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育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摘要:本课题根据笔者十多年来对外语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国内外专家在大学及中学外语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文化的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文化教学的作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的原则,文化教学的步骤,文化教学的方法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等。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庄智象2011年在温州大学的学术报告上说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200多个。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由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探求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外语教育语言学而言,对文化概念和范畴的界定需紧紧围绕目的语的特点,目的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影响目的语学习、理解、交际的种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要素来进行。这就是说,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Language)(1921)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无处不在,语言也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有

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言,同时有语言的地方就有文化的痕迹。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化也由于语言的使用得以体现、传承和保留。所以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体现和作用的重要载体。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文化内涵。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依靠语言教学。首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应有效地结合起来。只教语言不教文化,学生学到的可能是除母语以外,表达本族文化的另一组语言符号,是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这显然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其次,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为一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动力的方法。将语言教学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之中,学生在了解真实的人,真实的国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习得了语言知识。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在美国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1959年,随着霍尔(E.T.Hall)《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一书的出版,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门新兴的学科便确立了其学科的地位。跨文化交际学除研究文化和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之外,还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文化教学并不是历来就受到重视。尽管近20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共识,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与外语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如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文化教学的作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的原则,文化教学的步骤,文化教学的方法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等。

三.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

回顾和总结过去几十年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难看出,它基本上是围绕语言知识教学——词语分析、语法讲解、句型操练这样一条主线来走的,侧重语言内功,而对语言外或非语言的外功即交际文化因素却不予重视或重视不够。语言是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与该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同生与共(王寅,2001)。在我国,文化教学或文化移入

等的正式提法最早见于20世纪90年代初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中(胡文仲,1992;李润新,1994)。在此前的80年代,我们通常称其为“文化知识课程”,专指为学外语学生开设的诸如所学语言国概况课,国情知识课,文化知识课或背景知识课等教学科目及其教学方法。90年代起其内涵才有了新的扩充,指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所学语言国的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及方法。本文所说的文化教学主要为后一种,指与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相对应的传授或移入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从外语教学的实际和需要看,我们认为将文化教学的概念和内涵严格限定在教学本身及狭义的范畴内更妥当。在外语教学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学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开设与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学专业课程。简单地说就是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或移入。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以及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所学语言国文化知识的教学,其含义为: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授语言的一般性结构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同时,设法使学生了解以至习得所学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及应遵循的文化规约,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四.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学习一种语言,不单单是学会其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而且必须同时学习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才能保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王寅,2001)。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教学,那么通过教学双方共同的努力就可以对学生和教学效果产生双重的效应。

1.文化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文化教学通常是通过所学语言本身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学生可以通过语言获取所学语言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民族习俗、社交礼仪以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传统观念等一系列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