竿”“月满 则亏”
——一部汉语成语字典简直就是一部简明百科全 书。
17
三、成语的运用
1、读音: 人才济济(jǐ jǐ) 大腹便便(pián pián) 乳臭(xiù)未干 如法炮(páo)制 浑身解(xiè)数
13
7·成语与动物:
凤毛麟角 惊弓之鸟 螳螂捕蝉 趋之若骛
14
8·成语与兵器:
自相矛盾 刀光剑影 横槊赋诗 强弩之末
15
9·成语与礼俗:
彬彬有礼 礼尚往来 五体投地 入土为安 ——从这些成语中我们 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自 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 邦。
16
10·成语与科技发展水平
1、与医学有关的成语
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26
误区四:不分尊卑
练习四: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并解析 :
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 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
鼎什力么相困助难:,敬我辞一。定用会在鼎别力人相身助上的。
2、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 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
成语运用(公开课)
成语误用情况
是指在语句中已含有成语里的含义, 再用成语,则造成重复。
成语误用情况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 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 些成语中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 就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如果不仔 细辨析成语意思,则容易造成望 文生义的错误。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 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意 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要 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 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辨析:“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栗”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而且 “火中取栗”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9、2003年杭州市中考题: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A、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 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 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 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 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 B.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 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C.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 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 D.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 是否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和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的含义和来源;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够详细理解和解读成语故事的内涵和用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运用成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与成语相关的图片和课文资料;2. 制作PPT,便于教学展示;3. 备好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观看一段与成语有关的视频或展示几张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成语故事的主题,问学生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并带领他们一起讨论成语的起源和含义。
讲解与练习:1. 针对一个具体的成语故事,展示对应的图片,并讲解该成语的含义和来历。
2.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成语故事,并组织小组内外的同学进行问答互动。
3. 给学生发放卡片,上面写有与成语故事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准备并回答问题。
随机选几位同学回答,并带领全班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同学们根据成语故事,写一段小短文,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拓展和运用:1. 提供一些与成语故事相关的场景或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进行表演或编故事。
2. 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以朗诵、舞蹈等形式表演有关成语的作品,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一篇关于爱情的短文,要求其中包含至少三个成语。
五、总结与反思1. 在本节课结束前,进行知识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个人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查找和了解更多与成语故事相关的知识,并积极分享给同学和家人。
2. 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比赛或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丰富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及含义。
2. 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及含义。
3. 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及含义。
4. 成语“杯弓蛇影”的故事及含义。
5. 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及含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五个成语的故事情节、含义和用法。
2. 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成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和写作,运用所学的成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述“画蛇添足”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成语故事,互相学习。
3. 讲解“掩耳盗铃”的故事,引导学生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 实践环节:让学生用“掩耳盗铃”造句,巩固所学。
5. 总结本节课所学成语,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运用成语进行写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成语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正确使用成语的情况。
3. 理解力测试: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成语故事和含义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本节课学到的成语,写一篇小短文,运用该成语描述一个生活场景。
2. 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在作业上签字确认。
八、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或电子资料。
2. 教学PPT或黑板。
3. 作业本和评价表。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学习成语“画蛇添足”和“掩耳盗铃”。
2. 第二课时:学习成语“守株待兔”和“杯弓蛇影”。
3. 第三课时:学习成语“狐假虎威”和总结复习。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五个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成语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狐假虎威。
2. 成语故事及相关文化背景。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成语故事,分析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成语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分别讲解五个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4. 案例分析:通过成语故事,分析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成语运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文化意识:评价学生对成语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成语故事书籍。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成语卡片或挂图。
4. 课后作业或小测验题目。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五个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难点: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或故事,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成语。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成语的含义、故事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
3. 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享对成语的理解和用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或故事,展示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今天学习的成语故事的小短文。
2.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等。
成语专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成语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20个常用成语的词义和用法。
2. 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概述:引入成语的定义和作用。
2. 成语的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成语分类。
3. 20个常用成语的学习和理解。
4. 成语运用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互动等形式巩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成语概述为了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教师可打开讨论,向学生解释成语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明白成语在汉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 成语的分类教师通过示范,将常见的成语进行分类,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
通过这种分类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并能够更加具体地运用。
3. 20个常用成语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列举并讲解20个常用成语的词义和用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的含义。
以下是其中几个常用成语的示例:(1) 亡羊补牢――指事后补救错误,尽量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2) 守株待兔――比喻坐等成功而不做任何努力,希望机会自己来临。
(3)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
通过例句的呈现和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 成语运用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教师可以设计与成语相关的小组讨论或者课堂互动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几个图片,并要求他们用成语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通过这种互动活动,学生可以实际运用所学的成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 完成成语的填空练习。
2. 参与成语小组讨论或者课堂互动活动。
3. 完成针对成语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对成语的学习情况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每天背诵和运用几个成语。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成语故事和成语接龙的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成语公开课教学课件(共75张PPT)
焚 琴 煮 鹤
【故事】有个人砸了琴、宰了鹤,用琴当柴煮鹤 吃。结果,琴不如干柴好烧,鹤并不比 鸡肉美。于 是乎此人感叹道:“琴不如薪,鹤不如鸡。”
炙手可热
【释义】手一靠近就觉得热得烫人。比喻气焰盛,权威大。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 相嗔! 【故事】唐玄宗任用李林甫为丞相后,政治开始腐败。公元 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 语,数量繁多,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具 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 书面表达中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看图
猜成语
成语的来源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历史故事 文人作品 外来文化
后羿射日
精卫填海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负 荆 请 罪
买 椟 还 珠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 羽翠;郑人买其椟 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柜矣。 【释义】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 【故事】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贩卖珍珠。他有一颗很 大的珍 珠,价钱昂贵,为了能卖得一个好价钱,他特意为这 颗珍珠做了一个 精致的小盒子,上面雕着玫瑰花图案,并镶 嵌着花花绿绿的小宝石。这个小盒子刚摆出来,就被一位买 主看中 了。于是他按珍珠的价钱买下了盒子和珍珠。珠宝商 人很高兴,数完钱即把盒子递给了那个买主。买主接过盒子 仔细端详了一会,然后又打开看了看,把珍珠拿出来还给 了 珠宝商,拿着盒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杨贵妃有个堂兄,由于杨贵妃得宠,他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 唐玄宗还赐名“国忠”。不久,李林甫死了,唐玄宗便任命杨 国忠做丞相,一时杨家兄妹权势熏天。公元753年3月3日,杨 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游春野宴,轰动一时。诗人社甫对杨家兄妹 这种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写出了著 名的《丽人行》一诗,大胆揭露和深刻讽刺了杨家兄妹生活的 奢侈和权势的显赫。
成语阅读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成语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帮助学生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常用的成语,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学会在不同语境中正确运用成语。
三、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常用成语的学习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知识讲解与示范教学相结合。
2. 以小组合作和讨论的形式进行活动。
3. 运用题目和例句进行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是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底蕴和汉字的意象性造成的。
成语不仅是触类旁通的重要工具,还是反映民族智慧和文化精髓的重要标志。
2. 学习成语(1)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常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一马当先、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等。
(2)示范给出成语的例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让学生模仿例句,尝试造句来运用所学成语。
3. 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成语,并用合适的语境来使用它。
(2)每个小组从一个成语出发,展开自由讨论,并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互动。
(3)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陈述自己的成果。
4. 游戏练习(1)设计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接续成语来巩固所学成语。
(2)设计成语填空游戏,让学生通过填写正确的成语来巩固理解和运用。
5. 总结归纳(1)复习所学的成语,并提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2)归纳总结所学的成语及其常用语境,并让学生进行回答。
六、教学评价方法:1. 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成语和语境的理解情况。
2. 班级内师生互评,评价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结束语: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并运用一些常用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阅读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探索,希望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更多的成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连一连
举重若轻 光怪陆离 改换门庭 并行不悖bèi 空谷足音 6. 奉为圭臬guī niè
1. 2. 3. 4. 5.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 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
解析 B 项,“体无完肤”,比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A 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不能带宾语;C 项,“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 苦”;D 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饰“惧怕”这一词语。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 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 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 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 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 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 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
A.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 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 ....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 ,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 .... 人为之倾倒。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 ,占据了全 .... 省 60%的市场份额。 D.我们是二十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北京萍水相逢 ,彼此都格外兴奋。 ....
解析 A 项,“文韬武略”比喻用兵的谋略。这里不能作“张爱萍将军”的定语。B 项,“休养生息”指在 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这里作“大家”的谓语,主谓搭配不当。C 项,“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诚恳可信。使用正确。D 项,“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不能形容吃喝。这 里不能作“寻找食物”的状语。
2、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 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 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 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 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 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 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的范例。
)
A.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 ....前人成句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堪称化典入词 B.许多人同声攻击那些悲观的人,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 ....。 C.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 ....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D.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的那种惧怕之感。
1、理解成语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2、弄清成语的出处、感情色彩、适用 对象、范围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武略 ..的张爱萍将军。
)
A.1949 年 4 月 23 日,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落里,新中国海军诞生了。它的第一任司令员就是文韬 .. B.最近,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为好。 C.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 ....,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 了。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 ....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 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答案:
D C B
你还记得吗? 连一连
1.
2.
3. 4. 5. 6.
目不交睫 形容创业的艰苦。 厝cuò火积薪 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筚路蓝缕 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 讳莫如深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安步当车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苦心孤诣yì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正确使用成语
课前积累
真题回放
技法探究 实战演练
课前积累
1.【不刊之论】刊,古代指削除错字。指不能改动 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2.【不名一文】不能理解为不值一分钱,而是说极 其贫穷。“名”是“占有”的意思。 3.【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指高深的、 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跟“下里巴人”相对) 4.【信手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指随 意涂画。 5.【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6.【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家产,不以国事为念, 胸无大志。 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 8.【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9.【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10.【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1、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连一连
1.
2.
3.
4.
5.
6.
浩如烟海 刮目相看 一言九鼎 按图索骥 笔走龙蛇 涣然冰释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的方法
解析 A 项,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一般用作谓语。 B 项,风姿绰约:形
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C 项,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 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只能用于两方,不能用于“五六家”。D 项,萍水相逢:指生疏人初次见面。 用于老同学不当。此处改为“不期而遇”。
3、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 也有丰 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 这些都深深吸引 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 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 生历程的叔述, 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我信 船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 然后 兵分三路,按图索骥, 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 流畅飘逸, 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 一亮相, 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 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