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教学

合集下载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其文化和习俗。

外语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输语言本身的知识,也是在结合语言本身特点的基础上,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知识。

只有将外语教学同文化导入同步进行,才能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

本文旨在讨论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语言文化教育外语教学学习动机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或者说只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看待,而忽略了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

致使我们的学生对语言学习中的浅滩暗礁心中全然无数。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

因此,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更应是“文化教学”。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英语的素质包括语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充分认识并重视文化差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既然语言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如此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就应该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育,将文化教育融入到最基本得日常教学中。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语言反映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影响语言。

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

语言与人类思维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的关系。

特定的文化由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特定的语言体现特有的文化内涵。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育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育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育
白 雪
( 木 斯 职 业 学 院教 育 系英语 教 研 室 , 木 斯 1 4 0 ) 佳 佳 5 0 4
[ 关键词] 外语教学 : 高中英 语 : 文化教育 ; 新课程
1 世 纪 英 国 人 类 学 家 泰 勒 ( d ad 9 E w r T lr在 《 始 文 化 》 书 中 , vo) 原 一 给文 化 下 了 个 比较 经典 的 定 义 :文 化 是 一 个 复 合 “ 体 , 括知识 、 仰 、 术 、 律 、 德 、 包 信 艺 法 道 风 俗 以 及人 作 为 社 会 成 员 而 获 得 的任 何 其 他 能 力 和 习惯 ” 此 在 新课 程 的 英语 教 因 学 中, 仅要 让学生 掌握 知识 、 能 , 不 技 还 应 根据学 生的年 龄特点 和认知 能力 , 逐 步扩 展 文 化 知识 的 内 容 和 范 围 。如 果 我 们抽 出一 点 精 力 . 一 个 角 度 , 西 方 文 换 从 化人 手 ,让 学 生感 受 英 语 的 真 正 魅 力 所 在 。就 可 以培 养 学 生 学 习 英 语 的浓 厚 兴 趣 , 同时 也会 使 大 多 数 学 生 实 现 从 被 动 学 习 到主 动 学 习 的转 变 。 英 语 语 言 文 化 谈 到英 语 语 言 文 化 。我 们 首 先 想 到 的就是英 国和美 国。英 国文化源 远流长 , 历 经盎 格 鲁 一 萨 克逊 、 艺 复 兴 、 古 典 主 文 新 义 、 漫 主 义 、 实 主 义 、 代 主 义 等 不 浪 现 现 同历 史 阶段 。 美 国 文 学 在 l 世 纪 末 就 已 9 不再 是 “ 国文 学 的一 个 分 支 ” 英 。进 入 2 0 世纪 , 国文 学 1趋 成 熟 。 为 真 正 意 义 美 3 成 上 独 立 的 、 有强 大生 命 力 的 民族 文学 。 具 英 语 的根 源很 复 杂 . 括 拉 丁语 、 包 日 耳曼语 、 尔特语 、 凯 挪威 语 等 等 。但 它 同 时也 变 得 更 富有 弹性 , 更 强 大 。 目前 , 也 全 世 界 有 38 人 把 英 语 作 为第 一 语 言 , - 亿 大 约25 人 将 其 作 为 第 二 语 言 : 外 还 .亿 另 有 1 亿 人 正 在 学 习 它 。 它 是 全 球 化 的语 0 言 , 泛 应 用 在 国际 商 务 、 治 和 外 交 领 广 政 域 中 : 也 是 电脑 和互 联 网 的通 用 语 言 。 它 二 、 化 差 异 在语 言 中 的体 现 文 作 为 语 际 的 交 流 .把 握 文 化 所 传 承 的信 息 . 关 重要 。 至 曾经 有 一 个 翻译 的轶 事 : 位 外 国人 参 加 中 国朋 友 的 婚 礼 , 一 他 称赞 新 娘 很 漂 亮 ,新 郎 谦 虚 地 回答 : 哪 “ 里 。 里 。 外 国朋 友 大 吃 一 惊 , 为是 问 哪 ” 以 哪 里 美 , 好 硬 着 头 皮 说 :鼻 子 , 睛 , 只 “ 眼 耳 朵 。 巴都 很 美 。 ” 嘴 1 理 位 置 的 不 同 。 英 国是 一 个 海 . 地 岛 . 中 国传 统是 内 陆 文化 。 而 因而 在 英 语 中很 多 习语 与 水 有 关 。但 在 汉 语 中很 难 找 到 相 同 的对 应 。 例 如 :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

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人进行交流,然而仅仅靠掌握语言纯正的发音,大量的词汇和准确无误的语法知识,而不对其文化和习俗做深入的了解就往往会令人啼笑皆非,产生许多误解。

因而语言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尤其在英语语言的初级阶段,让语言和文化既讲形式更重内容。

那么,英语应怎样才能搞好语言和文化的教学呢?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并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

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众多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所学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如:日常用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和形体表情等无声语言,都能够反映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把英语教得意趣横生。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同时并举、紧密结合后者要为前者服务,而不是取而代之。

因此,在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时必须优先考虑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形象生动。

例如:要学生们知道在街道上或商店里看见外国人就问:"Hello!Where do you come from?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你多大了?)"是不礼貌的。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全文)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全文)

外语教学与语言文化对外语教学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记忆宝库,同时也意味着作为文化之XX中的动物的人不得不生存在语言文化之XX中,受到语言文化之XX的制约,语言也因此而成为陷阱和桎梏。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进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GJ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

外语是外国文化的载体,外语的传授过程含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的因素。

因此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不了语言。

一、语言与文化每种语言都反映了它所归属的文化异同,民族色彩。

不同文化背景,持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会产生误会。

对于不同的人们,同一个词或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

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谈一个严肃的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可以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的话可以使对方不快或气愤;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国外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

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社会的文化。

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因此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别的意义。

二、外语的文化性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语言教学以语用为目的,必定会涉及语言文化的教学。

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也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文化因素。

试论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

试论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2)

试论语言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摘要语言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探讨了在语言教学中如何有效处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帮助教师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增进学生对目标语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了解,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实现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语言与文化关系、学习效果、教师策略引言语言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工具和载体,一个不同于母语的语言背后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习惯。

语言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流利地交流,并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之间相互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在语言学习中,只有了解了对应的文化背景,才能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一种交流工具,更是学习一种文化。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结晶。

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这些都与它所属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和称呼方式与英美文化中的尊重和礼貌的传统有关。

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文化对于语言学习是必要的。

学习一门外语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词汇和语法的知识,还需要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

当学生能够理解文化概念、价值观以及社会习俗时,他们才能用更贴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策略创建真实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标语言背后的文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节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文化的魅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使用真实场景的对话、情景剧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使用中获得文化信息。

外语教学的特点

外语教学的特点

外语教学的特点外语教学的特点是指教学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外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学科,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交际性:外语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外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口语交流、阅读、听力训练等来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2. 实用性: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

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外语教学更加注重实际应用,通过教授实用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与外国人进行交流。

3. 文化融合: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的教学,还包含了文化的教育。

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并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习俗、价值观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

4. 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外语教学中存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外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主写作、自主思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6. 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外语教学中,口语能力被视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创造良好的口语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外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外语教学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外语知识。

外语教学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

外语教学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

外语教学与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摘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8年发布了《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对学科教学质量做出定性和某些定量的规定。

此举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国标》也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外语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

关键词:外语教学;中国语言文化1. 引言《国标》对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做了明确定位:“外语类专业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

外语类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

这个定位强调外语类专业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且第一次明确把“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这些既“涉外”又“涉中”、具有双向性内容的研究方向,与“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一起,作为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基础”。

在“培养规格”的“知识要求”中,又把“中国语言文化知识”作为外语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之一,与其他知识一起共同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并把它看作外语类专业“专业特色”的体现。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论述,对新时代外语类学科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仅就《国标》中新增的有关“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内容,分意义、内容和方法三方面来讨论。

2. 外语教学要“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意义2.1 中国外语教育优良传统的回归重视中国语言和文化本就是我国外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特色。

说“传统”是因为由来已久,自有外语教学之始就是这么认为、这么实践的。

说“特色”是因为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几乎没有像中国这样强调本土语言和文化学习的,这是中国文化本身的强大使然,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2.2 对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认识的升华提出外语教学要熟悉中国语言文化,既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语言和语言教学问题,是对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认识的升华。

上面提到的“工具说”,其背后是外语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而在更深层次,其实是语言观与语言教学观之争。

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

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

如何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所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言,还能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一、深入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历史传统。

例如,汉语中的成语、谚语、诗词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文化则赋予了语言以生命和意义,使其不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和声音。

在语言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

比如,学习英语时,了解西方的节日、礼仪、价值观等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二、在教材编写中融入文化元素教材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应充分融入文化元素。

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作为课文,让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同时,教材中的练习和活动也可以围绕文化主题展开。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场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教材还可以配备丰富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不同文化的特色和风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感知。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是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键角色。

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地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融合语言与文化。

比如,通过文化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发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讲解词汇和语法时,结合文化背景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教师还可以组织文化专题讲座、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比如,邀请外国友人来校交流,举办国际文化节等。

四、创设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语言学习需要真实的语境,文化传承也需要相应的环境氛围。

外语专业的教学理念

外语专业的教学理念

外语专业的教学理念
外语专业的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与文化并重:外语专业教学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2. 知识与技能并重:外语专业教学既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也强调语言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外语人才。

3. 理论与实践并重:外语专业教学既注重语言理论的学习,也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外语人才。

4. 整体与局部并重:外语专业教学既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也强调局部细节的掌握,以培养具有全局观念和细致分析能力的外语人才。

5. 创新与传承并重:外语专业教学既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外语人才。

此外,外语专业的教学理念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及全人教育观。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全球化时代对外语人才的需求。

探索外语教育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以日语为例

探索外语教育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以日语为例
第1 社会科学版 ) 1 卷第 1 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o l . 1 1, N o . 1 V ( )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A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a n. 2 0 1 3 J g y 2 0 1 3 年 1 月 J
训 练 语 言 技 能, 外 语 教 育 不 仅 是 传 授 语 言 知 识、 更重要的 是 培 养 学 生 运 用 外 语 进 行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能 力 。 在跨文化交 际 中 , 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 化语境 ,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 , 从而使交际失败 。 例如 : 在 日 常 交 际 中, 中国人在对话中常使用 “ 、 “ 、 “ 、 “ 你” 我” 他” 她” 等人称代 词 , 虽然日语中也有相 あなた ” 、 “ わたし ” 、 “ 、 “ 彼” 彼 女” 等, 应的人称指示词 “ 但会话中却 常 省 略 或 用 人 名 、 职 位 等 称 呼 语 代 替。例 ( 如将 “ 我要去图书馆 ” 表述为“ 図 書 館 に 行 き ま す” 去 。 即便是使用这些人称指示 词 , 图书馆 ) 也要根据说话 场合的不同进行选择 。 对象 、 可见 , 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 、 语法规则和掌握 , “ 一定的词汇 量 或 者 仅 具 备 相 当 的 听 、 说、 读、 写、 译” [ ] 1 能力 , 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 , 更不意味着能使 用这门外语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 本文将在分析 传 统 教 学 法 弊 端 的 基 础 上 , 明确语 着重探讨如何在 言教学和文化 教 学 相 结 合 的 必 要 性 , 具体的课程中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 词 : 语 言文化 教 育 外语教 学 认 知 作 用 有 效途 径
我 国 外 语 教 育 在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间里 受 结 构 主义 和行 为 主 义 的 影 响 而 偏 重 在 语 言 形 式 的教 学 上 .文 化 教 育 在 外语 教 学 中所 占的 比重 甚低 。 近 年 来 随 着 人 们 对 语 言 与文 化 、 文 化 与 交 际 之 间 的 关 系 的 认 识 逐 渐 加 深 ,人 们 开始 肯定 语 言 与 文 化 之间的不可分割 , 以及 文 化 因素 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 重 要性 。 本 文 重 点 论 述 外 语 教 学 过 程 中语 言 文 化 教 育所 起 的 不 可 忽 视 的 作用。
Mr . W u: I t ’ S my s o n’ S b i a h d a y .
M r . J o n e s : H o w n i c e . I h o p e y o u a l l e n j o y i t v e r y mu c h .


和特征 。 英语 的 根 源很 复 杂 , 包括拉丁语 、 E t 耳曼语 、 凯 尔 特语 、 挪
Mr . W u: Ye s . S a t u r d a y ’ S a s p e c i a l d a y, d i d y o u k n o w?
Mr . J o n e s : Ho w d o y o u me a n ?
A: Oh, y o u l o o k p a l e . Wh a t ’ S t h e ma t t e r ? B: I ’ m f e e l i n g s i c k . A c o l d ma y b e . A: Go a n d s e e t h e d o c t o r . Dr i n k mo r e wa t e r . Di d y o u t a k e a n y p i l l ?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w o r k s w o n d e r f u 1 . Wo u l d y o u l i k e t o t r y ? P u t o n mo r e c l o t h e s . Ha v e a g o o d r e s t .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等等。

文化意识(文化教学)问题在我国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下面就想就上述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语言与文化1、文化。

要想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化之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

何谓“文化”?文化是个涵义极广的概念,对其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文化的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r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我国《辞海》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总之通俗地说,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第一,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的、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亦是该社会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持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或后人,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的内涵;第二,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来看,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因此,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必须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统一不仅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际过程中还常常造成语言的误用。

二、文化教学的意义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

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试论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试论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试论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是紧密相关的,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文化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外语知识,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往能力的发展。

首先,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和兴趣。

外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文化元素,能够增添学习的情趣,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了解和学习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外语的实际应用场景,并且增强对外语学习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其次,文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外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通过学习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外语词汇和语法结构,使外语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再次,文化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和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文化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和交际技能,从而提高跨文化交往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对于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外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础。

通过文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词汇、语法和语用规则等,并且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学生在接触和了解目标语言文化的同时,能够对所学的外语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文化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运用外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文化教育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中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因素现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相当普遍,从而使相当多的老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注重的只是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否正确或语言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意学生跨文化条件下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要想做到英语运用得体、恰当,就必须通晓英语相关的文化。

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使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范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总和。

一门语言文化的衡量标准不是要看对于这门语言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对这门语言运用熟练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以应试背诵为主,这些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停地背诵单词、短语,每天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做题,而不是在生活去运用英语。

观察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和认识。

帮助他们积累生活,从而在无形中积累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使学生们感受目的语文化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标准以及在此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习惯,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为他们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更好地驾驭外语,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创造条件。

语言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之中产生的。

语言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素养。

外语教学的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语言应用能力是获取跟多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手段,反之,有了一定语言知识及运用能力后,获得更多得文化知识又是更进一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的培养 主要包括 : 一是让 学生 了解外国语言 中的文化内涵 ; 二是使 学生认识 由于民族文化差异 而形 成的汉语 和英 语在思维方式 及语 言表达 习惯 上的差异 ;三是培养学 生具备排 除母语 文化及汉语 思 维方式 的干扰 , 习惯英美人 的思维方式 , 同时 还需要引导学生 不要 盲 目吸收不适合中 国国情 的外来文化。在学生 的一般意识中 , 对英 美文化与 中国文化的差异认识往往局限于艺术 、 音乐 、 服装 、 时尚等 流于表面的东西 , 更深层的西方文化特质却未能被学生所注意。由 于人们的行为规则、 思维方式 、 处世哲学、 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 价值 观的制约和影 响, 不同的社会 , 人们 的言谈举止都恪 守着各 自的风 俗习惯 , 并反映其 价值观念。 因此 , 注重 培养学生对 目的语文化所 蕴含的价值观念 、 理想 信仰 、 社会规约 等方面差异意识应 是文化意
由于语 用的迁移现象 , 人们 在使用第二语 言或外语交 际时 , 尽 管语 言能力很强 , 常常会 遇到各种失误 , 但 包括言语 功能 、 言语行为 的实施 ( 尤其表现在 问候 、 恭维 、 感谢 、 抱歉 、 拒绝 等言语行为方面 ) , 篇 章结 构、 交际风格 、 交际方 略 、 交际规则 、 礼貌原则等方 面。这就 需要结 合语言教学 向学生介 绍和传授相关 文化背景知识 。文化知 识 的传授 的内容是多样 的, 可以从与课文 内容相关 的西方文化价值 观( 价值取 向、 处世哲学 、 行为规范 )语境 ( 际双方 的社会地位 、 ; 交 熟 悉程话语所体 现的得体性 、 礼貌 原则 ) 以及交 际者的非言语 因素等 方 面开展讲解 。但是一个 民族发展历 史过程 中积淀的文化知 识浩 如烟海 。 在外 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 的传授不应带 有随意性 , 因为 外语教学 中文化教学毕竟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因此 , 外语教学中 文化知识传授应着力 把握 以下几个 方面的 问题方 可有 利于提 高教 学功效。 一是关联 性。 堂中讲 授的文化知识 点应与课 文内容密切 课 相关应 对与外语课文 相关 的历史背景 、 物生平概要 、 人 情景交 际中 的社会关 系、 词语 的文化功能进行讲解 , 与课文关 联不大的内容 , 可 简略不提 。二是适度性 。语 言教学 中的文 化知识传授应分清主次 , 以语言教学为主 、 文化为辅 , 切不可喧宾夺 主 , 满堂灌输文 化内容 。 三 是实 用性。外语课文 中所 出现的对于语 言交际实用价 值大的文 化点应突 出讲解 , 授课 时力求讲得 清楚 、 入 , 高学生对语言 中文 深 提 化现象 的理解力 。 四是综合性 。 化是综合 的, 文 在外语教学过程 中, 应将课堂教材 内容( 句子 、 语篇 ) 日常交际方式( 、 包括非言语交际行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谈外语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谈外语教学-精选教育文档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谈外语教学一、引言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传递文化的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所具有的诸如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特殊的语法结构等特征,即可被看成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掌握一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文化进行相对全面详尽的解读。

事实上,这种有关文化的教学,即便没有特意安排,无意中也会有涉及。

本文从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文化从词源来看,“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e”,包含拜神和耕作两层意思。

处制土地开垦、植物栽培;后来扩充为表示对于人的身心、尤其是艺术和道德能力的培养;进而泛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司联合,2001)。

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诸如组织、学校等,而且包括非物质的东西诸如思想、语言等。

戴炜栋和何兆熊编著的Course o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对于泛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而狭义的定义是侧重指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

是指在一定的共同体范围内生活的人们不同程度上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趋向和性格特征等等(129)。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语言文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即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是现实的文化镜象(张汝德,2007)。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包括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社会方式。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相结合

2 1 有利于加深对语 言意义 的理解和得体地使用 . 该语言 由于语言并非总是直接体现语义的 , 往往 使人产生误解 . 只靠上下文理解语义仍不够 , 还要靠 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文化因素 , 从某种意义上说, 错误 理解语义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所致。要正确
理解语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结合语言的社会
应。
2O — 9 l 收穑 Ol o 一 7
责任嗣辑 : 王世霞
试 论 外语教 学 中的语肓 和 文化 相结合
曲景 秀 牡 丹江 医学院 171 50 1
人们有—种误解 , 认为学 习- N外语就是掌握 -

比 , 语中 Bu o I 如 英 dhb0 } k 一词语 , 字面上看 , 从
pm” h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有“ 笨拙” 的含义 , 以致聪明 反被聪明误 类似的饲子 , 举不胜举。
由此我们可 以看出, 在外语教学 中如果只教语 言而忽略文化, 将会产生两个后果 : 一是学生也许学 到了语言结构形式( 汇和语法)但没有充分学到 词 ,
内容和含义 。以致交流上 出现生硬的中文式英文。
二是 由于缺乏耀层文化知识 , 他们的阅读理解 因此 而受到牵制. 所以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 一定要了解 语言所负载的这种“ 文化信息 ’ 扫除言语交 际中的
“ 文化障碍 从而展示 一个交际者的个人教养和思 , 想. , 此外 在阅读和翻译的过程中, 要弄清词, 句及语 段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字面意义 , 要吃透附加在语言 之上的文化信息。 2 外语教学注重语育和文化相螬舍的重要性

套语法和发音规则 . 加上一大堆词汇 , 这样就可以
个是。 成年人”一个是“ ’放在一起 自 , 书 , 然就意为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整合观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整合观

文化教 育 ・
大 众 文 艺
外语教学中的言文化整合观
房 国铮 ( 牡丹 江 师范 学院 黑龙 江牡 丹江 1 5 7 0 0 0 )
个 自然班 作 为教 改 实验 班 ,其 它班 为控 制 班 。试验 班 与控 制班 的授 课 形式 、教学 计划 、课程 设 置和 教材 完 全相 同。唯 一不 同 的 是 ,控 制班 依 然采 用 以课 堂讲 授 为主 的传 统 的教 学模 式 ,而 试验 班采 用 融合 语 言 与文化 双 重 内容 的新 的教 学 模式 。试 验 教学 的 结 果 是 ,在其 他 条件 完 全相 同 的情 况下 ,实验 班 的学 生 的各方 面 综 合 素质 均 获得 较大 幅度 地 提 高 ,在各 项赛 事 中均 能够 获 得较 理 想 躯 ,还教 学以生动模式 。 的成 绩 。 关键词 :外语教 学;文化 ;语 言 首 先 ,课 堂教 学 过程 得 到 了优化 。教 学 实践 表 明 ,语 言与 文 项 目:本文 为黑龙 江省教 育厅人 文社会 科学研 究项 目: “ 语 言 化 整合 观 在外 语 教学 中 的实 践和 应用 ,有 效 地促 进 了教 学过 程 的 文化整合观下外语人才培养 的研 究”成果 整 体优 化 ,增加 了课 堂教 学 的信 息 量 ,丰富 了教 学 内容 。 其 次 ,展 现异 域 文化 有助 于 吸 引学 生 的注意 力 ,调 动其 学 习 兴 趣 。其 次 , 教师 的 观念 和 角 色发 生 了转 变 。 新 的文化 与 语 言 外 语教 学 中的文 化 问题 我 国传 统 的外 语 教 育 存 在 着 一 定 的文 化 局 限性 。 首先 是教 整 合 的方 式 实际 上更 加大 了教师 工作 的难 度 , 更强 调 了教 师 的指 师 对文 化 的理 解 比较 狭 隘 ,虽然 也 认 为学 习外 语 需要 文化 知 识 , 导作 用 。在 这样 的课 堂上 ,教师 不仅 要 成 为课 堂活 动 的设 计者 和 但 是却 将 语言 与 文化 完 全割 裂 开来 。 很多 老师 对 外语 教 育要 导 入 管理 者 、参 与者 和合 作者 ,还应 该根 据 学 生的个 性 特 点 ,适 时调 文 化 ,理 解 为应 该在 外 语课 堂上 单 独 开辟 文化 专 题或 者 直接 开 始 整 教 学方 法 ,培 养学 生 正确 的学 习方 法 。通 过 教学 实 践教 师们 深 文 化课 。这 是一 种将 语 言与 文化 完 全 割裂 开 来 的看法 ,其 结果 是 切 地 感觉 到 我们 不得 不去 改 变 自己的教 学观 念 ,反 思 自己的教 学 导 致 学生 学语 言 和学 文 化都 处在 枯 燥 无味 的状 态 中 ,而 且 自身 也 行 为 ,总 结 自己和借 鉴他 人 的教 学 经验 ,研 究 和解 决 教学 中 的文 没 用 能力 将其 内化为 有 机 的整 体 。我 们知 道 :语 言 是文 化 的一 部 化 问题 。 第三 , 学生 的学 习 兴趣 和知 识 面迅速 扩 大 。我 们在 教 学 中积 分 , 又是 文化 的载体 。这就 意 味着 文 化 的保 存 、传承 和 发展 需 要 语 言做 媒 介 ,所 以文 化 离不 开 语 言 。反之 ,语言 的 交流 和 发展 当 极 引导学 生 在读 文学 作 品 、报 刊 时留心 和积 累 文化 背 景 、社会 习 然 也 离不 开 文化 。语 言 与文 化 二者 处 于密 不 可分 的关系 中 ,这 已 俗 、社会 关 系等 方面 的材 料 。我 们 的 学生 能到 国外 留学 ,在 当地 人 民中 生活 较长 时 间 ( 一 年 、两 年或 三 年) 的 ,应 该说 属极 少数 。 经 成 为语 言研 究和 语言 教学 中对 待 二者 关系 的 出发 点。 其 次 , 有些 教师 对 文 化 理 解 的 狭 隘 还 体 现 在 将 文 化 片 面 地 对于 绝大 多数人 来 说 ,了解 异 文化 社会 主 要靠 间接 地 阅读 有关 的 理 解 为就 是 外 国文化 。学 习一 门外语 学 习 目的 国家 的文 化 知识 是 材料 。文 学 作 品是 了解 一个 民族 的脾性 、 心理 状态 、文化 特 点 、 理 所 当然 的 ,但 是 如果 没 有母 语 文化 的支 撑 ,恐 怕 外语 学 习也 不 风俗 习惯 、社会 关 系等 方面 的 最 生动最 丰 富 的材料 。通过 阅读 报 会 学 精 。现 在很 多 外语 专业 的学 生可 以说 外 语不 可 谓 不流 利 ,但 刊等 活 动 ,学 生们 了解 了 目的 文化 当 前社 会各 阶 层 、各集 团的动 是却 往往 思 维简 单 ,很 难 从事 高 质量 的和 高 学术 水 平 的研 究和 工 态 、各种 社会 问题 和社 会关 系 ,迅速 扩大 了知 识面 。 作 。究其 原 因是 这 些学 生 不仅 对 外 国历 史与 文化 知 之甚 少 ,有 些 第 四 ,学生 文化 非 认知 因 素 的得 到培 养 。我 国学 生 的 “ 文 化 甚 至 连 自己的本 国文化 也 了解 不 深 。这就 直 接 导致 这 些学 生虽 然 认知 能 力 ”普遍 不 高 ,文化 接 纳和 认 知性 不够 高 。在 智力 水平 相 口语 流 利 ,但到 了设计 文 化 、文 学 的深入 研 究 时就 体现 出 自身 知 当 的情 况下 , 这些 能力 的 不足 ,很 大 程度 上导 致 我 国学 生较 多媒 识 的贫 乏性 和局 限性 。所 以,我 国外 语 教学 中轻 视 目的 国文化 故 体和 文 化传 播 媒介 发达 国家学 生缺 乏 异文 化理 解 能力 。因此 ,我 不可 取 ,反 之盲 目崇拜 外 国文 化 而轻 视本 国文化 也 是 需要 我们 避 们在 重 视创 新 思维 能 力培 养 的同 时 ,把异 文化 培 养放 在 首位 ,重 视 学生 个性 的 充分 发展 ,培养 学 生对 异文 化 的兴 趣 ,培养 学 生善 免 的。外 语教 学应 该在 更广 阔的 的视野 下全 面 的对 待文 化 问题 。 于 吸收 吸纳 的 能力 , 同时 保护 学 生 的独立 意识 和 批判 意 识 ,鼓励 二 、 语言 教 学 中的语 言文 化整 合观 在外 语 课堂 上 ,教 师 往往 要 求学 生在 没 有任 何 文 化背 景 的情 学 生表达 自己的情 感 等 。 总 之 ,我 们 的 整 合 观 的 教 学 理念 通 过 构建 新 型课 程 体 系 , 况下 机 械记 忆 词汇 和语 法 规 则 。这种 方 式不 仅 没有 利 用认 知理 论 语法 课教 语 法 ;文化 课教 文 化 ”那种 孤 立 教 启发 学 生对 语 言 的逻 辑理 解 和认 知 ,而 且还 割 裂 了语 言与 文化 之 使 外语 教 学摆 脱 了 “ 语 言 是 文 间 的关 系 ,往往 会 导 致本 科 外语 学 生 的实 践操 作 能力 差 ,不如 出 授 各方 面 知识 的人 才 培养 模式 和 枯燥 的课 堂氛 围, 以 “ 语 言与 文 化有 机整 合 ” ,通过 语 言透 视 文 国 留学 的学 生 口语 交 际能 力 强 。 同时 ,因 为对 文化 习 俗不 了解 , 化 的载 体 ” 的理念 将 “ 化 ,利 用 文 化 讲 解 语 言 ,还 二者 以有 机 联 系 ,还 语 言 以 血 肉之 思维 方 式不 同 ,造 成 语言 的使 用不 得体 甚至 错误 。 要 改善 这种 局 面 ,我 们认 为 首先 应 该将 认 知理 论 引进 高校 , 躯 ,还 教学 以生 动模 式 。 改 变 教 育 理 念 。 认 知语 言 学 更 重视 语 言运 用 ,在 言 语 教 育 的 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育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摘要:本课题根据笔者十多年来对外语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国内外专家在大学及中学外语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文化的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文化教学的作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的原则,文化教学的步骤,文化教学的方法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等。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语言教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语义文化,语用文化一关于“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

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

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

庄智象2011年在温州大学的学术报告上说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200多个。

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由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探求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

就外语教育语言学而言,对文化概念和范畴的界定需紧紧围绕目的语的特点,目的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影响目的语学习、理解、交际的种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要素来进行。

这就是说,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Language)(1921)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文化无处不在,语言也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语言,同时有语言的地方就有文化的痕迹。

人们借助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文化也由于语言的使用得以体现、传承和保留。

所以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体现和作用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又制约着语言形式,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文化内涵。

所以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依靠语言教学。

首先,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两者应有效地结合起来。

只教语言不教文化,学生学到的可能是除母语以外,表达本族文化的另一组语言符号,是一个没有血肉的空壳。

这显然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其次,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为一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动力的方法。

将语言教学置于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之中,学生在了解真实的人,真实的国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习得了语言知识。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从50年代开始,在美国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1959年,随着霍尔(E.T.Hall)《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一书的出版,跨文化交际学(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门新兴的学科便确立了其学科的地位。

跨文化交际学除研究文化和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之外,还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文化教学并不是历来就受到重视。

尽管近20年来学术界和教育界对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共识,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还与外语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尤其是一些理论问题,如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文化教学的作用,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文化教学的内容,文化教学的原则,文化教学的步骤,文化教学的方法及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等。

三.文化教学概念的内涵回顾和总结过去几十年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难看出,它基本上是围绕语言知识教学——词语分析、语法讲解、句型操练这样一条主线来走的,侧重语言内功,而对语言外或非语言的外功即交际文化因素却不予重视或重视不够。

语言是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与该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同生与共(王寅,2001)。

在我国,文化教学或文化移入等的正式提法最早见于20世纪90年代初语言与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中(胡文仲,1992;李润新,1994)。

在此前的80年代,我们通常称其为“文化知识课程”,专指为学外语学生开设的诸如所学语言国概况课,国情知识课,文化知识课或背景知识课等教学科目及其教学方法。

90年代起其内涵才有了新的扩充,指在外语教学中将语言教学与所学语言国的国情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融为一体的教学形式及方法。

本文所说的文化教学主要为后一种,指与外语教学中“语言教学”相对应的传授或移入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从外语教学的实际和需要看,我们认为将文化教学的概念和内涵严格限定在教学本身及狭义的范畴内更妥当。

在外语教学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学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开设与语言教学有关的语言文化学专业课程。

简单地说就是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或移入。

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以及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所学语言国文化知识的教学,其含义为: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在教授语言的一般性结构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同时,设法使学生了解以至习得所学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及应遵循的文化规约,从而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实际的交际能力。

四.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学习一种语言,不单单是学会其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而且必须同时学习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才能保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王寅,2001)。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教学,那么通过教学双方共同的努力就可以对学生和教学效果产生双重的效应。

1.文化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我们知道,文化教学通常是通过所学语言本身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学生可以通过语言获取所学语言国的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民族习俗、社交礼仪以及民族心理、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传统观念等一系列知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优化。

2.文化教学可以优化学生的能力结构文化教学致力于外语教学交际文化各因素的揭示,给外语教学诸如语构、认知、语用等交际文化知识,以及体态语、社交礼仪、交际环境、交际方法、交际态度等方面的非语言文化知识,这无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生成。

尤其是语言文化因素的教学,使学生在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升其语言的实际能力,防止和克服“社交语用失误”(何自然、阎庄,1986),及因不了解谈话双方背景差异而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有效解决怎么说、怎样说更得体的问题。

此外,文化教学还可以解决话语行为的准确度问题,并对交际模式的选择、话语结构的优化、个人言语行为的提高也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3.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悟力文化悟力是透过语言的外表进而对语言所反映的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

我们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我的听力不好,我的阅读能力差,我记不住单词等等.实际上,一个人能否听懂一段话,读懂一篇文章和有效地记住所学的外语单词,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听、读以及记忆的能力和技巧。

在这个“力”之外,也可以说在这个“力”之中,有一个重要和十分关键的因素——社会文化能力和文化悟力问题。

显然,文化教学的性质恰恰是以培养文化悟力即社会文化能力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文化悟力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能力。

所以,培养文化悟力亦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前者是后者必备的基础和条件。

4.文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外语词形变化多,语法结构复杂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学生学起来感到难读、难记、难懂、枯燥乏味;又由于学生对学习外语缺乏明确目的等因素,致使许多学生对外语失去间接兴趣,即自觉的、有目的的学习动机。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即通过学习本身和知识内容引起的兴趣就格外重要了。

实践证明,只有我们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将趣味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

文化教学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其最显著的教学特点是不就词讲词或就话语论话语,不局限于对语言材料作机械的、枯燥的解词释义,而是透过语言看文化,通过所学语言学习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语义,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调动教师授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1.同步性所谓同步性,一方面指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同步进行的,在外国语言或第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第二文化教学;另一方面还指文化学得和习得机制与语言学得和习得机制是协调一致的,即我们在学得和习得了外国语言或第二语言的同时,也学得和习得了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

当然,先决条件必须是在语言教学同时也进行相应的文化教学。

2.互补性所谓互补性,是指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的。

从互为条件上看,离开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无本之木。

而脱离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便会出现“营养缺乏症”显得“瘦弱”而“乏力”,教学内容枯燥而无法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兴趣;从能力培养上看,仅传授语言知识而不进行相应文化知识的教学,培养的学生充其量只拥有语言能力,而难以具备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相互机制看,语言教学是文化教学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而文化教学又能反作用于语言教学,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有效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

3.兼容性从教育理念上讲,所谓兼容性,是指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目的的达成必须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其达到“有机化合”的效果。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外语教学不结合所学语言的文化是一种不完全或残缺的教学,只有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合二为一,或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完全的外语教学。

另外,从语言与文化文化水乳交融的固有的内在关系看,兼容是一种必然,人为地割裂则违背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本质,也背离语言教学之规律。

语言是“符号的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文化则是包括符号文化在内的“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