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形象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牡丹亭》、《西厢记》
女性形象之比较研究
一、三位女性对待爱情的态度之比较
莺莺是贵族小姐,从小生活在家风严谨的家庭中,受的是传统女德教育,这样的身份与成长环境使她不可能在追求爱情时能够随心所欲,在三位女主角中显得最为被动、拥有自我牺牲精神。她对张生是一见钟情,由爱而欲,并且她的爱与欲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莺莺被张生之才与貌吸引这一点被作品交代得十分凝练清楚,奠定他们爱情基础的就靠赖婚之前的三次见面,这三次见面与原著描述也基本一致,通过这三次见面,莺莺对张生的了解从外表到文采到能力、人品层层深入,最终在心中默默认定了这个伴侣。虽然在兵围普救事件后,她心中己认定张生,但相互之间还谈不上深入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少女心里有所顾忌所以并且作出一些反反复复的举动。后来经过进一步接触,张生还为她害了相思病,她才对他彻底信任。最后终于放下一切顾虑,做出自献行为。
与之不同的是,杜丽娘表现的最压抑闭塞。一直在人性自然欲望的驱使下追求爱的权利,由欲而爱而至情。与崔莺莺的循序渐进不同,杜丽娘的爱情来得猛烈而又突然,她是在毫无心理准备时突然梦里闯进一个书生,不经过一点恋爱过程便直接抱她到牡丹亭畔共度云雨之欢"莺莺爱的是张生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异性,杜丽娘则热衷于自己的爱情感觉更甚于柳梦梅这个人。与其说杜丽娘在梦中相识了一个-人.,不如说这个人,让她感受到了情的热辣辣的魔力。与其说梦醒后她要寻找这个-人,不如说杜丽娘要寻找那令她铭心刻骨的-情。
林黛玉作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形象刻画紧密宝玉、黛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本是一体:宝玉即黛玉,黛玉即宝玉,作者把他们一分为二,又通过爱情这条线把他们合在一起"他们的形象超越男女,我们可以发现宝玉身上有许多女性行为,比如说喜欢吃胭脂等。黛玉身上也有男性行为,最明显的便是以文为友。黛玉是三位女性形象中最具有性格魅力的一个,这个形象本身就有多种身份类型的重叠:她不仅是一个幽闺少女,还是一位诗人。诗人身份是另两位女主人公所没有的,虽然崔莺莺和杜丽娘也都有一定的才华,却不似黛玉“一生心血结成字”。黛玉不仅想把一腔情怀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更想通过作诗体现自我价值。宝黛爱情的发
展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爱情的朦胧阶段、爱情的明朗阶段和爱情的被摧毁阶段。林黛玉的爱情观与崔莺莺、杜丽娘有很大不一样,她的爱情完全在于精神层面,可以说只有爱没有欲,她追求的是知己之上的爱情,但其实她与贾宝玉之间有多少成分属于爱情呢?爱情似乎只是一件他们同披的外衣,他们之间的感情更多是属于封建叛逆者,惺惺相惜、同舟共济。同时,林黛玉具有封建社会一般文人普遍具备的清高、孤傲的性格特点,她的清高与孤傲使她不可能像薛宝钗一样用心去经营婚姻。
相对于前两者,在思想意义上,林黛玉的爱情追求已无需用主动、被动来评价。因为她与宝玉的相知相惜已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男女爱情,但是她在很多时候还是有一些具体的主动表现,这主要是因为有宝钗这一情敌的存在,若是没有宝钗,她未必用得着有这些表现,黛玉此类行动的幅度基本上停留在对宝玉进行思想渗透的范围内,可以说,杜丽娘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行动上,而林黛玉的主动性主要体现在思想上。
二、三位女性对待爱情对象功名的态度之比较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人对待各自爱情对象功名的态度总的来说可以用同中有异一词概括。莺莺的思想比较单纯,她不在意功名,但她也没有解决婚姻难题的对策,她只是单纯地拒绝功名,只是像个孩子一样不负责任地说:我不要。因为功名迫使他们分开,如果他们不用为了功名而分开,想必莺莺也不一定会拒之于千里。她从来都不曾对功名这个问题进行过成熟的思考。
相比之下,杜丽娘对功名的态度显得比较成熟,她在乎功名。希望柳梦梅能够金榜题名"杜丽娘在春容上面的题诗有一句/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不经意间已初步透露她心目中的爱情对象就是获得功名的男子;获得新生后,因为担心陈最良会去告官,她与柳梦梅携石道姑直奔临安而去,为的就是让柳梦梅上京应试;到了临安后,一天石道姑兴冲冲从街上跑回来通知科举考试就要开始了,杜丽娘本来正与丈夫聊着甜蜜的爱情话题,一听这个消息,立即催促柳梦梅快行。应该说三位女性本性都不在乎功名,只是林黛玉的不在乎与崔、杜不一样,她的蔑视功名是思想觉醒的表现,莺莺只是在功名与爱情冲突时才表现出对功名的不满,并未达到林黛玉那样的认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