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集成控制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运动轨迹和横摆角来衡量车辆稳定性控制的 效果。 以下仿真曲线图中,横轴为纵向位移( m); 纵轴分别为横向位移( m) 和车身横摆角( degree) 。 3.1 对开路面加速直行仿真
基于上述仿真模型,为充分比较驱动工况下车 辆在无任何控制、仅 ASR 控制、ESP 主导的集成控 制下的性能,设置车辆的左侧附着系数为 0.2、右 侧附着系数为 0.8、行驶初速度为 50km /h、在对开 路面上以 5 挡加速到 120km /h,可得仿真结果如图 5 和图 6 所示。
传动轴传递到差速器壳,其运动方程[1] 如下:
(Je ·
i2g·

2 0
+J
g·

2 0
+J
0) ·
ωd

η· T p· i g· i 0 -T d 式中: J e 为变速箱齿轮副的转动惯量; Jg 为差速器 壳的转动惯量;ωd 为差速器壳的回转角加速度;η
2014 年第 2 期 付燕荣: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在对整车及轮胎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某轿车建立了 9 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发动机 模型、车轮模型、传动系模型等,根据仿真模型和车辆系统动力学知识对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 控制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触发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确 定了集成控制系统在制动工况和驱动工况下统一的控制策略。 在 MATLAB /Simulink 环境下实现 车辆 ABS /ASR /ESP 的集成控制,并通过各个工况的仿真验证了集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集成控 制的优势。 关键词:动力学模型;ABS /ASR /ESP;集成控制;仿真 中图分类号:U4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509X (2014)02 -0035 -06
Fy2 cosδ2 +Fy3 +Fy4
∑M =(Fx1 sinδ1 +Fy1 cosδ1 +Fx2 sinδ2 + (1)
Fy2 cosδ2 )· a-( F y3 +F y4)· b -
( F x1cosδ 1 -F y1sinδ 1 -F x2cosδ 2 +
F y2sinδ 2 )·
1 2
B2
为传动效率;ig 为变速器传动比;i0 为减速器减速 比;J0 为差速器行星齿轮的转动惯量;Td 为经过传 动系统传递到两半轴的发动机输出扭矩,差速器再 将该扭矩分配给左右半轴,其分配关系为:
Tr1 =0.5· ( i0 · Td -Tmr ) Trr =0.5· ( i 0· T d +T mr) 式中: T r1,T rr为左、右轮间差速器输出力矩,N· m; T mr 为轮间差速器内摩擦力矩,N· m 。 1 .5 轮胎模型 近几年,在汽车操纵动力学研究中应用较广泛 的半经验模型有荷兰学者 Pacejka 提出的魔术公 式(Magic Formula)和中国学者郭孔辉院士提出的 统一轮胎模型( UniTire) 。 Magic Formula 模型是基于轮胎物理原形精确 描述稳态条件下的轮胎六分力;UniTire 模型以轮 胎刷子模型为基础,在符合公式摩擦椭圆概念假设 条件 下, 通 过 E 指数形式 来精 确描 述 轮 胎 六 分 力 。 [6 -8] 通过对这两种模型建模机理的对比表明,
图 2 整车受力示意图
式中:∑ F x,∑ F y 分别为车辆质心处沿车辆纵向 和侧向的合力,N;∑ M为质心处绕 z 轴的转矩和,
N · m; Fxi ,Fyi (i =1,2,3,4) 分别为 4 个车轮各自 所受的纵向力、侧向力,N; δ1 ,δ2 分别为两前轮的 转角,rad; a,b 分别为质心至前、后轴的距离,m; B1 ,B2 分别为前、后轮轮距,m; Mzi ( i=1,2,3,4)
随着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越来越被人 们所重视,汽车 ABS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ESP ( E- 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技术经过研究与实践,也 被证明是当前有效解决汽车操作稳定性的主动安 全技术之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汽车 ABS、ASR 及 ESP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将三者结合起来,对 汽车 ABS /ASR /ESP 的集成控制 研究 还 比 较 少。 随着汽车底盘动力学控制的不断发展,集成控制是 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为第一步,把汽车主动安全控 制装置 ABS、ASR 和 ESP 在结构和功能上集成在 一起,形成汽车 ABS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较 易实现,且能为汽车其他控制系统的综合集成打下 基础。
型,如图 1 所示。
图 1 车辆动力学模型
车辆整车受力情况如图 2 所示,由图 2 可得整 车动力学方程[1 -3] 为:
∑Fx =Fxc1osδ 1 -F y1sinδ 1 +F x2cosδ 2 -
F y2sinδ 2 +F x3 +F x4
∑ F y =F x1 sinδ1 +Fy1 cosδ1 +Fx2 sinδ2 +
轮地面驱动力,N; R 为车轮滚动半径,m; Tμ 为两
半轴驱动力矩,N· m。
当车辆俯仰、侧倾时,前后、左右车轮将产生质
量转移,可得各轮法向载荷:
·36·

z1

mgb 2L
-F2Lxh
-F2Byh
F z2 =m2gLb -F2xLh +F2yBh
(3)
Fz3 =m2gLa +F2xLh -F2yBh
转向工况判断 δf <δfLm 直线行驶
δf ≥ δfLm 转向行驶
表 1 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决策逻辑表
行驶工况判断 制动工况 驱动工况 制动工况
驱动工况
汽车行驶状态
|βd <βLm | |βd ≥ βLm |
正常行驶
分离系数 /路面 制 动 侧/风 影 响
|βd <βLm | |βd ≥ βLm |
仍然比 ASR 模式下好。 3.2 对开路面加速转弯仿真
UniTire 轮胎模型比 Magic Formula 模型具有更强 的理论基础;通过试验数据辨识模型参数,对比两 种模型的全局辨识精度以及预测精度的结果表明, UniTire 轮胎 模 型 的 全 局 辨 识 精 度 略 高 于 Magic Formula 模型,且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 因此,本文 选用郭孔辉院士提出的参数少、形式简洁且满足高 阶理论边界条件的“ 轮胎纵滑与侧偏联合工况下 的半经验模型” 。
-arctan

-B1 ω 2
v +aω
α2
=δ2
-arctan

+B1 ω 2
v -bω
α3
=-arctan

-B2 ω 2
v -bω
α4
=-arctan

+B2 ω 2
1.3 发动机模型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负载不稳定,发动机
转速、节气门开度等参数发生变化,发动机大部分 时间处于非稳态工况下工作。 直接建立发动机动 态特性模型有一定困难,为兼顾模型仿真的实时性
2014 年 2 月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Feb.2014 第 43 卷 第 2 期 Machin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l4.3 No.2
为回正力矩,N· m。 1.2 车轮模型
轮胎受力情况分析 [4 -5]如图 3 所示。
图 3 前、后轮胎受力分析
假设轮胎为一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体,则车轮的运动转矩平衡方
程式可记为 :
Iω· ω =Tq -Fx · R -Tμ
(2)
式中: Iω 为车轮转动惯量,kg· m2 ; Tq 为驱动力矩
(当车轮为非驱动轮时,Tq =0), N; Fx 为两驱动
执行系统 ABS ESP
ASR ESP ESP ESP ABS ESP ESP
ASR
3 整车模型及控制性能验证分析
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模型如图 4 所示。
为检验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性 能,采用典型的危险工况进行仿真,即对开路面加 速直行和对开路面转弯。 车辆稳定性控制分为两 类问题:一类是轨迹保持问题;另一类是稳定性问 题,即横摆角速度问题,它与轨迹保持问题是相互 联系的。 为了更加直观地看到仿真效果,本文采用
2014 年第 2 期 付燕荣: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策略研究
从图 5、图 6 可以看出,在 ESP 主导的集成控 制模式下,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能够一直保持非常好 的直线轨迹和非常好的行驶稳定性。 该种工况下 ESP 主导的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未达到 ESP 横摆力矩控制的条件,依旧需调用 ASR 进行 控制。 虽然如此,启用 ESP 主导的集成控制效果
2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策略
当 ESP 开关打开时,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 控制系统判断汽车的工况, 若需要 ESP 动作, 则 ESP 通过 ASR 装置牵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同时 指挥 ABS 对各个车轮进行有目的的刹车,产生反 横摆力矩,将车辆带回到所希望的运动轨迹上来。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 通过决策逻辑表来判断集成系统中哪一部分发挥 作用。 决策逻辑表见表 1。
·37·
2014 年第 43 卷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图 4 汽车 ABS /ASR /ESP 集成控制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
图 5 无控制和 ASR 控制下的对开路面车辆加速直行仿真曲线
·38·
图 6 ESP 主导的集成控制下的对开路面车辆加速直行仿真曲线
DOI:10.3969 /j.issn.2095 -509X.2014.02.008
汽 车 ABS/ASR /ESP 集 成 控 制 策 略 研 究
付燕荣1 ,王国业2 ,关志伟1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汽车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222) (2.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车辆与交通工程系,北京 100083)
Fz4 =m2gLa +F2xLh +F2yBh 式中: Fzi (i=1,2,3,4) 为车轮法向载荷,N; h 为 汽车质心高,m; L 为轴距,m; B 为前后轮距的均 值,m; m 为整车质量,kg;其他参数同式(1)。
轮胎受力与侧偏角有关,根据车辆运动分析各
轮侧偏角表示为:
v +aω
α1
=δ1
与发动机模型的准确性,将发动机的动态特性简化
为具有一阶惯性滞后环节。


=t
T es es +1
·
e -τs
(4)
式中: Te 为发动机动态输出转矩,N· m; Tes 为发
动机稳态输出转矩,N· m; τ为滞后时间,s; te 为
时间常数,s; s 为 Laplace 算子。
1.4 传动系模型
从发动机曲轴输出的扭矩经离合器、变速箱、
βd <βLmin
正常行驶 分离系数 /路面 制动 /侧风影响
不足转向
βd >βLmax βLmin <βd <βLmax
过度转向 中性转向
βd <βLmin
不足转向
βd >βLmax
过度转向
βLmin <βd <βLmax
中性转向
稳定性判断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稳定
1 动力学模型
1.1 整车动力学模型 根据汽车运动性能分析和控制问题研究的需
要,建立车辆系统整车动力学模型。 车辆底盘沿纵 向轴的运动速度为 u;沿横向轴的运动速度为 v;整 车(包括车身和非簧载质量) 绕坐标轴 z 的转动角
速度为 ω;车身绕纵向轴 xb 相对底盘坐标系的侧倾 角为 φ,绕横向轴 yb 相对底盘坐标系的前俯角为 θ; 4 个车轮绕各自转动轴的旋转角速度为 ωi(i =1, 2,3 ,4 ) 。这是一个9 自由度的4 轮车 辆动力学模
-Mz1

Mz2 -Mz3 -Mz4
收稿日期:2013 -12 -26 基金项目: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KJ10 -15) 作者简介:付燕荣(1985—) ,女,内蒙古临河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动力学、车辆机电控制。
·35·
2014 年第 43 卷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