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牛奶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3ae8543c1ec5da50e27036.png)
一个令人扼腕的事实是:中国奶业十年竞争的胜出者——三鹿、蒙牛和伊利, 同时成为这轮“毒奶粉”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而竞争中暂时落败的三元, 反而幸免于难。这并非偶然。回过头看,中国奶制品企业对于奶源的失控与奶源 在竞争中的腐烂,几乎从竞争萌芽之始已经注定。越是激进的企业对奶源越是不 加选择,最终栽的跟头也越大。
布结果一致,均为 2008 年 6 月。而直到 8 月 2 日,他们才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 由此至少可以肯定,三鹿集团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明知自己生产的奶粉中含三聚 氰胺,且三聚氰胺可能致人伤害,还在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这触犯了中国《刑 法》第 144 条,“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规定。9 月 17 日,警方正是据此条款将田文华刑事拘留。
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
2008 年 12 月 31 日,缔建称雄业界的“三鹿王国”,又亲历其雪崩式幻灭的 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田文华,站到了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 上。此时的田文华身着黄色囚服,神情落寞,与 2006 年被评为“最受尊重的企 业家”时的甜美微笑形成鲜明对比1。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2008 年 9 月 9 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 14 名婴 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短短两周内,“毒奶粉”事件迅速蔓延全国,波 及世界。随着真相不断被揭露,事态之严重、进展之迅速、问题之复杂,超出常 人的想象。截至 9 月 21 日上午 8 时,全国因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住院的 婴幼儿 1 万余人,官方确认四例患儿死亡。卫生部称,经流行病学调查,这些婴 幼儿基本上与食用三鹿牌奶粉有关。
“三鹿”是何方神圣? 三鹿集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其前身是 1956 年 2 月 16 日成立的“幸福乳 业生产合作社”。经过 52 年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2007 年,集团 实现销售收入 100.16 亿元。三鹿集团主营产品包括干乳制品、谷物食品、液体乳、 酸牛乳、乳饮料五大类,其中奶粉是三鹿的拳头产品,销量连续 11 年位居全国 第一;液态奶产量在国内奶企中排名第四,位居蒙牛、伊利、光明之后。三鹿集 团“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 2010 年,确保配方奶粉、力争功能性食品和酸牛 奶产销量全国第一,液态奶及乳饮料保持前三位。 截止到 2009 年 2 月,三鹿集团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山东、河南、 广东、安徽等省市共有 30 多家工厂。2006 年,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 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注资 8.64 亿元,获得三鹿 43%的股份,这是中国乳业迄今引入 的最大一笔外商投资。 2006 年 12 月,恒天然集团与三鹿集团在河北汉沽共同投 资建设了一个大型牧场,首批 3000 头奶牛全部从新西兰进口,每年可向三鹿集 团提供 2000 万至 2400 万升原奶,进行配方奶粉生产。 2008 年 9 月 11 日,中国卫生部宣布,“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当日,三鹿集团宣布召回 8 月 6 日以前生产的全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9 月 16 日,当地政府宣布免去田文华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职务,按照董事会章程及程序罢免其 董事长职务,并解聘其总经理职务,三鹿集团全面停产整顿。9 月 17 日,因认定 三鹿集团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曾带领三鹿这家知名企业前行 21 年的前董事长田文华作为负责人被警方刑拘。至此,这个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 自两周前被查出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以来,企业形象瞬间崩坍,目前要面对超过 1 万吨的奶粉退赔,以及 1 万多名患儿的巨额医疗费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现 金流已断的三鹿集团濒于破产。 2009 年 1 月 22 日,新年后的第一波寒潮袭击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地处华北 腹地的石家庄市,在一场大风之后,降温超过 10 摄氏度。下午 3 时许,石家庄
日本森永公司如何走出毒奶危机
![日本森永公司如何走出毒奶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db73d416e009581b6ad9eb34.png)
日本森永公司如何走出毒奶危机作者:暂无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4年第1期本刊驻日特约记者谢德良在牛奶安全问题上,日本也曾走过一段坎坷路,该国的三大品牌雪印、明治、森永都曾出过安全问题,雪印更是因为生产的低脂牛奶在2000年导致1.4万人中毒发病而一蹶不振。
第一大品牌明治则在2011年召回40万罐混入放射性铯的奶粉。
排名第二的森永,历史上曾闹出致使12344人中毒,其中130人死亡的砷牛奶中毒恶性事件。
不过,闯下大祸之后,这家公司终于走出了历史阴影,重新获得日本消费者的信任。
他们的经验教训或可供国内奶企参考。
开始时当成怪病处理1917年9月1日,日本炼乳股份公司成立。
1920年5月,该公司和森永制果股份公司合并成立森永炼乳公司,开始制造森永牛奶、奶酪、酸奶等产品。
1949年4月13日,森永炼乳从森永粮食工业股份公司分离出来,成为森永集团旗下独立的森永乳业股份公司。
该公司先后在北海道、东京、神户等地建立15家工厂,在神奈川县座间市成立综合食品、营养科学、食品基础三家研究所,以促进牛奶、奶酪、酸奶、冰淇淋、医疗所用的高营养流食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该公司还先后在中国(哈尔滨)、美国、德国建立合资公司、分公司等。
森永乳业自成立时起,销量一直稳居日本第一,但自发生砷奶粉中毒事件后,雪印乳业后来居上,森永退为排名第二。
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所以,这些含砷奶粉被称为“砒霜奶粉”。
事件经过是这样的:1955年6月,以西日本地区为中心,出现了很多婴幼儿喝了森永奶粉后死亡、中毒的现象。
开始,那些中毒者并未被视为因为饮用牛奶、奶粉而中毒,而是作为一种不知名的怪病来对待。
后来,冈山大学医学系的研究查明,森永乳业的奶粉是罪魁祸首。
同年8月24日,冈山县向厚生省报告,这起严重的食品中毒事件才进入公众视野。
砒霜怎么跑到奶粉里了事后调查发现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53年,为降低乳制品氧化进度,防止其凝固、提高其溶解度,森永乳业将第二磷酸苏打(Na2HPO4)作为添加剂使用。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https://img.taocdn.com/s3/m/e1ca5fc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d.png)
辉山乳业硫氰酸钠有毒事件真相还原:牛奶本身就有国庆节前,网上疯传最厉害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是“辉山牛奶”了,“硫氰酸钠”这个以前不被人们知晓的专业化学名词,几天来出镜率颇高。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之后,“氰”这个字似乎看着就有毒。
那么,“辉山牛奶”里的硫氰酸钠到底是个什么鬼?“十一”长假一过,我们赶紧给大家“解毒”一下吧。
事件回放9月24日河北食药监局通报,辉山乳业7月10日生产的高钙牛奶(240毫升灭菌奶)被河北省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硫氰酸钠含量达15.2mg/kg(最高限定值≤10mg/kg)。
硫氰酸钠是毒害品,被禁止在牛奶中人为添加,就此,有关方面发布了食品销售安全警示。
9月28日辉山乳业多名员工聚集在厂区,拉出“彻查真相”、“严惩帮凶”、“还我清白”的条幅,直接向河北食药监局叫板,抗议河北食药监局此前的行为。
9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表了情况说明,表示河北省食药监局决定撤销9月24日发出的销售安全警示。
9月30日中国乳制品协会发表声明,力挺辉山乳业,要求河北省局公开道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风险监测情况的通报》,还了辉山乳业一个清白,事情算是有了个了结。
为了让读者更放心,我们查文献、访专家,现在就把答案告诉大家。
牛奶本身就含有硫氰酸钠硫氰酸钠本来就有,哪来的呢?饲料里。
那饲料是违法的、有毒的吗?也不是。
许多植物,尤其是十字花科类植物(包括花椰菜、卷心菜)中,含有大量的硫代葡萄糖苷,在植物组织遭破坏后,硫代葡萄糖苷可被葡萄糖硫苷酶水解产生硫氰酸盐。
而十字花科类植物常用作奶牛的蛋白补充饲料,也就成了原料乳中硫氰酸钠的来源之一(至于硫氰酸盐和硫氰酸钠的关系,不再细说,姑且认为是一个东西吧)。
除了饲料之外,奶牛的品种、生活环境、生长阶段、个体差异,都会导致原料乳中硫氰酸盐浓度的差异。
不止牛,其实人体中也本来就有硫氰酸钠,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对全国各地原奶中硫氰酸钠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发现下图结果。
【历史回放】中国毒奶粉事件 各国家地区反应一览表
![【历史回放】中国毒奶粉事件 各国家地区反应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dda52cba1aa8114431d92c.png)
【历史回放】中国毒奶粉事件各国家地区反应一览表自由武力于2008/9/27 17:35:48 发布在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9月26日电---亚非共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从中国进口奶制品,另有数国由于担心毒奶粉流入国内市场,已在周三之前召回此类产品。
同时欧盟也对中国婴儿奶制品下了禁令。
截止到目前中国已报4名儿童因服含毒奶粉死亡。
下文列出了各国及地区在毒奶粉事件中作出的反应。
进口禁令颁布国:孟加拉国:禁止进口三个中国奶制品品牌三鹿、索康和雅士利。
所有进口奶粉都要在国家港口接受质量检测。
不丹:周二禁止中国奶制品进口,并在国内对此类产品展开全面调查。
文莱:卫生部禁止了所有的中国奶制品,虽然目前文莱并未从中国直接进口奶制品。
布隆迪:周六颁布命令,禁止进口或销售中国奶制品。
哥伦比亚:禁止进口中国奶粉欧盟:欧盟禁止进口成分中含中国产牛奶的婴幼儿食品法国:禁止所有含中国牛奶的食品作为预防措施加蓬:与布隆迪同一时间发布禁令。
加纳:食品药品会周二暂停进口所有中国牛奶及含奶产品。
印度:三个月内禁止进口中国牛奶及奶制品印度尼西亚:周二禁止进口中国产乳制品。
科特迪瓦:禁止进口中国产乳制品。
马来西亚:周二禁止进口和销售所有来自中国的奶制品,巧克力、糖果及其他含奶食品。
马尔代夫:禁止进口中国奶制品以保护全国30万人口尼泊尔:禁止进口中国牛奶及含奶食品,作为预防措施。
巴布亚新几内亚:禁止进口中国奶制品菲律宾:周二禁止进口或销售中国奶制品,对可能的污染产品展开调查。
新加坡发现两例中国产品含三聚氰胺後,于9月19日禁止国内进口或销售中国奶制品。
这两例问题牛奶分别是“伊利牧场大果粒酸奶味雪条”和中国产“子母牌”草莓口味牛奶。
周日大白兔奶糖因发现含有三聚氰胺而被下架。
韩国:监测发现进口中国饼干中含三聚氰胺,因此下令禁止进口所有成分中含奶粉的中国食品苏里南:禁止进口中国牛奶及奶制品,并加强对东南亚进口食品的监察检测台湾:于周日禁止所有大陆产奶制品,周日台北为消费者建立一牛奶化验站。
第一牛奶中毒事件惊醒日本
![第一牛奶中毒事件惊醒日本](https://img.taocdn.com/s3/m/41ab6f8ca0116c175f0e4876.png)
“第一牛奶”中毒事件惊醒日本8年前,一场席卷日本关西地区的牛奶中毒事件爆发,造成1.4万人中毒发病,并最终导致牛奶生产厂家雪印乳业公司的没落。
根据“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观点,这起发生于2000年的日本战后最大规模的食品中毒事件被予以多方面解读:管理学者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研究雪印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的失误,食品安全研究学者讨论企业食品安全监管的弊端,而对法律工作者来说,该案例的最大意义莫过于案件引发的日本史上食品安全群体维权第一案。
在大陆发生毒牛奶事件的背景下旧事重提,无论对大陆的奶制品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甚至是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杯牛奶喝坏一个民族”日本一直宣称“一杯牛奶强盛一个民族”,喝牛奶的习惯在日本根深蒂固。
夏天民众也喜好饮用冰镇牛奶消暑。
在雪印事件发生前,雪印、明治和森永并称为日本三大牛奶品牌,虽然这几个品牌的牛奶价格比普通牛奶高出近50%,但许多日本人依然对这三个品牌有深厚的品牌忠诚度和依恋。
几乎每个日本家庭都是这三个牌子中某一个的拥趸。
但自2000年6月开始,从6月26日到7月10日近半个月时间内,日本关西地区共有1.4万人由于饮用日本雪印乳业公司生产的低脂牛奶而中毒发病,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其中有一名84岁的老太太,在喝牛奶中毒后引发其他的并发症去世。
雪印乳业公司成立于1925年,是日本最大的牛油奶酪生产商,旗下除乳制品外,还生产冷冻食品和酒等。
雪印乳制食品公司在全国拥有35家工厂,是一家素来拥有良好声誉的厂家。
为什么出现毒牛奶事件呢?经过查证,这起“毒牛奶事件”的起因是生产牛奶的脱脂奶粉受到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而奶粉之所以受到感染,是因为3月31日,雪印公司设在北海道大树町的大树工厂在停电3小时后重新启动生产线时,对其加热器中的牛奶未作废弃处理。
正是这批有毒奶粉造成大阪分厂在6月21日至28日期间生产的低脂牛奶等3种乳制品受到污染。
三鹿毒奶粉事件
![三鹿毒奶粉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134acf9ec3d5bbfd0a7425.png)
4.对导致事故发生的负责人进行处罚,在员工守则上进行明 确的规定,加强后期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企业负责任的意 识。
如何杜绝三鹿奶粉类似事件的重演?
1.完善法律体系,对法律在食品安全方面漏洞进行及时的补 充,要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方针。 2.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宣传,通过企业教育,培养企业正确 的价值观,金钱观,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 3.完善政府监督体系,采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同时进行的 原则,对监管体系的政府官员严格把关,严厉打击和反对收 受贿赂、不严格履行自己职责的官员。 4.加强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宣 传,制定专门的媒体舆论监督队,做到准确及时的报道。 5.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拓宽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实施严 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打击报复。
2.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通过查阅资料,三鹿集团对产品的要求不是如何的健康, 如何的绿色,而只看重奶粉蛋白质的含量,他们对产品的高 要求高到一班的天然牛乳达不到的地步,这种价值观迫使他 们的牛乳供应商不得不往牛乳里面添加三聚氰胺,而他们自 己也默许了这种做法。另外三鹿在片面追求自己产品高质量 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上帝消费者在喝了他们的牛奶后会 有什么后果。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这就反映了他们的领导者在道德方面的缺失。
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通过查阅资料三鹿集团对产品的要求不是如何的健康如何的绿色而只看重奶粉蛋白质的含量他们对产品的高要求高到一班的天然牛乳达不到的地步这种价值观迫使他们的牛乳供应商不得不往牛乳里面添加三聚氰胺而他们自己也默许了这种做法
质量危机——三鹿“毒奶粉”
三鹿集团简介
• 前身是 1956 年由 18 家饲养户的 45 名社员成立的幸福乳业 合作社 • 1960 年,合作社建立了奶牛场和 奶羊场,成为石家庄市最大的奶牛养 殖基地。
“毒奶粉”
![“毒奶粉”](https://img.taocdn.com/s3/m/a83ee5250066f5335a8121f5.png)
生殖 、 泌尿 系统 的损 害 , 胱 、 膀 肾
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 中毒现象 。
只是 在 动 物 长 期 摄 入 后 造 成 了
会使添加 三聚氰胺的食品蛋 白 质 测试 含 量 增 高 . 而成 为 商 家 的
材料二 :0 8 月, 2 0年9 中国爆 发三鹿婴 幼儿奶粉 受污染事件 .
受 污 染 的 奶粉 导 致 部 分 婴 幼 儿 患上 肾结 石 , 原 因是奶 粉 中含 其
信他们所说的任何话 。
喝 洁 净 的 水 、 干 净 的 食 吃
物 、 吸新鲜 的空 气 , 呼 这是千百 万年来人类 理所当然 的生存方 式 。如今 , 这看似天经地义的事 不可能像带着 弹簧秤去买菜一 样, 置备 种 种仪 器设 备和试 纸 试剂后再去购 物 。某 亲子论坛 上 一 位 年 轻 的 母 亲 急 切 地 发 食 品安全所暴露 出来的 问 题一次次 向公众 心理承受和社 会道德底线发起恶意挑战。千万 别逼着我们怀疑一切 , 如果这样 的怀疑最终成为一 种非正常 的 常态 , 那这个世界将是一个怎样 可怕的所在 !
情却变得像 是一种奢望 。这些
年来 , 我们 学会 不去 买特 别红 的红 心 鸭蛋 , 学会 洗蔬 菜 前用 水充分浸泡 , 学会用各种“ 本领”
问:你们说 到底 给孩子食用哪 “
种奶 粉才 安全 呢 ?” 有人 回 没 答, 我们无法 回答 。
辨别假 冒伪劣。但问题是 , 我们
’ ■热点蠢艟飞z
薹
三鹿集 团随后发布声 明, 经 自检发现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 粉受三聚氰胺污染。 随后, 在中国
市场上 .又相继 检 出二 十几种 品
“ 奶粉’ 毒 ’
20 年秋季 以来 。 08 全国多名
1看看日本食品生产如何由乱到治---日本“森永砒霜毒奶粉事件”始末(图)
![1看看日本食品生产如何由乱到治---日本“森永砒霜毒奶粉事件”始末(图)](https://img.taocdn.com/s3/m/85f5e0b769dc5022aaea0013.png)
1看看日本食品生产如何由乱到治?---日本“森永砒霜毒奶粉事件”始末(图)晚上回家看到一条网友的留言:“辛子姐,您好。
最近国内假人假事层出不穷,令我非常困惑,特想请教一下您。
例如地沟油、皮鞋胶囊等,我认为上述这些都不是单单加强检验力度、加强惩罚力度就能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想问,假如有人在日本制地沟油、卖假酒、用皮鞋制胶囊等等类似事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造假问题到底是道德问题还是制度、文化问题?”下面是前几天应《羊城晚报》约稿写的一篇文章,刊登在今天的《羊城晚报·博兴讯周刊》上。
五、六十年代高度经济成长期的日本,与现在的中国十分相似,公害、食品安全事件等层出不穷。
日本食品生产是如何由乱到治的?“森永毒奶粉事件”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给所有的消费者:天上不会免费掉下馅饼。
社会的进步有赖于每个人的推动,而消费者的权利则要靠所有人团结以及社会的全体共识来争取。
日本国民能在今天拥有相对其他国家更安全更放心的食品和各类消费品,与日本的消费者以马拉松耐力赛一般执着持久的“讨说法求公道”精神是分不开的。
看看日本食品生产如何由乱到治日本“森永砒霜毒奶粉事件”始末文/唐辛子“早晨没吃东西,突然有点饿了,是用瘦肉精炒农药菜好呢?还是用地沟油烹毒火腿好呢?是用石蜡锅煮胶面条好呢?还是喝皮革奶吃人造蛋好呢?是吃苏丹红做的双氧翅好呢?还是吃硫磺椒干炒避孕鳝好呢?是吃个铝馒头好呢?还是吃碗毒米线好呢?是喝杯甲醇酒好呢?还是来杯氟化茶好呢……哇,好幸福的纠结啊。
”晚上在新浪微博上刚看到这个段子,就收到日本友人冈崎久弥先生发来的邮件,说:“唐,今天的《朝日新闻》刊登了中国的‘公害病’特辑,而日本从过去的森永砒霜奶粉事件,到现在的福岛核电危机,公害一直没有停止过。
真心祈愿中国人能早日吸取日本的教训,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发展。
”冈崎久弥先生是“森永砒霜奶粉中毒事件资料馆”的馆长,其姐姐百合子是当年“森永砒霜奶粉事件”的受害者之一,父亲冈崎哲夫作为“森永砒霜奶粉事件受害儿童守护会”的发起人,人生后半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向日本政府和森永公司“讨说法”的抗争生涯之中。
牛奶的化学品污染及来源
![牛奶的化学品污染及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031c9fe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0.png)
牛奶的化学品污染及来源
牛奶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情况有多种来源。
1.饲料中的黄曲霉素、镰刀菌霉素、棒曲霉素等霉菌毒素被奶牛采食后,可随乳汁排出,毒害人体。
2.抗生素残留物:在奶牛饲料添加剂中使用抗生素,或在治疗奶牛疾病时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新霉素等,将这些牛所产的奶混入食用牛奶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建议,在奶牛接受抗生素治疗停药后至少3天内挤出的奶汁,不直接作为食用的奶原料(最好要停药5~7天)。
我国各地卫生防疫部门若干检测调查发现,生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出率
3.6%,消毒牛奶为11.48%,奶粉为39.58%。
这个问题务必切实解决之。
3.农药污染牛奶:农用杀菌、杀虫、杀鼠、除莠剂有500余种,常见的是有机氯(如六六六、DDT等)、有机磷类(如敌百虫等)农药,通过多种途径可能混入牛奶。
4.重金属和有毒盐类,如汞、镉、铅、砷以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过量混入牛奶是绝对不允许的。
5.其他不允许进入牛奶的化学品,如二恶英、消毒剂、洗涤剂、中和剂等。
6.掺假物:某些不法经营者在牛奶中人为加入各种杂伪物质,大大降低牛奶品质,更为国法和道德所不容。
毒牛奶
![毒牛奶](https://img.taocdn.com/s3/m/bc3d364543323968001c9245.png)
毒牛奶“毒牛奶”波及全国2004年4月,广东、湖北、湖南等地政府部门及新闻单位相继收到多封恐吓信和电子邮件,称“有人在蒙牛牛奶里投毒”。
随后,全国各大媒体对此事大肆炒作,《中国食品报》等媒体以《蒙牛奶制品湖北停售》等为题进行了报道。
事件起因: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检验,而据悉这些患病婴幼儿均曾食用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开始浮出水面。
此后,全国陆续爆出因食用三鹿等品牌乳制品而发生负反应的病例,事态之严重,令人震慑!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全面爆发。
事件经过: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孙西钊处进行检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悉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2008年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甘肃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电话报告,称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经了解均曾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
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2008年7月24日,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三鹿集团所产的16批次婴幼儿系列奶粉进行检测,结果有15个批次检出三聚氰胺。
2008年8月13日,三鹿集团决定,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下的可以销售,10毫克以上的暂时封存;调集三聚氰胺含量为每公斤20毫克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含三聚氰胺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2008年9月1日,卫生部公布由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再次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卫生许可监管的职责分工。
2008年9月9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
当天下午,国家质检总局派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赶赴三鹿集团。
2008年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也有类似案例发生。
以质量监管为基础的企业危机防范——基于“日本雪印牛奶中毒”事件的思考
![以质量监管为基础的企业危机防范——基于“日本雪印牛奶中毒”事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4148139b90d6c85ec3ac60b.png)
关键词:日本;危机事件;雪印乳业;质量监管
第 2卷第 4期 21 年 7 01 月
以质量 监 管 为基础 的企 业危 机 防范
基于 “ 日本雪印牛奶 中毒 ”事件的思考
辛暨梅
摘 要:日 本产品的高品质享誉全球 , 然而2 世纪 9 年代以来却频频发生质量事故 , 0 O 企业陷入经营危机。 日本牛奶生产厂家雪印乳业因疏于产品质量的监管,致使牛奶 中毒事件爆发。经过考察,我们发现质量危机 的爆发,不仅会带来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双输局面,也会导致企业品牌、技术力等无形价值的丧失,暴露出企 业组织、市场、产品在管制和执行的过程中功能上的缺陷。因此,日本雪印乳业集团有必要再次审视 内部的
也不得不面临关闭停产 。
“ 印 中毒 ” 件 的爆 发 , 惊 了全 日本 国 民。 雪 事 震 “ 质 产 品 ”作 为 日本 的 代 名 词长 达 2 优 0年 , 日本 企 业 依 靠 严 谨 的 作 风 、 苦 心 的经 营 才 能 换 来 消 费 者 的 信 赖 ,然 而在 “ 印 牛 奶 中 毒 ”事 件 之 后 , 雪
一夕 一”Fra bibliotek 文中,针对雪 印乳业集体 中毒 事件进行 了跟 踪
分析 ,从 经济学和危机 管理的角度 讨论 了危机发
生 的要因及后果 。 他认 为, 一旦企业 出现缺陷产 品, 便很容 易损坏企业 的安全壁垒 ,之后要 消费者恢
复对 企业 的信 赖 需要 付 出极 高 的代 价 , 现 为 “ 表 难 可 逆性 州 。程 永 明在 《 日本企 业 危 机 事件 及其 应 对 机 制 一 以 雪 印 乳 业 集 团 为 例 》 一 文 中 , 从 社 会 责 任 的角 度 分 析 了雪 印 公 司 事 件 后 ,面 对 危 机 的
“毒奶”困境
![“毒奶”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bdc7880ab52acfc789ebc90f.png)
一
紧不一 , 内外迥 然有 别。 随免检 制度 生 效期 间 , 各种 品质 的
型 企业 同 时又都 是资 本扩 张型 企业 , 而
方面, 大企 业 的资本 扩张 尽管 对 且 , 这些企业基本上均按照 “ 一个 中心两
产品 已充 斥整个城市 和农村 。同该 制度 中 小企业 是挑 战 , 也是 中小企 业长 期 个基 本点 ” 但 的套路在 出牌 。其中 ,一个 “ 相对 应 的, 仅是 政府 严格 质检 出 口商 不 品, 而放松 劣质产品 内销于 国内市场 ; 更 主要 的是 , 质检 工 作受 限于 地区 经济 发
程 中损 害 员工 人 身 安全 的责 任 事故 不 交 罚款 之 后继 续 开 工 挖煤 或生 产 伪 劣 能够 如此 明 目张胆 , 其深 层次 的原 因无
同, 产品 流入 市场 因存在 质 量 问题 导 产 品 , 是 企业 主 还是 最 终 的赢 家 。不 过 , 非是政府监 管的无 力与放 任 。
中 国企业 社会 的脆 弱 , 以及 企业 难 得 消费者 除 了选 择成 为最 为无奈 的 “ 刁
以真正 基业 长青 的基 本原 因 , 因为企 民”就是 走 向外资 连锁卖场和 本土较具 管 条件 下 , 是 , 中国企业 无 法长 期生 存与 发 业 主体 自身始 终明 显存在 两大硬 伤 : 一 规模 的超市 。此 消费者心态也 已成为消 展 自 然是不 言而喻的。 为套取私人利益 , 是产品质量 问题 , 二是工会机制 问题 。
粉” 信息 , 受奶制品公司金钱后屏蔽 小 企业 和一 些 中 国 大企 业 逐 渐 招架 不 由”首 先表现在 老板在企业 内部的绝对 和接 , 对其 不 利搜索 结果 的 网上传 言 , 但仍 旧 住 。在食 品和 小商 品领 域 , 中小 企业 纷 权方面 。 由于缺乏基 本生存保 障和其他 受到 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纷被 大企业 收 编 , 以及 中国大企 业 向外 便捷 的权 利机制 , 包括 C O在 内的管理 E 资 缴械 的案 例 可 谓 层 出不 穷 。其 他领 者 以及所 有 的基 础员工 , 了服从 , 除 就是
牛奶三聚氰胺污染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牛奶三聚氰胺污染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65199d9b14e852458fb5794.png)
( 河 南 省 南 阳农 业 学 校 , 河南 南 阳 4 7 3 0 0 0 )
摘要 :牛奶 三 聚氰胺 污 染对人 类健 康 造成 了极 大的危 害 , 引起 了世 界 范 围 的 高度 关 注 。综 述 了牛
奶三聚氰胺污染的原 因及近年来对三聚氰胺毒性作用的研 究进展 , 为牛奶三聚氰胺 污染的防制提
河 南农 业科 学, 2 0 1 4 , 4 3 ( 2 ) : 1 1 - 1 4
J o u r n a l o f He n a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牛 奶 三 聚 氰 胺 污 染 的 毒 性 作 用 研 究 进 展
质 量优 劣 的重要 营养 指标 之一 。蛋 白质 含量 测定 的 常 用方 法是 凯 氏定 氮 法 : 蛋 白质 是 复 杂 的含 氮 有 机 化 合物 , 通 过测 定样 品 中氮 元 素 的含 量 再 乘 以蛋 白
质 系数 来 间接表 示样 品 中 的蛋 白质 含量 。这 种方 法
的缺点 是 不 能 有 效 区别 样 品 中 的 蛋 白氮 与 非 蛋 白
氰胺 奶粉 “ 重 出江 湖” 的 报道 l _ 1 ; 2 0 1 3年伊 朗 国 内市 场 上销售 的某些 品牌 的奶 粉和 液态 奶发 生三 聚氰 胺 污染 _ 2 ] 。鉴 于 牛奶及 乳 制 品中 三聚氰 胺 污染事 件 引
起 的严重 食 品安 全 问题 , 三 聚氰 胺 的毒 性 作 用 和 检 测 方法 引起 了 国内外 学 者 的广 泛 关 注 和 重视 , 对 三 聚氰 胺毒 性作 用 的认 识 越 来 越 深 入 , 并 建 立 了一 系 列检 测食 品 三 聚 氰胺 污染 的方 法D - s ] 。近 几 年关 于
牛奶中毒教案幼儿园
![牛奶中毒教案幼儿园](https://img.taocdn.com/s3/m/12a1437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7.png)
牛奶中毒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了解牛奶中毒的危害。
2.认识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饮用不合格的牛奶。
3.掌握从饮食安全角度预防中毒概念。
4.培养幼儿正确对待食品,饮食习惯健康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1.牛奶中毒的危害。
2.不合格牛奶的鉴别方法。
3.预防饮食中毒。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播放图片和幼儿简单的谈论,进入本次课程教学的主题。
2.学习环节(30分钟)1.牛奶中毒的危害(1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介绍牛奶中毒的危害,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并通过形象的图片向孩子们展示中毒的症状。
2.不合格牛奶的鉴别方法(10分钟)老师给孩子们介绍如何鉴别是否是不合格牛奶,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们模拟尝试。
3.预防饮食中毒(10分钟)老师引导孩子们从日常饮食生活中,认识到预防饮食中毒的重要性。
引导孩子们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3.总结(5分钟)在本次课程中,我们了解了牛奶中毒的危害、不合格牛奶的鉴别方法和如何预防饮食中毒。
孩子们还通过实际模拟尝试,更深入的认识相关内容。
四、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和幼儿简单的谈论导入主题。
2.给孩子们讲述牛奶中毒的危害、不合格牛奶的鉴别方法和预防饮食中毒相关内容。
3.实物展示和幼儿模拟,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掌握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及作业1.通过问题回答、实物模拟等方式,检查幼儿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2.布置家庭作业: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健康食品的常识,并绘制食品图片。
六、教学反思1.老师在本次课程中,重点讲述了饮食安全方面的知识,但在学习环节有些孩子表现出了焦躁的情绪,下次需要多加注意。
2.应该为孩子们准备更多的实物展示和模拟情境,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本次课程内容。
毒奶粉的原凶
![毒奶粉的原凶](https://img.taocdn.com/s3/m/3109915b312b3169a451a4e1.png)
毒奶粉的原凶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
简称三胺,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蜜胺、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分子式C3N6H6、C3N3(NH2)3,分子量126.12。
物理化学特性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 (16℃)。
常压熔点354℃(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
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
低毒。
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呈弱碱性(pKb=8),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
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值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主要用途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的原料。
三聚氰胺还可以作阻燃剂、减水剂、甲醛清洁剂等。
该树脂硬度比脲醛树脂高,不易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光泽度和机械强度,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
其主要用途有以下几方面:(1)装饰面板:可制成防火、抗震、耐热的层压板,色泽鲜艳、坚固耐热的装饰板,作飞机、船舶和家具的贴面板及防火、抗震、耐热的房屋装饰材料。
(2)涂料:用丁醇、甲醇醚化后,作为高级热固性涂料、固体粉末涂料的胶联剂、可制作金属涂料和车辆、电器用高档氨基树脂装饰漆。
(3)模塑粉:经混炼、造粒等工序可制成蜜胺塑料,无度、抗污,潮湿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可制成洁白、耐摔打的日用器皿、卫生洁具和仿瓷餐具,电器设备等高级绝缘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牛奶”波及全国2004年4月,广东、湖北、湖南等地政府部门及新闻单位相继收到多封恐吓信和电子邮件,称“有人在蒙牛牛奶里投毒”。
随后,全国各大媒体对此事大肆炒作,《中国食品报》等媒体以《蒙牛奶制品湖北停售》等为题进行了报道。
事件起因: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检验,而据悉这些患病婴幼儿均曾食用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开始浮出水面。
此后,全国陆续爆出因食用三鹿等品牌乳制品而发生负反应的病例,事态之严重,令人震慑!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全面爆发。
事件经过: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孙西钊处进行检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浮出水面。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悉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2008年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甘肃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电话报告,称该院收治的婴儿患肾结石病例明显增多,经了解均曾食用三鹿牌配方奶粉。
甘肃省卫生厅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2008年7月24日,河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三鹿集团所产的16批次婴幼儿系列奶粉进行检测,结果有15个批次检出三聚氰胺。
2008年8月13日,三鹿集团决定,库存产品三聚氰胺含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下的可以销售,10毫克以上的暂时封存;调集三聚氰胺含量为每公斤20毫克左右的产品换回三聚氰胺含量更大的产品,并逐步将含三聚氰胺产品通过调换撤出市场。
2008年9月1日,卫生部公布由国务院批准的新“三定”方案,再次强调了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卫生许可监管的职责分工。
2008年9月9日,媒体首次报道“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
当天下午,国家质检总局派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污染事件联合调查组赶赴三鹿集团。
2008年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也有类似案例发生。
当天,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厂被贴上封条。
2008年9月11日晚,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
其中封存问题奶粉2176吨,收回奶粉8210吨,700吨奶粉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收回。
2008年9月12日,联合调查组确认“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
同日,石家庄市政府宣布,根据市政府的初步调查结果,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是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过程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所致。
2008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并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对患儿实行免费医疗。
2008年9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决定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同时撤销蒙牛等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发出通知,要求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2008年10月8日,卫生部等五部门公布了乳及乳制品当中三聚氰胺临时限量标准。
其中1000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允许存在1毫克三聚氰胺。
2008年10月9日,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此次事件涉及国内包括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2家奶制品生产厂商。
据卫生部统计,这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共致使全国29万婴幼儿,因为食用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其中六人死亡。
事件结果:2008年12月26日,三鹿毒奶粉系列刑事案件陆续开庭审理。
2009年3月26日就三鹿毒奶粉系列刑事案件作出二审宣判。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三鹿集团其他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被分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5年、有期徒刑八年和有期徒刑五年,并对田文华处以罚金人民币2468.7411万元的判决。
三鹿集团同时被判罚金4937万多元人民币。
生产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的张玉军被判处死刑,张彦章被判处无期徒刑;向原奶中添加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并销售给三鹿集团的耿金平被判处死刑,耿金珠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的高俊杰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薛建忠被判处无期徒刑,张彦军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肖玉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发旺、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毅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志国也被免职。
李长江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
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与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等刑事案件4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名,逮捕60人。
对于在此次事件中被确诊的患儿,三鹿集团等22家责任企业表示愿意主动承担赔偿责任,并共同出资建立了医疗赔偿基金,对患儿今后出现相关后遗症,发生的医疗费给予报销。
2009年2月12日,因三鹿集团净资产为-11.03亿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告三鹿集团破产。
至此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告一段落。
蒙牛集团发布郑重承诺,将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
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由蒙牛公司承担。
相关产品的生产线停产整顿。
对因食用上述批次奶粉造成身体疾患的消费者,蒙牛将按照国家标准加倍赔偿,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将负责到底。
同时,从即日起蒙牛集团将委托国家及地方相关检测机构,对蒙牛所有产品进行全面检测。
检测结果将于几天后予以公告。
陕西榆林学生奶尚未真相大白。
而外界的“习惯性怀疑”背后,是蒙牛的“信任透支”。
本报记者张旭北京报道在同一个地方,蒙牛再次跌倒。
4月22日上午7时左右,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中心小学的251名学生,在喝完学校提供的蒙牛学生专用奶后,出现呕吐、发烧、肚子疼等现象。
23日,蒙牛集团在其网站宣布,“目前,蒙牛集团已派出十多名工作人员在榆林配合当地政府和医院的工作。
我们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产品检验和事故调查,争取尽早查明事故原因。
”对于这次“中毒”事件的原因,一位参与此次事件调查的蒙牛集团人士称,可能是“乳糖不耐受”所致,但这一解释却遭致外界广泛质疑。
这位人士无奈地表示,“现在,我们说的外界都不相信,真是有口难辩。
”但市场的反应并非“非理性”。
毕竟,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至今,这家乳业巨头几乎每年一次的“事故”,已经透支了市场的信任。
“中毒”事件市外,另一部分供给汉中市。
此次事件发生后,蒙牛已封存了供给榆林和汉中的产品。
据了解,供给榆林的学生奶全部由榆阳区教育局统一配送,两周送一次,全部存放在库房中,早上由后勤管理人员统一发放到各班,其中有纯牛奶、酸奶和核桃奶。
经调查,有中毒症状的学生都喝了纯牛奶,当天共发放649袋纯牛奶,事故发生后收回136袋。
而据榆林市星元医院副院长郭小明介绍说,初步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但问题到底发生在那个环节,至今仍无定论。
蒙牛方面称,“这次出问题的孩子是第一次喝纯牛奶,在此之前,该学校学生所喝的都是牛奶加果汁奶,而且这次该学校的学生都是在7点左右空腹喝,乳糖不耐受的可能性很大”。
而对于这次“集体性”事件,蒙牛方面表示,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乳糖不耐受,一个是癔症,“当大家都说肚子痛时,别的在4月22日,251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后,鱼河中心小学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喝了蒙牛生产的学生专用牛奶纯牛奶所致。
这些牛奶由蒙牛宝鸡工厂生产的,该厂一直是榆林市学生奶定点供应基地。
该校后勤管理员说,“这批中毒的蒙牛纯牛奶是21日才送来,是宝鸡生产的。
以前喝的是呼和浩特生产的,一直没有出现过问题。
”至22日中午12时许,有80多名小学生经诊断无异常,送返回家;至晚间20时许,大部分学生都已返回家中。
蒙牛方面告诉记者,当天检查后,“绝大部分孩子因为没有异常都回去了,余下的9个孩子是因为路途太远留在医院过夜”,而“4月23日早晨,前一晚因家远而留住在医院的最后9名孩子已出院,所有学生目前身体状况均无异常”。
此次集体性“中毒”事件发生后,蒙牛集团高度紧张,其紧急事务处理组于当晚便赶到榆林市。
一位参与此次调查的蒙牛集团人士表示,“公司提供给榆林的学生奶有8种,一种是纯牛奶,其他7种都是牛奶加果汁饮料奶,学生专供奶要求很严格,一般是很难出问题的”。
而蒙牛宝鸡工厂生产的学生专用奶除了提供给榆林小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但这一解释遭到了外界的普遍质疑。
目前,当地卫生、食品监督、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都已经进入现场展开调查。
蒙牛牛奶样本,也已被送往卫生防疫部门检验。
蒙牛方面称,“我们也在等检测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4月19日,就在此次榆林事件前3天,陕西已发生了一起学生奶受污染事件。
当天,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约200名中小学生在饮用学校配发的早餐奶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并被送往医院治疗。
引发中毒事件的早餐奶,均由陕西省宝鸡市人人高乳业公司生产,后经调查,中毒由产品密封上出现的问题所致。
上述参与此次调查的蒙牛人士称,榆林事件后,“陕西省相关政府部门去了宝鸡生产厂调查,并未发现同类问题”。
信任危机在国内严厉整顿乳业的关口,蒙牛遭遇“中毒门”,让这家乳业巨头再次遭受煎熬。
在真相大白之前,虽然蒙牛努力证明自己的无辜,仍挡不住外界的普遍质疑。
“现在,我们说是…乳糖不耐受‟外界都不相信,真是有口难辩。
”上述蒙牛集团人士无奈地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几乎每年一次的负面事件,已经让蒙牛在消费者中的可信任度遭遇重大考验。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2009年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添加IGF-1争议,2010年蒙牛、伊利的“公关战”,应该已经足以让这家国内最大的乳业巨头,重新审视其在消费者和舆论眼中的角色。
甚至,在陕西,蒙牛也已经是第二次跌倒。
2010年,同样是4月22日,蒙牛在陕西周至县的学生奶也曾发生同样的问题。
当天,周至县马召镇一小学的18名学生,在饮用了学校发放的“蒙牛”牌核桃奶后,先后出现了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并到医院就医。
但后来的调查结果称,问题与蒙牛牛奶无关。
目前,榆林事件的调查结果仍未出炉,蒙牛遭遇的信任危机仍在继续。
上述蒙牛集团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我们也希望国家尽快出调查结果,摆脱这种煎熬”。
<<上一页蒙牛在陕西省发生类似的“中毒”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蒙牛表示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产品进行封存和检验蒙牛称将回收封存同批次产品据媒体报道,22日,陕西榆林市出现学生因饮用由蒙牛集团统一配送的学生奶后出现发烧、肚痛、腹泻等症状。
据悉,先后共有251名学生被送往医院治疗。
到22日12时许,已经有80多名学生经诊断无异常后被护送回家。
22日20时许,大部分学生也已返回家中。
蒙牛集团官方网站23日当天发表的声明显示,蒙牛已派出十多名工作人员在榆林配合当地政府和医院的工作。
22日晚因家远而留住在医院的最后9名孩子已出院,所有学生目前身体状况均无异常。