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心得》读后感
庄子心得读后感(精品6篇).doc
庄子心得读后感(精品6篇)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把庄子称为神人。
一提到庄子,我们就会想到他的《逍遥游》。
小时候,曾在语文书上读过简化版的《鹏程万里》,却从没有真正感受过乘物以游心的逍遥,从没有真正感受过那种独于天地精神往来的淡泊。
上个世纪末,有一首歌叫做《潇洒走一回》,潇洒来去天地间,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声叹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当年。
逍遥的脚步总是来去无踪,沿着中国千年的历史长河,顺流而上。
有武陵桃园,遗世而独立,自在悠闲。
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有庄子,也只有庄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至今;他的寓言想象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庄子一生贫而不穷,家住陋巷,以织草鞋为生,有时甚至无米下锅,要向人借粮。
但是他却能随心所欲,自得其乐。
生不逢时,如之奈何?就是这样一个一贫如洗的人,断然拒绝了楚王送上门的相国之位。
自称宁愿做一只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乌龟,也不愿意当供奉在庙堂上,受人尊敬的龟甲。
所以庄子选择了无为,敢于从容面对随之而来的寂寞和贫困,在天地间随心所欲,逍遥自在,达到心灵所追求的高度与境界。
《逍遥游》是全书的精髓,开门见山点出逍遥的境界,游的状态。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是有所待,不自足。
一旦时不我与,则无法成功。
如何才能超脱?庄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
也就是说,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物,无我,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看庄子的《逍遥游》,首先就要看一个大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
巨鲲大鹏,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大气磅礴。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格局、大气量、大胸怀是逍遥的第一步。
其实,生活都一样,只是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
在每个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于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对。
关于庄子心得读后感5篇-庄子心得读书心得精选
关于庄子心得读后感5篇-庄子心得读书心得精选从朋友处借得《庄子》心得一书,此书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通过庄子每一个不同的寓言故事来讲述,偶尔看看这样的书对净化人的心灵有一定的帮助。
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庄子心得读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庄子心得读后感1如今一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关于“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为人处事”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
这些称之为的“心灵鸡汤”的书籍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人们的口味,给予了人们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
我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却总觉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阅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
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
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
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
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
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心得读后感(通用18篇)
庄子心得读后感(通用18篇)庄子心得篇1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
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
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庄子》读书心得(15篇)
《庄子》读书心得(15篇)《庄子》读书心得1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题记经济滑坡,名不聊生,贪腐横行,物欲横流。
合纵连横,人才辈出,制法变革,思想汇集。
这,便是战国。
时代呼唤英雄,人民期盼变革。
商鞅、毛遂、白起、赵奢……无数英雄豪杰汇成了不朽的诗篇。
在历史的星河上闪烁。
然而,有这么一位老人,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屑锦衣与玉食,他只愿在自己的烂泥巴里快乐而又自由地打滚。
其人谓谁?蒙城庄周也。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宏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
读《庄子》,读到的是豁达与超越。
庄子在《齐物论》里提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万物的知识、标准不一。
所以“人为”的标准,并不是“唯一”绝对的标准。
就像《逍遥游》中所述的那只庞大的怪鸟,当大鹏在九万里高空的浑然苍茫境界,便是打破了一切人为的“相对”。
昭文不再弹琴,因为他在弹琴时,只要发出一个声音便失掉了其他的声音,只有不弹时,才会五音俱全。
这正如陶渊明的“五弦琴”。
读《庄子》,读到的是洒脱与淡然。
何谓逍遥?列子御风而行,自由自在,这是逍遥吗?答案是否定的。
列子飞行忘不了风,也只能成为世俗的幻想与浅见。
真正的逍遥在我们的心。
如庄子“无为而无不为”“天人合一”,面对世俗,嬉笑怒骂,皆由性情,他逍遥于世间,淡泊于名利。
面对惠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淡然一笑,“今子以梁之宰相而吓吾也。
”何等淡然。
正如南朝诗人柳恽就曾在他的《咏蔷薇》里有言:“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读《庄子》,读到的是坦然与欣慰。
庄子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有人不解,有人谴责,但他却悠然地依旧如此,因为他渗透了生命的真谛,生是自然,死亦是自然,生固然可贺,死何尝不是回归,一如中国民间的红是喜事,白亦是喜事。
《庄子》是哲学的天籁,更是我们心灵的琴音,他让我们找到了那个最本质的自己,花开花落,静谧无声,这是心灵的盛宴。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优秀6篇)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优秀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虎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庄子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庄子读后个人心得体会篇一近来听于丹对《庄子》的诠释,更有一种赏心悦目,如沐春风的感觉。
庄子,名周,是殷商的保留地,宋国崛起的一位文学巨匠,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庄子的人生观是一种逍遥的人生观,似不食人间烟火,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宁静的灵魂家园,以一种“无”的深层内涵去泯灭尘世的一切权利、功禄。
虽然我也读过《论语》、《孟子》等古典名著,而《庄子》给我也从中受益匪浅,听着于丹教授的讲解,别有一番感受。
她个“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让古典文化进入千家万户,让经典人文融入百姓的生活,在社会竞争愈来愈列的今天无疑给每一个人一剂提升自身修养,缓解社会压力的良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庄子的无为而治提供更深的思考:人类应是大自然系统的子系统,服从于规律的安排,“人定胜天”是人类理想的豪迈,其实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更需要有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不为中有为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孔子、孟子、庄子等圣人留给后代的不可磨灭的真谛。
欣赏“无欲则刚”的境界,向往一种精神的世外桃源,使自己每天都处于一种淡泊宁静的幸福状态,真的很惬意!2023《庄子》读书心得体会篇二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形态活下去。
于丹合上《于丹<庄子>心得》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用她独特的讲述,使我对庄子思想以至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着些许狡黠。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
他追求豁达的境界,主张面对外在的世界要学会通达和顺应,他可以毫不畏惧地站在生命的长河上笑谈生死,用一个又一个尖酸却又深刻的故事揭示“大道合乎自然”,借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但却活得坦然的怪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3篇)
《庄子心得》读书心得体会(精选23篇)《庄子心得》读书篇1庄子,可谓是我国古代的辩证法大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对老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不过,他的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思想,因此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善于用寓言来说明一些道理,由他所著的《庄子》,亦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庄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三千余字。
在那个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非常长篇的东西。
他用寓言的方式,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引申出《齐物论》的观点,极力论证万物的大小、是非的无限相对性和人生贵贱、荣辱的极端无常性,因为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所以,本文旨在要人返璞归真,顺其自然,不要为了追求名位、富贵等等,而伤害天然的本性。
庄子把事理的无穷性与人类认识的相对性,宇宙的无限性与具体失误的局限性对照起来分析,显示出他对于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的辩证关系的理解有着高度的灵活性,这对于人们突破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而临武到天地宇宙的无限广大性,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庄子流畅的文字下,所显露出的不朽思想,显然是只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学习和思考的。
他用寓言这种活灵活现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其中的许多道理,譬如其中的《秋水》,从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到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就是以河神与海神之间的对话,来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以偏概全,因为我们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河神,会因为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尚且如此,何况我辈凡人呢?可是,许多人因不明白这个道理而因小失大。
从古至今,骄傲永远都是成功的最大敌人,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只有谦虚谨慎,虚心求教,才是成功的最佳路径。
千万不可以自满于现状。
接下来,他们又开始谈论事物间的虚实关系,夏虫不可以语冰,是因为冰雪对于它们来说太虚妄了。
井中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谈论天地,对于井蛙而言,天大也太过于虚妄了。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通用20篇)《庄子》读书篇1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庄子》的书。
《庄子》是一本哲学名作,但又不仅仅是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庄子》是庄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
庄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其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从“道未始有封”,庄子主要认为自然的比人为的要好,提倡无用,认为大无用就是有用。
读完后,我感受颇多。
其中逍遥游中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让我记忆犹新。
他的大意是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我想我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而现在处于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打好基础,认真学习,天天向上,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奠定牢固的基础。
而大宗师中的“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的大意是(朋友应)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
这让我明白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
这才是'莫逆之交'。
所以我们在结交朋友时,应该顺其自然,不应故意而为之。
在帮助朋友时,我们不应该去奢求他有什么回报,而是自愿的去帮助他。
这样才算得是真正的闺蜜,好朋友。
读完《庄子》这一本书后,我收获颇多。
《庄子》这本书里蕴含了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和做人处事的方法。
值得我学习,我想这本书不应该去读一遍,我还应该再读再理解,这正如人生那本大书,是永远读不完的。
《庄子》读书心得体会篇2《百家讲坛》这个节目。
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桥梁……它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让我们了解了我国5千年的历史,了解了古代伟大人物的故事,了解了我们历的重大事件,了解了我们的为人之道、心灵之道、养身之道……《百家讲坛》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论语》、《庄子》心得了。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读庄子心得体会(精选6篇)读庄子篇1庄子里有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由于我们习惯于自以为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于是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
而我们又经常会被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所影响,而不能真正认知自己的内心,结果被所谓的潮流而左右,在纷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游。
但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这个游的境界似乎很难达到。
人们被太多的物质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许只是改变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则改变了人的本性。
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疯狂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人们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总有路可走。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
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也是社会中的一员。
庄子认为,在人的内心应该坚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随波逐流,而面对外在的世界,则应该通达和顺应。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呢?庄子告诉我们要想做到内心的坚持和外在的顺应,就要做到“外化内不化”。
决定人生成功的,绝不仅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心态。
那么,当我们在确定人生目标时,如何判断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呢?庄子用他的许多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时,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虑,那他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谈笑论生死。
生与死,是人生起始的两个端点。
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每一个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而人生就像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终点时,才会想起途中的遗憾。
那么庄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对生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读了生命,才可能正确地对待死亡。
大道与自然。
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件事之间的比较,是没有单纯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优劣之辨,那么庄子认为辨别境界高低的标准就是是否合乎自然。
《庄子心得》读后感四篇
《庄子心得》四篇《庄子心得》四篇《庄子心得》1《庄子心得》这本书是我读过这么多书来,第一本让我有如此大的震撼的书。
庄子之道,与儒家学派不同,不在乎名利,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他乘物以游天,他上穷碧落下黄泉,他嬉笑怒骂说尽天下。
其实他的内心非常安静。
在庄子书中,以他自己的说法就是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但其中却蕴含着天大的奥义与智慧。
庄子是一个非常擅长讲寓言故事的人,他的寓言故事,陆离光怪、神神叨叨,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等米下锅。
他没有富裕的生活,温饱不定,这样一个人,他凭什么去逍遥游呢?就凭他的精神!庄子的心胸非常的宽广,他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我死之后,将我扔到山沟里。
让苍天穹庐做我的棺盖,让广袤大地做我的棺底,让日月星辰、世界万物给我陪葬。
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境界呀,庄子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如此的看得开。
人,本来是无羁无绊的,本来是放纵自由的。
但由于太多的选择,太多的物质利益,束缚了我们的身心,迷失了我们本来的相貌。
假如说儒家给了我们坚实厚重的一片大地,那么道家给了我们一片将来自由的天空;假如说儒家让我们学会了挑起担子,负起重量,那么道家让我们学会了举重假设轻。
庄子的精神就是,不为高官厚禄所动摇,不为声誉权利所挂念,让心胸豁达一点,开朗一点。
《庄子》中记叙了那么多的寓言,无论是尖酸刻薄,还是挖苦挖苦,都是为了一句真理:“大道符合自然”。
《庄子心得》2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收获很大,今年的暑假我又拿起《于丹庄子心得》,渐渐品读,收益非浅。
似乎感悟到了生命的本原。
给我启示最大的是于丹关于《庖丁解牛》的新解。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绘了庖丁在解牛时到达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假如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到达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途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可以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到达“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交融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10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0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0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于丹《庄子》心得之《境界有大小》,于丹在里面写道:“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别人。
”为此,她还专门列举了《庄子——人世间》中的一个关于树的例子:一个姓石的木匠到齐国去,路上看到有一棵栎树。
这棵栎树被这个地方的人奉为社神来祭祀。
这树有多大啊?庄子的形容很夸张。
他说,这棵树的树阴可以遮蔽几千头牛在这树底下乘凉,量一量树干可以到达百尺粗,跟山一样高,很多丈高以上才生枝干。
这棵大树吸引了好多人来欣赏,但石木匠看也不看一眼,就离开了。
他的徒弟问师傅:“这么好的木材为什么看都不看呢?”石木匠说:“这种树木是没有用的散木,木质不好。
用它做船,那船很快就沉;用它做棺材,这棺材很快就会腐烂;用它做器物,这个器物很快就会折断;用它做门,这门就会流污浆;用它做柱子,会被虫蛀。
所以,这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
”晚上,石木匠梦见这棵栎树来跟他说话。
栎树说:“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你说我是一棵没用的树,如果我有用的话,不就早给你们砍掉了吗?我还能活到今天这样子吗?那棵散木说,你看那些果树和瓜果,那是大家所认为的有用之材,每年硕果累累,大家对它赞不绝口,结果是大枝条全被折断了,小枝条都被拉下来,那上面结的果实,年年一熟,人们就来剥夺它。
因为它们有用,所以伤害了自己,早早就死了。
我就是没用,所以才保全了自己。
庄子的故事讲得似乎有些超现实,但也提醒我们不必去羡慕那些被世俗人所赞不绝口的人;因为他们的所谓有用背后,不知对自己做出了多少伤害?付出了多少的代价啊!《庄子-——逍遥游》有一个最著名的故事:北海有一种鱼,叫做鲲。
鲲十分宏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它能化成一种叫鹏的鸟,也有几千里。
庄子心得读后感800字(8篇汇总)
庄子心得读后感800字(8篇汇总)庄子心得读后感800字篇1庄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栖息地,就不要受拘与外物,外物总是短暂而易腐朽的,而生命灵魂才是永恒。
不要做财富的奴隶,要做财富的主人,这样,人才能真正的逍遥。
否则,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对逍遥的享受。
自由的栖息可以让疲惫的心得到安歇,让压抑的心得以释放。
自由的栖息需放得下繁华,耐得住寂寞,达到“物而不物”的境界。
若是心恋浮华,不舍喧嚣,终不得心灵的安顿。
现实当中,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放下的,那样的境界我们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弯子,弯子太多会使你的心情沉重,影响你的情绪,导致恶劣的结果。
其实,只要你够纯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真谛,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广阔。
有的人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尽之中,从未体味过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忧虑和恐惧时常伴随,生活实在是糟糕至极,要知道月圆月亏皆有定数,岂是人力可改变的?不如适可而止,有选择的放下执着,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份坦然。
庄子心得读后感800字篇2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
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庄子的*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读庄子心得体会五篇(最新)
庄子读书心得1庄子与老子都是我十分崇敬的两位神人,这致使我对道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两人的著作《南华经》与《道德经》都是道教中的经典。
这两本书我大多在一两年前背过,尽管有些章节记得不甚真切,但精髓似乎还是抓住了的。
抱着虔诚之心,我不敢对此两本经发甚议论,因为我不敢说我真懂了,但似乎参考别人的见解还是可取的,于是就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我以为庄子的精髓在于寓言,因为实际上《庄子》整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寓言集。
于丹的这本书的特点就在于它将现实生活和这些寓言结合在了一起,看似使庄子的思想显得更接地气。
但我以为作对比阅读的心得会比她这种方式收获的更多。
我就举几个例子谈谈我的浅见。
比如关于“小大”的观念,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阐述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这段话说明了世间万物的属性都是相对的,有比较才有高下。
这种小大之辩在《秋水》《齐物论》等章节中也都有体现。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此二人讲的是同一道理。
有用与无用的论辩也是老庄爱说的。
庄子关于这个话题打的比喻是十分的多,而且多数都与树有关。
如《逍遥游中》中:“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
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庄子心得读后感(汇编16篇)
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6篇)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16篇)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
记得在我的高校时代,博学多才的中古文学老师最喜爱讲的也是庄子的作品,在学校组织了我们集体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假期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庄子是无限的,究竟无限到何种程度呢?有一部电影描述得很好:在地球上,外星人与人类查找一个打算双方命运的宇宙,经过双方的生死较量,这个宇宙最终被人类寻获并夺得,你知道这个宇宙在哪里吗?它在一只黑猫的脖子上挂着,只有玻璃弹珠那么大,但当你从外向里望时,里面却是繁星密布,浩瀚无边,的的确确的是一个宇宙。
宇宙就只有那么大吗?不是的!电影到结束时,镜头拉向远方,我们宏大的地球渐渐地缩小,变成蓝色的球,再缩小,在太阳系里变成一颗小星星发着微弱的光,再缩小,地球早已看不清了,太阳系在银河系里缩成一小片,再缩小,银河系已变成一小团雾,再缩小,银河系在我们的宇宙里已看不见了,最终我们的宇宙变成一颗小小的弹珠在地上滚动,掉到一个小坑里,与另外一颗弹珠撞在一起。
这时,一个外星人伸出一只长着松软大手的瘦长胳膊,用手抓起两颗弹珠,放到一个布袋里,布袋里已有满满的一袋子呢!这个故事可能是我们当下对宇宙最好的诠释了。
宇宙的无限是可想而知的了,那么大鹏鸟无论飞得有多高、多远和多长时间,这一切又有什么了不起呢?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你飞得出宇宙吗?仍不过是在蓬蒿之间罢了。
大鹏鸟飞得很高、很远,它知道永久飞不到边,这不是很苦痛吗?相反,麻雀、斑鸠和蝉倒是很幸福的,它们的幸福正在于它们的无知和自我满意!现实生活中不也如此吗。
有一个伴侣通过自己十来年的奋斗,已经拥有上千万的家产,家中的住房已从乡下的农房换成了小别墅,后来他觉得小别墅也不好看,又想买三十亩地造个小园林,现在他已在付诸实践了。
有人对他说,怎么这么不知满意呢?等你有一小园林后,就有会想,好像家中少了一座山,你就又会不满意了。
庄子心得读后感范文10篇
庄子心得读后感范文10篇《庄子》是一本哲学名作,但又不仅仅是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庄子心得读后感10篇,方便大家学习。
庄子心得读后感1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新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话甚是有理,而我说“以书为镜,可以通古今,明大义。
”书不愧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寻求一门恰到好处的处事哲学?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哲学呢?我想《中庸》就是我们的源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因此我们要跟随本性而行,达到中和之境,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何谓中和呢?中和即中庸,包容与利用,做到不偏不倚,一切随时,随性,随遇,随缘....慎独要想达到中和之境,首先我们要做到慎独.慎独就是如元代曹鉴一般,一生秉持清廉守义之志。
就是如杨震所言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我们作为医者更应该重视慎独,一个人独处时也不应该忘记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于细微处更是要细致小心,要做到言行合一,于无人处嚼舌根种种嫉妒之心更是不可取。
中庸的思想不仅贯穿在《中庸》一书中,更是渗透于《道德经》《庄子》中。
无争《道德经》中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因为无争,所以没有过失,那么人呢?因为处处争强好胜,所以错漏百出。
刘邦退居汉中,火烧栈道之举,是以退为进。
不争锋芒,只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手段,而不是毫无进取的态度。
偏安一隅,是蓄势待发的预备过程,而不是苟且偷生的活着。
刘邦最后重返中原,打败项羽,告诉我们,忍耐一时,风光一世。
《庄子》阅读心得(优秀10篇)
《庄子》阅读心得(优秀10篇)《庄子》阅读心得篇1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庄子、徐无鬼》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很笃厚。
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就是如此。
庄子过惠子墓的时候,他给随从的人讲了个奇怪而不可思议的故事:楚地有个人,鼻子给弄了点白色垩土。
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擦掉就是。
怪就怪在这人没去擦,而是跑到一个木匠那去,叫那木匠给他拿砍掉那块大小厚薄象苍蝇翅膀的垩土。
更奇怪的是那个木匠,没象常人那样叫他擦掉垩土,却真的随手拿起斧头砍去,那斧头虎虎生风,从那人的鼻尖擦过,垩土被砍掉了。
他站在当地儿,脸不变色心不跳,鼻子完好无损。
这是怎样的一种奇景?!这是怎样的一种际遇啊!人世间难得有这么个胆子大的,难得有这么个技术高的。
没有那斧子当前不眨眼的气度,谁敢砍?怕是斧子还没砍下,人已战栗觳觫了吧?没有那高水平的技艺,谁敢站在那等着人家砍?只怕是你站得再稳,也会给那没水平的家伙砍掉了鼻子吧?或许脑袋都岌岌可危了吧?可这俩人竟然就搭档配合得这么高妙。
所以,当郢人死后,宋元君叫匠石表演一下砍去鼻子上的垩土时,他再也发挥不出如此高的技艺了。
庄子为什么要讲这么个故事呢?他自己给我们点破了其中的寓意,他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是说,从惠子死后,自己没有谈话的对手了,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真的是没有说话的人了吗?他这不是正在给人家讲故事么?其实,他是在哀叹,自己失去了如此高妙的对手,心中万分悲凉罢了。
人世间类似的哀痛我们常会看到,远到春秋战国时期,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不复再弹,纵有高山流水之音,又有谁能懂呢?世界上最懂得我们的那个人没了,我们的知心话又该说给谁听呢?纵使说了,又有谁能懂呢?虽然庄子和惠子对事物的看法大多截然不同,两人在一起时喜欢互相批评和争辩,但是这相争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5篇)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精选5篇)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1庄子心得读后感于丹教授在《庄子心得》一书中,用她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为我们解读了《庄子》中的诸多问题。
她将深奥的哲学道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我受益良多。
在解读《庄子》的过程中,于丹教授强调了个体在面对社会、自然和人生时的态度。
她认为,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追求真实的自我。
这一点,在《庄子》中的“逍遥游”一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于丹教授的解读,让我对《庄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她用生动的语言,将原本深奥的哲学道理,转化为了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知识。
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总的来说,《庄子心得》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于丹教授的解读,让我对《庄子》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明白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她所教授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庄子》,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会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朋友们。
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篇2庄子,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庄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尤其是于丹女士。
于丹在她的《庄子心得》一书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将庄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于丹在书中首先介绍了庄子的背景和思想,包括其生活背景、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庄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等。
然后,她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入的剖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庄子思想,例如“庄子的妻子死了,他敲着盆子唱歌”,这表现出庄子对于生命的达观和超脱。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于丹对庄子思想的独特理解和解读。
她将庄子思想中的“道”与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相结合,例如现代社会的焦虑和压力,她用庄子思想来引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同时,她对庄子思想的解读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庄子这个人,以及他为何能够写出如此独特且深刻的思想。
在书中,于丹对于庄子思想的解读,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庄子的思想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洞察,他让我们认识到,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生活本就是简单的,快乐的,只要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的负担,就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庄子》读书心得(15篇)
《庄子》读书心得(15篇)《庄子》读书心得1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
是的。
当看完庄子那些看似荒唐怪异的故事,反复揣摩这其间颠扑不灭的真理,才会发现原来你仅仅只是打开一扇大门,这扇大门通往本真朴质的天之道。
人间数千年的悲哀,就在于世人只在世俗中寻求人生真谛,却没有超越世俗到旷野幽邃的宇宙中去寻求大道。
庄子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已经跳出三界,站在云端鸟瞰人间沧桑。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万物。
”庄子就是这样的性格达人,他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严正的话,满书缪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他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无终者为友。
庄子一直在讥讽万代颠倒的世界,嘲笑那些为功名利禄蝇营狗苟之徒,讽刺那些为眼前蝇头小利毁坏天人和谐的小人。
那些谋取权力之人以心灵的残缺和人格的扭曲来换取世俗所谓的福气,而庄子却宁愿做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的老龟,也不愿做供在高堂的占卜龟壳。
庄子的飘逸和洒脱,正是他卓尔不群、高傲不羁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
在《庄子》天下篇中,阐述了最高的学问是探讨宇宙和人生本原的学问。
打开庄子的世界,有限的内篇无不昭昭弘道,万物依天道而行。
何谓万道之本源?唯道。
何为万物之源泉?唯道。
人生本原又何在?庄子微笑轻轻点拨——人最大的智慧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人生不过蚁穴一梦。
柏拉图说,人的灵魂来自一个完美的家园,那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的污秽丑陋,只有纯净和美丽。
灵魂来到这个世界漂泊很久,寄居在一个躯壳里,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也忘记了家乡的一切。
每当他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动,会觉得非常舒畅亲切。
他知道那些美好的东西,来自他的故园,于是他的一生都极力的追寻那种回忆的感觉,不断朝自己的故乡跋涉。
依真性生存是庄学的核心。
可我们都在人为的魔圈中生存,一切都是人为,我们早已迷失本性。
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美好的本性世界。
乘着庄子自然的箫声寻找那失落的世界吧,人的生命历程就是灵魂踏上寻找美丽故乡的归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子心得》读后感第1篇:《庄子心得》读后感历史上,孔子称为圣人,庄子称为神人。
最初知道庄子是初中语文课本里的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虽然理解的不深刻,甚至到现在不太清楚什么意思。
今年寒假读了于丹庄子心得,知道了庄子最为著名的是《逍遥游》,这篇代表了庄子的最高境界,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态度。
庄子留给我们最深的是充满寓意和小故事的文章,以此来表达对那些追求小名小利的嘲讽,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令人瞠目结舌。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幽默而有涵养,但是她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困到极点却从不接受别人一点的施舍。
在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的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同样也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而认为它没用。
庄子却认为其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加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卫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过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侯身价倍增。
所以每一个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的去判断事物的价值,而只有大境界的人,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在大千世界,我们既要做到顺应外面的世界,做到与时俱进,又要有所坚持,秉承内心最本质和最纯真的东西,只有这样在大千世界里才不至于迷失我们自己。
令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有“认识你自己”这一篇。
现实生活中往往离我们最近的却是我们最难认识,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难认识的是你自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对于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很少去洞察,而过多的在乎了周边世界的感受。
因此就会出现被名、利所困扰的局面,庄子交给我们尽管永远有人在提醒你的得与失,你的对与错,但是,我们往往在他人的言论中盲从,迷失了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养成一种认识自己的能力就是“心斋”。
看破世间的是是非非,最终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作文第2篇:《庄子心得》读后感在这个生命之中,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形态活下去。
——于丹合上《于丹心得》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用她独特的讲述,使我对庄子思想以至于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庄子于虚静中挥洒着他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着些许狡黠。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
他追求豁达的境界,主张面对外在的世界要学会通达和顺应,他可以毫不畏惧地站在生命的长河上笑谈生死,用一个又一个尖酸却又深刻的故事揭示“大道合乎自然”,借一个个外表丑陋近乎狰狞但却活得坦然的怪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人的一生,是向自然借来一用的东西,它的价值就在于在这一生中我们怎样去增加生命的高度,丰富生命的意义。
面对生命,我们要有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生死,我们要有一种坦然的态度。
“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做到真正的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之时,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死而无憾。
”可是生命在它现有的形态上,怎样达到它“九万里”的高度呢?那就把一切缺陷和遗憾都接受下来,不要委屈,不要较劲,而想着怎样去改良它,能让自己更好。
天下本没有废物,所谓废物,只是放错地方的财物,所以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无论好坏、善恶、恩怨、爱恨、喜怒、成败、得失,只要坚信自己的梦想,世上总有路可走。
于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始终让我记忆忧新。
有个人要钉一张画,因为钉不上,就要找木楔子,于是还要找木头,斧子,锯,锯条……等物品齐全后,他已经忘记那张画了。
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最初的梦想总是美好的,可是当我们经历了人生百态后,早已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真正的“逍遥游”并不是荒废此生的“无所待”精神,而是要求人们不要因为社会中一些名利、钱财、权势而放弃自己生命中最本真的愿望。
只有认清自己的向往,认清自己的目的,心无旁骛地去追寻生命的高度,才能理解真正的“逍遥游”。
融融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漫漫人生,我撷生命最重要的——庄子思想。
让庄子思想的清菊伴着你欣赏生命的田园风光;让庄子思想的灵魂带你踏进生命的康庄之园;让庄子思想的韵律携你共享生命的天籁之音!第3篇:《庄子心得》读后感大文斗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庄子心得》读后感!一、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
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
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庄子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
他的“逍遥游”里的境界“心向往之”充分体现出:一个人,永远不要去羡慕他人。
需要的是质询自己的心,问一句:面对这纷繁芜杂的环境和世界,面对自己的顺与逆,我们首先应该想如何发展自己,有了更广阔的眼界,才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
正如那句:庄子的逍遥游给了我们每一个凡俗的生命一双非凡的翅膀......二、感悟与超越每一个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
现如今,我们常被“现实”错过了太多太多。
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
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自己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
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
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
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
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
“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
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
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
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
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
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
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
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该拥有一双如庄子那般灵魂的眼睛,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第4篇:《庄子心得》读后感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收获很大,今年的暑假我又拿起《于丹庄子心得》,慢慢品读,收益非浅。
似乎感悟到了生命的本原。
给我启示最大的是于丹关于《庖丁解牛》的新解。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
内篇。
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
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
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
另外,《于丹庄子心得》还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第48页)。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能与天地共往共来,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既不能自卑,也不能自傲,而是自知,这样我们就能够凭借健全的内心,在自知的基础上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
同时也强调了人必须认识社会,顺应社会。
一方面在生命原则上坚持大境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达和顺应变化万千,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外化而内不化”,和光同尘,获得一个游刃有余的人生境界,生命境界。
第5篇:《庄子心得》读后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这本书对于充满诱惑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清醒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超越追名逐利之心,用健康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超越的大境界不等于消极无为。
《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
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常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利所扰,在工作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我觉得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所要取的精华就是在于不断反省内心,摒弃私念,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有积极进取为人民谋利益这样的大境界,这样就不会为名所困,为利所累。
做人要坚持无私秉性不随波逐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禄功名和自我。
现实的环境纷纷扰扰,需要超越外在的环境,始终保持一颗无私的心,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情系群众,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无原则的强权而动摇。
做事要努力奋斗真抓实干。
无论在何种岗位上,在坚持自己内心无私秉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使其发挥到最佳状态,这就是我认为的超越境界。
这需要我们首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其次增强践行宗旨的使命感和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能力来自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身驾驭各项工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