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球场地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垒球运动的概述
1、垒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
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对抗运动。它的基本技术如传球、接球、击球和跑
垒等,都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技能,动作自然舒展,比较容易掌握。比赛时,攻与守截然分开,运动量有张有驰,设备比较简易,场地可适当地扩大或缩小,各种年龄的人都可以参加这项运动,是引人喜爱的一项运动,经常参加垒球运动,能发展传、投、击、跑等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灵活机敏、反应迅速、坚毅顽强的能力,全面增强体质,并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品质。
2、垒球比赛的场地和设备
垒球比赛所用的场地是一块直角扇形的平地,这个直角所夹的地面都属界内。
垒球场的两条边线长为60.96m,男子为68.86m,界内分“内场”和“外场”两滚地区。由直角交点(即本垒)起,在界内划一边长为18.29m的正方形为“内场”。内场之外的界内区为“外场”。在内场的每个角上各设一垒位,由本垒起按逆时针的顺序称第一个垒位为“一垒”,第二个垒位为“二垒”,第三个垒位为“三垒”。在三个垒位上各安置一个用白色帆布制成的每边38.10cm的正方形垒垫,固定在垒位上。本垒板是用一块白色五角形材料(橡皮、或塑料)制成的,其角尖的边沿与一垒和三垒垒线交角叠合,用长钉钉在地上,并与地面齐平。在本垒两侧,各划一长2.13m,宽0.91m的长方形区域,为“击球员区”。
在击球员区的后面划一“接手区”,其长为3.05m,宽为2.25m。由接手区底线的两端向两旁各量5.30m,并以0.76m的半径划一圆为“击球员准备区”。以本垒尖角为圆心,向本垒后方以至少7.62m半径划一圆弧,安置一“后挡网”,网高应在4m以上,长为15m以上。再由本垒尖角起,向二垒方向量12.19m(男为14.02m),以此点圆心,以2.44m为半径,划一圆为“投手区”。以木料软塑料(或橡胶板)制作一块长0.16m、宽0.15m的投手板,安置在投手区的中央,其前沿的中点距本垒尖角为12.19m(男子为14.02m),并与本垒和二垒的对角线直角相交,钉牢在地上,与地面齐平。此外,还有“跑垒限制线”、“跑垒指导员区”、“内场边缘线”、“野传球线”、“本垒打线”等均详见图1
垒球比赛的用具,主要有球、球棒及护具。球为圆周30.10cm的软球,重量应为177.19至198.45g。球棒用木料、竹料或金属制成,长不得超过86.36cm,最粗端的直径不得超过5.72cm,重量不得超过1077.3g。主要的护具是手套,手套应为革制,除接手和一垒手可用连指手套外,其他队员只允许用分指手套。此外,还应有接手用的护胸和面罩等。作为一般的练习或游戏时,可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一些既安全运用又经济的用具,比如,用橡皮球或改用较大较软的垒球,也可以戴手套等。场地设备,也可以根据年龄、性别及其它具体条件,适当加以简化或改革,以利于开展这项运动。
3、垒球的比赛方法
垒球比赛时,双方应各有队员9名出场参加比赛。 9名队员按防守时的位置
其号位为:①投手、②接手、③一垒手、④二垒手、⑤三垒手、⑥游击手、⑦左外场手、⑧中外场手和⑨右外场手。
比赛开始前,双方抽签决定攻守权。先守的队,9名队员要按登记的防守位置站在自己的防位上,准备防守。攻队的9名队员按登记排定的先后击球次序,从第一棒击球员开始,依次轮流进入球区内击球。
比赛由投手向对方击球员投球开始。投手要按规则规定的方法投球。投出的球,在落地前,进入本垒板上空,低于击球员的腋部、高于击球员的膝部上沿者为“好球”,否则为“坏球”。“坏球”击球员不击,判为一球,累计4“球”,判击球员安全进占第一垒,由第二名击球员继续击球。如果是“好球”,击球员就应该击球,如“好球”未击,或击而不中或击成界外球;或击了“坏球”,也未击中,都应判为一“击”,累计三“击”时,判击球员“出局”,然后由下一位击球员继续击球。
当击球员将球击在界内时(指直角扇形场区内),击球员就成为“击跑员”,必须向第一垒跑进,如果能安全进占一垒,即成为“跑垒员”,跑垒员可以伺机继续向二垒、三垒、乃至本垒跑进,若能安全跑回本垒,就为本队赢得一分;如在跑垒途中,在接触垒位之间被守方队员持球触及其身体者,即被判为“出局”。当进攻队累计有3人出局(包括击球员出局)时,双方即交换攻守。两队各攻守1次,为“一局”。正式比赛进行7局,积分较多者为胜。
4、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1)垒球的起源与发展
据考证,古希腊就有类似垒(棒)球的运动。我国古代也有过一种叫做“击角毬”的游戏,以及在广大农村流行的用木棒打圆木球的“打嗄”游戏。现代棒球运动在19世纪开始盛行美国。垒球是由棒球所演变而来,二者不同之外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一)场地
垒间距离和投手板至本垒的距离,棒球场地较长,垒球场地较短。
(二)球与球棒
垒球大而软,棒球小而硬;垒球棒较短、较细、较轻,棒球棒较长、较粗、较重。
(三)规则
垒球限投手用低手投球,棒球则无限制;垒球跑垒时必须由垒上起跑,而棒球则不受限制,可随时离垒或偷垒跑进。
1887年美国芝加哥城法拉格特俱乐部的汉考克,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罗伯为了在风雨天气和严寒季节能在室内打棒球,分别对1839年美国的棒球场地、用具和规则进行了修改,并定名室内棒球(Indoor baseball)。后又移到室外,但其规则、方法既不同于原来的室内棒球,又有别于室外棒球。先取名为“软球”(mushball),又改称“游戏场球”(playground ball),1932年由一位新闻记者列奥.欧费萨哥提出改革倡议,直到1933年在美国成立了“业余垒球协会”(简称A.S.A),并成立国际联合规则委员会,统一了竞赛规则,并定名为“Softball”,我们称为“垒球”。1952年9月组成了国际性的正式组织--国际垒球联合会(简称L.S.F),在国际垒联的积极工作下,垒球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垒联会员国急剧增加,并于1962年在美国奇卡特州的斯特拉福特市举办了第一次非正式的“世界垒球锦标赛”,参加者有日本、加拿大及美国等17个队。后来经过国际垒联决定,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垒球锦标赛,男女间隔两年交替进行。第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于1965年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队获冠军,1966年在墨西哥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子垒球锦标赛,美国队夺魁,迄今为止,男女各举行九届。
垒球运动的历史虽较棒球约晚40年,但是由于垒球具有便于在群众中开展的特点,所以发展速度超过了棒球。至今参加国际棒球联合会的会员国和地区为42个,而参加国际垒球联合会者为49个。我国于1980年初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国。仅就棒、垒球运动最盛行,技术水平较高的美国来说,垒球运动最普及,他们称垒球为“人人都参加的运动”。美国垒协每年要举办16项成年和8项青少年全国性的垒球比赛。近年来还组建了职业女子垒球队,3次参加世界职业女子垒球锦标赛,3次蝉联冠军。
(2)垒球运动传入我国及发展概况
我国的垒球运动最早是由美国“传教士”传入的,他们在一些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开展各项现代体育运动,垒球也是其中之一。1913年前后,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教会学校开始有了这项运动。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菲律宾派来女子垒球队作了表演,从此以后,在北京、天津、青岛、福建、广州、湖南等城市的大中学校,逐渐开展了起来,并在1933年的全国运动会上把女子垒球列为正式竞赛项目。当时采用的是室内垒球规则,每队正式队员为10人。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也只限女子参加,但改用了户外垒球规则,每队正式队员为9名。在1948年第七届全运会,男子垒球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3)新中国的垒球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体育运动得到广泛开展,垒球运动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作为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一种教育手段,在全国各省市,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