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职业素养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办学成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敬业、专业、精业。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当面对课改的新形势,应该以此素养去实现“我们教得愉快,学生学得不赖”的目标。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文章内容。
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的职业素养一、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面对没完没了的检查,我始终保持平心静气的心态,不让外面纷繁芜杂的世界影响我的教学。
我坚持:任你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搞得欢,我自岿然不动,安下心来教我的书,育我的人,平心静气按自己的计划完成教学工作。
我的力量太微弱,无法也不可能影响左右,唯有不改教书育人的初衷,保持自己清高的姿势,寓教于乐,在教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感悟生活的不易,感悟平民百姓平淡生活的真谛。
二、保持欢畅愉悦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既影响学生的情绪,也影响教学效果,更影响学生心态的正常。
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微笑着面对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和恼人的社会关系。
我们不是圣人,言行再检点也难免出格,情绪再控制也难免爆发。
面对领导、同事、家人或许牢骚,或许有所发泄,但理解的人少,吹风的人多,脆弱的情感难以控制,长久以往必造成心理疾病,这样教师自己损失太多,唯有一忍再忍,时时告诫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达皆为身外事,荣辱不计为自身。
不在乎领导的批评和表扬、不在乎同事的冷漠和误解、不在乎家的羁绊和无奈、不在乎学生的淘气和闹心,保持自己每日心情舒畅,只要踏进教室,便放弃一切成见,以真诚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哪怕是流泪,一旦进了教室,摸一把鼻涕擦一把泪,把微笑给学生。
当今社会,教师各方面的压力太大,积极健康的心理是教师取胜的法宝。
有了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态,何愁教学工作没有成效。
教师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撑起教育半边天。
其他可以随风来去。
三、保持公平公正的心理对于父母而言,每一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宝贝。
教师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是为师者的第一师德。
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纲要对教师素质的要求;21世纪,根据教师角色特征和职业特点以及教师的劳动特点,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21世纪,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一、师德修养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1、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他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未来的巨大作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为人师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二、知识修养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促使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1、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素养;“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等,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工作方向,更关系到培养出来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形成怎样的世界观的问题;为此,教师必须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教育人、塑造人,从而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样,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找准实现人生价值的坐标,为发展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2、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为了完成好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所教专业的知识深钻吃透,准确把握,具有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所谓深,就是要比学生高出几筹,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教师只有对所教学科在知识体系上融会贯通,才能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脉络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教师应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发展动向,尽量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真正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求知的促进者;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应建立在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基础上;因为科学知识的日益融合和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只精通本专业,知识面狭窄,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也影响教师自身在学生中的威望;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只凭原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必须有“长流水”、“新鲜水”,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渊博的学识,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为此,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做到文理渗透、中外渗透、古今渗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三、能力素养一个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都要通过能力素养来发展和实现,特别是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能力素养是衡量教师素质的关键;1、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真实的思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语言、表情、姿态、行为等方面的表露出来的情态,准确的判断学生的思想活动,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处理;2、教育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理论、德育理论、心理学知识等,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能力;教学能力则是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以及在教学论的指导下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教育能力与教学能力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它是教师道德、知识、智慧得以充分发挥的凭借,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中的主要能力;在教育工作方面教师要善于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就要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活动,苦练过硬的基本功,树立终身教育观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还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成为熟练的把握所教学科的教学行家里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3、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语音准确、语汇丰富、表达连贯、语音机敏等一般特点之外,还必须体现教育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具体而言,对教师语言表达的要求有:①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要求教师做到发音规范,用语适当,表达确切、通俗易懂;②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要求教师讲话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推理严密;③教师要借助语调、语速、姿态、表情、手势等非语言手段传递信息,配合语言,增强教育效果;4、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指教师能够应用教育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探索及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教师只会传授知识,只能算做教书匠,而教书匠是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现代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和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专家型教师;教师应该在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参加教改和教研活动,悉心研究、认真探讨诸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各种问题,研究和总结教育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探索的成果应用于自己的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四、心理素养过去,评价教师的优劣,往往更多着眼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态度,至多再考察一下身体素质,却很少注意心理素质,这是很不全面的;在教学工作中,常常由此而造成一些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失误;例如,某些学历较高,在学科研究方面有造诣的教师,虽然兴趣狭隘、性格呆板,缺少热情,却仍被视为优秀教师;其结果是,他们的学生往往不能够被教师激发起学习兴趣,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不到应有的发展;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兢兢业业,起早贪黑的工作,但对学生冷酷无情、严厉苛刻、缺乏师爱,以无限加码为工作特点,由于他们常常能拿出较高的分数,也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优秀教师;其结果是学生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心灵创伤在学习,视学习为惩罚,视师生关系为敌对,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方面有较高的素养,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心理学家指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是培养学生成材的可靠保证,是在教师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形成的;归结起来,教师应具有广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等心理素质;1、广博的兴趣;具有广博的兴趣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要广泛地涉猎相关知识;只有具备广泛而丰富的兴趣,才能熟悉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才能研究、探索并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2、热烈深厚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不仅能推动教师积极地工作,而且能直接感染学生,影响教育过程;只有具备深厚而热烈的情感,教师才能深深热爱教育事业,挚爱学生;才能有源于内心的不尽的动力,掌握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才能在教育工作中,使整个人都属于教育事业,属于学生;3、坚强的意志;教师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的保证,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教师才能跨越各方面的障碍,不因困难而退缩;才能以自身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才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实现教育目标;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意志坚强,勇于奋斗的榜样。
教师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面试演讲)
教师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决定教育工作优劣的是教师的素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
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想,至少要包括以下几点: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
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
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
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予人健康”,首先要“自己健康”,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角色认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些都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个性即特色.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与创新能力和事业成功关系密切。
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个性。
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位师德上失衡的教师远比一个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可怕。
因此,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具备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但应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应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启蒙者和指导者。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以自己高尚的去影响学生,学生追求理想的激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应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热爱平凡而又艰苦的工作。
热爱学生,首先要相信和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体会他们的兴趣和。
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教师,随时,不断进步。
热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唯有从严要求,学生才能勤奋学习,养成好的学风,也只有从思想、道德和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个好教师绝不能单纯的传播知识,而且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如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有强烈的、诲人不倦、、宽以待人、言行一致、胸怀宽阔,公正廉洁,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这样才能做到在业务上把学生培养成才,在人生道路上把学生引向正道。
二、具有精深的和广博的。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
教师必项“闻道先学”,学有专长。
古人曰“师不高弟子拙”,“教不懂师之过”。
实践证明,教师所教的知识的必须大大超过学生学的,你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一必须有“一桶水”和“一条流动的河” 的储备。
那些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师每堂课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和教益。
相反,有的教师,他们尽管认真背课、讲课,但效果不好。
其原因除不妥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知识浅薄。
三、懂得,掌握教育技巧。
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并不等于一定能把教学工作搞好。
要把教学搞好,还必须懂得,。
师德师风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
师德师风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教师作为肩负着培养学生、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之一,其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对于学生教育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与表现职业素养是教师具备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集合体。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熟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此外,教师的职业素养还包括师生关系建设、团队协作和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表现。
只有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与体现道德修养是教师品质和道德行为的体现。
教师应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崇高的职业操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任何形式的虐待和侵犯。
教师还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道德修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衡量教师品质的重要标准。
三、教师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对学生教育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其次,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教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对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师是社会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的途径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需要教师自身和社会共同努力。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道德修养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教师的八大职业素养
教师的八大职业素养作为一名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形象与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八个方面介绍教师的八大职业素养。
第一,专业知识与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二,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对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真心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崇尚师德。
作为教师,师德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严守教育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同时,教师应具备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做到公正评价。
第四,善于沟通与交流。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同事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第五,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们共同协作,共同进步。
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与学校一起为学生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六,关爱学生。
教师应当真心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七,不断学习与创新。
教师应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八,敬业精神。
教师应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中的教师形象与职业素养
教师工作中的教师形象与职业素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形象和职业素养不仅仅是个人的形象问题,更关乎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成长。
在教师的工作中,教师的形象和职业素养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
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并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一、教师形象的重要性教师形象是指教师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展现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
教师形象的塑造对于教师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将教师看作是自己的榜样和楷模。
教师如果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他们的学生也会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其次,教师的形象也是学校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机构往往以教师为代表,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教师如果能够树立正面的形象,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最后,教师形象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标准。
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他们的形象直接反映了教育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教师如果能够塑造出良好的形象,将有助于提高整个教育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二、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当关注教育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积极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需要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注重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升。
教师应当做到言行一致,积极向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和学生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教师应当懂得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展。
通过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后,教师还需要关注自身形象的塑造。
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穿着得体、言谈举止得体。
学校教师论文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教育心得和感悟。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关于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一、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重任。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1. 师德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塑造学生品格、启迪学生智慧、传递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使命。
师德高尚的教师,能够以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础。
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3. 教育理念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灵魂。
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关键。
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素养1. 强化师德建设。
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崇高的师德风范。
2. 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
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向优秀教师学习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 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 提高沟通能力。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家长、同事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简述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简述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传道者,他们的职业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1. 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给学生。
他们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2. 敬业精神:教师应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起责任。
他们应以身作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和操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3. 人文关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关心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
他们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耐心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关怀和支持。
4. 沟通与协作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应善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各方面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5. 教育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他们应关注教育科技的应用,利用多
种教育资源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6. 强化自我反思:教师应不断反思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他们应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总之,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能够有效履行自己教育使命的关键。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未来的成功。
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
试分析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1)教师的道德素养教师要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主要包括第一,忠诚教育事业;第二,热爱学生;第三,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教师的专业素养①专业知识素养:第一,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
第二,精深的专业知识。
透彻把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内在的联系。
(懂、熟、化)第三,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②专业能力素养:第一,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第二,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第三,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第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第五,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第六,较高的教育机智;第七,教育科研能力。
(3)教师的人格素养:善于理解学生、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幽默感;乐于助人、合群合作;公平、客观等。
谈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素养您可能更想看…"教师质量监管制度的借鉴与完善"笔谈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反思与实践创生型教师文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质量的举措及其……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中国内地教师继续教育中的权力关系与……中国民办教师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听课上课状况的比……摘要:新时期对教师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赋予了教师职业素养新的内涵,如何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教师;观念;道德;专业化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
纵观当今世界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越来越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进而最终体现在教育的主要力量——教师素质的竞争上。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呢1997年8月7日,国家教委、全国教育总工会颁布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也有相关规定。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1、妥善安排(课余)时间时间管理,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井然有序的一门艺术。
有一种“三八”理论认为,可将一天24小时分成三个8小时,其中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自由安排时间。
将工作的8小时管理好,教师应做到起码的不迟到、不早退,但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
倘若能将自由安排的8小时管理好,并将时间管理养成习惯,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规律有序。
“例如每天早起晨跑半个小时,会唤醒人全身的细胞活力,让人一整天都精神满满、心情愉悦,工作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矫伟说,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做好自己该做的,那么学生也容易学习到这种素养,并受用一生。
2、管理好情绪在某种情况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而情绪的管理,正是高智商的体现。
“如果管理不好情绪,我们的生活就会一团糟。
”矫伟说,当学生做错的时候,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做一个有情怀的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去教育。
微笑和温柔的语气,是情绪管理的两大法宝。
3、持续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让工作变轻松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让教师永葆青春的一剂良药。
“学生是非常聪明的,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反过来在某些方面教育老师,因此多多学习为自己充电对于老师来说十分重要。
”矫伟表示,这种学习不单是指书本上的学习。
“人生要读三种书――有字书、无字书、心灵书。
一方面要多和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家交流,另一方面还要与各行隔夜的人进行交流,充实自己。
”矫伟说。
4、让教学管理充满艺术美怎样与孩子有效沟通、谈话?怎样才能把45分钟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怎样能让孩子对你(教的课程)感兴趣?这些都需要艺术。
作为教师,应当打破惯性思维,用艺术的眼光去认识、对待孩子,用艺术的手段管理课堂,这样才能把课堂变得有趣、生动,让教师获得成就感,也自然更有动力促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能力一、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教师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它事关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
谈谈我对教师职业素养的理解
谈谈我对教师职业素养的理解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和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其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
在我看来,教师职业素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首要的职责是教授知识,传授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应该恪守职业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遵纪守法。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再次,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应该具备批判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教学是一个团队工作,教师需要与学校领导、家长、同事、学生等各方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尊重学校制度,服从学校领导,密切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同事协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总之,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职业修养和道德品质。
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
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楷模和榜样。
简述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容
简述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容
教师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道德、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素养。
下面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些基本内容:
1. 教育理想和使命感:教师应该怀有追求卓越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理想,并将教育事业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
2. 师德和职业道德: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准则,遵循职业伦理和职业规范,保持教育事业中的诚实、公正、宽容和正直。
3. 爱心和关爱:教师应当以爱为基础,关心和关爱每个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社会和道德素质。
4. 专业知识和能力: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掌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 领导和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具备组织、协调和管理学生及教学资源的能力,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6. 创新和反思精神: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尝试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反思和反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7. 沟通和协作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协作与合作。
8. 自我管理和职业发展: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坚持专业发展,不断学习和成长,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水平。
这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些基本内容,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这些素养,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论教师的职业素养
论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所应具备的一系列道德、知识、能力、技能和心理品质,其核心是爱心、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具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教育技能和教育方法,拥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发展能力。
2. 教育实践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善于发现、解决和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3. 敬业精神: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始终以教育事业为己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断努力。
4. 教师道德:作为人民教师,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秉持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追求,为学生树立榜样,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怀学生的身心健康。
5. 建设性态度:教师应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刻苦努力工作,迎难而上,不屈不挠地拼搏,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为学生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
论述教师的职业素养
论述教师的职业素养一、端正的工作态度记得有一句广告语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前提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对工作的激情。
我认为,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必须存有猛烈的责任意识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
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
二是社会责任。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把家庭的美好希望,都寄托给了幼儿园,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孩子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国家责任。
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这也是我听乔老师课最大的感触,乔老师用很多的案例给我们讲解老师应该开阔心胸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以高尚的道德来要求自己。
2、必须存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不只是限于工作上的八小时,他充斥着教师的整个生活之中,如果教师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
教师的工作又是精细的,它需要教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它还需要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爱心,既要了解孩子的爱好、才能、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平等相处,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切,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
二、恰当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发展孩子的个性特长,塑造孩子的完美人格,为孩子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孩子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规范1. 介绍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要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及规范。
2. 重视教育价值观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首先要体现在对教育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
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和人格养成的责任。
3. 尊重学生权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和侵犯。
4. 严格要求师生关系教师要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专业关系,避免与学生产生不必要的亲密关系。
教师不应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尽量避免以权谋私,确保师生关系纯粹。
5. 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持续不断地锤炼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学习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 重视教师发展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地位,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中。
7. 保持教师正直和诚信教师应保持正直和诚信,坚持守法和诚实守信原则。
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做到崇高的道德标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8. 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家庭教育的协同支持。
9. 勤勉敬业、关心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需要体现在勤勉敬业和关心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教师应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服务,不辜负学生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
10. 讲究教师形象和仪容教师在校园中是一个重要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形象和仪容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准确把握社会伦理准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总结: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规范是教师的职业要求和社会期待。
教师应坚守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权益,严格要求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水平,注重教师发展,保持正直和诚信,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勤勉敬业,讲究教师形象和仪容。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有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具备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不但应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也应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启蒙者和指导者;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应以自己高尚的去影响学生,学生追求理想的激情,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师应胸怀全局、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热爱平凡而又艰苦的工作;热爱学生,首先要相信和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体会他们的兴趣和;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教师,随时,不断进步;热爱学生还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唯有从严要求,学生才能勤奋学习,养成好的学风,也只有从思想、道德和纪律等方面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个好教师绝不能单纯的传播知识,而且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如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 ,有强烈的、诲人不倦、、宽以待人、言行一致、胸怀宽阔,公正廉洁,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做到在业务上把学生培养成才,在人生道路上把学生引向正道;二、具有精深的和广博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教师必项“闻道先学”,学有专长;古人曰“师不高弟子拙”,“教不懂师之过”;实践证明,教师所教的知识的必须大大超过学生学的,你要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自己就一必须有“一桶水”和“一条流动的河” 的储备;那些知识渊博,学有专长的教师每堂课都能给学生一定的启迪和教益;相反,有的教师,他们尽管认真背课、讲课,但效果不好;其原因除不妥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知识浅薄;三、懂得,掌握教育技巧;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学,并不等于一定能把教学工作搞好;要把教学搞好,还必须懂得,;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采用教育技巧去激发学生的求智欲和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取得得最佳教育效果;有的教师语言精炼、生动、幽默风趣 ,逻辑性强,就能吸引学生全神贯在、久听不厌,不仅使学生接受了知识,而且受到美的感染;相反,如果教师讲课啰嗦、拖泥带水,学生越听越糊涂,就使人厌倦或讲解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层次不分明,使人听了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老师纵有渊博知识,讲解也费了很大力气 ,但是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教学规律,熟悉,掌握和运用教育技巧,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学校的教师;。
教师职业素养要求
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教师是社会的筑梦人,肩负着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本文将从敬业精神、责任担当、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探讨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一、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
教师应当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
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教育培训等活动,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全力以赴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教师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正直、谦虚和勤奋,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和精神修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四、社会责任教师是社会的灯塔,应当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教师要关心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教师职业素养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广大教师时刻关注和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素养,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教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责任,肩负着传播知识、引导学生的重任。
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两方面展开论述。
1. 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指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特征,包括教育情怀、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操守等方面。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胜任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总之,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教师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
2. 教师的道德规范教师的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其次,教师要秉持教书育人的宗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给予学生尊重和关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者,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守学生的秘密,维护学校的声誉,不得以任何形式接受学生或家长的礼品和回扣。
总之,教师的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教师职业形象的体现。
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规范是教师工作的基础,是教师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过硬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多的教师会注重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遵守道德规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职业也逐渐受到重视.社会需要高精尖人才就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典范,无论是道德还是专业素质上,学生的学习都是从教师开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教育事业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了陈旧的教学观点.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也势在必行.教师素养包括多个方面,相辅相成,能够说教师素养是教师自己的基石,也是发展教育的重要元素之一.
质教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责任则终于泰山.如果说社会的发展关键在教育,那么是否能够说教育的兴衰关键在于老师?教师作为知识传递的媒介将知识的博大授予学生,不过这不是简单的传授,其间的技巧、方法、理念关乎授课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养.
1执着的爱岗敬业精神
二十一世纪崭新的世纪,新课改及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需要转变教学观点的同时,也对教师各个方面的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肩负的是祖国的未来,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国家就有怎样的未来,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生产力,都是教师的责任.能不能完成国家社会交付的责任要看教师有怎样的精神状态和敬业精神.一方面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范畴,另一方面也是自身的道德规范.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师,要树立崇高的事业观,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对学生奉献一片爱心,对工作精益求精.这就构成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
1.1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持续的研究专业知识是教师工作精益求精的必要条件.教师要成为精通一门学科的专家就必须持续学习,持续提升,并且追求寻找完美、完整、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有一定的规律,每一位老师都会有自己教学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在教学上无论是方式还是方法的提升,都是没有止境的,学无止境不只指的是学生,教师同样也是如此.要“干到老,学到老.”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办法,完善教学理论.
我国清代末年的康有为,是一位学惯中西的教育家,他重视教育,于1891年创办“万木草堂”开始讲学,康有为学识渊博,学惯中西,对学生的教育又十分认真,严格,他每日在课上讲课四、五个消失,每论及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并引用西方欧美国家的实例来比较说明.所以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四年间,培养除了像陈千秋,梁启超这样一代思想家,学问家,这正说明了学方能为师.
1.2对学生奉献一片爱心
爱是教育中无法缺少的一部分,就如鱼不能没有水,柏拉图将爱市委一切道德和精神的进步基础,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组成部分不是硬性的规范要求,是发自内心的表现,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从内心深处表达出来的对学生的关怀.爱的力量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其他任何情感无法替代的内涵.
1.3对社会对国家充满热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教师无一例外首先是祖国的公民,爱祖国不但是对知识的传承,也是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这集中体现在视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全部力量.再对学生实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
2扎实的基础
培根有句名言:读史使人名智;读诗使人智慧;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做为教师的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要在积累知识上下功夫.
教给学生一道题我们教师要知道十道,讲给学生一本书,我们要读懂十本,教师的仅仅永远要多余学生数倍数十倍,只有拥有真才实学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
2.1渊博的专业知识
教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职业,他们是教育领域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工作者,所以专业知识的丰厚水准是衡量教师优劣的主要标准.专业知识是教师作用于对象的本,是用以对学生“加工”的材料,是教师实行教书育人的必备业务素质.教师如果缺乏教育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无法顺利实行,教师作为一位施教者,只有掌握了凝聚着人类数千年文明的知识,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心理结构中去,转化为学生多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这个切还有赖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专业知识是教师影响力的源泉,什么是形响力?形响力就是在与学生交往中,激励或改变他们心里和行为的水平,教师的形响力来自何方?除了品格、才能、感情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和纽带,教师博古通今,专业知识的技术水平高,讲课讲得好,又能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学生在心理上更为接近,从而获得更高的威信;专业知识是教师创造力的基础,教师从事的不是简单的精神生产,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教师的创造力是不同的.影响教师创造力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基础还是专业试试的因素,专业知识还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教师素质的自我完善是特定的全面的高标准的,它直接决定着教师能否适合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2.2先进的教学理念
2.2.1品行高,人本教育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掌握各种道德准则,并使用这些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言行,评价各种道德现象,调解各种道德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素质,而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要想提升现在学生的道德素质学校教育责无旁贷,随着学校对学生实行德育工作形势的高涨,人们又把这种德育的目光更深的转移到了课堂,作为教师要有德育的理念,对待学生要注意赏识,实现人本化管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课堂内课外为载体,对学生实行全面的德育教育.马卡连科说:“批评不但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和风细雨批评蕴含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体现了教育的真谛以人为本,润物无声.
我国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给学生四块糖的故事,被教育界传扬,是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犯错误”过程中不利消极的因素化为有力积极因素,教师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也许你的一个目光就是对孩子的肯定,你赏识的话语则是对孩子的鼓励,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影响长远.
2.2.2使用策略,展开探索式学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同与过去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课堂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任务则放在了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促动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并理解知识.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究竟的情景,建立探索的氛围,促动探究性学习的展开,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而我们的教育受应试教育下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与听教师讲解,而忽略了课程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教师自身的人格影响力
学生是否喜欢一个教师,是否喜欢这个老师的课程,有这方方面面的原因,做为教师靠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必须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内外不
通方面做起.
3.1得当的言行
“言行举止”言字在前,首先教师的语言不单纯包括教学语言,也包括平时课外的说话,对学生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不负责任的挖苦可能养学生丧失信心,一句不经意的赞扬也可能改变学生一生的轨迹.对学生同情理解的语言要舍得说,避免消极的体态语言,赞扬激励的语言要经常说.
教师的举止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无礼的举动会让教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大打折扣,会被学生看不起,从而丧失在学生中的威信.教师的举止有最基本的要求:庄重潇洒,不卑不亢,沉稳朴实,落落大方,教师的生活行为也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切忌擂台蹬足,抖着腿等不礼貌的行为.
3.2独有的个人风采
教师是知识分子,做为知识分子有一个很大共性,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等,在中国古代先贤中,首个倡导个体人格的是孟子,他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意思是人要追求独立的人格,要塑造独立人格,必须树立主题意识,所谓主题意识,是指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中作为时间主体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意识,即自觉创造精神,被动性的人不是自觉创造主体,因而他不能成为历史和社会的主体,也就不具备独立人格,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领域,知识结构创造水平,工作习惯等,从而使不同个体的综合素质千差万别,这个点孔子早就注意到了,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意思是高柴这个人愚笨,曾参迟钝,孙师偏激,仲由鲁莽,每个人都有其性格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材施教就必须坚持.
教师能够把自己的风格带入教学,融入教学,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风范中学习知识,持续成长,把自己优秀的品质传承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