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术 后 常 见 并 发 症
手术常见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手术常见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手术是医学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手术也可能伴随着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
常见手术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1. 预防并控制感染
- 手术前,患者应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排除任何潜在的感染情况。
- 手术室和手术器械应经过彻底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 医护人员应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手术间环境的控
制和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
2. 减少手术出血
- 在手术中,医生应谨慎处理血管和组织,避免出血的发生。
- 对于可能会出血的手术,可以采用局部血管收缩剂或止血药
物来控制出血。
3. 避免术后疼痛
-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
为了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医生应提供恰当的镇痛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或适当的麻醉技术。
4. 防止术后感染
- 手术后,患者容易感染伤口或手术部位。
医生应指导患者正确清洁和照顾伤口,避免感染风险。
- 如有必要,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 密切监测并发症
- 医生和护士应密切监测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存在并发症的风险。
- 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如输血、抗感染治疗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手术并发症的管理策略,并不代表全部。
具体的管理策略应该根据手术类型、患者状况以及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
在任何手术中,医生都应遵循标准操作规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一)病因:术后切口感染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手术前准备不充分、手术器械和环境卫生不达标、手术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等都可能导致切口感染。
二)临床表现:切口感染的早期症状包括切口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晚期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如切口裂开、脓肿形成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切口感染的风险更高。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对手术器械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
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污染切口。
术后应及时更换敷料,定期观察切口情况,如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术后护理,定期检查切口情况。
病因: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技术不严、病人体质和病变性质有关,同时也与禁食、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肥胖脂肪液化等因素有关。
切口感染通常发生在术后3-5天,但也有个别情况发生较晚,甚至在3-4周后。
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近年来,脆弱类杆菌等无芽胞厌氧菌也受到了临床的重视。
临床表现:手术后3-4天,如果病人的体温重新上升,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该立即进行检查。
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从缝合针眼溢出,都是感染已经发生的表现。
少数病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但由于感染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切口感染,术前应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细。
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和血肿,加强手术前、后处理,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
同时,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应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更换敷料时也应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对于早期感染,应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
如果切口已经化脓,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大切口充分引流,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
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手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虽然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术后并发症就是其中之一。
了解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1、患者自身因素(1)基础健康状况:患者术前存在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年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减弱,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术后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3)营养不良:术前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4)肥胖:肥胖患者体内脂肪组织较多,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容易出现脂肪液化、伤口感染等问题。
2、手术因素(1)手术创伤:手术本身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破坏组织和血管,导致出血、疼痛等,若创伤过大或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并发症。
(2)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过长会增加组织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的时间,增加感染的机会,同时也会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
(3)手术操作技术: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术后护理因素(1)伤口护理不当:术后伤口清洁、换药不及时或不规范,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2)引流不畅:术后放置的引流管若引流不畅,会导致积液、积血,增加感染的风险。
(3)康复训练不科学:患者术后康复训练过早或过晚、强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身体的恢复,导致并发症的出现。
4、感染因素(1)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是细菌入侵的主要途径,如果手术室环境不达标、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手术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都可能导致切口感染。
(2)呼吸系统感染: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容易导致痰液积聚,引发肺部感染。
(3)泌尿系统感染:术后患者排尿不畅,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出血
手术后出血,包括手术部位出 血和内出血。
器官功能不全
手术后器官功能不全,如肾功 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等。
感染
手术部位或手术后的感染,如 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
血栓形成
手术后血栓形成,包括深静脉 血栓和肺栓塞。
神经损伤
手术过程中或手术后神经损伤, 如周围神经损伤、脊髓损伤等。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案例二:腹部手术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
风险评估
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主要包 括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患者年龄、 基础疾病等。
预防措施
预防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包括术 前充分准备,术中严格遵守手术操作 规范,术后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情况 ,及时处理疼痛、发热等症状。
案例三:骨科手术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心脏手术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
风险评估
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患者年龄、病史、手术类型和复杂程度、 术后的生理指标等。
预防措施
预防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的措施包括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况,制定合适的手术方 案,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准确的并发症风险评估有助于医疗机 构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和投诉。
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 手术效果。
预防措施的实践意义
预防性护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一 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如定期检 查、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01
02
03
识别潜在并发症
通过风险评估,识别手术 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 预防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手术并发症是患者手术后发生的疾病或情况,如肺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败血症、休克/心脏骤停、吻合口漏、消化道出血/急性溃疡、手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后伤口裂开等。
一般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特有的并发症,如胃手术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等;另一类则为多数手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医疗安全和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举措。
所以,对常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术后出血预防措施(1)手术时严格止血,关腹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点;(2)术中渗血较多时,必要时术后应用止血药物;(3)凝血机制异常者,可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2、切口感染预防措施(1)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2)注意手术操作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渗血、血肿;(3)加强术前、术后的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态,增强抗感染能力;(4)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5)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预防应用广谱抗生素;(6)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注意手卫生,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3、切口裂开的预防措施(1)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2)术后再突然增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3)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切口血肿和感染;(4)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4、肺不张预防措施(1)术前锻炼深呼吸;(2)有吸烟嗜好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3)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1(4)全麻手术结束前充分吸取气管内分泌物,术后取头侧位平卧,防止呕吐物和口腔分泌物的误吸;(5)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体味排痰或给予药物化痰,以利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6)胸、腹带包扎松紧合适,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和绑扎;(7)注意口腔卫生;(8)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
常见的术后并发症_【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切口感染1、原因:(外源性)无菌技术不严、(内源性)腹腔内脏器 坏疽;缝合技术不正确、术中止血不彻底,创口内遗有死 腔、血肿、异物使局部组织抵抗力低下、再加上禁食、营 养差、合并贫血、糖尿病、肥胖等导致切口愈合不良可增 加切口感染机会。
2、表现及处理:常发生在术后3-5日,当病人自述切口疼痛 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伴体温升高、脉快、白细胞计数增 高,应立即检查伤口若局部出现红肿压痛有波动感,即可 证实已出现感染早期给予热敷、理疗、抗生素局部封闭。 如有脓肿形成,应拆除局部缝线、敞开切口、安放引流、 定时更换敷料、争取二期愈合。应针对原因预防。
4、肺不张及肺炎
1、肺不张和肺炎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多发生在胸、 腹部大手术后。其可能原因包括呼吸道分泌物积聚、排出 不畅、老年人、长期吸烟或患急、慢性支气管炎;吸入麻 醉或胸、腹部绷带包扎过紧、呼吸恒定于潮气量通气。
2、预防及处理:①手术前:吸烟者劝其戒烟;指导深呼吸 练习腹部手术练习胸式深呼吸,反之;原有急、慢性呼吸 道感染及龋齿、牙周病者,给予积极治疗。②手术后平卧 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吸;鼓励病人深 呼吸15下/次、咳嗽和排痰;切口疼痛影响咳嗽时可使用 止痛剂;咳嗽无力给予吸痰;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定 时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3、切口裂开
1、原因:切口裂开的原因有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 缝合技术错误,如缝线过松、组织对合不良;切口感染;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内压突然升高 。
2、表现及处理:多发生在术后7-10日,或拆除缝线后24小 时内。完全裂开指切口的全层均裂开,出现切口疼痛及松 开感,有多量淡红色液体流出,肠管或网膜脱出。应安慰 病人,嘱其卧床,立即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扎腹带, 报告医生,送手术室重新缝合。部分切口裂开指皮肤缝线 完整,而深层组织裂开,可有少量淡红色液体渗出,皮肤 缝线下可见肠管或网膜。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应 针对原因预防,必要时行减张缝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实施方案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实施方案一)病因:术后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切口处出现细菌感染。
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切口处未能彻底清洁,手术器械或切口周围的皮肤等部位存在细菌,或手术中操作不规范,切口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容易感染。
二)临床表现:手术切口处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炎症表现,有时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严重的切口感染可导致切口裂开、脓肿形成等并发症。
三)防治措施:手术前应对手术切口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手术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切口周围组织受到损伤。
术后应及时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情况,如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处理。
对于高危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三)防治措施:术前应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手术风险,对高危人群应加强术前准备。
手术时应注意缝合技术,选择适当的缝线和缝合方法,避免局部张力过大。
术后应加强监护,及早发现切口裂开的迹象,及时处理。
对于完全性裂开的切口,应立即进行手术处理,对于部分性裂开的切口,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局部湿敷、口服抗生素等。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促进切口愈合。
切口感染和裂开是术后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对于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预防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细、加强术后处理和营养支持等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发生率。
对于已经发生的感染和裂开,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患者及家属了解术后疼痛的可能性、程度和处理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预期和应对能力;2、术中使用多模式镇痛技术,如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神经阻滞等,以减轻术后疼痛;3、术后尽早给予镇痛药物,根据疼痛程度及时调整剂量和给药方式,以达到有效控制疼痛的目的;4、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如冷敷、热敷、按摩、放松训练等,缓解疼痛和焦虑;5、加强术后康复训练,提高患者身体素质和自我康复能力,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对于已确定手术时间的患者,术前指导非常重要。
需要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等因素,并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要求措施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要求措施术后并发症指的是手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和患者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防治要求和措施。
1.感染:术后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手术切口或其他操作部位。
为了预防感染,患者需要保持局部切口或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术后必要的抗生素预防也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措施。
严密监测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等病情指标,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及时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2.出血:手术过程中,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
患者应该在手术后严密观察术后出血情况,遵从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活动。
如果出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就医。
3.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手术创伤以及手术全身麻醉等因素容易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为了预防血栓形成,术后患者应该及早活动,进行袜子或药物预防,同时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凝药物。
4.呼吸系统问题:手术后,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以及卧床休息时间过长,患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为了预防呼吸系统问题,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肺部通气,适量活动。
必要时,可进行物理疗法,如气管吸引等。
5.尿潴留:手术过程中,使用镇静剂和镇痛剂可能导致尿潴留。
加强术后的尿液观察和监测,及时安排引流尿液。
如果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症状,如尿频、排尿困难等,应及时给予导尿。
6.神经系统问题:一些手术会涉及到神经系统,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术后神经功能不全、感觉异常等问题。
为了预防神经系统问题,术后患者需要注意手术部位的冷热感觉变化和功能恢复情况,遵循医嘱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7.难以控制的疼痛: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疼痛,影响患者的恢复。
为了减轻术后疼痛,术后患者应遵循医嘱进行药物镇痛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
在术后防治并发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术前准备工作要充分,包括对患者的相关检查、评估病情和术前指导等,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术后并发症整改措施
术后并发症整改措施
术后并发症是指手术后出现的不良症状或并发疾病。
针对术后
并发症,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
整改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和实施:
1. 术后监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2. 专业护理,患者需要得到专业的护理,包括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来
控制疼痛、预防感染、减轻炎症等,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 康复护理,对于一些术后并发症,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护理,
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5. 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医护
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
营养。
6. 心理疏导,术后患者常常面临着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疏导和支持。
7.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
总之,针对术后并发症,整改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并发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望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常见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有哪些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了解这些并发症有助于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也能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术后护理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手术的术后并发症。
一、普外科手术1、切口感染这是普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手术切口可能会被细菌污染,导致切口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
切口感染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还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导致切口裂开。
2、出血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或者术后血管结扎线脱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术后出血。
少量出血可能表现为伤口渗血,大量出血则可能引起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3、肠梗阻腹部手术后,由于肠粘连、肠麻痹等原因,可能会发生肠梗阻。
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4、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在下肢手术或腹部大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
血栓一旦脱落,可能会引起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二、骨科手术1、伤口愈合不良骨科手术切口较大,若患者营养状况差、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或者术后伤口护理不当,都可能导致伤口愈合不良,出现伤口裂开、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情况。
2、感染骨科手术植入物的使用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一旦发生感染,可能需要取出植入物,进行长时间的抗感染治疗,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3、神经损伤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病变本身的影响,可能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疼痛等症状。
4、关节僵硬关节手术后,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康复锻炼,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
三、心血管手术1、心律失常心脏手术后,由于心肌受到刺激、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
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危及生命。
2、心力衰竭心脏手术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患者术前心脏功能较差,术后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3、出血心血管手术中,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这增加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术后并发症处理流程
术后并发症处理流程术后并发症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异常症状或疾病。
在医疗领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通过正确的处理流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并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本文将重点介绍术后并发症处理流程,并为读者提供指导。
第一步:及时观察术后患者的情况需要密切观察,特别是在手术结束后的24小时内。
护士或医生应当每隔一段时间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此外,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觉或症状,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第二步:立即处理急性并发症若患者在术后出现明显的急性并发症,例如呼吸暂停、心脏骤停等,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抢救患者的生命是首要任务,必要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第三步:查明并发症的原因当术后并发症的症状较轻或不明显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尽可能查明并发症的原因。
这可能需要进行各种化验、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
只有明确问题的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第四步:制定治疗方案一旦明确了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放射治疗等多种方法。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权衡利弊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协商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第五步:实施治疗方案在制定了治疗方案后,医生将指导护士或其他医护人员实施具体的治疗措施。
这可能包括给予药物、提供营养支持、更换伤口敷料等。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六步:定期随访和复查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治疗,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通过定期的随访和复查,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避免并发症的恶化。
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关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
及时观察、快速处理急性并发症、查明并发症原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措施、定期随访和复查,是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术后并发症处理与报告程序
术后并发症处理与报告程序术后并发症是在手术后出现的不良病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痛苦。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及时处理并报告手术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报告程序,以确保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一、术后并发症处理程序1. 监测患者情况:手术后立即将患者转至恢复室或特殊监护病房进行观察。
护士和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等情况,确保患者的稳定与舒适。
2. 诊断与干预: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医生应及时做出诊断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医生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支持性呼吸治疗。
3. 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药物治疗、手术再次干预或其他治疗措施。
医生需要按照标准的医疗操作程序来进行治疗,确保操作的安全有效。
4. 术后护理:护士在患者康复期间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将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包括给药、伤口护理、并发症防控等。
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二、术后并发症报告程序1. 内部报告:医院内部部门应建立术后并发症报告的流程。
医护人员在发现术后并发症后应立即向责任医生或上级报告。
同时,相关信息应填写在病历中,以备后续参考。
2. 外部报告:根据法律法规和政府机构的规定,术后并发症可能需要向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医院应将这一程序列入管理规范,并及时向相关机构汇报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3. 形成报告: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术后并发症报告表格。
医护人员在报告时需要填写详尽的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手术类型、并发症发生时间、症状与体征、处理情况等。
这些信息将作为后续审查和分析的依据。
4. 分析与改进:术后并发症报告除了向相关机构汇报之外,医院内部也应对这些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进一步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措施。
医院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分析报告数据等方式来开展改进工作。
总结: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报告程序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术后并发症
原发性出血
原发性出血多开始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
• 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 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 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 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 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 • 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 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 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 表示内出血量较大。
切口裂开
预防措施: ①术前、术后积极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年 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 ②术后在突然增加腹压时,如:起床,用力大、小 便,咳嗽,呕吐和胃肠胀气等情况发生时,注意 按压切口,防止张力增大后切口裂开 ③防止切口的局部张力过大,如切口血肿和感染 ④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 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
临床表现:一般无全身不适,初期局部体征也不明显,随 后病人自觉小腿肌肉疼痛,下肢肿胀。如果髂、股静脉内 形成血栓,则整个下肢严肿水肿,皮肤发白或发绀,局部 有压痛,浅静脉常有代偿性扩张。血管造影可以确定病变 的部位。 预防措施: ①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 ②高位病人,下肢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以促进血液回流 ③ 避免久坐 ④血液高凝状态者,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或 用小剂量肝素;也可用小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
肺不张,肺炎
是术后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多发生在外科大 手术后。其可能的原因包括呼吸道分泌物 积聚,排除不畅、老年人、长期吸烟或患 急、慢性支气管炎;吸入麻醉或胸腹带包 扎过紧、呼吸恒定于潮气量通气 等
肺不张预防措施
主要在于保持顺畅的呼吸运动
术前 • ①锻炼深呼吸 • ②有吸烟嗜好者,术前 2 周停止吸烟,减少气道内分泌物 • ③术前积极治疗原有的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一、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1.1 术前准备- 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控制。
- 改善营养状况: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进行营养支持,提高手术耐受力。
- 呼吸道准备: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对吸烟者术前严格戒烟。
1.2 术中管理-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术中感染。
- 控制手术时间: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暴露于有菌环境的时间。
- 合理使用麻醉药物:避免因麻醉药物导致的术后并发症。
1.3 术后管理- 早期活动: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肺活量和肠道功能恢复。
- 疼痛管理: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避免因疼痛导致的并发症。
- 营养和液体支持: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营养和液体输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二、手术后并发症的应对2.1 感染- 症状: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
- 处理措施:及时使用抗生素,局部感染需进行引流和清创。
2.2 呼吸系统并发症- 症状: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
- 处理措施: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进行吸痰或使用呼吸机支持。
2.3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症状:心慌、胸闷、血压波动等。
- 处理措施:及时与心血管科医生沟通,调整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必要时使用心血管药物。
2.4 消化系统并发症- 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
- 处理措施:调整饮食,给予止吐、止泻药物,严重者需进行胃肠减压。
2.5 神经并发症- 症状:麻木、疼痛、肌无力等。
- 处理措施:及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必要时转诊至神经外科。
三、总结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应对是手术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希望本文档能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整改方案
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整改方案
针对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制定整改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来考虑整改方案。
在手术前,我们可以加强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潜在健康风险因素,以及充分沟通和解释手术风险给患者及其家属,提高他们的手术风险意识。
此外,也可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能力,确保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更加完善。
在手术中,我们可以加强团队协作,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严格执行,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加强手术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每一位医务人员都能够按照规范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在手术后,我们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术后管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护理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也可以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跟踪和分析,找出并发症发生的规律和原因,为今后的手术提供经验教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的管理,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也可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手术并发症的认识和预防能力,让他们成为手术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完善的整改方案,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方位管理,以及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的管理,最终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
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 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 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 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 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 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 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术后切口疝 13、女性不孕症(约 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 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 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 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 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 10、疝复发(复发率 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四、肝脏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肝癌切除术肝血管瘤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外引流术肝囊肿切开内引流术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术肝外伤、肝修补或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肿瘤无法切除 4、术中损伤胆道(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 5、术中损伤肠管、肠漏 6、术中损伤肾、肾上腺等 7、术中损伤膈肌,致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术) 8、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5%) 9、术后急性及慢性进行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性脑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顽固高热、顽固腹水等,严重者死亡 10、术后肝肺综合征(动脉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11、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12、术后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者死亡 13、术后膈下积液、脓肿和肝内感染 14、术后胸腔积液 15、术后腹腔内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约 8~20%) 16、粘连性肠梗阻 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 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五、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1~2%) 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1%) 5、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 6、术后胆漏、胰漏、肠漏发生(发生率<1%) 7、术后早期胆总管“T”管脱出或部分脱出,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再次手术 8、术后 2 周拔除“T”管后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发生9、长期带管或“T”管折断10、术后肝肾功能衰竭、DIC、ARDS 等多器官功能衰竭11、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逆行性感染、肝脓肿12、术后胆道感染、腹腔感染 13、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约 2~3%) 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 20~30%)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 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残留结石 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 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 16、粘连性肠梗阻 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 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 25~30%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食道横断吻合术门腔人工血管搭桥分流术脾肾分流术*手术只能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无法治疗肝病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3~5%) 3、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4、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漏发生,胆汁性腹膜炎) 5、术中脾切除时胰尾损伤(术后胰瘘及感染发生,严重者死亡) 6、术中胃壁损伤(脾切除术),肠道损伤,消化道漏发生 7、术后腹腔出血,需二次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所致) 8、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不理想,近期上消化道再出血,死亡率增加,以及远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10~20%)9、术后膈下积液、感染(脾切除术后常见)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发热、腹痛,严重者死亡 11、脾切除术后脾热12、断流术后食道胃瘘、吻合口瘘、出血,食道狭窄,纵膈及胸腔感染 13、术后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 14、术后肝性脑病,肝昏迷,严重者死亡 15、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16、术后肝肺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 17、术后肝功能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 18、术后顽固性腹水 19、粘连性肠梗阻 20、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等 21、术后深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 22、胃肠道功能障碍,顽固性胃潴留七、脾脏手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脾动、静脉损伤) 3、术中胰尾损伤(术后胰漏及感染发生增加,严重者死亡) 4、术中胃肠道损伤-胃漏、肠漏5、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急性胰腺炎发作(发生率约1~2%)7、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 8、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发生率约 3~5%,儿童较多见) 9、脾切除术后脾热 10、膈下积液、血肿,胸腔、心包腔积液,感染 11、腹腔内感染 12、残脾感染、梗死 13、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减退 14、粘连性肠梗阻 15、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6、术后复脾残留(易发生于 ITP 患者),导致治疗失败八、胰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胰腺囊肿切除术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胰体尾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术中周围脏器损伤,包括脾、胃肠道、胆道、肾脏、肾上腺等 4、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 5、术后胰瘘-胰皮肤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率约 10~20%,死亡率约 10%) 6、术后胆瘘 7、术后胃肠吻合口瘘和十二指肠瘘 8、术后腹腔感染 9、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1、胰性脑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约10~20%)12、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13、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4、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15、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腹泻等16、术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 17、术后胰源性胸水和腹水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九、胃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根治术胃癌姑息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全胃切除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腔动脉、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结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 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 7、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 1~2%) 8、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发生率约 1~5%) 9、术后胃肠吻合口瘘或胃残端瘘 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输入袢、输出袢梗阻,狭窄性肠梗阻 13、术后倾倒综合征 14、碱性返流性胃炎(Billoroth II 式多见) 15、吻合口溃疡(发生率约 2~3%) 16、残胃癌 17、脂肪泻 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20、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 21、远期胆石症发生率增加十、结直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结肠癌根治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骶前静脉、髂血管、肠系膜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胃、小肠或肝脏等 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 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 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 8、输尿管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 1~2%) 9、膀胱和尿道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3~5%) 10、盆腔神经损伤,导致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25~100%)11、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 1~2%) 12、术后吻合口瘘,导致粪性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 20~30%) 13、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14、尿潴留(男性发生率约 50%,女性发生率约 30%) 15、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6、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 17、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 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 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 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 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 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20~30%)6、术后肢体肿胀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 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 10、远期复发 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十二、腹膜后肿物手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主动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脾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 3、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 4、损伤胰腺-胰皮肤瘘 5、损伤胆道-胆瘘 6、损伤胃肠道-肠瘘 7、损伤脾脏、膈肌,女性子宫、卵巢、输卵管 8、肾、输尿管、膀胱损伤 9、术后腹膜后血肿、感染,严重者死亡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 11、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 12、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3、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 14、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术后罕见并发症及防治办法之阿布丰王创作虽然外科技术已日致完善,年夜大都病手术后都可顺利康复,重返各自的岗位,但仍有少数病人可发生各种分歧的并发症.从总体上可将术后并发症化为两年夜类:一类为一般性并发症,即各专科手术后共同的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出血和肺炎等;另一类为各特定手术的特殊并发症,如胃切除后的倾倒综合征、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前者将在本节内加以介绍,后者将在专科疾病讲解中进行重点讨论.术后罕见并发症有:术后年夜出血及弥漫性血管内出血、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切口并发症、泌尿系感染一、手术后出血(一)病因与病理: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完全、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真个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份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份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招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二)临床暗示: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暗示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年夜量鲜血;或术后短时间内呈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置,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暗示内出血量较年夜.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呈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年夜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暗示.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三)防治办法:首先,手术止血要完全,术毕应用盐水冲刷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年夜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一旦发生术后出血,应立即输血,并同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如守旧办法无效,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止血.再次止血后仍应严密观察,防止再度出血.二、肺不张与肺炎(一)病因与病理: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中以肺不张最罕见,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吸烟的病人,常陪伴慢性气管炎,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而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止痛药和镇静剂,又抑制了呼吸道的排痰功能.切口疼痛、术后胃肠胀气和长期卧床,使肺的扩张受到影响.过于粘稠的分泌物无力咳出时,可阻塞小支气管,所属肺泡内的空气被完全吸收后,肺组织萎陷.轻者仅限于肺底部,严重者有年夜块肺组织萎陷,使纵隔拉向患侧,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肺不张经常陪伴肺部的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二)临床暗示:少数病人仅在胸片上显示有肺不张,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大都病人暗示为术后2-3天开始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严重者陪伴紫绀、缺氧,甚至血压下降.病人常有咳嗽,但粘稠痰液不容易咳出.合并感染时,呈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增加等.患侧肺叩诊发实,呼吸音消失,有时呈管状呼吸音.胸部透视或拍片,即可确诊.(三)防治办法:预防的环节是:术前1-2周严格禁烟,并积极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术后强调早期活动,帮手病人咳嗽,排出粘痰;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肠胀气对呼吸的影响.想尽一切法子清除支气管的粘痰是治疗的关键,口服祛痰剂,按时作雾化吸入可使粘痰变稀,容易咳出.需要时经导管行气管内吸痰,或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吸出粘稠痰.重危或昏迷病人,因无法咳嗽,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合并肺部感染时,可适当应用抗菌素.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病因与病理: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关因素有:术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手术创伤和组织的破坏后,年夜量凝血物质进入血流;盆腔和下腹部手术,可引起静脉壁的损伤,有利于血栓的形成;严重的脱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栓好发于下肢的深静脉内,尤其是多见于左侧腓肠肌静脉丛内,栓子可向上蔓延到股静脉和髂静脉内.已经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可引起肺梗塞或致死性的肺动脉栓塞.(二)临床暗示:一般无全身不适,早期局部体征也不明显,随后病人自觉小腿肌肉疼痛,下肢肿胀.如果髂、股静脉内形成血栓,则整个下肢严肿水肿,皮肤发白或发绀,局部有压痛,浅静脉常有代偿性扩张.血管造影可以确定病变的部位.(三)防治办法:手术后应加强早期活动,尤其是下肢的自动或主动活动,加速下肢静脉的回流. 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点滴,对容易发生静脉栓塞的病人有一定预防作用.如证实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全身应用抗菌素,局部理疗,并早期应用链激酶和尿激酶,对血栓的溶解有一定作用.四、急性胃扩张(一)病因与病理:水电解质的紊乱,麻醉口罩下加压呼吸时年夜量氧气灌入胃内,腹部术后继续性幽门痉挛,严重感染和休克等,均能诱发急性胃扩张.发病后胃壁张力降低,静脉回流障碍,年夜量体液与电解质进入胃内,使胃容量迅速、急据增加,胃腔扩年夜.(二)临床暗示:病人觉上腹饱胀和重物感,呈进行性加重.频繁、无力的呕吐,每次呕吐物的量很少,呕吐后自觉症状不减轻,呕吐物为棕绿色或褐色,潜血阳性.严重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迅速呈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调,甚至发生休克.查体见上腹部或全腹部膨隆,伴压痛,振水音阳性.胃管减压时,可吸出年夜量胃液,随后腹胀有所减轻.(三)防治办法:腹部手术后应坚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主要办法.治疗的方法:立即更换口径较年夜的胃管,完全减压,并继续3-4天,以保证胃壁张力的完全恢复.同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需要时输入适量的全血或血浆.五、泌尿系感染(一)病因与病理:手术后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均可并发感染,但以膀胱炎最为罕见.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屡次导尿和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均容易引起膀胱炎.膀胱的感染又可沿输尿管逆行向上,蔓延到肾盂.导尿自己的安慰,也可引起尿道和尿道球腺的感染.(二)临床暗示:纯真的尿道感染,主要暗示为尿道和尿道口的疼痛,排尿时尤为明显尿道有脓性分泌物.膀胱炎发生后,则呈现膀胱安慰征:尿频、尿急和尿痛,有时陪伴排尿困难.如呈现发冷、发烧和肾区疼痛,则暗示肾盂已有感染.(三)防治办法:正确预防和治疗尿潴留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关键.已发生感染时,应碱化尿液,坚持充沛的尿量和排尿通畅.局部理疗、热敷和口服解茎药物,可解除膀胱颈的痉挛,减轻疼痛,同时可全身应用抗菌素.六、切口感染和裂开(一)切口感染:1.病因与病理:切口感染的发生与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年夜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懦弱类杆菌,受光临床的重视.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年夜多在术后7-10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2.临床暗示: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呈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陪伴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容易早期发现.3.防治办法:切口感染的预防应遵循的原则是:(1)严格无菌把持技术;(2)广谱抗菌素的预防性应用;(3)严重污染切口的延期缝合;(4)增强病人的抵当力等.近年来采纳术前单次剂量的灭滴灵静脉滴注或肛门内应用,较明显地降低了腹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增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沛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加强交换敷料后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二)切口裂开1.病因与病理: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年夜多在术后1-2周左右,与下列因素有关:(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等,术后切口愈合欠安;(2)切口局部张力过年夜,切口的血肿和化脓感染;(3)缝线过细,缝扎不紧,麻醉不满意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2.临床暗示:病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罕见为年夜网膜和小肠袢,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分歧水平的裂开,裂开可分为两年夜类:(1)完全性裂开一指腹均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2)部份性裂开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3.防治办法: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老年病人切口采纳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论是完全性或部份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驰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 ,并加减张合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普外科)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2/万)-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可在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变(发生率约0.5%)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7、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8、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偶可发生)9、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0、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1、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12、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3、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3、术中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2~5%)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发生率约0.5%)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20%以上)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残株癌(发生率<1%)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术后切口疝13、女性不孕症(约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9、切口感染严重者需取出疝修补网片10、疝复发(复发率2~3%,需二次手术)11、术中损伤血管或神经引致下肢永久性麻木、肢体供血障碍四、肝脏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肝癌切除术肝血管瘤切除术肝脓肿切开外引流术肝囊肿切开内引流术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术肝外伤、肝修补或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无法切除4、术中损伤胆道(术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损伤肠管、肠漏6、术中损伤肾、肾上腺等7、术中损伤膈肌,致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术)8、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5%)9、术后急性及慢性进行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肝性脑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顽固高热、顽固腹水等,严重者死亡10、术后肝肺综合征(动脉低氧血症),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1、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2、术后胃肠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严重者死亡13、术后膈下积液、脓肿和肝内感染14、术后胸腔积液15、术后腹腔内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约8~20%)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五、胆囊切除、胆道结石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胆道损伤,胆汁性腹膜炎,致肝胆管狭窄、黄疸,胆管炎等(发生率约1~2%)4、肝脏、胰腺、胃肠道损伤(发生率<1%)5、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胆漏、胰漏、肠漏发生(发生率<1%)7、术后早期胆总管“T”管脱出或部分脱出,胆汁性腹膜炎,须立即再次手术8、术后2 周拔除“T”管后胆瘘或胆汁性腹膜炎发生9、长期带管或“T”管折断10、术后肝肾功能衰竭、DIC、ARDS 等多器官功能衰竭11、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逆行性感染、肝脓肿12、术后胆道感染、腹腔感染13、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约2~3%)14、术后结石复发(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约20~30%)上述二者需胆道镜取石或二次手术,6-8 周后经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最终仍可能残留结石14、应激性溃疡,胆道出血15、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长期腹泻、疼痛症状不缓解)16、粘连性肠梗阻1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愈合延迟,切口疝18、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手术死亡率约25~30%六、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脾切除、食道胃底周围血管离断、食道横断吻合术门腔人工血管搭桥分流术脾肾分流术*手术只能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无法治疗肝病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手术死亡(发生率约3~5%)3、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4、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漏发生,胆汁性腹膜炎)5、术中脾切除时胰尾损伤(术后胰瘘及感染发生,严重者死亡)6、术中胃壁损伤(脾切除术),肠道损伤,消化道漏发生7、术后腹腔出血,需二次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减退所致)8、术后门静脉压力下降不理想,近期上消化道再出血,死亡率增加,以及远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约10~20%)9、术后膈下积液、感染(脾切除术后常见)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出现发热、腹痛,严重者死亡11、脾切除术后脾热12、断流术后食道胃瘘、吻合口瘘、出血,食道狭窄,纵膈及胸腔感染13、术后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14、术后肝性脑病,肝昏迷,严重者死亡15、术后肝肾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6、术后肝肺综合征,呼吸功能衰竭,严重者死亡17、术后肝功能衰竭,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18、术后顽固性腹水19、粘连性肠梗阻20、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等21、术后深静脉、肠系膜静脉、脾静脉血栓形成22、胃肠道功能障碍,顽固性胃潴留七、脾脏手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脾动、静脉损伤)3、术中胰尾损伤(术后胰漏及感染发生增加,严重者死亡)4、术中胃肠道损伤-胃漏、肠漏5、术后腹腔内出血,需二次手术6、术后急性胰腺炎发作(发生率约1~2%)7、术后肠系膜血栓形成8、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发生率约3~5%,儿童较多见)9、脾切除术后脾热10、膈下积液、血肿,胸腔、心包腔积液,感染11、腹腔内感染12、残脾感染、梗死13、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减退14、粘连性肠梗阻15、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6、术后复脾残留(易发生于ITP 患者),导致治疗失败八、胰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胰腺囊肿切除术胰腺囊肿内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胰体尾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术中周围脏器损伤,包括脾、胃肠道、胆道、肾脏、肾上腺等4、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腹腔内出血或吻合口出血)5、术后胰瘘-胰皮肤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率约10~20%,死亡率约10%)6、术后胆瘘7、术后胃肠吻合口瘘和十二指肠瘘8、术后腹腔感染9、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0、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11、胰性脑病(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约10~20%)12、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13、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4、全胰切除术后糖尿病15、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腹泻等16、术后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消化道大出血等17、术后胰源性胸水和腹水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九、胃十二指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根治术胃癌姑息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全胃切除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腔动脉、肠系膜血管、脾动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结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8、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发生率约1~5%)9、术后胃肠吻合口瘘或胃残端瘘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2、输入袢、输出袢梗阻,狭窄性肠梗阻13、术后倾倒综合征14、碱性返流性胃炎(Billoroth II 式多见)15、吻合口溃疡(发生率约2~3%)16、残胃癌17、脂肪泻18、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9、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20、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贫血21、远期胆石症发生率增加十、结直肠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结肠癌根治术结肠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手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骶前静脉、髂血管、肠系膜等重要血管损伤)3、肿瘤不能切除,只能行短路手术4、肿瘤侵犯周围脏器,需合并切除胆囊、部分胰腺、胃、小肠或肝脏等5、胆总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术后胆管狭窄、黄疸、肝功能衰竭6、胰腺损伤,致术后胰瘘7、脾脏损伤,需行脾切除术8、输尿管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1~2%)9、膀胱和尿道损伤(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3~5%)10、盆腔神经损伤,导致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发生率约25~100%)11、术后腹腔内出血,消化道出血或吻合口出血,需二次手术(发生率约1~2%)12、术后吻合口瘘,导致粪性腹膜炎,严重者死亡(发生率约20~30%)13、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4、尿潴留(男性发生率约50%,女性发生率约30%)15、术后粘连性肠梗阻16、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17、肠造瘘口并发症(造瘘口粘膜炎、周围皮炎、狭窄、肠脱出、疝形成或肠管坏死与回缩)18、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19、术后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十一、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死亡2、术中损伤股动静脉,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死亡3、曲张静脉剥脱不全,术后早期复发4、出血和血肿(多出现在腹股沟区或大腿中上段)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发生肺栓塞、死亡(发生率20~30%)6、术后肢体肿胀7、术后症状不缓解或病情加重8、切口积液、感染导致愈合延迟9、下肢皮肤感觉功能障碍10、远期复发11、患肢色素沉着、皮肤溃疡等无法治愈十二、腹膜后肿物手术并发症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2、术中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严重者死亡(腹主动脉、髂血管、肠系膜血管、门静脉、下腔静脉、脾动静脉等重要血管损伤)3、术后出血,需二次手术4、损伤胰腺-胰皮肤瘘5、损伤胆道-胆瘘6、损伤胃肠道-肠瘘7、损伤脾脏、膈肌,女性子宫、卵巢、输卵管8、肾、输尿管、膀胱损伤9、术后腹膜后血肿、感染,严重者死亡10、术后胃排空障碍,出现术后腹胀、恶心、呕吐11、术后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12、术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3、切口积液、血肿、裂开、感染导致愈合延迟,切口疝14、肿瘤切除术后复发,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