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2020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11课 将进酒 Word版缺答案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教学案设计
将进酒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多种形式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酒”这一意象的情感类别。
2、把握随情感的变化而轻重缓急的朗诵技巧。
3、深刻理解李白的性格和追求,明白身处逆境时处事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反复地诵读诗歌,积累诗歌“酒”这一意象的情感类别,积累诗歌鉴赏的知识,提高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
难点: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诗酒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是相从相随的,形成了独特的“诗酒”文化。
其中有一个人尤为突出,他就是李白。
他被称为“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还被当时的人称为“酒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的劝酒诗——《将进酒》。
二、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教师提问:读得不错,这首诗的题目,为什么读“将qiāng进酒”而不读“将(jiāng)进酒”,因为它是“请”的意思。
以前学过这种用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诗经·卫风·氓》里面有一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另外有一个字,“千金散尽还复来”读“还”huán,为什么?大家去翻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典》会发现,这个字在古代只有“huán”这个读音,所以在读古诗一般读“huán”,现在有两个音,可根据情况来读。
三、初读感知教师提问:初读完这首诗的大家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豪放飘逸,这也是李白诗歌的特点。
这首诗的豪放就体现在他的酒气里,所以我们要读出一点醉意。
怎么读出醉意?大家看过醉拳吗,谁打醉拳最厉害,武松,《水浒》里武松拿着酒缸,醉打蒋门神,那份豪放潇洒,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把这种豪放的醉意读出来。
四、再读入情教师总结提问:读得不错,感情出来了。
但是变化可以更明显些。
因为这首诗感情是跌宕起伏的。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带有情感色彩的关键词,归纳出这首诗的感情变化。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四个阶段:1.他感情的第一阶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到“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悲”,悲什么?人生苦短。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将进酒》 Word版含答案
利用文档和ppt呈现相关资料
总结
读李白的这首诗的确能给我们带来肯定的审美体验,但他的狂歌痛饮到底是一种消极行为。所以我们可以敬其人好其诗,却不行模其行。
思维图
七、教学特色(如为共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同学力量的培育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设计紧扣诗歌的文本特点,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以朗读为主,让同学在自主阅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体会作者简单感情的变化。诵读是诗歌学习的重要方法,新的教学大纲也很重视诵读和背诵,诗歌教学就应当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进行。和同学共同鉴赏时可以接受朗读、争辩、质疑等方式让同学动口动脑,活跃课堂。
课堂上,利用PPT软件和文档软件,激活语文教学,全面呈现文本,促进同学与文本的对话,反复诵读进而理解作者寄予其中的感情。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余光中的诗句导入
解题
老师点拨
结合课文注释回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问题:宴饮后的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并说出你的依据是什么?
听朗读。
自由朗读、正音、理解文意
播放音频
诗意解析
全诗紧紧围绕“酒”字,感情跌宕起伏:哀痛——欢快——愤激——狂放,而这全部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间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真是——“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同学分析
本课出自选修,之前的诗歌教学已然让同学对诗歌阅读有了肯定的积累。本单元重点反复吟哦,在阅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感情,这一点同学已有相关储备。另外对李白个人也有了解。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教案1
将进酒【教学设想】《将进酒》是一首鲜明的体现李白创作风格的劝酒诗,诗人饮酒悲歌,一吐心中块垒,诗风豪放悲壮。
本课的学习以诵读为主,用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听读、自读、齐读、指名读、品读,美读或小组讨论探究,或教师明确,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关键词句的揣摩、赏析、品味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变化,感受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
真正做到因声求气,涵咏诗韵是这节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课的指导思想。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2感悟李白诗风,.体会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声情并茂、准确传达情感的诵读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吟咏,体会情感,感悟李白诗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李白“嗜酒如命”的行为,学习李白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于反复诵读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难点在于品味其中复杂矛盾的人物心情。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学生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一、导课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
他的一生诗酒相依,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诗人借酒销愁,酒酣赋诗,慷慨悲歌以抒胸怀!今天让我们与有着“诗仙”和“酒仙”之称的李白,一起来品味那一壶沉淀了一千多年的醇香美酒—《将进酒》。
二、听读,感知内容,感受基调1、学生听录音感知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情感基调。
2、学生讨论明确: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
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019高中语文 第11课 将进酒(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1课将进酒1.创作背景天宝元年,李白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
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
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2.给加线字注音: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千金裘()径须沽()取对君酌()将()进酒呼儿将()出换美酒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线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_________③钟鼓馔玉不足贵_________ ④斗酒十千恣欢谑_________⑤径须沽取对君酌_________ ⑥与尔同销万古愁_________⑦但愿长醉不复醒_________ ⑧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2.zhuàn;zìxuè;qiú;gūzhuó;qiāng jiāng3.高大的厅堂;应当;值得;放纵;即、就;代词“你”;只;为什么。
1.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
这两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
诗人写黄河,颇能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
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
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
这前后两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这四句令人顿生悲意。
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将进酒》教学设计 (11)
《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鼓励学生背诵全诗教学重点1、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2、背诵全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中作者激愤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教学设想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法。
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诗歌,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通过诵读提示的方式,让学生注意把握本诗的朗诵情感和节奏,从而更进一步的品味诗歌感情。
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中八仙歌》)酒为液态食品,人称“水中之宝”,能满足人们的某些生理需要,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不是“饿了”才喝酒,多半是“愁了”才喝酒。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第11课将进酒
背景探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 “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 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 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 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 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 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例一:“朝如青丝暮成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诗人在 25岁时“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 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 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例二:“会须一饮三百杯”:“一饮三百杯”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李白 仰慕古人的大度,有效仿之意。在《襄阳歌》里他曾写道:“鸬鹚杓,鹦 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里是重申其意。这种夸张, 跟故意夸大其词是有区别的。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将进酒
作家名片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杜甫在《饮中八仙歌》 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 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既写出酒与诗的 密切关系,也写出了李白藐视帝王的尊严。李白自称是“酒中 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他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有大河奔流的气势和力量。不仅把原曲的主题发挥到淋漓 尽致,还充分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李白将自 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从而使古体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 把乐府诗的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三单元 第11课将进酒 Word版含解析
第11课 将进酒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将.进酒(qi ān ɡ) ②金樽.(zūn ) ③岑.夫子(cén) ④馔.玉(zhu àn) ⑤恣.欢谑.(zì xuè) ⑥沽.取(ɡū) ⑦千金裘.(qiú) ⑧烹.羊(pēnɡ) ⑨宕.逸(d àn ɡ) 2.辨形组词 ①⎩⎪⎨⎪⎧ 材(材料)才(才华) ②⎩⎪⎨⎪⎧ 烹(烹饪)享(享受) ③⎩⎪⎨⎪⎧ 馔(馔玉)撰(撰写)④⎩⎪⎨⎪⎧恣(恣情)姿(姿态) 二、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将.进酒:请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应当 ③烹羊宰牛且.为乐:暂且 ④请君为.我倾耳听:替,给 ⑤钟鼓馔.玉:吃喝 ⑥径.须沽.取: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⑦斗酒十千恣.欢谑:放纵、无拘束 三、名言警句课文名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4.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作者简介李白,详见《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背景展示《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太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做客,三人尝登高宴饮(《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文白对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你没看见,黄河之水由天上而来,波涛滚滚奔向东海,不复回。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教案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a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的《诗经·卫风·氓》中有一句“将与无怒,秋以为期”就学过。“将进酒”意为“劝饮酒”,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三、作家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多抨击当时的黑暗统治,深切关怀时局的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也有的诗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上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称他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①可能是朋友相聚,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销万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好友相聚,本来是人生快事;宴请知己,更应该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忧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再把全诗朗读一遍,也许能拨云见日。
3
明确: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心中难免郁闷。李白生于701年,此诗写于752年,已年逾50,韶华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感叹人生易老,里则是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就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快乐之举。
明确:他们在面对滚滚东逝的江水往往会想到一种感情,那就是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作者为什么从江水想到了人生?
人生和江水一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江水的流逝正像一个人生命在时间的轨迹上慢慢流逝一样,一去不返。
注意比兴,夸张
②分析欢乐
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将进酒》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将进酒》教学设计【文本定位】《将进酒》原本是汉乐府旧题,李白将悲喜并存的情感重新融入其中,《将进酒》,杯莫停!李白气贯山河劝酒自我和世人:不得意时,他有达观。
“无用”中,他有自负傲岸。
李白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悲喜愤惑也全部聚集于一身,但他又不是一个普通人,用豪情狂放将诸多情感贯通,在或坎坷或平坦路途中,去寻找乐趣,创造乐趣。
【学情分析】《将进酒》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第三单元的赏析示例,学生对李白及其诗歌已是十分熟悉,因此不需要过多地进行知人论世的介绍。
对诗歌复杂情感把握是教学重难点,以李白诗歌风格“豪放”为中心来揣摩情感。
另外,本单元的主题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诵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吟咏诗韵,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韵变化。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
因声求气,通过音读、意读、情读来体会诗歌内容和情感。
2、学生自主赏读和合作探究深入体会诗歌悲喜矛盾交加的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诗人借助劝酒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不平之情。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把握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律变化。
【教学难点】赏析、体会诗歌的情感变化,理解诗人郁积心中的矛盾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微课导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不是一种简单的饮品,而上升为情感抒发和交流的载体,它与古诗更有不解的“三生”之缘。
台湾诗人洛夫曾说过:把唐诗拿来压榨,会榨出半斤酒来。
吟诗赏诗,自然会嗅到丝丝缕缕或清香或醇酿的酒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劝酒中读出对友人的惜别和勉励之情;“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兔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白居易杯杯劝酒,劝世人,也劝自己,缓缓道出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第11课 将进酒-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11课将进酒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钟鼓馔玉(zuàn)岑夫子(cén)奔流(bēn)B.扪参历井(shēn)噫吁嚱(xī)轻裘(qiú)C.沽名钓誉(gū)恣欢谑(xuè)金樽(zūn)D.烹羊宰牛(pēng)将进酒(qiāng)恣睢(suī)【答案】A【解析】“馔”读zhuàn。
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答案】A【解析】正确的节奏划分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朝如青丝暮成雪B.陈王昔时宴平乐C.会须一饮三百杯D.与尔同销万古愁【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B项是用典。
4.《将进酒》中运用“陈王昔时宴平乐”的典故的作用是()A.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美好的追求。
B.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表现现在生活的自在。
C.借陈王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
D.借陈王曹植的典故感叹今非昔比。
【答案】C【解析】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自离开长安以来的愤激之情,A、B、D三项都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轻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致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答案】B【解析】“将进酒”是乐府旧题,不是李白所命的诗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将进酒
师: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段背景材料:
《将进酒》约作于公元752年,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个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过于此,但此时正值李白“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公元744年,唐玄宗“赐金还山”。此后李白仕途失意,生活困苦,流离漂泊。
3.再听范读,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艺术体验。
1.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是什么原因呢?
明确:夸张手法的运用。
2.哪些地方用了这一手法?朗读时如何体现?
明确: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
那么请问这首诗中诗人的情到底包含哪些呢?
首先对国家有情:忠君报国之情,不满失望之情。
其次对自己有情:自我肯定之情,快意身心之情,也有志不得伸的苦痛。
2.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写一段文字表述出来。
附板书设计:
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明确: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
①开头四句写悲。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科目
语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11课将进酒学案
古诗鉴赏三技之三把握情感技法点拨1.了解古代诗歌表达感情的一般特点(1)多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
内敛含蓄,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2)多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的。
(3)有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
2.一定要仔细阅读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反复咀嚼要舍得在“读”上下功夫,花时间,不要看一眼就匆忙下笔。
在反复咀嚼中,要找出以下关键词:(1)层次。
所要分析的语言片段有“字”“词”“句”“联”“阕(片)”“篇”等。
除“字”“词”外,其余的都能分析层次,如一联有两句,两句就是两个感情要点。
每阕(片)包含几个句子,又可分为几个层次,几个层次就是几个感情要点。
一定要学会切分层次,因为层次对应答题要点的数量。
(2)诗眼。
这里的“诗眼”是就某一联某一句而言的,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字,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词。
如“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中的“送”“埋”,抓住这两个诗眼,细细品味,就不难发现其中寄寓的情感,又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中的“蔽”“愁”均为诗眼。
抓住了诗眼,情感内涵就掌握了一大半。
(3)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载体。
找出意象并揣摩其特点、含意,尤其要关注“意象”前后的修饰语、动词等,捕捉其中的情感。
3.注意把握情感表达的特点情感表达有三种: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对所给的语言片段,很容易看出抒情特点,尤其要留心“一联”(或“一阕(片)”)中两者兼有的特点。
这里重点谈一下间接抒情的语言片段,主要看它属于哪种间接抒情方式:(1)写景句。
要抓住景物特征揣摩含蓄之情,分析景中情是高考的重点,一定要练好这方面的功夫。
(2)状物句。
要抓住双层情感,一是关乎“物”的,一是“物”中寄托的情、志。
(3)表达有特点的句子。
如用了比喻、象征、对比、衬托等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如用了用典、反语等手法,要理解其曲折义。
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单元赏析的重点首先是掌握其节拍、用韵等诗律特点,领悟其中特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其次是细心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古代诗词,尤其要重视诵读,养成诵读的习惯。
因为中国的古典诗词最初都是配乐歌唱的,流传至今,虽然乐曲失传,不能再演唱了,但是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还在。
而韵律和节奏又不单纯是语言技巧的问题,而是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什么样的感情,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节奏和音韵。
所以,诵读诗词,能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良好语感,进而“进入角色”,深切体会诗词中的情感。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歌语言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歌的精神。
“因声求气”中的“因”可解释为凭借,“声”是指诗歌的声律特点,“求”解释为揣摩,“气”是指诗歌的精神。
2.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1)定准基调基调在音乐作品中主要是指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通常用以贯穿作品的全过程。
诵读中的基调是根据感情而确定的气息、音色。
一般说来:爱的感情“气徐声柔”;憎的感情“气足声硬”;悲的感情“气沉声缓”;喜的感情“气满声高”;惧的感情“气提声凝”;欲的感情“气多声放”;急的感情“气短声促”;冷的感情“气少声平”;怒的感情“气粗声重”;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掌握诗歌声律知识(2).①节奏。
七言诗的节拍“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或二二三”。
五言诗的节拍:“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快慢。
高兴、害怕、激动、愤怒宜快;悲伤、失望、冷淡、庄严宜慢。
③抑扬。
字有四声,阴阳上去;句有起伏,抑扬顿挫。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
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赞扬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悲痛、冷淡、庄严等感情。
曲折调:表示惊讶、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④轻重。
在词语或语句里念得加重的音叫做重音。
重音又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
语法重音是句中的主要动词和表性状或程度的状语。
逻辑重音是读者随情感的需要突出和强调的词语。
第11课将进酒导学目标1.诵读诗歌,把握其中的情感基调,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
2.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背景解读《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
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也是安史之乱前三四年光景,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辎重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3)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土地神和谷神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是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4)“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①将进酒(qiānɡ)②馔玉(zhuàn) ..④径须(jì) ③恣欢谑(zì_xuènɡ) ...⑥千金裘(qiú) (⑤沽取ɡū) ..2.通假字(1)径须沽取对君酌(“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2)与尔同销万古愁(“销”通“消”,消除) .3.词语解释(1)将进酒将:请.(2)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应当..(3)钟鼓馔玉不足贵钟鼓:鸣钟击鼓作乐..(4)钟鼓馔玉不足贵馔:吃喝..玉:像玉一般美好(5)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6)径须沽取对君酌径须:直须,只管...取:语气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4.词类活用(1)高堂明镜悲白发(形容词作动词,慨叹) .(2)钟鼓馔玉不足贵(名词作动词,鸣钟击鼓作乐;形容词作动词,...崇尚,重视)(3)陈王昔时宴平乐(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5.一词多义请??动词,请求别人做某件事君为我倾耳听??.请(1)?丹请??动词,请求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先遣秦武阳??.与介词,和?尔同销万古愁???.与(2)?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连词,和??.??动词,拿呼儿将出换美酒?.???动词,请将进酒.? (3)将?动词,扶持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名词,将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特殊句式省略句①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来”前省略介词“于”)②陈王昔时宴平乐(“平乐”前省略介词“于”)7.默写填空(1)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
(2)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3)《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4)《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
(5)《将进酒》中表现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答案(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2)恐美人之迟暮朝如青丝暮成雪老病有孤舟羡长江之无穷(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三古今对译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你没看见吗?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滚滚①明镜见高堂到海不复回。
君不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你没看见吗?高大厅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层解:诗歌以两组长句发端,挟天风海雨迎面扑来。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为我们营造了一幅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奔入海的雄浑壮阔的画面,借黄河水一去不返比喻人生短暂易逝,又以黄河水的伟大永恒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接着,诗人将“朝”与“暮”、“青丝”与“雪”对比,极抒人生易老之感慨,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却怀才不遇的失意。
②须尽欢,莫使金人生得意樽空对人生称心如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着天上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千金即使耗尽,③须且为乐,会还复来。
烹羊宰牛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应当痛痛快快称得意:高堂:高大的厅堂。
②①?一饮三百杯。
??一口气喝他三百杯。
应当。
会、会须:心如意、满意。
③?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层解:诗人的情感由“悲”到“欢”,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
诗人骨子里的豪情,令一切凡夫俗子咋舌,毕竟能驱使金钱而不为金钱所役,有几人能做得到?段解:由时光易逝入笔,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与豪迈之情。
④进酒,杯莫停。
丘生,将岑夫子,丹岑勋先生呵,丹丘先生呵,请喝酒吧,酒杯不要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让我为你们唱一曲,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那些富贵豪华的生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活,有什么值得苦苦追求呢,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自古以来圣贤常被世人冷落,唯有那些寄情诗酒之人芳名⑤平乐,宴斗酒昔其名。
陈王时永驻。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举行宴会,喝着名贵的酒,④将?qiānɡ?:请。
⑤宴:举行宴会。
??⑦⑥。
十千恣欢谑????纵情地欢乐。
?:玩笑。
⑥恣:放纵、无拘束。
⑦谑?xuè??层解:借“古来圣贤”和“陈王”来抒发自己有志难伸的愤激之气,字字饱含深广的忧愤。
⑧⑨取对言少钱,径须沽君酌。
主人何为主人呵,为什么说少银钱,只管买了美酒来,咱们一起对饮。
五花马、千金裘,呼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马、价值千金的皮裘,都叫⑩?万古出换美酒,与尔同销儿将愁。
侍儿拿去换美酒吧,我与你喝个大醉,一起消除万古长愁。
[],消除。
消”?销:通“拿。
”沽:⑧何为:为什么。
⑨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⑩将:层解:这一层写诗人要将一切贵重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
这种狂放实质上是诗人悲之重、欢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与开篇之“悲”相呼应,而“万古愁”的含意更为深沉,显见诗人跌宕的感情激流。
诗人酒兴大发,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尽情书写心中的郁段解:结。
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将进酒?豪放是外壳内容: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狂—乐—愤情感变化:悲—?↑???愤激是内核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文本探究二1.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此“愁”的实质是什么?[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提示:①一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青春不再;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自古而然,自己不过是其中之一。
②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2.理解“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中“圣贤”的含义,分析用典的作用。
[考点: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我的答案:提示:含义:“圣贤”不仅指孔孟,还包括那些不能施展自己抱负的贤士。
他们被排挤,遭冷落。
作者面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现实,不再抱幻想,决心逃于酒乡。
用典的作用: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因为被其兄曹丕嫉恨,而郁郁不得志,只能借酒消愁,最后年纪轻轻就逝去了。
诗人借用这一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同曹植一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而难以为国家效力。
这一典故尽吐作者内心的不平之气。
3.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考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提示:①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②“钟鼓馔玉”“不足贵”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作者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豪门权贵的蔑视、否定。
该句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表达了作者的痛苦、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