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_批评隐喻分析_纪玉华

合集下载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

政治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以特朗普演讲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政治话语中的隐喻运用,并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演讲为例,具体阐述隐喻在政治语境中的重要作用。

批评隐喻分析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揭示政治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权力关系。

通过对特朗普演讲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可以理解隐喻如何塑造和影响公众的政治观点,还可以揭示隐喻在政治沟通和策略中的运用。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政治话语的理解,提升公众对政治隐喻的辨识能力,从而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政治现象。

二、隐喻理论与政治话语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语言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隐喻是一种将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来,隐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在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隐喻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被视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方式,而非仅仅是语言的装饰或修辞手段。

政治话语作为特定领域的语言实践,常常运用隐喻来表达政治立场、构建政治形象、传达政治理念。

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具有多重功能。

隐喻可以帮助政治家和公众建立共同的理解和认知框架,从而有效地传达政治信息。

隐喻能够赋予抽象的政治概念以生动的形象,使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隐喻还可以作为一种策略,用来塑造政治家的形象,或是对某一政治事件或人物进行贬低或美化。

特朗普作为一位极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其演讲风格独特,充满了大量的隐喻表达。

这些隐喻不仅反映了特朗普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也反映了其政治立场和治国理念。

因此,通过对特朗普演讲中的隐喻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其政治话语的深层含义和意图,为我们理解特朗普的政治行为和影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三、特朗普演讲中的隐喻分析特朗普的演讲风格独特,充满了各种隐喻。

这些隐喻不仅反映了他的政治立场和理念,也揭示了他如何运用语言来塑造公众的观点和情绪。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

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

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1.引言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

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

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

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

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CDA特别强调在分析中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 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 在具体分析中,其通常的做法 是: 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 程相联系; 例如,分析者可以把某语篇对动作名词和被动结 构的大量使用看作是名物化( nominalization) 和被动化( passivization) 这两种言语生成过程在该语篇中的具体体现。 然后,分析者可以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或许 表达了某种意识形态意义。 最后,还可以进一步论证,这种语言结构和过程背后隐藏的 意识形态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某种社会过程起着介 入或干预作用,例如帮助获得或维护或颠覆某种权力关系。
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 Fairclough和Wodak以1985年12月17日BBC第3台播出的 卡尔登对撒切尔夫人的采访为例,阐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理论和方法上应遵循的八条原则。 1.批评性话语分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对社会发展和矛盾在 语言和其他符号中的表现进行剖析,而不是为了纯语言研 究而分析语言的运用。 2. 话语反映权力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强调权力关系在话 语中的体现。 3. 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话语与社会文化实际是一 种辩证的同构关系,即互相包含、互相影响。
意识形态
Fairclough则认为意识形态指”那些能够用来建立、保持和 改变社会权力、控制和剥削关系的世界某方面的呈现 ”(Fairclough2003: 9)。 vanDijk也从呈现、社会认知角度界定意识形态。他认为,意 识形态是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呈现的基础, 是为该群体提供社会 态度和信仰基本原则和原理的心理结构( vanDijk2004: xvii)。因 此, 从批评角度看, 意识形态表现为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权力和 控制关系在话语中的呈现。这种呈现观点为消除话语的神秘特 征,进而完成其教化和解放功能以及对文本中具体意识形态的解 读奠定基础。

话语分析视角下《水浒传》中的人物对话翻译

话语分析视角下《水浒传》中的人物对话翻译

话语分析视角下《水浒传》中的人物对话翻译肖娜;贾德江【摘要】Dialogues ,a common writing method ,which writers shape the characters ,express their minds , lead their behavior or develop the plot of the story ,and they are the key part of literary works .Discourse Analysis provides translators with a fine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translate dialogues .With reference to Water Margin and Sidney Shapiro’s version ,key dialogues in Water Margin and its English version are analyzed with cooperative principle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so as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in novels .%人物对话是作家为了表达人物心理,塑造人物个性,引出人物行为,开展故事情节的写作手段,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话语分析理论为理解并翻译人物对话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从《水浒传》及沙博理译本入手,主要运用话语分析理论中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会话含义对重要人物对话及英译进行分析,旨在为小说人物对话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109-112)【关键词】人物对话;话语分析;水浒传;翻译【作者】肖娜;贾德江【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话语分析视角下《水浒传》中的人物对话翻译肖娜,贾德江(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文章编号:2095-2708(2015)05-0109-04关键词:人物对话;话语分析;水浒传;翻译摘要:人物对话是作家为了表达人物心理,塑造人物个性,引出人物行为,开展故事情节的写作手段,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近年来,利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的方法受到了国外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隐喻分析这一全新的隐喻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语料库与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笔者利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例示了如何运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

标签:语料库隐喻批评隐喻分析语篇一、引言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关隐喻理论的探讨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以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隐喻仅仅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

其主要功能是修饰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一观点被人们视为定论。

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Richar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才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局限。

Richards认为,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流,它是人类进行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

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他们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手段。

从此,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

在认知隐喻理论中,影响力最广的就是Lakof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由Lakoff & Johnson(1980)创立,在此基础上,Lakoff(1993)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是隐喻性地构建的,所以,作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它被认为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

从批评隐喻分析看语料库在隐喻语篇分析中的运用口郭婕聂启平摘要:近年来,利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的方法受到了国外一些学者的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批评隐喻分析这一全新的隐喻分析方法;然后分析了语料库与批评隐喻分析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笔者利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例示了如何运用语料库对隐喻语篇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料库隐喻批评隐喻分析语篇一、引言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关隐喻理论的探讨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修辞学鼻祖亚里士多德以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隐喻仅仅是对常规语言的一种变异,是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

其主要功能是修饰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这一观点被人们视为定论。

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R i char ds提出了隐喻互动论,才突破了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现象进行研究的局限。

R i char d s认为,从本质上说,隐喻是一种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流,它是人类进行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不可或缺的工具。

1980年,著名语言学家G eor ge L akof f和M ar k J ohns on在他们的M et aphor s W e L i ve砂一书中更是明确提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手段。

从此,隐喻研究摆脱了以文学和修辞学为本的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正式纳入了认知科学的新领域。

在认知隐喻理论中,影响力最广的就是L akof f等人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由L a kof f&Johnson(1980)创立,在此基础上,Lakof f(1993)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概念系统和思维过程是隐喻性地构建的,所以,作为语言表达的隐喻来自于具有隐喻性的概念系统本身。

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中,隐喻把一个概念域(始源域)的意象图式结构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它被认为足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即理想化认知模式(i deal i zed cogn i t i ve m odel)。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在国内语言学界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阐述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重点回顾和分析国内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者提供全面的研究视角和深入的理论思考,推动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关注和兴趣,共同推动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创新。

二、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作为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西方兴起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在中国,批评话语分析经历了从引进介绍到自主研究的发展历程,成为语言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和介绍西方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如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W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方法等。

这些研究不仅为国内学者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开始结合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本土化改造。

他们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性别歧视、环境污染等。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的语言表征,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新趋势。

学者们利用大规模语料库,对特定话题或事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说服功能—奥巴马支持拜登当选总统的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

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说服功能—奥巴马支持拜登当选总统的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

082文艺评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说服功能政治演讲是一种典型的政治语篇,其政治观点明确说服力强。

举荐型政治语篇在候选人参选过程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劝导性较强的话语向听众传达出候选人的能力及其政策措施的合理性,激起听众的情感反应对人们认识了解候选人产生直接的影响。

用批评性方法对政治语篇分析能够揭示影响政治人物选用的表达情感的词语的因素。

Charteris-Black在其《批评隐喻分析的语料库研究方法》中首次提出批评隐喻分析一词,并结合语用学思维及语料库研究方法,正式将批评隐喻研究带入了人们的视野。

纪玉华和陈燕着重介绍Charteris-Black的批评隐喻分析理论,视其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新的补充方法。

国内外的批评隐喻分析多集中于对政治语篇中隐喻蕴含的意识形态进行挖掘。

唐韧对英国新工党执政十年的政府报告及大臣演讲中有关社会排挤的话语进行了批评隐喻分析;汪徽和辛斌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对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报道中的隐喻分析。

国内外对举荐型政治语篇的分析还比较欠缺。

本研究运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对一篇举荐型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揭示推荐人在推举候选人时所运用的隐喻类别及其功能,从而揭示推荐人是如何运用隐喻达到劝导听众的目的。

理论框架批评隐喻分析是深入研究语言、思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崭新而有效的补充方法,通过综合运用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特征,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和态度。

Charteris-Black把隐喻分析分成三个阶段:隐喻的识别、隐喻的阐释、隐喻的解释。

隐喻的识别涉及概念意义,即分析隐喻关键词在语料中的语境以辨别其意义是隐喻性的还是纯字面的。

隐喻的阐释涉及人际意义,即确定由隐喻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和隐喻与其背后的认知、语用因素之间的关系。

隐喻的解释则涉及语篇意义,即隐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隐喻与语境之间的相关性,旨在确定导致隐喻产生的社会因素以及隐喻对于身份建构的作用。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摘要]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已经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文章从哲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分析工具、研究现状及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述评。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权力一、引言“批评话语分析”(CD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又称“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是20世纪70年代末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有关话语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

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篇是说话者在形态结构和意识形态意义两方面进行选择的结果;它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上,但也不排斥其他语言理论中有关的概念与方法。

它在分析中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因此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语言学基础、分析工具、研究现状及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述评。

二、哲学基础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们根据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等早期著作,提出了批判性社会理论。

批判的对象是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整体性,其特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不知不觉的压制,即使对它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不能例外。

他们进而认为,当今工业社会中的电视、报刊等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为现存社会对人的统治和操纵作辩护的,本质上是压制人性的虚假意识,必须批判。

受批判性社会理论的启发,批评话语分析认为作为电视、报刊等意识形态工业中介的语言也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因此可以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对这些工具进行批评。

批评话语分析2篇

批评话语分析2篇

批评话语分析2篇批评话语分析1:在社交媒体上,有许多针对政治人物和公众人物的批评话语。

这些话语可能是通过评论或个人帖子表达的,可能是在论坛或讨论组中发表的,也可能在聚会和社交场合中发表的。

不管在哪种情况下,批评话语都是一种社交行为,它允许人们表达他们对某个特定问题或人物的看法。

然而,批评话语也可能会带来阴暗面,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贬低、侮辱和歧视。

在一些情况下,批评话语被视为对人权的侵犯。

举个例子,一些人利用种族、性别和性取向等来攻击特定的人物。

这种做法不仅显得不负责任,而且也会造成伤害和痛苦。

许多人认为,这种方式的批评话语影响到人们的自尊心和身份认同,因此应该避免使用。

相反,批评话语应该是有建设性的,它应该表达对问题的担忧和对改变的期望。

然而,在处理批评话语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假信息和虚假言论。

一个人在表示自己的担忧时,可能会有一个不准确的信息来源或者持有误解,这可能导致错误的信息在社交媒体上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对批评话语的回应不应该是反扑或批判,而应该是通过对错误信息进行修正,确保公众正确地了解事实。

因此,在社交媒体上,我们需要遵守社交规范,当我们表达批评话语时,应该有建设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批评话语进行独立的、客观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其所表达的真正意图和准确性。

批评话语分析2:网络上的批评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好处和坏处。

对于一些事实问题和社会问题,批评话语经常会促使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更多地了解和讨论。

可以说,批评话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

然而,批评话语同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些批评话语没有任何建设性,只是键盘侠在网络“呐喊”,这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会影响到被批评的人的情绪和心理。

更有甚者,一些批评话语会发展到个人攻击和言语暴力,给社交媒体的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遵守网络社交规范,让批评话语更具有建设性。

一方面,我们应该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近十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摘要:批评话语分析(简称CDA)由Flower在1979年提出,于1995年首次被引进国内,短短15年的研究已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关注,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批评话语分析的论文不断涌现。

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5月发表在国内12种语言类核心期刊上的批评话语分析论文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和总结,试图发现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态势,同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对我国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CDA);现状;问题;态势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一种话语分析方法,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lower等人1979年在《语言与控制》中提出,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其主要代表人物有M. Fourcault,N. Fairchlugh,G.Kress,R. Fowler,VanDijk, Fairclough, Martin, Wodak,P.Chilton,R.Scollon,S.Ja-ger.E.Johnson,Wethere等等。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特殊的社会时代产生,其主要目的是从批判的角度来分析话语,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它结合了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其哲学基础是新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学派的社会批评理论。

因此,批评话语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话语结构,揭示话语是如何建构和反映权力关系。

其主要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在描述语篇结构的同时,试图从社会和交际功能来解释出现这种语篇结构的原因。

这被批评话语分析所继承。

自从20世纪Saussur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以言语为研究对象的CDA逐渐受到关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注意。

尽管研究的时间只有短短31年,但它在国内外呈蓬勃发展之势,使它成为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

话语分析软件(范文)

话语分析软件(范文)

话语分析软件话‎语分析软件‎篇一:话‎语分析软件ela‎n只可以tran‎s ribe 语音‎文件和视频文件,‎它比较方便的地方‎是可以针对不同的‎说话者建立不同的‎t ransrip‎t ion 的层次‎。

不过学术前沿是‎使用Ka o"h‎a lloran ‎的 multim‎o dal vid‎e o anals‎i s softa‎r e.‎篇二:‎话语分析软件‎话单分析是针对通‎信行为数据深层挖‎掘目标人群社会关‎系的工具平台。

通‎过将用户导入的话‎单中主被叫之间的‎通话关系及通话频‎度以分散视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自‎动分析话单之间的‎通话关系;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过滤手‎段,缩小通话关系‎的范围,并拥有一‎机多卡、一人多机‎、通话规律分析等‎定制分析功能,此‎外还有话单导入和‎预处理等实用功能‎。

交互式的智能发‎现方式,强大的后‎台配置,可以帮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发现潜在‎线索,挖掘深藏关‎系,极大地提高办‎案效率和情报线索‎挖掘的精准性。

‎篇三‎:话语分‎析软件引用的话‎:paj‎e k~~~很好啊‎~~~简单的我要‎做一个21‎、Gephi,2‎2、Nod‎e XL这种效果,‎,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能给我‎一点提示么?Q1‎00348076‎3引用的话:‎哇,真的开‎眼界了,原来有这‎么多的分析软件啊‎。

本人就用的R,‎R可作数据分析,‎但也算是一款比较‎强大的数据可视化‎软件了。

其实不一‎定要掌握的软件够‎多,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用就好了。

我‎要做一个2‎1、Gephi,‎22、No‎d eXL这种效果‎,,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能给‎我一点提示么?Q‎10034807‎63篇四:‎话语分析‎软件关于中谦Co‎m pan 济南‎中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警用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要产品‎有智能手机话单分‎析系统,3G图传‎系统及设备,多制‎式基站信息采集系‎统设备,伪基站发‎现与定位系统。

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

简评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实习报告范文简要述评近几年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从批评的视角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所作的英文演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必要性,评介跨文化交际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的新动向,并就如何深化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的批评分析研究提出了3点建议。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跨文化语境;演讲引言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一词,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

在我国,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初期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此后,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已发表跨文化交际学专题研究论文近300篇,专著20余部。

另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在文史哲、教育和社科项下,或多或少涉及跨文化交际学的文章近10年共发表2 285篇。

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国民性研究等。

但国内该领域的主流理论大部分注重分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差异,往往把语言和文化差异视为描述角度和能力的差异,这实际上就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社会行为”之本质,将其假设为无权势和利益参与其中的“纯净”过程。

此研究路径之局限性近几年正越来越引起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的注意[1]。

因此,必须适时调整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拓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领域,使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文对近几年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述评,讨论从批评的视角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所作的英文演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必要性,评介跨文化交际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的新动向,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者对21世纪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作战略调整提供参考。

一、跨文化交际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20世纪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致使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已占据统领地位的“科学思维”进行反思和质疑,曾做过6次转向的努力,每次努力都能给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新的探索视角和研究思路。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
纪玉华;陈燕
【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批评隐喻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它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特征,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感情.它用语料库方法识别隐喻,从语用和认知角度阐释隐喻,通过对隐喻的话语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其意识形态和修辞基础.批评隐喻分析是深入研究语言、思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崭新而有效的补充方法.用此方法对英美政治人物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进行分析,就能对其隐喻的使用动机有更深层的阐释和说明.【总页数】7页(P42-48)
【作者】纪玉华;陈燕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英文系,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英文系,福建,厦
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0
【相关文献】
1.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的广告概念隐喻分析 [J], 蔚佳颖
2.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认知隐喻r——以2016年G20经济话语中的隐喻表征为例 [J], 夏雪梦;吴格奇
3.话语分析面面观——反思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批评 [J], 许力生;
4.话语分析面面观——反思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批评 [J], 许力生
5.再论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层面——进化心理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启示 [J], 陈鹤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引言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

批评话语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

本文将回顾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基本方法,探讨其在教育、媒体、政治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的优缺点。

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历程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

当时,语言学家们开始语言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尝试通过分析话语来揭示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现象。

到了8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和方法论,并开始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媒体和政治等。

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文本分析、访谈分析和图像分析。

文本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批评话语分析者通常文本的词汇、语法和结构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访谈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中了解话语实践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访谈中的语言使用和互动过程,可以揭示访谈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访谈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图像分析是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兴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图像中所蕴含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

在图像分析过程中,批评话语分析者通常图像的视觉元素、语境和社会背景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批评话语分析在教育、媒体和政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帮助教育者理解教育政策、课程和教学实践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从而促进教育公平和改进教学质量。

例如,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批评话语分析,可以揭示课程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反馈和建议。

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分析

批评隐喻分析
现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充满喻示,以带有暗示的语言比喻不同的情绪和景象。

隐喻被经常使用的原因是它能更有效地表达一个作者对一个概念或观点的看法。

作者可以使用像比喻、类比或暗示等不同的技巧来展示一个概念,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如,马克吐温的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生活中最贴近的小说,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批判。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骆驼祥子》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喻示来描述社会的现状。

该小说中描述着一个村庄里的人们的生活,他们塑造出一个固定的道德体系并试图去实践它。

但作者在其中使用的隐喻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看法,即,虽然社会上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似乎是正确的,但实际上由这种道德准则所维护的制度反而是崩溃无比的。

例如,作者喻以“蜜蜂”表达了对社会遵守惯例的看法,蜜蜂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重复着相同的任务,而任务只是让蜜蜂从花朵中收集花粉。

这让读者联想到,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像蜜蜂一样,被迫重复着古老的角色,但这样的古老角色不能使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另一个隐喻是作者使用的“榆树”,榆树一直似乎给村庄带来幸福和福祉,它为村民提供了宝贵的树荫和庇护,同时也展示了村庄的气质。

然而,作者的这个隐喻也暗示了社会遵守的道德准则和社会的传统习俗只能带来虚假的安全感,无助于社会发展。

尽管如此,马克吐温在《骆驼祥子》中穿插着像这样鲜明的隐喻,并强调了旧有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必须加以改良方能更有效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隐喻的运用使这一社会批评的主题变得清晰,从而更有力地传达出马克吐温对社会的看法。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

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思想。

费尔克劳夫是当代批评语言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核心观点、方法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的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思想的全景图。

本文将简要介绍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背景和发展脉络,阐述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及其与语言学其他流派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解析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观点,包括话语、社会、认知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话语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现实。

本文将介绍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论,包括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和解释性分析等具体方法。

这些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将帮助我们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探讨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领域,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都能为我们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本文还将对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费尔克劳夫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费尔克劳夫(F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深植于语言学、社会学和批判理论的多元融合,构建了一个独特而全面的分析框架。

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核心领域: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理论和批判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费尔克劳夫提供了话语分析的基本工具。

系统功能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社会性,认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社会活动的媒介。

费尔克劳夫借鉴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将话语视为社会过程的一部分,认为话语的生成和理解都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语境的影响。

社会理论为费尔克劳夫提供了分析话语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视角。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

其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导向作用。

批评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传统语言学忽略了语篇的社会属性,而批评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

语言不单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

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语篇本身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

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有关专著增多,国际性的刊物和地区性的合作项目出现。

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

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前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进行评述。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

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的几位反主流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家,如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等等。

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田海龙,2003:40)。

它是一种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

批评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和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的社会批评理论。

他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所有组成部分都是某种权力的反映。

罗杰·佛勒和甘瑟·克里斯还受到了米歇尔·福科的影响。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

政治语篇的批评隐喻分析——以肯尼迪就职演说为例郭志明赵桂芝隐喻的批评性分析主要是以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框架,分析语篇(特别是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揭示隐喻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权力关系。

通过对肯尼迪就职演说中出现的隐喻进行识别、分析和阐释后发现,演讲中所采用的概念隐喻主要集中在冲突、旅行和身体三个方面。

隐喻可以有效地激发听众的内心情感,更容易接受肯尼迪政府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帮助演讲者达到既定交际目的。

一、引言政治性演说词被认为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文体,尽管是一种口头表达的语言,但带有极其浓重的书面语特点。

不可否认,总统就职演说属于政治性语篇,是被总统用来宣扬本届政府的政治立场和外交政策的一种有力工具。

传统语篇分析的研究焦点主要围绕词汇语法层面的意义表达现象,而无法解释文本构建过程中的话语选择现象,更不能深入分析话语选择背后的决定因素及其产生的效果。

用隐喻表达思想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既是修辞手段也是思维方式,也正是一种有意识的话语选择。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 Lakoff和Johnson曾经指出“隐喻普通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中,更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所依赖的概念本身就是隐喻的。

”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是构建话语框架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更是演说者实施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灌输和宣扬其价值体系的主要工具。

Wilson认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可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的,同时有利于解释政治主张,从而唤醒听众的认同感。

因此在阅读一些政治语篇时,应采用批评隐喻分析方法,针对出现的隐喻,进一步剖析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略,有助于深刻理解该类语篇和提高思辨能力。

二、批评隐喻分析隐喻的批评性分析其实属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范畴。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的主要任务就是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从多个角度分析意识形态、社会结构、权力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关于国内批评性话语的最新发展

关于国内批评性话语的最新发展

关于国内批评性话语的最新发展【摘要】批评语言学是Hodge,Fowler,Kress和Trew等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语篇分析来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举不胜举,尤其在西方,相关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不断涌现。

最近几年,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进行多视角的研究综述,帮助人们认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进展与前沿。

【关键词】批评语篇分析最新发展在国内,有关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介绍和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

陈中竺(1995a,1995b)、辛斌(1996)两人发表应该是国内最早有关批评语言学的三篇学术论文。

其中的辛斌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不断通过发表论文向国内同行介绍批评语言学,相关论文共19篇。

2005年,辛斌出版发行了《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这也是国内第一本有关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专著。

这本书对国内的批评性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几年,国内不少学者不断加入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行列,一些外语核心刊物也出现了有价值的批评性话分析的研究论文。

国内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一下四个个方面:一、理论介绍与综述性研究(一)理论介绍从1996年到2006年,辛斌对批评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论作了客观并且全面的论述:批评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不过20几年,我们不能说它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方法论。

它在语篇分析的方法论上还是采取拿来主义。

任何能用来分析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产生令人信服的结果的理论方法它都不会拒绝。

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分析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来源,即系统功能语言学,论述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介绍了Thompson 的意识形态分析框架,并且从及物性、分类、转换、情态等方面分析某语言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